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祖宗歸來完結小說

祖宗歸來完結小說

發布時間:2021-08-21 00:13:34

㈠ 聽說明朝有個人叫王文,真的嗎介紹一下吧。

王文(1393年~1457年),明朝重臣,京師(北直隸)束鹿人(今河北辛集)。「土木堡之變」(1449年)後,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明景帝即位。王文任吏部尚書、少保兼東閣大學士,而後再進謹身殿大學士。明英宗復位後,其擁護者唆使言官彈劾王文夥同於謙等人謀立外籓,兩人因此被斬。

㈡ 文天祥的朝代 和詩

南宋的丞相。。
過零丁洋最出名啦。。

㈢ 狡兔三窟文言文和翻譯

馮暖客孟嘗君

(國策) 齊人有馮暖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1),願寄食門下(2)。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3)。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4),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5),過其友曰(6):「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7)!」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暖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8),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9),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10)?」馮暖署曰: 「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是 (11),憒於憂(12),而性懦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暖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13),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赴,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前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暖曰:「君雲『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14),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15),因而賈利之(16)。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終日。孟嘗君顧謂馮暖:「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暖曰:「狡免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17)。謂梁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暖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因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18),文車二駟 (19),服劍一(20),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21),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返國統萬人乎!」馮暖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22),馮暖之計也。
【注釋】
(1)暖:音宣。屬:同「囑」。孟嘗君:即田文,齊貴族,門下有食客數千。
(2)寄食:依附他人生活。
(3)草具:裝盛粗劣食物的食具。
(4)鋏:音夾,劍,一說劍把。
(5)揭:舉。
(6)過:拜訪,探望。
(7)為家:即養家。
(8)記:古代記事的簿書之類。
(9)計會:算賬,管理財務。
(10)責:同「債」。薛:孟嘗君的食邑,在今江蘇下邳。文:孟嘗君名。
(11)是:指政事。
(12)憒:音潰,困擾。
(13)約:辦備。
(14)下陳:堂下,階下,賓主相接陳列禮品之處。
(15)拊:同「撫」,保護,安慰。
(16)賈:音古,做生意。賈利:此處指放高利貸。
(17)梁:魏定都於大梁(今河南開封),故又稱梁。
(18)齎:音基,以物送人。
(19)文車:彩繪之車。駟:一車套四馬。
(20)服劍:指齊王自佩之劍。
(21)祥:通「詳」,審慎。祟:災禍。
(22)纖介:細小。纖:細。介:同「芥」,小草。

齊國國相孟嘗君門下有個食客名叫馮暖,他足智多謀聰明善辯,被孟嘗君派往薛地收債。馮暖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
馮暖到了薛地,他見欠債者都是貧苦庄戶,立即以孟嘗君名義宣布債款一筆勾銷,將各戶的債務契約燒掉了。孟嘗君見到馮暖後,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麼,馮暖說:「你財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只替你買了『仁義』回來。」當孟嘗君知道馮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債務,此即」買了仁義「之後,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無奈。
後來,齊國國君廢除了孟嘗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聽說孟嘗君來此的消息,扶老攜幼走出數十里路去夾道歡迎孟嘗君。此時他才恍然大悟,馮暖為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燴。馮暖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此即成語「狡兔三窟」和「高枕無憂」的來歷。

㈣ 文天祥寫過的愛國詩有那些啊!

以下是文天祥的詩詞,你可以看下。《二女第一百四十八》 床前兩小女,各在天一涯。[1] 所愧為人父,風物長年悲。 《南劍州督第六十四》 劍外春天遠,江閣鄰石面。 幕府盛才賢,意氣今誰見。 《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金陵驛》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吊惠利夫人》 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疆。 男兒若不平強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絕命詞》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酹江月》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文天祥紀念雕像(9張) 《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酹江月》 廬山依舊,凄涼處、無限江南風物。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雁過孤峰,猿歸危嶂,風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靈尚有人傑。 堪嗟漂泊孤舟,河傾斗落,客夢催明發。南浦閑雲連草樹,回首旌旗明滅。 三十年來,十年一過,空有星星發。夜深愁聽,胡笳吹徹寒月。 《沁園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念奴嬌》 琮琤何處,響空濛、卻似鳴榔聲沸。望里平江橫雪嶺,駕斷虹梁漁市。 若有神驅,如遵帝遣,瞬息層巒峙。南陽龍奮,滹沱凝合猶此。 遙想蘇武窮邊,霜鴻夜渡,蒿目吟寒視。鐵騎銜枚還疾走,瑟瑟風搖旗幟。 月白沙明,雲凝地裂,四野悲笳至。羈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念奴嬌》 同雲籠覆,遍郊原、一望蒼茫無際。是處青山皆改色,姑射瓊台初啟。 漁艇迷煙,樵柯失徑,妝點風霜厲。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江城夢幻羅浮,蝺步豪吟,東郭先生履。欲伴袁安營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此是冰天,誰言水國,千古孤臣涕。蘆葦首白,渾疑縞素劉季。 《滿江紅》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台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滿江紅》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兩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滿江紅》 酹酒天山,今方許、征鞍少歇。憑鐵◇、千磨百煉,丈夫功烈。 整頓乾坤非異事,雲開萬里歌明月。笑向來、和議總蛙鳴,何關切。 鐃吹動,袍生雪。軍威壯,笳聲滅。念祖宗養士,忍教殘缺。 洛鼎無虧誰敢問,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闕。 《齊天樂》 南樓月轉銀河曙,玉簫又吹梅早。鸚鵡沙晴,葡萄水暖,一縷燕香清裊。 瑤池春透。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曉。袍錦風流,御仙花帶瑞虹繞。 玉關人正未老。喚磯頭黃鶴,岸巾談笑。劍拂淮清,槊橫楚黛,雨洗一川煙草。 印黃似斗。看半硯薔薇,滿鞍楊柳。沙路歸來,金貂蟬翼小。 《齊天樂》 夜來早得東風信,瀟湘一川新綠,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淺千花如束。 銀蟬乍浴。正沙雁將還,海鰲初矗。雲擁旌旗,笑聲人在畫闌曲。 星虹瑤樹縹緲,佩環鳴碧落,端籠華屋。露耿銅,冰翻鐵馬,簾幕光搖金粟。 遲遲倚竹。更為把瑤尊,滿斟醽醁。回首宮蓮,夜深歸院燭。 《瀂港遁師》 出師亦多門,水陸迷長途。蹭蹬麒麟老,危檣逐夜烏。 《瀂港》 方誇金塢築,豈料玉床搖。 國體真三代,江山舊六朝。 鞭投能幾日,瓦解不崇朝。 千古燕山恨,西風卷怒潮。

㈤ 讀完《青山處處埋忠骨》,會想起文天祥的什麼詩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㈥ 有什麼古文是母親去世的祭文

清·趙尚輔《祭母文》

原文如下:

誥封宜人 晉封恭人之靈柩前,不孝等哀文敢以俚詞擗踴哭泣而言曰:

嗚呼!

