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norwegianwood有聲小說

norwegianwood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7-30 17:44:46

⑴ 村上春樹的作品評析

村上春樹是以中篇《且聽風吟》(以下筒稱《風》)開始文學創作的。《風》的情節不很復雜。「我」在酒吧喝酒,去衛生間時見一少女醉倒在地,遂將其護送回家,因擔心出事陪其過夜。翌日晨少女發現自己身上一絲不掛,斥責「我」侮辱了她,「我」有口難辯。幾天後的一次偶遇,使得兩人開始交往,逐漸親密。大學暑假結束「我」即將回京時,兩人一起來到海邊,交談過程中不時陷入沉默。「等我注意到時,她早已哭了。我用手撫摸她淚水漣漣的臉頰,摟過她的肩。」於是「我」油然湧起溫馨恬適的心情,「海潮的清香,遙遠的汽笛,女孩肌體的感觸,洗發香波的氣味,傍晚的和風,縹緲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不料當「我」寒假回來時,少女己無處可尋,只好一個人坐在原來兩人坐過的地方悵悵地望著大海。

這部中篇是作者經營爵士樂酒吧期間在廚房餐桌上寫就的,獲第22屆群像新人獎(1979年度),該獎評審委員吉行淳之介認為:「爽凈輕快的感覺下有一雙內向的眼……每一行都沒多費筆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另一位評審委員丸谷才一評論說:「總之才華甚是了得。尤其出色的是小說的流勢竟全無滯重之處。」這也是村上的成名作,在日本己售出140餘萬冊。在這套文集中被收入《象的失蹤》之中。

《尋羊冒險記》(以下簡稱《羊》)則是村上第一部夠規模的長篇。書中主人公「我」與同伴合夥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在妻丟下一句「和你哪裡也到達不了」的話離開家門以後,「我」同一個既是出版社校對員又是應召女郎同時兼做耳朵模特——耳朵漂亮得「摧枯拉朽」——的女孩相識。初次見面不到30分鍾女孩便宣稱「我們最好成為朋友」,之後不時來「我」宿舍同居。為時不久,一個右翼巨頭的秘書限「我」在一個月內找到一隻背部帶星紋的羊。但日本偌多羊群,找一隻羊談何容易!但耳朵漂亮的女友卻一口咬定此事必定順利,催「我」速速起程。於是「我」同女友僅以一張綽號叫鼠的朋友寄來的照片為線索,開始了「尋羊冒險記」。在札幌海豚賓館遇見羊博士。羊博士當年是農林省高級業務官僚,由於一次被羊進入體內而又離去遂變成性情古怪的「羊殼」。其後羊進入一個右翼頭目即「先生」體內,使其構築了一個暗中操縱整個日本的強大權力王國。由於羊博士的指點,「我」和女友找到那隻羊出現過的牧場。原來這牧場有鼠父親的別墅,鼠則不知去向。「我」幾次追問羊男——一個形體酷似羊的人——都不得而知。最後在黑暗中「我」同鼠相見。鼠說他因羊進入自己身體而決意自殺以免受羊的操縱。當我完成任務下山乘上列車時,山上傳來爆炸聲,並騰起一道黑煙。

《羊》發表於1982年,同《風》和《1973的彈子球》算是三部曲。據作者自己介紹,在寫完《1973的彈子球》後,創作上面臨兩種選擇,一是語言風格的繼續追求,二是故事情節的營造即如何寫得有趣,而最終選擇了後者。寫罷認為是成功之作,「堅信會寫得順利,果然順利到最後,在恰到火候處止筆」。(《文學界》1985年8月號)當有人間及羊到底象徵什麼的時候,他說自己也不曉得,而小說成功的原因恰恰就在這里。《羊》在日本銷售近200萬冊。

