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00字短篇小說
時間過的真快,眨眼間半個多學期過去了。再回首,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到底學到了多少知識呢,還是根本就一無所獲?
讀小學的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總是期待著雙休日的到來,因為那天是我的「羅馬假日」,我像一隻長期關在籠子里的鳥兒,突然被好心的主人放出來似的,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無拘無束。那種快樂興奮的感覺簡直棒極了!
可美好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不知不覺間童年生活結束了,想想過去的我是那樣的天真無邪,彷彿過著神仙般的日子,我不禁啞然失笑。不過人終究要長大,就像瓜熟蒂落一樣。
帶著對童年的懷念我踏進了中學門檻,小學生活和中學生活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段人生。現在的我討厭放假,哪怕是半天,假日在我看來都是度日如年,我不願成為它的傀儡。在學校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快樂與悲傷,可回到家好像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好累!好累!我面臨的將是預習和一大堆的資料書,心煩的時候真想把它們撕得粉碎,是它們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天總是重復著同樣的生活——上學、吃飯、做作業,睡覺。生活沒有一點色彩,一切都是那樣的單調。
可如果不這樣,那我又覺得對不起為我而不辭辛勞的父母,在兩者之間我豪不猶豫的選擇了讓自己累一點!每當一家人安靜地坐下時,免不了永遠都是那個話題——認真學習。他們為我計劃著將來的生活,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是為了我好,但我並不以為常常掛在嘴邊就是對我更深厚的愛,就可以讓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媽媽經常教我怎樣做人,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可媽媽的有些觀點我並不是很認同。我認為做人貴在真誠,我最反對那些鉤心斗角人或事,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做人,做人難!做好人更難!既要防著別人害你,又要化解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人真是一種很麻煩又很復雜的動物,有首歌就唱道「人間萬苦人最苦」。如果真的有下輩子,我一定選擇做一個既平凡又可愛的動物或植物。不用大熊貓那麼珍貴;不用玫瑰那麼嬌艷,只是平平凡凡就好
B. 描寫戰爭的文學作品
戰爭作品:
《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
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描寫美國南北戰爭的小說《飄》;
還有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個人的遭遇》、《解放》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描寫中國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
馮德英的《苦菜花》、
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
吳強的《紅日》、
馮志的《敵後武工隊》
1.孫犁的《蘆花盪》、《荷花澱》
《蘆花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隻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很有點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境描寫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荷花澱》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 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
