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有關大學生壓力的短篇小說

有關大學生壓力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2021-08-14 00:56:16

㈠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壓力的論文

前一段時間,央視「今日說法」欄目集中報道了幾起因拾得他人遺失(遺忘)的物品而引發的糾紛。在人們的一般觀念中,拾金不昧只是一種道德約束,還能產生法律上的問題?這似乎難以理解。實際上,從法律的角度看,對此現象進行分析還是饒有趣味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小國寡民」思想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從來就是人們崇尚的一種理想,拾金不昧的「昧」字,本身就包含了價值判斷和道德評價在內。傳統觀念認為,一個人如果拾得別人丟失的物品不歸還,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會受到良心的折磨。但現代人的行為主要由法律規范來調整,思維和觀念也更多地受法律的影響。因此,在拾金可不可「昧」的問題上,我們需要找到法律上的依據,只要法律不禁止的就是許可的,這起碼比那種「天上掉的,地上撿的」的說法更進步。

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中有明確的答案。該法第79條第2款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這里的「應當」體現為一種法律義務。所以,從我國法律的規定上講,對於「拾金不昧」的道德約束和法律義務得到了統一。民法通則的這款規定盡管在學理上被認為不盡完善,在實踐中對許多糾紛(如懸賞廣告的問題、相關費用的確定等)的解決也顯得無能為力,。但無可否認,在現階段,它仍然是我們處理拾得遺失物問題的基本依據。

當然,實踐在不斷推動著法律的發展。拾金不昧如果說已是拾得人的一項義務,那麼他同B;,享不享有索要報酬的權利?最近報道的幾起糾紛給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運用經濟分析的方法,我們可以設想,遺失物品者對其財產的失而復得顯然是願意付出一定代價的,而對拾得人支付相關費用以外的一定報酬,也會起到鼓勵作用,這樣的結果成本是最低的,可謂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法律的目的就是促進社會的發展,維護社會的秩序,因此,對於類似「拾金索酬」的問題,法律應該作出調整。

正在制定中的《物權法》草案中有一項規定:拾金不昧者有權得到失物價值20%以下的報酬。這條規定參照了國外的立法和判例。可以預見,當拾得遺失物的當事人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時,相關的糾紛一定會減少。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在《物權法》正式頒布並生效以前,拾金索酬成為正當權利還只是我們的一種期望。如前所述,現階段處理拾得遺失物的糾紛,主要依據還是《民法通則》第79條第2款,拾得物品強行索要報酬的行為是無法得到法律支持的。目前對於失主是否應向拾得人支付報酬,還只能從道德上要求。事實上,如果拾得他人的遺忘物(注意遺失和遺忘的區別)拒不交出,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佔罪,這點對於拾得他人財物的人來說,不可不察

㈡ 大學生常見壓力有哪些

大學生常見壓力有:就業壓力,考研壓力,人際交往壓力。

1、就業:貫穿大學生涯的「主題」

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普遍存在消極心態。一些大學生放大了對求職的畏懼感。這些大學生認為,人情關系是主宰就業的關鍵,沒有人情關系,個人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由此,「幹得好不如有一個好父(母)親」、「幹得好不如嫁(娶)得好」的觀念在高校甚至社會上廣泛流傳。一些大學生人為增大了挫折感,進而導致抑鬱心理。

年輕氣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們在一封封投遞出去的個人簡歷石沉大海之後,他們開始抱怨世道不公,繼而懷疑自己的能力,結果導致緊張、情緒低落,甚至對求職漸漸失去信心。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心理壓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斷強化,最終使一些大學生形成抑鬱心理。

2、考研:提升自我還是逃避現實

在不久前共青團廣州市委、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所做的一項抽樣調查中,有13.4%的碩士研究生認為自己「長期有較大壓力,至今感到焦慮等不良情緒,不能排解」。

研究生和普通大眾之間的差距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被證明是平等的。在用於測試焦慮和抑鬱症的各個測試中,與之前這些同樣比例測試的6%的普通人群相比。41%的研究生為中度至重度焦慮,39%屬於中度至重度抑鬱的范圍。

