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天翼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張天翼,生於1906年,卒於1985年,現代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張元定,又名張一之。祖籍湖南,生於江蘇南京一個破落的世家。
張天翼的文學創作開始於20年代初,最早為《禮拜六》等舊刊物寫過一些偵探、滑稽小說。30年代初、中期,他就創作並出版了《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萬仞約》、《春風》、《追》等短篇小說集,以及中篇小說《清明時節》,長篇小說《鬼土日記》、《洋涇浜奇俠》等大量作品,成為文壇引人注目的文學新人。這一時期的作品展現了多層次的社會生活,尤以刻畫城鎮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識分子的庸俗虛偽而見長。
張天翼從30年代中期即開始創作兒童文學作品,在當時很有影響的是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和《帝國主義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張天翼擔任過《人民文學》主編和《兒童文學》編委,並繼續積極創作兒童文學作品,先後發表了小說《去看電影》、《他們和我們》,童話《寶葫蘆的秘密》,劇本《大灰狼》等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作品。
2. 張天翼寫過哪幾本書
早期成名作品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以革命的立場觀點,用現實主 義創作方法,真實反映了社會和人生。抗日戰爭時期,發表短篇小說《華威先生》,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文化界爪牙丑惡的面貌,最負盛名。長篇童話《金元帝國》以兒童語言寫兒童心理性格,發出人民正義呼聲,揭露國民黨政權的反動統治。《羅文應的故事》榮獲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藝術評獎會一第獎,《寶葫蘆的秘密》亦深為全國少年兒童的喜愛。發表各類作品370餘件,其長、中篇小說7部,短篇小說逾百篇,長篇童話4部,劇本近10個,寓言數十篇,文藝論文及雜文逾百篇,文藝論著2部。作品除有各種專集、結集本、別集本、選集本及收入叢收類的版本外,有《張天翼文集》行世。 上小學和中學期間,讀了不少中外文學作品。1922年寫作滑稽和偵探小說,在《禮拜六》雜志發表短篇《新詩》。1924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畫一年。1926年進北京大學預科。翌年退學,當過家庭教師、職員和編輯等。1929年發表短篇《三天半的夢》。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創作產量日豐,面向現實,內容充實,給文藝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這時所寫短篇有《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萬仞約》、《春風》、《追》等集子,他的小說以諷刺與幽默擅長。寫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識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現實的虛偽與丑惡,抨擊畸形社會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這時期還寫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齒輪》、《一年》、《洋涇浜奇俠》、《在城市裡》,中篇小說《清明時節》,兒童文學作品有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中篇小說《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於生動活潑的故事講述之中,推動了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 抗日戰爭開始後,參加發起上海市文藝界救亡協會,任《救亡日報》編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他寫的短篇集《速寫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國統區抗日運動的陰暗面,引起文藝界的重視和討論,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中的《華威先生》是他諷刺小說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養病,輟筆多年。長篇童話《金鴨帝國》也因病未寫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學研究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兒童文學》編委等職。他除忙於編輯刊物、培養青年文藝工作者外,還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發表小說《去看電影》、《羅文應的故事》(1954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學藝術創作一等獎)、《他們和我們》,童話《不動腦筋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劇本《蓉生在家裡》、《大灰狼》等,並結集為《給孩子們》出版。作品人物刻畫細膩,想像豐富,生動有趣,循循善誘,幾十年來深受小讀者的喜愛,為發展兒童文學創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從30年代起,張天翼還發表了不少具有新穎獨到見解的理論批評文章,出版有文藝論著《談人物描寫》、《文學雜評》、《張天翼文學評論集》等,他的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著有短篇小說《從空虛到充實》、《華威先生》、《新生》、《包氏父子》、《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追》、《春風》、《同鄉們》、《速寫三篇》、《畸人集》、《給孩子們》,長中篇童話《鬼土日記》、《一年》、《清明時節》、《齒輪》、《回家》,兒童文學《大林和小林》、《洋涇浜奇俠》、《禿禿大王》、《金鴨帝國》、《寶葫蘆的秘密》,文藝理論《〈西遊記〉札記》、《略談〈紅樓夢〉史》,文學評論集《文學雜評》,《張天翼選集》、《張天翼小說選集》、《張天翼文集》(10卷)等。兒童文學《羅應文的故事》獲1954年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3. 張天翼有哪些小說比較有名
