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中的指揮官》柏林戰役
這個真沒有,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只做了6集
第一集:中途島戰役
第二集:斯大林格勒會戰
第三集:阿拉曼戰役
第四集:庫爾斯克會戰
第五集:突出部之役(就是阿登高地反擊戰,和庫爾斯克會戰齊名為突出部之役)
第六集:新加坡戰役
Ⅱ 求《二戰中的指揮官》全集高清片源
擎天柱跑跑你好,二戰中的指揮官給你發了幾集,請下載並閱讀郵件
Ⅲ 那裡有紀錄片(二戰中的指揮官)資源下載
迅雷方舟,自己搜
Ⅳ 二戰中的指揮官全集下載
你好,留下郵箱,發送一個指揮官在二戰中完成作品的清晰版下載資源,請問
Ⅳ 求二戰中的指揮官全集下載
有6集,個人感覺,一般
Ⅵ 求二戰中的指揮官高清全集下載地址。
要哪個國家的?哪個陣營的?
Ⅶ 二戰中的指揮官
在所有戰場中,恐怕只有在北非沙漠,可以採取戰爭最革命的形式:
由於作戰雙方都是使用完全機械化的部隊,因此在一望無際、毫無障礙的沙漠上,對這些部隊的運用可以獲得令人夢寐以求的最大可能。只有在這種戰場上,機械化和坦克戰的原理才能得到充分的應用,甚至可以作更進一步的發展;只有在這種戰場上,雙方的主要部隊曾經進行過純粹的坦克戰----雖然也偶爾受阻於靜態的防禦戰,不過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整個北非戰役中最主要的作戰階段——它是完全以機動戰爭原理為基礎的。
就軍事方面而言,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因為當我們在波蘭和西歐作戰時,敵人都是因為在戰術上受制於他們的非機械化部隊而不能自由發揮,尤其是在退卻過程中。當我軍突破了馬其諾防線後,敵人的步兵就完全被我軍機械化部隊所迂迴和擊潰,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唯一的對策就是不斷投入預備隊來頂住我軍的攻擊壓力,爭取時間以撤退步兵。
對於一個機械化和裝甲化程度很高的敵人,非機械化的步兵師只有在佔領了早已預備好的防禦陣地時才可稱得上有價值,一旦這個陣地被迂迴或突破,逼迫他們只有撤退時,那麼他們多半會成為機械化敵軍任意屠殺的對象----這樣他們就只有死守陣地,直到彈盡援絕為止。在全面的撤退中,這種步兵會造成許多麻煩, 正如我在上文中所說, 必須使用機械化部隊為他們爭取時間。在1941至1942年的冬季我們撤出昔蘭尼加時,許多步兵單位都成了我們的包袱,如果不是我軍坦克部隊英勇作戰,那麼這些步兵就會完全斷送在大沙漠里。以前格拉齊亞尼的失敗也是這個原因,當時的義大利非洲軍團多半是非機械化部隊,在機械化的英軍追擊下,立刻就潰不成軍,而他們的裝甲部隊為了掩護步兵,不得不與優勢的英軍坦克部隊交戰,結果也是同歸於盡。
和我們一樣,英軍也幾乎全部是機械化部隊,因此,在北非戰場上,交戰雙方所使用的幾乎都是機動兵力。對於這種純粹機械化的戰爭,已經可以擬定一些有別於其他各種戰場的原理,而這種原理在將來也可以作為一種標准,只要是完全使用機械化部隊就能夠適用。
在平坦而易於駕駛的沙漠地形上,如果能夠對於一支完全機械化的敵軍加以迂迴包圍,肯定會產生下述兩種結果:
(A)對於一支完全機械化的部隊來說,被包圍是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最惡劣的戰術情形,因為敵人可以從四面八方向他們射擊,即使只是從三個方向被包圍,也足以產生一種極其險惡的戰術情形;
(B)由於包圍所形成的惡劣的戰術情形,敵人將不得不撤出據守的地域。
不過包圍敵軍後接著就想把他們一舉殲滅,這卻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直接目標,最多隻能算是一個間接的目標,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完全機械化的部隊來說,只要他們的編制和實力基本上完整無恙,同時又位於一個合適的地形中,那麼通常他們可以非常輕易地突破這個臨時組成的包圍圈,因為他們是機動性很高的部隊,所以其指揮官可以突然集中兵力,選定一個恰當的地點沖殺出去。在沙漠戰爭中已有許多這樣的戰例。
所以,如果想殲滅包圍圈中的敵人,其前提必須是下列三種情形之一:
(A)因為燃料缺乏,機械化部隊喪失了機動能力,或者它必須掩護非機械化部隊;
(B)指揮不當,或者指揮官已經決定犧牲一部分兵力以挽救其他部隊;
(C)戰鬥力破碎,已經發生了崩潰和解體的現象。