3、人際關系:同窗間無法承受之輕

據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咨詢與發展中心的調查顯示,對目前的在校大學生而言,除學業和就業外,人際關系已成為其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該中心進行咨詢的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與室友、同學之間的關系有問題,個別甚至由於壓力過大出現了心理扭曲。

(2)有關大學生壓力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壓力的反應共有以下五類。

1、對抗與逃避。

面對壓力時,大腦釋放出一種激素,導致肌肉緊綳、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這類反應常見於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壓力事件,如丟了工作、親人去世等。此時,對抗者選擇迎難而上,逃避者選擇遠離。

2、默默承受。

主要表現為既不對抗也不逃避,而是默默承受壓力。長此以往,易致各種疾病,如心臟病、消化系統疾病等。

3、反應遲鈍。

面對壓力,有些人像被凍住了,無法做出任何行動反應。但壓力引發的生理反應不會停滯,因此帶來的慢性壓力傷害仍存在。

4、情緒過載。

突然且過大的壓力會導致一個人出現慌亂情緒。美國祖克爾-希爾賽德醫院臨床心理醫生柯蒂斯·賴辛格博士說,就像一頭鹿被置於聚光燈下,會不知所措。一旦人體無法承受同時襲來的過多情感,就可能患病。

5、極度疲憊。

賴辛格博士說,為提供更多能量應對壓力,大腦會自發調動大量葡萄糖。當大腦耗能過多,人就會感到疲憊、睏倦。此時,只有即刻的睡眠才能補充消耗過多的能量。通常,嬰幼兒出現這種反應較多。因為兒童的抗壓「資源」較少,只能靠睡眠應對壓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學生「壓力山大」為哪般?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壓力大五個表現

㈢ 關於壓力 有哪些名人故事

所有成功的名人都是承擔著壓力的。名人故事也有很多比如說,鄧小平頂著巨大壓力搞改革;海倫·凱勒頂住聾啞的殘缺,獲得成功;貝多芬的音樂夢想,失聰都堅持音樂的故事;中國女排抗住壓力奪冠;破釜沉舟等。

1、海倫·凱勒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從此眼睛看不見,並且又聾又啞了。由於這個原因,海倫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她家裡人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替她請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蘇麗文小姐。海倫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漸改變了。她利用僅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來認識四周的環境,努力充實自己,後來更進一步學習寫作。

幾年以後,當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時,立即轟動了全美國。在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更是表達出了她的堅強、樂觀和向上的精神,而這一切都該歸功於她對生活的認識。
當把失明僅僅當作一項壓力的時候,她痛苦惆悵,所以她不能真正面對生活;當她把壓力化作動力的時候,生活就選擇了她。

2、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岸邊,項羽嚴束鎧甲,威武異常,目中閃著異樣的明光。面對這滔滔江水,項羽狠下決心,下令沉船、砸鋁、燒屋,帶上三天軍糧與秦軍決一死戰,不得生還。面對著由章邯為首的秦軍主力,項羽區區兩萬兵馬不足掛齒。但為救巨鹿,項羽憑著空前絕後的勇敢,破釜沉舟,與秦軍殊死一戰。

戰士們明白已沒有退路,他們個個抱著必死的信念奮勇殺敵並大破秦軍,扭轉了陳勝舉義以來軍事上的低潮,成為推翻秦王朝的轉折點。

3、中國女排,雅典最亮的星群:奧運會上,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中國隊憑借著優秀的心理素質,頂住巨大壓力,並化之為動力。一局、兩局,最終在最後一局扭轉乾坤,贏得了舉世的尊敬。

因為她們明白:(1)她們全隊技術實力在俄羅斯隊之上;(2)它們曾完勝過對手;(3)它們知道只要勝了三四局,一切壓力都會留給對手;(4)只要她們勝利了,她們便創造了奧運歷史上的又一個巨大奇跡!

