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陳毅讀書的故事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長。
(1)陳毅小時候的故事
陳毅爺爺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
有一次,他正在看書時,媽媽端來一盤餅和一碗芝麻醬,叫他蘸著吃。
陳毅的書桌上有一個大墨盒,因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經常是開著的。陳毅一邊看書,一邊吃餅,不知不覺中,竟把餅蘸到墨盒裡,一口一口吃得還挺香的。
媽媽走進屋裡,看到他滿嘴都是墨,吃驚地叫起來:「你在吃什麼?」這時,陳毅才發現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醬,而是墨水。
媽媽一邊責怪他,一邊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陳毅笑著說:「沒關系!吃點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還太少了呢!」
陳毅小時候讀書非常專心,大家都誇他聰明。
一天,媽媽要井邊洗菜回來,於是,她吩咐陳毅幫忙燒火,陳毅高興的答應道:「放心吧!」
過了一會兒,陳毅覺得沒事干,又想起新課文還沒有預習就從書包里拿出語文書,預習起來。他看得太入迷了把飯燒糊了都不知曉。媽媽從井邊洗菜回來,看見飯燒糊了,是氣得火冒三丈抄起旁邊的掃帚立刻向灶前沖去。
老師正巧來到陳毅家看見此情景,連忙勸阻。他問清緣由後,說:「飯燒糊了可以將就吃。這孩子專心用功,我就喜歡。」老師轉過身,從陳毅手裡拿過書一看,原來他正在他一篇還沒教過的課文上面已經畫了許多圈圈點點。
老師驚訝地問:「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
陳毅回答說:「畫圈圈的,是不明白的,加黑點的,是生字。」
原來,陳毅每次聽課前總要先把新課預習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聽課時,他格外留心,再不懂,便直接請教老師。
老師十分高興地稱贊道:「真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今天我總算發現了你學習成績好的學習秘訣。同學說你聰明,其實更重要的是你勤奮。」
陳毅小時候學習很刻苦。他給自己立了個規矩,每天練大字100個,小字200個。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買紙。陳毅就用米湯在草紙上寫字。寫了干,幹了再寫,一張草紙可以反復用許多次。
塾師對於陳毅書包里有一大疊草紙感到很奇怪,通過問陳毅方才知道其中原委。用秤一稱,足有一斤多重!他說:「這紙里的字不僅是米湯寫的,更是凝聚著陳毅的心血啊!」
陳毅刻苦練字,沒多久,在班裡的一次寫字比賽中得了第一名。
同學們問他練字有什麼訣竅時,他在草紙上寫了個「一」字。大家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笑了笑說:「練字就要從『一』練起。老師說,寫好漢字離不開橫、豎兩個一,一橫一豎練好了,練其他的字就有基礎了。練字也要一筆一畫的練,一點也馬虎不得。」
(2)陳毅的「補品」
1928年冬,擔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陳毅,到二十八團傳達紅四軍軍委會議精神。他趕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團黨代表何長工笑著說:「陳毅同志,今天我請客。」這話被偵察班的戰士聽到了,其中有幾個從舊軍隊改編過來的戰士議論開了:「聽見沒有,陳主任來了,就特別招待」。「當官的總比當兵的吃的好一點嘛! 」「不會吧,」另一個戰士嚴肅地說:「前不久,我們不是聽說人家講過陳主任和戰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嗎?」
大家想起了那個故事:陳毅帶著隊伍來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陳毅和戰士們一樣,一身單衣,一雙草鞋,幾天喝不上一口粥。這時炊事班不知從哪兒弄來了點米,大家高興地圍過去,七嘴八舌,都說應該給陳毅同志做一碗白米飯吃。陳毅卻堅持要炊事員把這點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樣,都吃野菜拌飯。
「百聞不如一見,這回我們要親眼看看」。大家把腳步放得很輕,趕至團部窗外,透過薄薄的窗戶紙往裡看,只見何長工拿出一個小紙包,笑著說:「吃吧,這東西你一定愛吃。」陳毅問:「什麼呀?」 「這是冬天最好的「補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曉得,都是愛吃這種「補品」的。」陳毅看了看小包里的東西,笑道:「我們一起補吧。」
他們究竟吃的是什麼?有的戰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戶紙,一看全愣了,原來,陳毅、何長工和大家一樣,吃的是南瓜湯、紅米飯,小紙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陳毅的故事(3)
談起陳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個骨子裡有著滿腔熱血的好男兒。他是一個為了革命事業甘願犧牲自己的人。
與社會作斗爭時期,陳毅對那些為非作歹的外國人恨鐵如鋼。有一次與幾個好友搭火車去上海,當他們走上碼頭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突然發現在這「風景畫」中居然有外國列強的旗幟,這是陳毅十分惱火,祖國的大好河山怎能容得外國列強的鐵蹄任意踐踏呢?他們回到客棧,這時聯系船票的人回來了,他說:「有三家,一家是日本人辦的,為旅客贈送洋傘;一家是英國人辦的,為旅客贈送床單;還有一家是中國人辦的,大概是虧了本,什麼都不送。」
有的人說:「坐外國人的吧,還能撈點東西.」
這時陳毅開口了,做中國人的火車!他說,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恩小惠就出賣自己的國家。
陳毅的故事(4)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
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❷ 陳毅的著作有哪些
陳毅的軍事論著主要集中在1996年出版的《陳毅軍事文選》中。另外,他兼資文武,博學多才,還發表過大量的政治、文學論著,尤其擅長詩詞。1977年出版《陳毅詩詞選集》。《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的《陳毅傳》於1991年出版,《陳毅年譜》於1995年出版。