1985年發表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以下簡稱《世》,從形式到內容都可謂別開生面,從目錄即可看出,故事是按兩條線向前鋪展的。一條是「冷酷仙境」(Hard一boiledWonderland)——大致上在以東京為舞台的現代大都市裡,主人公接受一位老博士交給的特殊數據計算任務,要求務必在第三天完成。完成後,老博士送給他一塊獨角獸頭蓋骨。為此去圖書館借閱資料時,得以同容貌姣好而「胃擴張」的女館員相識繼而相親。一日,一高一矮兩個「有背景」的強盜破門而入,逼他交出獸骨與數據,並將其肚皮劃開一道口子。養傷時,老博士正值妙齡的孫女前來告知其祖父處境危險,請他前往營救。隨即兩人一道潛入「夜鬼」出沒的地下,一路險象環生,怵目驚心。最後,他自己也面臨24小時後離開人世的命運。心灰意冷之餘,同女館員度過亢奮而空虛的幾個小時,而後驅車前往荒涼的海灘,靜候死的來臨。另一條線是「世界盡頭」,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無事。可惜人無身影,無記憶,無心。男女可以相親卻不能相愛。愛須有心,而心已被嵌入無數獨角獸頭蓋骨化為「古老的夢」。於是「我」每天面對頭蓋骨「續夢」不止。

這的確是一部奇思妙想之作。小說把極為荒誕的構思同極為嚴肅的問題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寓庄於諧,虛實相生,場面奇特,氣勢恢宏,發人深省,給人啟迪,堪稱一幅幅經過變形處理的資本主義世界和人們心態的絕妙縮影。此作獲第21屆谷崎潤一郎獎(1985年度)。評審委員丸谷才一有這樣一段評語:這部長篇「幾乎天衣無縫地構築了一個優雅而抒情的世界。……通過游離世界而創造世界,通過逃避而完成冒險,通過扮演『無』的傳達者而探求生之意義」。《世》在日本銷售100餘萬冊。

《挪威的森林》(以下簡稱《挪》)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村上代表作。「挪威的森林」(NORWEGIANWOOD)是60年代甲殼蟲爵士樂隊(TheBeatles,又譯硬殼蟲或披頭士)一支「靜謐、憂傷,而又令人莫名地沉醉」(《村上春樹全集月報·6》)的樂曲,小說主人公的舊日戀人直子曾百聽不厭。18年後。「我」在飛往漢堡的波音747上從機內廣播中重新聽到此曲,不禁聞聲生情,傷感地沉浸在往事的回憶里。這是小說開頭部分。隨即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術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己變得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於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可以說,小說情節是平平的,筆調是緩緩的,語氣是淡淡的,然而字里行間卻鼓涌著一股無可抑制的沖擊波,激起讀者強烈的心靈震顫與共鳴。小說想向我們傾訴什麼呢,生與死?死與性?性與愛?坦率與真誠?一時竟很難回答。讀罷掩卷,只是覺得整個身心都浸泡在漫無邊際的冰水裡,奔波於風雪交加的旅途中,又好像感受著暴風雨過後的沉寂、大醉初醒後的虛脫……

《挪》寫罷第二年,即1988年村上推出了另一部長篇《舞!舞!舞!》(以下簡稱《舞》)。《舞》寫的是一個34歲離婚男人在北海道一家賓館經歷一段奇遇後,邂逅了己成為超級影視明星的高中同學五反田。晚飯後五反田打電話叫來兩個女孩(高級應召女郎)。女孩一個叫咪咪,雍容華貴而又清逸脫俗,足以「喚起男孩永恆之夢。」想不到幾天後咪咪被人用長筒襪勒死在一家高級賓館里。因其錢夾中有「我」的名片而「我」被叫去警察署。「我」為庇護五反田而矢口咬定一無所知。後來「我」問五反田是否殺了喜喜,五反田則回答正在就此考慮:「我殺了喜喜,還是沒殺?」翌日報載:大明星五反田驅「賓士」車入海,自殺身亡。我於是離開東京,重返北海道那家賓館尋找前一段奇遇的續篇。

