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少衡的中篇小說《尼古丁》講的是什麼意思
楊少衡《尼古丁》故事梗概
中篇小說《尼古丁》,作者楊少衡,載《收獲》2004年第6期。小說中有兩個主要人物:鍾路琳,女,畢業於廣州海洋學院,京城某報社記者,有吸三五牌香煙的嗜好;李彬,男,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南方某偏遠縣縣長,因政績突出,是省水利廳副廳長人選,也嗜吸三五牌香煙。
紅樹林是南方海域一種特別的水生植物群落,其生長分布依賴一些特定自然條件,植根於海灣淺灘,有防風防浪保護海岸的特別作用,又為包括魚類和海鳥提供棲息生存之所,是一種海岸生態林,由於迅速銳減的趨勢,許多省市已將其列為保護植物。
小說主要描述了李彬明知工程對環境有很強的破壞作用,卻一意孤行,竭力奔波,以期發展當地的當前經濟利益和提高自己的政績。故事梗概如下:李彬主持了本縣的填海造地工程,工程正在築壩階段。工程與當地農民的利益發生了沖突,由於因為沒有妥善處理好建設給當地農民造成的經濟損失問題,引發了農民的不滿,發生了農民驅車阻攔交通的事件,由眾多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在去該縣海上樂園途中因此受到狙擊。鍾路琳因一個很偶然的原因參加了該采訪團,也恰逢其事。有著深厚地專業知識的她敏銳的感覺到,不遠處的一片紅樹林必然會因為填海造地而逐漸被毀滅。李彬為消除不利影響採取了種種補救措施,卻低估了鍾對他的潛在影響。事隔不久,鍾在京城一家報紙上發表了《又一片紅樹林面臨毀滅》的文章。在文章被廣泛轉載的過程中,引起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關注,成為李彬所負責工程的最大阻力,工程面臨下馬。而這項工程又是李彬取得政績和體現其官場價值的體現,因此,李彬更是不遺餘力地奔波在各相關部門和人士之間,竭力恢復工程建設,最終因台風而葬身大海。
香煙因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又容易使人吸食上癮,被稱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而三五牌香煙又被公認是其中的「上品「。從上癮的角度來看,鍾、李二人對香煙的共同嗜好,暗示了二人對各自所從事事業的執著態度,只不過一正一反是殊途。
人人都知道尼古丁對身體的危害,但大多卻不能抗拒它的誘惑,是因為自己有一種不健康的慾望迫切需要滿足。類如小說中所講的填海造地工程等,其實就是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危及人類生存質量的「尼古丁」,只因為有著短視意識的官員存在,他們需要實施類似的工程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畸形心理的迫切需要,導致了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短視行為的現實。
因為對美好生活深深嚮往和希望,作者為李彬選擇了一種死亡方式,其實,這種人的死亡方式還會有很多。如果一個人在懵懂中犯了錯誤,可能人們都能夠原諒。但是像李彬那樣有著相關專業知識在身的人,卻「百折不撓」、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是可恨呢還是可惜?鍾路琳為李彬的死流了淚,但那些淚水一定是飽含了多種意味。
物慾的泛濫導致了精神的缺失,人的思想也因此走向迷茫。我們如果能彼此認真打量一下對方,一定會發現,李彬的影子就在我們身上,不過,因為「光」的影響,有的濃些,有的淡些。這樣看了之後,你還敢小瞧我們曾經嗤之以鼻的慾望嗎?我們的那些自以為是的行為還能再堅持下去嗎?
『貳』 楊少衡的介紹
楊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12月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69年上山下鄉當知青,1977年起分別在鄉鎮、縣和市機關部門工作。歷任漳州市長泰縣坂里公社小學教員,中共長泰縣委辦公室幹事,龍溪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幹事,漳州市文聯副秘書長,漳州電視台台長,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漳州市文聯主席,漳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2002年調福建省文聯任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2007年當選為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2011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叄』 《楊少衡作品集》最新txt全集下載
楊少衡作品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肆』 楊少衡的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相約金色年華》,《金瓦礫》,《村選》,《海峽之痛》,《黨校同學》,《如履薄冰》,《底層官員》,《兩代官》,《市級領導》,《代理市長》等
兒童文學長篇小說:《危險的旅途》
長篇報告文學:《天河之旗》
中短篇小說集:《彗星岱爾曼》、《西風獨步》、《紅布獅子》、《秘書長》、《林老闆的槍》《讀一個句號》等
改編影視:《海峽之痛》改編為電影《江山風雨》
『伍』 我是一名在仕途混的小公務員,想找人推薦幾本好的官場小說!
