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晏子有聲小說

晏子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8-04 21:40:58

⑴ 晏子的資料和著名事跡

一、資料

晏嬰(?—前500年),姬姓(一說子姓),晏氏,字仲,謚「平」,史稱「晏子」,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齊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嬰去世。其思想和軼事典故多見於《晏子春秋》。

二、軼事典故

1、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

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

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

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被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當前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

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當下「折沖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跡。孔子稱贊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沖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2、晏子使楚

出使狗國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知道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門旁邊開了個小洞,請晏子從小洞進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嚴詞加以拒絕。

他說,「到了「狗國」,才走狗洞,我現在是出使楚國,不應該走狗洞。」招待晏子的官員只好請晏子從大門進去。

3、挨肩接踵、揮汗如雨

晏子進去拜見楚王。楚王故意問:「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人們把袖子舉起來,可以遮住太陽;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接著問:「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派你出訪呢?」

晏子答:「我們齊國派使節出訪很有講究:對那些精明能乾的的人,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使臣,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無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國來了。」

晏子的話使本打算要戲弄他的楚國君臣們面面相覷,半天說不出話來。

4、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的最能言善辯的人,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大王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

大王就問:『他是做什麼的?』我則回答:『他是齊國人。』大王接著再問:『他犯了什麼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竊罪。』"楚王覺得是個妙計。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員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麼的人?」

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擅於偷東西的嗎?」

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葉子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

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5、二桃殺三士

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侍齊王,皆勇猛異常,但居功自傲,不講禮儀。晏子視為禍患,建議景公殺之。景公擔心武力無法制服,於是晏子讓齊景公賞賜二桃,讓他們論功而食。

公孫接以曾搏擊野豬和幼虎拿得一桃,田開疆曾引兵退敵亦拿一桃,古冶子陪景公渡河,曾斬黿除怪,自持功高,拔劍而起。

田開疆和公孫接說:「論勇論功,都比不上你,拿桃不讓,是貪心,不敢自殺,是沒勇氣,因而都退還了桃子自殺。古冶子認為自己獨生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不死無勇,也自殺了。

三士既死,景公以士禮安葬。

晏子以二桃殺三士,消除了政治隱患,其智慧非同尋常。現存三士冢。

⑵ 晏子的主要作品有什麼

晏揚,原名晏慶盛,筆名晏揚、晏子、易家言等。1969年生,河南信陽人。現在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工作,少校軍銜。主要作品有:《古代鄉愁文化漫談》、《中華民魂》(與人合著)、《美學新論》、《護士美學修養》,並有《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兩重性》等十餘篇學術論文發表。

⑶ 晏子簡介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齊庄公二年(公元前552年),晏子聽說晉國退軍,向齊庄公說晉軍施仁給我們,我們不能不義,於是齊庄公到澶淵同晉平公及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國結盟,承認晉國的盟主地位。



(3)晏子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舌戰群雄

晏子出使楚國,入朝時,為了嘲諷晏子短小的身材,楚國派身材高大的武士羅列在兩旁迎候,晏子對楚國陪同說:「我是為二國友好交往而來,並不是來與貴國交戰的。把這些武士撤下去吧。」陪同只得尷尬地叱退武士。

晏子進入朝門,楚國幾十員大臣等候著。晏子連續辯倒了楚郊尹鬥成然、楚大臣陽丐、楚右尹鄭丹、楚太宰啟疆、楚王車右囊瓦。最後楚大夫伍舉見大家難當晏子,忙解圍說:「晏平仲天下奇才,你們怎麼能跟他較勁呢,算了,楚王等著召見呢。」


⑷ 關於晏子的所有文章。

關於晏子的大多數文章,記錄在先秦典籍《晏子春秋》上。這部書詳細地記述了齊國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賢相晏嬰的生平軼事及各種傳說、趣聞。

這部書共分為8卷二百一十五章。全書又分內篇、外篇兩部分,其中:內篇分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六篇;而外篇分上、下二篇。諫上、諫下主要記敘晏嬰勸諫齊君的言行,問上、問下主要記敘君臣之間、卿士之間以及外交活動中的問答,雜上、雜下主要記敘晏嬰其他各種各樣的事件。外篇兩篇內容較為駁雜,與內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別。各篇之間的內容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互有聯系,個別的還有互相矛盾之處。

全書所記載的215個小故事相互關聯和補充,有人物描寫、環境烘托、故事情節,還有不少章節寫了矛盾的沖突,很吸引人,構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⑸ 晏子身平

晏子名嬰字平仲,萊之夷維(今山東濰坊市高密)人,春秋齊國名相,據專家考證,生年不詳。在2500多年前,醫療條件極差,戰亂不斷,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時代,一個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晏子一生忙於政事,沒有養生長壽方面的論述,但從有關典籍和家鄉人們的傳說中,可窺到這位政治家長壽之道的一斑。

