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乾隆皇帝有什麼故事3
代帝王中的乾隆,遊山玩水遍及大半個中國,吟詩題字,行圍射獵,擺弄古董,無所不好。其父雍正卻「秉性不華糜」、「崇儉而不奢」、「日夜憂勤」。究之於史實,他也的確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終日忙於打擊政敵,整頓吏治,清查錢糧,籌劃軍務等等,以至從未遠巡,絕少游幸。 滿清於1644年入關,傳至第四代皇帝乾隆已百年。高宗是清朝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在位六十年,又當了三年太上皇,死時八十九歲。這一時期歷史上稱為「康乾盛世」。高宗生前自稱「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相傳乾隆學其祖父康熙先後亦曾六次下江南巡視。在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了浙江的海寧縣陳閣老處。作為封建時代的「太平之君」,乾隆沉於安樂,習於驕奢,游山水成性,嗜園林成癖,又縱瓷聲色,鋪張無度,晚年益甚。他六次南巡,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遊山玩水,正如他自己所說:「江南名勝甲天下」,正可借南巡之機,「眺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因此,他與康熙南巡「非為游觀」不同,每於南巡前一年,就進行周密准備,指定親王一人任總理行營事務大臣,負責勘察路線,修橋鋪路,葺治名勝,興建行宮等事宜,南巡中,除皇太後孝聖憲鈕祜祿氏、皇後、妃嬪外,另有扈從官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章京侍衛,拜唐阿兵丁等二千五百餘人,興師動眾,前呼後擁,浩浩盪盪。行進中,陸路用馬五、六百匹,太平車四百餘輛,征調夫役不計其數;水路則用船一千多隻,首尾銜接,旌旗招展,聲勢顯赫。沿途興建行宮三十多處,供停留歇息。因乾隆講究排場玩樂,地方官吏自然爭相逢迎,獻媚爭寵、惟恐或後。每到一地,「聖駕入境前一日」,地方官員便專程出境迎接,並准備大量美食佳餚,「以便取用」,甚至差遣獵戶,捕捉麻雀野兔等禽獸,以供乾隆隨身所帶鷹犬食用。盡管乾隆於每次巡行之行,都照例申飭一番,要求地方官吏,「各敦本業,力摒浮華」,「時時思物力之維艱,事事惟奢靡之是戒」,實際上乾隆對地方官吏的逢迎,不僅默許,甚至獎勵。如三十年乾隆奉皇太後南巡,地方官吏以「慈駕臨駐旃廬,究不若屋宇之安善」,紛紛葺建行宮,加以修飾。乾隆不僅不予勸止,反而從公項內撥出巨款,凡有行宮處,各「賞銀二萬兩充用」。素以豪華著稱的兩淮鹽商,每在乾隆南巡時,都獻納巨款,供其揮霍,乾隆不僅不予推辭,還稱贊他們:「踴躍急公,捐輸報效」,甚至特意加恩賞賜。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南巡,同行的有孝聖憲太後,皇後和自己的令貴妃、慶妃、容嬪、永常在等六人。二月的一天,途經碭山巡察黃河故道南岸,日落西山宿營,乾隆皇帝諭旨,諄諄告誡:滿洲風俗,素以尊君至上,撲誠忠敬為根本,自騎射之外,一切玩物喪志之事皆無所漸染。乃近來多效漢人習氣,沒建行宮,皇上則不住民宅!這時弄得地方官吏目瞪口呆,晚知皇上駕臨,不及營造行宮,作了難。隨乾隆心腹大臣——京師九門提督和總理行營事務大臣揣知皇帝好悟禪理,稟皇上乾隆,只有足下訾庄(現唐寨區夾堤鄉)有寺院廟宇,再搭黃布城和蒙古包帳房,可否?乾隆隨口諭:「今夜且在寺宇歇宿一宵。周圍三十里以內,地方官員一律朝服接駕,耆民老婦紳衿生監排列跪伏,謝皇上。乾隆升座,故道鹽商揣知皇帝好悟禪理,花重金僱人剃了頭,充當和尚,大、小和尚入見,請了安,殷勤侍衛。這時豐知縣(現江蘇)、沛知縣(江蘇)、碭知縣(安徽)早已逢迎進貢美食、土特產品:「豐縣的煙、沛縣的酒,碭山的酥梨謝花藕」。碭山縣令不但早備飯食,夫馬等項事宜,並早從訾庄,郭樓選備了馳名酥梨,呈送貢品與乾隆皇帝,說:小官無貴禮應酬,酥梨乃七品縣地特產,呈皇上品嘗解渴。膳房章京水洗,承恩公德保傳隨膳單小刀五把,削皮遞呈乾隆品餐數口一枚,諭雲:「全國進貢果梨不少,此酥梨乃甲天下矣。再為聯精選上品,帶回京呈貢皇考(雍正)祭品,賞賜郎世寧七十壽辰,酬謝為父『畫鷹、松林、靈芝』恭賀即位。」 從乾隆品嘗碭山酥梨後又口諭捎帶為皇考進貢佳品,看出乾隆是素以尊君親上的。所以從略述之中,可看出雍正的確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三十年二月里一天的次晶,起碼上千官兵,由大、小和尚合手送程,「老佛爺一路平安!」乾隆:「免。」「阿彌陀佛!」乾隆皇帝四月下旬回京後,為對訾庄寺宇和尚殷切招待,不久便賞銀二萬兩給和尚,擴建廟宇,金粉修飾,更名「皇封閣」。又新建戲樓,配以迴廊,甚為壯觀。至今當地群眾仍流傳著乾隆皇帝與碭山酥梨的故事。因為皇帝住過這里的廟宇,吃過這里的井水,所以這里夏季都沒有蚊子。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的。太後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後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後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後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葯。"乾隆皇帝見太後這么高興,立即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後。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B. 評書乾隆皇帝 請問誰有《乾隆皇帝》上的下載地址非常感謝。 [email protected]