千悔萬悔悔不轉,千訴萬訴訴不完。千尋萬尋尋不見,千哭萬哭哭不還。苦命娘親天不眷,空在人世走一翻。彈指光陰是如箭,又過一百二十天。黃泉無路重會面,血淚空染紅杜鵑。說甚揚名把親顯,兒受虛名母受難。生前孝養無一點,徒把功名誤旨甘。跪靈欲訴腸先斷,話在咽喉口難言。母在陰靈來降鑒,今宵一訣恨終天。六十七年一瞬轉,生平歷歷在眼前。跨鶴慢赴瑤池宴,且聽兒等哭當年。吾母張門閨中彥,弟兄四人姊妹三。聲名富貴命貧賤,八字生成戊子年。臘月初一母壽誕,天生性情古賢媛。讀書通曉列女傳,忠孝節義記得全。生平不道人長短,腹內寬容撐得船。有話裝在肚皮爛,一生忍氣不言穿。胸有記事珠一串,心是賬簿口算盤。好施好舍好方便,慈悲菩薩下塵凡。幾句好言心便軟,替人垂淚代人憐。生性克勤又克儉,德言容工四字全。笄年與父成姻眷,丁未二月效和鸞。是時家業祖父管,父親讀書在外邊。兩個伯伯都能幹,一個教書一耕田。九旬曾祖身康健,寢膳全靠母周旋。只因屋小人口滿,胞伯始佃包上田。年成不好莊稼欠,一連幾年不賺錢。母親貼入錢百串,半是私房半陪奩。心中自惜口不怨,常向兒等說從前。逾年祖父六旬滿,兒生已酉二月間。十遭磨折九遭難,猶幸一房得長男。父親用功少回轉,扶育全靠母耐煩。辛亥正月又分娩,二弟生日是初三。我曾祖母猶及見,九十二歲笑開顏。歲在癸丑家遭變,先曾祖母命歸天。祖母一哭氣不轉,幾回暈倒孝堂前。家中人少車不轉,吾母一手半壁天。二弟交與外婆管,不孝跟著祖母眠。喪葬事畢議析爨,分家即在甲寅年。祖業遺租三十石,三家人分兩股田。大房成伯佔一半,吾父弟兄把鬮拈。人家分家爭長短,我家分家無片言。是我母親人良善,和睦忍讓不爭先。留得聲名在團轉,誰人不說母親賢。所有私房錢百串,貼完就是這一年。一女夭亡才歲半,是年八月生老三。從此家務自經管,自炊自爨自耕田。母親從此受磨難,一家事務內外兼。每天忙了三餐飯,又要喂豬又紡棉。丟下鹽米又柴炭,丟了廚房又菜園。長工短活要打點,不是茶水便是煙。緊工忙月要劃算,不分晴天和雨天。學堂伙夫又回轉,不是拿米便拿錢。衣服汗了又要換,又要小菜與油鹽。人情往來要門面,口裡不吃身不穿。又是兒女一連串,大的尚小小的添。哭的哭來喊的喊,似為可恨又可憐。縫新補舊連夜趕,等到天明又不閑。兒輩熟眠母無伴,篝燈獨耐五更寒。白日一天累到晚,渾身衣服汗未乾。父親應試縣府院,辦了衣服辦盤纏。猶幸年成無水旱,歲入猶得夠繳纏。苦了母親勤積攢,怎奈家貧掙錢難。苦到如今閑不慣,一生何曾耍一天。許多精力來磨煉,母親怎不損壽元。兒女情濃自己淡,受病就在這幾年。時常笑對兒女嘆,將來祭文幾大篇。想到此言肝腸斷,提筆一字一凄然。丙辰之歲父設館,帶兒讀書亢家灣。丁已二月交下浣,得生大妹叫春蘭。已未六月祖母誕,二妹生在祖母前。次年庚申就專館,父的東家程小園。送衣送米路途遠,又逢祖母病糾纏。農務也忙客不斷,葯湯還要親手煎。豬兒餓了又叫喚,懷中妹妹又邏連。一根背帶背到晚,腳下跑得兩腿酸。一個多月未合眼,五更天起四更眠。都是我母孝心感,祖母才得病癒痊。次年辛酉父原館,祖父是年七十三。母親擔著千斤擔,暗地求神把壽添。賬務全賴祖父管,莊稼還望照幾年。那知天不從人願,撒手即在冬月間。剛剛又逢土匪亂,川東一帶盡謠言。才將祖父來殯殮,凌雲寨上把家搬。窀穸未安防兵燹,葬了祖父才過年。痛煞祖母失了伴,白發蒼蒼泣孤鸞。商量輪流來供膳,從此一家住一年。壬戍三月賊過萬,兩股頭子皆姓藍。凌雲寨腳牽起線,號火燒齊屋側邊。母親這回駭破膽,又為祖母把心耽。天生寨上路不遠,商量去買屋兩間。侍奉祖母把家趲,上了天城心才安。又為祖母烹茶飯,家內又要治田園。一大半年兩頭趕,吾母兩腳都跑穿。身懷六甲未分娩,一腔苦楚向誰談。臘月三十吃年飯,生了三妹才團年。是年吾父未設館,家中盤繳莫幫添。外公借錢幾十串,先囤穀子後囤煙。穀子賺錢煙未賺,頭利擱起兩三年。後來又被人拖騙,一場官司始歸錢。父親得母內照管,安心才把兒書盤。這年縣考十月半,兒考幼童年十三。為兒扎個紅韃辮,為兒縫件新衣衫。考個前列回家轉,祖母歡喜母親憐。明年父就石家館,寨上搬回柑子園。東家難舍學生戀,癸亥教迄丙寅年。乙丑兒在石家棧,縣考頭場病傷寒。勉強回家病又反,不孝啼哭母淚漣。耽擱縣考不上算,足足累母幾十天。是歲宗師楊學院,父子同榜名高懸。歸來祭祖把客宴,酒水家貧備辦難。件件不離母心坎,身雖勞苦心喜歡。冬月又把祖父薦,久未出靈為無錢。初一起鼓初二娩,得生模弟第四男。母親對我父親嘆,人口一年多一年。教子不外事兩件,不是讀書便耕田。兒女手背和手板,疼痛起來是一般。誰該高貴誰該賤,誰該辛苦誰該甜。誰該勤快誰該懶,誰該愚蠢誰該賢。個個讀書非不善,怎奈田地誰人盤。母親一人難教管,才教二弟學耕田。丙寅正月父設館,不孝讀書在中山。是歲又添子平願,不孝任氏把婚完。二弟變作莊家漢,可憐作文已半篇。白日全靠母教管,日頭一背雨一肩。晚來大雨將水斷,五更還在古墳田。燈籠為兒親自點,手自開門手自關。生怕路滑跌下坎,又怕刷雨受了寒。衣裳打濕忙叫?,燒把柴草來烤乾。因受寒濕腳上爛,一瘡生到一兩年。或是伯伯罵兒懶,母淚落在枕頭邊。直待我家田出佃,母子方才鬆鬆肩。丁卯為了行裝檢,隨父科場到省垣。天氣炎熱路程遠,坐轎還須幾十天。怕兒水土服不慣,多備葯物在身邊。又慮祖母常掛欠,教兒早去早回還。盤費不多要從簡,去時從轎歸坐船。功名且作浮雲看,惟願一路報平安。戊辰父親重下縣,不孝也學耕硯田。教學之債前生欠,父子今生才來還。正月上學五月返,得生四妹是夏天。去年添孫生病短,今年九月生忠璇。不孝生兒月未滿,又別母親下夔關。且喜考運兒獨占,經古等第均在前。