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魯迅作品有聲小說

魯迅作品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7-23 02:44:15

『壹』 有聲小說mp3打包

網路MP3里搜

『貳』 誰有魯迅全集的有聲讀物MP3

魯迅散文集:
http://bbs.tingfree.com/viewthread.php?tid=1761&highlight=%C2%B3%D1%B8
請善用論壇搜索,感謝您對動聽的支持!!

『叄』 魯迅的祥林嫂(全文)

魯迅的祥林嫂(祝福)全文: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葯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雖說故鄉,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里。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比先前並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末留鬍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並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於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裡。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後,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家中卻一律忙,都在准備著「祝福」。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

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並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於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麼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裡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脫落,鬆鬆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況且,一直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

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的。」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採的眼睛忽然發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的站著。

「就是——」她走近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盯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於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躇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一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我於是吞吞吐吐的說。

「那麼,也就有地獄了?」

「啊!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吾者,「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

「那麼,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麼躊躇,什麼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裡很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她大約因為在別人的祝福時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會不會含有別的什麼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麼豫感了?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乾的責任……。

但隨後也就自笑,覺得偶爾的事,本沒有什麼深意義,而我偏要細細推敲,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病;而況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生什麼事,於我也毫無關系了。

「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於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生,萬一結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這說不清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我在這時,更感到這一句話的必要,即使和討飯的女人說話,也是萬不可省的。

但是我總覺得不安,過了一夜,也仍然時時記憶起來,彷彿懷著什麼不祥的豫感,在陰沉的雪天里,在無聊的書房裡,這不安愈加強烈了。不如走罷,明天進城去。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雲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我因為常見些但願不如所料,以為未畢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的起來,所以很恐怕這事也一律。果然,特別的情形開始了。傍晚,我竟聽到有些人聚在內室里談話,彷彿議論什麼事似的,但不一會,說話聲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於我有關系。試望門外,誰也沒有。好容易待到晚飯前他們的短工來沖茶,我才得了打聽消息的機會。

「剛才,四老爺和誰生氣呢?」我問。

「還不是和樣林嫂?」那短工簡捷的說。

「祥林嫂?怎麼了?」我又趕緊的問。

「死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但他始終沒有抬頭,所以全不覺。我也就鎮定了自己,接著問:

「什麼時候死的?」

「什麼時候?——昨天夜裡,或者就是今天罷。——我說不清。」

「怎麼死的?」

「怎麼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並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松;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晚飯擺出來了,四叔儼然的陪著。

我也還想打聽些關於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雖然讀過「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而忌諱仍然極多,當臨近祝福時候,是萬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類的話的,倘不得已,就該用一種替代的隱語,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屢次想問,而終於中止了。我從他儼然的臉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為我不早不遲,偏要在這時候來打攪他,也是一個謬種,便立刻告訴他明天要離開魯鎮,進城去,趁早放寬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這佯悶悶的吃完了一餐飯。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籠罩了全市鎮。人們都在燈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靜。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獨坐在發出黃光的萊油燈下,想,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於干凈凈了。

魂靈的有無,我不知道;然而在現世,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為人為己,也還都不錯。我靜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

然而先前所見所聞的她的半生事跡的斷片,至此也聯成一片了。

她不是魯鎮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裡要換女工,做中人的衛老婆子帶她進來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衛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是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麼,但中人是衛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了。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的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一點。

日子很快的過去了,她的做工卻絲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裡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過,她從河邊掏米回來時,忽而失了色,說剛才遠遠地看見幾個男人在對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尋她而來的。四嬸很驚疑,打聽底細,她又不說。四叔一知道,就皺一皺眉,道:

「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來的。」

她誠然是逃出來的,不多久,這推想就證實了。

此後大約十幾天,大家正已漸漸忘卻了先前的事,衛老婆子忽而帶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進來了,說那是詳林嫂的婆婆。那女人雖是山裡人模樣,然而應酬很從容,說話也能幹,寒暄之後,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了。

