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九十年代有什麼文學作品
八九十年代的文學作品有路遙的《人生》,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現代作家老鬼《血色黃昏》,現代作家張潔的《沉重的翅膀》 ,矯健的《老人倉》等。具體介紹如下:
1、《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獲》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
2、《冬天裡的春天》1981年出版,1982年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以革命幹部於而尤重返故鄉石湖的三天兩夜經歷,回溯、對照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後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幫」長達40年的斗爭生活。
3、《血色黃昏》,現代作家老鬼1989年寫的《血色黃昏》中,林胡作為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切身的反映了作家老鬼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各種各樣的苦難。
4、《沉重的翅膀》是現代作家張潔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沉重的翅膀》是中國反映四化建設、工業改革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敘述重工業部副部長鄭子雲支持曙光汽車製造廠廠長陳詠明進行改革,卻遭部長田守誠反對。
5、《老人倉》,作者矯健。首刊於《文匯》 月刊1984年第5期。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力作,它大膽地觸及了當代農村改革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和新矛盾。
❷ 七八年級學過的契訶夫短篇小說有什麼
七八年級的應該沒有,但九年級有《變色龍》,這是人教版的
其他版本可能會不一樣
❸ 求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復習重點
要是少了再追問~~
八年級月考
———歷史
第一課 鴉片戰爭
一、虎門銷煙
1:19世紀初,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正處心積慮的把侵略矛頭指向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
2:英國商人為牟取暴利,把毒品鴉片大量的偷運到中國。
3: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①白銀外流,清政府財政危機。②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③腐蝕統治機構。④危害中國人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鬥力 。
3、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州的虎門海灘燒毀鴉片110多萬千克。
4、虎門銷煙的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二、鴉片戰爭
1: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發動戰爭的原因:擴大海外市場和殖民地(根本原因),中國的禁煙運動(直接原因)。
2:1842年8月,由於清王朝政治腐敗,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後,清政府被迫求和。
三、中英《南京條約》
1:1842年,中國戰敗,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2:《南京條約》:
內容 危害
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領土完整和主權
賠款2100萬元 加劇了財政危機,加重人民的負擔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破壞了貿易關稅主權,逐漸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場地
協定關稅
3: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二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火燒圓明園
1: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以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在圓明園中掠奪珍寶,並焚燒罪證。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二、太平天國起義
1:為了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抗擊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2:1860年,中外反動勢力成立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統領。1862年9月,慈溪的戰斗中,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洋槍隊。
3:1864年,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天京陷落,太平天國被鎮壓下去。
第三課 收復新疆
一、阿古柏侵佔新疆
1:新疆是中國西部的門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①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②東漢時期,班超經營西域;③唐朝時期,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④清朝初期,設伊犁將軍。
2:1865年,中亞浩罕國的陸軍司令阿古柏在英俄兩國的支持下,侵佔新疆。
3:1871年,俄國直接出兵佔領新疆的伊犁地區。
二、左宗棠收復新疆
1:1876年左宗棠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率清軍兵分三路挺進新疆,並於1878年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區。
2: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3:收復新疆的原因:①人民的支持;②策略、方法正確。
4:收復新疆的意義:①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②打擊外來侵略者囂張的氣焰。
第四課 甲午中日戰爭
一、黃海大戰
1: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1894年9月,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2:黃海大戰:1894年9月,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沖鋒向前,迎戰敵艦,最後壯烈犧牲。
3: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二、《馬關條約》
1:1895年4月,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2:《馬關條約》
