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鄭振鐸經典的散文篇目有哪些請舉例。
《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燕子專》、《民族文話》、《蟄居屬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印度寓言》。
Ⅱ 鄭振鐸散文集有哪些
鄭振鐸的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印度寓言》等。
其中《鄭振鐸散文選集》,包括《蝴蝶的文學》、《海燕》、《回過頭去》、《永在的溫情》、《暮影籠罩了一切》、《鴨鵝與魚》、《最後一課》、《秋夜吟》、《悼夏丐尊先生》、《蘇州贊歌》、《石湖》等,一共38篇散文。
《歐行日記》,現代日記集。是部很有特色的日記,也是很優美的散文作品。1927年5月至1928年10月,鄭振鐸曾赴法、英游歷,進行參觀訪問和讀書寫作。從動身開始,逐日寫下了「日記」,並陸續寄回上海,給高君箴閱讀,使妻子了解他的游蹤。
鄭振鐸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出版。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享年60歲。
Ⅲ 鄭振鐸的主要作品
一、鄭振鐸的主要作品:
1、專著:
《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
2、小說: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僂集》、《歐行日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
3、譯著:
《沙寧》、《血痕》、《灰色馬》、《飛鳥集》、《新月集》、《印度寓言》。
二、人物簡介:
鄭振鐸是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和藏書家。1898年生於浙江溫州,祖籍福建長樂,筆名西諦。抗戰期間,鄭振鐸在上海傾囊收購流散古籍,並聯合張元濟等知名學者在上海組織「文獻保存同志會」,搶購如張氏適園、劉氏嘉業堂、鄧氏群碧樓、沈氏海日樓、瞿氏鐵琴銅劍樓等私藏珍本,為中華文化保存保護作出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出任文化部副部長、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凡有接收捐獻或收購到的重要善本,都優先轉給國家圖書館收藏。先生去世後,家屬秉承遺志,將其生平藏書全部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為國圖善本館藏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三、著作介紹:
1、《文學大綱》是2010年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振鐸。
全書分四大卷共四十五章,對於世界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均作生平簡介,而對於各種名著,既有故事梗概的簡述,也對之作出簡要的評論。這使得全書不僅富有較濃的文學史色彩,還兼具世界文學辭書的性質,一冊在手,使得當時的中國讀者,可以對世界文學史概況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與認識。
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文學史,也是20世紀20年代最傑出的世界文學史和比較文學史巨著,是我國在世界文學史課題方面的開山之作,也是整個東半球較早出現的文學史類專著。
鄭振鐸首次把東西方文學史平等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明確地摒棄了一般西方學者所持的「西方中心論」,而對東方國家(地區、民族)的優秀文學遺產(尤其是中國的古代文學的偉大成績)表現了同樣的尊重和推崇。
《文學大綱》不僅涉及文學,還兼及史學、古籍、文字、繪畫等諸多領域;所述上起人類開化史之初葉,下迄20世紀前期中國新文學運動風起雲涌之時,涉及古今中外諸多作家詩人和名篇名作。
2、《俄國文學史略》內容簡介:俄國的文學,和先進的英國、德國及法國及其他各國的文學比較起來,確是一個很年輕的後進;然而她的精神卻是非常老成,她的內容卻是非常豐實。她的全部的繁盛的歷史至今僅有一世紀,而其光芒卻在天空炫耀著,幾欲掩蔽一切同時代的文學之星,而使之黯然無光。
鄭振鐸倡導對外國文學的學習與研究,又以自己的相應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論等方面為同時代的人們初步地成功地構建了某種學術範式。且以那本《俄國文學史略》為例,從由鄭振鐸編纂的前十三章的內容看,可謂在中國首次完整系統地勾勒了俄國文學發展史的基本線索,或者說是對俄國文學發展史的基本風貌作了鳥瞰式的把握。
3、《中國俗文學史》是201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鄭振鐸。本書是中國俗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專著。
《中國俗文學史》是中國俗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專著。有學者認為該書可以與王國維《宋元戲曲考》、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互為補充,鼎足為三,珠聯璧合,均為研究中國文學史必讀的基本典籍。
作者認為,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也就是大眾的文學。該書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對中國歷代歌謠、民歌、變文、雜劇詞、鼓子詞、諸宮調、散曲、寶卷、彈詞、子弟書等等民間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從大體說來,確是關於中國俗文學的非常完善的本子,尤其是許多參考書,是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
4、《中國版畫史圖錄》是2012年中國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振鐸。本書收錄了上千幅圖敘述了中國版畫的發展歷史。
我國版畫之興起,遠在世界諸國之先。歐洲之版畫,為德荷二國所創,始施於博戲之紙牌上,並以刻印聖經圖像,時約在公歷一千四百年左右(當我國永樂初)。日本之浮世繪版晝則盛於江戶時代(當我國萬曆至同治間)。
獨我國則於晚唐已見流行。迄萬曆、崇禎之際而光芒萬丈。歙人黃、劉諸氏所刊,流麗工緻,極見意匠。十竹齋所刊晝譜、箋譜則纖妙精雅,曠古無倫,實臻彩色版畫最精至美之境。其時歐西木刻晝固猶在萌芽也。世人唯知有《芥子園畫譜》。
