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聲小說推薦幾個吧
個人覺得《盜墓筆記》不如《鬼吹燈》好!《盜墓筆記》亂糟糟的,到最後第八卷完結也沒把故事說明白,後來還來個《藏海花》和《沙海》,還是未完結待續。。。而且覺得三叔同志語言比較匱乏,「匪夷所思」這個詞語在全篇用了無數次,就不能換個詞--!那個《秦嶺神樹》裡面說是碰到那棵神樹會有特異功能,能將思想物質化,而且無邪也想出了一條大蛇來了,還以為天真同志最後也能再後來的幾次倒斗活動中無意識的使出點能力呢,結果也沒有。。。連我都知道他的血能驅蟲是因為在魯王宮里不小心吃了古屍身上的腰帶,天真居然一直也沒想到--!還有那個三叔是死是活一直也沒說,解連環也沒出現!說是欠小花家的人命應該是指的三叔殺了解連環取而代之,但是事實上三叔其實是解連環,根本就不存在欠小花家一說。。。還有悶油瓶的事也沒交代清楚!《藏海花》寫了一點還待續就又來個《沙海》!覺得三叔是在騙錢--!相對來說《鬼吹燈》故事主線更清晰,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故事主人公純為錢卻兼顧道義,雖名為《鬼吹燈》卻堅信世上沒鬼,也確實是沒鬼(不包括能活動的粽子)。內里雖有奇特物種,卻讓人覺得嗯!真有可能有!不會讓人一聽就覺得是瞎編的!不可能!有聲小說建議聽國風版的,那個聲音能區分出不同的人在說話,不會覺得只是一個人在講評書。你能在那裡看到「王胖子」王凱旋,《盜墓筆記》里那個胖子有點影射他,但稍微有點不同,他所說的那個打仗回來戰友都死光了,覺得自己被拋棄的人應該是主人公胡八一。還有強烈建議你不要聽《地藏》!巨爛一故事,開始走沒幾步遇見好幾個上古神物!被一堆怪物追還有心情慢慢在那講古!講點什麼事都欲言又止的,讓人老郁悶了!
播音的話我覺得國風,小東的聲音比較有磁性,艾寶良有點像講評書,有個叫「娃娃」的講得巨爛!總講白字不說連斷個句都斷不明白!
如果你不介意BL的話建議你聽一下《紈絝》這個廣播劇,聲音老好聽了!
『貳』 地藏經全文念誦
您好!去優酷視頻有地藏經讀誦,跟著念吧!我也是這樣!如何把功德迴向給你冤親債主,父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阿彌陀佛!
『叄』 金萬藏的小說《地藏》123部,求TXT下載地址,必須是3部全的。
《金萬藏作品合集》裡麵包括《地藏》123部我剛剛核實了的 記得採納啦啦啦
『肆』 念地藏經後家裡有聲為什麼/念地藏經後家裡有聲為什麼
貪嗔痴是業障,勤修戒定慧,業障就漸漸少。業障少了,你能感覺到有佛菩薩加持、龍天善神保佑,功夫愈往上提升就愈明顯。
處事待人接物,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煩惱習氣,一切隨順經典上的教誨,這就得佛力加持。
我們的心念跟佛菩薩的心念要相應,就很可能避免劫難。我們心裡發出的思想波,跟佛的心波頻率接近、相同,就得到他的幫助、保佑、加持。
三皈你要真正做到才算皈依,那真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贊嘆。真正皈依三寶的人,晝夜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你決定遇不到妖魔鬼怪,決定不會著魔。家裡供養阿彌陀佛,十方法界無量不同維次空間里的眾生,都合掌贊嘆歡喜,還禮敬。
你要冒充彌陀弟子,護法神就不饒你,你要做真正的彌陀弟子,諸佛對你都恭敬。
真正道德之人,心地純凈純善,就會感動天人供養,天人來照顧你。
