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濕熱體質怎麼調理
樓主你好。
濕熱體質的人調理方法:
1.濕熱是直接和肝膽相關的體質,所以首先要疏肝利膽,祛除濕熱。體質偏濕熱的人還需要食陰以養陰,比如核桃、黑芝麻、兔肉、鴨肉、冬瓜、萵筍、百合、紫菜、鴿蛋等屬於陰性的食物。2.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清熱利濕的葯膳,如沙參山葯粥、沙參老鴨湯。水果則宜多吃枇杷、香蕉、楊桃、西瓜等,多喝綠豆湯,但不宜冰鎮飲用。少吃櫻桃、荔枝和桃。3.少喝涼茶。雖然涼茶有清熱去濕的作用,但過度祛濕、貪涼則會逐漸傷害陽氣,將體質轉化為氣虛、陽虛、痰濕等體質更加不易調理。4.雖然夏季喝啤酒很是最暢快,但酒中的濕熱之性是最大的,最好禁吃。5.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都屬於,生濕助濕的食物。6.天氣炎熱的季節,過分劇烈的活動,易導致大汗淋漓,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所以合適的運動,就是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有癢運動。運動重點在於舒展筋骨關節,增加身體柔韌度。因為筋骨關節的僵硬、澀滯不利肝膽的疏泄。濕等體質更加不易調理。鍛煉過程中如出汗過多,切記不要馬上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容易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最好適當飲用些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盡量不要熬夜。
望採納,謝謝。
2. 濕熱體質的人怎麼改變體質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葯,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 茶:偏於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濕,偏於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 作料:生薑、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 粥:濕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術、 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胃。 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小孩或長期脾胃虛弱的人,如不想吃飯、渾身沒勁或者飯後感覺胃滿滿的、腹脹、拉肚子等脾虛濕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葯和炒雞內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沖著喝,緩解症狀。少吃油膩、甜味品,預防濕熱 濕熱體質,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盡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體內濕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症狀時,通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症狀嚴重通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醫辨證施治後再調理。 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的,那就是一個穴位的按摩,這個穴位叫曲池穴,您可以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那這個曲池穴該怎麼找呢?這么找,您先把肘部彎曲,找到肘部最突出的那個骨頭,然後再找到彎曲合上的這個點,突出的那個骨頭和這個點之間的中間點這就是曲池穴,按壓它的時候有一種酸痛感,按壓的時候可以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鍾,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有助於改善濕熱體質。人的體質是可調可變的,辨清自己的體質,堅持朝著好的方向去調理,趨向平和體質,這不是一件什麼難事。 你是不是一直在為油光臉上的粉刺困擾,或者正煩心於口苦、口臭、嘴裡異味?這些現象可能意味著你屬於濕熱體質,想要徹底解決上述煩惱,就得針對「濕熱」的源頭來調。
3. 如何判斷濕熱體質
有一類胖子,古人稱為「肉人」,我們稱為結實型的肥胖,與虛胖相反。他們性格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其實,這類胖子的急躁易怒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的體內有濕熱。 濕就是身體內的死水,死水與痰結合,就成了痰濕,死水與熱結合,就成了濕熱。農村的人都知道,麥收以後,農民會將麥稈砌成一垛一垛的,一陣雷雨過後,麥稈被淋濕了,這時你將手伸進麥垛內,就會感覺到裡面又潮、又濕、又熱,這種濕乎乎、熱乎乎的感覺就是濕熱。 濕熱蘊藏在麥垛內,時間一長,麥垛就會腐爛、發酵,農民用它來做肥料;濕熱蘊藏在人體內,排不出去,就會造成膽氣上溢,口苦口乾,急躁易怒。濕熱內阻,陽氣被遏,因此人總感覺身重睏倦。 感覺有一層油似的。除此之外,臉上還經常會長出一些痤瘡、粉刺,痤瘡很多情況是因為體內濕熱郁積,排不出去,最後在臉上激發出來,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痘痘。 看一個胖子有沒有濕熱,還應看他的飯量。濕熱型的人都食慾旺盛,很能吃,但能吃並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處於「胃強脾弱」的病理狀態。體內有濕熱會影 響到胃,胃有濕熱,中醫稱為「胃熱濕阻」,胃受熱之後,其功能就會亢進,這時人的飯量就會大增,動不動就會感到飢餓。然而,胃納過旺,就勢必加重脾運化的 負擔,脾有「運化水濕」的作用,脾的負擔過重容易造成「水濕內停」。