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70年短篇小說人民文學

70年短篇小說人民文學

發布時間:2021-07-31 16:20:04

A. 以前度過一本中國短篇小說集 是從1949到1980年代左右 有沒有人有印象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與題主描述類似的書有

人民文學出版社《短篇小說選(1949-1979)》,全八冊。後續幾乎每年都會出一本。

孔夫子舊書網有賣的。

B. 中國最好的文學雜志是哪一本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國文學復興,繁榮,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從《人民文學》讀到的。最開始是《班主任》。

《紅高粱》被張藝謀拍成電影,加速了中國作家和世界文學的銜接與對話,電影獲國際獎也是小說獲國際獎的前奏。所以,曾經,《人民文學》發表的作品連接起來就是一頁文學復甦繁榮的文學史和一部作品選。當然,還有《詩刊》和《星星》上發表的那些詩歌。以上提到的小說,現在一搜,發現有的不是發表在《人民文學》的,但印象中,這些小說都是從《人民文學》上看到的。

《人民文學》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與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關,因為是國家級的頂級文學刊物,所以能夠集中全國最優秀的作家的新作。另一方面,《人民文學》當時解放思想,敢於發表有爭議的和先鋒的作品。地方文學刊物也發表很多這一類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學》集中,有號召力。

C. 好的短篇小說長啥樣

短篇小說國內遇冷?短篇不如長篇?好短篇長啥樣?

來看看方方、趙玫、孫甘露、路內四位知名作家從短篇小說的寫作切入,暢談小說世界

(本文源於文學論壇「甜美的時光片斷」)

短篇不是給長篇練手的

人們往往對「第一次」難以忘懷:方方記得第一部出版作品是短篇小說集《大篷車上》,「那時長江文藝出版社找我,我還有受寵若驚的感覺」;路內記得25歲那年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發表在《萌芽》上,「200元的稿費夠我一個月的生活」。

他們都從短篇開始結緣文學。但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年長篇小說似乎比短篇更受青睞。「雖然短篇小說大師愛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但在中國,作家似乎對長篇更偏愛,更把第一篇長篇的創作當做標志性事件。」袁筱一問:「大家怎麼思考短篇和長篇的關系?現在還寫不寫短篇?」

在方方看來,寫長篇還是短篇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她這一代中國作家於1980年代前後開始寫作。「以當時的經歷、閱歷、知識儲備和寫作技術的成熟程度,都還沒有力氣寫長篇。」

到1980年代中期,中篇小說出現了。「它比短篇容量大,寫起來比較盡興,又不需要花長篇那麼久的時間。所以中篇小說一下吸引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之一。」1990年代後,方方以寫中篇為主,基本沒寫短篇。直至去年,才又拾起寫短篇的筆頭。

「其實西方對中篇小說沒有一個嚴格的概念。」孫甘露表示,「在我看來就兩種――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或者說比較長的短篇和比較短的長篇,小長篇和短長篇。實際上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根本無法互相替代。有一種庸俗的論斷說『寫短篇練練筆』,這句話不成立,好的短篇根本無法寫成一個好長篇,這不是沖點水就可以做成的。」

人們對短篇的理解庸俗了

路內也不認同「短篇是作家起手」這類說法。他說:「有的作家也可能從詩歌、戲劇起手。我們總把長篇和短篇的關系看成一種對抗,還覺得短篇是弱勢。我們談短篇小說時一定會談到長篇,談長篇小說時卻不一定談到短篇。」

「但我覺得,如果有對抗,也不是兩種文體的對抗,而是一個作家身體內兩種特質的對抗。為什麼短篇衰落、長篇興盛?我感覺問題在於短篇小說在逐漸庸俗化,長篇小說逐漸功利化。這可能導致短篇小說更多地為讀者服務,長篇小說更多為作者自己的問題服務。」

路內解釋,長篇功利化是「有個文學野心在那,需要長篇完成里程碑式的東西」,「也可能牽涉到出版野心,出版社對作家也是有要求的。長篇必然會受到功利化的影響,適度范圍內也不是壞事。」

那什麼是短篇庸俗化?路內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下的短篇小說被狗血和雞湯影響,出版界也歡迎這類作品。加上影視對小說的沖擊――需要你寫出影視化的東西。簡而言之,快餐式。」