『肆』 求 巴金的 激流三部曲中(春,秋)的有聲讀物。

巴金自己偏愛《霧、雨、電》,但最受讀者歡迎的則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關於愛情三部曲,劉西渭在《咀華集》里已有透闢的分析和批評,這里評介一下新文學史上擁有最多讀者一部小說棗《家》。
我最初讀的巴金作品,是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給我的印象很壞。不但文字談不上精美,所寫的人物也莫名其妙,因為中國從沒發生過它那其主義的革命,對那些虛無而瘋狂的角色無從理解。因此,巴金自己雖然每讀一遍便「淚浪滔滔」,但是在絕大多數讀者則味同嚼蠟。《家》則完全不同,所寫故事、人物、場景、園林的幽與美,梅花的色與香,缺乏陽光的古屋,連吐在地上的濃痰,讀者不但熟悉,並且有好多東西,直到今天還附在父輩和自己的身上。
「激流」這兩個字,頗能表達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社會劇烈和巨大的變革,從家族本位社會向個人和國家本位社會的變革。首先是個人的覺醒,之後是個人從休戚相關、福禍與共的大家族的束縛(在悠久的年月安是中國人的安樂窩,在新時代的風暴里則成了牢籠)掙脫出來,面對國家和社會。《家》給予這一從舊到新的變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這一大變革到今天已臨末期,但是還沒有完全過去,因此這部書的火焰還沒有熄滅,許多讀者還可以從《家》里拾取自己的哀歡。
假如我們單從題材的風上,變革的典型來肯定《家》這部小說,未免太不公道,太輕視它了。其實自新文學誕生以來,大多數的小說,都在描寫上述的變革,可是為什麼《家》獨擁有最多讀者,而且歷久不衰呢?我們必須化點功夫去探求。這里先概述一下全書的梗概。……
小說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結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著一江東去的秋水,他寫道:
「這水,這可祝福的水啊,它會把他從住了十八年的家帶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間去。」
這一開頭一結尾,頗有藝術匠心,在讀完全書之後,使人不能立刻離開書中的世界。
《家》雖然有不少缺點值得推敲,卻不愧是三十年代長篇小說的名著,足以和其它諸大家並耀爭輝。
《家》的主要缺點是通篇缺乏藝術錘煉。我手頭的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訂本,已改去「用字不妥當的地方」及「刪去一些累贅的字句」,可是若干章節讀來仍感到難以下咽。總括說來這部小說,描寫和敘述參半,「難以下咽」多在敘述的部分。許多對話,太急於表達思想,而失去口語的活氣和韻味,讀來好象聽演講。
這些缺點與當時巴金的文學觀點有關。他無數次的表白:「文學是什麼?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終就不曾想知道……我不曾讀過一本文學的書。」又:「我不是為做作家才來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可知他對文學的粗暴和輕蔑。這當然是一種無知的幻稚。不論你出於什麼動機寫小說,只要你當做文學作品出版,投進文學的世界,你就要受藝術尺度的衡量。
正因為在寫《家》時(當時二十八歲),巴金還對文學這樣蒙昧無知,居然寫出這樣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見他天賦之高。這部小說的魅力在左列幾點:
(一)作者抓住了那個變革時代的焦點,抓住在變革中舊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時用一連串的典型沖突事件,表達了變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長歌。換個方式說,《家》的角色、情節和主題三者的配搭甚是勻稱、和諧。由於整體的結構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澀和粗糙顯得有重要了。
(二)新文學誕生以來的小說,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寫作時都懷有一個文學以外的目標,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為紀念他大哥寫的,他必須放下自己的「目的」,盡量接近真實。因此成為一部人情味最純、生活味最濃的小說。
(三)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的《後記》最後一行寫道:

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滿溢著純潔的青春氣息。《家》尤其濃厚。這種氣息反映一顆單純的心靈,讀他的小說,你毫不感到是在絞汁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呻吟出來的,是自然的天吁。這不是藝術,而是天賦。如他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寫的《激流》總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具有同樣意思的話重復了三次:(1):「這裡面有愛,有恨,」(2)「我有我的愛,有我的恨,」(3)「……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他在其它作品中,和作品的序言或後記中,無數次的重復類似的話。讀者或許誤解他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不,他是愛得深,恨得淺,愛得如火燒,恨得如雪融的人。換言之,他愛得認真,恨得軟弱。這因為他的恨根源於愛。因此在《家》里,我們覺得可愛的人十分可愛,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憫(含有同情的憐憫)。這里使人記起「哀而不傷、怨而有怒」那兩句話,《家》具有這兩種恰到好處之美。

