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
Harriet Beecher Stowe 哈麗特`比徹`斯托
Ⅱ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精彩片段有哪些
希爾比太太出門拜訪朋友去了。望著漸漸遠去的馬車,艾莉查無精打采地站在門廊上。這時,有人從後面走來,把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她轉回身,兩眼頓時發出多彩的光輝,美麗的笑容浮現於臉上。
「真是你嗎?喬治,你把我嚇了一跳。我真是太高興了!太太出門拜訪朋友去了,晚上前不會回來。我們快到我那個小房間吧,我們可以有一段愉快的時光。」 她拉著喬治走進門廊對面那間小房間,平時,她總在那兒做針線活,這樣她可以聽見女主人的呼喚。
「你能來我真高興,快來看一看我們的孩子,喬治,你為什麼不高興呢?」孩子緊抓住母親的長裙羞澀地站在那兒,從卷發下偷偷地看著父親。「你看他多麼漂亮,不是嗎?」艾莉查撥弄著孩子頭上的卷發,吻了他一下說。
「我只希望自己沒有出世,也沒有生下這個孩子。」喬治慘然說道。
聽完這句話,艾莉查既驚訝又恐懼。她哭著把頭靠在丈夫寬闊的肩膀上。
讀後感:
為人正直、心地善良、篤信宗教的湯姆叔叔;有勇有謀、聰明好學的混血奴隸喬治;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奴隸販子黑利;人性泯滅、天良喪盡的雷格里;有正義感、但隨波逐流的聖克萊爾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最難以忘懷的是聰明活潑但野性十足,後來被調教得自尊愛人得黑奴小姑娘托普西。
Ⅲ 湯姆叔叔的小屋 在線讀
這里可以看是中文版的
http://www.xiaoshuo.com/pages/readindex//1595/index_0011595.html
Ⅳ 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哈里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沖突。
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學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師,同時,她也是一位積極的廢奴主義者。全書圍繞著一位久經苦難的黑奴湯姆叔叔的故事展開,並描述了他與他身邊人——均為奴隸與奴隸主——的經歷。這部感傷小說深刻地描繪出了奴隸制度殘酷的本質;並認為基督徒的愛可以戰勝由奴役人類同胞所帶來的種種傷害。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托夫人時,曾說到:「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啟發而寫作出的各種劇本,還促進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產生,不少的這些形象在當今都為人們所熟知。譬如慈愛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順從、堅忍並忠心於白人主人的湯姆叔叔。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歷史作用。
編輯本段小說的起源
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學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師,也是一名積極的廢奴主義者。1850年,美國通過了第二部《逃亡奴隸法》,將協助奴隸逃亡定為非法行為予以懲處,並限縮逃亡者與自由黑人所擁有的權利;為了回應這部法律,斯托夫人寫成了這部小說。小說的絕大部分都是在緬因州的不倫瑞克鎮完成的;斯托夫人的丈夫卡爾文·斯托(Calvin Stowe)在任教於當地他的母校鮑登大學。
1872年的一幅斯托夫人的雕版圖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一部分創作靈感來自喬賽亞·亨森的自傳。亨森是一位黑人男性,他曾是奴隸主艾薩克·賴利(Isaac Riley)所擁有的一名奴隸,生活並勞作於馬里蘭州北貝塞斯達地區的3,700英畝(15平方千米)煙草種植園中。1830年,亨森逃到了上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並擺脫了奴隸身份;此後,他協助了一些逃亡奴隸抵達該地,自己也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並寫出了他的回憶錄。斯托夫人自己也曾明確地承認,是亨森的作品啟發了她,從而讓她寫出了《湯姆叔叔的小屋》。當斯托夫人的書聞名於世後,亨森以《湯姆叔叔的回憶錄》(The Memoirs of Uncle Tom)為名再度發表了他的自傳,並在美國與歐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斯托夫人在她的小說中借用了亨森家的名稱。亨森的家在1940年代成為了一座博物館,即今日安大略省德累斯頓附近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歷史遺跡。而亨森在奴隸時期所居住的那間小屋,至今還遺存在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縣境內。
西奧多·德懷特·韋爾德與格里姆克·西斯特斯合著的《美國的奴隸制度:千人目擊證詞》(American Slavery As It Is: Testimony of a Thousand Witnesses)一書,亦被確認為小說的部分材料來源。斯托夫人也表示說,當她居住在與蓄奴的肯塔基州一河相隔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時,她曾采訪過大量逃亡至該地的奴隸,而此中獲得的材料後來亦成為了其小說的基礎。在辛辛那提市,有著一些地下鐵路秘密網路的廢奴主義支持者,他們積極於幫助那些從南方逃亡的奴隸。
在1853年發表的《湯姆叔叔小屋題解》一書中,斯托夫人提到了寫作這部小說的大量靈感與材料來源。斯托夫人發表《題解》這部寫實作品的原因,是為了支持她對奴隸制度惡行的主張。不過,後來的研究也指出,在出版《湯姆叔叔的小屋》之前,斯托夫人實際上並未閱讀過《題解》中提到的不少作品。
Ⅳ 湯姆叔叔的小屋經典誦讀
《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到聖克萊爾家兩年後,小伊娃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十分厲害。她不斷地咳嗽,還經常發燒,感到四肢乏力,人也越來越瘦,滾燙的臉上閃著聖潔的光彩。湯姆看在眼裡,疼在心上,而最使他不安的是他不能為伊娃幫一點忙,他能做的只是抱著她來回走走,稍微減輕點兒她的痛苦。有一天,伊娃忽然指著被晚霞燒紅的天際說:「湯姆叔叔,我要去了,我要到那兒去了,沒有多久了。」湯姆那顆忠實的老人的心突然感到一陣刺痛,一種不祥的預感襲擾著他。
