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洛克菲勒家族的家族歷史
創業的老一代
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1839-1937)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干貨店幹活,每周掙5美元。後來他創建了標准石油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
1910年,當約翰D洛克菲勒在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開始考慮如何運用這筆財富。由於他對購買法國庄園或蘇格蘭城堡沒有興趣,又不屑於購買藝術品、遊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如果約翰D洛克菲勒還在世,他的身價摺合成今天的美元約有3053億——根據2008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當時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的身價為460億美元。
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遺產依然支配著世界石油產業,他本人也堪稱今天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業的人格化象徵。
富過六代的家族
中國有句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發展到21世紀已經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獨「富」天下。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寫著輝煌的歷史,約翰D洛克菲勒的後代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里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懷著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在今天的美國,要完全躲避這個家族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毫不誇張地說,洛克菲勒家族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傑出代表,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家族企業第一代
洛克菲勒: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
美國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機遇成功,唯有約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並非多才多藝,但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唯利是圖的企業家,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樣,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設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遺傳的商業基因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他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節儉、朴實,家教嚴格;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洛克菲勒作為長子,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父親名叫威廉,人稱「大個子比爾」,是個到處闖盪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推銷雜貨,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一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如何准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然而,約翰對父親血液里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他把這種信念視為「商業訓練」,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准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平生最大的決定
約翰.D.洛克菲勒中學畢業後,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3年後,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
那時,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湧向採油區。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
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洛克菲勒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潛藏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匯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石油開采已經過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才20出頭的洛克菲勒做生意己頗為老練。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在拍賣公司產權時,兩人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洛克菲勒已下定決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標價,直到最後克拉克哭喪著臉說:「我不再抬價了,約翰,這股權是你的了。」26歲的洛克菲勒終於取得了勝利。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過:「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決定。」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業。
托拉斯之父
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企業擴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沖擊。後來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准石油公司。
在商戰中,洛克菲勒討厭用價格戰驅逐競爭者。他更願意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准公司的股票(相關:理財財經),買下他們的煉油廠。他是認識兼並價值的一名先驅者。在兼並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並的所有公司。」
1879年底,標准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准石油公司提煉的。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正是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洛克菲勒合並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1886年,標准石油公司又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標准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則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身為壟斷者的洛克菲勒得罪了很多人:商業對手、華爾街、法院、國會。壟斷企業對經濟的控制令社會不安。在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反托拉斯法》的大棒之下,美孚被肢解。氣急敗壞的洛克菲勒痛罵老羅斯福為卑鄙小人。而且發誓不再資助共和黨的候選人。