早期成名作品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以革命的立場觀點,用現實主 義創作方法,真實反映了社會和人生。抗日戰爭時期,發表短篇小說《華威先生》,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文化界爪牙丑惡的面貌,最負盛名。長篇童話《金元帝國》以兒童語言寫兒童心理性格,發出人民正義呼聲,揭露國民黨政權的反動統治。《羅文應的故事》榮獲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藝術評獎會一第獎,《寶葫蘆的秘密》亦深為全國少年兒童的喜愛。發表各類作品370餘件,其長、中篇小說7部,短篇小說逾百篇,長篇童話4部,劇本近10個,寓言數十篇,文藝論文及雜文逾百篇,文藝論著2部。作品除有各種專集、結集本、別集本、選集本及收入叢收類的版本外,有《張天翼文集》行世。
上小學和中學期間,讀了不少中外文學作品。1922年寫作滑稽和偵探小說,在《禮拜六》雜志發表短篇《新詩》。1924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畫一年。1926年進北京大學預科。翌年退學,當過家庭教師、職員和編輯等。1929年發表短篇《三天半的夢》。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創作產量日豐,面向現實,內容充實,給文藝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這時所寫短篇有《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萬仞約》、《春風》、《追》等集子,他的小說以諷刺與幽默擅長。寫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識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現實的虛偽與丑惡,抨擊畸形社會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這時期還寫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齒輪》、《一年》、《洋涇浜奇俠》、《在城市裡》,中篇小說《清明時節》,兒童文學作品有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中篇小說《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於生動活潑的故事講述之中,推動了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
抗日戰爭開始後,參加發起上海市文藝界救亡協會,任《救亡日報》編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他寫的短篇集《速寫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國統區抗日運動的陰暗面,引起文藝界的重視和討論,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中的《華威先生》是他諷刺小說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養病,輟筆多年。長篇童話《金鴨帝國》也因病未寫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學研究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兒童文學》編委等職。他除忙於編輯刊物、培養青年文藝工作者外,還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發表小說《去看電影》、《羅文應的故事》(1954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學藝術創作一等獎)、《他們和我們》,童話《不動腦筋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劇本《蓉生在家裡》、《大灰狼》等,並結集為《給孩子們》出版。作品人物刻畫細膩,想像豐富,生動有趣,循循善誘,幾十年來深受小讀者的喜愛,為發展兒童文學創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從30年代起,張天翼還發表了不少具有新穎獨到見解的理論批評文章,出版有文藝論著《談人物描寫》、《文學雜評》、《張天翼文學評論集》等,他的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著有短篇小說《從空虛到充實》、《華威先生》、《新生》、《包氏父子》、《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追》、《春風》、《同鄉們》、《速寫三篇》、《畸人集》、《給孩子們》,長中篇童話《鬼土日記》、《一年》、《清明時節》、《齒輪》、《回家》,兒童文學《大林和小林》、《洋涇浜奇俠》、《禿禿大王》、《金鴨帝國》、《寶葫蘆的秘密》,文藝理論《〈西遊記〉札記》、《略談〈紅樓夢〉史》,文學評論集《文學雜評》,《張天翼選集》、《張天翼小說選集》、《張天翼文集》(10卷)等。兒童文學《羅應文的故事》獲1954年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4. 張天翼的另外兩個代表作是
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
詳細:
《從空虛到充實》(短篇小說集)1931,現代
《鬼土日記》(長篇小說)1931,上海正午書局
《小彼得》(短篇小說集)1931,上海春光書店
《齒輪》(長篇小說)署名鐵池翰,1932,湖風
《一年》(長篇小說)1933,良友
《蜜蜂》(短篇小說集)1933,現代
《脊背與奶子》(短篇小說)1933,良友
《大林和小林》(童話)1933,現代
《反攻》(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移行》(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張天翼
《團圓》(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人集》(小說、劇本合集)1936,良友
《清明時節》(中篇小說)1936,上海文學出版社
《萬仞約》(短篇小說集)1936,商務
《禿禿大王》(童話)1936,文生
《洋奇俠》(長篇小說)1936,上海新鍾書局
《追》(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春風》(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奇怪的地方》(中篇小說)1937,文生
《在城市裡》(長篇小說)1937,良友
《同鄉們》(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談人物描寫》(理論)1942,作家書屋
《速寫三篇》(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校訂本,1963,人文
張天翼的書(7張)
《張天翼選集》 1951,開明
《羅文應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52,中青
《蓉生在家裡》(劇本)1953,中青
《大灰狼》(劇本)1954,中青
《不動腦筋的故事》(童話)1956,少兒
《寶葫蘆的秘密》(童話)1958,少兒
《文學雜評》(評論)1958,作家
