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己原創的短篇小說
能寫的都是文學青年,文學青年估計沒有誰會願意為了40分折腰的吧。
⑵ 如何閱讀短篇小說
結合作者及當時時代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要學會做批註,劃一些有含義或包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賞析;閱讀完後要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意義
⑶ 綠亦歌的所有短篇作品閱讀
綠亦歌,1992年6月8日出生於成都。曾在《花火》、《男生女生》等多個青春雜志上發表作品。2011年開始,在《愛格》A/B二個版發表多篇短篇故事,深受讀者歡迎。現為知名青春影像雜志《愛格》簽約作家。相信天地有大美,文字有靜美。短篇代表作品:《任時光寂靜如海》《梨花落晚風》《系我一生心》《致安德烈》。
短篇作品編輯
新蕾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STORY100·2011.06上)
《和光同成灰》(STORY101·2012.01下)
《白駒馱他去》(STORY100·2012.05下)
《帶我去遠方》(STORY101·2012.07下)
《命運長夜》(幻想志·2013.05)
紫色年華
《笑春風》(2012.05A)
《我亦飄零久》(2012.06B)
《失戀陣線聯盟》(2012.07A)
花火
《鴕鳥,別哭》(2014.01A)
《等不到蓋世英雄的回眸》(2014.02B)
《億萬星辰共璀璨》(2014.03A)
男生女生(銀版)
《伴得白馬嘯西風》(2011.05)
《十七歲夏天未看見你的海》(2011.08)
《情書》(2012.01)
《長生》(2012.02)
《如果我變成回憶》(2012.04)
《時差》(2012.05)
《短歌行》(2012.06)
《長歌行》(2012.07)
《任時光寂靜如海》(2012.11)
《微光》(2013.02)
《舊年》(2013.03)
《長夜裡擁抱》(2013.11)
《假如明天來臨》(2014.01)
愛格
《蝴蝶飛了》(2010.11A)
《有沒有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2011.12A)
《原諒月亮忘記了》(2012.02A)
《潮打空城寂寞回》(2012.03A)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2012.06A)
《最寒冷的冬天是舊金山的夏天》(2012.07A)
《終不似少年游》(2012.08A)
《今宵別夢寒》(2012.08B)
《山河還似舊時意》(2012.09A)
《故人今何在》(2012.09B)
《太平盛世最蹉跎愛情》(2012.10A)
《那時葡萄未成熟,歲月正好》(2012.12B)
《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2013.04A)
《長街怎敵千堆雪》(2013.04B)
《拱手河山討你歡》(2013.05B)
《如此淺喜深愛》(2013.12A)
《梨花落晚風》(2013.12B)
《維多利亞沒有夜》(2014.02B)
《直到春天過去》(2014.03A)
《此地空餘黃鶴樓》(2014.05A)
《系我一生心》(2014.05B)
《我寄人間雪滿頭》(2014.05時尚)
《致安德烈》(2014.06B)
《朝暮最相思》(2014.06B)
《黃昏以後,天亮以前》(2014.07A)
《離人心上雪》(2014.07B)
《你是浪子,別泊岸》(2014.08A)
《曾似少年游》(2014.09A)
《阿難,阿難》(2014.09B)
《倫敦舊夢》(2014.12B)
《十二月的雨是一場告別》(2015.01A)
《深夜將往事與酒吞》(2015.02B)
《歲月掩於黃昏》(2015.03B)
《十七歲》(2015.04A)
《寧願沒擁抱,共你可到老》(2015.4B)
《我和上官燕》(2015.07B)
⑷ 求一短篇小說名,在小說閱讀網看的。
鹿晗和吳世勛的甜蜜小日子
⑸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點
1、朱自清《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5、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⑹ 最值得閱讀的8部中短篇小說,誰說只有長篇才是巨著
你別嚇我
傾城之戀
是短篇、、天哪!
