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短篇小說集

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短篇小說集

發布時間:2021-07-24 01:59:01

㈠ 朝花夕拾到底是散文集還是回憶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 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2] 。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朴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㈡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還是小說集

散文集《朝花夕拾》創作從1926年2月開始,到11月結束。後又在1927年7月11日寫了《後記》。《朝花夕拾》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於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范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國初期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其中不少作品被納入初中課本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可見它對教育事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啊。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憤怒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反動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經先後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盡管生活艱苦,還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三篇散文,它們後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東壁下創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待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現廈門大學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 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但他對自己擔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上的課很受學生的歡迎。在繁忙的教學之餘,魯迅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於1927年出版全書由《小引》、《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范愛農》、《 後記》 構成。

㈢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原題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通篇運用對比批判封建教育的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入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憶散文共10篇。其中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以《舊事重提》為總題 。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朝花夕拾》中的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其中一篇文章《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注:《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㈣ 魯迅的中篇小說是什麼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什麼『什麼等

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版
;散文集《朝花夕拾權》;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㈤ 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溫馨的回憶和什麼

溫馨的回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描述孩子們在百草園的雪地上捕鳥的情景。
「理性的批判」:《五猖會》一文中去看賽會前,父親強迫我背書,讓我感到掃興和痛苦。
作品簡介: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魯迅後來修改的名字,原名《舊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題目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鮮花,(經過一天)傍晚的時候摘掉或撿起,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人稱「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在為《新青年》寫稿時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還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傑作,已經成為一部「必讀的民族典籍」。還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二心集》.《華蓋集》.《而已集》.《三閑集》.《南腔北調集》等。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其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㈥ 朝花夕拾書里收錄了十篇回憶性的散文,這些篇章是作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們可以藉此了解什麼

從《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中,可以看到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的若干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幅幅世態圖和風俗畫。雖然是回憶性散文,但是有現實的斗爭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蘊含著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執著態度。

《朝花夕拾》前七篇反映魯迅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

作為「回憶的記事」,《朝花夕拾》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

(6)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

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

《朝花夕拾》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完成的,作於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曾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並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㈦ 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回憶性散文集是小說集是

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說集:【吶喊】、【彷徨】

㈧ 朝花夕拾是什麼性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唯一一本回憶性散文集。

作品簡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讀的文集。雖然《朝花夕拾》不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趣盎然,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後記》12部分組成。《朝花夕拾》一書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分享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

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人稱「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在為《新青年》寫稿時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還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傑作,已經成為一部「必讀的民族典籍」。還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二心集》.《華蓋集》.《而已集》.《三閑集》.《南腔北調集》等。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其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閱讀全文

與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短篇小說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是系統的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801
古穿現總裁小說 瀏覽:121
小說寫蘿莉的 瀏覽:354
在火車上做愛短篇小說 瀏覽:687
有沒有小說接稿件賺錢系統 瀏覽:531
飛盧小說閱讀器電腦版下載 瀏覽:755
小說四月全文閱讀 瀏覽:878
免費盜墓小說主人公胡一八 瀏覽:693
小說主角林俊 瀏覽:46
九龍之主都市小說 瀏覽:471
異界重生成樹的小說 瀏覽:871
主角正太弱氣受小說 瀏覽:927
喜歡我這樣弄你嗎嗯啊小說網 瀏覽:275
主角從小練內功的念力小說 瀏覽:393
男主角姓陸的官場小說 瀏覽: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說 瀏覽:152
寫白上校的小說 瀏覽:242
主角修煉步法的小說 瀏覽:805
重生三國獨霸後宮小說 瀏覽:785
寫同人小說的原創劇情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