內容 危害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和完整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進一步加強了人民的負擔,加劇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
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有利於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增闢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3: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1895年,台灣人民組織義軍,同駐防颱南的劉永福的黑旗軍互相配合,共同戰斗,重創日軍。
第五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八國聯軍侵佔北京
1:1898年,活躍在山東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得到清政府的默許。於1900年春發展到京津地區。
2:由於義和團運動損壞了帝國主義在華的利益,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發動侵華戰爭。
3:八國聯軍在京燒殺搶掠。
二、《辛丑條約》
1:1901年,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與八國聯軍簽訂了《辛丑條約》。
2:《辛丑條約》
內容 危害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 使中國人民的負擔又進一步加重,以海關稅收擔保,使清政府的經濟將長期受制於列強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中國人民不僅受外來侵略的打擊,還受清政府的鎮壓,清政府成為洋人統治的工具
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道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清政府對外不得設防,侵略者可以長驅直入清政府的中心地帶,中國在軍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權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使館區成為列強監控清政府的公開場所,清政府內政外交的一舉一動完全被洋人控制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六課 洋務運動
一、洋務運動
1: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廷統治。洋務派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
2: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①創辦軍事企業:曾國藩的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李鴻章的上海江南製造總局(洋務派開辦的最大近代軍事企業),左宗棠的輪船招商局(遠東第一大船廠)。②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的上海輪船招商局(中國近代第一家輪船公司),張之洞的湖北織布局、漢陽鐵廠(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廠)。③創建近代海軍:南洋海軍、北洋海軍(最大)、福建海軍(最小)共三支海軍。④創辦近代學堂:目的: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代表: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座新式學堂)。作用: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1: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失敗。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也是中國實現經濟上的工業化的開端。
2:洋務運動的作用:積極作用:①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②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③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消極作用:目的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但並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第七課 戊戌變法
一、公車上書
1: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與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2: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繼續宣傳維新變法。他們又聯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組織強學會,並將《萬國公報》改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形成了。
二、百日維新(1898年)
1:百日維新歷時103天。
政治上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於資產階級參與政權
經濟上 鼓勵私人新版工礦企業 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文化教育上 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有利於傳播資產階級思想
思想上 創辦辦刊,開放言論 反映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需求
軍事上 訓練新式軍隊 有利於軍事強大
2: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把光緒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到國外。譚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戊戌變法失敗了。
3:變法失敗的原因:①沒有充分發動群眾,只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②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教訓: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第八課 辛亥革命
一、孫中山創建革命黨
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
2:1905年,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統一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國民黨的前身)。
3: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通過了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