大家的祈禱終於沒能留住這個可愛的小天使,聖克萊爾和湯姆悲痛萬分。小姑娘臨終前曾要求父親給湯姆自由,聖克萊爾本來也討厭罪惡的奴隸制。伊娃死後,他便著手辦理給湯姆恢復自由的各種法律手續,湯姆充滿著馬上即與家人團聚的渴望。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聖克萊爾告訴湯姆一月之後他就能獲得自由與家人團聚的那天晚上,這位好心的主人在咖啡店為了兩個醉漢勸架,腰上挨了致命的一刀。可憐的湯姆眼見著希望化為了泡影。
冷酷無情的梅麗不顧丈夫和女兒的遺願,也不聽奧菲麗亞小姐的勸阻,決定賣掉湯姆和其他所有的奴隸。奧菲麗亞只好寫信給謝爾比太太,讓她寄錢為湯姆贖身。但湯姆和其他幾個奴隸已被帶到奴隸棧房進行拍賣了。
湯姆的新主人路格里先生,是紅河岸邊的一個棉花種植園主。他矮小壯實,舉止粗魯,長著圓滾滾的腦袋和淺灰色的眼珠,一看就叫人生厭。在路格里種植園里的奴隸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湯姆和其他黑奴們整日在監工的皮鞭下進行繁重的勞作。每天天剛破曉,他們便下地,稍有懈怠便會挨打,這樣一直要到晚上他們才能拖著疲乏的步子回家。所謂的家,只不過是一些十分簡陋的小木屋,裡面除了乾草堆外別無他物,常常一間屋裡要塞幾個黑奴。路格里對待奴隸殘暴、兇狠,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他豢養了一群兇猛的狗。
一天,湯姆和一群奴隸正在棉花地里幹活,當他看到一個女奴病病歪歪、全身發抖,似乎就要累倒時,就把自己袋裡的棉花倒了一些在她的袋子里。這事被監工看見,立即用鞭子抽打了那個女人,又跑到路格裡面前告了湯姆的狀。
下工後,路格里蠻橫的叫住了湯姆,要湯姆鞭打那女人一頓。可湯姆卻不軟不硬地說:「請求老爺寬恕,這種事情我從沒有做過,也做不了。」路格里於是大怒:「沒有做過,我也要你學著干!」說罷,手起鞭落,湯姆臉上頓時起了一道血印,但他仍然堅決地說:「老爺,我決不會做,決不會這樣做的。」路格里又驚、又急、又氣,接著又是一頓鞭打、腳踢,直打得湯姆遍體鱗傷。可是湯姆毫無懼色,他仰望蒼天,淚血交流,大聲地說道:「你買下了我的肉體,卻得不到的我的靈魂,我的靈魂不是屬於你的。」
湯姆遭了一場痛打,他的傷還未癒合,就被主人逼著下地幹活了。接下來的是日復一日的勞累和痛苦,對親人的思念和希望破滅後的絕望情緒也深深地折磨著湯姆。湯姆的身體在痛苦勞累中一天天跨下來,但他在內心把自己全部奉獻給了永恆的上帝。
一天,在湯姆的協助下兩個女奴逃跑了。她們曾邀約湯姆一同逃走,但他堅持要留下來和可憐的黑奴們待在一起。女奴的逃亡使路格里怒不可遏,他進行了一次大搜捕,可是一無所獲。他暴跳如雷,把怨氣和憎恨一齊發泄在湯姆身上,因為他明白,湯姆知道整件事情。實際上湯姆知道逃亡者的逃跑路線,也知道她們目前藏在什麼地方,但他寧死也不願出賣那個孤苦無依的人。
湯姆被抓到了路格裡面前,他感到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來臨了。可他平靜地面對著暴力,毫不畏懼,心中所有的只是對吃人的奴隸制的憤恨,對凶惡的奴隸主的仇視和對眾多黑奴的深切同情。「我什麼都知道,老爺,但是我什麼也不能說,我寧願死!」這就是他給路格里的回答。路格里狂怒了。他把湯姆摔倒在地,接著是一場慘無人道的鞭打,直打得老湯姆奄奄一息。
兩天後,有位年青紳士駕著一輛輕便馬車急匆匆地趕到了路格里種植園,他便是謝爾比先生的兒子喬治少爺。喬治小時和湯姆叔感情深厚,後來因為湯姆被賣才分開。他這次是專程來贖買湯姆叔,接他回家的。
喬治到了路格里家,見到了湯姆叔,可是一切都晚了,湯姆再也活不起來了。但他終於見到了喬治少爺一面,臉上露出了寬慰的笑容。喬治把湯姆葬在一個多沙的小丘上,他跪在湯姆叔叔的墳頭說:「我向你起誓,從現在起,我願盡我的一切力量,把可詛咒的奴隸制度從我們的國土上消滅掉。」
喬治回到自己的庄園後,召集全體黑奴,發給每人一份自由證書,他實踐了對湯姆叔叔的承諾。
Ⅵ 《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低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哈里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沖突。 《湯姆叔叔的小屋》,波士頓版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學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師,同時,她也是一位積極的廢奴主義者。全書圍繞著一位久經苦難的黑奴湯姆叔叔的故事展開,並描述了他與他身邊人——均為奴隸與奴隸主——的經歷。這部感傷小說深刻地描繪出了奴隸制度殘酷的本質;並認為基督徒的愛可以戰勝由奴役人類同胞所帶來的種種傷害。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托夫人時,曾說到:「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啟發而寫作出的各種劇本,還促進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產生,不少的這些形象在當今都為人們所熟知。譬如慈愛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順從、堅忍並忠心於白人主人的湯姆叔叔。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歷史作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
今天是2月19日大風嗚嗚的吹著,窗外就像一個大冰窟,冰凍著人們的心。我因為天氣太冷而不想出去。於是便在家裡看著《湯姆叔叔小屋》這本書。這本書是由托斯夫人寫的,講述了一群美國的黑人,在黑人奴隸制度下,慘遭侮辱、迫害,甚至成了白人賺錢的工具,戲弄的玩偶,不要命的幹活。這本書的主人公——湯姆叔叔,也遭遇了這個過程,開始他有一個很好的東家,但是後來他的東家為了還債被迫賣掉湯姆,最後湯姆被一位紳士買走。這位紳士對湯姆叔叔很好,甚至把他當成最得力的助手。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這位紳士死了,紳士死後,他的妻子把湯姆等一群人,放到黑奴交易市場,進行拍賣,最後湯姆叔叔被一個叫雷戈里的人買去。從那以後,他忍受著那似乎無窮無盡的責罵與鞭打,過著人狗不如的生活時,他們也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有一次湯姆叔叔因為幫助一個奴隸而被主人毒打,此後,那個奴隸又開始出逃,於是那個兇狠雷戈里全都怪罪於湯姆,最後湯姆在他的鞭打下,死去了。即使這樣,湯姆叔叔也從來沒有恨過那個雷戈爾,而是更加用心的愛他,讓每一個有罪的人得到靈魂的解脫。這時大風仍在呼呼地吹著,但此時我已覺得不在那麼寒冷,因為湯姆叔叔那博大的心胸和沒有仇恨的信念永遠激勵著我,永存在我的心中。
