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蕭紅

短篇小說蕭紅

發布時間:2021-08-10 05:47:28

㈠ 蕭紅的故事

蕭紅(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筆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蕭紅叫蕭軍「三郎」,「郎華」是蕭軍的另一個筆名。
她因為識文斷字,所以移了性情,竟抗婚出走,一手砸碎舊婚姻的枷鎖,然後一頭撞進新情感的桎梏。她邂逅的如意郎君,我小時候看的報告文學,說正是她抗婚的對象,不知是否以訛傳訛。總之,在出走的路上,她被愛情的蜜湯灌昏了心,在哈爾濱的一家旅館里同居了很久,以致懷著身孕,被以回家取錢為由的情郎拋棄在旅館抵債,奄奄一息。
所幸,她是個文學女青年,文學救人的道路看來是行得通的。她寫信給當地報館求助。血氣方剛的三郎受命「采訪」。在三郎眼裡,這個受難的姑娘是極其美麗的,像她的小詩一樣清新動人:「那邊清溪唱著,這邊樹葉綠了,姑娘啊!春天到了。」在洪水襲來的黑夜,旅館傾頹的前一刻,三郎趁亂救出了悄吟。他們決定用一個相同的姓,她用火燒雲的顏色做自己的名字,他原本有些武術功底,又有滿腔報國的慷慨,以「軍」為名。不過,這只是我的揣測。如果故事到此結束,倒可以用「他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煞尾。
可惜那不是童話故事,也不能到此結束。死裡逃生,不過是從一個旅館逃到另一個旅館。他們只能暫時棲身在歐羅巴旅館。因為沒有錢,店老闆抽走了雪白的被褥床墊,他們躺在光禿禿的棕板上,睡眠還可以將就,可是咕咕作響的肚子不能將就,每天早晨掛在對面房門上的大列巴比情人的密語還誘人。不知道苦捱過了多久,他們終於可以吃飽飯了,不是靠蕭軍作武術家教來糊口,而是二蕭聯袂,執筆闖天下。
正是蕭軍,給了蕭紅以做人的尊嚴,生存下去的勇氣,開創新生活的希望;而且,蕭軍身體力行,冒嚴寒,忍飢餓,外出四處打工授課,養活了產後在家待業的蕭紅;正是蕭軍最早看出了蕭紅潛在的才華(這也是他與蕭紅結合的前提),並且不斷給蕭紅以鼓勵和幾近手把手地扶持,才得以使蕭紅的初作——短篇小說《王阿嫂的死》發表在《國際協報》上,從而使蕭紅邁入了文壇的門坎……正是蕭軍率先提議,並且親自執筆寫信給魯迅先生取得聯系,將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呈到了魯迅先生的案頭上,使得蕭紅得以與蕭軍並駕齊驅蜚聲國內外文壇。在這部被魯迅贊譽為「力透紙背」的作品中,其中一些至關重要震撼人心、充滿著強烈反滿抗日情調的靈與肉、血與火搏擊的活生生的場面,都是在蕭軍的提示下完成的。
她的命可以說是他揀回來的,他們一起外出的時候,總是一前一後的走著,蕭軍在前大踏步的走,蕭紅在後邊跟著,很少見到他們並排走。這就是他們之間命定的姿態。他毆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為愛她,當她是自己人,才不見外地動了手。他是個粗疏的男人,拳腳伺候的時候,壓根想不起來她並不是顧大嫂和扈三娘。
這是蕭紅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這段蜜月在兩年後不可避免地結束了。蕭紅和蕭軍之間發生了沖突,爭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蕭軍甚至動手打了蕭紅。在蕭紅的身體和心靈深處遍布著難以醫治的創傷。後來的人們這樣對比蕭紅和蕭軍之間的差別:一個多愁善感,另一個坦盪豪爽;一個是長不大的女孩,另一個是血性漢子。蕭軍說:她單純,淳厚,倔強有才能,我愛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蕭紅說:我愛蕭軍,今天還愛。他是個優秀的小說家,在思想上是個同志,又一同在患難中掙扎過來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卻太痛苦了。
經過一番猶豫和痛苦,蕭紅把自己的情感和命運從蕭軍那裡收回,轉交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作家端木蕻良。她贈給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這兩件定情物包含了一個受傷女人的心願。相思豆代表愛,而小竹竿則象徵著堅韌與永恆。1938年4月,身懷六甲的蕭紅跟蕭軍分手後,與端木同去武漢,5月在武漢大同酒家舉行了婚禮.端木蕻良與蕭紅的結合是理智的結合,同時也是很突然的結合。新婚中的蕭紅正懷著蕭軍留下的孩子。孩子出生幾天後就夭折了,孩子的死了斷了她與蕭軍最後的緣分。蕭紅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和體貼。
從十七八歲到三十一歲去世,蕭紅在每個城市住過的時間不超過一年,即使是在上海這一座城市,她還搬過七八次家。
一個孩子,對相依為命的溫情的需要遠遠強烈過對生死相許的愛情的渴望,但是蕭軍給不了她,端木蕻良也給不了她。她與端木結合的時候,有人責備她,難道你不能一個人生活嗎?!不能,因為她是個孩子,一個人睡在黑屋子裡,她害怕。只是,嫁與端木之後,武漢大轟炸,她還是一個人。我不免卑劣地想,這時,她會不會懷念蕭軍的耳光,總好過一個人守著孤島。
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葯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逐漸走向了崩潰。
蕭紅臨終時丈夫端木是否在場,這個問題後來成了爭論的焦點。端木的家人認為端木始終陪伴在蕭紅身邊,直到她去世為止。而當時一直照看蕭紅的作家駱賓基則堅決否認端木的在場。駱賓基回憶說,蕭紅在死前曾經熱切地盼望道:如果蕭軍在重慶我給他拍電報,他還會像當年在哈爾濱那樣來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個凄涼的冬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蕭紅在醫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十年漂泊,北國的呼蘭小城是她的起點,而南方的香港是她的終點。蕭紅走了,她的生命結束在戰爭的硝煙中,從此曾經愛她的兩個男人蕭軍和端木一生都生活在蕭紅的陰影里。
病死香港,她還是一個人。果真在明滅之際想到三郎,她深信,三郎要是知道,還會像當年一樣,劈開絕望的洪水,把她從崩潰的世界邊緣搶走。只是,以蕭軍的功底,能夠奮力抵禦洪水,卻不能夠舉重若輕,來個凌波微步,輕巧躍入另一部不朽名著,與蕭紅氣息相通。這一次,他再救不了她。
蕭紅最深刻的苦難也無關愛情,對一個女人來說,最慘痛的經歷莫過於失去自己的孩子,和蕭軍在一起的時候,她懷著負心人的骨肉,生下來,養不起,送給了別人。和端木在一起的時候,她懷著蕭軍的孩子,養得起,卻沒生下來。枕邊人與腹中胎兒的割裂感,血肉分離的剝離感,在蕭紅的靈魂中蝕出一個駭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這個女人,怎麼會有甜蜜的笑容。
很久沒有看過蕭紅的文字,手頭只有一些零星片斷:
「我出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歲了,當我長到四五歲時,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
有文學評論說,蕭紅的文字有時有點啰嗦,像個喜歡說話以引起別人注意,又常常表達不清的孩子,充滿了兒童式的奇特想像和信馬由韁的思路。我一向對文學評論感到頭痛,但這個評論者我很是喜歡,因為他沒有渲染蕭紅的偉「大」,而是承認了蕭紅的渺「小」。她的字里行間,正是一派稚拙可愛的孩子氣。