《給孩子們》(小說、劇本合集)1959,人文
《去看電影》(小說)1960,文學改革出版社
《張天翼小說選集 》1979,人文
《張天翼作品選》(小說、童話、劇本合集)1980,少兒
《金鴨帝國》(童話)1980,湖南人民
《張天翼短篇小說選集》(上下冊)1981,文化藝術
《張天翼小說選》(上下冊) 1981,湖南人民
《張天翼童話選》 1981,湖南人民
《張天翼兒童文學作品選》 1981,吉林人民
《二十一個》及其他(短篇小說集)1981,江西人民
《張天翼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張天翼作品選》 1983,四川人民
《張天翼文學評論集》 1984,人文
《張天翼文集》(1—7卷)1985—1989,上海文藝(未出齊)
《張天翼寓言》 1986,安徽少兒
《包氏父子》(短篇小說集)1986,百花
《張天翼作品集》(童話集)1987,明天出版社
《張天翼研究資料》(沈承寬、黃侯興、吳福輝編)1982,社科
《張天翼小說論稿》(杜元明)1985,寧夏人民
《張天翼論》(沈承寬、張大明、吳福輝、黃侯興編)1987,湖南文藝
5. 張天翼的童話故事
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
小男孩與蠍子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蠍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
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獃在那裡。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著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准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准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
站在屋頂的小山羊與狼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
山 震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生了大震動,震動發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雲集在山下觀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裡,擔心看到什麼不祥之兆時,僅看見從山裡跑出一隻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
善與惡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於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
老獵狗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後,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由於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後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啊!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律。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你的稱贊,現在也不應受到你的責備。」
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
--------------------------------------------------------------------------------
螞蟻與屎殼郎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裡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他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時什麼也沒說。
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飢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裡乞食,螞蟻對他說:「喂,伙計,如果當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在就不會忍飢挨餓了。」
這是說,盡管風雲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難。
--------------------------------------------------------------------------------
公雞和寶玉
一隻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
小鹿與他的父親
有一天,小鹿對公鹿說道,「父親,你怎麼還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還有很大的角用於自衛。」公鹿笑著說:「孩兒,你說得都對,可我只知道一點,一聽到狗的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這故事說明,激勵那些天生膽小、軟弱的人毫無用處。
--------------------------------------------------------------------------------
兩只口袋
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裝自己的。他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隻則掛在背後。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這故事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
山鷹與狐狸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狸回來後,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
馬與馬夫
從前,有個馬夫,他偷偷地把喂馬的大麥賣掉了,但仍每天給馬擦洗,用梳子梳理馬毛。馬對馬夫說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長得美,就不要再賣掉喂我的大麥了。」
這是說,那些虛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語和小恩小惠去賄賂別人,卻把別人最必需的東西奪走了。
--------------------------------------------------------------------------------
農夫與蛇