母親喜歡兒體面,幫增隨補弟子員。我家喜事不斷纖,二弟完婚在此年。庚午新開湯餅宴,忠益生在二月間。不幸是年年歲欠,割谷偏遭雨連綿。青黃不接谷糜爛,焦壞我母但呼天。一個人要一個碗,將就度活飯三餐。受盡煎熬落盡難,只說先苦後來甜。所以到頭不埋怨,過得窄逼想得寬。是年始將向家佃,房子起在大路邊。不孝在家教學館,二弟學醫伯父傳。父攜四弟下了縣,程家設館頭一年。去年四鄉遭水患,今年城內大水淹。銀錢乾枯車不轉,心想科場手頭難。獨幸不孝有正案,又是二次送盤纏。回家始定來年館,兒的東家譚松巒。學俸六十不供膳,伙食搭在父這邊。兒為閑話要辭館,母親細勸兒耐煩。發憤自然天有眼,拔貢就在下半年。拔貢豈是寒士辦,恰好宗師不要錢。母親聞聽兒入選,報紙一到喜連天。果然我家氣運轉,謝天謝地謝祖先。壬申正月月下浣,父親生日前一天。祭祖預辦旗鑼傘,不肖是日生忠?。是年祖母災星現,左膀疼痛刀割穿。灌不成膿葯不驗,多因年邁氣血干。催我上省把書?,尚說無妨把心寬。多虧吾母服侍慣,寢不安枕食不甘。次年兒在錦江院,夢魂常在祖母邊。母親生怕兒掛欠,每回家信把兒瞞。那知祖母壽元滿,六月廿五竟歸天。怕兒場前心攪亂,喪葬事畢才說穿。痛殺不肖科場返,一?新墳土已干。更痛外婆不得見,半途聞信來燒錢。哭到靈前把酒奠,母在一旁淚漣漣。含淚將兒問一遍,路上平安不平安。叫兒去把外公看,邊說外婆病根源。剛剛出門一年滿,奶奶去世外婆連。更說奶奶死得慘,去年瘡痛到今年。兩個老人都不見,這回上省才算冤。趕到今宵把主點,外婆倒還算有緣。是年田地又換佃,寅哥上庄在冬天。明年朝考期不遠,安排遊子往長安。宗師約我同作伴,一到萬縣便開船。說起進京母傷慘,不知回家在那年。衣服要多帶幾件,缺那一件母親連。京城冷凍未受慣,早晚還要慎風寒。莫學嫖賭莫學懶,第一莫鬧鴉片煙。家中窘迫難籌款,還望學台暗成全。莫負老師恩一片,合家猶望把稍翻。勤寫家信免掛欠,每月必寄信一函。家中自有父親管,在京不必把心耽。妻子自有母照看,耐耐煩煩共咸酸。但願朝考入了選,大大小小得個官。也教父親歇個擔,不枉教書幾十年。口內雖說心內軟,疼在心頭痛在肝。端著酒杯把兒餞,和淚哽在喉嚨關。別母先至父學館,父親的話母說完。冬月初頭兒解纜,一路清吉詣江南。沿途用功船行緩,新正始度漢陽關。客路計程三月半,船到揚州住裕園。山東驛路十八棧,至京已是會考前。六月朝考未獲選,辜負門閭眼望穿。打發趙四回萬縣,獨自一人寄幽燕。手接家書雙親健,別無喜事慰椿萱。長媳次媳齊生產,兩房大女是同年。臘月皇帝聖駕宴,乙亥光緒初建元。三弟尚章游府泮,二月歸聚弟媳譚。兒應恩科原搭便,一擊不中心未甘。直到次年領鄉薦,丙子舉人中順天。天荒雖破門庭換,虧空還望家內填。二弟下街開葯店,生意如撈水底鹽。三弟在家設學館,學錢不過幾十千。祖母要把道場薦,血靈整整滿三年。大伯家內少出辦,兩家同用一家錢。女兒又要把嫁遣,二妹適任大適譚。布衣也須縫幾件,何況首飾與簪環。巧婦難煮無米飯,空著雙手怎賠奩。水盡山窮路一線,祖人留下地兩棺。一齊賣錢百餘串,也算天巧湊人緣。父親急得須發變,才得渡過這一關。所以吃虧吃得暗,寄我百金湊不全。母親受累本不淺,災星還到外公前。兩腿疼痛行不便,要人攙扶要人牽。背進背出落盡難,母親提起淚不幹。一天一次前去看,二更還在上沙灣。該當吾母哭神犯,八月上弦把孝穿。外孫中舉不得見,空備豬羊哭墓前。悲喜循環天運轉,十月三弟生福田。丁丑不孝自都返,母子分別已五年。昔年親友多不見,合家且喜祝平安。會場雖叨一薦卷,恨不跳出孝廉船。漫勞吾母許香願,折桂歸來又團圓。戊寅父親賴家館,兒應陳家聘一年。仍想三弟把書念,添個幫手把稍翻。才辭西溪鋪的館,隨我讀書舉人關。二弟分夥收葯店,頂與陳家是隔年。仁壽堂內把賬管,五月又把二妹添。吾父慘遭?原難,伯父中風是這年。一家大小靠吃飯,可憐殘喘一線延。次年己卯二月半,兒攜三弟往燕山。弟兄三月到夔館,伯父五月辭塵寰。三弟棘圍秋罷戰,明年二月過奉天。不孝六月至都返,弟兄同去一人還。母問奉天路多遠,風土像不像四川。又問地方那省管,又問東家甚麼官。兒說離京十七棧,鳳凰城外道東邊。路程更比北京遠,天氣更比北京寒。母親聞聽腸寸斷,夢繞遼陽路幾千。是年父親?渡館,船水時常把心耽。兒婦任氏把病染,小船幾手下了灘。兒不在家母經管,作了母親多少難。家內出息又有限,三妹又要辦賠奩。想方設法把嫁遣,情願忍餓甘受寒。恨不與母分個擔,到頭只得袖手觀。李家接我過開縣,辛已二月生春山。興龍市內父設館,家計窘迫勝往年。谷不夠吃吃麥飯,古人糟糠豈妄談。虧得母親勤且儉,十個指頭兩個穿。不分晴雨與早晚,一腳濕來一腳干。筋力漸衰腿漸軟,看到一年老一年。端陽兒自開縣返,眼前才得救眉燃。壬午四月葯王誕,二弟是日生葯蓮。不孝回家兩年半,進京又在下半年。聽說開縣約了伴,一回送別一回難。但求此次運回轉,說些好話把兒寬。兒剛開船弟攏縣,錯過三弟在夔關。經常做夢見兒返,這回還家是真還。兒志四方為貧賤,聚首怎似富家男。范家溝里設學館,明年依然坐青?。猶幸蒼天開了眼,兒中進士癸未年。皇恩欽點翰林院,親朋道喜炮喧天。今年父親始歇館,前後二十有七年。母親笑對父親嘆,哪裡還有這一天。都是祖宗德澤遠,歷來忠厚是家傳。曾祖未遂詩書願,讀書常說子孫賢。聽說當年黃草碥,不枉先人舍學田。祖父同入義行傳,得報都在兒身邊。可憐祖母不曾見,辜負愛憐二十年。寒士成名雖榮顯,無錢反慮京官難。又慮房屋人住滿,客來常憂屋不寬。才修大廳改門面,締造獨苦母艱難。意匠經營心慘談,六月開工臘月全。母親生日人送匾,不孝歸來一煥然。君恩有幸茅廬變,是年十月生宗源。