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莫泊桑短篇小說人生

莫泊桑短篇小說人生

發布時間:2021-07-07 08:31:09

①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內容

莫泊桑的三百五十多中短篇小說從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普法戰爭的:在這類題材的作品裡,莫泊桑揭露了普魯士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法國軍隊的無能,歌頌了法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者的愛國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隆老爹》(1883)(必讀)、《兩個朋友》(1883)等。《羊脂球》是寫被敵軍佔領的里昂城裡十幾位居民同乘一輛馬車出逃的故事。一輛馬車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作者通過乘客們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現,特別是對羊脂球前後不同態度的變化,表現了他們不同的社會身份和性格特徵。
2.描寫資產階級市俗生活,揭露資產階級道德墮落的,如《項鏈》(1884)、《戴家樓》(1881),表現世人貪圖錢財而不注重親情的《我的叔叔於勒》(1883),描寫小市民吝嗇的《雨傘》(1884)等。
3.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痛苦以及優秀品質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個女長工的故事》(1881)等。
莫泊桑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在1880年至1890年之間寫成,共出版27部中部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主要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 又譯作《漂亮朋友》)《一生》(1883)描繪了貴族少女幻想破滅的凄慘的一生,通過約娜的悲劇反映出了在資本主義經濟比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沖擊下,土地貴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潰與瓦解。《漂亮朋友》(1885)通過對冒險家杜洛阿利用女人為進身之階,發跡過程的描寫,反映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與腐敗,資產階級的淫盪,特別是報界的污穢。

② 莫泊桑短篇小說

項鏈 是其最著名的短片小說,初中課本也曾出現過

③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 摘抄

一 世上的漂亮動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於命運的差錯似地,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我 們現在要說的這一個正是這樣。她沒有陪嫁的資產,沒有希望,沒有任何方法使得一個既有 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到末了,她將將就就和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 結了婚。 不能夠講求裝飾,她是樸素的,但是不幸得像是一個降了等的女人;因為婦女們本沒有 階級,沒有門第之分,她們的美,她們的豐韻和她們的誘惑力就是供她們做出身和家世之用 的。她們的天生的機警,出眾的本能,柔順的心靈,構成了她們唯一的等級,而且可以把民 間的女子提得和最高的貴婦人一樣高。 她覺得自己本是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華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於 自己房屋的寒傖,牆壁的粗糙,傢具的陳舊,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難過。這一切,在另一個 和她同等的婦人心上,也許是不會注意的,然而她卻因此傷心,又因此懊惱,那個替她照料 瑣碎家務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傭人的樣子,使她產生了種種憂苦的遺憾和胡思亂想。她夢想 著那些靜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著東方的幃幕,如何點著青銅的高腳燈檠,如何派著兩個身 穿短褲子的高個兒侍應生聽候指使,而熱烘烘的空氣暖爐使得兩個侍應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 打盹。她夢想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那些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傢具;她夢想那 些精緻而且芬芳的小客廳,自己到了午後五點光景,就可以和親切的男朋友在那兒閑談

摘自《項鏈》

④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句子賞析。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經典語錄/名句賞析:

1、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莫泊桑 《一生》

2、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是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 ——莫泊桑 《一生》

3、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麼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 ——莫泊桑

4、 天才不過是不斷的思索,凡是有腦子的人,都有天才。 ——莫泊桑

5、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莫泊桑 《羊脂球》

6、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成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莫泊桑

7、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莫泊桑

8、 真實有時可以不像真的 ——莫泊桑

9、 才能是來自獨創性。獨創性是思維、觀察、理解和判斷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莫泊桑

10、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夠成功立業的人,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而致默默無聞。 ——莫泊桑

11、 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莫泊桑 《一生》

12、 床陪伴我們終生,我們生在上面,長在上面,最後將死在上面 ——莫泊桑

13、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 ——莫泊桑

14、 彗星的光芒不會永遠那麼耀眼,世界上的一切都會衰老。 ——莫泊桑 《蛋糕》

15、 大藝術家就是那些將個人的想像力強加給全人類的人們 。——莫泊桑

16、 大自然和人類的殘酷的暴行,令我們發出恐懼和憤怒的吶喊,但是絕不會刺痛我們的心,絕不會令我們像看到某些讓人感傷的小事那樣背上起雞皮疙瘩。 ——莫泊桑 《小舞步》