5、《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是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鄭振鐸。全書分為古代、中世、近代三卷,自古代文學鳥瞰至近代阮大鋮與李玉,共六十四章,第章分若干小節。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時期其他書所未論及的,如變文、戲文、諸宮調、散曲、民歌以及寶卷、彈詞、鼓詞等。
另外,本書還首次附入插圖。在書的論述中,著重於第一個文學運動或某一種文體以及能代表那一時代的重要作家。
Ⅳ 作家鄭振鐸獲獎的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是什麼
著有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版、《近百權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貓》入選人教版初中教材,《唯一的聽眾》入選小學教材
Ⅳ 鄭振鐸的小故事!短一點~
鄭振鐸的初戀並不順利,那時,他正在北京讀書,北京的福建同學組織抗日聯合會,經常聚會。他自然是每會必到,到則必慷慨陳詞。當時,全國女子高等學府——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以戰國「四公子」自許的女高師「四公子」中,就有3個是福建籍。
其中,有一個叫黃世瑛,出身於有錢人家,家裡既有恆產,又代代做官,她的父親此時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這樣的小姐,居然也參加愛國活動,還擔任了校學生自治會主席,而且長得很漂亮,在愛國學生運動中,鄭振鐸對她很有好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覺得只要幾天不見黃世瑛,便彷彿定不下心來。有時,他正好有關於學生運動的事,便闖進女高師紅樓去,當時,因五四運動的沖擊,女高師當局已被迫放寬了原先如同監獄看守般的門衛制度。遺憾的是,由於黃世瑛的猶豫和她父母的反對,鄭振鐸長時間處於無可奈何的痛苦中。
(5)鄭振澤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振鐸一生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強調文學在社會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在文學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從事中外古今文學綜合的比較研究。
較早提出和著手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一貫重視民間文學和小說、戲曲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屬於開拓性的工作。
鄭振鐸的一生是純真高尚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以書為友的一生,是愛其所愛,恨其所恨的一生。他的一生作為及其高尚品格。
Ⅵ 鄭振鐸著有短篇小說集什麼
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
鄭振鐸一生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強調文學在社會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在文學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從事中外古今文學綜合的比較研究;
較早提出和著手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一貫重視民間文學和小說、戲曲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屬於開拓性的工作。
鄭振鐸對中國的文化學術事業作出了多方面的傑出貢獻。在文學理論方面,他是文學革命初期"為人生"的文學的重要倡導者之一。
1921年6月,他進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淚的文學」的口號(《血和淚的文學》),要求進步作家創作出「帶著血淚的紅色的作品」(《我們的雜記》)。
從那時起,他一生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強調文學在社會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在文學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從事中外古今文學綜合的比較研究,較早提出和著手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文學史。
Ⅶ 鄭振鐸的作品
著有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手跡《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飛鳥集》《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版)《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別了,我愛的中國》是散文集《離別》中的一篇,後入選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第18課《貓》(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版)其入選人教版初中新教材第七年級第二學期第26課。詩篇:《我們是少年》和《燕子》等。
Ⅷ 鄭振鐸寫過什麼小說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
專著《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
有《鄭振鐸文集》。
Ⅸ 鄭振鐸的短篇小說集
作品有復:《文學大綱》、《俄國制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貓》入選人教版初中教材,《唯一的聽眾》選入六年級課本
Ⅹ 鄭振鐸與瞿秋白邊的新社會短篇小說什麼什麼
可能問的是「鄭振鐸與瞿秋白『編』的新社會短篇小說什麼什麼?」卻把「編」寫成了「邊」。這一「邊」不要緊,不但文字錯誤,文理也是不通的。真不清楚為啥要這樣寫。把「編」寫成「邊」,這個提問就不好回答了。
光是猜這個「邊」和「編」,就費半天勁呢。
這是不該發生的錯誤,敬請今後注意這種現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