4:中國同盟會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民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核心思想、建立民國)、民生(平均地權)]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5: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二、武昌起義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
2: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3、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在北京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
4、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成功的一面)。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失敗的一面)。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一、《新青年》的創辦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政治上,袁世凱建立起獨裁統治,主張尊孔復辟,這限制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思想上,西方思想正受到人們的歡迎。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改造國民性,這有利於發展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2、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以「民主」「科學」為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
3、新文化運動內容:①政治上: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②思想上: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③道德上: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④學術上: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4、《新青年》雜志上的幾篇文章:陳獨秀 《敬告青年》;李大釗 《孔子與憲法》;胡適 《文學改良芻議》;1918年 魯迅 《狂人日記》(白話文短篇小說);1918年 李大釗 《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發表於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
二、「新世紀的曙光」
1、為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中國的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
2、新文化運動的意義:積極意義:①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②宣傳民主與科學,啟發探索救國之真理;③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消極意義: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批判態度,不利於後期東西方文化的發展。
❹ 找一篇有關八年級上冊歷史的名著,包括名人傳記、小說、散文、雜文等,的讀後感謝謝
《吶喊》讀後感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後盪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復雜,充滿矛盾。他質朴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裡,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❺ 誰有關於八年級上冊歷史的小故事啊
關天培壯烈殉國
虎門炮台鎮守著廣州大門,形勢險要,號稱「金鎖銅關'.1841年2月25日,英國侵略軍進犯虎門。60多歲的老將,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400多名官兵守衛炮台,多次擊退英軍。關天培抱定「以死報國」的決心,帶領官兵發誓:「人在炮台在,不離炮台半步!」26日下午3時多,英艦猛攻炮台。炮台上彈片四濺,沙石亂飛,守軍傷亡慘重。關天培負傷十餘處,血染戰袍,仍然鎮定指揮,親自燃放大炮殺傷敵人。戰斗堅持到當天晚上,英軍沖上炮台。關天培手持佩刀,與敵格鬥,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捐軀,其餘官兵也英勇犧牲,虎門失陷。
康有為「問話」總理門口
1898年1月,光緒帝准備召見康有為,但被頑固派阻攔,改由幾位重臣在總理衙門代為「問變法之宜」。一開始,榮祿就叫嚷:「祖宗之法不能變.」康有為反駁說:「祖宗之法是用來治理祖宗疆土的,今天連祖宗留下的疆土都守不住了,還談什麼祖宗之法?就像這個總理衙門,也不是『祖宗之法』里規定的,是因為要同洋人打交道,才設立的。」駁的榮祿啞口無言,李鴻章又別有用心的質問:「難道朝廷中六部都要裁撤,一切法制都要拋棄嗎?」康有為據理辯駁:「現行的法律和官制,都是過去的舊法,造成中國危亡的,都是這些舊法,理應廢除。即使一時不能全部搬到,也應酌情修改,新政方可推行。」
❻ 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歷史小說集/散文集/雜文集。個需2個。謝謝
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
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雜文集:《熱風》、《華蓋集》
他的歷史小說集只有一部
參見下面:
魯迅小說集有《彷徨》《吶喊》,歷史小說《故事新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野草》,雜文集有《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❼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歷史小說集、散文集和雜文集有什麼
短篇小說集:《彷徨》、《吶喊》。
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雜文集:《墳》 1927年3月,未名社 《熱風》 1925年11月,北京北新書局
《華蓋集》 1926年8月,北京北新書局 《華蓋集續編》 1927年5月,北京北新書局
《續編的續編》 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 1928年10月,上海北新書局
《三閑集》 1932年9月,上海北新書局 《南腔北調集》 1934年4月,上海同文書店
《二心集》 1932年,上海合眾書店 《花邊文學》 1936年6月,上海聯華書店
《偽自由書》 1933年10月,上海青光書局 《准風月談》 1934年12月,上海聯華書店
《且介亭雜文》 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二集》 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 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屋 《集外集》 1935年5月,上海群眾圖書公司
