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商人為了保存自家的財產

短篇小說商人為了保存自家的財產

發布時間:2021-07-14 20:17:29

① 找一部短篇小說

小說叫:【鴛鴦錦】

② 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全文

全文:

世上的漂亮動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於命運的差錯似地,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我們現在要說的這一個正是這樣。她沒有陪嫁的資產,沒有希望,沒有任何方法使得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到末了,她將將就就和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結了婚。

不能夠講求裝飾,她是樸素的,但是不幸得像是一個降了等的女人;因為婦女們本沒有階級,沒有門第之分,她們的美,她們的豐韻和她們的誘惑力就是供她們做出身和家世之用的。

她覺得自己本是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華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於自己房屋的寒傖,牆壁的粗糙,傢具的陳舊,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難過。這一切,在另一個和她同等的婦人心上,也許是不會注意的,然而她卻因此傷心,又因此懊惱。

那個替她照料瑣碎家務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傭人的樣子,使她產生了種種憂苦的遺憾和胡思亂想。她夢想著那些靜悄悄的接待室,如何派著兩個身穿短褲子的高個兒侍應生聽候指使,而熱烘烘的空氣暖爐使得兩個侍應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

她夢想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那些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傢具;她夢想那些精緻而且芬芳的小客廳,就可以和親切的男朋友在那兒閑談,和那些被婦女界羨慕的並且渴望一顧的知名男子在那兒閑談。

她跳起來抱著她朋友的頸項,熱烈地吻了又吻,末後,她帶著這件寶貝溜也似地走了。晚會的日子到了,駱塞爾太太得到極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賓都要漂亮,時髦,迷人,不斷地微笑,並且樂得發狂。

一般男賓都望著她出神,探聽她的姓名,設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紹。本部機要處的人員都想和她跳舞,部長也注意她。

她用陶醉的姿態舞著,用興奮的動作舞著,她沉醉在歡樂里,她滿意於自己的容貌的勝利,滿意於自己的成績的光榮;滿意於那一切阿諛贊嘆和那場使得女性認為異常完備而且甜美的凱歌,一種幸福的祥雲包圍著她。所以她什麼都不思慮了。

她是清晨四點鍾光景離開的。她丈夫自從半夜十二點鍾光景,就同著另外三位男賓在一間無人理會的小客廳里睡著了;這三位男賓的妻子也正舞得很快活。

他對她的肩頭上披上了那些為了上街而帶來的衣裳,家常用的儉朴的衣裳,這些東西的寒傖意味是和跳舞會里的服裝的豪華氣派不相稱的。她感到了這一層,於是為了避免另外那些裹著珍貴皮衣的太太們注意,她竟想逃遁了。

駱塞爾牽住了她:「等著吧。你到外面會受寒。我去找一輛出租的街車來吧。」不過她絕不聽從他,匆匆忙忙下了台階兒。等到他倆走到街上竟找不著車了;於是他倆開始去尋覓,追著那些他們遠遠地望得見的車子。

他倆向著塞納河的河沿走下去,兩個人感到失望,渾身冷得發抖。末了,他倆在河沿上竟找著了一輛像是夜遊病者一樣的舊式轎車——這樣的車子白天在巴黎如同感到自慚形穢,所以要到天黑以後才看得見它們。

車子把他倆送到殉教街的寓所大門外了,他倆惆悵地上了樓。在她,這算是結束了。而他呢,卻想起了自己明天早上十點鍾應當到部。

她在鏡子跟前脫下了那些圍著肩頭的大氅之類,想再次端詳端詳無比榮耀的自己。但是陡然間她發出了一聲狂叫。她已經沒有那串圍著頸項的金剛鑽項鏈了!

出處:出自法國作家莫泊桑的《項鏈》。

(2)短篇小說商人為了保存自家的財產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資本主義惡性發展,大資產階級當權,對人民巧取豪奪,政府中貪污風行,社會上道德淪喪,資產階級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追求虛榮,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

這種社會風氣在小資產階級當中同樣盛行。由於這個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地位極不穩定,他們總想擺脫這種處境,躋身於上流行列。

但是,只有少數人獲得成功,而大多數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落入更悲慘的遭遇。《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



③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簡介

哈哈
地球人都推薦《羊脂球》
教材選文《我的叔叔於勒》諷刺的
《勛章到手了》也是諷刺
總之我個人認為讀起來有趣又有諷刺意味與教育意義的有:
《兩個朋友》《黛麗葉春樓》《小狗皮埃羅》《瓦爾特。施那夫斯奇遇記》《莫蘭這頭公豬》
著名的有:《項鏈》(和《我的叔叔於勒》一樣著名)《一家子》《月光》《幸福》《騎馬》《在一個春天的夜晚》《繩子》《小酒桶》《燒傘記》《一個兒子》《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遺產》《散步》等
令我感動於費解的《在旅途上》
#################################以上全憑我個人經驗與一本他的小說集,如果你自己讀可以參考
下面是可以用在文章里的,正式的

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項鏈》中因愛慕虛榮而毀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愛國骨氣的妓女和軟骨頭的富商與鄉紳,在敵人面前的不同表現,《一家子》中為爭取遺產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兩個朋友》中寧死也不肯將通行口令告訴敵人一對友人,《莫蘭這只公豬》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裝店老闆……

,《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佔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丑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鏈》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於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底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盪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如果想要更多的可以去這里看看:http://auction1.paipai.com/search/23501-23520-23523/-71BE.html?ADTAG=501.1.3
#####################################################################我寫了這么多,沒功勞也有苦勞吧,最少也要是最佳答案吧
唉,一點兒懸賞分都沒有~~~

④ 找一本小說,好幾年前的.講的是一個大學生和一個商人的言情小說,商人有老婆,他和老婆是因為生意上結婚的

難道是 千山暮雪??

⑤ 明朝後期小說主人公為商人工匠

依據題乾材料的描述,結合所學可知,文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小說作為文學形式之一,也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故選A.

⑥ 從高老頭一書中的高老頭 包賽昂夫人及拉斯蒂涅的人物的經歷看金錢怎樣改變人與人

伏脫冷是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刻畫得極其成功的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他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少了他,就像桌子少了一條腿,就像人少了一雙能看透世界的明亮的眼睛,可以說他是一面清晰的反映社會的鏡子。

有人認為他是邪惡的代表,是個反面人物,但是我認為這個觀念是片面的,是對伏脫冷的不公正的評價。借用艾岷的話說,「他是人間的撒旦,既邪惡又合理。」他是深受那個社會毒害的代表,但是他沒有想那個不公平的社會妥協,而是千方百計在社會上謀取自己的一份利益,即使手段卑鄙與猥瑣。在那個狼和羊的社會,如果你不像成為人人宰割的羔羊,就要使自己變成凶惡的狼,去和對手撕咬。我認為他並不代表正義,但是也不完全代表邪惡,只是他把社會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徹。如果把那個社會比做一頭瘋牛,那麼伏脫冷便是法國的「庖丁」。