般,人總愛把《家》《春》《秋》中的高家,來對照四川成都北門政通順街的李公館,即巴金的老家。這原是很自然的。因為作者既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激流》中的高家正是當年李公館的投影。但這並不能就此可以把《激流》中的每個角色,去對照李公館里的每個人物。像人們不應把《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去對照生活中的曹雪芹一樣;誰如果把《家》中的覺慧,去當作少年巴金來看待,那他就永遠不會認識作為一個中國作家的巴金的少年時代生活形象的豐富性、真實性和復雜性。

大家知道,巴金自己說過他在少年時代有三個「先生」。這就是他的母親,轎夫老周,和與他一起辦《半月》雜志的青年夥伴吳先憂。
1923年4月離家前和繼母及四位兄弟合影。巴金(右一)

1904年11月25日,即農歷甲辰年10月19日,暖暖的陽光照在李公館右上房的窗前,時間已經過午了,房間里響起一陣嬰兒的啼哭聲,一個男孩出生了,面孔清秀,五官端正,滾圓的臉,寬闊的頭額,這就是巴金。他從混沌中來到人間,睜開明亮的眼睛,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景象,那便是他那溫柔和善良的母親的形象:她那胖胖圓圓的臉,永遠微笑著的慈祥的面容,和她用刨花水梳得光滑的頭發。她把他緊緊摟在懷里。雖然是冬天,人間的母親的愛,卻是這樣溫暖。出人意料,這一天,也正是巴金母親陳淑芬自己的生日。

母親出生在山明水秀的浙江省一個小城裡,她從小跟著她弟弟在私塾里伴讀,背熟了不少首唐詩宋詞,也許正是秀麗的山河與純真的詩詞藝術,陶冶了她的性情,她待人謙和,同情下人,經常教育子女不要搭主人架子,要愛護人,要憐惜婢僕,不要隨便責罵身邊的人。她認為「主人是人,丫頭傭人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樣的。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高」。她勸導巴金的父親坐堂也不要對犯人隨便使用體罰。她給孩子們各人准備一本小簿子,每天用娟秀的筆跡,為他們從《白香詞譜》里抄上一首詞,然後向他們進行講解,要他們把它背誦出來,引導這些幼小的心靈,接觸文學與音樂,走向藝術的殿堂。

巴金的母親還有一個與她婆家的人很大的區別,這就是李家有人生病,總是燒香拜佛,請神求道,急了才請中醫上門,搭脈開方;她卻相信西醫,還結交四聖祠醫院的幾個英國女醫師,請她們為女兒(巴金的二姐)看病。有時還帶著巴金去醫院玩,使巴金有機會在幼年時代就直接接觸外國朋友,看到她們送給他母親的《新舊約全書》,它的封面裝幀,迥異於中國的線裝書,使他感到驚奇,並引起濃厚的興趣。這與他的祖父、父親既害怕外國人,又輕視外國人,是完全處在兩種心態中。這也為巴金在家中自學外語,後來又急於進外國語學校讀書的思想奠定了基礎。

巴金的第二個「先生」轎夫老周,他豐富的流浪閱歷,使閉鎖在深室大院中的巴金大開眼界。巴金經常在老周黝暗的住處馬房聽他講各地風物,世道盛衰,並訴述人間不平。「做人要公道,要忠實,不能騙人,不要佔人便宜」。老周通過他的經歷,所持的人生態度,也影響了巴金以後的為人。

和巴金一起辦刊物的吳先憂,被青年巴金當作第三個「先生」。他熱心為公,經常犧牲自己利益,成就別人。他律己嚴,堅持信奉不飲酒,不吸煙,不食肉,不坐車轎,不用僕役,為了辦刊物,維持經費,他實行「勞動神聖」,停學去做裁縫,有時工資還不曾領到,而刊物交付印刷費的日子卻到了,他就脫掉自己的衣服去當鋪換錢救急。吳先憂這種言行一致的獻身精神,給巴金的印象極深,直到幾十年以後,他還說:「朋友吳教給我『自己犧牲』,他還教給我勇氣,我雖然到現在也還不能夠做到他那樣子;但我的行為卻始終是受著這個影響的支配的。」

