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張潔中短篇小說文集在線閱讀

張潔中短篇小說文集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2021-07-20 07:59:13

① 求張潔的一篇短篇小說

張潔的作品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search.aspx?key2=張潔或http://www.my285.com/ddmj/zhangjie/
這是張潔的一部回作品答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225335

② 急!!急求作家張潔的作品

《愛,是不能忘記的》是當代作家張潔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委婉的文筆,傷感的色彩,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從主人公的女兒珊珊的角度,講述了身為作家的母親鍾雨和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之間的刻骨銘心,而又無法實現的愛情悲劇。小說主人公鍾雨的「痛苦的理想主義者」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對理想的婚戀生活的嚮往和希冀,在物慾橫流、情愛泛濫的當代,尤其顯得清新純白而脫俗高雅。
小說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對人的最高境界的嚮往。作為母親的鍾雨在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之時對於自己的女兒的擔心是:女兒能不能遇到合適的終身伴侶?而不是能不能嫁出去!「你要吃不準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我看你就獨身生活下去,也比稀里糊塗的嫁出去要好得多!」這樣的話在現在看來,這位母親是相當不懂情理的,甚至有點不可理喻的。但是繼續看下去便會知道母親的這番話才是真正作為母親切身為女兒擔心著想的心情。鍾雨因年輕時不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更沒有體會過深刻的愛是什麼,在擇偶時僅注重外表的追求,與珊珊的父親—一個相當漂亮的、公子哥兒似的人結合,終因志趣迥乎而離異,帶者女兒過著寡居生活,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常為自己曾追求過那種淺薄而無聊的東西感到害臊。而那位領導幹部,三十年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一位老工人為掩護他而犧牲了,撇下了無依無靠的妻子和女兒。處於道義,責任,階級情誼和對死者的感念,毫不猶豫地娶那位姑娘為妻,日子過得平淡、從容的日子。可是滄桑之後的重逢,由於她對他的崇拜和他對她的欣賞,彼此之間有了一種克制與理智的永恆。這種矢志不渝而又充滿理智的愛,體現了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人要熱愛生活,有事業心,要堅持人的尊嚴,懂得彼此理解與尊重。從女兒珊珊的視角來看:「現在回想起來,他準是以他那強大的精神力量引動了母親的心。那強大的力量來自於他成熟而堅定的政治頭腦,他在動盪的革命時代出生入死的經歷,他的活躍的思維,工作的魄力,文學藝術上的素養……而且說來也奇怪,他和母親一樣喜歡雙簧管。對了,她準是崇拜他。她說過,要是她不崇拜他,那愛情連一天也維持不了。」顯然他們為了別人的幸福割捨著他們刻骨銘心的愛,苦苦地相思,深深的愛戀,直到生命的盡頭。這種愛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境界並非每個人都能達到。主人公鍾雨的情緣彷彿向我們講述了愛的真諦:愛情只要得到了呼應,就是「最完美」的。與鍾雨高尚的精神境界相比,那種沒有愛情基礎的、只為婚姻而廝守的家庭生活是多麼的暗淡無光!那種只為了填補心靈空虛而俯首可拾的愛情又是多麼的膚淺!小說中,主人公鍾雨對愛情的追求與克制、希望與痛苦的感情沖突,又似乎說明了「高尚的生活是受愛的激勵,並由知識引導的生活。」這樣的境界讓我們中的多少人為之汗顏。作者用了委婉細膩的文筆,富有詩意般的感情描寫,使讀者也能在小說中得到共鳴而為之感動不已。