《湯姆叔叔的小屋》
一直以來我想好好讀一本名著,正好趁這次寒假期間,我開始細細品味《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通過對湯姆的描述,告訴我們:聽從奴隸主擺布的湯姆最終難以逃脫死亡的命運。書中主要描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湯姆,他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是哈里,他和他的父母,歷經艱險,最終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這本書中,湯姆的遭遇令人同情。在奴隸們紛紛逃跑的情況下,他自己沒有逃跑。他從小就忠順於主人,甘願聽從主人擺布。在這期間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主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女兒的命,孩子的父親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為主人家趕馬車。不久主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於是湯姆又被拍賣掉了。從此,湯姆落到了兇殘的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經常任意鞭打奴隸們。湯姆忍受著痛苦的折磨,最後為了幫助兩個女奴逃跑,湯姆被打得皮開肉綻。但是湯姆最後什麼都沒有說。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過去的主人來買湯姆,因為湯姆是他兒時的玩伴,但是湯姆最終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
這本書令我很感動,是因為它描寫出了黑奴的悲慘狀況,故事中的湯姆叔叔無論身在何處都非常樂於助人,而且除了樂於助人這個優點外,他還十分善良、忠誠、能幹……還任勞任恕地替主人管理庄園。在書中,那些兇狠的奴隸主們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憤怒無比。他們常常毒打奴隸。最可恨的是,他們還將善良的湯姆叔叔折磨至死,簡直是惡魔。
看了這本書後,我從湯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幹,還有樂於助人的好品質,同時也看到了世界上的丑惡。
《湯姆叔叔的小屋》
讀了《湯姆叔叔的小屋》後,我感到很憤怒又很憐惜。因為在一個本應美麗、富饒的國度里,因為有著白皮膚的人寄居在這片土地上,讓這樣一個淳樸的國度沾染上了冷酷無情,變得黑白顛倒了。人們總是認為白色是美麗、善良的天使的化身,而黑色就是邪惡、狠毒的惡魔的代表。但在故事中,在那時,白色欺凌著黑色,天使變成了惡魔吸盡了黑色的血。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黑人的血淚史。故事中的主人公湯姆是個極其善良的人,十分信奉上帝,希望上帝能賜予他自由。他雖然不識很多字,但還是經常盡自己所能去讀《聖經》。但就是這樣一個信奉上帝、十分善良的人卻最終死在了殘暴的奴隸主手下。不是有句古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在湯姆的一生中一件壞事也沒有做過,即使知道自己將被賣到南方去也不逃跑,只是默默等待甚至對殘暴的毆打自己的奴隸主、將自己賣掉抵債的奴隸主也沒有說過半句壞話,。而上帝總是給了他希望,又將他打下了地獄。因為孤兒失去父母,還有親友和法律保護,還能有所作為,還有公認的權利和地位。然而,奴隸失去了東家,便成了水上浮萍,聽憑風吹雨打。
《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描寫了各種各樣的奴隸主和奴隸,並著重描寫了信奉基督、逆來順受型的湯姆,也寫了不甘心失去自由、勇於反抗的黑奴,如喬治·哈里斯夫婦。這本書通過對湯姆和喬治·哈里斯夫婦這兩種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訴我們:逆來順受、聽從奴隸主擺布的湯姆難逃死亡的命運,而敢於反抗、敢於斗爭、追求自由的的喬治夫婦得到了新生。
可悲啊!擁有白色皮膚的人為何心卻狠得像黑色的惡魔?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個人,需要他人的尊重,但卻把黑人當作了一件任人買賣欺凌的商品。比如黑奴販子海利,他極度強調自己是個紳士,還不知恥辱地在人面前說自己多好,為了不讓母親傷心,賣黑人孩子是將母親先騙走,再將孩子賣到遠方。他居然說得出口,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我無法想像,也不敢去想當一個母親失去孩子時有多痛苦。
看了這個故事,我才發覺原來世界並不是到處充滿陽光,還是有陰暗的一面的,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將心比心地、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讓身處苦難中的人得到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構成那次巨大戰爭--南北戰爭導火線的,想不到竟是這位身材矮小的、可愛的夫人。她寫了一本書,釀成了偉大的勝利。
--美國總統 林肯
斯陀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勝利。
--美國著名詩人 亨利·郎費羅
《湯姆叔叔的小屋》攪動了美國表面的藝術,頓時引起一場騷動,並宣告一個特殊時辰來臨。
--美國學者 詹姆斯
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籲天錄》(《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另一譯名)描寫了黑奴受地主虐待之苦況,辛酸入骨,讀者為之淚下,於是激起南北戰爭,而黑奴才獲得自由了。
--著名作家 蘇雪林
第一次聽到了美國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說《黑奴籲天錄》,美國南部黑奴們的悲慘命運和他們勇敢抗爭的故事,心激動不已,緊握著眼淚濕透的手絹,在枕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入寐。
--著名作家 冰心
《黑奴籲天錄》最早是由清代的文學家林紓翻譯介紹到中國來的。
Ⅶ 求《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文版全文!