我不是公務員,但身在官場,同樣郁悶,我想和我們這樣有著郁悶心情的不止我們倆!一定不止!
我對混仕途的興趣也不大,我的最大理想就是做一名中學語文老師,但是我被放到了官場,是因為剛走出校門,不小心被人事局騙去的,去了發現根本就不適合我,更為可怕的是當我被騙來以後我開始學會了騙別人,並且老幼無辜皆不放過。我在農村的爸媽也不希望我到別的地方去,更主要的是,我基本上離不開這里,因為我在這里成了家。好在你還有理想,說「為大眾出力做事情,是我當官唯一之樂趣」,我基本上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唯一的樂趣是下班回家和愛人一起鬨我們的小寶寶。工作給我的只是維持生活上的需要,但我發現拿這點死工資根本就不能發家致富先富起來,別人鼓勵我說只要當了大官就好了,很多年過去我發現除了我的啤酒肚大了年齡大了虛榮心大了,剩下什麼也沒有大起來!看到你那句「大家放心,我學了不害人,只防人」,簡單幾句,足以讓所有遠離官場的人驚心動魄,他們一定不會知道官場里會時時刻刻有被害的危險。我感慨於你那句「不害人,只防人」,聯想到自己以往的遭遇種種,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推薦給你的官場小說不是樓上他們說的那些,樓上那些官場小說描寫的大都是幾股政治勢力的相互傾軋,或者類似於《生死抉擇》主旋律的小說,說實話,那些場景距離我們這樣小公務員生活的環境很遙遠!我推薦的是楊少衡的小說,楊少衡的官場小說沒有給人一種距離遙遠的感覺,他筆下的官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兩個世界,他筆下的人物既是小市民又是小官僚,更多的是底層官場那些公務員或者說行政機關單位里小人物的生存與發展,艱難上爬,積極鑽營,處心積慮的那些活生生的面孔,當你讀上一兩段落,你發現其實就是在描寫你周圍的環境,或者,就是在描寫你本人。
在《釣魚過程》里,他寫了一個有釣魚喜好的陳姓副鄉長,想把兩個台商釣到本鄉投資辦廠,擴大本鄉投資項目,以圖仕途上發展。誰知該副鄉長並沒把那兩條魚釣到手,自己反而差點被那兩個騙子當魚釣了。那兩騙子設計了一套訛詐伎倆。他們冒稱台商,高薪雇來一個美艷暗娼。假借投資公關之名,色誘一批鄉鎮長級的低級公務員與之行事,並秘密錄下錄相進行訛詐,要價高達二十萬。無為以圖而為者的反面正好就是欲圖為者而成無為者。釣魚者欲釣其魚而反被魚釣取,人與魚都分不清了。
《金粉》里的馬越為官直至縣長。他是那種懂得把「金」貼在什麼地方的人,也就是懂得把粉抹在哪裡的人。他有一句名言:「人有時候就得把粉擦在屁股上」。粉當然得擦在臉上,可必要時也可以擦在屁股上。馬越擔當縣長時,正逢人們大講為官政績的時候。講政績當然是好事,可政績哪有那麼好搞,結果政績就被很多人弄成了擺譜。該縣有一條臭水河,實際上是該縣縣城十數萬人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排污道,功能有如人體的「大腸」。因嚴重的污染,人們怨聲載道。還好那河地處城西,是縣城的末端。人體「大腸」連著的也就是「屁股」了。為了改造那條河,馬越於河的上游和下游各建了兩道河壩,把河水攔截起來。蓄水成為人工湖,將污染水道淹沒,同時堂而皇之建成了一座水上公園。 這座水上公園也就成了馬越為官的政績。因為城西是該縣的屁股,這也就是馬越「把粉擦在屁股上」的意思。可是把粉抹在屁股上同樣能引人賞臉。因為馬越在那人工湖上搞龍舟競渡節,他還跑省城,跑北京,將一條國道從城東改道而從城西。這也就把馬越的「屁股」改造成了「臉面」。 把粉擦在屁股上也等於擦在臉上了。