明年八月兩生產,輔女第二倫第三。時延九月開喜宴,忠璇將就把婚完。人情也接幾十串,還了陳債秋風干。好比心頭肉一片,割來填瘡肉又完。明年乙酉北圍便,又偕三弟往順天。忠璇攜與兒作伴,隨到京中把書盤。臨行又把四弟勉,新拜業師王孝廉。三弟科場真坷坎,龍門三次點額還。家內七月忠浚產,攀得桂枝夢得蘭。是年四弟始加冠,弟媳歸來十月間。明年丙戍兒留館,五月打發忠璇還。六月抵家接家眷,倫生四妹七月間。行期定在九秋晚,母親提起便心酸。兒媳當作親女看,同甘共苦二十年。苦出了頭就分散,分散不是三五天。張女過門年未滿,便隨北馬與南船。最是一刀難割斷,孫兒孫女小??。從今不聞達達喚,從今不得奶奶牽。願你爹爹官運顯,奶奶還要到任玩。他年隨父回鄉縣,乖乖的去乖乖還。聽說洋船風濤險,川東一帶盡是灘。放心不下路途遠,三叔送上海輪船。直待京城回信轉,母親家內心才安。從此不離天天念,所以精神暗摧殘。分了母親肉一半,住在京師萱城南。冬月初四游府泮,一笑稍得母親歡。三弟回家過開縣,李家設館丁亥年。四弟同去把書念,二弟從我四從三。不孝供職在詞館,考差即是第二年。忠林應試宛平縣,院考入學二月間。短命四兒趙忠琬,哄爹來結父子緣。是年因母六旬滿,前後同生戊子年。母親得信笑滿面,又添一輩曾孫男。八月初一學差換,聖恩許我使鄂垣。涼秋九月黃花館,兒馳驛馬眷乘船。家書囑我事幾件,考試切莫壞心田。寒士莫失本來面,為官第一要清廉。官親幕友要防範,約束家人事要嚴。莫與同僚存意見,關防要嚴待士寬。有真人才要保薦,留心還要拔寒單。文衡還要仔細看,事必躬親莫辭難。士林好事做幾件,留個名聲江漢間。我家貧窮曾過慣,三字真訣不要錢。不能來任把兒管,母掌家事父避嫌。二弟三弟來到漢,臨風空祝母平安。聽說發已白了半,都為奔波心不閑。可憐兒子做學憲,不曾到任耍一天。手中不離慈母線,提瓮猶灌仲子園。親戚勸到督學院,一怕暈轎二暈船。已丑又把孫女撿,香妹生時是春三。四妹么妹把嫁遣,又為忠益把婚完。周府婚期也不遠,忠林夫婦送女還。嫁奩都勞母親辦,少長缺短暗補添。大妹庚寅把嫁遣,二月四弟到夔關。只說一搭兩就便,忠璇接母返省垣。想到湖北看一看,一心兩掛左右難。是年署內八月半,又把曾孫大女添。伯母劉氏把病染,又了一場妯娌緣。父親因公常在縣,一到公局便半年。家內無人供使喚,千金擔子母親擔。還是三弟有識見,辛卯正月趕回還。外事才交三弟管,父親母親暫息肩。三女出生江夏縣,是時出棚考德安。忽聽家鄉生奇變,平地鬧出崔神仙。四處謠言要造反,要學同治壬戍年。受過驚駭逃過難,母親怎不心膽寒。起屋又花錢百串,凌雲寨上把家搬。八月不孝送家眷,三弟四弟一路還。那知三妹修積短,黃家妹夫不永年。姐妹九人同胞產,何獨三妹失所天。母親不忍將妹勸,寡婦孤兒且耐煩。冬月初二兒任滿,專折請假六十天。回家來祝母壽誕,登堂恰趕壽燭燃。往昔上壽母不願,這回喜色動眉尖。七年不見兒的面,一家歡喜大團圓。得生忠潔將月滿,添個孫兒著斑爛。來正又把齋醮建,又為父親開壽筵。不孝忠?又加冠,整整累母幾十天。容易兩月假期滿,兒要覆命到金鑾。忽地鬧熱忽冷淡,好花最怕開太繁。母親面容常帶慘,這回陡覺分別難。莫是母親有先見,知道永別在這年。不好叫兒官情淡,不好留兒住兩年。說起進京淚滿面。枕頭都是眼淚淹。莫慰母心兒抱歉,猶將後運把兒寬。恨無雞豚供母膳,私自留下買菜錢。早知此別難會面,悔不從此不做官。南浦春江三月晚,含淚親送兒上船。一家骨肉難分散,鍾鼓樓下住三天。兒罪不孝該天譴,使我到京受熬煎。到京半月尚未滿,長媳遇邪服鴉煙。催命鬼子把命短,悔不暗把母親瞞。母親得信六月半,一慟哭到鬼門關。分明暈死復活轉,那知中風與中痰。驚動親鄰前來看,醒來還是淚漣漣。所以精神暗耗散,一絲真氣不歸元。往往睡中起長嘆,慪氣從此傷了肝。卒然四肢出冷汗,喘不得卧病抬肩。伯母七月瑤池返,催折吾母又一翻。五十一年同居院,妯娌不聞半點嫌。傷心猶幸病未返,操作如常漸復原。病雖漸愈飲食減,神色不似上往年。自知病根本不淺,心裡明白不言穿。加以不孝時運蹇,內人一病兩三年。眷口時常生災難,前世該了葯店錢。萬里家信望穿眼,兼之平地造謠言。母親提起心劃亂,滾油煎得氣血干。怕增傷感偏傷感,伯父亡於癸巳年。母親從此病又反,暗地自憂病不延。三弟擬就陳家館,安排二月赴省垣。因為母親打斷念,所以長在母跟前。家中問我身後件,不忍不言不忍言。兒聞此信方寸亂,夢魂飛繞北堂萱。慎終之事須預辦,一則以懼聖人言。密信一封哀腸斷,封口全借淚痕粘。葯物寄我心一片,神方封在信中間。折信背著母親看,吾母精明那得瞞。便說京城信回轉,多半為我慮百年。且喜菩薩有靈驗,回春國手過廬扁。父親見母病勢減,又到縣城辦賑捐。忠林北圍考官卷,挑取謄錄名忠璇。十月又把嫁裝趕,孫女遣嫁王府前。三房二妹臘月產,母親無恙到去年。自春到夏多康健,並不傷風與感寒。家事依然親檢點,客來談笑喜連天。房中不離針尺線,績?還剩幾大圈。孫兒讀書進學院,叔侄又同上省垣。父親三弟都在縣,協辦三費與學田。小孫兒女共消遣,早晚不離抱與牽。只說從今災星免,逍遙自在享高年。罪在不肖少修善,五行八字遇厄年。痛心四兒把命短,一月一連死者三。全家病倒奴僕散,大考又罰俸一年。提起孫兒母長嘆,知道是兒心子肝。大曾孫女無人管,母子兩人更慘然。就該去到閻王殿,替我母親轉個彎。乞還母親長生簡,饒我母親活幾年。怕傷母親促母算,家信瞞住不說穿。該當母親病要反,惡耗偏到耳朵邊。可憐殘喘僅一線,那堪亂箭把心穿。舅父又遭回祿變,七月三十一火燃。不該匍匐前去看,急風驟雨冒了寒。八月初一病又反,這回便不比從前。