第一章 給讀者介紹一位好心人
二月的某一天,天氣依然比較寒冷。黃昏時分,在P城一間布置典雅兼作餐廳的接待室里,兩位紳士相對而坐,喝著酒。他們沒有要僕人在旁邊侍候。他們緊挨著坐著,好像在商量什麼很重要的事情。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我們暫且稱他們「紳士」。其實,如果我們挑剔地觀察一下就可看出,其中一位看來不配稱為「紳士」。他身材矮小,長相並無獨特之處,但神態卻是洋洋自得,一看便知他是那種混跡於社會、想方設法向高處爬的勢利小人。他的衣服穿著有失風度,一件俗氣的雜色背心,一條醒目的黃點藍底圍巾,脖子上是一條色彩艷麗的領帶。他的這身打扮與他的派頭看來還比較相配。他粗大的手指上套著幾枚戒指,一串形狀奇特、色彩艷麗的圖章綴在那沉沉的表鏈上。當談話進行得順利時,他喜歡把表鏈弄得叮叮當當地響,儼然一副躊躇滿志的神態。他的話語絲毫不符合默里氏語法規則,從他的嘴裡經常冒出一些下流、猥陋的單詞。盡管作者努力讓自己的敘述更加形象,但還是難以正確地轉述他的意思。
相反,與他談話的希爾比先生倒不失紳士風度。室內的擺設和情調都向我們證明這個家庭的生活殷實而且非常安逸。而現在這兩個人正在認真地商討著某件事情。
「我想這件事就這么辦吧。」希爾比先生說。
「希爾比先生,這樣成交,我實在難以答應。」對方一面回答,一面舉起酒杯,對著客廳的燈看著。
「嘿,赫利,湯姆不是普通的奴隸,不管把他擺在哪兒,他都值這么高的價。他做事穩重,為人誠實,又能幹,他把我的農場管理得井井有條。」
「湯姆的誠實是黑人式的誠實吧?」赫利一面給自己斟了一杯白蘭地,一面問道。
「我所指的誠實是真正的誠實。湯姆為人善良,做事穩重,頭腦也很靈活,而且他還篤信上帝。四年前的一次野營佈道會上,他宣誓入教。我相信他對上帝是虔誠的。從他入教以後,我把自己的一切,包括錢、房子、馬匹都交給他來管理。我覺得他做任何事情都很在行。」
「但人們不相信黑奴會對上帝真正地虔誠,希爾比先生!」赫利肆無忌憚地揮著手說,「不過我相信。今年,在我最後送往奧爾良的那批黑奴中就有一位虔誠的黑奴。你還別說,聽這黑鬼禱告,還真像他真的在佈道會上呢。他性情溫和,話不多,但因為賣主急於賣掉他,所以我撿了個便宜貨,從他身上我凈賺六百美元,那可是一大筆錢啊。是啊,那些篤信上帝的黑奴能使我們多賺一些錢。當然,冒牌的信教者是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利潤的。」
「湯姆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和別的教徒對上帝同樣虔誠。」希爾比先生說,「我去年秋天派他獨自一人去辛辛那提辦事,為了取回價值五百美元的一筆巨款。我對他說,『湯姆,因為我知道你篤信上帝,所以我認為你不會乘機逃跑的,我信任你。』湯姆果真沒有失信,我知道他會准時返回的。後來我聽說曾有些卑污小人對他說,『湯姆,你為什麼不乘機逃到加拿大呢?』『我不能失信於我的主人。』這件事情是我事後聽別人說的。我必須使你明白,我真得捨不得湯姆。你應該讓他抵掉我的所有債務,如果你還有一點善良之心的話。」
「我擁有買賣人所具有的起碼的良心。這夠我發誓的了,」奴隸販子開著玩笑說,「不過,我會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但你要知道,現在的生意不好做啊!」奴隸販子故作無奈地嘆了口氣,又向杯中倒了一些酒。
「赫利,到底怎樣你才能答應成交呢?」經過一段令人難以忍受的沉默後,希爾比先生問道。
「難道你不能再添上一個男孩或女孩嗎?」
「嗯!我真的拿不出什麼來了。如果不是情勢所逼的話,我不會捨得賣掉任何一個奴隸的。」
正在這時,門打開了,一個大約四五歲,俊俏、招人喜歡的男孩走了進來;一對淺淺的酒窩嵌在他圓潤的面龐上,一頭絲線樣的黑發卷卷地爬在他的頭上;濃長的眼睫毛下,一雙炯炯的大眼睛好奇地朝屋內打量著;他穿著一件鮮艷的紅黃格罩衫,更加襯托出他那黝黑、清純的美,一分惹人的自信,幾分靦腆的神態,無不向人表明主人對他的恩寵以及他對主人恩寵的熟稔。
「嗨,吉姆·克羅,」希爾比先生吹著口哨扔給孩子一把葡萄乾,「撿起它們來吧!」
孩子跑來跑去拾取主人的賞賜,他的樣子惹得主人大笑起來。
「過來,吉姆。」希爾比先生喊道。吉姆走了過去,希爾比先生輕輕拍打著他滿頭的卷發,並輕撫著他的下巴。
「吉姆,讓這位先生欣賞一下你的技藝,來吧,唱支歌,跳個舞。」於是,孩子便唱了一首在黑人中頗為流行的歌曲,曲風很熱烈、歡快。他的嗓音清脆、圓潤,他的手腳和身體都在扭動著,動作和歌曲的節拍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時做出一些滑稽的姿勢。
「太好了!」赫利扔給孩子幾瓣桔子。
「吉姆,你學一學庫喬大叔患風濕病時走路的姿勢。」希爾比先生吩咐小孩子道。
剛才還很靈活的孩子的四肢馬上顯出了病殘的樣子。他彎著腰,拿著主人的拐杖,以不靈便的步伐在房間里艱難地挪動著。他拉長自己的臉,學著老者的樣子,使那張本來稚氣的小臉布滿皺紋和愁容,並且不時胡亂吐著痰。
兩位紳士禁不住被逗得大聲笑了起來。
「吉姆,再讓我們看一看老羅賓斯長老唱贊美詩的樣子吧。」希爾比先生喊道。於是孩子把小臉拉得更長了,以便顯出令人敬畏的樣子,然後以平靜、低穩的鼻音唱起贊美詩來。