4、貝多芬是一個頑強的人。他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到了晚年失聰。但他仍然創造出了許多不朽的經典樂曲,如《月光曲》《命運》《田園》等。要知道,對於音樂家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雙耳失聰,而貝多芬去頑強的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音樂家,一個人類靈魂的藝術家。

5、鄧小平頂著巨大壓力搞改革:當中國百年現代史走到20世紀70年代末時,留給鄧小平的是一個經濟社會瀕臨崩潰、各種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總爆發的危險的爛攤子。更為棘手的是,鄧小平還繼承了一個被極左路線的條條框框束縛得喘不過氣來的思想和輿論環境。

但正如我們後來看到的,鄧小平憑借著其超凡的勇氣和智慧,將中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命運從危機的懸崖邊上挽救回來,並一路走上高歌猛進的正確發展道路。

(3)有關大學生壓力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下列20種心理調節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減壓方法:

1.一吐為快。假如你正為某事所困擾,千萬不要悶在心裡,把苦惱講給你可信的、頭腦冷靜的人聽,以取得解脫、支持和指正。

2.開懷大笑。健康的開懷大笑是消除壓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法。「笑一笑,十年少」,憂愁和壓力自然就和你無緣了。

3.聽聽音樂。輕松的音樂有助於緩解壓力。如果你懂得彈鋼琴、吉它或其他樂器,不妨以此來對付心緒不寧。

4.閱讀書報。讀書可以說是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松消遣方式,不僅有助於緩解壓力,還可使人增加知識與樂趣。

5.重新評價。如果真做錯了事,要想到誰都有可能犯錯誤,若事與願違,就應進行重新自我評價,才能不鑽牛角尖,繼續正常地工作。

6.大喊大叫。在僻靜處大聲喊叫或放聲大哭,哭並不可恥,流淚可使悲哀的感情發泄,也是減輕體內壓力的一種方法。

7.與人為善。遇事千萬別懷恨在心(包括自己是對的)。懷恨於心付出的代價是使自己的情緒緊張,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8.不要挑剔。不要對他人期望過高,應看到別人的優點,不應過於挑剔他人行為。世上沒有完美,可能缺少公正,因而要告訴自己: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錯。

9.留有餘地。不要企圖處處爭先,強求自己時刻都以一個完美形象出現,生活不需如此,你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也往往更加從容。學會說「不」。

10.學會躲避。從一些不必要的、紛繁復雜的活動中,從一些人為製造的雜亂和疲勞中擺脫出來。在沒有必要說話時最好保持沉默,聽別人說話同樣可以減輕心理壓力。

11.免當超人。不要總認為什麼事都應做得很出色,應明白哪些事你可穩操勝券,然後集中精力干這些事。淡泊為懷,知足常樂,不但可減輕心理壓力,還可避免「英年早逝」的悲劇發生。

12.做些讓步。即使你完全正確,做些讓步也不會降低你的身份。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況一些事也許冷處理更好,退一步會有更多餘地。

13.遇事沉著。沉著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有助於舒緩緊張壓力。

14.逐一解決。緊張忙亂會使人一籌莫展,這時可先挑出一兩件當務之急的事,一個一個地處理,一旦成功,其餘的便迎刃而解。

15.熄滅怒火。遇事切莫發火,學會克制自己,暫熄怒火。待怒氣平息後,有助於你更有把握地、理智地處理問題,多想「車到山前必有路」。

16.做點好事。你如一直為自己的事苦惱,不妨幫助別人做點好事,這樣可緩解你的煩惱,給你增添助人為樂的快意。

17.眺望遠方。一旦煩躁不安時,請睜大眼睛眺望遠方,看看天邊會有什麼奇特的景象。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過得去,那麼今天和往後的日子也一定會安然度過。

18.換個環境。適當的改變環境可以減輕心理壓力,這並非是消極的迴避,有益的「跳槽」可另謀新的崗位,再自我反省,吸取教訓。

19.外出旅遊。思想壓力過大,不妨在家屬、朋友的陪同下,做短期外出旅遊。秀麗的祖國山河,定會使你心醉。此時此景,你的一切憂愁和煩惱早已飛到九霄雲外了。

20.放慢節奏。當局面一團糟無法控制時,不妨放慢節奏,不要把無所事事的事安排在日程表中,進行一次「冷處理」。

㈣ 關於青春的憂傷短篇小說 短篇

《帶著眼淚去流浪》(本人挺愛的)
《世界上只有一個杜茜茜》
《祝你離開快樂》(本人超愛)
《離開你,離開烏落鎮》
······你可以去看《花火》,幾乎都是短篇悲劇或暖傷小說,都很感人的······

㈤ 有關壓力的小故事100字

一個關於「壓力」的小故事,貼在下面,與大家共勉。
有一位講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大家都認真地聽著。寂靜的教室里傳出一個渾厚的聲音:「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說著,講師拿起一杯水。有人說二百克,也有人說三百克。「是的,它只有二百克。那麼,你們可以將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講師又問。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多久又會怎麼樣!