所以,中醫又將這類胖子稱為「胃熱濕阻型肥胖」。 分辨濕熱型胖子,還要看舌。濕熱型胖子舌質偏紅舌,苔黃膩,體內的熱越盛,舌苔就越黃,就好像煮飯的時候火太大,飯就煮焦了,成了焦黃色的鍋巴,如果再不關火,鍋巴就會燒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顏色越深,證明你體內的濕熱越嚴重。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大小便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濕熱,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濕,都是體內濕熱的表現。如果身體里熱重於濕,則大便燥結;濕重於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濕熱體質的人,怕濕怕熱,對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濕熱交蒸氣候難以適應。 看一個胖子體內是否有濕熱,還應看他的眼睛,濕熱內蘊,熱灼血絡,這時人的兩眼內就會有紅赤的血絲,不痛不癢,西醫說這是免疫系統的反應。其實,這就是體內有濕熱的表現。 總的來說,面垢油光、長痘、舌苔黃膩、脾氣急躁、眼睛紅赤、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濕都是濕熱型胖子的表現。 說到這個濕熱型的胖子,我想起曾經治療過的一個病人。記得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我到農村去看望一個大學時的同學。在一次會議上,他說了幾句不合時宜的風 涼話,被趕往農村當了一名鄉村醫生。多少年不見,我們正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感慨良多。正說著話,一個農婦走了進來,說她家的孩子身體不舒服,想請我去瞧 一瞧。我不解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我的同學,同學說:「是我讓她來的。這個孩子,我看了大半年了,總也看不好,我知道你來,昨天就告訴她了。」我們匆匆吃 完飯,去了農婦家。
4. 濕熱體質不宜吃什麼 揭秘幾大禁忌飲食
濕熱體質如何保養
1、截斷滋生濕熱的源頭,不要再生濕熱了,清熱利濕,就是保證二便暢通,大便不要不利,不要粘滯,小便顏色淡一些,不要老是那麼黃黃的,一看到小便黃就要喝水。
2、飲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葯少吃、少喝酒,所有食物中濕熱之性最大的莫過於酒。少吃肥甘厚味。飲食方面要清淡祛濕。再特別告知的就是戒除煙酒。有的人不演繹放棄這種生活方式,那你就得承擔這種後果,「病是自家生」
祛濕食物: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
3、生活起居:
忌諱熬夜,熬夜會增加濕熱。因為熬夜傷肝膽,會非常影響肝膽之氣的升發,容易生濕熱,。;另外盡量地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工作或居住。比如你是個痰濕體質或者是惡體質,買房子的時候盡量不要買低層,不然房子如果陰暗潮濕的話會加重你的濕熱體質的。
4、簡易方葯:
濕熱體質是一個過渡性體質,很少有人到老年的時候還是一個以濕熱體質為主的體質。因為濕熱體質經常會很不舒服啊,會有皮膚瘙癢啊。會有炎症,會有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它會使人很不舒服,不舒服就會促使他去吃什麼葯,如清熱毒的,寒涼之品。所以濕熱體質到了老年基本上就分化了,很可能吃利尿的葯啊,清熱解毒的葯吃多了,很多人就轉化為陰虛體質;把陽氣傷了,慢慢地就變成氣虛陽虛或者痰濕體質。所以濕熱體質一般是青壯年多見一些。到了老年,雖然還有濕熱體質的因素在裡面,但是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了。
去濕熱的葯物一般來說都是不太平和的,都不能久吃的。去濕熱的葯物常用的有:藿香、車前草、淡竹葉、滑石、溪黃草、雞骨草、木棉花,等等這些都是偏寒涼的,不能久服。
中成葯有:甘露消毒丹、君太口服液、清熱祛濕沖劑,溪黃草沖劑等等。這些都不能久服。但是你濕熱但凡已經去了,舌苔不那麼黃膩了,小便已經變得清了,炎症不明顯了,就要馬上停下來,不能久服。
比方說濕熱有炎症、喉嚨啊、小便啊、肌肉非常酸痛,內熱很重時可以吃一些來調整體質,但不能久服,沒有內熱千萬不能吃,是葯三分毒啊。這些葯毒性還都不小呢。
5. 濕熱體質有什麼症狀表現
濕熱體質的人就像是草垛裡面的濕熱熏蒸一樣,時間長了之後會產生難聞的氣味。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因為天氣的緣故,濕熱體質的人內環境不潔凈,濕熱氤氳,若再加上排泄不通暢的話,體表外皮膚會油膩,特別是臉部額頭、鼻尖總是會油光發亮,容易有脂溢性脫發,長粉刺痤瘡等,有口臭、大便粘稠、小便黃味道大等症。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潔凈,且這一類型體質的人性格上都較為急躁。 濕熱體質的人在外觀上非常地好辨認,通常也被大家稱為長痘派,其體質和痰派非常相似。不少人會認為長痘痘其實不是壞事,說明還是年輕的,但其實,不少長痘痘的人其實是因為濕熱體質引起的,濕熱過重,體內又不通風,只能成為痘痘往外擠。注意這類型的人洗臉的時候不能使用香皂, 飲食上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 除了上述的外在的體貌特徵,油光滿面、長痘痘長粉刺等症狀外,體質濕熱的人常常還會感覺到口乾口苦,還有舌質偏向紅色,舌苔黃膩,眼睛赤紅等症。男性的體質濕熱的人陰囊部位容易潮濕,而女性濕熱體質的人則會帶下增多,其脈象以滑數多見。濕熱體質的人比較難適應濕或者是熱的環境,特別是在夏末秋初的時候,濕熱交替則會更難受。
6. 濕熱體質的症狀誰知道
頭臉:如果臉上經常油膩膩的,隨手一抹就能起來黑黑的污垢,臉上經常長點痤瘡、小癤子之類的,一般都屬於濕熱體質的表現。口眼:濕熱體質的人,口苦口乾、口舌生瘡、舌苔黃膩是比較常見的,有的還會出現白眼球發黃。胸腹:腹脹不舒,喜歡喝點冷飲但不是很多,大便常常會粘滯不暢,上廁所的時間會延長,小便黃熱等等,大多都是濕熱體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