「我看就這樣吧,」赫利突然拍打著希爾比的肩膀說,「再加上這個小精靈鬼兒,你的債就算還清了。我說話算數。這樣難道不公平嗎?」
正在此時,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一位大約二十五歲的第二代混血女子走了進來。
這個女子一看就是那孩子的母親。她的黑眼睛同樣地柔和,長長的睫毛,纖細的卷發似波浪般起伏。當她發現一個陌生人如此大膽且毫不掩飾地以一種贊賞的目光盯著她看時,她那棕黃色的面龐上泛起了一朵紅暈。她整潔、合體的衣著更加襯托出身段的苗條,她那纖纖細手以及漂亮圓潤的腳髁使她的外表更加端莊。奴隸販子以敏銳的眼睛貪婪地觀察著,女黑奴那嬌美的身體的主要部分被看得一清二楚,沒能逃過奴隸販子的眼睛。
「艾莉查,有事嗎?」看著她欲言又止的樣子,希爾比先生問道。
「對不起,先生,我在找哈里。」孩子看到母親,便活蹦亂跳地跑到母親面前,並拿出衣兜中的戰利品向母親炫耀著。
「那你就帶他走吧。」希爾比先生說。女奴抱起孩子,匆匆忙忙走了出去。
「老天!真是好貨色,」奴隸販子向希爾比稱贊道,「隨便你什麼時間將這個女人送到奧爾良,都會賺一大筆錢。我見過有個人花一千多塊買了一個女奴,但那女奴的姿色可是不能和這個女人相媲美的。」
「我可不想靠她來發財。」希爾比冷冷地回答道。他又打開一瓶酒,岔開了話題,並問對方對酒的評價。
「味道很好,希爾比先生,酒是上等的酒!」奴隸販子稱贊道,然後轉過身來像熟人似地拍著希爾比的肩又說,「哎,把那女奴隸賣給我行嗎?我出什麼價你能接受?你要價多少?」
「赫利先生,我不會賣掉她的,」希爾比先生說,「即使你付與她同樣重的金子,我妻子也不會答應讓她走的。」
「哎,女人總是這樣小家子氣,因為她們算不清帳。如果你告訴她們,那麼重的金子能買多少塊鍾表,多少個小飾物,她們就會改變主意,不再那樣說了。」
「赫利,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要再提這件事了。」希爾比先生語氣堅定地說。
「好吧,但你要把那個男孩給我,你知道,即使添上那小孩,我也是作了很大的讓步。」
「你要那小孩干什麼?」希爾比先生問道。
「噢,今年我的一位朋友在做這方面的生意,他想買一批長相俊美,貨色好的小男孩,養大後再送到市場上賣,給那些肯出大價錢的老爺們做侍者什麼的。這些人家,用漂亮男孩開門、跑腿,可以增添極大的榮耀。所以漂亮男孩可以賣個好價錢。你家這個小精靈鬼兒懂音樂,又會玩,正是這方面的難得之材啊!」
「我寧願不賣他,我心腸軟,我不想拆散他們母子二人。」希爾比先生考慮了一下說。
「是這樣嗎?你的心腸確實比較軟,我理解你的心情。跟女人們打交道有時確實有許多麻煩事。我也很討厭哭泣時的悲傷場面。但先生請放心,我做生意時總是會進免這種悲傷場面出現的。我看就這樣辦吧!把這個女人支走一天,或者一周,其他的事情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進行,她回來之前,我們把事情都辦完。你覺得如何?至於那個女人,讓你太太買只耳環,或一件新衣服,或其他一些小玩藝兒來作為補償,不就行了嗎?」
「恐怕不會成功。」
「上帝保佑你,我們會成功的。黑奴不像白人,只要你處理得當,事情過去後他們就會死心的。」說到這兒,赫利又假裝推誠相見地說,「常言道,做奴隸買賣要心黑。但我覺得事情未必一定是這樣的。我做這門生意的方法不同於其他人。我曾目睹一位同行從一個女奴的懷中搶走她的孩子並強行賣給別人,那女人從此一直瘋瘋癲癲,又哭又鬧,這種做生意的方法是下下之選,把貨物也給毀了,搞到最後有些女奴根本賣不出去了。有一次在奧爾良,我就親眼目睹這種下下之選的方法毀掉了一位特別漂亮的少婦。買主只要她而不想要她的孩子,結果這把她給惹火了。告訴你呀,她死死抱住孩子,吵吵鬧鬧不肯罷休,那樣子讓人非常害怕。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還心有餘悸呢。她的孩子被搶走了,她自己也被鎖起來,最後她被逼瘋了,整天胡言亂語並在一個星期後死去了。那一千元等於打了水漂。希爾比先生,造成這種悲慘結果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方法不得當嘛。根據我的經驗,採用仁慈點的方法比較容易奏效。」說完這些,他便雙手交叉於胸前靠在了椅背上,一副慈善的面孔,儼然自己就是第二個威爾伯福斯。
這位紳士對道德問題似乎更感興趣,因為當希爾比借剝桔子的時機考慮問題時,他故作遲疑,然後又舊話重提,好像有一股真理的力量驅使他不得不多說幾句話似的。
「吹噓自己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我所說的都是事實,經由我賣到市場上的一批又一批的黑奴,我認為都是上等貨色,至少我聽到別人是這樣評價的。而且不止一次,成百上千次都是如此評價,一流的好貨色——健壯、體面,但我為此付出的錢卻是同行中最少的。之所以如此,我把這歸功於經營有方。也可以說,先生,我經營這門生意的核心是富有人情味。」
希爾比先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好應道,「啊,是這樣的!」