青年巴金受這三個「先生」的思想影響,是不言可喻的。但是不是就這么三個人呢?我看也不全是這樣。巴金雖然並沒有把他父親稱作「先生」,但父親對他的影響還是有的。特別是他十歲死了母親後,父親對他比從前關心,經常帶他去看戲,使他從少年時代就有機會接觸川劇。巴金的父親雖然按著祖父的安排,一直向官宦路上爬行,但他的官運並不亨通,雖然他待人和氣,不搭架子,但他性情爽直,不善鑒貌辨色,奉承拍馬,討不了上級的歡心,最後好不容易做了三年偏僻山區的縣官,就回成都老家不幹。不久就在一場流行的瘟疫中去世。在他死前的幾年中,把精力都花在一個叫可園的戲園事務上,凡是邀請戲班子,安排演員生活以及決定演出的劇目,他都親自出主意作安排。甚至家裡孩子們興起演話劇,他有時也看得津津有味,還為他們編了一個題目叫《知事現形記》的劇本,用來嘲笑地方封建官僚,讓他們演出,自己看得哈哈大笑。當時父親在官場失意,曾寄希望幹革命,一聽到「遜清退位」,民國成立,在家裡攤開一塊洋布,親自取剪刀,拿針線,縫制新的國旗,把它掛到公館大門口去,但是不久事實證明清帝統治與民國成立,不過是換湯不換葯,所以他編《知事現形記》,讓孩子們演出,實際是反映了他當時對官場的反感。父親這種情緒不能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巴金對現實的看法。

殘酷的現實確也教育了青年巴金:母親死後四個月,二姐就患「女兒癆」死了。她性情溫和,從小熟讀《烈女傳》,從那本書里,她學到了許多封建「婦道」,知道作為女人,要順從一切,忍受一切。那本書里有許多可怕的人物,但都是她的榜樣:有個寡婦因為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己的手砍掉;有個王妃,官里起火,她甘願燒死,也不出來,因為怕失體面;有個女子,明知父親在河裡淹死,她自己不會游泳,仍投水去找她父親屍體。二姐熟讀這本書後,顯得與她年齡不大相符的沉默與憂郁。母親在時,還給她請西醫看病吃西葯,現在母親死了,她家就與四聖祠醫院的幾個英國女醫師斷絕來往,因為祖父與父親不相信西醫,而那時中醫對肺結核毫無辦法。二姐不斷咳嗽,氣息奄奄,公館大廳里卻仍在演了三天大戲,為的是慶祝祖父生日。巴金看到二姐孤單可憐,讓父親把她扶到大廳看戲,她坐在一把藤椅上,失神的眼光停在戲台上,也不知道她看到了什麼。只聽見她在昏暗中輕輕喊了一聲「我要進去」,就讓女傭把她扶了進去,從此就再也看不到她出來,三天後,她那16歲的生命就結束了。

二姐死後不久,正碰到川軍與滇軍的軍閥混戰。成都街頭到處都是戰壕,槍聲日夜不斷。巷戰的子彈還從李公館的牆頭穿過。戰禍經年,疫病流行,巴金二叔家的二哥和五弟死在這場瘟災中,接著是巴金的十妹和他父親的去世。父親臨死,把巴金的大哥叫到床邊,對他說:「你媽臨終時,把你們兄弟姐妹全部託付給我,現在十妹死了,我怎麼對得起你母親?我自己的病看來也不會好了,現在我把繼母和弟妹交給你,你要好好看顧他們。」他還把這些話寫成遺囑,當著巴金兄弟的面交給大哥。

大哥的處境十分困難,巴金是非常了解的。大哥本來與一個從小在李家走動的巴金錶姐很好,但是這門親事後來沒有成功,因為父親徵得祖父同意,在如潮而來的三姑六婆所媒介的婚姻對象中,他用在祖宗神位前拈紙團的辦法,選中了另一個姓張的姑娘。大哥心事成虛話,雖滿肚委曲,寸腸欲斷,但也沒有反抗,也從不曾想到反抗。父親死後,大哥作為長房長孫,成為整個大家庭中的眾矢之的;幸有祖父撐腰,還在一個時期維持了幾房暫且相安無事的局面。後來祖父死了,長房長孫更成為出頭椽子,恰好這時大嫂懷孕,臨盆在即,這就成為叔嬸們打擊他們的可趁之機,他們一方面在祖父靈堂前提出分遺產,一方面又認為祖父去世不久,長房在服孝期間,在家生孩子,將與祖父在天之靈相沖,因而竟然要求大哥送妻子到城外一個偏僻的鄉村去生產,說離開家裡越遠越好。