純善無惡,天地鬼神都尊敬你,你這一生決定遇不到凶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什麼道理?心之所感,你是純善之心,你心裡沒有惡。如果心存惡念,所遇境界明明是好的、吉利的,你就碰到禍害,逢到吉得凶,逢到福得禍,你這一生事事不如意。吉凶禍福都在一念間。都在自己的存心、用心。一定要用純善之心,純粹利益眾生的心,不可以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造無量無邊罪業,三途苦報你永遠不能脫離。
有人念佛時見到很多佛,是怎麼回事?一念相應。這一念他確實萬緣放下,心地清凈。雖然時間很短,一剎那就有感應,就見到無量無邊諸佛,聽到無量無邊諸佛念佛的聲音。得不到感應,也不必求,有求那個念頭是妄念,障礙感應,不要求,自自然然,心地清凈,境界會現前,現前也不要歡喜,一生歡喜心,你又起心動念了,馬上就墮落了,就回頭了。
任何一個念頭,念頭一起就周遍法界。所以能與諸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起一個善念跟佛菩薩、善神感應道交;起一個惡念,跟魔王、妖魔鬼怪也起感應。善人念念為社會、為眾生,所以「非人」也得福,他們不但不害你,還來保護你。有人念佛、誦經時,感覺旁邊有非人,甚至自己也毛骨悚然。有這種感覺不要害怕,旁邊確實有,這時,真誠念佛誦經給他迴向,你就是在超度他。念經給他們聽,他們聽了會覺悟。鬼神中喜歡聽經的很多,所以你常常會得到天地鬼神的守護,護法神會保佑你。
如果常常有瑞相,那就是魔境現前,魔現的時間長,佛所現的時間短,幾秒鍾、一兩分鍾就很長了,不會再長了,而且滅之後不會再遇到。
若能不執著身相,任何陰魔貼不上身,冤親債主也找不到你。
「疑心」招來「妖魔鬼怪」。
把聖學舍掉,去奉祀妖魔鬼怪,「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善神看到你舍棄正法,去信邪法,護法神自然離開。他們走後,一定又有一些鬼神來到你身旁,做你的護法神,對人威脅利誘,最終目的把你送到地獄。
怎樣安撫鬼神?真修。假修鬼神瞧不起你。誠則靈,要用真誠心,夾雜一絲毫妄心就不靈,真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純善,天地鬼神都尊敬、擁護你。
『伍』 地藏經有語音版本的嗎
妙印法師,李罕居士等好多人,都有讀《地藏經》的音頻。
『陸』 有一部周建龍有聲說里有個叫吾色的,他的武器就是金嗩吶,他能下地獄找地藏菩薩。請問高手誰知道
叫死人客棧 我以前聽了一半 最近想起來了 想繼續聽呢
『柒』 地藏菩薩本願經文 聽語音默念可以嗎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197集
天台家在浙江天台山,過去祖師大德們,提倡「行道誦經」。這個「行道」,我們世間人叫散步,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散步的時候念咒誦經,現在很值得提倡,現在人工作繁忙,很少運動。所以這個「行道」,對於鍛煉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行道」的時候,沒有雜念、沒有妄想。
現在科學技術進步,可以聽經,把《法華經》、《華嚴經》都做成有聲書,經行的時候可以聽經,經行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對於身心都好,這一個半小時完全在聽經,聽經跟讀經功德是一樣的。用這個方法好,為什麼?經沒有念漏掉,沒有念錯,一部經長短不一樣,短的半個小時,幾十分鍾;長的不要超過兩個小時,這個方法值得提倡,非常好用!