有人說世間的一切時機不到時你是不會體會得到的,而到了能夠讓你領悟的那一剎那,就是你的緣分。有緣份的人,總是在花好月圓的時候相遇,在剛好的時間里明白應該明白的事,才能在剛好的時刻里說出剛好的話,結成剛好的姻緣。但是這種有緣有分的事太少,無緣的人,總是要彼此錯過了。遺憾的是,在滄桑過後才會明白,人生竟是一場有規則的陰差陽錯,一切的落魄惆悵只能在流逝的時光里品味創傷。就像《長恨歌》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遺憾打動了多少有情人的心一樣,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有靈犀二十多年,苦盼相逢相見,卻始終沒有走到一起。正是這種遺憾,才使那份愛更加刻骨銘心。作者在鍾雨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我們曾淡淡地微笑著,象兩個沒有什麼深交的人,為的是盡力掩飾我們心裡那鏤骨銘心的愛情.那是一個沒有一點詩意的初春的夜晚,依然刮著冷峭的風.我們默默地走著,彼此離得很遠.你因為長年害著氣管炎,微微地喘息著.我心疼你,想要走得滿一點,可不知為什麼卻不能.我們走得飛快,好象有什麼重要事在等著我們去做,我們非得趕快走完這段路不可.我們多麼珍惜一年中唯一的一次『散步』,可我們分明害怕,怕我們把持不住自己,會說出那可怕的,折磨了我們許多年的那三個字:『我愛你』。除了我們自己,大概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活著的人會相信我們連手也沒有握過一次!更不要說到其他」。如果他們沒有高尚的人格,如果他們不懂別人的痛苦,只為滿足自己的幸福;如果他們想得到的是一份膚淺的浪漫,永恆便再也無從談及。主人公鍾雨在平淡寧靜的生活中,在歲月的流逝中,以憂傷的美麗結成高尚的情愫,用理智的情感造就遺憾的永恆之美。他們沒有攜手人間,看似遺憾,卻是一種精神的完美結合。
盡管當代社會中人們心中的精神和感情世界越來越豐富,可心中美好永恆的東西卻越來越少。那種古典的執著愛情,已經在現實社會的功利中消失殆盡了。陸游和唐婉的幽怨已催不下現代人麻木的淚水,就連梁山泊和祝英台的執著堅定也不能引不起更多人的共鳴。因為世俗功利現代人的情和愛幾乎都是建立脆弱的基礎上的。而主人公鍾雨,卻用自己整個的生命和情操守著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愛情角落。怪不得有人說:「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人崇尚執著,而是幾乎沒有人能達到執著的境界。」二十年的風風雨雨,竟絲毫沒有動搖她心中的夢想,外面的世界也並非不精彩。因為這種執著與牽掛,她的心總能被那種心靈上的充實填得很滿,從未對「任何一個夠意思的求婚者」動過心,對那些「說不出是善意的願望和惡意的閑話」總是能淡淡的付之一笑。在她溘然長逝後,女兒捧著她那本題著「愛,是不能忘記」 的筆記本發出了這樣的慨嘆:「我真不知道,媽媽,在她行將朽木的那一天,還會愛得那樣沉重。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是鏤骨銘心的。我覺得那簡直不是愛,而是一種疾痛,或是比死亡更強大的一種力量,假如世上真有所謂不朽的愛,這也就是極限了。她分明至死都感到幸福:她真正愛過,她沒有半點遺憾。」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最後一頁日記上的文字竟是:「我是一個信仰唯物主義的人,現在卻希冀著天國,倘若真有天國,我知道,你一定在那裡等待著我。我就要到那裡去和你相會,我們將永遠在一起,再也不會分離。再也不必怕影響另一個人的生活而割捨我們自己鏤骨銘心的愛。親愛的,等著我,我就要來了---」這樣的執著怎不使讀者為她黯然淚下? 作者利用女兒珊珊的視角充分地描繪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成功地讓讀者相信只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缺巫山不是雲.」才是鍾雨執著的最貼切的形容。
張潔的這篇小說向我們讀者細膩地講述了關於愛情的境界、遺憾和執著。雖然我們會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黯然神傷,但是在小說的最後作者還是把希望留給了讀者。小說是以珊珊的疑問作為開頭的「倒是我自己拿不準主意要不要嫁給他。因為我鬧不清楚我究竟愛他什麼,而他又愛我的什麼?」。而小說最後又用了珊珊的自己的結論作了結尾「別管別人家的閑事吧!讓我們耐心地等待著,等著那呼喚我們的人,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稀里糊塗的結婚!不要擔心這么一來獨身生活會成為一種可怕的災難。要知道這興許正是社會生活在文化、教養、趣味等等方面進化的一種表現!」這樣類似自問自答式的首尾呼應,讓讀者在了解到這樣的傷感故事後,又不禁在珊珊身上看到了幾許希望。或許珊珊正是主人公鍾雨愛情希望的化身,她身為女兒一定能感知到母親愛情的力量和對自己的關懷,母親的故事也激勵著她更好地面對日後生活。作者透過了珊珊這個人物的感概向讀者表達了對社會、對人們的美好願望,向廣大讀者釋放了沖破舊意識,建立新的社會生活觀念的強烈呼聲,這無疑是張潔這篇小說的最大亮點。

