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葉聖陶寫的我國第一部小說集是什麼
葉聖陶創的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童話集是《稻草人》。
《葉聖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茅盾這樣評價葉聖陶: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凈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學畢業後即開始當小學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1921年,他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發表了許多反映人民痛苦和悲慘命運的論文、小說、散文、新詩、童話。他先後創作、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稻草人》的簡介
有一個老婦人,她的田裡有個稻草人,稻草人為她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葉子上面下了子。老婦人沒看到葉子捲起來了。肉蟲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給老夫人警告,可婦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漁婦和鯽魚很可憐,自己又不能幫他們,就傷心的倒下了。
《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是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現代文學百家》編委會於1977年開始編出的介紹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的主要代表作的叢書,書後附有作者的小傳和主要著譯書目,是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主要作品的一部文學叢書。首批三十部,先期介紹三十位作家,由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為該套書之葉聖陶代表作《稻草人》。
『貳』 如何理解卡爾維諾小說:{裸泳}的意義求大神幫助
精神的升華
麻煩採納,謝謝!
『叄』 台灣小說稻草人是誰寫的
《稻草人》是200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葉聖陶。
有一個老婦人,她的田裡有個稻草人,稻草人為他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葉子上面下了子。老婦人沒看到葉子捲起來了。肉蟲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給老夫人警告,可老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漁婦和鯽魚很可憐,自己又不能幫他們,就傷心的倒下了。《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肆』 求問一本山海經怪物擬人的小說名稱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
你說的應該是山海經密碼
如滿意請採納
『伍』 求《中華異想集》的結局。
最後桑莬之吃了唐草薇(唐草薇在制服漁婦的時候受了重傷,快要死了,告訴桑莬之吃了他),然後對付了木法雨,國雪回來了,後來桑莬之為了救顧綠章和國雪死掉了。
小說主要內容
那個遙遠的深夜,風雨巷中馳名百年的顧家綉房發生異變,顧氏夫妻綉完一面裙幅,便神秘地消失無蹤……
沉睡了三十多年的秘密究竟還是開啟了。詭異靈異事件接鷺而來,怪物紛紛出現——人面虎身的「馬腹」、寶藍色的「朱娥」、人魚結合的「魚婦」……
這千絲萬縷糾葛的,竟然只是人去樓空的悲涼……
少女顧綠章的心究竟可以堅強到什麼程度?而美麗軟弱的小桑,或許才是真正的堅韌。那麼沈方呢?他甚至連喜歡一個人都要受到詛咒。美艷冷漠的古董咖啡館老闆唐草薇身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武功高強的李鳳扆,他存活千年目的是為了什麼?能操縱妖魔的食人者木法雨為何必須殺死顧綠章?這一切,跟那個因救人而溺水而亡的陽光少年桑國雪有什麼關聯?情節絲絲入扣,字里行間透著欲罷不能的機智推理,饕餮盛宴,將不平凡進行到底!
小說作者藤萍,本名葉萍萍,法律系的才女,文筆優雅美麗,創作故事簡直就如同創造奇跡一樣,令人一旦把她的小說捧在手裡就不看完不可能放下。按她自己的說法,寫作一開始是一種興趣,只是沒想到會受到那麼多人喜愛,所以後來就慢慢變成了習慣。因為興趣的關系,所以會變幻各種風格來寫,不過最近已經逐漸糾正了自己的觀點,決定把側重點放在文筆的修煉上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可以得到承認是很快樂的,我很幸運……其實這世界上和我一樣喜歡小說、會寫的女孩很多很多,只是她們還找不到機會出書而已。
『陸』 要寫畢業論文了,題目是「論遲子建小說的地域文化特色」希望親們幫忙提供些資料,謝謝親們了!