http://www.115ps.com/dbxz.htm
我在這里下載的,一共是6部,找到以後右鍵點數字下
C. 趙維莉的評書乾隆皇帝什麼內容
風華初露》001-071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一卷。
《夕照空山》072-134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二卷。
《日落長河》135-196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三卷。
《天步艱難》197-258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四卷。
《雲暗鳳闕》259-314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五卷。
《秋聲紫苑》315-368回,是系列長篇小說《乾隆皇帝》的第六卷。
D. 乾隆皇帝的一生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E. 乾隆皇帝txt全集下載
乾隆皇帝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眼下已立過了秋,可天氣絲毫沒有見涼的意思。接連幾場大雨都是旋下旋停。晴時,依舊焰騰騰一輪白日,曬得地皮起卷兒,大驛道上的浮土象熱鍋里剛炒出的面,一腳踏上去便起白煙兒,焦熱滾燙,灼得人心裡發緊。德州府衙坐落在城北運河岸邊,離衙一箭之地便是碼頭,本是極熱鬧的去處,但此刻午後未未時分,櫛比鱗次的店肆房舍雖然都開著,街上卻極少行人。靠碼頭東邊申家老店裡,店老闆和三四個伙計袒胸露腹地坐在門面里吃茶打扇擺龍門陣:
「哎,你們聽說沒有?」一個伙計一手揮扇,另一手搓著瘦骨鱗峋的前胸,把一條條黑膩膩的汗灰捏在手裡擺弄著,口中說道:「德祥老店分湯,兄弟三個昨個打了一仗。老二老三合手臭揍了馬老大一頓,嘻嘻……我去瞧時,已經熱鬧過了,三兄弟赤條條的,渾身血葫蘆一樣,三個婆娘各攙著自己當家的對罵,一鍋老湯都翻潑到院里。哎呀呀你沒見,老二家媳婦那對大白奶子、老三家娘兒褲子扯到大腿根兒……」說著,似乎犯了饞蟲般啯地咽了……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F. 清朝皇帝乾隆的一生3
中國清朝皇帝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1711—1799年),中國清朝皇帝(1735—1795年在位)前代所以亡國者,曰強藩,曰外患,曰權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無一彷彿者——乾隆自評我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貨物,……朕體諒西洋各國的難處,所以准許在澳門開設洋行,滿足夷人所需。……天朝法制森嚴,每一盡土地都開於版圖,不容分制,英人請求賞給土地一事,斷不可行,……爾國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全爾有邦,共享太平之福——乾隆答外國通商使臣乾隆皇帝,名愛新覺羅·弘歷,廟號清高宗,是清朝入關之後第四任皇帝。他60年的穩定統治,維持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他的時代,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經過漫長沉澱之後的集大成的時代,他個人也成為這一切的總代表。乾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也是雍正諸子中最有才乾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喜愛,在雍正即位當年,就被以「秘建皇儲」的方式確立為繼承人。1735年,雍正暴崩,乾隆順利繼承皇位。自小得寵,且幾乎沒受到挫折就登上最高寶座,也許是釀成乾隆後來「好大喜功」的一個原因。
雍正在位時期進行一系列改革以加強統治,並大力反貪,整肅朝綱,為乾隆的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他的統治也留下了「嚴苛」的惡名。乾隆即位之後,首先想樹立寬大政治的形象,平反了雍正時期被迫害的一些要員。但實際上,終其60年的統治,「寬大」只是表面文章,嚴苛才是其真正內核。乾隆在內政方面創舉不多,最大的成績是繼續施行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政策,並以個人的威望維持統治高層的穩定,使社會經濟在穩定發展中達到繁榮。最為乾隆自己引以為豪的,是他的「十全武功」,他也因此自稱為「十全老人」。所謂「十全武功」包括兩次平定西北的准噶爾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兩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一次出征緬甸,一次出征越南和兩次出征尼泊爾的廓爾喀。