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有哪五十篇
② 弗蘭納里·奧康納的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智血》(Wise Blood)
長篇小說《暴力奪取》(The Violent Bear It Away)
短篇小說集《好人難尋》(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1955 )
短篇小說集《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1965 )
書信集《生存的習慣》(The Habit Of Being)
③ 弗蘭納里 奧康納的《以諾與大猩猩》表達了什麼
通讀亨利·詹姆斯的小說,力圖模仿他,但是似乎模仿不來。非常贊同詹姆斯的「主觀表達」的觀點,她的小說通常也是表現主觀幻象的。不過,奧康納確實是個嚴肅的執拗的現實主義者。人們知道奧康納的幽默,但她幽默因為她現實,看的通透,因而才會諷刺·,譏誚。
④ 美國作家 弗蘭克 奧康納的作品 國家的客人中文簡介
弗蘭克·奧康納是20世紀著名的愛爾蘭作家,不是美國作家。
1、他的代表作之一《國家客人》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與荒唐。
2、中文簡介
故事中刻畫的「老婦人」形象奧康納沒有賦予其專名,使其含有深刻的蘊意。從奧康納自身成長經歷及小說中俘虜與老婦人的關系挖掘奧康納的心理活動這一匠心獨運地安排此角色的意義,揭示奧康納通過復制親情來呼籲反戰的實際意義。
註:弗蘭克·奧康納(原名:Michael Francis O'Connor O'Donovan,1903年9月17日-1966年3月10日)是愛爾蘭作家,著作一百五十餘部,以短篇小說及傳記最為有名。
⑤ 誰知道關於弗蘭納里.奧康納的作品
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er)是20世紀美國南方作家。她的作品中洋溢著濃郁的南方鄉土氣息。文章以《好人難尋》為例,探討了奧康納作品的主題與藝術風格。在這部作品中,讀者可清晰地體會到她的故土——美國南方留在她身上的深深烙印;目睹她為讀者勾勒出的社會上的「畸形人物」(她試圖通過對暴力和畸形人物的描寫來達到讓人們自己「清醒」的目的);捕捉到對她影響很大的宗教思想的影子。這些主題的成功塑造一方面歸因於南方地域文化對她的影響和天主教家庭對她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得益於她對諷刺、幽默、象徵等藝術手法的恰當運用。
偉大的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身患多種疾病,25歲的時候她她患上狼瘡,以至在她生命的最後14年裡她都要撐著拐杖才能走路。她說:「正是我的病使我不能參加很多活動,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來寫作。」
Flannery O'Connor,1925_1964,當代美國南方女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1925-1964)出生於喬治亞州。1945年畢業於喬治亞州女子學院,之後,獲得了研究生獎學金,進入著名的依阿華大學作家培訓班。39歲時死於癌症。在其短暫的生命中,她創作了兩篇長篇小說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說,1957年獲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推薦她兩部短篇小說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好人難尋》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水到渠成
《好人難尋》。小說選自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當代美國短篇小說集。另外中國作家馬原在他的文學評論著作《虛構之刀》中也有所提及。
《好人難尋》的故事並不復雜,講述了有著一個愛嘮叨的老太婆的6口之家,在外出旅行時遇人不善,從而使喜劇變成悲劇的故事。
馬原在《虛構之刀》中稱奧康娜是一個帶著邪氣的作家,因為她善於打破人們的思維定式,表現與常理完全相反的悲觀的一面。比如說,我們認為天下還是好人居多,於是當我們外出碰到困難時都曾這樣安慰自己,為自己打氣。但是否這就概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情形呢?小說本身就是答案。
⑥ 弗蘭納里·奧康納的小說主題
她告訴我們:「我的小說的主題就是:上帝的恩惠出現在魔鬼操縱的領地。」又說:「每一篇出色的小說里都有這樣一個瞬間:你可以感覺到,天惠就在眼前,它在等待被人接受或者遭到拒絕。」
在這里,奧康納向我們提供了一把理解她的小說的鑰匙,這把鑰匙上刻著「天惠時刻」(Moment of Grace)這幾個字。在她的小說里,盡管大部分時間故事裡的人物都被墮落、自私、愚昧、自負、欺騙或冷漠所掌控,但是,總有那麼一個時刻(往往在接近小說結尾處),奧康納會安排上帝的恩惠(或曰天惠)降臨到他們身上。在這聖靈顯現的一瞬間,這些人物突然受到某種精神上的啟迪,進而達到某種「頓悟」,他們也許會接受這一天惠,也許會拒絕它,但不管怎樣,這一靈光閃現的「天惠時刻」會使他們的內心發生改變。
這一時刻又是如何到來的呢?面對這個問題,奧康納又將另一把鑰匙遞到我們手中,這一把鑰匙上刻著的字是「暴力」。她說:「我發現,暴力具有一種奇異的功效,它能使我筆下的人物重新面對現實,並為他們接受天惠時刻的到來做好准備。」
⑦ 弗蘭納里 奧康納的大學日記到底有沒有出版如果出版了的話可以找到電子版嗎
這本書目前沒有出版,在當當、京東和孔夫子舊書網都沒有查到相關記錄和信息。現在市面上都是她的小說集。
⑧ 弗蘭納里 奧康納 和夏洛蒂 帕金斯 吉爾曼 這兩位女作家有什麼相似處
弗蘭納里·奧康納也是寫美國南方土地題材的作家,作品多從獨特的有悖常理的角度探討問題,在那個20世紀美國商業化和工業化的迅猛和無序加深了作家們對人性、本源的終極問題的思考,也在另一面對生活和社會產生隔膜和虛無失望的情緒。如果說維拉凱瑟對南方情節是屬於呼喚和緬懷的一曲輓歌,那麼奧康納就是一首罩著虛無的死亡陰影的安魂曲,她的小說已不僅僅是南方情節,更確切地說是象徵著拉丁美洲馬爾克斯、以色列哈伊姆畢厄等人對歷史網結中人性的的喟嘆,在她的表達中,人性,赤裸裸地擺在我們面前。
至於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帕金斯·吉爾曼,她關注的主題比較廣泛,面向社會,涉及宗教、道德、母性,毫無疑問,吉爾曼身上的女權性質激烈而彰明,《黃色壁紙》、《我們這一生》對於女性的路程寄予深切關懷。吉爾曼是那個時代典型的英國女作家,同伍爾夫一樣,犀利、敏感而富有感性情緒,但同樣的硬傷是她們始終不能擺脫女性的狹隘視角,盡管她們面向著廣大的社會用纖細而粗獷的嗓音吶喊著。
在文學意義上,奧康納是美國典型的南方情節作家,吉爾曼是典型的英國人道主義情懷的小女權作家,但表現的主題卻相反地,奧康納面對的是人性,使她更接近哲學,傑爾曼面對是的權利,使她更接近社會學。表現的力度上,吉爾曼和奧康納不在一個層次上。奧康納的疑問是真正思想的疑問。
PS:本人雖非文學專業,但對文學非常之喜好,推薦你一個英國文學網站,比較專業:http://hermes.hrc.ntu.e.tw/lctd/index.asp
⑨ 諾貝爾文學獎以外的最高文學獎項有哪些
這個分不同國家、不同領域,怎麼說呢?
不好比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