較之前面的作品大多以70年代為舞台,《舞》將時間背景移至80年代。作為情節,我個人較喜歡警察署里那部分。其中表現出的不動聲色的凄冷苦澀的幽默感為日本文學作品所少見,堪稱精妙的不笑之笑。作為人物,主人公「我」是很有性格魅力的。是的,他的生活是很無奈很無聊,既無遠大的抱負又無特殊的本領,但他有一份真誠,對人對事極少偏見。他不時以都市人特有的「洗練」的感性和富有知性理性的幽默談吐,表達對「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椰榆和嘲諷。而對於朋友,則待之以誠懇和寬容,充滿情義的關懷和人性的理解,從而給這個令人絕望的冷酷世界帶來一涓暖流,為人們乾裂的心田落下幾滴甘露。《舞》在日本銷售近200萬冊。

1994~1995年出版的《奇鳥行狀錄》(直譯應為《擰發條鳥編年史》),梗概大致是這樣的:原先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31歲的「我」失業了——或者不如說「我」自行揚長而去——由於妻子有工作,暫時在家自得其樂地「以夫代婦」。故事是從6年前結婚時養的一隻貓的丟失開始的。貓丟失後,怪事接踵而來。「我」首先接到一個自稱認得「我」的陌生女郎的電話,向「我」咨詢她現在是赤身裸體好還是穿上什麼好(例如帶黑色花邊的三角褲);接著一個16歲女高中生問他,若他喜歡的女孩長有六隻手指並有四個乳房他會做何感想;繼而一個衣著得體卻偏偏冠以一頂塑料紅帽的名叫迦納馬爾他的女子向他宣布貓的丟失僅僅是一切的開始;隨即迦納馬爾他的妹妹迦納克里他向他傾訴經過一次車禍後如何失去一切痛感,如何由肉體娼婦變成「意識娼婦」;又來一個老者向他追述四十年前蒙古邊境的一口深井以及剝皮鮑里斯……更令他費解的是老婆一天上班後再未回歸(他清楚記得這天早上還為老婆拉了連衣裙背部的拉鏈)。於是他下到鄰居院里一口極深的枯井裡想了三天三夜。爬出井回家接到老婆一封長信。信中說她近兩個月來一直在問一個男人睡覺。而她並不愛那個男人(睡覺純粹出於瞬間涌來的性慾),愛的仍是丈夫,叫他不要再找她。如此茫然悵惘之間,迦納克里他邀他同去希臘的一座孤島。正准備行裝,舅父前來向他授予事業成功的秘訣:凡有疑難應從最簡單處入手,比如在合適的場所觀察行人面孔,答案自在其中。他立刻如法炮製。觀察至第十一天,忽然見到一張以往在酒吧見過的一張男子的臉,「有什麼觸動了神經」,他旋即尾隨而去,在一問廢棄的黑屋子裡將對方打得半死不活,對方卻冷笑不止……

《奇鳥行狀錄》(以下簡稱《鳥》)的時間背景是1984年,創作時間應在1993~1995年。當時作者正旅居美國。就是說作者是站在美利堅大地上來遙望來審視日本這個島國的。「簡言之,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著暴力漩渦的莫名其妙的國家」,是「扭歪變形的空盪盪的空屋」,是「空虛的中心」。(沼野充義語,文學界)1995年10月號)這點對我們理解作品或許可以提供某種啟示。整部作品獲第47屆讀賣文學獎。文學評論家丸谷才一在1996年2月1日的《讀賣新聞》上就此撰文,稱贊《鳥》「盡管近結尾部分不無紊亂,但仍極富魅力,若干小故事縱使收入《一千零一夜》亦不遜色,堪稱奇才之作」,「給我們的文學以新的夢境」。的確,作者在《鳥》中再次淋漓酣暢地發揮了其編織故事駕馭虛實揮灑文字的氣勢與才華。如果說《世》是其青年時代平地築起的一座寒氣逼人的摩天冰峰,《鳥》則是其步入中年後向所謂文學極限全力發起的一次沖擊。小說出版不久即被《朝日新聞》連續幾周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甚至榜首。