「短篇小說變得庸俗,作家對短篇小說的理解變得庸俗,讀者對短篇小說的理解也庸俗起來。我們把短篇小說當做一種快速解乏的文化產品。這不是指責,而是一個有意思的文化現象。這和當下我們對小說、對文學認識和教育的不足也有關系。」

他表示人們工作緊張,各種不適,可以通過運動唱歌而非短篇小說解乏。「因為短篇小說是一種心絞痛的快速死法,它其實不提供解乏功能,不提供人生經驗和情感解決方案,不提供勵志和溫暖。好的短篇小說,套用拉納德的一個短篇集的名字:有人喜歡冷冰冰。」

未來是網路小說的天下嗎?

說起長篇小說,方方也提到了網路小說。「現在年輕人寫長篇比較多,特別網路作家一上手就是長篇,嘩嘩嘩一直寫下去。」

對這塊有些陌生的領域,方方評價:「網路小說的好處在於野生野長、充滿活力。但確實沒有人來把關。它的用詞、句式、技術還是比較弱的。但它進步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所以我還是很看好的。」

「我認為網路小說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不夠講究。它們講究情節快速遞進,要求故事迅速發展,吊著每天有人看他的東西。對十年磨一劍、起承轉合、結構追求什麼的,它不講究。當然年輕人不挑技術,只要給我一個故事框架和幾個人物就夠了。」

趙玫認為網路小說的現狀是泥沙俱下,「當然也有好的網路小說,但它與金錢的關系和傳統作家與金錢的關系完全不一樣。」

此外,趙玫表示文學本身是很嚴謹的東西,但是網路小說對語言的修煉不會這么多。「我原來寫作是第一遍手稿,然後謄一遍。後來即便上網打字,我的第一遍稿也一定要在紙上寫。把文字從紙張轉到電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覺得網路文學這個東西先要定義一下。我們現在講的網路文學是所有在網上發表的東西,這太籠統了。其實(網路文學)應該是指在專門網站上發表的,比如穿越、玄幻、言情等類型文學,然後每天更新,下面有打賞閱讀。」孫甘露說。

他曾聽聞有網路作家一天更新上萬字。「他們的創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寫的。從單位時間來講必須是噼里啪啦就下去了。我們寫東西是來回琢磨,一句話這樣講那樣講,這個字在前面在後面,弄了半天,一年半年出來一篇東西。可能這些老朽的想法都要被掃干凈,以後可能就是網路的天下,文學就改了。」

「但一個行當總會出現一些高手,從理論上看,我樂觀其成。」

「像王朔出來時人家罵他,當時施蟄存就講過,你不要看不起這些粗俗的流行的東西,當時《詩經》出來的時候就是粗俗流行的東西。隨著時代轉變,所謂小說就是通俗的,就是閑話,不是很高的東西。」

至於好小說會在哪裡,孫甘露表示:「俄羅斯有個諺語說『眼對眼,看不見臉』,湊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對方長啥樣。我們需要時間和距離從旁觀察。」

來源|澎湃

圖書介紹

華語短經典第一輯全8冊

雲淡風輕+巫和某某先生+早安北京+水鬼+虛擬+平安夜+信使之函+在屋頂上牧雲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雲淡風輕――方方短篇小說選

方方是當代文壇頗為活躍的女作家,其作品多次獲《小說月報》百花獎、中國女性文學獎等多種重大獎項,在社會各界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多部小說被譯為英、法、日、意、葡、韓、泰等文字在國外出版。本書收錄了方方新作《雲淡風輕》《天藍》以及她的經典短篇代表作共12篇,其中《雲淡風輕》被評為2016年花地文學榜年度短篇小說。

巫和某某先生――趙玫短篇小說選

趙玫是較早以女性主義意識寫作的作家,她的小說多具浪漫主義色彩。其作品夢幻、詩意,帶著憂傷,真切感人,先後獲得莊重文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多種重大獎項。本書收錄《巫和某某先生》《無調性短歌》《誰讓夢想變得低沉》等13篇趙玫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