冬天,農夫發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後,蘇醒了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前說:「我該死,我憐憫惡人,應該受惡報。」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
吹簫的漁夫
有一個會吹簫的漁夫,帶著他心愛的簫和漁網來到了海邊。他先站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簫來,心想魚聽到這美妙音樂就會自己跳到他的前面來的。他聚精會神地吹了好久,毫無結果。他只好將簫放下,拿起網來,向水裡撒去,結果捕到了許多的魚。他將網中的魚一條條地扔到岸上,並對亂蹦亂跳的魚說:「喂,你們這些不識好歹的東西!我吹簫時,你們不跳舞,現在我不吹了,你們倒跳了起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做事不擇時機的人們。
--------------------------------------------------------------------------------
人與森林之神
傳說,從前有個人與一個森林之神薩堤羅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十分寒冷,那人把手放到嘴邊不斷地呵起熱氣來。森林之神忙問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人回答說:「天寒手冷,呵熱氣手可變暖和些。」後來,他們同桌一起吃飯,桌上的飯菜熱氣騰騰,燙得很,那人夾起一點放到嘴邊。森林之神又問他這是為何。他說飯菜太燙,把它吹涼。森林之神對人說道:「喂,朋友!我只好同你絕交了,因為你這嘴能一會兒出熱氣,一會兒又出冷氣。」
這故事是說,切不可與那些反復無常的人交朋友。
--------------------------------------------------------------------------------
蒼蠅與蜜
蜂房裡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說,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
兩只打架的公雞
為了爭占母雞,兩只公雞打了起來,其中一隻把另一隻打跑了。那隻被打敗的只好躲進有遮蓋的地方,那隻打勝的卻飛到高牆上大喊大叫。這時一隻鷹猛飛過來,將他抓了去。這以後,那隻被打敗的公雞平平安安地佔有了那些母雞。
這故事說明,傲慢給人帶來危害,謙卑給人恩惠。
--------------------------------------------------------------------------------
老鼠與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愛。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腳綁在自己的腳上。開始,他們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還可吃著穀子。當來到池塘邊時,青蛙把老鼠帶到了水裡,他自己在水裡嬉戲玩耍,高興得呱呱叫。可憐的老鼠卻被水灌飽,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腳仍和青蛙綁在一起。鷂子飛過這里,看見了老鼠,沖向水中,把他抓了起來,青蛙跟著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鷂子的美食。
這是說,與別人關系太親密,在災難降臨時,往往會受到牽連。
--------------------------------------------------------------------------------
叼著肉的狗
狗叼著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想到這里,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
公牛與車軸
幾頭公牛正使勁拉著貨車行走,車軸被壓得發出吱吱的響聲,牛回過頭,不耐煩地對車軸說道:「喂,朋友,我們無聲無息負擔著全部重量,你叫喚什麼?」
這故事是說,那些叫喚得特別響的人往往幹活少,而那些不作聲的人往往承擔著全部重量。
--------------------------------------------------------------------------------
狼與小羊
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狼見到後,便想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吃掉他。於是他跑到上游,惡狠狠地說小羊把河水攪渾濁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說,他僅僅站在河邊喝水,並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見此計不成,又說道:「我父親去年被你罵過。」小羊說,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狼對他說:「不管你怎樣辯解,反正我不會放過你。」
這說明,對惡人做任何正當的辯解也是無效的。
--------------------------------------------------------------------------------
熊與狐狸
有一頭熊大肆吹噓,說他很愛人類,因為他從不吃死人。一隻狐狸對他說:「但願你把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著的人。」
這故事適用於生活中那些假裝善良的惡人。
--------------------------------------------------------------------------------
田鼠與家鼠
田鼠與家鼠是好朋友,家鼠應田鼠所約,去鄉下赴宴。他一邊吃著大麥與穀子,一邊對田鼠說:「朋友,你知道,你這是過著螞蟻一般的生活,我那裡有很多好東西,去與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隨家鼠來到城裡,家鼠給田鼠看豆子和穀子,還有紅棗、乾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為驚訝,稱贊不已,並悲嘆自己的命運。他們正要開始吃,有人打開了門,膽小的家鼠一聽聲響,害怕得趕緊鑽進了鼠洞。當家鼠再想拿乾酪時,有人又進屋裡拿什麼東西。他一見到有人,立刻又鑽回了洞里。這時,田鼠也顧不上飢餓,顫顫驚驚地對家鼠說:「朋友,再見吧!你自己盡情地去吃,擔驚受怕地享受這些好吃的東西吧。可憐的我還是去啃那些大麥和穀子,平平安安地去過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這故事說明,人們寧願過簡單平穩的生活,而不願享受那充滿恐怖的歡樂生活。
--------------------------------------------------------------------------------
狗、公雞和狐狸