睡不落枕難合眼,足足坐床七十天。從此顏色漸漸變,燈草漸盡油漸干。因之血脈不流貫,腳手如冰徹骨寒。陰陽不交欲脫陷,睡著一刻不安然。別無疼痛與外感,只說胸中呼吸難。虛氣從腳浮上臉,自知不起口難言。說起身後更傷慘,未必陽壽就該完。又傷不孝難會面,閑談不敢提北邊。冤不逢時送家眷,又添吾母犯疑團。不是緊急不發電,未必別故把我瞞。弟弟妹妹常陪伴,一刻不見心不安。也曾服過參苓散,也曾服過腎氣丸。也曾養元把脾健,也曾斂肺與平肝。也曾防備元陽散,回生用過黑錫丹。曾拜禪師將經?,曾叩菩薩求壽元。曾請巫師將刀斷,曾許香願叩名山。曾推五行問大限,曾禱神靈求過簽。割肝愧無硬心劍,求鯉憾無孝子泉。十月十四剛早飯。油乾草盡燈忽燃。端坐無語神不變,如來一笑把花拈。生平許多未了願,竟丟兒女上西天。可憐坐守兩月半,僅一四弟在跟前。是病不曾添一點,那裡料得這一天。丟下父親母不管,空說偕老到百年。而今箍桶篾條散,長江無舵怎行船。又是滿屋錢無串,身後愈思內助賢。針線猶存不忍見,房門如今親手關。少是夫妻老來伴,怎叫父親想得完。丟下親戚母不管,富者猶可貧者憐。有吃無吃一頓飯,有還無還幾文錢。白米幾升衣幾件,絕不掛齒把口填。都是母親心慈善,一生不見人稱嫌。而今多少人不慣,怎叫親戚想得完。丟下二弟母不管,隨母受過飢與寒。犁耙猶是母親檢,稼穡曾共母艱難。後來學醫書幾卷,多蒙伯父親口傳。為母遍查名醫案,靈樞素問都考完。海上仙方親查檢,又接金匱與玉函。湯葯親煎脈親按,回生難覓救苦丹。兒早丟書娘抱欠,猶幸長子著藍衫。兒媳不離葯罐罐,多病惟靠阿婆憐。母恩還未報半點,怎叫二弟想得完。丟下三弟母不管,功名望得母眼穿。南北鄉試都考遍,遠游曾度山海關。幾回堂備幾回薦,一枝丹桂不得攀。近來專把父親戀,數載不敢離家園。因此與母服侍慣,大小事情問老三。偶然有事下個縣,三更猶在望兒還。小兒小女膝前轉,病中猶把孫孫玩。屬纊未曾親含殮,怎叫三弟想得完。丟下四弟母不管,空說少子最愛憐。去年棘圍初學戰,歸來見母病奄奄。臨終近床把母喊,恨不從母到九泉。弟媳也是葯不斷,頻年種草未宜男。所以夫妻獨冷淡,尚缺香爐一股煙。文章未遂飛熊願,怎叫四弟想得完。譚府大妹母不管,臨終尚在母榻前。一天一次回來看,家事全掛母心間。生意淡薄無錢賺,外孫出門未回還。母在還有母顧盼,明中幫湊暗中添。而今風箏斷了線,怎教大妹想得完。任家二妹母不管,命苦恰如母一般。出頭桷子先遭難,兒多母苦前世冤。每天忙於三餐飯,又忙漿洗與包纏。實在不空母幫趕,忙得母女不得閑。臨終在母榻前站,硬起心腸母不言。而今恩情風吹散,怎叫二妹想得完。丟下三妹母不管,可憐孀女孤單單。女婿無福把命短,夫妻結發僅十年。而今有話無處嘆,怎叫三妹想得完。鍾家四妹母不管,小來多病長未痊。全靠女婿人能幹,姊妹還讓妹家寬。輕易難見母一面,本來路遠家事繁。可憐甥兒不能撿,臨終並把母親瞞。辜負痛女心一片,怎叫四妹想得完。丟下么妹母不管,是母么鳳與么弦。如今妯娌各分爨,分家未剩許多錢。女婿年輕少歷練,年年還在書房間。放心不下心欠欠,接女回來耍幾天。而今看母母不見,惟陪父親談一談。就說鐵橋踩不斷,怎叫么妹想得完。丟下不孝母不管,提起不孝罪滔天。十月初五送家眷,初六接到信一函。不是母親病凶險,幾月何故不轉彎。叫兒有翅難飛展,分身不得到娘前。國家多事倭人反,涓埃無補愧微員。朝無親臣將事辦,一封曾奏九重天。庸臣誤國不主戰,不孝二次又上言。一聞家信心劃爛,叫兒忠孝怎兩全。將母空畏懷歸簡,乞養莫承老來歡。十月十四發家電,陳情李密拼棄官。那知是日鍾九點,哀哀我母早溘然。不知母子難相見,十五猶為母求簽。直到十六電信轉,搶地無門枉籲天。唯念母親望兒轉,忍痛成服把孝穿。白日思親晚夢見,陰魂來到兒身邊。娘的聲音兒聽慣,分明呼兒在海船。冬月三十母壽誕,匍匐歸來夜已闌。一樣前來燭雙點,只照悲來不照歡。回家先見父一面,收拾熱淚哽在咽。泣到靈前把媽喊,弟弟妹妹哭成團。流淚眼觀流淚眼,不知陽世與陰間。是兒一步來遲慢,三尺薄土殯了棺。到死不得見一面,空向家人問病源。病脈先從那部見,幾時病減幾時添。未死先有甚麼驗,醫生開的甚麼單。生前有些甚麼願,病中還有甚麼言。為兒掛欠不掛欠,落氣作難不作難。死去?眼不?眼,臨終添痰不添痰。是否親人抹的汗,是否親人著的衫。衣裳穿的多少件,幾層單夾幾層棉。補?朝珠殮未殮,蟒袍霞?穿未穿。衣衾用未用錦緞,頭上戴未戴鳳冠。死後形容變未變,殮時花板堅不堅。一概未曾親過眼,悔爛肝腸也枉然。母恩實付曇花現,兒淚那隨萱草干。祈壽空許菩薩願,枉鑄金身一座蓮。說甚家法貽陶侃,說甚彩興捧潘安。說甚雞黍范雲饌,說甚墓表隴岡阡。滿堂兒孫生貢監,不孝又說添詞垣。人前博個虛體面,可憐未享福一天。上年寄的參茸燕,不過與母佐飴含。上年寄的?襖釧,不過與母娛采斑。不嫌兒婦粗針線,盈箱素布親手連。而今空留作遺念,身不曾著唇不沾。養廉一百作母膳,可憐頭利尚全全。昊天尚近?幃遠,抱恨豈徒一杯卷。母在見兒回家轉,把兒當作客一般。而今光景都改變,怎叫不肖想得完。喪葬無錢免強辦,禮節草草不周全。除了俸錢營齋奠,門前債主雁行聯。可憐手長衣袖短,虛名誤我是清廉。從今縱教官運顯,捧檄毛義早看穿。從今縱纏錢萬貫,萬金難買陟屺瞻。杯酒今宵奠家饌,兒事生母如生前。母親為兒飲一盞,明朝窀穸永奉安。先人邱墓穴一線,前頭丙向後壬山。茅谷西邊十步遠,母親在時心喜歡。兒讀郭璞經一卷,福地只在方寸間。明朝應有漆燈現,佳城侍母三千年。母親不離屋團轉,猶如母親在一般。耳不聽見眼看見,還望陰靈暗保全。傷心莫問同穴願,大椿還有壽八千。地府得見祖宗面,默佑吾父壽百年。