他發表在《收獲》雜志的中篇小說《尼古丁》,是一篇引人注目的小說。小說里,那個酷愛吸煙的縣長主持的一項填海造田的浩大工程,因為女記者一篇貌似不經意的紅樹林生態惡化的報道而停工。他整整忙了大半年,到處堵漏,到處求告,千辛萬苦地把事情給擺平了,女記者卻把他忘記了。他的重新被記起,是另外一個記者帶來的該縣長在視察工地大壩時,死於一場暴風雨的消息。一枝有毒的香煙,是他和女記者惟一的相似之處。尼古丁有毒,但是他們必須通過吸食尼古丁的方式,來緩釋自己生活的壓力。楊少衡善於使用一種輕松的語調和准確的人物心理暗示,來展現現代人的生活困窘和無奈。
楊少衡是一個很精明、很精到,。他太知道也太懂得保護自己,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傷害他人。請看關於楊少衡「新官場小說」的訪談
http://www.yzno.cn/Article/hdtp/276.html
『陸』 楊少衡小說作品集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楊少衡小說作品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柒』 如履薄冰的作者簡介
楊少衡,1953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市。1977年起,分別在鄉鎮、縣和市機關部門工作。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福建省文聯、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9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長篇小說《相約金色年華》《金瓦礫》《海峽之痛》,中短篇小說集《彗星岱爾曼》《西風獨步》《紅布獅子》《秘書長》《林老闆的槍》等。
『捌』 楊少衡中短篇小說精選txt全集下載
楊少衡中短篇小說精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玖』 楊少衡的人物觀點
楊少衡:描述鄉土中國的真實容顏
這些年我寫作以中篇小說為主,短篇和長篇都少,著手寫長篇,先搞什麼,達到什麼程度,接下來搞什麼,具長遠目光,有方向感。這方面我還做不到。我比較隨意,寫到哪兒就哪兒。我在北京參加作代會時,有天晚上我與同來開會的河北、山西兩個文友跑到三里屯喝酒,又到北京飯店外邊的一間小鋪吃餃子。我告訴朋友自己寫中篇小說寫多了,好像得換點名堂,朋友問我這些年有多少中篇?我說20來個吧。他笑,讓我寫滿50個再來說話。於是這些年我又寫了若干中篇小說。但是心裡始終感覺自己應當有所改變,寫長篇小說可能是一種選擇。
我的履歷相對比較復雜,之前我還當過知青、鄉村碾米工人、鄉村小學教師。然後我調到所下鄉的縣城,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當縣委書記的秘書,再下到鄉鎮任職。當時是上世紀70年代末,鄉鎮還是人民公社體制。這些經歷對我的創作影響極大,是我小說題材、素材、人物、故事以及思想的主要來源。我這些年作品主要寫的是各種官員,其實不只是這些年才寫,30年前我發表的小說處女作叫《書記與司機》,僅此題目,就彷彿今日書市上的暢銷書目。我寫眼下這種小說,主要因為自己的經歷以及對這一生活的熟悉,相比而言,其他生活我不熟悉,想寫也難,盡管自己也很想一試。所謂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很有道理。