「但我的經營之道一直為人所譏笑,還倍受責備。沒有人附和我的主張,但我不會因此而改變我的經營之道的。先生,正是因為我的堅持,現在我終於憑借它而發了大財。是的,先生,黑暗終於過去了,光明已經到來。」奴隸販子說到此時,不禁為自己的妙語大笑起來。
這些關於人道和慈善的高論真有其獨到之處,以至於希爾比先生也禁不住陪著奴隸販子笑了起來。各位讀者,讀到此處,你或許也在發笑吧。當今世界,關於人道和慈善的高論層出不窮,慈善家們的奇談怪論則更是數不勝數了。
在希爾比先生的笑聲的鼓勵下,奴隸販子又接著說了下去:
「你說奇怪不奇怪,我很難讓人接受我的觀點。以前我有個合夥人叫湯姆·洛科,納奇茲人,頭腦靈活,很善於和黑人打交道,這一點符合做生意的原則,因為好心腸就不好賺錢。他做事情一貫如此。我常勸他說,『哎,湯姆老兄,對那些因害怕而哭鬧的女奴拳腳相向有什麼作用呢?這樣做只能證明你是個愚蠢的人。』我說,『如果不讓她們通過哭鬧來作為發泄的方式,那她們會尋找其他方式的。而且,湯姆老兄,』我說,『不讓她們通過這種方式發泄,她們就會面容憔悴不堪,嘴巴會變得乾裂,甚至會變得醜陋無比,那些黃皮膚的女人更是如此。這時再想讓她們恢復過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為什麼不用好話來對付她們呢?』我說,『聽我的,對她們略施小惠取得的效果要比拳腳相向強多了,而且這樣做可以多賺些錢,如果你照我所說的去做,你肯定會成功。』但湯姆還是榆木疙瘩一塊。就這樣,許多女人毀在了他的手中,雖然他心腸好,做事公道,但我只能和他分開來做生意了。」
「你認為,你比湯姆更善於經營這門生意嗎?」
「嗯,你可以這樣認為。做生意時,我都會盡量避免不愉快的場面發生的。比如我做小孩生意時,會把女人支走。女人看不到這種場面,就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等到生米做成熟飯,她們也只好認命了。白人自兒時起受到的教育就是全家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但黑人卻不比我們白人;你該知道受過一定教育的黑人不會存在這種共享天倫之樂的奢求,而這會讓事情好辦一些。」
「但我家的黑奴可沒有接受過這種教育。」希爾比先生說。
「可不能這樣說。你們肯塔基人太寵愛那些黑鬼了。你們這一片好心可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慈善。在這個世界上,黑奴生下來就註定要四處漂泊,今天賣給湯姆老兄,明天會被賣給狄克老兄,後天不知道會被賣給哪位老兄呢,那時只有聽天由命了。讓他心中有思想和期望,或者很好地對待他,都不會對他有什麼幫助,因為以後迎接他的將是更多的痛苦和磨難,你明白嗎?我敢肯定,你家的黑奴即使到了那些令種植園的黑鬼發瘋地唱歌和歡呼的地方,他們也不會感到高興的,希爾比先生,你知道人們都喜歡自我誇耀。我已經夠善待那些黑奴了,我已盡可能對他們好了。」
「人們做任何事都能做到心安理得,也算有福了。」希爾比先生不以為然地聳聳肩說。
雙方沉默了片刻,心中在想著各自的心事,赫利接著問道,「你看這事怎麼辦呢?」
「我還要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並要和太太商量一下,」希爾比先生說,「同時,赫利,如果你真想讓事情如你想像中的那樣悄悄進行的話,最好別向我的鄰居透露一點風聲,不然的話,這件事情會很快傳到我的僕人耳中。我把丑話說在前面,如果僕人們知道了這件事,你就不會順利地把人從我家帶走了。」
「好,一言為定,我不會走漏風聲的。不過,我要提醒你盡早給我一個准信,因為我最近比較忙。」說完,赫利便起身穿上了大衣。
「好吧,今晚六七點鍾我給你迴音。」聽希爾比先生這樣說,奴隸販子向希爾比先生欠欠身告辭走了。
「看看他那得意忘形的嘴臉,我真恨不得一腳把他踢到台階下去。」看著門將要關上了,希爾比先生低聲對自己說,「但他懂得落井下石的訣竅。如果以前有人勸我把湯姆賣給一個奴隸販子,我肯定會告訴他們,『難道僕人就可以像狗一樣賣來賣去嗎?』但我現在卻對此無能為力,對艾莉查的孩子也是同樣。我太太一定會嘮叨個沒完,她會反對我把湯姆賣掉的。但沉重的債務使我落到了這種境地,哎!這個混蛋傢伙已是勝券在握,他正在不斷向我逼近呢。」
肯塔基州可能是最溫和的帶有奴隸制色彩的州了。在這里,農業勞動比較輕松,全然不似南方一些地區農忙時那樣緊張得令人喘不過氣來,所以黑人的勞動強度還是可以讓人承受的。人的本性是脆弱的,因此當看到可以謀得暴利,同時只有依靠犧牲那些無依無靠的人的利益而別無選擇時,人就會因脆弱的本性而生出一副狠毒的心腸。但肯塔基州的庄園主比較習慣漸進的經營方式,所以能抵抗這種人性的脆弱。
只要到肯塔基州的一些庄園去走一走,看一看,你就會親自體驗到男女主人秉性的善良以及僕人們對主人的愛戴與擁護,儼然一幅傳說中常出現的詩意盎然的家族社會的圖畫。但一層不祥的陰雲——法律卻籠罩在這古老的社會圖景之上。只要法律仍把那些富有感情的人看作是主人的附屬物,只要他們的主人生意上遇到挫折,生活中遭到不幸或不慎命喪黃泉路,他們便會隨時因為生活失去保障而慘遭無窮的磨難,即使在奴隸制最完善的地方,過上美滿的生活對於黑人也是極不容易的。