所以助念的時候要有木魚、要有引磬,這兩種就夠了。引磬就是屬於鍾磬,「鍾磬木魚增其正念」,把他的妄想雜念打掉。修凈土的同學一心專注佛號,有同修在旁邊助念,勸他跟著念,還有力氣,出聲;沒有力氣,默念,對他有很大的好處。
我們想到古時候,大眾聚會沒有擴音器,而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在野外,沒有圍牆,人數有多少?有三千多人。常隨弟子有一千兩百弟子;不是常隨的,臨時聚集的,跟佛一天兩天、三五天的,我們相信這樣的人會很多,所以佛這個僧團,我相信不會少過三千人。
經書裡面記載,孔夫子當年在世教學,弟子三千。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也應該有這樣的盛會,那音聲比什麼都重要。
這種音聲從哪裡來的?真誠恭敬心裡頭生的,這是自性的性德。眼睛遠能看得清楚,近也看得清楚,耳能遠聞,很遠的音聲能聽得到,這心地清凈,他說法,他的音聲同樣能遠聞,不需要儀器幫助,這些擴音的設備非常齊全,甚至於上萬的道場,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是第一個作用,前幾天我收到一份報告,來佛寺寄來的,還有一個錄音機,是那一邊有附體的,把附體所說的錄下來,一共有三十多分鍾。告訴我們,海賢老和尚用了一生的經歷,九十二年為我們表法,幾個人相信?所以老和尚流淚、佛菩薩嘆息。到來佛寺去的人多了,比以前多了,都是來觀光旅遊的,不是來求法的。這個半個小時、三十幾分鍾,完全告訴我們現前社會佛門的狀況,佛弟子已經把佛法丟掉了,真正在搞斗爭堅固。
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經文很重要。我們今天居住的什麼環境、社會的動亂,這個地球上有史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前這個動亂,歷史上沒有;地球上的這些災變,我們講自然災害,也是過去歷史上找不到的。原因從哪來的?我們現在的思想、言行,與古聖先賢的教誨,與佛菩薩的教誨,完全相反,造成我們今天居住的環境。今天弘法,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艱難,沒有人聽,沒有人相信。現在人相信科學技術,這個東西很現實,不知道做人,不知道什麼叫「仁義、道德」,不知道什麼叫「仁愛和平」。
在佛門裡面「五戒」、「十善」,我們講「三皈」、「五戒」、「十善」,有沒有?真的沒有了。真正學佛,「三皈」,無論你修學哪個宗派、哪個法門,必須要遵守的,不遵守「三皈」不是佛弟子。
我們學習經教,一開頭先念「三皈依」,提醒大家「佛」是什麼。「佛」是自性覺,「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凈,「覺、正、凈」。
六祖能大師在《壇經》裡面,為人授「三皈依」,他不是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那個時候佛法到中國七百年,七百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短,佛教在中國承傳逐漸逐漸有了偏差,要不然能大師為什麼不教人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一定是把解釋誤會了,「皈依佛」就會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皈依法」就會想到經典,「皈依僧」就會想到出家人。這個錯了,這個與皈依的本意完全相悖。而是什麼?皈依覺、正、凈,皈依自性三寶。寺院裡面供奉的佛菩薩、經典、出家人這些形相,這叫「住持三寶」。自性三寶是真的。「三皈依」的意思,是讓我們從住持三寶,回歸到自性三寶。
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自性本覺。為什麼會迷了?為什麼不覺了?這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生出三細六粗,這個不覺就是個妄心,是自性迷了就叫不覺了,佛學的名詞叫「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是不覺,不覺它是個波動的;自性是不動的。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自性不動,沒有動搖。這一動搖就叫阿賴耶,動搖就有生滅;不動搖不生不滅,那是真的。我們說得更白一點,自性就是真心,阿賴耶是妄心。妄想分別執著是從阿賴耶起來的,妄想是第八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意識跟前五識。
佛在經上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們要真正懂得、要能體會到,知道怎樣學佛得佛法的殊勝功德利益,幫助我們解脫,這學佛的目的。解除煩惱,脫離六道輪回,再往上提升,脫離十法界,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成佛了。我們學佛的目標在此地,每天不能忘記,凈宗也不例外,凈宗是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生凈土就是回歸自性,這是無比的善巧方便,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開這個法門,他想到了開這個法門。佛佛道同,佛跟佛完全平等的,沒有兩樣的,但是其他的佛沒想到,他想到了,他成就這個法門了,所以諸佛贊嘆。