早安,北京――徐坤短篇小說選

徐坤的短篇小說在文化反諷、女性命運和都市情愛等幾個方面有多重探索,表現出女性知識分子獨有的智慧與鋒芒。其作品獲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馮牧文學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項及各大期刊獎30餘項,被翻譯成英、德、法、俄、日語等出版。本書收錄了作者開始創作以來發表過的影響較大的短篇小說8篇,其中《廚房》獲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遭遇愛情》《狗日的足球》《早安,北京》獲過《小說月報》百花獎,《鳥糞》獲得《小說選刊》優秀小說獎。

水鬼――蘇童短篇小說選

蘇童對創作短篇小說尤為偏愛,格非曾說:「毫無疑問蘇童是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大師、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說最高的程度」。其作品獲有茅盾文學獎、英仕曼亞洲文學獎、華語傳媒文學大獎、魯迅文學獎、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等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本書收錄了《水鬼》《拾嬰記》《騎兵》等短篇小說代表作11篇。

虛擬――畢飛宇短篇小說選

畢飛宇是中國當代最具實力的小說家之一。前期創作以中短篇小說見長,後期轉向長篇小說寫作。《哺乳期的女人》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玉米》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推拿》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本書收錄《哺乳期的女人》《懷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莊》等9篇畢飛宇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

平安夜――李洱短篇小說選

李洱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之後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獲有茅盾文學獎、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被翻譯成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石榴樹上結櫻桃》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高度推崇,德媒評其為「配得上它所獲得的一切榮譽」。本書收錄《平安夜》《兒女情長》《夜遊圖書館》等8篇李洱短篇小說代表作。

信使之函――孫甘露短篇小說選

孫甘露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種譯文,被收入海內外多種文學選集。本書收錄了其成名作《訪問夢境》以及《信使之函》《請女人猜謎》等孫甘露最具代表性短篇小說5篇。

在屋頂上牧雲――路內短篇小說選

路內,2007年以長篇小說《少年巴比倫》而受到關注,被認為是當代文壇出現的最讓人驚艷的小說家,被評論家稱之為中國70一代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其文字幽默暢快,而又傷感纏綿,常常讓人「微笑著讀他的文字,卻忍不住悲傷」。著有「追隨三部曲」,《花街往事》《慈悲》等。曾獲首屆《人民文學》新人長篇獎,《GQ》中文版年度作家、華語文學傳媒獎年度小說家。本書收錄了路內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8篇。

D. 人民文學獎的作品精選

人民文學雜志社主辦,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
人民文學雜志創刊60年之際,推出了2003年以來的獲獎作品精選。
2003年度
散文
周曉楓·你的身體是個仙境
黃集偉·借一張嘴,說美麗臟話
詩歌
李元勝·景象
桑克·時光登記薄
大解·神秘的事物
2004年度
散文
於堅·火爐上的湖泊
格致·減法
詩歌
雷抒雁·明明滅滅的燈
張執浩·覆蓋
2005年度
散文
周國平·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馮唐·浩浩盪盪的北京
詩歌
雷平陽·秋風辭
劉川·這樣或那樣
2006年度
散文
夏榆·黑暗中的閱讀和默誦
舒婷·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陳染·我究竟在這艘人世之船上浮想什麼
詩歌
湯養宗·在漢詩中國
傅天琳·六片落葉
2007年度
散文
汗漫·一枚釘子在寧夏路上奔跑
江少賓·地母·徵婚
詩歌
古馬·古馬的詩
白堊·青藏詩章
2008年度
散文
塞壬·轉身
張悅然·月圓之夜及其他
詩歌
阿門·中年心跡
商澤軍·奧運中國
作者: 人民文學雜志社 編
出 版 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I S B N : 9787562450429
編輯推薦池莉、莫言、麥家、阿來、陳忠實……你不能錯過的中國當代文學光芒之作,六年頂尖高手萃選,絕佳文學盛宴。
靈魂的拷問,生命的遐思,性靈與真我的表達。
目錄 2003年度
中篇小說
熊正良·我們卑微的靈魂
荊永鳴·北京候鳥
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
短篇小說
魏微·大老鄭的女人
戴來·茄子
2004年度
中篇小說
映川·不能掉頭
曉航·師兄的透鏡
陳應松·馬嘶嶺血案
短篇小說
莫言·月光斬
張楚·長發
須一瓜·毛毛雨飄在沒有記憶的地方
2005年度
中篇小說
葛水平·喊山
楊少衡·林老闆的槍
孫春平·怕羞的木頭
短篇小說
石舒清·果院
劉慶邦·鴿子
2006年度
中篇小說
羅偉章·奸細
張翎·空巢
陳希我·上邪
短篇小說
郭文斌·吉祥如意
2007年度
中篇小說
魯敏·思無邪
田耳·一個人張燈結綵
短篇小說
阿來·短篇三篇
陳忠實·李十三推磨
2008年度
中篇小說
葉舟·羊群入城
馬秋芬·朱大琴.請與本台聯系
計文君·天河
短篇小說
姚鄂梅·秘密通道