哀哉!

㈦ 找幾篇短的文言文 比如滿江紅, 那個200字以上 多給幾篇

畫蛇添足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二》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便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是足夠的。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那壺酒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沒有喝到酒。

葉公好龍
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紋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是葉公非好龍也,好似龍而非龍者也。

【葉公很喜歡龍,衣服上的帶鉤刻著龍,酒壺、酒杯上刻著龍,房檐屋棟上雕刻著龍的花紋圖案。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龍尾伸進了大廳。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臉色驟變,簡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來,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呀!他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似龍非龍的東西罷了!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⑴。
孟子
三里之城⑵,七里之郭⑶,環⑷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⑸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⑹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⒂之界,固⒆國不以山溪⑾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⒃者多助,失道⒄者寡助。寡助之至⑿,親戚畔⒀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⒁,故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這樣卻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和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銳利,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被內外親屬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㈧ 文天祥是誰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作品一覽
《二女第一百四十八》 床前兩小女,各在天一涯。[1] 所愧為人父,風物長年悲。 《南劍州督第六十四》 劍外春天遠,江閣鄰石面。 幕府盛才賢,意氣今誰見。 《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金陵驛》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
《吊惠利夫人》 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疆。 男兒若不平強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絕命詞》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酹江月》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文天祥紀念雕像(9張)《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酹江月》 廬山依舊,凄涼處、無限江南風物。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雁過孤峰,猿歸危嶂,風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靈尚有人傑。 堪嗟漂泊孤舟,河傾斗落,客夢催明發。南浦閑雲連草樹,回首旌旗明滅。 三十年來,十年一過,空有星星發。夜深愁聽,胡笳吹徹寒月。 《沁園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念奴嬌》 琮琤何處,響空濛、卻似鳴榔聲沸。望里平江橫雪嶺,駕斷虹梁漁市。 若有神驅,如遵帝遣,瞬息層巒峙。南陽龍奮,滹沱凝合猶此。 遙想蘇武窮邊,霜鴻夜渡,蒿目吟寒視。鐵騎銜枚還疾走,瑟瑟風搖旗幟。 月白沙明,雲凝地裂,四野悲笳至。羈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念奴嬌》 同雲籠覆,遍郊原、一望蒼茫無際。是處青山皆改色,姑射瓊台初啟。 漁艇迷煙,樵柯失徑,妝點風霜厲。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江城夢幻羅浮,蝺步豪吟,東郭先生履。欲伴袁安營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此是冰天,誰言水國,千古孤臣涕。蘆葦首白,渾疑縞素劉季。 《滿江紅》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台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滿江紅》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 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兩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滿江紅》 酹酒天山,今方許、征鞍少歇。憑鐵◇、千磨百煉,丈夫功烈。 整頓乾坤非異事,雲開萬里歌明月。笑向來、和議總蛙鳴,何關切。 鐃吹動,袍生雪。軍威壯,笳聲滅。念祖宗養士,忍教殘缺。 洛鼎無虧誰敢問,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闕。 《齊天樂》 南樓月轉銀河曙,玉簫又吹梅早。鸚鵡沙晴,葡萄水暖,一縷燕香清裊。 瑤池春透。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曉。袍錦風流,御仙花帶瑞虹繞。 玉關人正未老。喚磯頭黃鶴,岸巾談笑。劍拂淮清,槊橫楚黛,雨洗一川煙草。 印黃似斗。看半硯薔薇,滿鞍楊柳。沙路歸來,金貂蟬翼小。 《齊天樂》 夜來早得東風信,瀟湘一川新綠,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淺千花如束。 銀蟬乍浴。正沙雁將還,海鰲初矗。雲擁旌旗,笑聲人在畫闌曲。 星虹瑤樹縹緲,佩環鳴碧落,端籠華屋。露耿銅,冰翻鐵馬,簾幕光搖金粟。 遲遲倚竹。更為把瑤尊,滿斟醽醁。回首宮蓮,夜深歸院燭。