希爾比先生是一個普通人,他本性善良,對人寬厚和藹。在他的庄園中,黑奴們過著舒適的生活,所需的物品從來沒有短缺過。但他卻把自己的財物隨意用於投機買賣,並沉溺於其中難以自拔。此時,他的期票證券和借據大都落入赫利手中。希爾比先生和赫利進行的談話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
正巧,路過客廳門口的艾莉查無意中聽到了兩人間的談話,她知道主人正和一名奴隸販子討論買賣奴隸的事。
她真想在路過客廳時多聽一會兒兩人間的談話。但女主人的召喚使得她不得不匆匆離開了。
那奴隸販子要出錢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己聽錯了呢?她越想越感到緊張,下意識地緊摟住自己的孩子,心怦怦地跳著。孩子詫異地抬頭看著母親的臉,想從中窺出一些秘密。
「親愛的艾莉查,你覺得今天不太順心嗎?」看著女僕人那驚慌失措的樣子,女主人便關切地問道。艾莉查緊張得不是弄翻水壺,就是碰倒小桌子,女主人要她從衣櫃中拿出一件綢衫,但她卻錯拿了一件長睡衣。
「啊,太太!」艾莉查吃驚地抬起頭來,淚水「嘩」地流了出來,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哭泣起來。
「艾莉查,我的好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女主人問道。
「太太,有一位奴隸販子坐在客廳和老爺談話,我聽到他講話了。」艾莉查說。
「哎,真是個傻孩子,那又怎麼樣呢?」
「啊,太太,你認為主人會把我的孩子哈里賣掉嗎?」說著,這個可憐的女人便倒在椅子里哭泣起來,身體隨之不停地起伏著。
「賣掉哈里!傻孩子,你知道這件事是不會發生的。你的主人生來就不和南方的奴隸販子來往,只要大家都聽話,他是不會想到要賣掉你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人的。啊,我的傻孩子,你認為世界上真會有人像你那樣喜歡哈里而想買走他嗎?好啦,不要擔心,來,幫我扣緊衣服並把我後面的頭發梳下去,就要你那天剛學會的好看的發式吧。以後不要再到門口聽別人談話了。」
「那太太是絕不會同意賣掉……」
「我當然不會同意賣的,孩子,你怎麼會這樣說呢?如果真是那樣,我寧可也賣掉我的孩子。不過話說回來,你也太溺愛那個機靈鬼了,艾莉查。只要有人把頭伸進我家,你就會懷疑他是來買你們家哈里的,那誰還敢來我家呢?」
這番知心話使得艾莉查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她一面笑自己的多心,一面輕巧地為女主人打扮著。
希爾比太太不論智慧還是品德,都堪稱是一位上等人。她不僅具有肯塔基州婦女那寬宏大度的天性、高尚的道德以及宗教式的操守,而且她還將這些特點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她的丈夫雖然不信某種宗教,但對於她對宗教的虔誠非常敬重。同時,對她的觀點和想法有時還有幾分敬畏。希爾比先生總是聽任自己的太太由著自己的心願去做善事,比如,盡力使僕人們生活得舒適一些,使他們受教育,盡力促使他們完善自己的品性。雖然他不參與他的太太所做的此類善舉,但他從來沒有阻攔過她。他並不完全相信聖賢多餘功德有效論,但在他心中多多少少有著這樣的想法:因為妻子的虔誠和仁愛,他們夫婦二人可以沉溺於某種難以名狀的期望,而妻子德行的高尚可以保證日後兩人共赴天堂之路,雖然妻子的德行是丈夫難於達到的。
與奴隸販子商談之後,明知太太會反對他這樣做而且會不時用這件事糾纏他,希爾比先生還是不斷考慮著把自己的安排讓太太知道,因為這份負擔太過於沉重了。
當艾莉查向她說出自己擔心的即將發生的事情時,相信丈夫寬厚慈愛的希爾比太太對此並不放在心上,她對丈夫在經濟上的窘境一無所知,而且事後她也沒有仔細想這件事情。同時因為忙著為來訪的客人的到來做准備,她便把這樁小事拋在了腦後。
Ⅷ 《湯姆叔叔的小屋》書名解析
正如書名所揭示的,這個故事的場景,是落在一個素稱文雅的上流社會所不齒的種族之中;他們來自異域,其祖先長在熱帶的烈日之下,帶來了(並傳給他們的子孫後代)一種與專橫跋扈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截然不同的民族性,因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後者的誤解和蔑視。
曾幾何時,當非洲海岸興起了一個擁有自己的法律、語言和文學、文明而信奉基督的社會時,在非洲人心中,過去當奴隸的場景也許變成以色列人心中對埃及的回憶—成為感謝上蒼的恩得的根由。
或者
《湯姆叔叔的小屋》內容簡介