17、 河水這一成不變的運動比大西洋的驚濤駭浪更可怕。 ——莫泊桑 《在河上》

18、 一個人可能遭受的最大痛苦,莫過於母親失去孩子,孩子失去母親了。這種痛苦很強烈、很可怕,它可以動天地泣鬼神,撕肝裂肺。但是這種打擊就像流血的傷口一樣,傷口再大也可以癒合 。然而,有些 偶逢乍遇,有些偶爾冷不丁看到或者猜到的事,有些命運的撥弄,卻會激起我們無計其數的痛苦的思想,向我們突然微啟那神秘的大門,向我們揭示許許多多錯綜復雜、無可救葯的精神上的傷痛。這些精神上的傷痛,看上去是輕症,也就更為嚴重;幾乎難以察覺,也就更加危險;給人虛構的印象,也就更加頑固,在我們心頭留下一道悲哀的疤痕,一種苦味,一種讓我們久久不能擺脫的幻滅的感覺。 ——莫泊桑 《小舞步》

19、 男人都認為愛情猶如疾病,可以不止一次地侵襲同一個人,如果愛情之路遇到什麼障礙的話,甚至可以置其於死地;女人則認定:真正的愛情,偉大的愛情,一生只能有一次降臨於一個生靈 ;這愛情,就 如同霹靂,一旦讓它擊中,就會被它掏空、摧毀、焚燒,任何其他愛情,無論有多麼強烈,都無法重新萌生。 ——莫泊桑 《修軟墊椅的女人》

20、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為著疏懶誤了自己的人生。奮發,活動。做事,談話考慮問題之類,對某種人是很困難的事。 ——莫泊桑

21、 他竟沒有感覺到自己這一生是怎麼過去的,因為他出了中學大門。就直接跨進了辦公室,只不過從前望而生畏的學監,如今換成了他怕得要命的上司。 ——莫泊桑 《一家人》

22、 只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莫泊桑

23、 唯有死亡是確鑿無疑的。 ——莫泊桑 《漂亮朋友》

24、 無論是地震覆滅了整個民族,江河決口沖走落水的農民連帶著牛的屍體和倒塌的樑柱,還是打了勝戰的軍隊屠殺.俘虜那些自衛的人,又用刀神的名義實行搶劫並且用炮聲向神靈表示謝意,都 同樣是讓人 恐懼的大災難,同樣破壞了我們對於永恆公理的信仰,破壞了我們對上帝的保佑和人類理性的依賴。 ——莫泊桑 《羊脂球》

25、 生活,從來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也不是想像的那樣不幸。 ——莫泊桑

26、 感官的結合不過是心靈結合的印記 ——莫泊桑

⑤ 導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

論 瑪 蒂 爾 德
——《項鏈》導讀
在一間低矮的小閣樓上,一位容貌衰老的「勞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獨自坐在窗前凝神遐思,她回想起十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回想起十年前那個給她帶來深刻變化的舞會,回想起當年編織的夢的追求……想到此,她感慨萬千,不能自已——


這位名叫瑪蒂爾德的女子本來不應是城市平民的一員,她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裡,完全可以象其他中產階級婦女一樣:嫁給一個同等地位的小職員,建立起溫馨的小家庭,承擔起社會賦予她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事實上,在瑪蒂爾德成為路瓦載夫人後,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邏輯自然向前延伸。

她婚後的生活就是如此:差強人意的住宅,「好香的肉湯」,有一個小女僕「替她做瑣碎家事」;還有一萬八千法郎的遺產……因此,這位不需要任何勞作的少婦風采依然,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保養她那美麗的容貌、「粉嫩的手指」和作種種「狂亂的夢想」。

命運為她安排了這種舒適的生活,但她卻對此毫不知足,不屑一顧,統統以「寒傖」、「窮酸」而鄙視之。

她憑什麼不守本分、想入非非呢?