今晚熬夜含淚讀完了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去了》,跟著張潔一起感受著人的一生失去自己最愛的人的那種傷痛,感受著一個平凡的母親是如何地賦予了新生命,又用她特有的母愛撫育著這個生命,直至燭滅燈熄。讀著這本書,每字每句我看到的都是生命,是愛,是靈魂。

每個人都有疼他,愛他的父母。每位父母對愛的詮釋都是不一樣的。

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對這種愛滿不在乎,從來沒有細細品味,總覺得這是平平常常的。但是當父母相繼離開我們時,我們才發覺這種「平平常常」的愛,一去不復返,再也覓不到它的蹤跡。當父母對我們詢問工作或學習上的情況時,我們是否耐心的回答;當父母對我們噓寒問暖時,我們是否嫌太嘮叨了;當父母批評或指正我們的缺點或不足時,我們是否認為他們的思想太落伍了,其實這些我們做的都不盡人意。我們沒有反過來去關心他們,去聽他們內心的傾訴。

就像張潔說的那樣「等到自己漸漸地對將很多事情淡漠,懂得了只有父母的愛,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真實,最寶貴的愛以後,便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那就是讓父母快快樂樂地多活幾年。他們活著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看完這本書,我只想對那些父母尚健在的朋友們說一句:趁著擁有,好好珍惜。千萬不要讓自己的父母帶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更不要讓自己在父母離去之後再感到遺憾。

讀張潔《我的四季》有感 作者:lijianyang.blog.hexun.com 理解 「善良過份,就會變成糊塗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中沉沒;而強者卻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當我讀到張潔《我的四季》這段話的時候,深為感動,這是處事的哲理,人生的真諦! 當今的社會,權、錢是大家追逐的目標。權力代表地位,金錢代表勢力。考公務員是學生夢寐以求的,拚死的搏鬥,成千上萬人為了一個職位競爭,官場上買官,賣官犯罪越來越猖獗;斂錢成為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國家的財富、資源在流失、在揮霍。收入嚴重第兩級分化,中國目前的基尼系數上升到0。47,在亞洲僅次與菲律賓,並超過了所有的非洲國家。基尼系數越大,說明分配越不公平,在演繹著「搶錢游戲」,財富向少數人集中。馬太效應: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在中國顯現更加明顯。 在這種環境下,道德、親情、友情都淡漠了,充滿利用、交換、欺詐的味道,喪失了理想、信念、倫理的今天,人們更現實了,更自私了,更功利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為真理奮斗已經是另類,善良、無私、誠信已經變為傻瓜。狡詐、奸險笑裡藏刀的嘴臉處出可見,老實、友善真情真意的笑臉難能可貴。有許多人在面對嚴峻的形勢面前「難得糊塗」,最後是沉淪為弱者。 面對這險惡的形勢,你要以強者的姿態生存下去,你就應該做到:在你的工作中,你「害人之心不要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處處設防,遇事多想想,多問問,求你辦事的人,你要謹慎,盡量少去為別人的事情求人。在你的朋友中,一定牢記朋友是動態的,今天你們的地位相當,就是朋友,明天地位變化了,就各自有另外的朋友圈子,你也就知趣遠離;求人辦事,你先要有資本、要有影響力,先想到別人給你辦了事欠下的人情債,你能否還清,要不就不要強求別人。在你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去努力克服,世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挽救自己,確實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要找最信賴的人,幫助你度過困難的人是你真正的朋友。在你遇到成功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成功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成功以後首先要回報給予你幫助的人。 建立和諧社會很有必要,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的英明決策。其實,我們要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道德文明,福利社會,優美生存環境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不過需要我們大家去努力!那時我們才能期待善良的回歸!

③ 張潔的主要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只有一個太陽》、《無字》、《四隻等著餵食的狗》,《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游記文學集《在那綠草地上》、《域外游記》,中短篇小說集《方舟》、《祖母綠》、《張潔集》、《上火》,散文集《一個中國女人在歐洲》、《你是我靈魂上的朋友》、《闌珊集》,中短篇散文詩集《中國當代作家選集》,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散文隨筆集《何必當初》、《無字我心》,小說集《來點兒蔥、來點兒蒜、來點兒芝麻鹽》,長篇散文集《國際文學大獎得主自選文庫》,《張潔文集》(4卷)等,游記攝影隨筆《流浪的老狗》。部分作品譯有英、法、德、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荷蘭、義大利、俄國等外文版本。其散文《我的四季》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蘇教版必修一。

④ 《張潔文集》txt全集下載

張潔文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以上

⑤ 誰能找到電子版的 張潔的《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文/ 方南

欄目:[新詩] 閱讀:301 次 評論:2次 發表日期:2005-10-22

那個孩子從森林裡跑出來
仿如一堆白骨
從地獄中飄出來
你簡直可以聞到他身上還沒散盡的
死亡的氣息
他憔悴的臉上清晰可見
死神的新吻
一件昨天在荒原被瘋狗
爭相撕咬的錦衣
而今在他身上飛舞
如一面殘存的旗幟
可憐的孩子,他的眼裡
有從水裡蹦出來的火焰
熊熊地燃燒
可憐的孩子,貪婪地逡巡在
這片廢棄的園子里
樓房倒塌了,鮮花像斷瓦
一隻青蛙在玉枕里翻了個身
又繼續未完的夢去了
可憐的孩子,第一次感到疲倦