仁者長壽,和則養生

「仁」是儒家「仁政愛民」的主要學說,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內容。曼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時於天下」必須「始於愛民」。他堅持「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遇有災荒,國家不發糧救災,他就將自家的糧食分給災民救急,然後動諫君主賑災,深得百姓愛戴。對外則主張與鄰國和平相處,不事撻伐。齊景公要找魯國,他勸景公「請禮魯以息吾怨,遺其執,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魯」。此舉受到許多諸侯國的贊譽。這正是體現了人們常說的「萬人稱譽,多壽病法」的道理。

廉潔無私,心胸坦盪

晏子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他善良無私的胸襟和坦盪寬闊的心地,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活簡朴,清心寡律

晏子生活十分儉朴,吃的是「脫粟之食」、「苔菜」,可謂「食菲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粗茶淡飯素食當家;穿的是「緇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駑驪;住的是「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僅如孔子所說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見晏子妻「老且惡」,欲以愛女嫁他,他堅辭不納。他說;「去老者,為之亂;納少者,為之淫,且夫見色而忘義,處富貴而失倫,謂之逆道」。他說到做到,言行一致。應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

樂觀豁達,處其自然

晏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他曾辭退了「三年而未嘗弼過」的高糾,主要嫌這個人三年都沒有指出過自己的過錯。孔子贊他是「不以已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表明了他隨和大度,注重自身修養的品格。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律。不像有的王公貴胃祈求長生之術,求神靈保佑不死。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相傳為晏嬰撰,現在一般認為是後人集其言行軼事而成。書名始見於《史記·管晏列傳》。《漢書·藝文志》稱《晏子》,列在儒家類。全書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內、外篇。主要記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寫出了晏嬰形象,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書中寓言多以晏子為中心人物,情節完整,主題集中,諷喻性強,對後世寓言有較大的影響。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齊庄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編輯本段]晏子機智之事

二桃殺三士

戰國齊景公時,田開疆帥師征服徐國,有拓疆開邊強齊之功;古冶子有斬黿救主之功;由田開疆推薦的公孫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結為兄弟,自號為「齊邦三傑」。齊景公為獎其功勞,嘉賜「五乘之賓」的榮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三人挾功恃勇,不僅簡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無禮統。甚至內結黨羽,逐漸成為國家安定的隱患。齊相晏嬰,即晏子深感憂慮,想除掉,又擔心景公不允許,反結怨於三人。
一天,魯齊結好,齊景公宴請魯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請開園取金桃為兩國結盟祝賀。景公准奏後,晏子引園吏親自監摘。摘得六個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氣撲鼻」。依禮,齊魯二國君各享一個,齊魯二國相各享一個。盤中尚剩兩個,晏子奏請賞給臣下功深勞重的人,以表彰其賢能。齊景公讓諸臣自我薦功,由晏子評功賜桃。
公孫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薦。二人一自薦功勞,晏子就肯定了二人的功勞,並即刻將兩桃分別賜給了這兩人。田開疆以開疆拓邊有功而自薦。晏子評定田開疆功勞為最大,但桃已賜完,說只能等到來年桃熟,再行獎賞。齊景公說他自薦得遲,已沒有桃子來表彰其大功。田開疆自以為這是一種恥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於是揮劍自殺。古冶子和公孫捷相繼因功小食桃而感到恥辱也自殺身亡。晏嬰就用兩個桃子除掉了三人,消除了齊國隱患。

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為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沖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跡。孔子稱贊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沖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出使狗國,故進狗門

晏嬰不但在迎接外國使節的時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國之時,每次也能態度決然,隨機應變,不辱使命。
春秋末期,諸侯均畏懼楚國的強大,小國前來朝拜,大國不敢不與之結盟,楚國簡直成了諸侯國中的霸主,齊相國晏嬰,奉齊景公之命出使楚國。楚靈王聽說齊使為相國晏嬰後,對左右說:「晏平仲身高不足五尺,但是卻以賢名聞於諸侯,寡人以為楚強齊弱,應該好好羞辱齊國一番,以揚楚國之威,如何?」太宰一旁言道:「晏平仲善於應對問答,一件事不足以使其受辱,必須如此這般方可。」楚王大悅,依計而行。
晏嬰身著朝衣,乘車來到了楚國都城東門,見城門未開,便命人喚門,守門人早已得了太宰的吩咐。指著旁邊的小門說:「相國還是從這狗洞中進出吧!這洞口寬敞有餘,足夠您出入,又何必費事打開城門從門而入呢?」晏嬰聽罷,笑了一笑,言道:「這可是狗進出的門,又不是人進出的門,出使狗國的人從狗門出入,出使人國的人從人門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來到了人國呢,還是狗國呢?我想楚國不會是一個狗國吧!」守門之人將晏嬰的話傳給了楚靈王,楚靈王聽罷,沉思了一會兒,才無可奈何的吩咐打開城門,讓晏嬰堂堂正正地進入了楚都。