㈡ 蕭紅的作品

蕭紅的文學創作開始於1932年,到她去世,只有9年的時間。在這短短的內9年中,她創作了三部長篇容小說《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三本短篇小說與散文合集《跋涉》、《橋》和《牛車子》;另有《商市街》、《蕭紅散文》、《回憶魯迅先生》等三本散文專集,以及一些散見於報刊的作品。
蕭紅及其作品 王阿嫂的死 廣告副手 生死場 橋 手 牛車上 朦朧的期待 逃難 黃河 後花園 北中國 小城三月 呼蘭河傳 馬伯樂 散文 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歐羅巴旅館 雪天 他去追求職業 家庭教師 來客 提籃者 餓 搬家 最末的一塊木柈 黑「列巴」和白鹽 度日 飛雪 他的上唇掛霜了 當鋪 借 買皮帽 廣告員的夢想 新識 「牽牛房」 十元鈔票 同命運的小魚 幾個歡快的日子 女教師 春意掛上了樹梢 小偷、車夫和老頭 公園 夏夜 家庭教師是強盜 冊子 劇團 白面孔 又是冬天

㈢ 蕭紅有哪些作品

抵港初期,蕭紅參加了香港幾所女校聯合舉辦的「女學生與三八婦女節」座談討論。4月,她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會員身份,登記成為「文協香港分會」會員。文協香港分會於8月3日舉行「魯迅先生六十誕辰記念」晚會,蕭紅應邀創作了啞劇《民族魂魯迅》。蕭紅說:「魯迅先生一生,所涉至廣,想用一個戲劇的形式來描寫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尤其不講話的啞劇。所以,這里我取的處理的態度,是用魯迅先生的冷靜、沉定,來和他周遭世界的鬼祟跳囂作個對比。」這部啞劇以象徵性的獨特構思,融匯了魯迅作品中的眾多形象,如孔乙己,阿Q、祥林嫂及少年魯迅等,劇情以實際和幻想各自參半的形式展開,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這部啞劇的原著到了同年10月,才在楊剛主編的《大公報·文藝》和《學生界》發表,成為了中國現代戲劇文學史上的一個獨特性的作品。

