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茅盾短篇代表作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鋪子》
簡介:
《林家鋪子》是茅盾1932年7月創作的短篇小說,原名《倒閉》。載《申報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春蠶》。
講述的是當時江南杭嘉湖地區一個小店鋪的主人林老闆,在時局動盪、經濟蕭條的社會背景下,雖再三苦苦掙扎,但在黑暗勢力的盤剝下終於破產的故事。
2、《野薔薇》
簡介:
《野薔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說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初版印行,內收茅盾寫於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說,分別為《創造》、《自殺》、《一個女性》、《詩與散文》、《曇》,書前有《寫在前面》序文。
3、《農村三部曲》
簡介:
《農村三部曲》包括《春蠶》、《秋收》、《殘冬》,作者茅盾。從《春蠶》寫蠶絲業蕭條所引起的農村破產,到《秋收》寫農民在飢餓中的搶糧風茅盾潮,到《殘冬》寫農民在一年生計完全絕望以後,終於自發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簡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書主要講述了從孩子的角度描繪了民國時期貧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艱辛等有關內容。
5、《水藻行》
簡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節,是茅盾(原名:沈德鴻)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唯一一部在國外發表的短篇小說。
B. 20世紀40年代,矛盾先後發表的長篇小說主要有哪些
1941年:2月,寫《風景談》。同年寫了日記體的長篇小說《腐蝕》,在《大眾生活》上連載,10月出版。主編專門登載雜文的刊物《筆談》,在《客座雜憶》這個總標題下發表了一些隨筆。
1942年,3月,出版了中篇《劫後拾遺》。寫作短篇《某一天》《虛驚》《耶穌之死》《參孫德復仇》《列那和吉他》《過封鎖線》等,除《某一天》外都收集在《耶穌之死》集中。8月寫作長篇小說《霜葉紅於二月花》,以及雜文、文學評論等。12月,出版《文藝論文集》。
1943年:4月,出版《見聞雜記》。7月,出版《茅盾隨筆》。10月,出版《霜葉紅於二月花》。
1945年:出版《第一階段的故事》《委屈》《時間的記錄》。10月出版《清明前後》,12月出版《耶穌之死》。
1946年:3月,和葉以群主編中外文藝聯絡社的《文聯》半月刊。
1948年:4月,出版《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
1949年:7月,茅盾參加籌備並出席全國文代大會,在會上作了在《在反對派壓迫下斗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
C. 茅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茅盾(1896-1981)原名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縣烏鎮人."茅盾"是他創作<幻滅>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醫生,10歲是父親去世,母親是一位有知識,有遠見的婦女,可以說她是茅盾的啟蒙老師,191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同年8月,進入上海商務印書管編譯所工作從此步入文壇,1920年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批黨員,同時他也參與了<小說月報>的主編工作,並寫了一大批文學論文,主張文學應該反映時代和社會,1982年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通緝,他辟居日本,直到1930年回國與魯迅並肩戰斗,新中國成立後,茅盾擔任文化部部長,1979年被選為中國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81年3月27日病逝於北京,臨終前他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獎勵長篇小說的創作.
二創作:
(一)小說:
1.長篇小說:<蝕>是矛盾的第一部作品,由三個系列中篇組成,它們分別是<幻滅>,<動搖>,<追求>.創作於1927年9月-1928年6月.
2.<虹>創作於1929年4月-6月,是一部整體感侵強的顯示主義作品.
3.<子夜>原名<夕陽>,1933年發表,它標志著茅盾創作的一個高峰,是他的代表作.
(二)短篇小說:
<野薔薇>,<農村三部曲>,<泡沫>,<幻象,感想,回憶>,<煙雲集>,<林家鋪子>,<委屈>
(三)散文:
茅盾的散文創作,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中,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1927年,大革命後,創作的一系列散文,包括<嚴霜下的夢>,<賣豆腐的哨子>,<霧>,<叩門>.
2.30年代,他創作的散文有<故鄉雜記>,<鄉村雜景>,<雷雨前>,<黃昏>,<沙灘上的腳跡>.
3.40年代創作的散文有<風景談>,<白楊禮贊>.
D. 求矛盾作家的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只要名字,每個兩個就夠了)
長篇小說《子夜》 短篇小說《泡沫》
E. 矛盾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是什麼,短篇是什麼
茅盾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子夜》和短篇小說《林家鋪子》。
F. 求矛盾作家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不用內容,要名字)
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霜葉紅似二月花是長篇的
農村·三部曲(含《春蠶》、《秋收》《殘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鋪子等是短篇的
G. 矛盾短篇小說《 》《 》 長篇小說《 》 矛盾 原名(
林家鋪子,春蠶,子夜,沈德鴻,雁冰,浙江桐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