在《高老頭》這部作品中伏脫冷的語言並不多,但是他說的每句話都有很重的分量,是那麼經典,那麼簡練,尤其是他在評論那個時代的時候,對社會的剖析是一針見血,字字千斤。他給年輕的拉斯蒂涅的前途做分析時他毫無遮掩地揭示這個社會的本質,「人人生就是這樣,跟廚房一樣腥臭。要想撈油水就不能怕弄臟手,只要事後洗干凈就行,我們這個時代的全部道德僅此而已」。與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地講出的那番道理相比他的赤裸裸的語言更透徹的紕漏了社會的真相。

在拉斯蒂涅的成長過程中,在他對社會的認識中伏脫冷,鮑賽昂夫人和高老頭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他們都是一本幫助他透徹地看清那個社會的教科書。但是我認為伏脫冷對拉斯蒂涅的催化作用最大,鮑賽昂夫人是委婉文雅的提示他,高老頭是現身說法,只有伏脫冷對他的人生指導最直接,在最段的時間內給他的靈魂以沖擊,並能在實踐中一一應證。在年輕人面臨競爭與可能選擇的前途時伏脫冷給他下的結論是:「你知道這里人怎麼闖前程的么?不是靠天才的光芒,便是靠腐蝕的手腕,不像炮彈一樣轟進這個人群,就像瘟疫般鑽進去。誠實正派毫無用處。」

以上就是伏脫冷在《高老頭》中的形象,我為什麼要寫他呢,因為讀完作品後他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他的語言他的形象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認為,在那個社會他是一個強者,是一隻狡猾的狼,最終是勝利者。

伏脫冷的故事使我更清晰的理解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使我認識到了那個時代所遵循的生存法則,那是個不公平的游戲圈,善良占不了絲毫便宜,邪惡統治和佔有了一切,這所有的都能通過伏脫冷這個人物反映出來,所以我認為伏脫冷是個刻畫得非常成功的人物。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間喜劇》中佔有重要地位。1833年,巴爾扎克創造了人物再現法。以後,他對《人間喜劇》的創作規則就有了一個新奇的設想,便寫了《高老頭》。小說在1834年12月和1835年1月、2月陸續發表,1835年3月出復印本。廣告還未刊出,1200多冊小說就被一搶而空,引起強烈反響。巴爾扎克對這部作品相當滿意,他認為它超過了《歐也妮·葛朗台》和《絕對的探求》,甚至超過過去的一切作品。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第一次使用人物再現法,《人間喜劇》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如拉斯蒂涅、伏脫冷、紐沁根、鮑賽昂夫人等都首先在這部作品中出現。他們以後在其他作品中一再出現。所以從人物體系來看,《高老頭》可以說是《人間喜劇》的序幕;從思想內容來說,它屬於《人間喜劇》的中心圖畫;在藝術上,它標志著巴爾扎克現實主義風格的成就。

(—)主要人物形象

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寫了20餘人。其中有貴族、金融家、退休商人、公寓老闆娘、大學生、潛逃苦役犯、被父親拋棄的少女、寡婦、老小姐、小公務員、僕人等。他們代表了巴黎社會的上層和下層。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四個:拉斯蒂涅、高老頭、伏脫冷和鮑賽昂夫人。他們的經歷構成了這個小說的主要情節。

1、拉斯蒂涅

巴爾扎克的這部小說以「高老頭」命名,但它並非是以這個人物為中心的。在寫作過程中,拉斯蒂涅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要人物。拉斯蒂涅在《人間喜劇》中經常出現,是青年野心家的形象。他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高老頭》中。《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著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描寫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過程,這便是此書最大價值之所在。拉斯蒂涅本來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省一切開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學,希望將來重振家業。這種做法在法國復辟時期是很普遍的。小說開始的時候,他21歲,是個熱情且具才氣的青年,聰明帥氣,抱著發家致富、步步高升的想法在巴黎學法律。他本來想在畢業以後憑自己的本領按部就班地向上爬。但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貧寒和巴黎社會的繁華就使他向上爬的慾望增強了十倍。他發現在巴黎,女人對社會生活很有影響,於是就想去征服幾個可以做他後台的婦女。他從自己姑祖母處知道有一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就去向她求教向上爬的經驗。當時鮑賽昂夫人正是情場失意,滿腹怨恨,她對拉斯蒂涅說:「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慾望的最高峰。」她讓拉斯蒂涅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要善於作假,並在巴黎找個出人頭地的太太作幌子。當時,她認為主宰地位的是金錢,就叫拉斯蒂涅去勾引有錢的紐沁根太太,作為他上爬的跳板。她說:「你能愛她就愛她,不能愛她利用她也好。」鮑賽昂夫人還把他帶到社交界。這樣,鮑賽昂夫人就給拉斯蒂涅上了極端利己主義的第一課,成為他向上爬的第一個領路人。拉斯蒂涅從鮑賽昂夫人豪華的府上回到他的公寓,環境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的慾望。他要在上流社會鬼混,就需要錢。於是,就昧著良心寫信回家,要母親和妹妹湊1200法郎給他。但這時的拉斯蒂涅還沒有完全放棄靠學問爭取前途的想法,沒有完全喪失良知。在寫信回家以後,他心裡也難受得要命。當他知道高老頭為女兒犧牲自己的一切以後,認為高老頭真偉大。他同情高老頭,挺身出來做他的保護人,直到最後料理高老頭的喪事。

他的第二個領路人是伏脫冷。伏脫冷是個潛逃的囚犯。他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熟悉統治階級的內幕。目光銳利,一眼就看出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心思。他想把拉斯蒂涅拉為同夥。他對他說:「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凡是渾身污泥而坐在車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渾身污泥而搬著兩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扒竊一件隨便什麼東西,你就得到法院廣場上展覽。大家拿你當把戲看。偷上一百萬,交際場中就說你是大賢大德。」他告訴拉斯蒂涅:「要向上爬,勢必你吞我、我吞你,像一個瓶中的許多蜘蛛。」他說:「你知道巴黎人是怎樣打天下的?不是靠錢財的光芒,就是靠腐蝕的本領。在這個人堆里,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風行的是腐化墮落。」他還對拉斯蒂涅說:「要弄大錢就得大刀闊斧地干,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跟廚房一樣的腥臭。要撈油水就不要怕弄臟手。只消事後洗干凈。今日所謂的道德,不過是這一點。」他指引拉斯蒂涅去色引泰伊番小姐。泰伊番小姐的父親是個大銀行家。在大革命時代謀財害命。巴爾扎克在短篇小說《紅色旅館》里寫了他的發家史。他為了保存財產,把全部財產傳給兒子,就把女兒趕出了家。伏脫冷建議他們兩個合作,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他設法去弄死她的哥哥。這樣,泰伊番小姐就有一百萬家財陪嫁了。伏脫冷要求事後能得到20萬法郎。拉斯蒂涅雖不敢接受這個建議,但伏脫冷的話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裡。以後他看見泰伊番小姐,就有個聲音在耳邊回響:「80萬,80萬……」