「她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姑娘。」這可不是每個女子都具備的條件。假若穿上一件漂亮的長衣裙,再戴上一掛精美的鑽石項鏈,出現於上流社會的喜慶宴會,足使那些自視為高貴無比的太太小姐們黯然失色!——夜會上動人的一幕證明瑪蒂爾德對此有著充分的自信。

她又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教會女校是貴婦人的搖籃,它賦予瑪蒂爾德以高雅的氣質和溫柔的性情,這位「天生聰明」的瑪蒂爾德當初無疑是一位優秀的學生。

更為糟糕的是,她竟然異常熟悉上流貴婦人的生活方式!與那位佛萊思節夫人——一位典型的貴婦人——的交往讓瑪蒂爾德得以親眼目睹這些令人心動神搖的場面:寬敞的客廳,東方的帷幕,古式的壁衣,珍奇的古玩,粉紅色的鱸魚和松雞的翅膀……還可以在幽靜的廳堂里,帶著迷人的微笑,「跟那些一般女人所仰慕最樂於結識的男子閑談」。

瑪蒂爾德的自身素質與上層貴婦人相比毫不遜色。她具備了躋身於貴族階層的全部條件--家景的貧寒和地位的低微除外!因此,「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侈的生活」,並為此而「不斷地感到苦惱」。

於是,悲劇發生了。

假若瑪蒂爾德容貌平平,假若她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粗俗不堪,假若她沒有交結"有錢的女朋友"而對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一無所知,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瑪蒂爾德將會安分守己地充當路瓦載夫人而毫無怨言。

假若瑪蒂爾德出生高貴,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她將成為貴夫人中一朵鮮艷無比的花朵,交際場上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不是嗎?那個難忘的星期一的夜晚,發生在教育部禮堂的動人一幕充分展現了她的無比魅力!


但這都僅僅是假設。現實是:她丟失了項鏈!當她正向理想王國邁進,似乎將要叩開大門之時,忽然跌落到社會的最底層--連原先中產階級的地位都無法保全,而成為一個普通的下層勞動婦女。

要是那時候沒有丟掉項鏈,她現在是怎樣一個境況呢?誰知道呢?誰知道呢?

可憐的瑪蒂爾德當然無法預測未來的命運,可常識告訴她:丟失項鏈將是災難的降臨,在未來的歲月中必須為此付出及其沉重的代價!

夜會上,瑪蒂爾德的迷人風采降服了所有的男賓,他們「都注視她,打聽她的姓名,求人給介紹,部里機要處的人員(白領階層!)都想跟她跳舞,部長也注意她了」。

多少年來朝思暮想、縈繞於懷的就在於此,還有什麼比得到上層男子青睞,統統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更令人陶醉的嗎?至於貴婦人的羨妒的目光則讓其感奮不已!虛榮心得到極度滿足的直接後果必然產生更為強烈的慾望,去尋找機會再顯身手。無論如何,她已不可能回復到原先那種單調、寂寞和貧寒的「路瓦載夫人式」的生活。夜會的成功意味著潘多拉盒子被打開,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因此,夜會後的瑪蒂爾德不可避免地命運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某位上層男子不顧世俗偏見,與她傾心相愛,娶其為妻;一是瑪蒂爾德投入某個男人的懷抱,成為他的情婦,手中的玩物。

在十九世紀後期的法國,資本主義制度已得到相當的發展,社會秩序的確立導致等級森嚴的社會關系,而中世紀以來溫情脈脈的道德觀念則已被銅銹蝕得面目全非,白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成了徹頭徹尾的童話。那些自視高貴的正人君子們極少有勇氣或者說犯不著與傳統觀念決裂,聯姻本身是一種鞏固社會地位和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尚不能將個人的前途置之度外的話,至於所謂的「愛情」生活則完全可以通過聯姻之外的方法得以補償。既然在婚前她無法"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婚後的路瓦載夫人——將永不可能成為豪門貴族家庭的女主人。

那麼,「假若沒有丟失項鏈」,答案不是顯然的么?瑪蒂爾德丟失了項鏈,但人性得以復歸,客觀上遏止了其在墮落的道路上的迅速下滑。從這個意義上講,項鏈的丟失拯救了一個人的靈魂。於是,瑪蒂爾德開始了真正有意義的充實的生活——城市平民的生活。

這是一場人生的悲喜劇。


另一個極端亦會導致墮落。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女子經受不住貧困和債務的重壓而走向墮落,她們可以去偷、去搶、去騙、去賣身——只要瑪蒂爾德願意,她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在婦女,美麗、豐韻、嬌媚,是她們的出身」。

我們來看看這對夫婦陷入什麼樣的困境:家中可憐的一點積蓄和丈夫繼承的一筆遺產賠償殆盡,外加一萬八千法朗的可怕債務,還有不能如期償還債務而面臨破產或坐牢威脅的巨大精神壓力--他們瘦弱的肩膀上承受得了這付重擔嗎?

