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鐵生有哪些小說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著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寫作的事》史鐵生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鐵生自選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
《我與地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鐵生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輪問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電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希望採納啊~~嘿嘿~
⑵ 史鐵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史鐵生的主要作品有《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等。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對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
《病隙碎筆》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
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里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作者是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15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裡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
2018年9月27日,由中國作協《小說選刊》雜志社、中國小說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青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評選在青島揭曉。《務虛筆記》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⑶ 史鐵生的著作共有哪些
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曾自稱說「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激勵了無數人。
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3)史鐵生的中短篇小說集是擴展閱讀
史鐵生寫作事跡
寫作經歷,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後陸續發表中、短篇小說多篇,1983年他參加中國作家協會。
從1986年起,即為北京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後為北京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一級作家職稱。1996年11月,短篇小說《老屋小記》獲得《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巨獎」金獎。
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現方法上追求現實主義和象徵手法的結合。
在真實反映生活的基礎上注意吸收現代小說的表現技巧,從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到《插隊的故事》,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技巧都顯出異乎尋常平淡而拙樸,屬意蘊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⑷ 史鐵生中短篇小說集
史鐵生中短篇小說集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⑸ 史鐵生的作品簡介
主要作品《務虛筆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被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代表作品《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我的丁一之旅》《秋天的懷念》《合歡樹》《文革記愧》《放下與執著》《山頂上的傳說》《死國幻記》《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奶奶的星星》《來到人間》《老人》《小說三篇》等。
《我與地壇》是一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著。這部作品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晶。
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5)史鐵生的中短篇小說集是擴展閱讀:
史鐵生的小說內涵:
他把寫作當作個人精神歷程的敘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種對於「殘疾人」(在史鐵生看來,所有的人都是殘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續關注,使他的小說有著濃重的哲理意味。
他的敘述由於有著親歷的體驗而貫穿一種溫情、然而宿命的感傷;但又有對於荒誕和宿命的抗爭。《命若琴弦》就是一個抗爭荒誕以獲取生存意義的寓言故事。
⑹ 關於史鐵生的代表作有小說除了散文集還有什麼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著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寫作的事》史鐵生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鐵生自選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 《我與地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鐵生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輪問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電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⑺ 史鐵生代表作品有那些散文集有哪些
他的代表作是<我與地壇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著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寫作的事》史鐵生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鐵生自選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
《我與地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鐵生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輪問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電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拓展資料:
人物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⑻ 史鐵生的簡介和代表作
一、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
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二、代表作
1、《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在 2002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為史鐵生。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2、《務虛筆記》
《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
3、《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 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
(8)史鐵生的中短篇小說集是擴展閱讀
史鐵生個人評價
1、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像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韓少功評
2、史鐵生完成了許多身體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對於人的命運和現實生活的沖突,沒有停留在表面進行思考,而是去拷問存在的意義。——鄧曉芒評
3、史鐵生絕對是新時期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過作品傳達思想,而是引導讀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王又平評
4、史鐵生當然是優秀的。因為他是個殘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別的作家所沒有的一股靜氣。史鐵生的作品過於關注生死、宗教、信仰等問題,有人對這一點持保留意見,但我覺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評
5、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莫言評
⑼ 史鐵生有哪些小說和散文
小說有《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有《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記憶與印象》等。
一、小說
1、《務虛筆記》
《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
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
2、《我的丁一之旅》
《我的丁一之旅》,繼《務虛筆記》推出十年後,史鐵生的最新長篇現代愛情小說。
《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滿史鐵生的標記,古典、詩意、靈動,在看似散漫實則縝密的結構里,精心構築了一個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
3、《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是當代作家史鐵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小說以抒情散文的筆法,為讀者展示了陝北人民的朴實、忠厚、積極樂觀的性格,以激發人們認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小說感情深厚,娓娓敘來,令人回味無窮。
小說獲得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二、散文
1、《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為史鐵生的散文集。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對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2、《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 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
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
3 、《記憶與印象》
《記憶與印象》是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
書中寫童年夥伴、青年際遇,寫故鄉變遷、隱秘家史,寫了鄰居小姑娘姍姍、寫了B老師、傳奇的梅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鐵生
⑽ 史鐵生的著有短篇小說有什麼
《法學復教授及其夫人》制、《老屋小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稱》、《別人》、《老屋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