《集外集拾遺》 1938年,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補編》 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
(7)八上歷史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魯迅是中國現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自從一九一八年發表他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以來,直到一九三六年去世。魯迅的創作生涯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之久,留下了超過六百萬字的作品,可以稱得上"著作等身"。
魯迅的文學創作包括散文,小說和雜文。其中,雜文是他影響力最大的創作體裁。魯迅的雜文如同匕首投槍一般,刺向了當時中國黑暗的一面。在魯迅的雜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火一般的熱情和冷峻的思考。
❽ 歷史八年級上冊歌詞和穿越小說求解_(:3」∠)_
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盪盡烈烈心痛,四面楚難倒真英雄,不言以對回江東
❾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二主題近代化的起步。歷史小故事兩個,越短越好。
一、康有為拒絕給女兒纏足
纏足是我國古代的陋習。 女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她纏足,用裹腳布使勁勒腳板,把腳骨勒斷,變成小小的「三寸金蓮」。 任憑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長也不罷手。 戊戌維新的領袖康有為對這種丑惡的陋習深惡痛絕。 他常常感慨地說:「中國一向號稱為教化之國,聖賢輩出,為什麼沒人出來禁止纏足呢?」他決心身體力行,從自己做起。
康有為的大女兒5歲時,按照習慣已經到了纏足的年紀,但是康有為拒絕給她纏足。 這件事在他的家鄉引起轟動,全鄉人都起來反對,一些長輩甚至要強迫給他的女兒纏足,但康有為不為所動。 他的女兒避免了變成殘疾的悲劇,後來還陪康有為到外國游歷呢。
二、孫中山小時候外號「石頭仔」的來歷
孫中山幼時活潑好動,放風箏、踢毽子、跳田雞、劈甘蔗等都是小孫中山喜歡玩的游戲。淘氣的他還常常爬上參天高的大樹取鳥蛋,用石頭投擲小鳥。他性格堅強,好打抱不平,在孩子們中有很高的威信。 孫中山家附近有一間豆腐店,店主叫亞秀,人稱「豆腐秀」。她有兩個10多歲的兒子非常頑皮,經常欺負別人,還經常用彈弓射擊孫中山,孫中山忍痛追趕他們,狡猾的哥倆早已哈哈大笑著逃之夭夭,氣得孫中山直跺腳。有一次,孫中山又遭彈射,他忍無可忍,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前追趕,一直追到豆腐店,狠狠地將石頭砸過去,剛好砸在煮豆漿的大鐵鍋上,「咚!」鍋砸壞了,滾燙的豆漿流了一地。亞秀全家大驚失色,見孫中山屹然站著,怒目直瞪他的兩個孩子。後來,亞秀到孫中山家論理,父母嚴加責問,孫中山說明原委,據理力爭,亞秀理屈詞窮,深知自己孩子的頑皮,回到家裡把孩子訓斥了一頓。孫中山的母親楊太夫人覺得「豆腐秀」生活艱苦,自願賠償損失。「豆腐秀」感激不盡,此後他的兩個兒子再也不欺負別人了。
❿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001.《指環王》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其他作品 《精靈寶鑽》、《未完成的故事》
002.《荒原》T.S.艾略特
003.《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作家其他作品: 《理智與情感》《愛瑪》
004.《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 作家其他作品: 《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四大悲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四大喜劇)
005.《論人生》培根
006.《失樂園》彌爾頓
007.《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00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009.《拜倫詩選》拜倫 作家其他作品:《唐璜》
010.《雪萊詩選》雪萊
011.《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作家其他作品:《教師》、《維萊特》、《雪莉》、《艾瑪》(未完成)
012.《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作家其他作品:《雙城記》《匹克威克先生外傳》《遠大前程》.《霧都孤兒》、《董貝父子》《馬丁·瞿述偉》、《荒涼山莊》、《聖誕故事集》
014.《福爾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爾 作家其他作品: 《遺失的世界》
015.《道連·葛雷的畫像》奧斯卡·王爾德
016.《苔絲》托馬斯·哈代 作家其他作品: 《遠離塵囂》、《還鄉》
017.《華倫夫人的職業》蕭伯納 作家其他作品:《聖女貞德》
018.《牛虻》伏尼契
019.《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 作家其他作品:《刀鋒》
020. 《艾凡赫》司各特 作家其他作品:《城堡風雲》
021. 《湯姆瓊斯史》 菲爾丁
022.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家其他作品:《陽光下的罪惡》、《三幕悲劇》、《國際學舍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無人生還》
024. 《時間機器》 威爾斯 作家:其他作品《莫羅博士島》、《隱身人》
025. 《坎德伯雷故事集》 喬叟
026. 《1984》 喬治·奧威爾
027.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 作家其他作品:《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
028. 《蝴蝶夢》 達夫妮·杜穆里埃其他作品《牙買加旅店》
029. 《名利場》 薩克雷其他作品 《潘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弗吉尼亞人》
030. 《蠅王》戈爾丁
031. 《愛麗絲漫遊仙境》 查爾斯·勒特維奇 ·道奇森 其他作品《愛麗絲鏡中奇緣》
032. 《白衣女人》 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033. 《金銀島》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作家其他作品:《化身博士》
034. 《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
035. 《盧宮秘史》 安東尼·霍普
036. 《阿格尼絲·格雷》 安妮·勃朗特其他作品《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
037.《福爾賽世家》高爾斯華綏
038.《憤怒的回顧》奧斯本
039.《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
040.《德拉庫拉》布拉姆·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