作家簡介: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 ,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采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餘萬字的《孫犁全集》。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2.列夫·托爾斯泰 的《戰爭與和平》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人物眾多,場面宏大,事件繁雜,結構嚴重,具有恢弘的氣勢。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與氛圍中加以描寫,時而是豪華優雅的貴族沙龍,時而又是硝煙彌漫的戰場;既有青年男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又有慘不忍睹的戰斗場面。托爾斯泰注重描寫人物的復雜性,並從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發展。所以書中幾百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獨具神韻,富有感染力。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鴻篇巨制,全書共四冊,近一百二十萬字。現根據原著,並參照同名電影,將原書業華提練出來,濃縮為十萬字,供青少年學生閱讀。相信廣大讀者從這濃縮的少年版《戰爭與和平》中,也能體味到這部偉大作品的些許魅力。
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級 8-28 21:09
《戰爭與和平》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長達130 多萬字,歷經7 年艱辛創作,受到列寧很高稱贊。
小說以1805年開始的爭奪歐洲戰爭和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主線,揭露俄國首都彼得堡的宮廷顯貴和官僚貴族伐西里為代表的貪婪與卑劣。作品描寫的年代跨度長達十多年,人物500 多個,歌頌了民族的英雄品質和堅強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國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中各階級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戰爭與和平故事梗概(簡介)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 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名著改編拍攝的美國版,論藝術成就雖不及蘇聯版,但燦燦巨星和好萊塢式敘事手法則更能讓本地觀眾接受這部通俗劇化的208分鍾長片。氣質高雅的奧黛麗.赫本飾演娜塔莎和文質彬彬的亨利.方達飾演皮埃爾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劇情的焦點。但其他有如八國聯軍的演員組合卻難以忠實地重現拿破崙揮軍進攻俄國時的大時代動盪故事,導演金.維多顯然大幅度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
作家介紹: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C. 寫戰爭的小小說
我的第一次戰爭 (小小說)
炎熱的夏季讓台北的街道充滿了可憎,本來以為這里的夏天會象傳說中如此美麗。
可對於現在的我而言,弄乾凈迷彩服上的灰塵似乎更為重要。我已無心瀏覽這風景,因為眼前的屍體和血跡實在無法讓一個士兵平靜下來,算了吧,戰爭又怎能是一個小兵所能理會的呢。我坐下來靜靜的點燃了一隻煙。開始的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這場戰爭是六月十三日發起的,至今已進行了一個多月。隨著幾萬條同胞性命和上億元財富的消失。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士兵終於來到了我們所謂的傳說中的寶島。可接下來的戰斗讓我無法想像,我現在已開始懷疑,我們的到來能否給這里的平民帶來幸福。他們總是喜歡用疑惑的眼光看著我們。似乎我們就是那個偷走他們安寧的賊。
冰!別坐在那裡。快點做完該做的事!,一聲吆喝打斷我的思考,我不情願的站起來,肩中的那把81式步槍似乎有幾百斤那麼重。壓的我無法呼吸。打掃戰場的任務,我們的那些大軍官們很自然的就認定給了我們這些炮兵。畢竟,步兵還有著他們的任務---送死,並且找到房子里的用左手吸煙的台軍再把他們殺死。我們稱之為領導的信任和步兵優良的傳統。
我繼續向前走著,對於死亡的司空見慣,我已不會對這些曾經的同類有著絲毫的恐懼了。他們活著的時候沒能殺死我,現在更沒有機會。等等!!我聽到了一個很微弱的呼吸聲。我小心的撥開那些屍體,我的天那!眼前竟是一個受了傷沒死的台軍士兵!他想要奮力的站起來。可是似乎很難做到,暗紅色的血漿從他身體里不斷的湧出,看來他已活不了多長時間了。可是他仍然瞪大了雙眼看著我。我也說不清他的目光里包含著什麼;仇恨?憤怒?失望?還是對於親人的思念?他的手裡還握著一把軍刀,可我看的出來,他的手還是在顫抖。
我不由自主的舉起了步槍,讓我快點結束你的痛苦好嗎?可我握住扳機的手卻在顫抖,我能嗎?一個生命只在一瞬間啊,他也有父母,親人,朋友。甚至可能有他最愛的人在等待他的歸來。而他能不能回到他們的身邊,此刻,竟然全在我的一念之間。猶豫了半天,我的情感告訴我,算了吧,他傷的這樣重,我不殺他,他也會死的,我放下了槍口。繼續悠閑的向前走去。
可就在我剛走了沒多遠的時候,一聲槍響把我徹底的震住了,我轉過頭,欣,我的戰友正在輕輕的吹散了手槍口的青煙。他那玩世不恭的表情似乎他正在做和小孩放煙花一樣簡單的事情。而那雙剛剛和我對視的雙眼已經合上了,他的額頭上留下了那顆子彈穿過的痕跡。
你干什麼!!!!我瘋了似抓住了欣的衣領,他最多隻有十九歲!!你難道沒有看見他已經不能再戰鬥了嗎?