⑵ 請談談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如題 謝謝了

故事從回憶開始,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十七歲的「我」即渡邊,在飛往漢堡的波音七四七上聽到了「挪威的森林」這首曲子而陷入一段青春故事的回憶里。渡邊在東京上大學時無意間再次遇見好友木月的女友直子,並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當時木月已經自殺了,而直子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她二十歲生日那天和渡邊發生了性關系,之後不久就住進了「阿美寮」療養所養病,渡邊愛著直子,直子的心裡卻只有木月,和渡邊在一起也是因為極度的寂寞孤獨。為此渡邊一直很痛苦,悲哀地難以自禁,他無法擺脫孤獨、虛無和痛苦。在直子養病期間,渡邊又認識了野性未脫、活潑迷人的綠子,渡邊絕望地徘徊在兩段感情之間,既愛著綠子又無法擺脫對直子的責任,這段復雜的感情糾葛最終以直子的自殺告終,而渡邊依然在自我的拯救中掙扎,在現實的世界裡他找不到任何出路。 由此可以看出小說的情節確實平平,然而掩卷而思,總有一種情緒在心頭揮之不去,讀了若干遍之後才捕捉到這種情緒,悲哀和徹骨的孤獨,為直子凄美的命運惋惜;為渡邊的苦苦掙扎而感傷;為永澤、敢死隊的機械而悲哀,這一切都源於小說深沉的悲劇性。小說以「挪威的森林」命名本身就具有悲劇意味,「挪威的森林」(NORWEGIANWOOD)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甲克蟲樂隊(Beatles)的一支「靜謐、憂傷、而又令人沉醉莫名」(《村上春樹集月報*六》)的一首曲子。歌詞的大意是這樣的:男孩在睡夢里感覺女朋友的房間像挪威的森林一樣神秘、無邊無際,醒來卻發現房間空空的,不見了女友美麗的身影,房間像森林一樣孤寂,昨夜的一切宛若一個美麗的夢,男孩在茂密的森林深處彷徨。這支曲子是孤獨虛無的象徵,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個人感受。另外小說開頭以三十七歲的「我」獨自在飛機上,雖是去德國漢堡,但那裡也並非「我」的歸宿,不過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驛站,這也暗含了孤獨、飄泊,透著淡淡的悲劇色彩。本文將著重從小說的悲劇性入手,剖析小說悲劇性的具體表現,以及探究造成人物悲劇命運的深層原因。

⑶ 哪裡可以下到英文版<挪威的森林>有聲讀物,最好MP3格式的

英文名字是:norwegian wood 地址是: http://wuming.movonet.com/...oweidesenlin.mp3
記得採納啊

⑷ 無厘頭是什麼意思

現在人們一般把它理解為庸俗的搞笑,但事實上是有所區別的.

一種說法是: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麼都不行,很沒用。

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

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數條件,那麼,其實您已經具備了當前時代無厘頭的基本特徵了: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承諾,沒有年齡感,不為健康犧牲嗜好,對喜歡的東西不計較價錢,特別喜歡「追新」,無法停止幻想,思維具有跳躍性,經常語出驚人,想到what說what,習慣裸睡,從不大驚小怪,時不時人間蒸發,老找不著東西,你夏天找麻辣燙,冬天尋冰淇淋,還嫌不過癮,你張口無厘頭,動手dotcom,email是你最好的聯系方式,懶得存錢,認為晚上比白天好,養寵物不養小孩,喜歡自由自在,天馬行空,永遠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藐視權威,看淡功利……