霸業因時而興

晏相國來到了館舍,楚國大臣為他洗塵接風,席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楚國下大夫首先發言道:「齊自太公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足可以與楚匹敵。為什麼自齊桓公稱霸中原之後,曇花一現,再不能領袖諸侯了呢?以齊國國土之寬廣,人口之眾多,國家之富庶,加上晏相國您的才智,怎麼就不能再崛起中原呢?反而向我楚國結盟,這太讓人費解了。」晏嬰回答:「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於諸侯之後,諸侯連年征戰,春秋五霸迭興,齊國稱霸於中原,秦國威振於西戎,楚國稱雄於荊蠻之地,這一切固然有人為的因素,可大多數靠的是天意。先前以晉文公的雄才大略,尚且逃亡四方;秦穆公霸於西戎之後,文治武功盛極一時,其死後子孫衰弱,再也難振往日之雄風;就連你們楚國也自楚莊王之後,亦常受吳晉二國的騷擾,困苦不堪。難道只有齊國衰弱不成?今日齊國前來交好結盟,這只是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罷了。你作為楚國名臣,本應通曉『隨機應變』這四個字的含義,可怎麼卻也問出這樣愚蠢的問題呢?」
良臣死社稷,不死昏君
下大夫臉紅著退了下來,身旁的上大夫不服氣地質問道:「平仲您自以為是隨機應變之士,然而齊自內亂以來,齊臣為君死的不可計數,而您作為齊國的世家大族,卻不能討伐叛賊,或棄官明志,或為君王而死,您不覺得羞愧嗎?為什麼還留戀名譽地位遲遲不肯離去呢?」晏嬰正色反駁道:「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於小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只知道君主為國家的社稷而死時,作臣子的才應該與之同死,而今先君並非為國家社稷而死,那麼我為什麼要隨隨便便從先君而死呢?那些死的人都是愚人,而非忠臣,我雖不才,但又怎能以一死來沽名釣譽呢?況且在國家有變時,我不離去,乃是為了迎立新君,為的是保存齊的宗祖,並非貪圖高位呀,假使每個人都離開了朝中,國家大事又有誰來做呢?並且國家內亂,哪一國沒有發生過呢?你們楚國不是也有這種事嗎?又何必責怪我們呢?」

外貌不足識人

又有人不滿地說道:「英雄豪傑,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而今相國您,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只是徒逞口舌之利的說客罷了。單單依靠口舌,而沒有實際的本領,欺世盜名,不感到可恥嗎?」「我聽說稱錘雖小,能值千斤,舟槳雖長,不免為水浸沒,紂王勇武絕倫,不免身死國亡,為什麼呢?我承認自己並無出眾的本領,愧居相位,卻絕不是與您逞口舌之利,只是問有所答罷了。難道我拒不回答嗎?那也太無禮了。」

小人出使小國

宴會後,楚靈王接見了晏嬰,;楚靈王一見到晏嬰,馬上問:「齊國是不是很缺乏人才?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矮子來出使楚國?」「大王,齊國人多著呢。國都臨淄人口百萬,每人呼一口氣,可以呼氣為雲,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揮汗如雨。行人來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麼能沒有人才?只是敝國有一個規矩,賢明之人出使賢國,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國,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而今我無才無德又最不肖,只好來楚國為使,希望大王原諒。」

⑹ 晏子故事(簡介)

晏子仆御
晏子做齊相的時候,有一次出門,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窺視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國相的馬車夫,抱著大傘蓋的柄,揚鞭驅馬,洋洋自得,很是自我滿足。回家後,他的妻子請求離開他。丈夫問她是什麼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長不滿六尺,做了齊國的相國,名聲顯赫於諸侯。今天我看他出門,見他思慮非常深遠,總是態度謙和。你身長八尺,卻做了人家僕從和車夫,但是你的意氣自感滿足了。我因此才要求離開你。」
後來,丈夫便自覺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問車夫,車夫如實地回答,晏子就推薦他做了大夫。

閱讀全文

與晏子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
穿越小說女主會仙術 瀏覽:979
總裁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215
亞馬遜漂流記有聲小說 瀏覽:813
網路小說黑火 瀏覽:486
女主在部隊訓練的小說 瀏覽:563
月關哪本小說好看 瀏覽:898
莫言短篇小說大嘴 瀏覽:314
洛天依同人系統小說 瀏覽:435
女主當空姐的小說 瀏覽:484
哈金小說落地在線閱讀 瀏覽:720
不用下載的好看小說網站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447
玄幻煉丹完結小說 瀏覽:214
割下女人頭顱的玄幻小說 瀏覽:102
暴露狂小說TXT下載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