E. 王願堅革命小說全集

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的一生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非常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燈光》《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支隊政委》《後代》《媽媽》 糧食的故事
《趕隊》《珍貴的紀念品》《草》電影《閃閃的紅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海兩期課改新教材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三單元:人貴有精神,第10課。 《草》,被選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4課。 《燈光》,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第3課(略讀課文),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燈光,第11課(略讀課文) ,第52頁到54頁。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9課,第86到88頁。 《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3單元第10課 《三人行》被編進,小學冀教版,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8課

F. 1986年人民文學全部目錄

季羨林等14位教授·《中外文學閱讀書目——中國古典文學》
此書目錄自著名梵文學家、翻譯家季羨林主編的《中外文學書目答目》(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6年出版)。書中推薦了 268 種參考書目,大多為世界名著或重要作家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其中包括中國古典文學部分 107 中,中國現代、當代文學部分 35 中,文學理論部分 25 種,西方文學部分54 中,東方文學部分 20 中,俄蘇文學部分 27 中。推薦者有北京大學季羨林、楊周翰、李賦寧等14 位教授。
1 白居易詩選 顧學頡、周汝昌
2 長生殿 洪升
3 楚辭選 馬茂元注
4 春秋左傳讀本 王伯祥
5 東周列國志 馮夢龍 蔡元放
6 杜甫詩選 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
7 杜牧詩選 繆鉞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沃堯著 張友鶴校注
9 范大成詩選 周汝昌
10 古神話選釋 袁珂選
11 古詩十九首初探 馬茂元著
12 關漢卿戲曲選 (元) 關漢卿著
13 官場現形記 李寶嘉
14 國語選 傅庚生
15 韓愈文選 童第德
16 韓子淺解 梁啟雄
17 漢書選 顧廷龍、王煦華
18 漢魏六朝賦選 瞿蛻園
19 漢魏六朝散文選 陳中凡
20 漢魏六朝詩選 余冠英編
21 漢魏六朝小說選 徐震堮
22 紅樓夢 曹雪芹
23 話本選 吳曉玲
24 黃庭堅詩選 潘伯鷹
25 稼軒詞編年箋注 鄧廣銘
26 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夏承燾
27 近代詩選
28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龍榆生
29 鏡花緣 李汝珍
30 康有為詩文選 康有為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選
31 老殘游記 劉鶚著 陳翔鶴校 戴鴻森注
32 樂府詩選 余冠英
33 李白詩選 復旦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
34 李賀詩選 葉蔥奇
35 李清照詩詞選注 劉憶萱
36 李商隱詩選 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組
37 歷代詩歌選 季鎮淮、馮鍾芸等
38 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
39 遼金元詩選 章荑蓀
40 聊齋志異選 蒲松齡著 張友鶴選
41 柳亞子詩選 柳亞子著 徐文烈
42 柳宗元詩文選 貝遠辰
43 龍川詞校箋 夏承燾
44 陸游詩選 游國恩、李易
45 論語譯注 楊伯峻
46 孟子譯注 楊伯峻
47 明代散文選注 劉世德
48 明清傳奇選 趙景深 胡忌
49 明清文言小說選 薛洪績
50 明人雜劇選 周貽白
51 牡丹亭 湯顯祖
52 南唐二主詞校訂 王仲聞
53 孽海花 曾樸
54 歐陽修詩選 施培毅
54 歐陽修詩選 施培毅
55 歐陽修文選 杜維沫、陳新
56 琵琶記 高明著 錢南
57 清代散文選注 王榮初 蔡一
58 人境廬詩草箋注 黃遵憲著 錢
59 儒林外史 吳敬梓
60 三曹詩選 余冠英
61 三國演義 羅貫中
62 詩經選 余冠英選注
63 史記選 司馬遷
64 水滸傳 施耐庵
65 水滸後傳 陳忱
66 說岳全傳 錢彩 金豐
67 宋詞選 胡運翼
68 宋詩選注 錢鍾書
69 宋文選
70 蘇軾詞選 陳邇冬
71 蘇軾詩選 陳邇冬
72 隋唐演義 褚人獲
73 唐代散文選注 張撝之
74 唐詩三百首詳析 喻守真
75 唐詩選 馬茂元
76 唐詩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77 唐宋傳奇選 張友鶴
78 唐宋詞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選
79 桃花扇 (清)孔尚任
80 陶淵明集 逯欽立
81 晚清小說史 阿英
82 汪笑儂戲曲集 汪笑儂
83 王維詩選 陳貽焮
84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組
85 文天祥詩選 黃蘭坡
86 西廂記 王實甫
87 西遊記 吳承恩
88 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
89 辛亥革命烈士詩文選 蕭平編 吳小如注
90 嚴復詩文選 嚴復著 周振甫選注
91 楊萬里選集 周汝昌
92 吟風閣雜劇 楊潮觀注 胡士瑩校注
93 庾信詩賦選 譚正璧、紀馥華
94 元好問詩選 郝樹候
95 元明清詩文選 米治國
96 元散曲選注 王季思
97 元雜劇選注 王季思等
98 戰國策選講 劉億萱
99 中國古代寓言選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
100 中國古典短篇小說 上海文藝出版社
101 中國歷代文選 四川師范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
102 中國文學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
103 中國文學史 游國恩
104 中國戲曲通史 張庚 郭漢城
105 中國小說史 北京大學中文系
106 莊子淺注 曹礎基