解剖無厘頭

在我看來,無厘頭至少包含三重含義:誇張、諷刺和自嘲。

首先是誇張。無厘頭的表現形式即是特殊的誇張。這種誇張超過了影視文藝本身需要的誇張程度,使許多事情讓觀眾或讀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會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馳飾演的瘋子可以用紙帽子帶著大家飛,這是對傳統理念的誇張;在《百變金剛》里,他一開始過的生活窮奢極侈,這是對生活方式的誇張;在《行運一條龍》里,阿水當眾撕開了女同學的上衣,然後又痛不欲生,這是對情感慾望的誇張。誇張給人們帶來淋漓盡致的感覺,把平時生活中不能表現或不想表現的各種東西都發揮到一個極致。

其次是諷刺。人生無常,許多痛苦和不幸都是無法化解的,而面對社會的陰暗、污穢、人性的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變,工作的無聊,掙錢的煩惱,一切都是諷刺的目標。《月光寶盒》中至尊寶帶領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鬥時集體裝死倒地,這是對忠誠的諷刺,因為在一開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幫主馬首是瞻的態度出現;到了《大聖娶親》中他又無法擺脫他對一個很討厭的女人———紫霞的愛慕之情,這是對承諾的諷刺,因為他早已答應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後他本來就是別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馳對雙刀火雞要求畫個心的提議死也不肯,是對女人的諷刺———對一個女人來說,不管她有多重義氣,有多負責任,有多聰明,多能幹,她其實在男人心目中始終只是一個皮囊而已。

最後說自嘲。其實自嘲應該是諷刺的升華,不僅是影視藝術的一個境界,也是思想的一個境界。當一個人學會了自嘲的時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縱觀星馳所有片子,無一不帶著濃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劇之王》為最甚。

扭曲自己,誇張自己,諷刺自己,讓觀眾笑起來,這不是一般的表演,這是一種內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處,不給人以嘩眾取寵的感覺,那就更難了,你必須有謙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舉止,遲鈍的談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處在閃光,是誰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樂。