講師沒有笑,他接著說:「拿一分鍾,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呢?一個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護車了。」大家又笑了,不過這回是贊同的笑。

講師繼續說道:「其實這杯水的重量很輕,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如同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壓力是否很重,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們所承擔的壓力,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

說完,教室里一片掌聲。

大道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也跟著越來越忙。接著,負擔也越來越重。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放下負擔,輕松一下,等調整好了狀態再重新拿起。

㈥ 寫一篇小說中學生學習壓力的作文

中學生取消早、晚自習和雙休日補課,看起來時間寬鬆了,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反而是增加了壓力,因為學生必須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這樣一來也許有的學生會比以前用更多的時間來復習。同時中、高考迫在眉睫,復習時間一天比一天少。學生和家長不能只看到考試的壓力。為了更有效地學習,必須關注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怎樣來減壓,現介紹幾種簡單方法:

轉移視線。心裡不要總是想著考試的事,可散散步、聽聽音樂或和家長聊聊天,甚至可以看看電視,但不要看電視連續劇。音樂盡量選擇節奏比較舒緩的輕音樂,以免音樂把心情搞得更糟。這樣暫時把注意力放到別的地方,可以有效地起到緩解壓力的效果。

調整心態。心理壓力過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對事物看得過重引起的,如中考、高考前自己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成功,要不然就完了,這樣反而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發揮。所以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相信天道酬勤,考試時自然就能正常發揮了,甚至會超水平發揮。

找人傾訴。這是一個排除內心壓力和煩惱非常有效的方法。向老師或家長把自己的心情和苦惱說出來,與他們更好地溝通;找一個可以耐心傾聽自己訴說的朋友,把苦惱與困難都說出來,也許朋友不能幫你解決什麼問題,但他幾句安慰的話一定可以讓你感到輕松。

適當鍛煉。在連續學習兩個小時以上時大腦開始變得疲憊,效率就開始下降,這時不如出去活動一下,跑跑步、踢踢球或者洗個澡等等,甚至去空曠的地方大聲地喊幾聲,發泄發泄一下心情都有減壓的效果。

好書幫你。一本好書更是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優美的散文、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更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煩惱和憂愁。學生可以暫時拋開教科書,看一些別的課外書,放鬆一下心情,但必須保證自己不沉迷於看課外書。

壓力就是動力,但是過大的壓力只會是百害而無一利。減輕壓力的方法還很多,關鍵靠學生自己控制。學生必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忌煩時抽煙等。學校、家長和學生必須為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老師不要一味地強調考試,家長不要一味高標准地要求孩子,學生要自己控制好自己的學習和休息,以減少壓力。相信學生在適當的壓力下會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㈦ 有關大學生畢業的短篇小說

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

閱讀全文

與有關大學生壓力的短篇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經典環境描寫 瀏覽:217
好看偏執小說推薦 瀏覽:633
多男的穿越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128
300原創微小說怎麼寫 瀏覽:335
全國高考語文小說閱讀 瀏覽:746
可以寫小說賺錢小說app 瀏覽:40
小說秋風襲人還續寫嗎 瀏覽:664
小說排行榜完本穿越 瀏覽:398
婚後婚姻都市小說 瀏覽:62
小說主角是庄風 瀏覽:34
淑女難求有聲小說 瀏覽:980
小說網游完結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336
小白搞笑現代言情小說 瀏覽:412
主角紫薇星的都市小說 瀏覽:329
小說化龍成神txt下載 瀏覽:384
主角是更木劍八的小說 瀏覽:460
小說相府繁花在線閱讀 瀏覽:850
有沒有穿越還珠格格小說全集 瀏覽:568
平淡且甜甜的小說推薦 瀏覽:529
飛燕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