作家掛職無疑是眼下作家深入生活的一種好方式,當然它也有局限。掛職畢竟是短期的,一般也不承擔直接責任,觸及矛盾相對較少,感受可能不如實際工作者深切。當然掛職者也比較超脫,有利於從更高角度來審視觀察,不像實職人員身陷具體事務和矛盾,認知角度和情感立場受到影響。所以各有利弊。我在調到省里前,在家鄉任職,一直都是單位里的主要業務官員,自稱為「做具體工作的」。同時我還寫小說,寫的還是身邊這些人和事,因此格外需要考慮您所指出的「抽離」問題,盡量不讓別人對號入座,給自己找麻煩。我覺得這個問題只要考慮周到,是可以避免的,至少不出大麻煩。我的體會主要是在小說里盡量把人物和故事原型變形,變得似是而非。
我寫這種小說有自己的基本想法,我認為這種小說應當給讀者提供較多的社會信息量,這種信息應當是他們還不能從媒體或其他途徑充分得到的。有一個貪官落馬了,人們可以從報紙和電視上看到消息,知道他拿了幾個百萬,有若干情婦。然後還有一些小報會披露若干細節,諸如他跟情婦如何搭上,與送賄者如何接頭,等等。除了這些,這類人的人際關聯,他怎麼會變成如此巨貪,他還做過些什麼,與他的墮落有何關聯,他如何自我認知,人們又是如何看待其事,等等,這里邊有很多內容,能夠反映當今社會生活狀態,這就有小說家創作的空間,顯然也是讀者想了解的。我寫的這種小說涉及官員,寫作時不應當總想著他的官銜,應當總記著他是個人,比如他說話有點口吃,他拿筷子用左手,等等。為什麼寫常人時小說家會注意這些,寫官員就不會了?拿寫常人的方式寫官員,這就成了。我對筆下官場和現實中的官場所懷心態相同,我認為這是一種現實,現實有其理由,也將有其發展。
《黨校同學》寫了三個出身、經歷、品性都不同的官員,在黨校培訓班同學兩年,以後因為各種機緣走到一起,在復雜狀況中做事、起落的故事。這本書由一組系列中篇發展而來,包括《比鐵還硬》、《鳥類生活》等。《比鐵還硬》原發於湖南文藝出版社的《芙蓉》雜志,發出來後,主編找我,認為內容較豐富,應當寫成一個長篇。於是就這么做了。《村選》是從鄉村和地方官員兩個視角,寫一個鄉村的選舉故事以及相關人物的來歷與命運,試圖表現當下鄉村現實政治生活,表達對基層民主進程發展變化的理解。由於自己的鄉村經歷,我對類似問題一直很關心,以往卻沒往這方面寫,因此總覺遺憾,我把這一小說視為開拓自己創作領域的一次嘗試。
寫《村選》得益於我曾經有過的鄉村生活經歷,也得益於一貫以來對鄉村事務的關注,寫這本書前,我回家鄉,去過若干村莊,包括自己當年生活過的地方。我對鄉村事務的把握有自己的側重點,較多地集中在政治生活方面,在這一點自認為了解得比較深入。農村生活同樣也是豐富多面的,不同小說可以有不同的關注點和表現領域,我覺得自己選擇的這個角度和領域與我對鄉村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經歷與接觸范圍比較相符。
福建的文學創作也有其輝煌,例如以蔡其矯、舒婷為代表的詩歌,以郭風、何為為代表的大批散文作家,福建及福建籍評論家也非常強勢。福建小說有較大發展,生活創作於福建本土的林那北、須一瓜、陳希我等人均很受關注。福建省作協歸屬省文聯,文學工作在省文聯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我省努力加大支持文學創作力度,表現在幫助所屬文學刊物,組織作家采風寫作,開展作品討論評介等方面。我們還規劃實施本省重點題材創作項目,力圖以多種措施促進精品力作創作,繁榮本省文學創作。
『拾』 2009年中國短篇小說精選 讀書筆記
http://www.99read.com/proct/Detail.aspx?proid=623442 這是整套購買的書本 《岑寂的花園》王蒙 2《立冬·立春—波湖謠》陳世旭 3《生氣》專韓少功屬 4《解凍》遲子建 5《熱愛的一隻狗》鄧一光 6《輪盤賭》楊少衡 7《阿雅的故事》張煒 8《診所》紅柯 9《迷離》邵麗 10《清明》郭文斌 11《蓮舞》儲福金 12《伴宴》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