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部長篇,中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來小源說:《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我國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的《阿Q正傳》
我國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的《吶喊》
國外不清楚
⑵ 誰能找到電子版的 張潔的《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文/ 方南
欄目:[新詩] 閱讀:301 次 評論:2次 發表日期:2005-10-22
那個孩子從森林裡跑出來
仿如一堆白骨
從地獄中飄出來
你簡直可以聞到他身上還沒散盡的
死亡的氣息
他憔悴的臉上清晰可見
死神的新吻
一件昨天在荒原被瘋狗
爭相撕咬的錦衣
而今在他身上飛舞
如一面殘存的旗幟
可憐的孩子,他的眼裡
有從水裡蹦出來的火焰
熊熊地燃燒
可憐的孩子,貪婪地逡巡在
這片廢棄的園子里
樓房倒塌了,鮮花像斷瓦
一隻青蛙在玉枕里翻了個身
又繼續未完的夢去了
可憐的孩子,第一次感到疲倦
⑶ 求張潔的一篇短篇小說
張潔的作品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search.aspx?key2=張潔或http://www.my285.com/ddmj/zhangjie/
這是張潔的一部回作品答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225335
⑷ 我國的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一直都是以文言文和詩歌而聞名的,像小說這類作品在國外比較盛行,所以我國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出現的時間也比較晚。直到現代文學史上才開始有小說的出現。要說到現代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其實要分成兩個種類來看待,因為我們國家在古代一直說的都是文言文,直到近代社會才開始改革鼓勵大家說白話文,所以我國第一篇短篇小說為白話文。
很多人在讀完狂人日記之後都佩服魯迅的文學素養,同時也承認魯迅先生在文學方面確實是非常有天賦的。此後,很多研究者都對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進行研究。
⑸ 誰知道獨木舟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是什麼呢
第一篇發在花火都是《莫愛》。
⑹ 《我的第一本書》張潔的閱讀答案【問題在發送的圖片上。】
10.(1)那半本課文 自己寫的第一本書
(2)父親的深情、同學的友誼、同年的樂趣 生活的艱辛、辛勤地「耕耘」、母親的勞作。
11.答:「我」不讓母親再去賣冰棍、賣牛奶,並不是歧視這些工作,而是希望終年忙碌的母親能歇歇。
12.(1)答:「我」認為靠著自己的勞動賺錢要比自己不努力而烤翅別人的東西來維持生計的人要好的多。
(2)答:痛苦的人生經驗,是一個成長、成熟起來的階段,它豐富了人生,鍛煉了意志,積累了經驗,對於一個渴求進步的人來說,是一生取之不竭的財富。
⑺ 我的第一本書(張潔) 問題有圖
自己做吧孩子,隨便寫點,在原文中抄一些就行了
⑻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集是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集是《沉淪》,是20世紀20年代郁達夫創作的早期短篇小說,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時即震撼了當時的文壇。該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達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1919年畢業後,郁達夫從名古屋前往東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讀書四年的生活體驗寫下了此篇作品《沉淪》。
《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
(8)張潔第一篇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沉淪》定稿於1921年5月9日,是郁達夫的代表作。1921年7月,與郭沫若等創辦創造社,開始文學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說集《沉淪》(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1998年,名古屋大學在豐田講堂前,為郁達夫和他的小說《沉淪》樹立了一塊郁達夫文學碑。文學碑以福建廈門產的花崗石造成,碑面一側嵌有穿學生服戴學生帽的郁達夫鑄像,鑄像下刻有「郁達夫」三字。碑面另一側刻有「沉淪」兩個大字。
內容: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學的中國青年,顯然有郁達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內。
作品細致地描寫了這位憂郁型青年,由於是弱國子民在強鄰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種種難以排遣的苦悶。
這些苦悶情緒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和滲透:追求異性的愛情而不得,因此對輕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憤慨,同時熱切地希望著祖國富強起來,這三項內容構成了小說的基本格局。
小說的基本情節是這樣安排的:路遇——自戕——窺浴——野合——宿妓。情節每進展一步,性愛描寫每深入一層,對主人公的刺激與打擊就隨之強化又強化,最終導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劇性結局。
⑼ 張潔有什麼小說
張潔(1937~) 當代女作家。原籍遼寧,生於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到 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 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 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義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 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 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記得採納啊
⑽ 魯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吶喊
《狂人日記》,魯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白話小說,1918年5月載在《新青年》.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