實際上,對歷史影響較大的只有西北方面的軍事行動。盡管蒙古准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被康熙擊敗,但他的侄子策布阿拉布坦在西北仍擁有很大的勢力,控制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煽動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與清廷為敵。策布阿拉布坦死後,其子噶爾丹策零繼續統領其眾。乾隆時代,遇上准噶爾部內亂的大好時機,果斷地在1755年出兵攻佔伊犁。但噶爾丹策零的外甥阿睦爾撒納降而復叛,清廷在1757年第二次出兵,終於完全清除了准噶爾部的反叛勢力。這場戰爭,從噶爾丹時代算起,已持續了近70年。准噶爾部平定之後,維吾爾族的首領大、小和卓木回到新疆,策動維族各部反清。乾隆被迫第三次對西北用兵,這場戰爭延續了三年,終於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國外。隨後,乾隆設置伊犁將軍,並在喀什等地設參贊大臣、領隊大臣等,同時大幅減輕了維族地區的賦稅負擔。西北190多萬具有離心傾向的土地,終於鞏固在中央政權之下,這是乾隆對中國歷史的一大貢獻。此外,西南的大小金川之戰也打得十分艱辛,兩次反叛總共持續了近30年,貫穿了乾隆統治期的中段。乾隆先後兩殺主帥,耗銀七千萬,才壓服了這里的藏民。除了「十全武功」外,乾隆時期最大的亮點就是文化上的作為了。乾隆本人是個熱心的文藝愛好者和贊助者。他本人據說作詩達四萬多首,所遊玩之名勝古跡,常親題詩於上。他也是一個藏書家。為了粉飾太平,顯示自己的文化修養,也或許是出自真心的熱情,他在位期間組織了許多大規模的文化工程,包括編撰《四庫全書》、《大清會典》、《周易述義》、《三禮義疏》、《皇朝通志》、《八旗[1][2]下一頁通志》等書籍,還校刊重刻了《十三經》、《二十二史》、《三通》等書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庫全書》的編撰,共收入古書3457部,共79070卷,裝訂成36275冊,保存了許多珍貴古書,為中國古籍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此外,乾隆的時代還誕生了一部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雖於乾隆本人沒有關系,卻也為這個時代增添了光彩。但是,乾隆時代(也包括整個清朝前期)文化成就的特點是,缺少創造型的成果,而較多的是考訂、編撰、總結這一類的成就。這與這個時代的特點有關。清代的「文字獄」到乾隆時代達到了高峰,數量之多,株連之廣均遠超過前代,累計達130多起。與他的前輩康熙、雍正相比,乾隆更熱衷於此道,且明顯在借「文字獄」來強化自己在思想文化界的壟斷地位。在編撰《四庫全書》期間,有十幾萬部圖書因各種原因犯忌而被禁毀,這也是不得不提的一樁文化公案。乾隆是一個很有福氣,也很會享福的帝王。他晚年時曾深深陶醉於同歷代帝王的比較,認為不但「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有人能相比,甚至連在位時間、年壽、子孫數目等方面自己都是數一數二。乾隆的自我陶醉固不可取,不過他舉的事實都還有些道理,他本人也確實天生睿智,多才多藝,而且一生無數次地享受豪華的慶典、巡遊(其中包括孕育了無數風流傳說的「六下江南」)等,他統治時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集大成時期,君主專制的程度,無論思想上還是制度上都達到頂點。乾隆時代中期以後,奢侈之風上行下效,逐漸蔓延整個統治階層。與奢侈相伴相生的是腐敗。與乾隆的後半生保持著特殊關系的寵臣和紳,正是腐化的總代表。他在乾隆死後被抄家時的家產,相當於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當乾隆在自我陶醉的時候,也是中國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睡得最沉的時候。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已經在中國周邊出沒,正在想方設法打開中國的大門。而中國則被看似「超穩定」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束縛住了前進的腳步,乾隆時代的清王朝,開始成了腐朽落後的代名詞。盡管大清王朝和乾隆盛世已經成為歷史的背影,但由於乾隆在維持中國領土完整方面的作用和他在文化方面的作為(包括正負兩面)等,他仍「勉強」被列入本排行榜中,位列第100位。小提示: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乾隆皇帝都是一個天生強勢的帝王,先輩給他留下的,不僅有遼闊的疆域和治世的積累,還有皇帝以天下為私產的思想基礎。乾隆的成功,正在於他最完全充分地利用了強勢的地位,與出色的個人能力相結合,將各方面的影響發揮到極大。只有在一個完全強勢的帝王經營下,才會有中國2000年來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大一統」的巔峰。上一頁[1][2]
G. 那個出版社出版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套書質量好
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