蕭紅在香港的生活,既貧困又孤寂,並且重病纏身,然而她以驚人的毅力,寫作了短篇小說《後花園》、《北中國》、《小城三月》,以及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馬伯樂》第一、二部。

《後花園》連載於1940年4月10日至4月25日的《大公報·文藝》及《學生界》,作品主要描寫作家對她童年生活的回憶。《小城三月》發表於1941年7月《時代文學》第1卷第2期,是蕭紅生前創作的最後一個短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再婚的寡婦翠姨愛上一個「不相干」的外甥,由於門戶不對戀情自然無法玉成。結果翠姨被許配給一個又丑又瘦小的男人,就在即將舉行婚禮之際,翠姨卻因抑鬱寡歡而香消玉殞。而那位外甥每逢提及翠姨時便會傷心落淚。「據蕭紅的堂弟妹說,《小城三月》中許多人和事都是真實的。蕭紅此時已體驗到絕望和悲慘,便十分留戀地回憶起自己的青春,那些已經逝去的生活場景居然對她產生一種感情上的誘惑,使她以往認為可憎的人物,也變得有些可愛了,那大家庭的生活也變得有情趣,她後期對故家對親人的懷念,同樣是真誠的,這也是人的一種天性吧。」事實上,在蕭紅以往的小說中所出現的那個異常冷酷,缺乏起碼的同情心和憐憫心的父親,以及兇狠、陰險的繼母、伯父等人,在《小城三月》里卻被抹上了一層脈脈溫情的色彩,這可能是蕭紅當時的一個良好的願望。

㈣ 蕭紅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短篇小說集《曠野的呼喊》、《蕭紅散文》、《回憶魯迅先生》

㈤ 蕭紅的主要作品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雜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選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蕭紅評傳(美國葛浩文著)1979,香港文藝書物
論《呼蘭河傳》(周錦)1980,成文
蕭紅傳(蕭鳳)1980,百花
蕭紅小傳(駱賓基)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北方論叢》編輯部編)1983,《北方論叢》第四輯
蕭紅傳(日本尾坂德司)1983,日本燎原書店
懷念蕭紅(王觀泉編)1984,黑龍江人民
蕭紅作品欣賞(杜一白、毓茂)1985,廣西人民

㈥ 蕭紅簡短故事五十多字

蕭紅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1月22日,蕭紅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去世於香港。

(6)短篇小說蕭紅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蕭紅(1911-1942),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3月,參加中共黨員金劍嘯組織的賑災畫展,展出兩幅粉筆畫。4月,以悄吟為筆名發表小說《棄兒》,是蕭紅最早發表的文學作品。隨後發表諸多作品,踏上文學征程。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12月,《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署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作品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一舉成名。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11月,蕭紅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產後第四天,蕭紅稱孩子頭天夜裡抽風而死。產後蕭紅回到重慶,應邀寫下一些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記我們的導師》《記憶中的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生活散記》《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等。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1月21日,瑪麗醫院由日軍接管,蕭紅被送進紅十字會在聖提士反女校設立的臨時醫院。1月22日上午10點,蕭紅病逝,享年31歲。

㈦ 蕭紅的作品有什麼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㈧ 蕭紅的主要作品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西(加走字)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為了逃婚出走,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蕭紅完成長篇《生死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這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有著寫作天才的女性命運悲涼,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時,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都不在身邊。(宇慧)

簡歷與書目:

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反滿抗日活動。
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
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l940年與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1942年,歷盡坎坷之後在香港病故,時年31歲。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遜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蕭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聽鬼故事最恐怖的有聲小說排行榜 瀏覽:403
古代奮斗那些年小說下載 瀏覽:961
征服小蘿莉短篇小說 瀏覽:284
b穿越系統l好看小說 瀏覽:154
女主叫商什麼的穿越小說 瀏覽:284
戰長沙小說大結局是什麼 瀏覽:651
短篇小說女主樹妖 瀏覽:656
小說主角姓葉的醫生 瀏覽:434
主人公叫古帆的小說 瀏覽:324
言情小說女主有雙重人格 瀏覽:904
牛車呂赫若小說全文 瀏覽:628
葉羅麗靈公主的小說全集 瀏覽:908
白粥知他意免費小說 瀏覽:816
免費小說兼職媽咪不要跑 瀏覽:6
玄幻小說經典環境描寫 瀏覽:217
好看偏執小說推薦 瀏覽:633
多男的穿越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128
300原創微小說怎麼寫 瀏覽:335
全國高考語文小說閱讀 瀏覽:746
可以寫小說賺錢小說app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