G. 《短篇小說》雜志發行量是10萬是嗎

感覺買短篇小說的人是比人民文學多誒~

H. 王願堅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的一生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非常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燈光》《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支隊政委》《後代》《媽媽》 糧食的故事
《趕隊》《珍貴的紀念品》《草》電影《閃閃的紅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海兩期課改新教材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三單元:人貴有精神,第10課。 《草》,被選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4課。 《燈光》,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第3課(略讀課文),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燈光,第11課(略讀課文) ,第52頁到54頁。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9課,第86到88頁。 《七根火柴》,被選入上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3單元第10課 《三人行》被編進,小學冀教版,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8課

就只有這些了??
----

tot

I.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都買需要多少錢

定價為3347.6元,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旗艦店(天貓)現在七五折優惠2510.78元。


J. 1978或1979年的《人民文學》雜志上有一篇短篇小說叫《青春插曲》,哪裡能找到

《人民文學》1979年第03期 作者:張斌;
青春插曲

夜深了。透過梧桐枝葉的縫隙,可以望見對面病房大版樓還亮著燈光權。遠遠的天邊不時有一陣沉悶的雷聲滾過,之後便歸於加倍的沉寂了。 見習護士張蓓蓓在宿舍窗前久久佇立。一道閃電從空中劃過,含在姑娘眼角的淚珠象寶石一樣閃爍了一下。她慢慢回過身來,走到床前,擰開小桌上的台燈,從地上拾起一封信,很快讀過,隨即從枕沖頭底下摸出一個天藍色的日記本。封面上有兩個燙金的草體字:青春。掀開

閱讀全文

與70年短篇小說人民文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奧特曼的同人小說 瀏覽:151
校園小說女主有病 瀏覽:745
免費免訂閱小說 瀏覽:153
玄幻小說帶魔皇 瀏覽:558
爆皇後菊花小說閱讀網 瀏覽:52
刑偵推理小說網 瀏覽:818
異世界魔術師不詠唱魔法小說 瀏覽:315
黑森林古堡小說全集 瀏覽:207
和同學的媽媽同居有聲小說 瀏覽:860
20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當代卷 瀏覽:355
強女主小說推薦類似葉綰綰 瀏覽:769
現代修真仙葯草小說 瀏覽:986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
穿越小說女主會仙術 瀏覽:979
總裁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