狗與公雞結交為朋友,他們一同趕路。到了晚上,公雞一躍跳到樹上,在樹枝上棲息,狗就在下面樹洞里過夜。黎明到來時,公雞像往常一樣啼叫起來。有隻狐狸聽見雞叫,想要吃雞肉,便跑來站在樹下,恭敬地請雞下來,並說:「多麼美的嗓音啊!太悅耳動聽了,我真想擁抱你。快下來,讓我們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雞回答說:「請你去叫醒樹洞里的那個看門守夜的,他一開門,我就可以下來。」狐狸立刻去叫門,狗突然跳了起來,把他咬住撕碎了。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臨危不亂,巧妙而輕易地擊敗敵人。
--------------------------------------------------------------------------------
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准備吃掉。老鼠請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這故事說明,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
--------------------------------------------------------------------------------
海鷗和鳶
一隻海鷗吞吃了一條很大的魚,脹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灘上等死。一隻鳶看見後說:「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飛的鳥,不該到海里去找食物。」
這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安分守己。
--------------------------------------------------------------------------------
賣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個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場去賣。因為沒有一個買主上前,他便大聲叫喊,想招攬生意,說有賜福招財的神出售。這時旁邊有一個人對他說道:「喂,朋友,既然這樣,你自己應該享受他的好處,為什麼還要賣掉他呢?」他回答說:「我要的是現在馬上能兌現利益,這神的利益卻來得很慢。」
這故事正是說那種不擇手段地求利,連神也不尊敬的人。
--------------------------------------------------------------------------------
牛和蛙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了一群小蛙,並踩死了其中一隻。小蛙媽媽回來後,見到少了一個兒子,便問他的兄弟們,他到哪裡去了。一隻小蛙說:「親愛的媽媽,他死了。剛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兄弟。」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這個樣子,這般大小呢?」小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我
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小,再鼓氣就會把肚子脹破。」
這是說,渺小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偉大相比。
--------------------------------------------------------------------------------
眾樹與荊棘
石榴樹、蘋果樹、橄欖樹相互為誰的果實最好而爭吵不休。正當他們激烈爭鬧時,籬笆邊的荊棘聽到了,便說:「朋友們,我們不要再爭吵。」
這是說,有些微不足道的人,在強者相互爭斗中,也自不量力地極想表現一番。
--------------------------------------------------------------------------------
烏龜與鷹
烏龜看見鷹在空中飛翔,便請求鷹教他飛行。鷹勸告他,說他不能飛行。可烏龜再三懇求,鷹便抓住他,飛到高空,然後將他松開。烏龜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這故事說明,那些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人必將失敗。
--------------------------------------------------------------------------------
騾 子
有匹吃大麥長大的騾子很強壯。每當他跳躍時,總是自言自語說:「我父親一定是一匹能奔善跑的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為需要,騾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回來後,他才愁眉苦臉地想起自己的父親是驢子。
這故事說明,人們如遇好運出了名,也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因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難以預測。
--------------------------------------------------------------------------------
烏龜與兔
烏龜與兔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於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一開始,兔覺得自己是天生的飛毛腿,跑得快,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睡熟了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獎品。
這故事說明,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
貓和雞
有一天,貓不懷好意地、假惺惺地舉辦生日宴會,請來許多雞赴宴。雞剛一到齊,貓立刻就關上大門,把他們統統吃掉了。
這是說,對於敵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則將遭受更大的不幸。
--------------------------------------------------------------------------------
說謊的放羊娃
有個放羊娃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歡說謊,開玩笑,時常大聲向村裡人呼救,謊稱有狼來襲他的羊群。開始兩三回,村裡人都驚慌得立刻跑來,被他嘲笑後,沒趣地走了回去。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竄入羊群,大肆咬殺。牧羊娃對著村裡拚命呼喊救命,村裡人卻認為他又在像往常一樣說謊,開玩笑,沒有人再理他。結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這故事說明,那些常常說謊話的人,即使再說真話也無人相信。
--------------------------------------------------------------------------------