這兩個引路人都對拉斯蒂涅分析了社會寡廉鮮恥的本象。金錢的力量招引他走以牙還牙,以不道德對不道德,不擇手段的極端利己主義的道路。他們的話形式上雖不同,但實質一樣。拉斯蒂涅曾說:「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對我說的,伏脫冷赤裸裸地說了出來。」拉斯蒂涅既要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必然要按他們的話去做。他先去追求紐沁根太太,發現她沒有財權(她的陪嫁被丈夫控制著)。他發現計劃落了空,眼看著自己沒有錢,沒有前途,便又想起了伏脫冷的計劃,轉而追求泰伊番小姐。但就在這時,伏脫冷被捕了。拉斯蒂涅只好去追求紐沁根太太,因為他不想冒觸犯法律的危險。他的野心家性格是在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拋棄和高老頭之死三幕慘劇之後才完成的。本文之所以以「高老頭」命名,是由高老頭悲劇在文中的深刻意義所決定的。高老頭的悲劇是拉斯蒂涅社會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課,遠比表姐鮑賽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伏脫冷給他上的那兩課深刻得多,是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形成途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2、鮑賽昂夫人

她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她意識到金錢才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但是她自己卻因襲著貴族的傳統和傲慢,詆譽資產階級婦女。可以說,她這個人是識時務的,但又不肯順應潮流。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相愛了三年,她的愛情是真摯的。但是她的情夫為了要娶一個有四百萬陪嫁的資產階級貴族小姐而拋棄了她。因此,她要告別巴黎社交界。臨別時她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舞會,巴爾扎克用無限同情和婉惜來描寫了這個告別舞會的場面。小說寫到:「鮑賽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輛車上的燈照得通明透亮,無數上流社會的人都來送她,猶如古時的羅馬青年對著一個含笑而死的斗獸喝彩。在金碧輝煌的大廳里,樂隊奏著音樂,她內心卻一片荒涼。在別人眼裡,她身著白衣,安閑靜穆,背地裡她流著眼淚焚燒情書,作著出走的准備。」巴爾扎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極力渲染了她退出歷史舞台時的悲壯氣氛,唱出了一曲無盡的輓歌。以後鮑賽昂夫人在《棄婦》中再次被棄。她的悲劇,形象地說明了復辟時期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階級的得勢。高貴敵不過金錢,愛情敵不過金錢。

3、伏脫冷

他的真名叫約格•高楞,外號「鬼上當」,他是《人間戲劇》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形象。在《高老頭》里,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著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對拉斯蒂涅一針見血地指出:「強盜和統治者的差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大資產階級不過是受法律保護的大盜,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他只要有四百萬法郎就是「四百萬」先生,合眾國的公民,誰也不會來盤問他過去的歷史了。他要發展,要以惡對惡,要以不道德對不道德,既像炮彈般轟進去,又像瘟疫般鑽進去,謀財害命,引誘青年,不擇手段地去攫取財富。他熟悉法典,會鑽法律的空子,從不在落網的時候被判死刑。他很注重江湖義氣,從來沒有出賣過人。他對拉說:「說他是惡棍、壞蛋、無賴、強盜都行,只是別叫我騙子,也別叫我奸細。」連抓他的暗探也說他是條好漢。他的目的就是再搞20萬法郎,然後到美洲去買200個黑奴,辦大種植場。這個形象有很大的冒險性。伏脫冷反抗社會,是因為他受社會很大的排擠,野心不能得逞。他研究社會,揭露社會,是為了順應這一套向上爬,只要他向上爬的野心一旦得逞,他便會變成維護現行制度的鷹犬。這個形象在許多作品中出現。《高老頭》寫他1819年被捕,以後他再次逃走,到西班牙過後又化妝回到法國。在《幻滅》里,他以西班牙神父的面目出現,在《交際花盛衰記》里,他當上了巴黎秘密警察廳廳長,在《貝姨》里他當上公安處處長,爬上統治階層。據說,巴爾扎克寫這個形象是以巴黎一個秘密警察頭子的經歷作為原形的。伏脫冷這一形象很復雜,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揭發者,也是罪惡的製造者。巴爾扎克對他的態度也是矛盾的,既把他寫成社會罪惡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賞他的灑脫、意氣、能力,通過他的冷嘲熱諷,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批判。小說中伏脫冷被捕的場面很有英雄氣概,當時在場的畫家說:「把他畫下來倒是挺美的呢!」伏爾蓋公寓的人都同情他,對出賣他的米雪諾小姐都很氣憤,大家對她喊:「滾出去,奸細!」都反對和她住在一個公寓里。像這樣精明強悍的強盜,也敗在金錢手下!

4、高老頭

巴爾扎克在1834年10月18日給韓斯伽夫人的信上提到他寫《高老頭》。他說:「我要在這部書中描寫一種無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父親。」高老頭是父愛的典型。他早先是個面條商人,在大革命時期搞糧食投機,成為暴發戶、商業界的巨頭。他擁有200萬家財,在帝國時期又當上巴黎區長。他做生意很精明,很懂得利用時機,小說寫他在做生意方面「有國務大臣的才氣」。但是在家庭關繫上他卻不能適應潮流。妻子死了以後,不少人要把女兒嫁給他,他都拒絕了。他把自己的愛都傾瀉在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疼愛兩個女兒的感情發展到荒謬的程度。他滿足她們最奢侈的願望。她們的生活豪華得像公爵的情人,15歲就有了自己的馬車。長大以後,高老頭給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好讓她們能攀上好親事。大女兒阿拉斯達奇熱衷於門弟,嫁給了貴族,成為雷斯多伯爵夫人;二女兒喜歡金錢,嫁給了銀行家,成為紐沁根太太。高老頭把財產分給兩個女兒,這是他乾的第一件蠢事。開始,因為他還有錢,女兒女婿還經常請她去做客,餐桌上總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著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著金錢一樣。沒多久,政治形勢發生變化,波旁王朝復辟,貴族重新得勢,門弟觀念又抬頭了。連紐沁根這樣的銀行家也擠進了保王黨,高老頭這樣的面條商人當然就被上流社會認為是不光彩,是客廳里一塊油紙的污漬,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女兒就要求父親停業。高老頭滿足了女兒的要求,把鋪子盤了出去。這樣,他就幹了第二件蠢事,把自己的財源斷了。1813年,他住進伏蓋公寓。當時他雖然每年還有8000到10000法郎的收入,但是他要看女兒也只能從後門進去,或站在馬路旁等她們的馬車經過。兩個女兒繼續過著揮霍腐化的生活,只是在要錢的時候,才會去看看她們的父親。高老頭為了滿足女兒們慾望,從二樓最好的房間搬到了三樓、四樓、五樓,食宿費也由每年1200法郎減到每月45法郎。他把能夠賣的東西全賣了,他的人格也由高里昂先生變成了「高老頭」、「老混蛋」、「老熊貓」,成了大家開心的對象。然而他的兩個女兒仍然逼著他要錢,逼得他患腦溢血。在病危期間,他盼望看到兩個女兒,而她們卻忙於參加鮑賽昂夫人的晚會,「即使是踩著父親的身體過去也在所不惜」。高老頭終於明白他是被女兒拋棄了,無比悲傷地說:「我把一輩子都給了她們,今天她們連一小時也不給我。」他也認識到女兒們過的那種生活,「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慣壞了她們」。他在死前悲憤地喊道:「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他凄慘地死去了,他的女兒女婿也沒來料理喪事,只在出殯的那天,派了兩輛漆著爵位徽章的空馬車來。