諸佛度眾生怎麼度法?保送他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教他,必定一生成佛。諸佛很輕松,佛在十方世界,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一生當中講經教學,什麼經都講,應機說法。
極樂世界的這些往生去的人,到極樂世界都叫菩薩。這些菩薩們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干什麼?分身到十方諸佛剎土,跟佛結緣,去拜佛供養、聽經聞法。他那分身真管用,無量無邊身供無量無邊佛,你說那福報有多大!聽一切諸佛講經說法,智慧很快圓滿。
這個地方要認識,遍法界虛空界沒有第二家,要認清楚,決定要發願求生凈土,一生圓滿成佛,這個經講得好、講得透徹。尤其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經,是會集的;註解,也是會集的。世尊一生講許多經,有時候也談到凈土,念老把這些談到凈土的東西,統統會集到此地,八十三部經論,講到凈土的全會入這個,真的這個經是凈土的集大成。
念老一生到最後,在晚年、往生之前,做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他一生學佛的總結,就是《凈修捷要報恩談》。《凈修捷要》是老師做的,夏蓮居老居士,也是往生之前最後的著作。念老在晚年用談天的方式,毫無拘束跟大家閑話家常,來解釋這一部《凈修捷要》,太好了。
現在我們把它整理出來,寫成文字,還找了個同學,把這些文字從頭到尾念一遍,做為有聲書。這次胡小林到這來看到了,聽了幾段,佩服得五體投地,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修凈土宗,我們學一部經,其他的都不學,你要我介紹一部給你,我一定會介紹《報恩談》給你,這一部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里頭他所講到的范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包括在其中,沒有漏掉一法,太稀有了,太難得了。
我叫它做我們「凈宗三寶」,第一個《無量壽經》,念老的註解;第二個《凈修捷要報恩談》;第三個海賢老和尚的《永思集》。我們現前凈宗三寶,三寶具足,你要不能成就,那你不能怪人,你要怪自己業障習氣太重,為什麼?說得這么清楚明白,你還聽不懂,你還半信半疑,你自己妄想雜念還那麼多,這一生去不了,必定要搞六道。六道再打一圈,不知道何年何月,不是開玩笑的,墮入六道再墮人身,時間上講要很多劫,你才再有機會遇到人身,這一生,這三樣東西都在我們面前,我們怎麼能夠疏忽?!怎麼能不認真?!
畢竟認真的人太少了,佛菩薩都流眼淚,真的是所謂眾生難度。他不能接受,他真正是心浮氣躁,浮躁到極處;甚至於幾分鍾,他都沒有辦法安靜。叫他專注,專注的時間,一般大概是十五分鍾,十五分鍾之後就專注不了了,這怎麼能學道?!能夠專注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人,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榜樣都在我們眼前。所貴的你要能看到,有這個緣分看到了、聽到了,要有真誠恭敬心,向他們學習。
我記得上一次,自了法師有一份報告,寫得好,我們也學習過了。裡面最主要的提醒我們一句話,我們為什麼「信願持名」功夫不得力?不知道「死生大事」,對這樁事情不知不覺,如果能知道這個事實,你還敢放逸嗎?印光大師一生把「死」貼在額頭上,你看他的關房,不大,我去參觀過,桌子上只供一尊佛像,阿彌陀佛;一對蠟台;一個小木魚;引磬;一個香爐;一杯供水,其他沒有了。佛像後面,老法師自己寫的一個「死」,大字,讓自己時時刻刻看到,我就要死了,這時候怎麼辦?還有什麼留戀的?真正是萬緣放下,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講的這句話,完全兌現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發菩提心」是什麼?真相信有凈土、有阿彌陀佛,真正發願求生凈土,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的,一心稱念就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
發菩提心是什麼?真相信有凈土,有阿彌陀佛,真正發願求生凈土,「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的,「一心稱念就能往生」。蕅益大師說的好,不必「功夫成片」,不須「一心不亂」,經上講的很清楚、很明白,「只要信願持名,求生凈土,佛就來接引你」。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是放不下,雜念太多了,忘想太多了,慾望太多了,煩惱習氣太重了。不要說佛祖師來我們回不了頭,釋迦、彌陀自己來,恐怕我們還是回不了頭,為什麼?如果能回頭他就真來了,他沒有架子,我們真心哀求,他就跟我們見面,現身給我們看了。所以一切都要放下,至少我沒有方法幫助別人往生,我自己要往生凈土,這一生這個機會、緣分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所以這是你看「震醒長夜,警覺昏迷」。我們總是在昏迷當中,警覺不了,一旦壽命到了,你有沒有想到馬上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到哪一道去?在我想像當中,地獄道的成分最多,為什麼?我們遇到這樣好的法,沒有認真修行,這個罪就很重。沒有遇到不要緊,他沒有緣分,我們遇到了。遇到了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在這一生解脫往生成佛,還搞六道,那我們可以想像,我們造作地獄的業肯定有,就在學佛當中就造地獄業,自己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障礙別人學佛,有沒有讓別人在佛法裡面生起疑惑、退轉信心?如果有的話,這就是地獄因。我們沒有認真依教修行,讓外頭人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你看學佛,假的不是真的,這個罪名就是地獄。