然而,瑪蒂爾德「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慨,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迎接十年艱苦生活的嚴峻考驗!

是什麼原因導致她沒有墮落而勇敢面對現實,接受生活的挑戰呢?

在賠項鏈,還債務過程中所作的種種努力以及貫穿全文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到小職員的謹小慎微和誠實、天真的性格在瑪蒂爾德身上是統一的--她畢竟有別於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層平民和充滿了虛偽、道德淪喪的資產階級的。此外,對自己理想的執著追求精神亦證明她是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可是這並不是瑪蒂爾德鼓起勇氣承受十年艱苦生活磨難的根本原因。

我們還是來看看瑪蒂爾德十年後的形象吧。當初引起她「狂亂的夢想」的所有資本--高雅、美麗和溫柔盪然無存,「她胡亂地挽著頭發,歪斜地系著裙子,露著一雙通紅的手,高聲大氣地說著話……」此刻,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真正的「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既不是中產階級的小家碧玉,也不是珠光寶氣的貴婦人。

但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對上層資產階級生活的熱烈嚮往,這種至死不渝的努力追求在十年磨難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即對這個夜會的美好的回憶:

有時候,她丈夫辦公去了,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麼美麗,多麼讓人傾倒啊。

一夜風流,十年艱辛。值,還是不值?瑪蒂爾德的回答是肯定的。這個夜會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高潮,是她自身價值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體現,是她暗淡無光的人生經歷中留下的光輝亮點。一生中能有那麼一次就足夠了,對這個夜會的永恆的回憶是這十年來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

她是一位虛榮心達到極點的女人!



小說的結尾是這篇精美作品中最精美的一筆。多少年來,多少人想把它作為另一故事的開端,寫出一部「《項鏈》第二」。其實以我愚見,大可不必勞神。因為小說情節乃至女主人公的命運發展至此已達極限,並無太多的發揮餘地。

但畢竟作者給我們留下了玩味的餘地。

佛萊恩節夫人告知這掛項鏈的真正價值,就意味著瑪蒂爾德一瞬間成為一個擁有三萬六千法朗的「富婆」,她可以藉此舒舒服服地度過後半生,把十年來的巨大損失彌補回來,甚而至於可以在這個金錢萬能社會中獲得一席之地,成為一位資產階級婦女。

但是,有一點是永遠不會尋找回來的,那就是昔日躊躇滿志、躍躍欲試的那份企求,那份夢想。從項鏈丟失的第一天起,瑪蒂爾德就明確地意識到今生已與「高雅而奢華的生活」無緣,而此時的她更是面目全非,人老珠黃,已不可逆轉地成為一個城市平民——無論是外貌還是氣質。

十年來,所有的艱難困苦都是為那個的成功的夜會所付出的代價,所謂「三萬六千法朗」只是這一代價的「物化」而已,正因為一夜的風流是以十年艱辛和三萬六千法朗為代價,才顯得它的價值彌足珍貴。對夜會的美好回憶使其心理獲得平衡,虛榮心得以滿足,於是瑪蒂爾德勇敢地承受所有的苦難。

要是瑪蒂爾德終身不知那掛「精美的鑽石項鏈」的真正的價值,那末她仍將「陶醉在幸福的雲霧里」,內心異常充實地度過餘生。

可是現在,無可追回的青春,一生孜孜以求的希望全部被一場誤會所葬送,「栽」在一掛僅值五百法朗的贗品上,這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鐵的事實。瑪蒂爾德要接受這一嚴峻的事實遠比接受十年艱辛要痛苦得多。

「我可憐的瑪蒂爾德,那掛項鏈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朗!……」佛萊思節夫人此話無異於在流血的傷口上放把鹽,其效果卻不遜於《祝福》中四嬸的「你放著罷,祥林嫂!」瑪蒂爾德很難因意外得到三萬六千法朗而驚喜若狂——假若她果真會因此發狂的話,結局只有一個:精神的徹底崩潰。

盡管作者本人對產生瑪蒂爾德悲劇命運的社會原因認識不足,而歸結為偶而丟失項鏈之使然,盡管作者對女主人公抱有同情之心。但是,莫泊桑對她虛榮心的揭露是徹底的。從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描寫了許多中下層青年為改變命運而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性事件--當然並不是都遇上丟失項鏈之類倒霉事。德萊塞筆下的嘉羅琳·米貝(嘉莉妹妹)就沒有丟失項鏈,於是她成了赫斯渥之流的情婦;而《紅與黑》中的於連·索黑爾則已成功地獲得一紙驃騎兵中尉的委任狀,但最後仍不容於貴族階級而被推上斷頭台。我們來聽聽他在法庭上的慷慨陳詞吧:

先生們,我沒有這個榮幸屬於你們的階級,在你們眼裡,我是一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農民……有些人要用我來殺一儆百,使這樣一種年輕人永遠喪失勇氣,他們出生一個卑賤的階級里,可以說是受著貧困的煎熬,但是他們在幸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且大膽地混入有錢人高傲地稱為上流社會的圈子裡。

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們,它將受到格外嚴厲的懲罰……

於連只有說對一半,社會對人性的扼殺是外在的因素,而資產階級思想對他的毒害使其性格的扭曲則是真正的原因。如若不然,社會上不過少了一些正直、善良、勤勞的中下層人民,而多了一批奸詐卑劣的紳士和寡廉鮮恥的貴婦人而已。
一 《項鏈》的主題

傳統的看法是,這篇小說尖銳地諷刺了小資產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結尾加深了這種諷刺,又帶有一絲酸楚的感嘆——其中有對瑪蒂爾德的同情。

這種看法的根據是,小說中盡管沒有一句譴責瑪蒂爾德的虛榮心的話,但在人物描寫和情節安排中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態度。比如,開頭寫瑪蒂爾德如何把大 資產者的奢華生活當理想,後來寫她收到請帖後如何費盡心機摳出丈夫的積蓄,這一系列描寫表現出這個小資產階級婦女靈魂的庸俗鄙陋。另外,寫瑪蒂爾德的一個 晚上的滿足帶來十年的艱辛,這是對她的虛榮心的懲罰。小說最後寫到十年艱辛不過是為了一件贗品,這又是對她的辛辣的諷刺。

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不是一種個別的現象,而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安於辛苦勞動而得以糊口的生活,看不起比自己更窮苦的人,一心想上 升為大資產者,而且希望走捷徑,借僥幸的機會發跡,這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現。當然,只有少數小資產者獲得了成功,而大多數小資產者在競爭中淪落到更加悲慘的 境地。《項鏈》嘲諷了階級社會這種追求虛榮的可鄙風氣,而且幫助我們去認識產生這種風氣的社會原因。

另外一種看法是,作者無意對人物作明確的價值判斷;他所感興趣的,或者說發生在人物身上的這種戲劇性的變化引起心靈震撼與深思的,是人自身對於這種變化的無能為力。

這種看法的根據是,第一,在瑪蒂爾德看來,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何況「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而不是忍受種種貧 困與醜陋,不能因此而指責她有虛榮心和追求享受的思想。在這指責背後隱藏著「安貧樂道」的價值標准,而這種將貧困道德化的價值觀是十分可疑的。第二,作者 對一心追求享樂生活並沒有批判,對以十年艱辛還清債務也沒有贊頌,對二者沒有做出明確的傾向性選擇,只是說:「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 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我們的看法是,《項鏈》寫的是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賠償一條借來的假項鏈的悲劇故事。作者對女主人公雖有美好的姿色卻無 力打扮自己的無奈處境表示遺憾;對她為一條假項鏈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對她和她丈夫償還項鏈的誠實品德和奮斗精神進行了 肯定。小說也對女主人公的虛榮心進行了批評。同時,對貴族階級的窮奢極欲和不惜弄虛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擊和暴露。

二 《項鏈》的精巧構思

作者為了突出主題,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從逆境到順境,然後再墜入逆境的曲折經歷。起初,瑪蒂爾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使她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 部長舉辦舞會的請帖,給她打開了希望之門。舞服和首飾的解決,使她更接近成功。舞會上大出風頭,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丟失了項鏈,使她再次墜入了厄 運。這樣,逆境——順境——逆境的轉換,使人物的境遇越發顯得悲慘,主題因此而更加突出。