高老頭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巴爾扎克一開始就說:「這慘劇絕非杜撰,亦非小說,一切都是真情實事,真實得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或心裡發現這悲劇中的要素。」我們從高老頭所處的社會來看,高老頭的父愛也是有深刻的社會根源的。小說開始時,他已70多歲了,大半輩子都生活在宗法制社會里。他在發家以前是市民,市民的宗法制觀念是很重的,這就是他父愛的社會根源。在大工業革命時期,他成了暴發戶,只懂得追求金錢、只懂得用以金錢來滿足女兒物質生活慾望的方式來表達父愛。雖然他的愛是真誠的,但客觀上卻幫助了社會用金錢來腐蝕自己的兩個女兒,培養了她們的自私和拜金主義,以致使自己成了犧牲品。另外,他的兩個女兒其實都是被丈夫控制著的,她們的行動都受到限制,而兩個女婿分別是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表,這樣,對兩個女兒的指責,必然導致對上流社會的控訴和批判。巴爾扎克同情高老頭,誇大他的父愛,把他寫得和基督教的殉道者一樣,具有堅韌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他用偉大的靈魂和自我犧牲的感情,去批判這個人慾橫流和道德淪喪的上流社會,批判這個社會的金錢關系和唯利是圖的道德原則。高老頭悲劇的意義不在於歌頌父愛,而是揭露金錢的罪惡。金錢毀滅人性、毀滅家庭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在那個社會中,人的價值是由金錢來決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說的:「資產階級揭下了罩在家庭關繫上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外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系了。」

(二)《高老頭》的思想內容

《高老頭》通過上面四個人物的經歷,反映了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逐漸衰亡的趨勢,揭露和批判金錢罪惡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首先,小說反映了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階級的興起。《高老頭》故事發生在1819到1820年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重新掌握政權,資產階級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竭力攀附貴族,像小說裡面的銀行家紐沁根也當上了男爵,參加了保皇黨。拉斯蒂涅所以能踏進上層社會,靠的是鮑賽昂夫人地位的力量。但是貴族盡管顯赫一時,終究敗在金錢之下。鮑賽昂夫人的隱退和拉斯蒂涅的資產階級化,就反映出貴族衰亡的兩條道路。在鮑賽昂夫人滿腹怨恨退出歷史舞台的同時,紐沁根太太興高采烈地登上了歷史舞台。她在舞會上大出風頭,為自己的成功好不得意。這兩個階級的代表人物,一退一進,一沉一浮,對比很鮮明。巴爾扎克不僅再現了這種歷史現象,而且進一步探索其中的原因。在貴族方面,鮑賽昂子爵只講究吃喝,雷斯多夫人的情人脫拉依是個賭棍,借下十萬法郎的賭債。雷斯多夫人為了替他還債,不得不向高布賽克借高利貸,偷偷把丈夫家傳的鑽石拿去作抵押品。貴族階級的這種寄生性、腐朽性就註定了他們必然要衰亡的命運。而資產階級野心勃勃,不擇手段地積累資本。伏脫冷是赤裸裸地掠奪,謀財害命。他所做的,正是銀行家泰伊番過去所做的。高布賽克放高利貸,紐沁根卑鄙地霸佔妻子的財產,買空賣空。巴爾扎克雖然同情貴族,但他作為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真實地反映出貴族階級的衰亡和資歷產階級的興起。

其次,小說揭露金錢的罪惡和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是對新興生產關系的否定。巴爾扎克贊美高老頭的父愛,主觀上確實是反映了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立場。他認為只有人人都有了善良的親子之情、兒女之情等普遍人性,家庭關系才能維持,人類社會才能存在發展下去。高老頭父愛之所以失敗,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高老頭的父愛並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性的。它是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的父愛,因而具有自我抹殺性,正如高老頭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第二,高老頭父愛的失敗,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三)《高老頭》的藝術特點

《高老頭》在藝術上體現出巴爾扎克現實主義風格的成熟,是《風俗研究》中的重要作品。

首先,作者善於描寫典型環境。巴爾扎克是最早認識到環境描寫重要意義的作家之一。他認為一處環境,甚至一個傢具,都可以從中反映出時代的面貌。正如一塊化石可以反映出一部生物史一樣。所以他十分注意描寫地區的外貌、街道、房屋、傢具、陳設、衣服等等。通過對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出時代的風貌。另外,他也看到生活環境對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他的環境多為塑造人物形象而緊密結合的。這也是巴爾扎克現實主義的特徵之一。巴爾扎克的小說經常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大段環境描寫,從環境引出人物,再進入情節,這就是巴爾扎克小說的三段式。這種環境描寫可以增加小說的真實感。《高老頭》就是先描寫伏蓋公寓,然後再引出人物。它的環境描寫,在《人間喜劇》中具有代表性。《高老頭》中著力描寫了兩個環境:一個是伏蓋公寓. 它的一切都暗淡無光,人們一想到這個地方,就會不快活。小說從街道寫到室內陳設,無一不是破舊的。公寓里的傢具古舊、龜裂、腐爛、殘缺,個別房間還有一股閉塞的、霉爛的、酸腐的氣味,叫人發冷。這就是19世紀20年代初巴黎下流社會的宿影。另外一個環境是名門貴族和新貴族所代表的上流社會——鮑賽昂夫人的府邸。院子里停著豪華的轎車,門丁也穿著金鑲邊的大紅禮服。樓梯是金漆欄桿,鋪著大紅地毯,兩邊布滿鮮花。客廳只有灰和粉紅兩種顏色,陳設精美,又沒有一點虛浮氣。拉斯蒂涅來往於這兩個環境之間,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兩個環境中的人,不同的表現都反映出金錢的重要性。拉斯蒂涅的兩個引路人——上流社會的鮑賽昂夫人和下流社會的伏脫冷,都教他奉行利己主義道德原則,不擇手段地去弄取金錢。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上了人生哲學的三課,最後完成了野心家性格發展的全過程。

其次,是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規定自己的任務是寫19世紀法國的風俗史。他認為只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才能完成反映時代的任務。要反映時代,就必須描寫這個時代的主要人物,尤其是各種貴族和資產階級形象。巴爾扎克對典型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典型是類的樣本,是某類人物最鮮明的性格特徵。所以他筆下的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巴爾扎克把人的慾望寫成性格特徵,他通常用誇張的手法來突出這類人物的某種情慾,讓人物在這種情慾的支配下行動。比如,他寫葛朗台對金錢的佔有欲,邦斯舅舅的古董癖,《貝姨》中於洛男爵的好色等等。在《高老頭》中,他竭力描寫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慾望,用誇張的手法來渲染高老頭的父愛,突出他的父愛。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是社會人,他注意從橫縱兩個方面來刻畫人物。縱的方面,他寫人物性格形成的過程;橫的方面,他寫人物性格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社會關系中各方面的表現,使人物形象豐滿,有主體感。他對拉斯蒂涅就是這樣去刻畫的。另外,他還善於通過肖像、語言和細節描寫去刻畫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身份和性格特徵。書中描寫伏脫冷的外貌:「四十上下,鬢角染色」、「人家看到他那種人都會喊一聲好傢伙!」他「肩頭很寬,胸部很發達,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常厚實,手指中節生著一簇簇茶紅色的濃毛。沒有到年紀就打皺的臉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標記,但是看他軟和親熱的態度,又不像是冷酷的人。」「他盡管外表隨和,自有一道深沉而堅決的目光叫人害怕。」這個肖像,就表現出伏脫冷強有力、深沉、冷酷的性格特徵,符合他潛逃犯的身份。伏脫冷的語言不論是長篇的議論,還是簡短的幾句話,都很生動形象,直截了當表現出他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觀察力和爽快的個性。小說裡面的細節描寫很多,如寫高老頭把飯巾下的麵包湊近鼻子去聞,這一細節就流露出他面條商人做生意的老習慣,是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第三,嚴謹的結構。巴爾扎克學習的是莎士比亞的偉大結構。《高老頭》中,主要寫了兩條情節線索。一是寫拉斯蒂涅從貴族子弟墮落為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過程,一條是高老頭的慘劇。這兩條線索從拉斯蒂涅去鮑賽昂府邸回到伏蓋公寓後就交織在一起。以後,由於高老頭病態的父愛,給女兒拉皮條,這一做法就加速了拉斯蒂涅的墮落,同時也加快了他的死亡。另外,小說還寫了兩條次要的情節線索,就是鮑賽昂夫人的被棄和伏脫冷的被捕。這兩條線索主次分明,寫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史是主線,其他人物的故事,都組織在這條線索中,對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起著不同的作用。高老頭的故事,開始是側面介紹他的過去,然後再正面寫高老頭的死,形成全書的高潮。小說層次清楚,逐層展開,戲劇性非常強。