面臨著這樣的現實挑戰,巴金起初並不曾想到他自己要離家出走,而是感到憤怒與痛苦。因為大哥雖然理解巴金,但他在大家庭中與長輩因循、敷衍、妥協、服從慣了,並不能接受巴金兄弟要讓大嫂留下來在家生產的建議。他最後還是拿著衣被陪著自己的夫人上轎,到城外把孩子生了下來。雖然,大嫂並不像《家》里的瑞珏那樣難產而死,但當孩子彌月以後,大嫂抱著孩子回家,巴金看著叔嬸們臉上所顯露勝利者虛偽表情,愈益增加了他對這個大家庭的憎厭。

同樣,在他的周圍並不曾發生過覺民逃婚、鳴鳳跳水、淑貞投井等事件。但是他從六姐被他父母攔阻,不讓接近三哥,不準參加長房巴金兄弟在「五四」以後所舉辦的讀新書小組;丫頭翠鳳被她的父親包攬婚姻;一個堂妹被逼纏腳;四姐被二叔逼嫁給一個胸無點墨的財主;三姐在臨嫁上轎時苦苦哀哭等景象,他接觸到的實際,要比覺慧看到過的悲劇,更為復雜多樣。而且這些都是鐵一樣的當時新一代人的現實生活。

巴金是覺慧嗎?誠然,從某種角度說來,覺慧似乎要比巴金經受的痛苦更直接,因為他所愛戀的對象鳴鳳投池塘自殺了,使他的心靈刻下永生難忘的創傷。但從更深一層的意義說來,高家的悲劇源於李公館經歷的悲劇;鳴鳳、瑞珏、梅表姐這些悲劇人物的誕生,是巴金從李家悲劇生活的經歷中提煉出來的,這是因為巴金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悲劇。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經受了大量的心靈折磨以後,最後才演化成了小說《家》中覺慧的決心和眼淚。他比覺慧看到的更廣,也更深。

因此我說,巴金是覺慧,但又不是覺慧。

內容梗概:成都高公館,一個有五房兒孫的大家族。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五房中的長房有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他們的繼母及繼母的女兒淑華,因為父母早亡,現在是大哥覺新當家。

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郁中病逝。

覺民與覺慧在外參加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朦朧的好感。高老太爺要將鳴鳳嫁給自己的朋友孔教會會長馮樂山做妾,鳴鳳在絕望中投湖自盡,覺慧決心脫離家庭。

高老太爺發現最疼愛的兒子克定騙妻子的錢去組織小公館,並在外欠下大筆債務,老四克安也大嫖戲子,在此打擊下一病身亡。家中大辦喪事,將要生產的珏被高老太爺的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趕到郊外生產,覺新不敢反對,因照顧不周,珏難產而死。覺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認這個家庭應該出個叛徒,他支持覺慧離家去上海。
相關評論:《家》也許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有人緣的一本,可是它的問世並非一帆風順。最初,小說在《時報》上連載,每天一千字左右,後來因為戰爭中斷過一段時間,《時報》又換了編輯。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說太長,報社不想繼續登下去。收到信後巴金將剩下的稿子全寄了過去,並聲明如果報紙願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費。用他的話說,「為讀者寫作」的他「總算盡了作家的責任」。這樣,《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伍』 《魯迅作品》精彩片段賞析

《狂人日記》賞析

《狂人日記》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為現代小說史上第一個反叛者出現

的,其中不無魯迅自身的戰斗光澤「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悼於前驅」,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爭中,

充滿著「義勇和正氣」,其力量來源於對封建制度的深刻認識。二十年代,是

思想啟蒙的時代,同時也是思想意識開始萌芽的時代,當時對於這萌芽後的含

苞欲放,還需進行一場血與肉的搏鬥,狂人這樣做了,「從來如此,便對么」?