㈨ 文言文翻譯,《漢書.戾太子傳》

孝武皇帝有六個兒子。
衛皇後生戾太子,趙婕亻予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齊懷王閎,李姬生燕刺王旦、廣陵厲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劉據,元狩元年(前122)立為皇太子,年齡七歲。
當初皇上二十九歲才生太子,非常喜歡,為求子之神衤某神立神位,派東方朔、枚皋為衤某神寫祝詞。
太子漸漸長大,皇上命令他學習《公羊春秋》,又向瑕丘江公學習《穀梁春秋》。
舉行加冠禮後,就位東宮,皇上為他建立博望苑,讓他結交賓客,隨其所好,所以有很多非儒家學派的人歸到他的門下。
元鼎四年(前113),納史良娣,生了兒子劉進,稱為史皇孫。
武帝末期,衛皇後寵衰,江充掌權。
江充與太子和衛後有矛盾,害怕皇上去世後被太子誅殺,正巧發生了巫蠱事件,江充借機害人。
這時,皇上年事已高,猜忌心重,以為身邊的人都為蠱道咒詛,命令徹底追查巫蠱事件。
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諸邑公主,與皇後弟弟的兒子長平侯衛伉都因此犯罪被誅(詳見《公孫賀、江充傳》)。
江充主管追查巫蠱事件,已經知道皇上的心思,稟告皇上說,宮中有蠱氣,進入宮中,拆毀御座在地上挖掘。
皇上派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人協助江充。
江充於是到太子宮中掘蠱,找到桐木人。
當時皇上生病,在甘泉宮避暑,只有皇後、太子在京師。
太子召來少傅石德詢問對策,石德害怕作為太子師傅一同被誅,就對太子說:「以前丞相父子、兩個公主與衛家都因為這得罪被誅,現在巫與使者掘地找到了證據,不知是巫師放置的桐木人呢?還是實有其事呢?沒有辦法洗清自己。
可以假傳皇上命令持節杖收捕江充等人,把他們關進監獄,徹底追查他們的奸詐陰謀。
再說皇上生病住在甘泉宮,皇後與太子的隨從官員請安問候都不通報,皇上是否還活著都不知道,而奸臣像這樣陰毒,太子怎不想想秦朝扶蘇的事情呢?」太子著急,聽從了石德的話。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初九,就派門客作為使者收捕江充等人。
按道侯韓說懷疑使者有詐,不肯接受詔命,太子門客殺死韓說。
御史章贛帶著傷沖出逃走,獨自逃到甘泉宮。
太子派舍人無且,拿著節杖夜晚進入未央宮長秋門,通過長御倚華,稟告皇後,調遣皇後的車輛,裝載弓箭手,拿出武器庫的兵器,調動長樂宮衛士,告令百官說江充謀反。
於是殺了江充並示眾,在上林苑中燒死胡巫。
於是部署賓客作為將領,與丞相劉屈..等作戰。
長安城中混亂,都說太子造反,因此兵眾不肯跟隨太子。
太子兵敗,逃走,追捕不到。
皇上大怒,群臣憂慮畏懼,想不出辦法。
壺關三老中的茂上書說「:我聽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兒子就像萬物。
所以天平地安,陰陽調和,萬物就茂盛生長;家庭之中,父慈母愛兒子就孝順。
陰陽不和,萬物就生長受阻;父子不和,家庭就會崩潰。
所以父親不像父親,兒子就會不像兒子;君主不像君主,臣子就會不像臣子,雖然有糧食,我哪能吃得到!從前虞舜最孝順的,但是不合父親瞽叟的意;孝己遭到誹謗,伯奇被流放,骨肉至親,卻父子彼此懷疑。
為什麼呢?是長期積累的毀謗產生的後果。
從這看來,兒子沒有不孝順的,父親卻有不了解實情的。
現在的皇太子是漢王室的嫡嗣,將要繼承萬世基業,實行祖宗重託,論親是皇帝的嫡長子。
江充,不過是平民,里巷賤臣,陛下提拔他重用他,他竟借皇上的命令欺壓迫害皇太子,虛偽奸詐,混淆是非,使親生父子之間的交往隔絕不通。
太子進不能見到皇上,退又被亂臣逼迫,獨自冤情郁結,無處傾訴,忍不下滿腔怨憤,奮起殺了江充,畏懼逃亡,這是兒子盜用父親的軍隊來解救自身的危難啊!我私下認為沒有邪惡用心。
《詩》雲『:來來往往的青蠅,停在籬笆上,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
讒言沒有止境,將不斷攪亂天下。』以前江充進讒言陷害衛太子,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他的罪行本來就該死。
陛下不仔細考察,深深地責怪太子,盛怒之下調軍隊搜捕太子,三公只顧保住自己,聰明的人不敢勸說,能言善辯的人也不敢勸說,我私下痛心。
我聽說,伍子胥竭盡忠誠遭受惡名,比干竭盡仁智只留下他的身軀,忠臣竭盡忠心不顧忌斧鉞的誅殺,來陳述他愚昧的看法,為的是糾正君主的過失安定國家。
《詩》雲『:抓住那個進讒言的小人,扔給虎狼吃。』請陛下心情寬慰,稍稍念及父子之情,不要擔心太子干壞事,趕快撤回軍隊,不要使太子長期逃亡。
我滿腔忠心,不惜微命,在建章門下等候皇上的治罪。」上書呈上,天子被感悟。
太子逃亡的時候,向東來到湖縣,藏在泉鳩里。
那家人很窮,常常靠賣鞋來供給太子。
太子有舊交在湖縣,聽說他很富裕,派人叫他來,但被發覺。
官吏包圍了太子,太子料想沒法逃脫,就進房拴住門上吊了。
山陽縣平民張富昌是小兵,用腳踢開門,新安縣令史李壽跑上去抱住解下太子,那家主人格鬥而死,兩個皇孫都一同遇害。
皇上既然哀傷太子,就下詔說:「行為是非難明卻賞賜,是為了表明誠信。
封李壽為於阝侯,張富昌為題侯。」過了很久,巫蠱事件很多人都不相信。
皇上明白太子只是惶恐害怕,並沒有別的意思,而車千秋又再次提訴太子冤屈,皇上於是提拔千秋當丞相,將江充家滅族,把蘇文燒死在橫橋上,至於泉鳩里對太子施加兵刃的那個人,起初當上北地太守,後來也被滅族。
皇上可憐太子無罪而死,於是建造思子宮,在湖縣修建了歸來望思台。
天下百姓聽說都悲傷。
當初,太子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被平輿侯的嗣子娶為妻。
等到太子兵敗,都同時遇害。
衛皇後、史良娣葬在長安城南。
史皇孫、皇孫妃王夫人與皇孫女葬在廣明。
兩個跟隨太子的皇孫,與太子一起葬在湖縣。
太子留下一個孫子,是史皇孫的兒子,王夫人所生,十八歲即皇帝位,這就是孝宣帝。
宣帝剛即位,下詔說:「故皇太子在湖縣,沒有謚號,歲時沒有祭祀,為他議定謚號,設置園邑看守墳冢。」有關部門上奏請示說「:禮制規定『,過繼做別人後嗣的人,就是他的兒子』,所以對親生父母不能祭拜,本意是為了尊重祖先。
陛下是作為孝昭帝的後嗣繼承祖宗大業的,不能逾越禮制。
請巡視孝昭帝為故皇太子在湖縣修的墳冢,史良娣的墳冢在博望苑北面,您父親史皇孫的墳冢在廣明城北。
謚法說『,謚號是死者生前行為的蹤跡』,臣以為您父親的謚號應該稱為『悼』,母親稱為『悼後』,與諸侯王墳冢等同,設置園邑三百家。
故皇太子的謚號應為『戾』,設置園邑二百家。
史良娣的謚號為『戾夫人』,設置三十家看守墳冢。
墳冢設置官員,按照規定保衛供奉。」於是,把湖縣閿鄉邪里聚作為戾園,長安白亭東面作為戾後園,廣明城北作為悼園,都重新改葬過。
八年後,有關部門又說:「禮制說,『父親是士,兒子是天子,要用天子的禮儀祭祀父親』。
悼園應該稱尊號為皇考,立廟,在陵園建寢廟,按時祭祀供奉。」增加奉守陵園的百姓達到一千六百家,作為奉明縣。
尊戾夫人為戾後,設置園邑奉守,與奉守戾園的百姓各增加到三百戶