病 鹿
有隻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眾多野獸前去看望他,並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後,因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體弱至死。
這故事是說,過多地結交毫無益處的朋友是有害無益的。
--------------------------------------------------------------------------------
老太婆和酒瓶
一個老太婆找到一個不久前曾裝過最好陳酒的空酒瓶。這酒瓶仍帶著濃濃的酒香,她多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斷搖晃,貪婪地吮吸酒香,並說:「啊,多麼甜美!裝過酒的空瓶都留下這樣甘美難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麼美味芬香。」
這是說美好的事物留下深遠的影響,使人們永遠難以忘記。
--------------------------------------------------------------------------------
月亮和她媽媽
有一次,月亮要媽媽給她做一件斗篷。媽媽回答說:「我怎麼能給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現在是新月,然後又是滿月;再接著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滿月了。」
這是說,事物總在不斷變化,不可能一勞永逸。
--------------------------------------------------------------------------------
驢子與蟬
驢子聽見蟬唱歌,被美妙動聽的歌聲所打動,自己也想能發出同樣悅耳動聽的聲音,便羨慕地問他們吃些什麼,才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來。蟬答道:「吃露水。」驢子便也只吃露水,沒多久就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企望非份之物。
--------------------------------------------------------------------------------
狐狸和樵夫
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裡躲著。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裡一邊大聲說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並沒留意他的手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說就走。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嘴裡說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
--------------------------------------------------------------------------------
狼與逃進神廟的小羊
一隻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里。狼對小羊說,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說:「我寧願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
這故事說明,對要死的人來說,選擇有價值的死比無畏的犧牲更有價值。
--------------------------------------------------------------------------------
蚊子和獅子
蚊子到獅子的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黏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了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故事適合用於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6. 張天翼的知名短篇小說 縱橫家鼻祖
張天翼(1906―1985)
男,漢族,現、當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名元定、才寧,字漢弟,號一之,筆名張天凈、鐵池翰,湖南省湘鄉縣東山鄉雙泉村一是庠人,生於南京。民國11年,與同學戴望舒、杜衡、施蟄存合辦小型文藝刊物,並在《星期六》、《法月》、《星期》等刊物發表作品。發國13年秋,考入上海美專學習一年;次年夏,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課余仍廣泛閱讀文藝書籍並從畫寫作。民國1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體驗下層社會生活,是夏毅然退學,在滬、寧等地充當小員司,做家庭教師、會計、記者、機關辦事員、文書等,備嘗解職失業之苦。民國18年,與魯迅通信。民國2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積極從事革命文藝創作和其他革命活動。民國26年冬,因湘鄉,從事抗日宣傳工,頻赴陶龕學校等處講學,以鬻字獻金支援抗日,並於此寫成《譚九先生的工作》等短篇小說.次年任教湖南國學院。民國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觀察日報》副刊編輯。民國33年,因病回湘鄉休養,年底帶病赴重慶「文協「總會工作,以後病情反復不定。民國37年,赴上海後,病又轉危,由組織護送至澳門鏡湖醫院治療。1950年5月康復,赴北京。1951年以的天邊任中央文學研究所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人民文學》編 委、主編,中國作家協會中共黨委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參加第二四次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肝,當選主席團成員 ,任第一到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走資派」、「執行文藝黑線的干將」,下放湖北咸寧「勞動」.病至半身不遂、失語,基本治癒後仍頑強堅持工作近10年,1983年逝世。
早期成名作品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以革命的立場觀點,用現實主 義創作方法,真實反映了社會和人生。抗日戰爭時期,發表短篇小說《華威先生》,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文化界爪牙丑惡的面貌,最負盛名。長篇童話《金元帝國》以兒童語言寫兒童心理性格,發出人民正義呼聲,揭露國民黨政權的反動統治。《羅文應的故事》榮獲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藝術評獎會一第獎,《寶葫蘆的秘密》亦深為全國少年兒童的喜愛。發表各類作品370餘件,其長、中篇小說7部,短篇小說逾百篇,長篇童話4部,劇本近10個,寓言數十篇,文藝論文及雜文逾百篇,文藝論著2部。作品除有各種專集、結集本、別集本、選集本及收入叢收類的版本外,有《張天翼文集》行世。