覺醒者的狂人發出了這樣的詰問,正是對幾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勢力的懷疑

與否定。狂人執著勇猛,看穿一切「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的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

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都是『吃人』!」用「吃人」兩個字作

了簡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對舊制度的這種縱橫睥睨,通

貫歷史的深刻剖析,相當徹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與封建禮教的反動本質。《狂

人日記》的價值在於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動深刻地揭示出覺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戰,亦即「表現的深刻」。狂人雖然已經覺醒了,對於覺醒後該怎樣,

他卻認識很朦朧,但他那種反封建的勇猛與執著精神和堅定的信念無疑為知識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們學習的,這也正是魯迅的目的所在

『陸』 求《復活》《巴黎聖母院》和《堂吉訶德》的有聲讀物

1、《論 語》《孟子》《莊子》
2、《三 國 演 義》 羅貫中
3、《紅 樓 夢》 曹雪芹
4、《吶 喊》 魯 迅
5、《女 神》 郭沫若
6、《 子 夜》 茅 盾
7、《家》 巴 金
8、《雷 雨》 曹禺
9、《圍 城》 錢鍾書
10、《談 美 書 簡》 朱光潛
11、《哈 姆 萊 特》 莎士比亞
12、《堂*吉 訶 德》 塞萬提斯
13、《歌 德 談 話 錄》 艾克曼
14、《巴 黎 聖 母院》 雨 果
15、《歐也尼* 葛朗台》 巴爾扎克
16、《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
17、《復 活》 列·托爾斯泰
18、《普 希 金 詩 選》 普希金
19、《老 人 與 海》 海明威
20、《泰 戈 爾 詩 選》 泰戈爾

文學名著導讀(高中版)
高中生必背古詩文40篇
二十世紀外國散文精選
二十世紀外國短篇小說精選
二十世紀中國詩歌精選
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精選
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精選
論語通譯
孟子選注
莊子選譯
三國演義
紅樓夢
西廂記
吶喊
魯迅雜文精選
子夜

茶館
邊城
雷雨
女神
朱自清散文精選
談美書簡
圍城
歷史的天空
平凡的世界
芙蓉鎮
哈姆萊特
堂吉訶德
歌德談話錄
巴黎聖母院
歐也妮葛朗台
匹克威克外傳
格列佛游記
復活
泰戈爾詩選
普希金詩選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
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

『柒』 魯迅有聲小說打包下載

我給同學們講一個魯迅小時候珍惜時間的故事。魯迅12歲在紹興城「三味書屋」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幹家務勞動。有一天,魯迅在家裡幫助媽媽多做了一點事,結果上學遲到了,嚴厲的老師狠狠地責備了魯訊一頓。魯迅挨訓以後,並不因為受了委屈而埋怨老師和家庭,他反而誠懇地接受了批評,決心做好精確的時間安排,再也不會因為做家務而遲到了,於是,他用小刀在書桌的右下角,正正方方地刻了一個「早」字,用以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時間,發憤讀書。魯迅對時間抓得很緊,善於在繁忙中擠出時間,他一生雖然只活了55歲,但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作。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恩,就是沒有錯別字了。

『捌』 求以下名著有聲讀物下載 魯迅mp3 wav wma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內1918年5月15日發表於《容新青年》雜志。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由13則日記組成,記錄了「狂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深刻揭露了集權專制社會的「吃人」本質,表現出徹底反對集權專制社會的戰斗精神。在藝術上運用了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玖』 魯迅傷逝有聲現代文學反正原文配樂朗讀 誰有地址啊

到這個網址上看看http://youa..com/item/e4d1d71cca6afbd2780eae83

閱讀全文

與魯迅作品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是系統的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801
古穿現總裁小說 瀏覽:121
小說寫蘿莉的 瀏覽:354
在火車上做愛短篇小說 瀏覽:687
有沒有小說接稿件賺錢系統 瀏覽:531
飛盧小說閱讀器電腦版下載 瀏覽:755
小說四月全文閱讀 瀏覽:878
免費盜墓小說主人公胡一八 瀏覽:693
小說主角林俊 瀏覽:46
九龍之主都市小說 瀏覽:471
異界重生成樹的小說 瀏覽:871
主角正太弱氣受小說 瀏覽:927
喜歡我這樣弄你嗎嗯啊小說網 瀏覽:275
主角從小練內功的念力小說 瀏覽:393
男主角姓陸的官場小說 瀏覽: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說 瀏覽:152
寫白上校的小說 瀏覽:242
主角修煉步法的小說 瀏覽:805
重生三國獨霸後宮小說 瀏覽:785
寫同人小說的原創劇情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