一、故土之戀 、 遲子建不知疲倦地引導讀者一次又一次地留連於她的故鄉的山川草木、花鳥魚蟲之中。從80年代中期步入文壇至今,遲子建一直執著地書寫著她的故鄉的山水風物。其中她的早期作品如《北極村童話》、《沉睡的大固其固》、《北國一片蒼茫》等較後期作品更Dll亥ti意描寫東北邊陲的自然景緻和鄉村生活,讀者都會被她作品中那一派旖旎的自然風光所吸引。 在遲子建眼裡,故鄉北國到處都是美麗的景緻,從密密的森林到皚皚的白雪,從極地之光到金鍾般的土豆花……即便是無處不有的景緻,在遲子建筆下,故鄉之美也是別於它處。春天和月光無處不有,但故鄉這里的春天不同於南方的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它綠得更自然徹底。月光也與別處不同,它美得令人傷心,寧靜得使人憂郁。它們喜歡選擇夏目的森林或者冬天的水面來展示它們的美麗……。而這美麗月光的載體森林和冰面同樣是大興安嶺地區的特殊景緻。同樣這里的秋天也不同於南方的秋天,秋天的山被霜染成了五花山。山是五顏六色的,彷彿滿山都是在開花,然而金黃深紅的顏色沒有燦爛多久,雪便從天而降。北極村少雨,但它多霧,遲子建非常喜歡那屬於北方特有的飄逸、靈動的霧,經常將她喜愛的人和物置於這種如夢如幻的生活場景之中,遲子建小說中乾冷、堅硬的北國的邊塞小鎮在霧的籠罩之下,具有了江南水鄉的靈秀與潤滋,但洗去了江南陰雨天所散發出的潮濕、氤氳之氣,卻有清朗的北國所獨有的清新與涼爽。 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與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密切相關。而「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首先來自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生地,來自他的故鄉、故園。那裡的自然風物、鄉俗人情、歷史遺跡、文化傳統等,從他剛剛能夠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開始,便感染他,日積月累,遂形成他最初的、也是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這種心理素質表現為鄉土依戀,表現為悠悠的鄉情、鄉思,它甚至可以伴人終生。」。遲子建出生於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她的童年時代在黑龍江畔度過。故鄉的自然環境民俗風情、文化傳統等,從遲子建童年時期便開始感染她、熏陶她,日積月累便形成了她特定地域的文化心理素質。縱觀她的作品,濃郁的鄉土情結使她的眼光和筆墨時時難以離開故土,她的創作事業幾近固執的熱切留連在熟知的家園,尤其是她早期的作品更注重描繪自然風景,可以看到她對一些自然意象的描寫還都帶著對童年記憶的影子。嫩綠的青蔥、醉人的都市、散著香氣的土豆花……她對故鄉景物的描寫還是帶著童年的印象。北極村是遲子建的故鄉,這里留下了她太多的童年記憶,而童年的記憶總是深深地纏繞著她:「我走上文學道路以後,腦海里還時常浮現出童年時家鄉的山巒、河流、草灘的自然畫面,似乎還能聞到花草的香氣,聞到河流的氣息: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故鄉的生活場景,鄉親們言談舉止的方式和表情,他們高興時是什麼樣子,發怒時是什麼樣子,說話時是什麼樣子……種種情態,在我腦海里特別深刻,一下筆故鄉的人、事、景、惰就撲面而來。』7『」 遲子建的小說常以優美的東北自然意象充斥敘述,使那些東北風情充滿著朴實的質感,無論山、樹,還是動物、人,都以童年的視角獲得了遐思翩翩的意境,讓人們在聯想中感受著遲子建作為一個才情型作家的犧脫姿態,。也享受著菜種詩意的延伸a『遮子建的小說讓我們領略她的故園自然之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黑土地所生成的文化其特有的魅力。