⑥ 當代作家張潔有哪些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只有一個太陽》、《無字》,《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游記文學集《在那綠草地上》、《域外游記》,中短篇小說集《方舟》、《祖母綠》、《張潔集》、《上火》,散文集《一個中國女人在歐洲》、《你是我靈魂上的朋友》、《闌珊集》,中短篇散文詩集《中國當代作家選集》,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散文隨筆集《何必當初》、《無字我心》,小說集《來點兒蔥、來點兒蒜、來點兒芝麻鹽》,長篇散文集《國際文學大獎得主自選文庫》,《張潔文集》(4卷)等。部分作品譯有英、法、德、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荷蘭、義大利、俄國等外文版本。[1]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誰生活得更美好》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條件尚未成熟》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祖母綠》獲全國第三屆優秀中篇小說獎。 張潔(左)與冰心(右)
[2]《我的四季》 代表張潔這一時期的散文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艱難跋涉,出於生活中的左沖右突的困境。 《無字》獲2005年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 長篇小說《無字》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北京市第三屆文學藝術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小說選刊》2001—2002年優秀長篇小說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女性文學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張潔獲義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 1992年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獲得短篇、中篇、長篇小說三項國家獎的作家,並創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連冠」紀錄。 長篇小說《無字》獲第6屆茅盾文學獎,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榮獲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