除了A、B兩項在其它戰場也經常發生以外,要想殲滅包圍圈裡的敵人,先決條件就是首先在野戰中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渙散其組織力量,我想將所有以消耗敵人抵抗力量為目的的作戰都稱為「消耗戰」。在機械化戰爭中,物資的消耗和敵軍組織的破壞才是一切作戰的直接目標。
在戰術上進行消耗戰時,必須最大限度地機動,下列七點特別值得重視:
(1)最主要的努力就是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都使自己的兵力能夠集中,同時設法使敵軍在防禦上處於分散狀態,以便各個加以擊破;
(2)補給線格外敏感,因為所有的燃料和彈葯,包括一切戰斗所需的物資都必須經由補給線送達前線,因此,一方面應盡可能地保衛自己的補給線,另一方面更應該竭力擾亂敵方的補給線,最好能夠切斷它們。如果戰斗發生在敵方的補給區內,那麼敵人必然會停止在其它地域上的戰斗而優先救援補給區,因為物資的補給是作戰最基本的保障;
(3)裝甲部隊是一支機械化集團的核心,而其他的部隊都必須圍繞這個核心進行輔助,所以,消耗敵軍裝甲兵力的任務應該盡可能使用反坦克部隊來擔當,我方的裝甲兵力應該留作決定性打擊;
(4)偵察報告應在最短時間內送達指揮官手中,而且他應該立即作出決定並盡快付諸實施,反應速度的快慢就足以決定戰役的結果。機械化部隊的指揮官在作戰時,應該盡可能地接近自己的部隊,並且帶著通信工具;
(5)運動的速度以及部隊自身組織的團結程度是兩個決定性的因素,需要格外重視,一旦發現部隊有任何解體的現象,就應該馬上加以改組;
(6)為了獲得奇襲的效果,並且使敵人無所適從,對於我軍的作戰意圖必須盡可能保密。為了使敵方指揮官猶豫不決,建議使用一切可能的欺騙手段;
(7)一旦敵軍被徹底擊潰,應該全力追擊以求擴張戰果,這又要求速度至上,應該設法使敵人永遠喪失重整兵力的機會,要盡最快的速度組織追擊部隊和必要的補給體系。
至於在沙漠戰場上的技術和組織方面,最應關注的是這三點:
(1)坦克,最基本的要求是機動性能、速度和長程火炮----因為火炮的射程越遠,我們的手臂也越長,可以先行擊倒對手,使他無法還擊。裝甲的厚度並不能取代火力的缺乏,因為裝甲越厚,機動性和速度就會大打折扣,而這兩者卻是戰術運用上必不可少的環節;
(2)炮兵,同樣要求有較長的射程,而更重要的卻是較好的機動性,而且能夠攜帶大量彈葯;
(3)步兵,其用途僅限於佔領和防守陣地,主要用來阻止敵人的某種戰術行動或者迫使敵人採取某種行動,目標達到後就必須迅速撤走轉用於其他方面,因此步兵也必須加以機械化,所攜帶的裝備應能滿足佔領可以控制戰術要沖的防禦陣地。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果敢的決定常常獲得最大的成功,但這一點必須與所謂「軍事性賭博」有所區別。果敢的行動對於成功而言雖然未必有十足把握,不過就算一旦失利,依然可以保留足夠兵力來應付未來發生的情況;相反,賭博的結果不是大獲全勝就是滿盤皆輸。不過,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即令是賭博也未嘗不是一種辦法----比方說,假如失敗早晚已成定局,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孤注一擲。
只有在我軍兵力處於絕對優勢,對於勝利已經具有十分的把握之時,指揮官才可能事先對整個戰役的所有步驟都計算清楚,因為這時的問題已不是「工具」,而是「方法」了,但就算是這樣,我依然認為不應過於謹慎而在戰場上爬行,應該採取大規模的作戰方式。
當然,對於任何軍事問題都不可能有一種理想的答案,一切有利就有弊,我們只是選擇似乎有著最多利益的那條路線,並且不計後果,堅決沿著這條路線走下去----任何折衷路線都不妥當。(德國 埃爾溫·隆美爾)
Ⅷ 求二戰中的指揮官全集
分享鏈接:
提取碼:22c1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關介紹:這部全新的二戰紀錄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探討了二戰中的著名戰役。比較了交戰雙方指揮官的軍事策略、面對的困境以及失敗。我們探究了他們試圖在計謀上打敗對方時採取的行動以及迎敵方案。講述的戰役包括二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戰役:新加坡戰役、阿拉曼之戰、庫爾斯克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之戰。傳奇的指揮官包括:隆美爾、蒙哥馬利、曼斯坦因等。本片用全新、獨特而且直觀的表現手法,從戰場指揮官的角度詮繹了二戰中的幾場著名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