⑸ 無奈死了哪個腦子進水的人把Norwegian Wood翻譯成《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
那個時候,我剛剛動手開寫《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開篇飛機上那一幕出現的音樂,還是非《挪威的森林》不成(小說那時還沒有起名)。如果要我詳述理由,我也道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當時怎麼也想不出別的音樂(現在仍然想不出)。不管意識與否,不管喜歡與否,我還是真切感受到他們的音樂經年累月實時同步地滲進體內。也許,這就是所謂世代吧。
順便提一句,《挪威的森林》出版後,有種意見認為Norwegian Wood並非挪威的森林,那其實是誤譯,本義應當是挪威產的傢具。這「挪威產的傢具之說」,比如說在阿爾伯特·高德曼撰寫的約翰·列儂傳記中也出現過,似乎作為一種定論流傳頗廣。但若問這見解是否百分之百正確,我想大概也有些可疑。我對甲殼蟲的音樂沒有深入的研究,當然不敢自以為是的固執己見,但就我的閱讀范圍而言,這」挪威產傢具「之說從未有過明確的證據(僅僅是出示」美國人也許不曉得,其實當時在英國,說到Norwegian Wood,指的就是北歐傢具」這種程度的一般事實)。問問美國人英國人,那回答也明確地一分為二,有人說「那是挪威產的傢具」,也有人說「不不,那就是挪威的森林的意思」。看來這似乎不單單是英語與日語的語言差異問題。
假如允許我作為譯者冒昧地闡述一下個人見解,則Norwegian Wood的正確釋義,歸根結底就是「Norwegian Wood」,此外的解釋多少只怕都是錯誤的。檢查一番歌詞內容便會發現,顯然Norwegian Wood這個詞語ambiguous(模稜兩可)的影響,支配了整首歌的詞與曲,對它進行明確定義的行為都難免牽強之嫌。這在日語中和英語中一樣難以捉摸。當然,作為詞語自身,這個詞的含義之一為挪威產的傢具即北歐傢具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並非就是全部。若有人聲稱這就是全部,這種狹隘的斷章取義只怕會致命地損害這首歌的ambiguity(不可定義性)帶給聽眾的不可思議的高深莫測(這種高深莫測正是這首歌的生命所在)。這么做不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嗎?NorwegianWood准確地說,也許不是「挪威的森林」,但同樣也不是「挪威產的傢具」,這便是我的見解。
在《花花公子》雜志的訪談(1981年1月號)中,約翰·列儂就Norwegian Wood說過這么一段話:「在這首歌里我非常小心,簡直成了偏執狂。因為當時不想讓妻子知道我同別的女人有關系。事實上我總是在跟別人搞婚外戀,閃爍其詞地想在歌中描繪這種風流韻事。好比罩上一層煙霧,看上去不像真人真事。我忘記那一次是跟誰乾的好事了。我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麼想到挪威的森林這個詞的」。
這段發言(作者對其作品的發言並非都是正確的、權威性的。從自身經驗來看,這一點也言之有理,但我還是要說),應該說相當明確的暗示了Norwegian Wood不等於「挪威產傢具」。假如事實果真像約翰·列儂說的那樣,則意味著這「盡管不明就裡,卻是將一切都遮掩起來的曖昧模糊、大有深意的東西」。當這樣的念頭銘刻於胸內,約翰腦中便油然浮現出「Norwegian Wood」的意象或觀念來。這是無法翻譯(或解釋)的意象或觀念。任怎麼考慮,它都只能是Norwegian Wood自身。
但總而言之,在我們十來歲那個時期,常常在收音機里聽到這支歌,不管是什麼人說什麼,它都是被喚作《挪威的森林》的曲子。盡管准確來說或許是誤譯,可它卻是乘坐著「挪威的森林」這一交通工具來到我們身邊,作為「挪威的森林」在我們心中占據一席之地。所以我自然不至於憤憤不平:」那又怎麼樣!「可是,這個標題不是很妙嗎?我覺得,如果是《挪威京·武德》(東芝音樂工業公司倒是打一開始便主張這個音譯才是正式歌名)或《北歐傢具真正好》之類的標題,只怕這支歌絕不會在我們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關於Norwegian Wood這個歌名,還有個趣味盎然的說法。是在紐約一個派對上,一位在喬治·哈里森的經紀事務所供職的美國女子告訴我的,而她聲稱「是聽他本人親口說的」。
「Norwegian Wood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歌名。一開始的歌名叫『Knowing She Would』。想想歌詞的前後內容,你明白它的意思吧?(即是說,『Isn'tit good, knowing she would?』這樣豈不好,知道她想要?)但是唱片公司提出異議,宣稱不能灌錄這種是非不分的詞句。於是約翰·列儂當場玩了個諧音游戲,把knowing she would改成了Norwegian Wood。這么一來,不就真相難辨了么?這個歌名其實是一種玩笑哦。」真偽先不論,您不覺得這個說法十分嘻哈、十分俏皮嗎?如果此話當真,約翰·列儂這個人可就帥呆了。

閱讀全文

與norwegianwood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生三國獨霸後宮小說 瀏覽:785
寫同人小說的原創劇情 瀏覽:625
好看的奧特曼的同人小說 瀏覽:151
校園小說女主有病 瀏覽:745
免費免訂閱小說 瀏覽:153
玄幻小說帶魔皇 瀏覽:558
爆皇後菊花小說閱讀網 瀏覽:52
刑偵推理小說網 瀏覽:818
異世界魔術師不詠唱魔法小說 瀏覽:315
黑森林古堡小說全集 瀏覽:207
和同學的媽媽同居有聲小說 瀏覽:860
20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當代卷 瀏覽:355
強女主小說推薦類似葉綰綰 瀏覽:769
現代修真仙葯草小說 瀏覽:986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