⑦ 求張潔的小說集《祖母綠》

出生漁家的曾令兒從她第一眼看見班裡的男生、外表漂亮瀟灑的左葳,就有一種被融化了的感覺,從此而開始了她一生傾心的愛和不計回報的奉獻。大學三年級時左葳得了肺結核,整整一年曾令兒既要聽課、做作業、記筆記,還要替左成補筆記、補功課,學年結束左葳順利通過考試, 而曾令兒卻累得像是大病了一場,久久緩不過勁兒。50 年代中葉,左葳寫了一份大字報,有著一手漂亮毛筆字的曾令兒代他謄抄,後來事態發展,曾令兒遭到批判,人們要她交代那是誰寫的,由於落款含糊曾令兒便一口咬定是自己寫的,以此保護了左葳。當時任班內黨支部書記的盧北河因為要完成分配的數額而不得不裁決曾令兒當了右派。不久,曾令兒又被分配到一個邊陲小城勞動改造。在曾令兒戴上右派帽子之後,左藏陷於內心痛苦之中,他覺得曾令兒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再生父母,他要報她的恩,於是他到系裡開了登記結婚的介紹信,然而卻從那刻起他如釋重負,覺得自己在回報曾令兒方面已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而對他來說真正的愛情也就隨之消失了。當曾令兒見到那份介紹信時流下了一串又大又重的淚滴,那應該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日子,然而他們卻相對無語。曾令兒執意追問左葳是否還愛她,左葳則躲躲閃閃以免觸碰這個連他自己也無勇氣直面的問題。在痛苦而又彷徨之中曾令兒獻身於左葳,她用一個夜晚完成了一個婦人的一生。然後,她從容而堅定地將那封介紹信撕碎了,並告訴左葳:「我們已經結過婚了,你已經還盡了我的債,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分手了。」從此她再也沒有見過左成。1958 年, 左葳與盧北河結婚,夫婦倆一起生活了20 多年,又在同一研究所內工作, 盧北河是所里的黨委副書記和副所長,左葳則是個平庸的研究人員,從某種意義上說盧北河替代了曾令兒,繼續為左葳「奉獻」。曾令兒被發配去邊疆不久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對此歡喜若狂,覺得自己是如此地富有,她默默地祈禱著她並不相信的上帝,給她一個像左葳一樣的兒子。她原諒了左葳的薄情,丟棄了一切怨恨,只留丁了對他的感念和一種比以前更博大的愛。人們輪番來找她談話,讓她交代這是與誰的孩子,可她除了用手護著自己的肚子、一個勁兒地搖頭外則一言不發。她遭受了種種的鄙薄、辱罵和蔑視,甚至是毆打。那時,她過的是出苦力的日子,一個月只有18 元錢的生活費, 經常餓得頭暈眼花。生育陶陶時羊水破了以後她忍著陣痛爬往醫院,在醫院里她又受盡虐待和白眼。兒子陶陶從小就長得弱,經常生病,曾令兒面對多病而瘦弱的陶陶無能為力,曾有多少次她想寫信或打電話給左葳,然而她的心在對左葳的愛和對兒子的愛之間掙扎,卻終於沒能寫出一封信和通上一次話。陶陶成熟得早,獨自承擔了沒爸爸而受到的歧視和辱罵。陶陶學做第一篇作文的題目叫《我的爸爸》,他在文中回顧自己從小認識的媽媽,稱自己的媽媽為「比別人的爸爸做的事情還多」,語文老師批了「優」,還進行了家訪,曾令兒與陶陶相依為命,他給曾令兒帶來了希望和寄託,他使曾令兒忘憂解愁。然而,陶陶長到15 歲時到水塘里游泳時溺死了。曾令兒久久地不明白,為什麼她有若干次機會救出陶陶的爸爸,卻不能有一次機會救出陶陶,她責備自己在做了漁人的女兒。20 多年來,曾令兒不僅遭受了那麼多生活上的磨難,而且在艱難的條件下仍堅持事業上的孜孜追求。她在學報上發表了一種計算機乘法過程的運算方法,深得同行專家的贊賞,又引起了國際上的注意。研究所即將召開一台新的、超微型電子計算機的研製籌備會議, 在盧北河的大力保薦下,決定邀請曾令兒以加微碼編制組的工作。曾令兒來到了闊別20 多年的城市。在火車上她見到一本讀物上寫著極為詳盡的、又言簡意賅的每個出生人的個性和命運,她找到自己的生辰年月後面寫著:「祖母綠。無窮思愛」。她像是被槍彈打中,突然地垂下了頭。在工藝品商店裡她想起這輩子沒人在她生日的時候送過一個鑲著她的誕生石的飾物給她,她決定要買一件鑲有較為罕見的綠寶石——祖母綠的飾物送給自己。最後,曾令兒挑選了鑲珍珠的戒指;她買了一對粗大的龍鳳紅燭,打算送給與她同行的一對新婚夫婦;她走迸曾與左葳一同進過餐的西餐館用餐;她來到了大海邊,她已明白,令她心潮激盪不已和無窮眷戀的已非左藏,而是她度過如許美好年華的大地,以及她慷慨獻出自己所有的、那顆無愧的心。盧北河與曾令兒在相別20 多年後重逢,出現在盧北河眼前的是身材窈窕、神態安詳自若的成熟的婦人,這多少令裹在沉悶灰色中的盧北河嫉妒和羨慕。因盧北河的暗中斡旋左葳已被定為這個微碼編制組的總負責人。盧北河知道自己的丈夫實際上沒能力扛這一頭銜,擔心他會在這個真刀真槍的工作中露底兒,便拉來曾令兒這位早在大學時代成績最為卓著、又曾為左葳犧牲了大半輩子的老同學來支撐整個局面,以幫助左葳打響這唯一的、很可能是最後的一炮。

盧北河告訴曾令兒會後她將留下來擔任微碼編制組副組長的工作,曾令兒頗為高興,多年來她夢寐以求能做這項工作。然後當她聽說要她當左藏的副手時不禁愕然,覺得這太難堪了。盧北河只能推心置腹地懇求曾令兒幫助左葳。曾令兒清醒而又義無反顧地走入這一「圈套」,與往昔不同的是她再也不是懷著對左藏的一片赤誠和至愛,而是對事業乃至國家和人民的博受。

⑧ 張潔小說選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張潔小說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閱讀全文

與張潔中短篇小說文集在線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類似六朝的完結小說 瀏覽:199
結愛小說第三部叫什麼名字 瀏覽:739
小說冷子墨主人公 瀏覽:682
小說總裁霸上癮 瀏覽:842
寫小說可以火么 瀏覽:38
主角是系統的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801
古穿現總裁小說 瀏覽:121
小說寫蘿莉的 瀏覽:354
在火車上做愛短篇小說 瀏覽:687
有沒有小說接稿件賺錢系統 瀏覽:531
飛盧小說閱讀器電腦版下載 瀏覽:755
小說四月全文閱讀 瀏覽:878
免費盜墓小說主人公胡一八 瀏覽:693
小說主角林俊 瀏覽:46
九龍之主都市小說 瀏覽:471
異界重生成樹的小說 瀏覽:871
主角正太弱氣受小說 瀏覽:927
喜歡我這樣弄你嗎嗯啊小說網 瀏覽:275
主角從小練內功的念力小說 瀏覽:393
男主角姓陸的官場小說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