㈩ (二)閱讀下面現代文,回答21-24題(共8分) 大義生死

《木蘭詩》
第一部分:
1.《木蘭詩》選自宋代 編的 一書。這首詩是 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3分)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5分)
可汗( )( ) 燕山( ) 胡騎( ) 轡頭( )
3.按要求填寫:(4分)
⑴表現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 。
⑵誇張地描寫木蘭的矯健雄姿的句子是 。
⑶寫木蘭辭官不就,突出她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⑷成語「撲朔迷離」出處的兩個句子是 。
4.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 )
⑵萬里赴戎機(赴: )
⑶出郭相扶將(郭: )
⑷策勛十二轉(策: )
⑸著我舊時裳(著: )
⑹關山度若飛(度: )
5.指出下列疊音詞指代的聲音:(4分)
⑴唧唧復唧唧( )⑵流水鳴濺濺( )
⑶胡騎鳴啾啾( )⑷磨刀霍霍向豬羊( )
6.全詩詳略得當,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為什麼這樣安排?(3分)

7.從文中找出排比句和對偶句各一組:(4分)
排比句:
對偶句:
8.下面是對木蘭的幾種評價,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准確( )(3分)
A、木蘭替父從軍,表現了古代北方勞動婦女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B、木蘭替父從軍,表現了古代戰爭的殘酷和對統治階級戰爭政策的否定。
C、木蘭替父從軍,不僅表現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願望,而且反映出他們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
D、木蘭替父從軍,不僅表現了愛國精神,而且表現了古代人民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的抗議。
9.譯句:(4分)
⑴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⑵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⑶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⑷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木蘭詩》閱讀練習題

一、 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1. 唧唧復唧唧 唧唧:____________ 復:____________

2. 木蘭當戶織 當:____________

3. 惟聞女嘆息 惟:____________

4.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何所思:____________憶:____________

5. 昨夜見軍帖 軍帖:____________

6. 可汗大點兵 可汗:____________ 大:____________點兵:____________

7. 軍書十二卷 軍書:____________ 十二:____________

8. 願為市鞍馬 為:____________ 市:____________鞍馬:____________

9. 西市買鞍韉 鞍韉:____________

10. 南市買轡頭 轡頭:____________

11. 旦辭爺娘去 旦: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

12.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濺濺:____________

13.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胡騎:____________啾啾:____________

14. 萬里赴戎機 赴:____________戎機:____________

15. 關山度若飛 度:____________

16. 朔氣傳金柝 朔:____________ 傳:____________金柝:____________

17. 策勛十二轉 策勛:____________十二:____________轉:____________

18. 賞賜百千強 百千:____________ 強:____________

19. 可汗問所欲 所欲:____________

20. 木蘭不用尚書郎 不用:____________

21. 願馳千里足 馳:____________

22. 出郭相扶將 郭:____________扶將:____________

23. 當戶理紅妝 紅妝:____________

24. 磨刀霍霍向豬羊 霍霍:____________

25. 著我舊時裳 著:____________

26. 當窗理雲鬢 雲鬢:____________

27. 對鏡帖花黃 帖:____________ 花黃:____________

28. 火伴皆驚忙 火:____________皆:____________

29.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撲朔:____________迷離:____________

30.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地走:____________

安:____________

二、翻譯句子。

1.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朔氣傳金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簡答題。

1. 木蘭從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面對可汗大點兵,木蘭作出的決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木蘭出征前緊張准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木蘭奔赴前線思念親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從「歸來見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蘭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閱讀詩歌最後兩個自然段,回答:

(1) 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文字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相應的動詞

描寫爺娘:____________ 描寫阿姊:_________________

描寫小弟:____________ 描寫木蘭:________________

(3)「回家」一段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夥伴驚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心情?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簡述本詩的體裁及出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全文

與祖宗歸來完結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沒有穿越還珠格格小說全集 瀏覽:568
平淡且甜甜的小說推薦 瀏覽:529
飛燕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364
校園小說女主抖m很弱 瀏覽:688
女機長小說推薦 瀏覽:783
凱莉小說那些好看 瀏覽:215
以符作為武器的網路小說 瀏覽:655
exo契約女友小說全集 瀏覽:785
比白潔還好看的小說 瀏覽:736
現代醫術類醫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987
求短篇小說你懂滴 瀏覽:461
月落風渡寫的所有小說 瀏覽:623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6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