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圖片出自那部動漫
出自:《我 今年 二 十 七 八 歲》
網路:http://ke..com/link?url=WJtu5l-La4EG_O_K
視頻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娓娓道出一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審視自己面對的生活局面:雖然計算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卻不停止追尋的腳步;每天面對巨大的壓力,卻依舊讓自己學會堅強;經歷著挫折和磨難,卻難忘青春的純真。
因為完全用現實生活中所感所想的寫實手法,視頻一播出被網友稱為「感同身受」「字字句句說到心裡去了」。
「用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想給大家一個宣洩的窗口,宣洩之後能夠再整旗鼓,我想為同齡人提供一種『正能量』。」視頻作者「逆風草」說。1988年出生的他雖然還沒有到二十七八歲,但在網上諸多有關「80後」的文字中得到了共鳴。
網民「特色美食愛就購」說:「一副吊兒郎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不服輸的韌勁,這才是80後"。
Ⅱ 求一個動漫人物名字
出自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歲】,也叫韓國鬧鍾
http://ke..com/view/5163024.htm
Ⅲ 二十七八歲有自己的車子和房子的男生算厲害嗎
那不一定,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是,貸款幾十萬,房貸車貸每個月還。
Ⅳ 這個漫畫人物是誰(有圖)
樓主你好:非漫畫
韓國人氣動畫短片《 鬧鍾 》(ALARM )
圖片:
http://i.mtime.com/Yukiyan/blog/4329195/
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4MDA5MjYw.html
Ⅳ 誰知道這個圖片動漫人物叫什麼出自哪裡。哪裡可以找到他的圖片
視頻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娓娓道出一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審視自己面對的生活局面:雖然計算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卻不停止追尋的腳步;每天面對巨大的壓力,卻依舊讓自己學會堅強;經歷著挫折和磨難,卻難忘青春的純真。
因為完全用現實生活中所感所想的寫實手法,視頻一播出被網友稱為「感同身受」「字字句句說到心裡去了」。
「用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想給大家一個宣洩的窗口,宣洩之後能夠再整旗鼓,我想為同齡人提供一種『正能量』。」視頻作者「逆風草」說。1988年出生的他雖然還沒有到二十七八歲,但在網上諸多有關「80後」的文字中得到了共鳴。
網民「特色美食愛就購」說:「一副吊兒郎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不服輸的韌勁,這才是80後"。
Ⅵ 逆風草故事《我今年二十七八歲》可以改編嗎
可以改編的的
Ⅶ 這少年叫什麼名字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詞條:吳鍶哲吳鍶哲,男,長春人,1988年出生,網名「逆風草」,因創作網路視頻《我今年,二十七八歲》走紅
吳鍶哲坦誠走紅網路的視頻,文章不是他寫的,畫面不是他原創的,音樂是他從《非誠勿擾2》里下來的,唯一屬於他的只有配音。2011年春節前,他在人人網上看到好友分享的這段文字,聯想到自己即將畢業,生活也會發生很大變化,他很受觸動。當時,剛剛看完電影《非誠勿擾2》,很喜歡片中《見與不見》那段詩的配樂,於是他做了很簡單的技術處理,將原來配發在文章中的畫面(該畫面為韓國一獲獎動畫片的截圖),配上背景音樂和朗誦,就完成了這段視頻。他自己也沒想到視頻會被那麼多網友轉發,引起那麼強烈的反響。他甚至驚訝,這篇文章的作者為什麼至今都沒找他?他說,我其實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大家一個宣洩的窗口,宣洩之後能夠再整旗鼓,我想為同齡人提供一種正能量。
Ⅷ 問問這個楊浩的頭像出自哪裡
韓國動畫短片《鬧鍾》
Ⅸ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的評論
網民的評論集中在一個熱點上:雖然生活的艱辛、無奈和壓力如潮水般涌來,雖然青春的輕狂、無懼和明亮正漸漸隱去,但悄然站在「奔三」的門檻上的中國「80後」,正在勇敢「而立」,正在為夢想繼續奮斗。
80後評論
吊兒郎當的外表下掩藏了韌勁
視頻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娓娓道出一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審視自己面對的生活局面:雖然計算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卻不停止追尋的腳步;每天面對巨大的壓力,卻依舊讓自己學會堅強;經歷著挫折和磨難,卻難忘青春的純真。
因為完全用現實生活中所感所想的寫實手法,視頻一播出被網友稱為「感同身受」「字字句句說到心裡去了」。
「用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想給大家一個宣洩的窗口,宣洩之後能夠再整旗鼓,我想為同齡人提供一種『正能量』。」視頻作者「逆風草」說。1988年出生的他雖然還沒有到二十七八歲,但在網上諸多有關「80後」的文字中得到了共鳴。
網民「特色美食愛就購」說:「一副吊兒郎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不服輸的韌勁,這才是80後"。
其它評論
視頻讓兩代人相互理解
一位花甲之年的朋友說,讀過之後,自己掉淚了,因為自己突然理解了兒子的不易:「去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唱出了一代人的心聲,今年,《我今年,二十七八歲》又寫到了一代人的心坎上。作為老人,應該讀讀這些,讀了之後,不僅對兒女會有更多的理解,而且對消除代溝也會有不小的作用,我們老人不能光讓兒女理解自己,我們也得理解他們。」
一位70後企業老總表示,他也在網上看過《我今年,二十七八歲》:「不但我讀了,我還讓公司中層以上都看了,我說,如果把它讀透了、讀懂了,就知道該怎麼對待我們的年輕員工了,就不會再年年為招工難上火了。」
專家評論
要呵護「80後」夢想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認為,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間成長起來的「80後」,對未來的看法與父輩可能不太一致,「可以說悲觀的情緒、生活的壓力、安全感的缺失以及歸屬感難覓存在於『80後』這個群體中是有一定的時代原因的。」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說,要呵護年青一代的夢想,培養他們的理想主義情懷,「理想主義是彼岸的,但它照亮此岸腳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