黑土地深邃的自然力量與人物的生命互為補充與共生,自然成為人物精神內涵的一種填補。在遲子建的文學世界裡,青草會唱歌,牛馬會思想,魚兒會流淚。自然萬物不僅是多民們賴以生存具體可見的內容,更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她相信動物與植物之間也有語言交流,只不過人類從誕生之日生就的「指揮與這種充滿靈性的語言有著天然的隔膜,」「3在遲予建心裡,人與自然是親近與共存的,正是這種物我同一的自然觀憑添了遲子建對自然景色描寫厚重的生命感,也使得她對故鄉山水景物濃墨重彩的描寫,溶入了她對故鄉人民深切的愛戀。 在她的作品中,我們既能領略北國邊地獨特的自然之美,還能看到在遲子建筆下常常出現的酸菜缸、大馬哈魚、土豆花、木刻楞房子、棉烏拉、火炕、雪爬犁、冰燈等北國特有的人文景觀,也能感受到繁碌的忙年、熱鬧的婚喪儀式、扭秧歌、開江捕魚等濃郁的地域風俗。作者把奇異的地域風情、民風習俗以顯性的風景畫形式表現出來,但在這些畫面中,意象的展現不是一個個漢字的次第呈現,兩是作家用心靈浸潤的記憶序列,以飽蘸深情的文字構建的一個蘊含豐富現實生活內容、帶有濃郁地域文化色彩的世界,獨特的東北自然景觀與浸透作者獨特審美傾向的人文景觀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二、風俗民情 讀遲子建的作品,我們不但能領略到大興安嶺黑龍江畔的青山白雪、綠水森林,還能感受到朴實而奇異的民俗風情,凝聚著百姓智慧的神話與民間傳說。「風俗不論是自然形成的,還是包含一定的人為的成分,都反映了一個民族對生活的摯愛,對活著所感到的歡悅……風俗中保留一個民族的常綠的童心,並對這種童心加以聖化。風俗使~個民族永不衰老。」「1遲子建和她的故鄉人一起沉醉於各種神秘而動人的傳說之中,一代代口耳相傳地傳遞、傾聽著奇詭的故事,興味盎然地製作著各種節日的物品,肅穆虔誠地祭拜天地、祖先。在遲子建的文學世界裡表現出了對各種神話傳說和民間風俗的迷戀,靈魂出遊、狐仙出沒等傳說以及觀花燈、看秧歌、觀廟會、放河燈等民俗頻頻出現在她的小說中。遲子建後期的創作更加強化風物習俗的描寫,加強了神話傳說的意味,以至於中篇小說《秧歌》、《香坊》、《舊時代的磨房》、《東窗》,短篇小說《逝川》、《魚骨》、 《臘月宰豬》等等作品都以風物習俗或神話傳說作為敘述框架與重心,其故事的發展,沖突的開合,人物的命運,皆與之密切相關,一方面凸顯了作品的地域風貌,渲染了生活氛圍和民間文化色彩;另一方面也從中展開了人生的世相百態,表現了人物的人性本真與生命意識。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黑龍江幅原遼闊,歷史悠久,民俗事象也因之紛繁復雜,形態多樣。本章從四個方面分別對遲子建作品中的北國民俗進行梳理。 (一)物質生活民俗 。 通過遲子建作蔭可以看到大量的物質生活民俗的描寫。物質生淆民俗包括飲食、服飾、居住、建築等方面的民俗。 其中對具有北方特色的服飾做了許多描繪。北方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北方人穿衣多厚重,而早些時候的游獵民族穿衣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如《北極村童話》中「我」腳上穿的棉烏拉、手上帶的棉巴掌、《秧歌》中女蘿小時候穿的虎頭鞋、王二刀頭上戴的新氈帽、小梳妝穿的藍棉襖、黑棉褲;《舊時代的磨房》中三太太圍的長絨毛圍巾、四太太當掉的裘皮衣服;《樹下》中欒水玉老太太身上的紫花緞子襖和張懷穿的笨重而暖和的皮襖;《逝川》中漁婦們喜歡包著頭的藏青色或銀灰色的頭巾和無論長幼都梳著的發髻;《偽滿洲國》里紫環的皮靴子和用狍皮縫制的蘇因(棉袍)等等。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是人類生存的頭等大事,但食什麼,怎麼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棲息地的自然地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