《項鏈》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節。小說寫女主人公一直嚮往上流社會,可是接到部長舞會的請帖後,卻「懊惱」「發愁」。她在舞會上大獲成功,眼看 要時來運轉,卻又丟失項鏈。賠了項鏈,最後才得知項鏈是假的。這些情節看似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情理,這與作者作了一系列鋪墊是分不開的。小說開端,作者大 段大段介紹瑪蒂爾德嚮往過上流社會生活的心理,這就為下面描寫人物懊惱發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據。小說還提到女主人公與她的朋友佛來思節夫人的關系,看來 無足輕重,卻是下文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女主人公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還債務、發現項鏈是贗品,都與此有關。在借、還項鏈時,佛來思節夫人毫不在意, 這蘊藏著一個暗示,項鏈不是值錢的東西。小說最後點出項鏈是假的,讀者想到上文的暗示,會恍然大悟。

三 《項鏈》的心理描寫

《項鏈》的心理描寫細膩、深刻。作者極善於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如用「她一向就想望著得人歡心,被人艷羨,具有誘惑力而被人 追求」,表現她希望擺脫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置身於上流社會,成為生活優裕、受人奉承的高貴夫人的夢想;通過「她陶醉於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表 現她自覺頗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進上流社會的資本的自信心。這種虛榮心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把女性當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預示了瑪蒂爾德悲劇的必然 性。

⑥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好詞好句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為著疏懶誤了自己的人生。奮發,活動。做事,談話考慮問
題之類,對某種人是很困難的事。

只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
有一天會成功的。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夠成功立業的人,
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而致默默
無聞。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宗教,
就是為了要塞滿天國的財庫,
而讓人們松開他們的錢袋口,
或是使口袋變
成空無一物的東西。

魅力,眼神,微笑,語言是女人用來淹沒男人和征服男人的洪流。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
舊的希望實現了,
或者泯滅了,
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
來。

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業的人,
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以致默默無
聞了。

http://wenku..com/link?url=sm_E_zCd0CwkpyFb7s6lFWNuZJL_-pSBph2u6EmY--8dm2_Ow5lEl-FG0_

⑦ 莫泊桑短篇小說小說構思情節描寫人物世態

莫泊桑,全名基.德.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⑧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忘了名字,誰能告訴我

名字叫 幸福

此刻,正是掌燈前喝茶的時候。別墅位於高高的岩石上,俯瞰著大海;太陽下山了,留下一片如同塗上金粉般的回光,天空變成了紅色,平如鏡面的地中海在薄暮中閃閃發光,像是一塊經過打磨的,巨大無比的金屬板。
遠處,靠近右首,許多鋸齒般的群山隔著暗紅色的霞光,勾勒出黑黝黝的剪影。
大家正談論著愛情,討論著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重復著那些多次被人提及的事情。暮色中,憂郁使得討論變得溫和,每個人的心裡都泛著一種柔情的滋味。「愛情」這個字眼不停的被人一遍遍地撫弄著,時而由一個堅強有力的男子聲音說出,時而又被一個清脆尖細的女聲念過,充溢著這間小小的客廳,像鳥兒一般飛來飛去,像幽靈一般盤旋飄盪。
一個人能否持久不衰地戀愛許多年?
「可以的,」許多人都這么肯定。
「不能!」另一些人也同樣堅決。
人們區別各種情況,劃出許多界限,熱烈的討論著;在場的所有人腦子里都涌現出很多撩人的回憶,這些回憶游到他們的嘴邊,卻沒有能夠被引用。他們都動情的,帶著濃厚的興趣討論著這一平凡而又至高無上的感情,這兩性之間的神秘組合。
突然,一個凝視前方的人叫著:「各位看哪。那邊是什麼東西?」
海面上,天的盡頭,忽然出現了一個灰色的物體,體積巨大,輪廓模糊不清。
女士們全都站起來,驚訝地看著那個從未見過的的東西。有人說:「那是科西嘉島!每年在特殊的氣壓條件下,我們都能看到它,就是遇到空氣極其純凈透明,不再被長久籠罩著遠景的水蒸氣結成的霧氣遮蓋的時候。」
大家能隱約看到島上的山脊,甚至包括山頂上的積雪。這突如其來的景象,這從海面上突現的幽靈,使大家感到驚奇和不安,陷入了恐懼。古人穿越未經勘察的重洋時(像哥倫布),大概就會有這類奇特的感覺。
這時,一位一直沒有開口的老人說話了:「大家注意吧,這座突然出現的島嶼,不僅好像是專門來回答我們正在探討的話題,還引起我一段奇特的回憶。以前,我就是在這座島上,聽到過一個令人感慨的愛情故事,那是一段忠貞不渝的感情,幸福得好像是虛構。」

接下來,老人便講了這個故事:

五年前,我在科西嘉島進行了一次旅行。這座沒有被開發的島嶼,對我們而言比美洲更加遙遠、陌生。盡管我們在法國海岸上,有時也能像今天一樣見到它。
大家想像一下吧:一個混沌未開的世界,一片被奔流急湍的溝壑分開的崇山峻嶺;沒有一塊平地,只有一望無際的花崗岩質的荒地和滿是灌木叢或栗樹林的巨大坡谷。那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處女地,荒蕪得不見人影。
有時會遇到個村莊,那也不過是一座小山頂上的一小堆岩石。談不上文化,談不上工業,更談不上藝術。永遠都不會有一段加工過的木頭或一塊雕刻過的石頭,這里的居民對於藝術沒有留下任何優雅的或者幼稚可笑的紀念品。並且最使這個景色絕美但卻極其嚴酷的地方受害的是:對於被人稱之為「藝術」的研究,他們在傳統上是無動於衷的。
義大利是一個充滿藝術品的國度,本身就是一件傑作。那裡的每一座殿堂里的大理石、木材、青銅器、鐵器、多種金屬和各類物品都證明著人類的才智,其中那些隨意放置在舊屋裡的古老的小物件都顯示出對於美的刻意追求。義大利將這種有關創造智慧的力量顯示給我們,並向我們證明,這是個受人鍾愛的神聖的國家。
荒蠻的科西嘉島就在義大利對面,卻落後的如同停留在原始時期一樣。居民住在粗陋的房子里,對於任何與自身生活無關的事情,哪怕家族的糾紛,都一點不關心。他們同時保留著未開化的原住民的所有缺點和優點:性格暴烈、易怒好鬥、愛憎分明;同時也天真爛漫,殷勤好客,他們熱情接納路人,會為最細微的好感獻出他們最真摯的友誼。
那次,我在島上縱情地漫遊了一個月,感覺像是走到了世界的盡頭。沒有客棧,沒有酒館,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小道。我從那些騾子專用的小道到達山腰的窮村。下面就是曲折的深壑,一到晚上就能聽見溝里連續不斷的噪響和喑啞深沉的聲浪。遇到房子,我就去敲門,向他們請求餐宿。於是,我坐到低矮的桌前吃飯,在簡陋的屋頂下歇腳;第二天早晨,握著屋主人的手,由他把我一直送到村口。
某一天晚上,我經過十小時的路程之後,來到了一座獨自位於狹長的小山谷底的矮房前,位置與海邊相隔大約一法里之遙。兩邊都是滿蓋著荊棘的山坡,還有崩塌的岩石和大樹,像兩堵陰森的城牆守著那個荒涼而傷感的山凹。茅屋周圍有幾株葡萄藤和一個小菜園,稍遠處還有幾棵高大的栗樹,是生活的必需品,在這個窮苦的地方可稱是一種財富。
招待我的是個老婦人,端莊整潔,與眾不同。男的呢,本來坐在一把草墊椅子上,看到我就站起來打招呼,隨後又一言不發的坐下。他的老伴告訴我:
「請您原諒他,他今年已經是82歲了,他耳朵聾了。」
老婦人操一口純正的法語,使我感到驚奇。我問她:「您不是科西嘉本地人吧?」
她回答:「不是,我們都來自大陸。到現在,我們已經在這里住了50年了。」
他們在這個遠離人煙的角落裡生活了50年!想到這兒,我心裡不由得激起一陣憂慮和戰栗不安。老羊倌回來了,大家開始吃晚餐。晚餐的全部只有一道菜餚:用土豆和捲心菜混著腌肉一起煨的糊羹。
晚餐後,我走到門外坐下來。陰郁沉悶的風景使我感到壓抑;那種由於愁悶的黃昏和荒涼的環境給旅客帶來的憂傷,讓我心裡很不舒服。好像一切都要結束了,無論是世界和人生。人在此時,突然發覺了人生的艱難,事物的空虛,面對自然的無助,整日恍惚,並且由於夢想以致自我欺騙的心境上的孤獨。
老婦人來到我身邊,她顯然受到一種蘊藏於內心深處的好奇心的指使。
「您可是來自法國?」她和我搭訕著。
「是的,我因為興趣而旅行。」
「您是巴黎人嗎?」
「不,我是南錫人。」
立刻,我感到一種奇特的情緒打擾了她。這一點,與其說是我看出來的,倒不如說是我感覺出來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說不清。
她以一種緩慢的語調繼續問:「您也是南錫人?」
這時,那個男人走過來了,他像世上所有的聾子一樣毫無表情。老婦人說:「沒關系,他是聽不到的。」
停了幾秒鍾,她又問道:「那麼,您熟悉南錫上流社會的人物么?」