沒什麼大不了的。欣說,他用一種輕蔑的表情看著我,輕輕的一推就晃開了我的雙手。冰,你傻嗎?這是戰爭,我們落到他們手裡也一樣。想想我們為了這場戰爭已經死了多少人吧?!!他們家裡的親人難道不也是在等待著他們的歸來嗎。可他們就這樣倒下了,你能活下來是你的幸運。而不是為了讓你在這里做什麼慈悲!!你懂嗎?我徹底被這番話擊垮了。頹廢的坐在了地上。
抬起頭望著天,想要找到些什麼。可我卻只看見一隻孤鳥從頭上飛過。
D. 名家的短篇小說關於戰爭
都德的《柏林之圍》寫得很好,
另外,他的其他一些都已普法戰爭為背景
E. 800字左右的短篇小說
純種德國黑格爾
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不如做一棵禿丘上的橡樹
——題記
有一條流浪的純種純種德國黑格爾,剛出生就被父母拋棄,因為純種的德國黑格爾天生就要受到磨練。這可憐的傢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他甚至認為自己是一隻被父母雜種狗。他只能靠著揀別人的殘羹剩飯來維持生活,盡遭別人的白眼,它痛苦極了,它受夠了這樣的生活,它詛咒這個世界,它感到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狗。
直到有一天,它攢夠5根骨頭的學費到狗學院報名。學院的老師教它去找一個富有的人家做他們的寵物,教會它怎樣討好主人,讓它無論自己是否高興都要搖著尾巴,裝出一副很高興的樣子,主人不管說什麼,一定要百分百的服從……
他的夫人來到寵物店,這條流浪狗抓住了這個機會,趕忙迎上去,一個勁地搖尾巴,果然,學校里的功課起了作用,這一對夫妻看中了就這樣,一年之後這條流浪狗畢業了。畢業後,學校把它送進了寵物店。寵物店裡的人上上下下給他打扮了一番,給他穿了一件好看的紅毛衣——盡管夏天裡穿毛衣讓他感到很不舒服;又給它噴上了高檔香水——雖然他對這香味過敏。一周後,一位西裝革履的人領著這條流狗。把鈔票一放,抱著他回了家。他靠著在學校里的本事在家裡站住了腳。
這個家裡的主人有錢有勢,他生活地十分幸福:有好吃的、有好喝的、有主人買來的寵物玩具玩……他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他得到了其他狗羨慕的眼神。當然這全靠學院里的「技能」:看見主人就搖尾巴,並表現得十分高興,無論主人叫你怎樣,要百分百服從,即使那有多難或多麼傷尊嚴。主人喜歡的人,再邪惡也要向他表示友好,主人厭惡的人,再善良也得狗眼看人低……
該有的全有了,可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不,是少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他一天比一天苦惱,他覺得他生活得很窩囊,他受不了這種低三下四的生活,他受夠了!好象有一種信念再呼喚他,他不能這么活下去了!他醒悟了!他終於明白他失去了尊嚴和自由!他再也受不了了,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個叫做「家」的「家」,那不是他要的生活…。
後來,他選擇了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再後來他做了一隻警犬,再進行警犬訓練時,訓練員吃驚地告訴他,他是一隻種純種德國黑格爾!他聽了不禁吃了一驚,他發誓今後再也不做那寄生在有錢人家的窩囊廢!他覺得他對不起他那高貴的血統!
他當了一隻警犬,雖然很艱苦,沒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沒有閑適的生活。但他覺得日子過得很充實。因為他覺得這么活著有意義;這么活著是真正地「活著」,就這樣在艱苦的訓練下,他成為了一隻優秀的警犬,多次解決大案,因表現神勇被人們尊稱為「神犬」他驕傲極了,他覺得雖然失去了優越的生活條件但去得到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尊嚴。
但,在一次案子中……有一次,他在追一個罪犯時,奮不顧身地跑在最前面,他勇猛地咬住罪犯的腳,罪犯吃痛,憤怒地大聲叫嚷,並抽出腰邊的尖刀。這時,這流浪狗,不!這只「神犬」卻毫不畏懼地撲向歹徒。他想就是送了命也要盡到警犬的責任;就是送了命也要對得起「神犬」這個稱號……可不容他想下去罪犯那罪惡的尖刀便插入了「神犬」的胸膛。頓時。血涌……但神犬卻緊緊咬住罪犯的腿,毫不放鬆,喪心病狂的罪犯又向「神犬」的身體連捅了好幾刀。這時,我們的英雄——「神犬」終於支持不住了,他倒下了……
臨死的一瞬間,「神犬」心想:這么死,值了……
F. 關於戰爭的短小故事
在一次戰爭中,恐怖抄分子中有很多兒童。有一天,一位在超市附近勝利的上尉從超市的廢墟里拿走一包巧克力,准備帶個他那可愛的女兒。忽然,他發現了一位小女孩在路邊嚶嚶的哭泣。上尉覺得這個女孩好可憐,便蹲下來,把巧克力給的這位小姑娘。
突然,這位小姑娘從身後抽出一把手槍對准上尉,扣住了扳機。
讓人感動的是,上尉在死前面帶微笑,緊緊地握著那份巧克力......
(絕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