⑦ 從<<高老頭>>一書中的高老頭,鮑賽昂夫人及拉斯蒂涅等人物的經歷看,金錢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人間撒旦
—分析伏脫冷的人物形象

伏脫冷是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刻畫得極其成功的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他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少了他,就像桌子少了一條腿,就像人少了一雙能看透世界的明亮的眼睛,可以說他是一面清晰的反映社會的鏡子。

有人認為他是邪惡的代表,是個反面人物,但是我認為這個觀念是片面的,是對伏脫冷的不公正的評價。借用艾岷的話說,「他是人間的撒旦,既邪惡又合理。」他是深受那個社會毒害的代表,但是他沒有想那個不公平的社會妥協,而是千方百計在社會上謀取自己的一份利益,即使手段卑鄙與猥瑣。在那個狼和羊的社會,如果你不像成為人人宰割的羔羊,就要使自己變成凶惡的狼,去和對手撕咬。我認為他並不代表正義,但是也不完全代表邪惡,只是他把社會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徹。如果把那個社會比做一頭瘋牛,那麼伏脫冷便是法國的「庖丁」。

在《高老頭》這部作品中伏脫冷的語言並不多,但是他說的每句話都有很重的分量,是那麼經典,那麼簡練,尤其是他在評論那個時代的時候,對社會的剖析是一針見血,字字千斤。他給年輕的拉斯蒂涅的前途做分析時他毫無遮掩地揭示這個社會的本質,「人人生就是這樣,跟廚房一樣腥臭。要想撈油水就不能怕弄臟手,只要事後洗干凈就行,我們這個時代的全部道德僅此而已」。與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地講出的那番道理相比他的赤裸裸的語言更透徹的紕漏了社會的真相。

在拉斯蒂涅的成長過程中,在他對社會的認識中伏脫冷,鮑賽昂夫人和高老頭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他們都是一本幫助他透徹地看清那個社會的教科書。但是我認為伏脫冷對拉斯蒂涅的催化作用最大,鮑賽昂夫人是委婉文雅的提示他,高老頭是現身說法,只有伏脫冷對他的人生指導最直接,在最段的時間內給他的靈魂以沖擊,並能在實踐中一一應證。在年輕人面臨競爭與可能選擇的前途時伏脫冷給他下的結論是:「你知道這里人怎麼闖前程的么?不是靠天才的光芒,便是靠腐蝕的手腕,不像炮彈一樣轟進這個人群,就像瘟疫般鑽進去。誠實正派毫無用處。」

以上就是伏脫冷在《高老頭》中的形象,我為什麼要寫他呢,因為讀完作品後他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他的語言他的形象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認為,在那個社會他是一個強者,是一隻狡猾的狼,最終是勝利者。

伏脫冷的故事使我更清晰的理解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使我認識到了那個時代所遵循的生存法則,那是個不公平的游戲圈,善良占不了絲毫便宜,邪惡統治和佔有了一切,這所有的都能通過伏脫冷這個人物反映出來,所以我認為伏脫冷是個刻畫得非常成功的人物。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間喜劇》中佔有重要地位。1833年,巴爾扎克創造了人物再現法。以後,他對《人間喜劇》的創作規則就有了一個新奇的設想,便寫了《高老頭》。小說在1834年12月和1835年1月、2月陸續發表,1835年3月出復印本。廣告還未刊出,1200多冊小說就被一搶而空,引起強烈反響。巴爾扎克對這部作品相當滿意,他認為它超過了《歐也妮·葛朗台》和《絕對的探求》,甚至超過過去的一切作品。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第一次使用人物再現法,《人間喜劇》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如拉斯蒂涅、伏脫冷、紐沁根、鮑賽昂夫人等都首先在這部作品中出現。他們以後在其他作品中一再出現。所以從人物體系來看,《高老頭》可以說是《人間喜劇》的序幕;從思想內容來說,它屬於《人間喜劇》的中心圖畫;在藝術上,它標志著巴爾扎克現實主義風格的成就。

(—)主要人物形象

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寫了20餘人。其中有貴族、金融家、退休商人、公寓老闆娘、大學生、潛逃苦役犯、被父親拋棄的少女、寡婦、老小姐、小公務員、僕人等。他們代表了巴黎社會的上層和下層。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四個:拉斯蒂涅、高老頭、伏脫冷和鮑賽昂夫人。他們的經歷構成了這個小說的主要情節。

1、拉斯蒂涅

巴爾扎克的這部小說以「高老頭」命名,但它並非是以這個人物為中心的。在寫作過程中,拉斯蒂涅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要人物。拉斯蒂涅在《人間喜劇》中經常出現,是青年野心家的形象。他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高老頭》中。《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著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描寫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過程,這便是此書最大價值之所在。拉斯蒂涅本來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省一切開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學,希望將來重振家業。這種做法在法國復辟時期是很普遍的。小說開始的時候,他21歲,是個熱情且具才氣的青年,聰明帥氣,抱著發家致富、步步高升的想法在巴黎學法律。他本來想在畢業以後憑自己的本領按部就班地向上爬。但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貧寒和巴黎社會的繁華就使他向上爬的慾望增強了十倍。他發現在巴黎,女人對社會生活很有影響,於是就想去征服幾個可以做他後台的婦女。他從自己姑祖母處知道有一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就去向她求教向上爬的經驗。當時鮑賽昂夫人正是情場失意,滿腹怨恨,她對拉斯蒂涅說:「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慾望的最高峰。」她讓拉斯蒂涅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要善於作假,並在巴黎找個出人頭地的太太作幌子。當時,她認為主宰地位的是金錢,就叫拉斯蒂涅去勾引有錢的紐沁根太太,作為他上爬的跳板。她說:「你能愛她就愛她,不能愛她利用她也好。」鮑賽昂夫人還把他帶到社交界。這樣,鮑賽昂夫人就給拉斯蒂涅上了極端利己主義的第一課,成為他向上爬的第一個領路人。拉斯蒂涅從鮑賽昂夫人豪華的府上回到他的公寓,環境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的慾望。他要在上流社會鬼混,就需要錢。於是,就昧著良心寫信回家,要母親和妹妹湊1200法郎給他。但這時的拉斯蒂涅還沒有完全放棄靠學問爭取前途的想法,沒有完全喪失良知。在寫信回家以後,他心裡也難受得要命。當他知道高老頭為女兒犧牲自己的一切以後,認為高老頭真偉大。他同情高老頭,挺身出來做他的保護人,直到最後料理高老頭的喪事。