所以不要以為學佛一定會生極樂世界,不會墮地獄。慈雲灌頂法師在《大勢至圓通章疏鈔》裡面最後的一頁,列入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地獄,他說得好,說的有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沒有警覺。
【解】震醒長夜,警覺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諸苦,音聲功德,並如鍾也。
鍾聲,其他的音聲也有,講經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念咒的功德,都有這個無比殊勝的利益,這個地方講的「引生善心」,它有沒有把我們的善心引發起來,有沒有幫助我們「停息諸苦」,就是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現在就得到,真正契入境界,法喜充滿、歡喜。
下面又說:
【解】又鍾身鑄有真言、種子字、大乘經偈。
鍾上一定有這些,真言就是咒,像往生咒,凈土宗的常常用這個,一般用大悲咒最多,藏傳裡面普遍的,我們到處能看到的六字大明咒,還有刻的大乘經偈,這個鍾撞一聲,這些經咒隨著音遠聞,法音遍法界,普度一切眾生。
【解】鳴鍾一聲,即如轉誦鍾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
這個鍾我沒有見到過,但是我聽人說過,過去這些大德們說過,大陸上賢首宗大殿上的鍾,大鍾裡面所鑄的文字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鑄在鍾的上面,那敲一下就是一部《華嚴經》,不少。《法華經》的也多,隨著天台宗,天台宗是《法華經》,密宗道場多半是咒語,所以這是「鳴鍾一聲」。
【解】以喻說法人一一聲中,皆寓無量妙義也。
鍾敲一下,無量妙義,說法人亦如是。所以說法的人要用真心,至少沒有名聞利養,遠離七情五欲。七情五欲離了,當然還有習氣。雖然隨緣,所謂恆順眾生,但是心裡頭不落印象,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也就是說不放在心上。六道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放在心上,所以他的心是染污的。
真正修行人他修什麼?像修行人真有功夫,他不放在心上,他心地清凈。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這個法,一天到晚、一年到頭,他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他跟大眾接觸一團歡喜,滿面春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上一塵不染,這叫真功夫,這真修行人。
佛所教我們的,我們以我們凈宗來說,「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全部都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心怎麼樣?沒染,沒放在心上,這就對了,心保持這經上所說的「清凈、平等、覺」。放在心上就迷了、就染污了,就不平等,就迷了。不放在心上,心永遠是「清凈、平等、覺」,一切時、一切處都保持著,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沒有,說法人這樣說修行的說法人。
我們可以從黃念老的《報恩談》裡面完全體現。你聽《報恩談》愈聽愈有味道,捨不得放下,它有這么大的攝受力量,讓你聽到法喜充滿,讓你聽到斷疑生信,讓你聽到會跟他一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捌』 有一部小說,忘了,裡面的地藏王許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被一
我的夢境奇緣
作者: 行痴和尚
簡介:
相識有時候就是一場夢,夢中相遇相內隨相知相戀,到最後的夢容醒夢碎一切幻滅,她與他的相識是場意外,結局卻異樣的慘淡!他與她相識是刻苦銘心,結局卻照樣的苦澀,也許這就是夢,一出讓人永生難忘的夢!
『玖』 主角叫吾色的,他的武器就是金嗩吶,他能下地獄找地藏菩薩。一本有聲小說請問高手誰知道
都市無敵醫聖
作者:浮生01
小 類:現代修真
簡介:普通學生李天辰,意外獲得先祖李神醫傳版承,從此憑借通天權醫術,一朝翻身,腳踩囂張惡勢力,打臉各牛逼二代,引來鄰家小蘿莉投懷送抱、校花倒追、美女老師青睞……當各式美女接踵而至,他才發現,原來做個逍遙神醫居然有這么多福利。......
『拾』 有一個網路玄幻小說,裡面講的男主角跟地藏王菩薩轉世的一些愛情啊,玄幻的故事,那小說叫什麼來著
我的左眼是陰陽眼,主角叫白無常,是固倫和孝的轉世,青冥是地藏王菩薩的轉世。
第二部叫我的陰陽招魂燈,主角叫李慕白,是太上老君的弟子玄都轉世,青冥和白無常也有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