上小學和中學期間,讀了不少中外文學作品。1922年寫作滑稽和偵探小說,在《禮拜六》雜志發表短篇《新詩》。1924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畫一年。1926年進北京大學預科。翌年退學,當過家庭教師、職員和編輯等。1929年發表短篇《三天半的夢》。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創作產量日豐,面向現實,內容充實,給文藝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這時所寫短篇有《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萬仞約》、《春風》、《追》等集子,他的小說以諷刺與幽默擅長。寫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識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現實的虛偽與丑惡,抨擊畸形社會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這時期還寫有長篇小說《鬼土日記》、《齒輪》、《一年》、《洋涇浜奇俠》、《在城市裡》,中篇小說《清明時節》,兒童文學作品有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中篇小說《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於生動活潑的故事講述之中,推動了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
抗日戰爭開始後,參加發起上海市文藝界救亡協會,任《救亡日報》編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他寫的短篇集《速寫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國統區抗日運動的陰暗面,引起文藝界的重視和討論,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中的《華威先生》是他諷刺小說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養病,輟筆多年。長篇童話《金鴨帝國》也因病未寫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學研究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兒童文學》編委等職。他除忙於編輯刊物、培養青年文藝工作者外,還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發表小說《去看電影》、《羅文應的故事》(1954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學藝術創作一等獎)、《他們和我們》,童話《不動腦筋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劇本《蓉生在家裡》、《大灰狼》等,並結集為《給孩子們》出版。作品人物刻畫細膩,想像豐富,生動有趣,循循善誘,幾十年來深受小讀者的喜愛,為發展兒童文學創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從30年代起,張天翼還發表了不少具有新穎獨到見解的理論批評文章,出版有文藝論著《談人物描寫》、《文學雜評》、《張天翼文學評論集》等,他的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著有短篇小說《從空虛到充實》、《華威先生》、《新生》、《包氏父子》、《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團圓》、《追》、《春風》、《同鄉們》、《速寫三篇》、《畸人集》、《給孩子們》,長中篇童話《鬼土日記》、《一年》、《清明時節》、《齒輪》、《回家》,兒童文學《大林和小林》、《洋涇浜奇俠》、《禿禿大王》、《金鴨帝國》、《寶葫蘆的秘密》,文藝理論《〈西遊記〉札記》、《略談〈紅樓夢〉史》,文學評論集《文學雜評》,《張天翼選集》、《張天翼小說選集》、《張天翼文集》(10卷)等。兒童文學《羅應文的故事》獲1954年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7. 張天翼有什麼作品
[著作書目] 從空虛到充實(短篇小說集)1931,現代 鬼土日記(長篇小說)1931,上海正午書局 小彼得(短篇小說集)1931,上海春光書店 齒輪(長篇小說)署名鐵池翰,1932,湖風 一年(長篇小說)1933,良友 蜜蜂(短篇小說集)1933,現代 脊背與奶子(短篇小說)1933,良友 大林和小林(童話)1933,現代 反攻(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移行(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團圓(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人集(小說、劇本合集)1936,良友 清明時節(中篇小說)1936,上海文學出版社 萬仞約(短篇小說集)1936,商務 禿禿大王(童話)1936,文生 洋??奇俠(長篇小說)1936,上海新鍾書局 追(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春風(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奇怪的地方(中篇小說)1937,文生 在城市裡(長篇小說)1937,良友 同鄉們(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談人物描寫(理論)1942,作家書屋 速寫三篇(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校訂本,1963,人文 張天翼選集 1951,開明 羅文應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52,中青 蓉生在家裡(劇本)1953,中青 大灰狼(劇本)1954,中青 不動腦筋的故事(童話)1956,少兒 寶葫蘆的秘密(童話)1958,少兒 文學雜評(評論)1958,作家 給孩子們(小說、劇本合集)1959,人文 去看電影(小說)1960,文學改革出版社 張天翼小說選集 1979,人文 張天翼作品選(小說、童話、劇本合集)1980,少兒 金鴨帝國(童話)1980,湖南人民 張天翼短篇小說選集(上下冊)1981,文化藝術 張天翼小說選(上下冊) 1981,湖南人民 張天翼童話選 1981,湖南人民 張天翼兒童文學作品選 1981,吉林人民 《二十一個》及其他(短篇小說集)1981,江西人民 張天翼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張天翼作品選 1983,四川人民 張天翼文學評論集 1984,人文 張天翼文集(1—7卷)1985—1989,上海文藝(未出齊) 張天翼寓言 1986,安徽少兒 包氏父子(短篇小說集)1986,百花 張天翼作品集(童話集)1987,明天出版社 [研究資料書目] 張天翼研究資料(沈承寬、黃侯興、吳福輝編)1982,社科 張天翼小說論稿(杜元明)1985,寧夏人民 張天翼論(沈承寬、張大明、吳福輝、黃侯興編)1987,湖南文藝