好書么
倒是有很多
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是散文、、
還有餘秋雨的
張愛玲的
林徽因的
徐志摩的都很不錯
朋友
還是多看散文吧
⑺ 到哪看原創的好看的散文 和短篇小說
起點可以看的。在書庫里搜索。點擊字數那一欄。選擇想看的字數的小說就OK了。建議你看看江南的小說。很不錯的。《九州幻想》這本收錄了很多中短篇小說。建議一定要看
⑻ 求適合高中閱讀的短篇小說、散文。做練慣用的
去找微型小說 這本書 很全這是小說 散文去找煙火與浮雲 這個上面很多棒的散文(我是學編導的)
⑼ 求大師原創一篇短篇小說。越好分越多
朋友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四月,白粉粉的杏花已經謝了。躲藏在綠葉間的毛茸茸的青杏羞怯地望著這個陌生的中年人。
他立在這杏樹下,靜靜地垂著兩條胳膊,不言不語地看著這株粗壯的果樹。故鄉山野的風帶頭春天的溫暖,輕輕扶摸他夾雜在幾根白發的頭,撫摸他的臉頰,撫摸他的心。
杏樹,你應該認識我。盡管我們分別有許多歲月,但我可從來都沒有忘記過你。當我夾關講義,站在林業學院的講台上講述那些楊樹、柳樹、松樹……的時候,我就想起了你,杏村;想起了她,小萍;想起了我們小時候。不過,那時你很小,我們也很小……
是的,他那時才十一歲,在村裡的小學校上三年級。她也只有十四歲,因為上學晚,念四年級。
本來他們並不相識。一家在村樂,一家在村西,莊子太大,降過正月鬧紅火偶爾見一面,平時誰也不見誰。雖說同住一村,可孩子們的世界總是那麼小。就是上了學,兩個年級不說,她比他大,還是個女生,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話。在這種年齡,男孩子和女孩的界限是很嚴格的,他們往往都生活在各自的天地里,互不交往,互不侵犯。
但是,我敢肯定地說,和小萍這樣生疏,還不僅僅是這些原因。那時,學校也有全體一致的活動和游戲,不分年級,不分大小,不分男女……我和她的這種生疏是由兩個家庭的生活狀況所決定的。那時我們家五六口人,就父親一個人勞動,日子過得叮當響。不用說,我是這學校穿戴最破爛的學生。可小萍呢?雖說她母親也在農村,可她父親是縣城裡的醫生,家裡就她一個寶貝蛋,經常穿戴得像一位小公主。她無疑是學校最尊貴的學生。
他們是兩個極端。他當時雖然只有十一歲,但已經懂得為自己的寒酸而害臊了。因此專意躲避那些穿戴本面的同學,尤其是躲避小萍。在他看來,她大概時刻都在笑話他。另人也躲避他,就是那些家境不怎好的同學也盡量不和他為伍,以便證明比他高一等。他常常孤孤單單一個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孤獨,特別是孩子的孤獨。孤獨的大人可以在自己的內心創造一個世界,以尋求安慰,而一個孤獨的孩子,當外界和他隔膜的時候,心靈中就只有一片又苦又鹹的礆水了。
可是,就在那天,就在這棵杏樹下,發生了那樣的事……
你清楚地記得,那同樣是四月的一天,春風就像今天撫摸你的鎖鎖頭,撫摸你的粗糙的小臉蛋,撫摸你憂傷的心。你靠在這棵杏樹幹上,看同學們在玩「找朋友」的游戲。這就算鄉下學校一年一度的春遊吧,老師帶頭全校的同學,來到山野里,盡情地玩呀,唱呀,跳呀,喊呀……找呀找呀找呀找,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
同學們玩得多快樂呀,可是當時我脊背靠在這樹幹上動也不敢動。誰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不去玩。我也無法說出我不去玩的原因。
老師走過來,驚訝地問我:「你什麼不玩呢?」
「我……肚子疼。」
「疼得厲害嗎?」
「不,不厲害……」
「那你現在回家去。」
「不,不,等一會再……」
我此刻不能離開。我只是脊背緊貼樹干站著。這棵杏樹對我來說像救命的恩人一樣。
一直到大家要回學校的時候,我還就那樣站著。
集拿的哨聲響了,同學們都排成了二路縱隊。
我仍然沒動。
老師又走過來,有點生氣地說:「你要不走?」
「我……」
老師發火了:「你為什麼還站著?」
我無話可答。
同學們都將目光投向我,嘰嘰喳喳地議論著。
「你回不回?」老師喊叫說。
「我現在不回……」
「為什麼?」
我「哇」一聲哭了。
我「哇」一聲笑了。
聽見老師說:「王小萍,你留著,一會把他帶回來……」
小萍是大學生,又很體面,也懂事,老師常派她做一些在學生看來很重要的「工作」。
老師帶頭同學們走了,而把小萍留下來。她的任務看來好像是收容一個掉隊的傷兵。
杏樹下,只剩下我和她。
「你怎啦?」她問。
我不敢看她,也不回答。
她走近我,大膽地用手在我汗淋淋的額頭上摸了摸,大概是我發不發燒。
我感動額頭像被燒紅的烙鐵燙了一下。
我扭過頭,不看她,說:「我沒病。」
「你不是說肚子疼?」
「不疼。」
「那怎啦?有什麼你給我說,好嗎?」她的口氣像大姐姐一樣。
我猶豫了一下說:「那你不能給別人說。」
「我肯定不說。」
「要是說了呢?」
「那就是小狗。」
「……我的褲子……破了。」
「哪兒破了?」
「在後邊……」
「唉,倒說你不玩呢!讓我看看。」
「不。」
「怕什麼哩!我帶頭針線。我給你縫。」
「不」。
她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已經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小的荷包,開始笨拙地往針眼裡穿線。我立刻緊張得像醫生要給我打針一樣。
「轉過來!」她命令我說。
我不動。
她過來。用手使勁把我掀轉身。我一下子伏在杏樹幹上哭了。
小萍一句話也不說,開始給縫屁股後面破了的褲子,針時不時扎在我的屁股蛋上,我疼得喊叫起來,她卻在後面咯咯地笑著,說:「快完了……」
鼓弄了很長時間,她才說她縫完了。我用在後面摸了摸,已經不露肉。
她像沒事似的抬頭望瞭望樹上的青杏說:「毛杏子最好吃了,酸酸的……現在咱們回吧?」她對我說。
「我先不回去,你走……」
她沖我笑了笑,就走了。走出不遠,她又回過頭叮嚀:
「你快回來!」
她走了,消失在山下的小土路上。
我抬起頭,望瞭望綠葉間那顆顆毛茸茸的青杏子。
盡管我不太會上樹,但我還是掙扎著往這棵杏樹上爬去。
我勉強上去,剛摘了一顆杏子,由於腳沒站穩,一下子從村對上摔下來了。
我跌倒在地上,聽見屁股後面「嘶」的一聲。天啊,剛剛縫住的褲子又一次破了!