又譯作《黑奴籲天錄》和《湯姆大伯的小屋》,作者是美國女作家比徹·斯托夫人(1811—1896)。比徹·斯托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曾經做過教師。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與南部蓄奴的村鎮僅一河之隔,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一些逃亡的黑奴。奴隸們的悲慘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她本人也去過南方,親自了解了那裡的情況,《湯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此書於 1852年首次在《民族時代》刊物上連載,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受到了人們無與倫比的歡迎,僅第一年就在國內印了100多版,銷了30多萬冊,後來被譯為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評論界認為本書在啟發民眾的反奴隸制情緒上起了重大作用,被視為美國內戰的起因之一。林肯總統後來接見斯托夫人時戲謔地稱她是「寫了一本書,釀成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這一句玩笑話充分反映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長篇小說的巨大影響。
故事從一個奴隸主與一個奴隸販子的討價還價中開始。
美國肯塔基州的奴隸主謝爾比在股票市場上投機失敗,為了還債,決定把兩個奴隸賣掉。一個是湯姆,他是在謝爾比的種植場出生的,童年時就當伺候主人的小家權,頗得主人歡心,成年後當上了家奴總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要賣掉的奴隸是黑白混血種女奴伊麗莎的兒子哈利,伊麗莎不是一個俯首貼耳死心塌地聽主人擺布的奴隸,當她偶然聽到主人要賣掉湯姆和自己的兒子哈利後,就連夜帶著兒子在奴隸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喬治·哈里斯是附近種植場地奴隸,也伺機逃跑,與妻子匯合,帶著孩子,歷經艱險,終於在廢奴派組織的幫助下,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湯姆卻是另一種遭遇。他知道並支持伊麗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沒有逃跑。由於他從小就被奴隸主灌輸敬畏上帝、逆來順受、忠順於主人這類的基督教說教,對主人要賣他抵債,也沒有怨言,甘願聽從主人擺布。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販子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小女兒伊娃的命,孩子的父親聖·克萊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當了家僕,為主人家趕馬車。湯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聖·克萊根據小女兒生前願望,決定將湯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當還沒有來得及辦妥解放的法律手續時,聖·克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聖·克萊的妻子沒有解放湯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將他們送到黑奴拍賣市場。從此,湯姆落到了一個極端兇殘的「紅河」種植場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把黑奴當作「會說話的牲口」,任意鞭打,橫加私刑。湯姆忍受著這非人的折磨,仍然沒有想到要為自己找一條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著做一個正直人的原則。這個種植場的兩個女奴為了求生,決定逃跑,她們躲藏起來。萊格利懷疑湯姆幫助她們逃走,把湯姆捆綁起來,鞭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但是湯姆最後表現出了他對奴隸主的反抗,什麼都沒有說。在湯姆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過去的主人、第一次賣掉他的奴隸主謝爾比的兒子喬治·謝爾比趕來贖買湯姆,因為湯姆是小謝爾比兒時的僕人和玩伴,但是湯姆已經無法領受他過去的小主人的遲來的援手,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喬治·謝爾比狠狠地一拳把萊格利打翻在地。就地埋葬了湯姆。回到家鄉肯塔基後,小謝爾比就以湯姆大叔的名義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並對他們說:「你們每次看見湯姆大叔的小屋,就應該聯想起你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