❸ 有關陳毅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在洪湖市,陳毅所帶領的赤衛隊利用蓮花成功戰勝敵人,獲得了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隆重推出長篇評書《一代儒將陳毅》。 評書作者為殷伯達,由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演播。這部作品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藝術地再現了陳毅元帥豪放豁達的個性、博大寬廣的胸襟、文武兼資的才識、愛憎分明的品格、堅貞不渝的信念和大智大勇的戰斗歷程。
陳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勛之一。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時,他帶傷留下來與項英一起領導南方游擊戰爭,在贛南山林中堅持了三年游擊戰。據他回 憶,這是他一生中最艱苦的階段。一次,面對搜山敵軍的包圍,陳毅在沉著應戰之餘,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集舊 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首在死亡關頭的"絕命"詩,將陳毅視死如歸的正氣躍然紙上。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陳毅出山,改編南方游擊隊為新四軍,並 任一支隊長,率部挺進江南抗日前線。數以十萬計的新四軍,正是靠陳毅等人在危難逆境中保存下的革命種子和勇敢無畏的精神發展壯大的。
長篇評書《一代儒將- --陳毅》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藝術地再現了陳毅元帥豪放豁達的個性,博大寬廣的胸襟,文武兼資的才識,愛憎分明的品格,堅貞不渝的信念和大智大勇的戰斗 歷程。故事情節有:轉戰茅山負傷遇險,刮骨療毒壯別戰友,夜入八卦嶺飛渡桃花水,梅嶺三章奔襲新豐站,月下縱馬夜闖長江,三進泰州會二李,萬福橋伏擊刀劈 小野次郎,打郭村戰黃橋等,塑造了像曾雲龍、武鐵匠、梅書潔、草鞋底、智凈大師等一批性格各異,有勇有謀的正面人物,還有虛構的像田副官、陸別字、陸步雲 等陰險狡詐的反面人物形象。作為歷史上真實人物的粟裕、項英、蔣介石等,在作品中也都作了個性化的藝術處理,聽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❹ 陳毅 吟誦雪松
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❺ 陳毅的故事--吃墨水
陳毅同志幼年時酷愛讀書,他總是把書帶在身邊,有空就看上幾頁。如果發現了一本好書,那簡直比什麼都高興。
有一次,他到一位親戚家去歡度中秋節,一進門就看到了一本自己很想讀的書,於是忘記了步行幾十里路的疲勞,立即到一邊專心讀起書來,一邊讀,一邊用筆批點。他完全沉浸到書中去了,親戚幾次來催他吃飯,他也捨不得將書放下。親戚把剛蒸好的糍粑給他端來,誰知他嘴裡吃糍(cí)粑(bā),注意力卻在書上。
糍粑本來應該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硯台里蘸上墨汁往嘴裡送。過了一會兒,親戚又給他端面條來,只見他滿嘴都是墨,便喊來了眾親友,大夥兒一瞧,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陳毅卻平靜而詼諧地說:「吃點墨水沒關系,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5)有聲小說陳毅擴展閱讀:
陳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現成都工業學院)。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10月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武裝押送回國。
1922年回到四川家鄉,通過與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學習,並經顏昌頤、肖振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陳毅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國共產黨委員會書記。同年參加南昌起義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率部參加湘南起義。
中國土改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國共產黨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中國共產黨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新4軍分會副書記、新4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新4軍代軍長、新4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
中國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❻ 陳毅的幽默小故事
陳毅的幽默小故事
諭諭媽媽8
2016-07-28
陳毅同志幼年時酷愛讀書,他總是把書帶在身邊,有空就看上幾頁。如果發現了一本好書,那簡直比什麼都高興。
有一次,他到一位親戚家去歡度中秋節,一進門就看到了一本自己很想讀的書,於是忘記了步行幾十里路的疲勞,立即到一邊專心讀起書來,一邊讀,一邊用筆批點。他完全沉浸到書中去了,親戚幾次來催他吃飯,他也捨不得將書放下。親戚把剛蒸好的糍粑給他端來,誰知他嘴裡吃糍(cí)粑(bā),注意力卻在書上。糍粑本來應該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硯台里蘸上墨汁往嘴裡送。過了一會兒,親戚又給他端面條來,只見他滿嘴都是墨,便喊來了眾親友,大夥兒一瞧,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陳毅卻平靜而詼諧地說:「吃點墨水沒關系,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註:糍粑——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搗成泥狀製作而成,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這個小故事說明陳毅讀書非常專心致志
❼ 陳毅的作品
保護局案件
❽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詠松》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