8. 《張天翼長 篇童話選》 包含三部經 典長篇童話 它們是哪三 部
三部經典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和《禿禿大王》
9. 張天翼創作於抗戰期間的短篇小說是
短篇小說《華威先生》是張天翼於抗戰期間創作的一篇最傑出的諷刺小說。
華威先生是作品主人公。作為「抗日工作者的上層分子」,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情不斷高漲的時候,他忙著「順應時代的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積極抗戰的愛國者、領導者。在作品中,華威先生貫穿始終的就是「忙」。他整日坐著跑得像「閃電一樣快」的黃包車,忙於出席各種會議,有時「一天要開幾個有關抗戰的會」。他忙於發言,忙於參加一切抗日組織。為此,他聲言:「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因為「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而他都必須去「領導起來才行」。但實際上,這位「抗戰要人」整日蜻蜒點水式地參加每一個抗日團體的會議,發表幾句千篇一律、空洞無味的指示,什麼具體的抗日問題都解決不了。他整天忙的是什麼呢?是到處兜售「一個領導中心」,也就是千方百計伸手攫取一切抗日團體的領導權。他每到一個會議必定反復強調:「要是上面沒有一個領導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事情就會變得「很危險,很危險」。他拚命攬權,就連「戰時保嬰會」這樣絕無「危險性」的團體,他也絕不放鬆,甚至連最為名正言順的「日本問題座談會」,也要被他追問「到底是什麼背景」。華威先生不但自己一點抗日實際工作都不幹,還要對群眾的抗日活動百般阻撓。當他發現有些抗日組織不容他插手,他非常氣憤,又是打聽,又是調整,並威脅說:「你能不能夠對我擔保你們會內沒有漢奸,沒有不良分子?」並大罵那些反對他控制的群眾搞「秘密行動」,是成立「非法團體」的「渾蛋」。作品通過塑造華威先生這樣一個打著抗日招牌卻不幹實事,到處鎮壓人民的官僚形象,有力地抨擊了國民黨統治者以抗戰之名行反人民之實的反動本質。
這篇小說沒有一般小說常有的貫穿始終的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詳盡的環境描寫和人物心理剖析,然而作品卻能將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這主要是因為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漫畫式的筆法,突出了人物的特徵。如作品是這樣勾勒華威先生的外形的:「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皮包。並且永遠帶著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無名指上帶著他的結婚戒指,拿著雪茄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這段描寫,可以說是粗線條漫畫式的勾勒。由於作者在表現人物外形時,能緊緊抓住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徵加以描寫,因此,使人物的本質真實、准確地凸現了出來。「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包」,這顯示出了華威先生是個包不離手的忙人;他的手杖「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遠帶著」,這又寫出了人物官氣十足,總愛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官老爺的樣子;無名指上的戒指和拿著雪茄煙的特有姿態,又進一步將人物虛偽做作的性格特徵表現了出來。
這篇作品不僅能用漫畫式的筆法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徵,而且還能通過誇張而不失真的細節描寫,來展示人物性格。如作品寫華威先生每會必到,而且常遲到並總是希望別人注意到他,於是,「他在門口下車的時候總是順便把踏鈴踏它一下:叮!」這一典型細節抓得很好,它准確地將華威先生那惟恐別人不知道他到場了,而且是忙得不能准時到場的特定心理,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另外,作品寫華威先生常愛「掏出表來看一看」,看時「他那一臉豐滿的肌肉立刻緊張了起來。眉頭皺著,嘴唇使勁撮著,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斂到臉上似的」。這些細節也抓得很准,它將人物整日煞有介事的樣子誇張地表現了出來。
利用人物舉止前後矛盾、言行不一來凸現人物性格,也是作品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如作品寫華威先生開會常遲到,但是步入不同的會場,他的神情卻大不相同。如果是參加下級的「難民救濟會」,他的態度會是「很庄嚴」,而且是「用種從容的步子走進去」。不僅如此,他還要在門口稍停一下,「讓大家好把他看個清楚,彷彿要喚起同志們的一種信心,彷彿要給同志們一種擔保什麼困難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來。他並且還點點頭,他眼睛並不對著誰,只看著天花板。他是在對整個集體打招呼」。如果是參加上級領導機關的「工人救亡協會指導部」的會議,他步入會場的表現則是另一番景象:「他臉上堆上笑容,並且對每一個點頭。對不住得很,對不住得很,遲到了三刻鍾。不僅如此,當「主席對他微笑一下」後,他會馬上「笑著伸了伸舌頭,好像闖了禍怕挨罵似的」。這里,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將華威先生步入不同會場行為極不統一的特點顯現了出來,使人物對上奴顏屈膝,對下驕橫無理的本質鮮明地表現了出來。華威先生不僅在行為舉止上有前倨後恭、自相矛盾之處,在言與行上也有極矛盾之處。如他整日叫喊自己太忙,「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他嘴上這樣說,可是行為舉止呢?他在「工人救亡協會指導部」召開的會議上,與小鬍子的一番對話,已經不打自招地供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原來,這位忙得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的官員,卻有的是時間去赴宴會,並且喝得酩酊大醉,然後睡大覺,做美夢。這里,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讓人物在對比中呈現出本質,收到了明顯的諷刺效果。
這篇小說僅余字,然而作者卻以高超的諷刺藝術筆墨活畫出了華威先生這樣一個虛偽、庸俗、淺薄、好賣弄、卑劣無恥的國民黨官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