他的第二個領路人是伏脫冷。伏脫冷是個潛逃的囚犯。他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熟悉統治階級的內幕。目光銳利,一眼就看出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心思。他想把拉斯蒂涅拉為同夥。他對他說:「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凡是渾身污泥而坐在車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渾身污泥而搬著兩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扒竊一件隨便什麼東西,你就得到法院廣場上展覽。大家拿你當把戲看。偷上一百萬,交際場中就說你是大賢大德。」他告訴拉斯蒂涅:「要向上爬,勢必你吞我、我吞你,像一個瓶中的許多蜘蛛。」他說:「你知道巴黎人是怎樣打天下的?不是靠錢財的光芒,就是靠腐蝕的本領。在這個人堆里,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風行的是腐化墮落。」他還對拉斯蒂涅說:「要弄大錢就得大刀闊斧地干,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跟廚房一樣的腥臭。要撈油水就不要怕弄臟手。只消事後洗干凈。今日所謂的道德,不過是這一點。」他指引拉斯蒂涅去色引泰伊番小姐。泰伊番小姐的父親是個大銀行家。在大革命時代謀財害命。巴爾扎克在短篇小說《紅色旅館》里寫了他的發家史。他為了保存財產,把全部財產傳給兒子,就把女兒趕出了家。伏脫冷建議他們兩個合作,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他設法去弄死她的哥哥。這樣,泰伊番小姐就有一百萬家財陪嫁了。伏脫冷要求事後能得到20萬法郎。拉斯蒂涅雖不敢接受這個建議,但伏脫冷的話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裡。以後他看見泰伊番小姐,就有個聲音在耳邊回響:「80萬,80萬……」

這兩個引路人都對拉斯蒂涅分析了社會寡廉鮮恥的本象。金錢的力量招引他走以牙還牙,以不道德對不道德,不擇手段的極端利己主義的道路。他們的話形式上雖不同,但實質一樣。拉斯蒂涅曾說:「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對我說的,伏脫冷赤裸裸地說了出來。」拉斯蒂涅既要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必然要按他們的話去做。他先去追求紐沁根太太,發現她沒有財權(她的陪嫁被丈夫控制著)。他發現計劃落了空,眼看著自己沒有錢,沒有前途,便又想起了伏脫冷的計劃,轉而追求泰伊番小姐。但就在這時,伏脫冷被捕了。拉斯蒂涅只好去追求紐沁根太太,因為他不想冒觸犯法律的危險。他的野心家性格是在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拋棄和高老頭之死三幕慘劇之後才完成的。本文之所以以「高老頭」命名,是由高老頭悲劇在文中的深刻意義所決定的。高老頭的悲劇是拉斯蒂涅社會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課,遠比表姐鮑賽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伏脫冷給他上的那兩課深刻得多,是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形成途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2、鮑賽昂夫人

她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她意識到金錢才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但是她自己卻因襲著貴族的傳統和傲慢,詆譽資產階級婦女。可以說,她這個人是識時務的,但又不肯順應潮流。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相愛了三年,她的愛情是真摯的。但是她的情夫為了要娶一個有四百萬陪嫁的資產階級貴族小姐而拋棄了她。因此,她要告別巴黎社交界。臨別時她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舞會,巴爾扎克用無限同情和婉惜來描寫了這個告別舞會的場面。小說寫到:「鮑賽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輛車上的燈照得通明透亮,無數上流社會的人都來送她,猶如古時的羅馬青年對著一個含笑而死的斗獸喝彩。在金碧輝煌的大廳里,樂隊奏著音樂,她內心卻一片荒涼。在別人眼裡,她身著白衣,安閑靜穆,背地裡她流著眼淚焚燒情書,作著出走的准備。」巴爾扎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極力渲染了她退出歷史舞台時的悲壯氣氛,唱出了一曲無盡的輓歌。以後鮑賽昂夫人在《棄婦》中再次被棄。她的悲劇,形象地說明了復辟時期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階級的得勢。高貴敵不過金錢,愛情敵不過金錢。

3、伏脫冷

他的真名叫約格•高楞,外號「鬼上當」,他是《人間戲劇》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形象。在《高老頭》里,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著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對拉斯蒂涅一針見血地指出:「強盜和統治者的差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大資產階級不過是受法律保護的大盜,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他只要有四百萬法郎就是「四百萬」先生,合眾國的公民,誰也不會來盤問他過去的歷史了。他要發展,要以惡對惡,要以不道德對不道德,既像炮彈般轟進去,又像瘟疫般鑽進去,謀財害命,引誘青年,不擇手段地去攫取財富。他熟悉法典,會鑽法律的空子,從不在落網的時候被判死刑。他很注重江湖義氣,從來沒有出賣過人。他對拉說:「說他是惡棍、壞蛋、無賴、強盜都行,只是別叫我騙子,也別叫我奸細。」連抓他的暗探也說他是條好漢。他的目的就是再搞20萬法郎,然後到美洲去買200個黑奴,辦大種植場。這個形象有很大的冒險性。伏脫冷反抗社會,是因為他受社會很大的排擠,野心不能得逞。他研究社會,揭露社會,是為了順應這一套向上爬,只要他向上爬的野心一旦得逞,他便會變成維護現行制度的鷹犬。這個形象在許多作品中出現。《高老頭》寫他1819年被捕,以後他再次逃走,到西班牙過後又化妝回到法國。在《幻滅》里,他以西班牙神父的面目出現,在《交際花盛衰記》里,他當上了巴黎秘密警察廳廳長,在《貝姨》里他當上公安處處長,爬上統治階層。據說,巴爾扎克寫這個形象是以巴黎一個秘密警察頭子的經歷作為原形的。伏脫冷這一形象很復雜,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揭發者,也是罪惡的製造者。巴爾扎克對他的態度也是矛盾的,既把他寫成社會罪惡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賞他的灑脫、意氣、能力,通過他的冷嘲熱諷,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批判。小說中伏脫冷被捕的場面很有英雄氣概,當時在場的畫家說:「把他畫下來倒是挺美的呢!」伏爾蓋公寓的人都同情他,對出賣他的米雪諾小姐都很氣憤,大家對她喊:「滾出去,奸細!」都反對和她住在一個公寓里。像這樣精明強悍的強盜,也敗在金錢手下!