「是的,幾乎所有的人我都認得。」我說
「聖 - 阿萊茲那家人呢?」
「知道,很熟。從前他們都是我父親的朋友。」
「能問您尊姓大名么?」
我報出自己的名字後。她凝視著我,用那種被回憶喚醒的聲音說:「對啊,對啊,我記起來啦。布里澤瑪爾一家呢,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全部都死了。」
「啊!太不幸了!西爾蒙一家呢,您認得他們么?」
「認識,最小的那個已經是將軍了。」
聽到這,她全身哆嗦起來了,顯然是由於激動,由於不安,由於我不知道的什麼樣的感情。她講出了那些一直鎖在心底的往事和無法忘記的姓名。終於,她顫抖著說:「不錯,亨利.德.西爾蒙,我知道他,他是我的親弟弟。」
我大驚失色,抬起眼睛看著她。突然回憶起一件往事。很久以前,洛林的貴族圈出了一樁天大的丑聞。年青富有的貴族小姐:蘇珊.德.西爾蒙,和她父親部下的一個輕騎兵私奔了。
那個迷住上校女兒的騎兵是個漂亮的小夥子,盡管他出生農家,卻英俊照人。蘇珊小姐無疑是在騎兵隊經過的時候見到了他,開始注意他,最後愛上了他。他們是如何開始的?如何幽會見面?如何互相了解?這些都沒有人知道。
最後,在年輕人即將退伍時,他們一起逃走了。這無疑是一樁致命的丑聞,她家拚命的尋找過他們,但沒有結果。從此再沒有他們的任何消息,大家都認為他們已經死去。事隔多年,今天,我卻在這里看到了她。
霎時,我明白了:「是的,我知道了,您就是蘇珊小姐吧!」
她點了點頭,眼淚從她的眼睛裡緩緩流下來。指著那個呆坐在門口的老人向我示意:「就是他。」
看的出,她還愛著他,一往情深的愛著他。我問道:「您一直是幸福的吧?」
老婦人發自肺腑的回答我:「哦!是的,非常幸福。我一直都非常幸福,我從來沒有後悔跟著他。」
我注視著她,愛情的力量使我感到吃驚!一個富有的姑娘愛上了一個男人,一個農民。她就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的農婦。為了他,她放棄了原來所有的一切,和他一起承受著這種最簡單的生活。為了愛,她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布衣荊釵的農婦;坐在粗陋的木桌前,用瓦盆吃著最簡單的菜餚;和他一起睡在麥草墊子搭成的床鋪上,一起生活了50年。
除了他,她什麼也不要,無論是精美的珠寶還是綾羅綢緞;無論是豪華的房間還是高雅的裝飾。她都不在乎,只要他在身邊,就別無所求了。
在琦年玉貌之際,她放棄了熟悉的一切,放棄了所有的親人,獨自和他來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山凹里,和他在一起。他呢,就是她的全部,一切需求,一切夢想,一切希望。從始至終,他使她的生活充滿了幸福。
那晚,我整夜聽著那老兵的鼾聲,他躺在那個為他背井離鄉、與他相伴50年的女人身邊,平靜的睡著。我呢,想著這個離奇而簡單的故事,思索著這份完美得幾乎毫不費力就能獲得的幸福。
第二天,太陽升起,我與那對老夫婦握手之後就離開了。

故事講完了,敘述的老人不再說話。周圍一片安靜,隨後,一位女士說道:「雖然這樣,她的理想世界過於淺薄,她的需要,她的願望也過於簡單,這只能算是一個傻子!」
立刻,另一個細聲細氣的聲音回答:「那又怎樣!她一直都是那麼幸福!」
在天的盡頭,科西嘉島慢慢的被夜色淹沒,重新回到了海里。它的出現,好像就為了親自證實那兩位生活在它的懷抱中的、普通而平凡的情侶的故事的真實,現在,故事講完了,它消失不見了。

閱讀全文

與莫泊桑短篇小說人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
碧血劍金庸小說txt 瀏覽:732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
美女絲襪合集小說全集 瀏覽:356
女主人公叫蘇林的小說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