淚水再一次盈滿了我的雙眼。這次使我傷心的是,我無法是手中的這顆杏子送到小萍手裡了。正是為了報答她,我才冒險上樹的。現在總摘了一顆杏子,但付出了褲再一次被扯破了代價……
我在地上獃獃地坐了一會,決定非把這顆杏子送給她不可。
我於是硬著頭皮從山裡下來,磨蹭著來到學校下邊的小河邊。
我看見同學們正在院子里大掃除。我不敢上去。
我突然看見小萍到院畔上來倒垃圾。她也看見了我,喊:
「你快回來!」
我沒動。
她站了一會,看我這樣子,就從小路上轉下來了。
她站在我面前,問:「你怎不回去?」
「給!」我把那顆杏子遞到她面前。盡管這杏子已被我的汗手弄得又臟又黑,小萍還是驚喜地一把奪過去,扔在自己的嘴巴里。她一邊吃,一邊說:「真好吃,酸酸的……咱們回……」
「我回家呀……」
「現在還沒放學呢!」
「我的褲子又扯爛了……」我說完,掉轉頭就跑,並且沒忘了用一隻手過去遮住我的不幸的屁股蛋……
從那以後,我和小萍之間就漸漸產生了一種不協調的友誼——一個富足人家的女兒和一個窮人家孩子的友誼。直到現在我也說不清這一切,只是感動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多麼寶貴。
她以後在學校經常找我玩,使旁的學生感到「眼紅」。她甚至帶我去過他們的家。我當時沒學過更多的形容詞,只學過一個「金碧輝輝煌」,我就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家。她母親是個非常厚道的人,曾經給我縫過一身嶄新的卡嘰布衣服。
當我把這身新衣服穿回家以後,我父母都以為我是在外面偷的,一個開口就罵,一個出手就打。當我掉著眼淚說明實情後,我父母親也大受感動,嘴裡喃喃地念叼說:老王一家人真是些善人。可就是沒生養下男娃。他們這樣修行積德,老天你一定會讓這家人添個男丁。當時我也曾祈告過老天爺,就像我父母親說的那樣,讓小萍她媽再給她生個弟弟。可後來也沒有生。現在想起來這有多麼可笑……
一年以後,小萍突然離開了村子。不是她一個人,而是全家都搬走了。聽說她父親報名去支援西藏,到一個叫日喀則的地方去工作了。
從此,我再也沒有見到她。我後來上高中二年級時,聽說考上了北京醫學院。在這以後,我也考上了西北農學院,專攻麻業專業,後來又留了校,當了講師;以後又當上了副教授……
副教授立在這杏樹下,望著綠葉間那毛茸茸的青杏,兩顆淚珠不知不覺從眼角里滑了出來。為了那逝去的愉快和憂傷,為了那又酸又甜的回憶,他微笑著哭了。此刻,他似乎又聽見了那歡樂的、稚氣的歌唱:找呀找呀找呀找,
敬個禮,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
再見,小萍。實際上,我也許再也不會見到你了,但我永遠記著你——我少年時期的夥伴!你知道吧?我現在就立在這棵我們曾共同喜愛的杏樹下——我為我補過破褲子的地方,向你致遙遠的祝福。我相信,不論我們走向何方,我們生命的根和這杏樹一樣,都深扎在這塊親愛的黃土地上。這里使我們懂得生活是多麼美好,從而也使我們對生活抱有永不衰竭的熱情,永遠朝氣蓬勃地邁步在人生的旅途上……
他用手絹沾了沾眼睛,然後像小時候一樣,笨拙地攀上了這棵杏樹。他摘了一顆青杏,又從樹上溜下來。
他把這杏子扔嘴裡,細細地品嘗那股酸酸的滋味,然後便告別了這杏樹,走下山來。四月的風輕輕撫摸他夾雜幾根白發的頭,撫摸他留著淚跡的臉頰,撫摸他那顆孩子一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