4、高老頭

巴爾扎克在1834年10月18日給韓斯伽夫人的信上提到他寫《高老頭》。他說:「我要在這部書中描寫一種無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父親。」高老頭是父愛的典型。他早先是個面條商人,在大革命時期搞糧食投機,成為暴發戶、商業界的巨頭。他擁有200萬家財,在帝國時期又當上巴黎區長。他做生意很精明,很懂得利用時機,小說寫他在做生意方面「有國務大臣的才氣」。但是在家庭關繫上他卻不能適應潮流。妻子死了以後,不少人要把女兒嫁給他,他都拒絕了。他把自己的愛都傾瀉在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疼愛兩個女兒的感情發展到荒謬的程度。他滿足她們最奢侈的願望。她們的生活豪華得像公爵的情人,15歲就有了自己的馬車。長大以後,高老頭給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好讓她們能攀上好親事。大女兒阿拉斯達奇熱衷於門弟,嫁給了貴族,成為雷斯多伯爵夫人;二女兒喜歡金錢,嫁給了銀行家,成為紐沁根太太。高老頭把財產分給兩個女兒,這是他乾的第一件蠢事。開始,因為他還有錢,女兒女婿還經常請她去做客,餐桌上總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著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著金錢一樣。沒多久,政治形勢發生變化,波旁王朝復辟,貴族重新得勢,門弟觀念又抬頭了。連紐沁根這樣的銀行家也擠進了保王黨,高老頭這樣的面條商人當然就被上流社會認為是不光彩,是客廳里一塊油紙的污漬,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女兒就要求父親停業。高老頭滿足了女兒的要求,把鋪子盤了出去。這樣,他就幹了第二件蠢事,把自己的財源斷了。1813年,他住進伏蓋公寓。當時他雖然每年還有8000到10000法郎的收入,但是他要看女兒也只能從後門進去,或站在馬路旁等她們的馬車經過。兩個女兒繼續過著揮霍腐化的生活,只是在要錢的時候,才會去看看她們的父親。高老頭為了滿足女兒們慾望,從二樓最好的房間搬到了三樓、四樓、五樓,食宿費也由每年1200法郎減到每月45法郎。他把能夠賣的東西全賣了,他的人格也由高里昂先生變成了「高老頭」、「老混蛋」、「老熊貓」,成了大家開心的對象。然而他的兩個女兒仍然逼著他要錢,逼得他患腦溢血。在病危期間,他盼望看到兩個女兒,而她們卻忙於參加鮑賽昂夫人的晚會,「即使是踩著父親的身體過去也在所不惜」。高老頭終於明白他是被女兒拋棄了,無比悲傷地說:「我把一輩子都給了她們,今天她們連一小時也不給我。」他也認識到女兒們過的那種生活,「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慣壞了她們」。他在死前悲憤地喊道:「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他凄慘地死去了,他的女兒女婿也沒來料理喪事,只在出殯的那天,派了兩輛漆著爵位徽章的空馬車來。

高老頭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巴爾扎克一開始就說:「這慘劇絕非杜撰,亦非小說,一切都是真情實事,真實得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或心裡發現這悲劇中的要素。」我們從高老頭所處的社會來看,高老頭的父愛也是有深刻的社會根源的。小說開始時,他已70多歲了,大半輩子都生活在宗法制社會里。他在發家以前是市民,市民的宗法制觀念是很重的,這就是他父愛的社會根源。在大工業革命時期,他成了暴發戶,只懂得追求金錢、只懂得用以金錢來滿足女兒物質生活慾望的方式來表達父愛。雖然他的愛是真誠的,但客觀上卻幫助了社會用金錢來腐蝕自己的兩個女兒,培養了她們的自私和拜金主義,以致使自己成了犧牲品。另外,他的兩個女兒其實都是被丈夫控制著的,她們的行動都受到限制,而兩個女婿分別是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表,這樣,對兩個女兒的指責,必然導致對上流社會的控訴和批判。巴爾扎克同情高老頭,誇大他的父愛,把他寫得和基督教的殉道者一樣,具有堅韌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他用偉大的靈魂和自我犧牲的感情,去批判這個人慾橫流和道德淪喪的上流社會,批判這個社會的金錢關系和唯利是圖的道德原則。高老頭悲劇的意義不在於歌頌父愛,而是揭露金錢的罪惡。金錢毀滅人性、毀滅家庭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在那個社會中,人的價值是由金錢來決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說的:「資產階級揭下了罩在家庭關繫上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外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系了。」

(二)《高老頭》的思想內容

《高老頭》通過上面四個人物的經歷,反映了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逐漸衰亡的趨勢,揭露和批判金錢罪惡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首先,小說反映了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階級的興起。《高老頭》故事發生在1819到1820年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重新掌握政權,資產階級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竭力攀附貴族,像小說裡面的銀行家紐沁根也當上了男爵,參加了保皇黨。拉斯蒂涅所以能踏進上層社會,靠的是鮑賽昂夫人地位的力量。但是貴族盡管顯赫一時,終究敗在金錢之下。鮑賽昂夫人的隱退和拉斯蒂涅的資產階級化,就反映出貴族衰亡的兩條道路。在鮑賽昂夫人滿腹怨恨退出歷史舞台的同時,紐沁根太太興高采烈地登上了歷史舞台。她在舞會上大出風頭,為自己的成功好不得意。這兩個階級的代表人物,一退一進,一沉一浮,對比很鮮明。巴爾扎克不僅再現了這種歷史現象,而且進一步探索其中的原因。在貴族方面,鮑賽昂子爵只講究吃喝,雷斯多夫人的情人脫拉依是個賭棍,借下十萬法郎的賭債。雷斯多夫人為了替他還債,不得不向高布賽克借高利貸,偷偷把丈夫家傳的鑽石拿去作抵押品。貴族階級的這種寄生性、腐朽性就註定了他們必然要衰亡的命運。而資產階級野心勃勃,不擇手段地積累資本。伏脫冷是赤裸裸地掠奪,謀財害命。他所做的,正是銀行家泰伊番過去所做的。高布賽克放高利貸,紐沁根卑鄙地霸佔妻子的財產,買空賣空。巴爾扎克雖然同情貴族,但他作為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真實地反映出貴族階級的衰亡和資歷產階級的興起。

其次,小說揭露金錢的罪惡和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是對新興生產關系的否定。巴爾扎克贊美高老頭的父愛,主觀上確實是反映了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立場。他認為只有人人都有了善良的親子之情、兒女之情等普遍人性,家庭關系才能維持,人類社會才能存在發展下去。高老頭父愛之所以失敗,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高老頭的父愛並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性的。它是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的父愛,因而具有自我抹殺性,正如高老頭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第二,高老頭父愛的失敗,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三)《高老頭》的藝術特點

《高老頭》在藝術上體現出巴爾扎克現實主義風格的成熟,是《風俗研究》中的重要作品。

首先,作者善於描寫典型環境。巴爾扎克是最早認識到環境描寫重要意義的作家之一。他認為一處環境,甚至一個傢具,都可以從中反映出時代的面貌。正如一塊化石可以反映出一部生物史一樣。所以他十分注意描寫地區的外貌、街道、房屋、傢具、陳設、衣服等等。通過對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出時代的風貌。另外,他也看到生活環境對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他的環境多為塑造人物形象而緊密結合的。這也是巴爾扎克現實主義的特徵之一。巴爾扎克的小說經常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大段環境描寫,從環境引出人物,再進入情節,這就是巴爾扎克小說的三段式。這種環境描寫可以增加小說的真實感。《高老頭》就是先描寫伏蓋公寓,然後再引出人物。它的環境描寫,在《人間喜劇》中具有代表性。《高老頭》中著力描寫了兩個環境:一個是伏蓋公寓. 它的一切都暗淡無光,人們一想到這個地方,就會不快活。小說從街道寫到室內陳設,無一不是破舊的。公寓里的傢具古舊、龜裂、腐爛、殘缺,個別房間還有一股閉塞的、霉爛的、酸腐的氣味,叫人發冷。這就是19世紀20年代初巴黎下流社會的宿影。另外一個環境是名門貴族和新貴族所代表的上流社會——鮑賽昂夫人的府邸。院子里停著豪華的轎車,門丁也穿著金鑲邊的大紅禮服。樓梯是金漆欄桿,鋪著大紅地毯,兩邊布滿鮮花。客廳只有灰和粉紅兩種顏色,陳設精美,又沒有一點虛浮氣。拉斯蒂涅來往於這兩個環境之間,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兩個環境中的人,不同的表現都反映出金錢的重要性。拉斯蒂涅的兩個引路人——上流社會的鮑賽昂夫人和下流社會的伏脫冷,都教他奉行利己主義道德原則,不擇手段地去弄取金錢。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上了人生哲學的三課,最後完成了野心家性格發展的全過程。

其次,是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規定自己的任務是寫19世紀法國的風俗史。他認為只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才能完成反映時代的任務。要反映時代,就必須描寫這個時代的主要人物,尤其是各種貴族和資產階級形象。巴爾扎克對典型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典型是類的樣本,是某類人物最鮮明的性格特徵。所以他筆下的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巴爾扎克把人的慾望寫成性格特徵,他通常用誇張的手法來突出這類人物的某種情慾,讓人物在這種情慾的支配下行動。比如,他寫葛朗台對金錢的佔有欲,邦斯舅舅的古董癖,《貝姨》中於洛男爵的好色等等。在《高老頭》中,他竭力描寫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慾望,用誇張的手法來渲染高老頭的父愛,突出他的父愛。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是社會人,他注意從橫縱兩個方面來刻畫人物。縱的方面,他寫人物性格形成的過程;橫的方面,他寫人物性格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社會關系中各方面的表現,使人物形象豐滿,有主體感。他對拉斯蒂涅就是這樣去刻畫的。另外,他還善於通過肖像、語言和細節描寫去刻畫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身份和性格特徵。書中描寫伏脫冷的外貌:「四十上下,鬢角染色」、「人家看到他那種人都會喊一聲好傢伙!」他「肩頭很寬,胸部很發達,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常厚實,手指中節生著一簇簇茶紅色的濃毛。沒有到年紀就打皺的臉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標記,但是看他軟和親熱的態度,又不像是冷酷的人。」「他盡管外表隨和,自有一道深沉而堅決的目光叫人害怕。」這個肖像,就表現出伏脫冷強有力、深沉、冷酷的性格特徵,符合他潛逃犯的身份。伏脫冷的語言不論是長篇的議論,還是簡短的幾句話,都很生動形象,直截了當表現出他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觀察力和爽快的個性。小說裡面的細節描寫很多,如寫高老頭把飯巾下的麵包湊近鼻子去聞,這一細節就流露出他面條商人做生意的老習慣,是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第三,嚴謹的結構。巴爾扎克學習的是莎士比亞的偉大結構。《高老頭》中,主要寫了兩條情節線索。一是寫拉斯蒂涅從貴族子弟墮落為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過程,一條是高老頭的慘劇。這兩條線索從拉斯蒂涅去鮑賽昂府邸回到伏蓋公寓後就交織在一起。以後,由於高老頭病態的父愛,給女兒拉皮條,這一做法就加速了拉斯蒂涅的墮落,同時也加快了他的死亡。另外,小說還寫了兩條次要的情節線索,就是鮑賽昂夫人的被棄和伏脫冷的被捕。這兩條線索主次分明,寫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史是主線,其他人物的故事,都組織在這條線索中,對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起著不同的作用。高老頭的故事,開始是側面介紹他的過去,然後再正面寫高老頭的死,形成全書的高潮。小說層次清楚,逐層展開,戲劇性非常強。

⑧ 求主角是做生意賣東西或者是商人的小說。。

一、《重生之商途》(起點中文網首發,類型:職場,作者:小刀鋒利)
簡介:
擁有重生優勢,自農業踏入商途,誰說經商只能去炒股票搞金融的?
養豬種菜也能玩出新花樣,農產品,農副產品深加工一樣擁有巨大利益!
鵝肝醬是暴利吧?咱的山野菜也是,誰當年欺負過咱們,咱就把它賣給誰。
原本只想個父母家人生活的更好一點,卻不想農村經濟已經在自己的帶動下發生了巨變……
咱們的口號是:要做社會主義新農民!
二、《大古玩商》(起點中文網首發,類型:都市,作者:敏微散人)
簡介:
本書作者為專業古玩商人。作品以當代為背景,以真實發生為故事主脈,講述了青年古玩商人周水,從一個青年學生成長為一個古玩鑒藏家的艱辛歷程。故事框架宏大厚重,敘述脈絡完整清晰,尤其在人文情緒的架構層面,有獨特和精準的創作視角。
作品的故事內容刻意迴避了古玩小說的老生常談,力求達到一個新穎獨特的情節表述。作品涉及了古玩,佛學,官場,盜墓,以及情感糾割,並且有一部分懸疑內容尤其別開生面,被一些先睹者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
作者為古玩類小說創作者當中唯一專業古玩商,小說中所透露的一些古玩鑒定技術具有很高借鑒值,其多為傳統古玩商人秘而不宣的壓箱之技,這也是本作品一大亮點。
本書作者有二十年的古玩商業經歷。也是唯一一位能把古玩行的真正的浪濤風雨全景展示給大家的寫書人。
三、《星際回收商》(起點中文網首發,類型:科幻,作者:紫判官)
簡介:
深遂的星空,一顆顆星辰閃爍。一艘老舊的回收船墜落在星辰當中。
只想讓自己活的好一些,這是一個步入五千年後星際時代,一個少年靈魂的目標。他繼承了前任的身份,也繼承了前任一個秘密,決定了他不可能只是讓自己活的好一點。
星際風雲變幻。聚光燈下,他站立著,面帶微笑,像一個紳士,面帶笑容的自我介紹:「你們好,我叫雷森,是一個星際回收商!」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商人為了保存自家的財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倫理聚合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815
總裁他病得不輕虐愛小說 瀏覽:140
bigbangbl同人小說 瀏覽:52
重生宋朝朝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5
2016短篇小說合集 瀏覽:301
一拳超人琦玉穿越小說 瀏覽:782
神級寵物系統小說 瀏覽:652
斷半小說全文 瀏覽:933
冰山受被做哭的短篇小說 瀏覽:580
在線文學小說閱讀 瀏覽:679
絲亂系列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278
主角是好幾個小孩的玄幻小說 瀏覽:298
女主為男主擋傷小說 瀏覽:530
魔道師祖小說名字 瀏覽:359
絕世唐門風雲小說網 瀏覽:585
玄幻小說中的丹葯等級 瀏覽:903
三途川客棧類似小說推薦 瀏覽:349
女人較多的玄幻小說 瀏覽:21
精神病主角有聲小說 瀏覽:15
甜寵蜜妻老婆別跑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