惜金如命的生活
洛克菲勒雖然聚斂了巨額財富,但自己的生活非常儉朴,而時時刻刻都在給他的兒女們灌輸他在一貧如洗的兒時形成的價值觀。防止他們揮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讓他們知道父親是個富人。洛克菲勒的幾個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
洛克菲勒在家裡搞了一套虛擬的市場經濟,稱他的妻子為「總經理」,要求孩子們認真記賬。孩子們靠做家務來掙零花錢:打蒼蠅2分錢,削鉛筆1角錢,練琴每小時5分錢,修復花瓶則能掙1元錢,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錢,第二天還不吃獎勵1角錢,每拔出菜地里10根雜草可以掙到1分錢,唯一的男孩小約翰劈柴的報酬是每小時1角5分錢,保持院里小路干凈每天是1角錢,洛克菲勒為自己能把孩子培養成小小的家務勞動力感到很得意,他曾指著13歲的女兒對別人說:「這個小姑娘已經開始掙錢了,你根本想像不到她是怎麼掙的。我聽說煤氣用得仔細,費用就可以降下來,便告訴她,每月從目前的賬單上節約下來的錢都歸她。於是她每天晚上四處轉悠,看到沒有人在用的煤氣燈,就去把它關小一點兒。」
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相互謙讓,他只買一輛自行車給4個孩子。小約翰長大後不好意思地承認說,自己在8歲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為他在家裡最小,前面3個都是女孩。
洛克菲勒惜金如命,16歲就花一毛錢買了個小本子記下每一筆收入和開支,一生都把賬本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
1864年9月8日,洛克菲勒同24歲的高中同學勞拉舉行婚禮。他盡管已積攢了巨大的財富,買結婚戒指卻只花了15.75美元。這筆花銷記在「雜項開支」項下。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錢,朋友讓他不必客氣,而他卻堅持把硬幣放到朋友的口袋裡,鄭重地說:「這可是一美元整整一年的利息啊。」
最大的慈善家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像洛克菲勒這樣節儉成性的資本家,竟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家。截止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贊助超過了10億美元。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中國醫學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現代知識的醫學人才。
洛克菲勒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奉獻行為,使人們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參差不一,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聲。他集虔誠和貪婪、同情心和兇殘狡詐於一身;他是美國清教徒先祖們毀譽參半的傳統之化身,鼓勵節儉和勤勞,同時又激發貪婪的本性。
由於擔心有人會破壞墓地,他的棺木被放在一座炸葯無法炸開的墓穴中,上面還鋪著厚厚的石板。而各家報紙登載訃告紛紛把他說成是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隻字不提那個殘忍的托拉斯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無論是持什麼立場的政治家,包括那些同他有過過節的人,無不對他大加贊揚,一位檢察官是這樣稱贊這位他曾經問訊過的、搪塞敷衍的證人的:「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他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舍此更無第二人。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世界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
丘吉爾則這樣評價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貢獻將被公認為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家族企業第二代
小約翰D洛克菲勒:堅韌的第二代
老洛克菲勒說過,「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出於對家族的責任感,年邁體衰的老洛克菲勒後來把這種人生觀傳遞給了他唯一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他就是大衛的父親。
小洛克菲勒成了家族的掌門人後,不僅接管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時還接管了家族的慈善事業。有時候,小洛克菲勒發現:自己要想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業這兩種祖傳家業之間找到心理平衡非常困難,因此他經常經受著神經失常的煎熬和折磨。小洛克菲勒曾經描述說,他在做生意的時候感覺就像參加一場和自己良心進行比賽的賽跑。大衛表示,父親所受的宗教思想教育經常使他禁不住產生懷疑:自己在生意場上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否正確?
小洛克菲勒在紐約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並設法挽救了美國西部山區的許多古老的紅杉。其實,他在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方面也放棄了許多機會,回過頭來審視他的一生,他的大半生時間都花在了把家族財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積聚更多財富上面。大衛指出,在大做慈善事業的過程中,父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看到社會上存在有許多問題,就想辦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小洛克菲勒對保護歷史文物和保護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他的努力,英國對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所創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國的凡爾賽宮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聲,小約翰絕對功不可沒。
小約翰D. 洛克菲勒的信條——我相信
我相信每個個體的至尊價值,和他對自由、幸福追求的權利。
我相信每個權利是一種責任; 每個機會是一種責任; 每份財產是一種責任。
我相信法律是為人設立的,而不是人任意設置法律;政府是人民的僕人,而不是人民的主人。
我相信勞動才能獲得尊嚴, 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這個世界不會讓人活不下去,但它欠人活得更好的機會。
我相信節儉是良好財政結構的頭等必需品, 不管在政府里,生意上還是個人理財(相關:證券 財經)上。
我相信真相和公正是一個和諧社會的根本。
我相信諾言, 每個人都應該把那神聖語言當作自己的債券一樣好好對待;諾言——不是財富或力量——而是至尊價值。
我相信獲取必要的回報是人類共同需求,要消除自私自利,在烈火中是凈化浮渣,達到偉大靈魂的集合。
我相信擁有無上智慧和愛的上帝, 不管他給人們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個體最高的成就, 最偉大的幸福, 和最寬泛的才能,將存在於他自己的意願當中。
我相信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只有它能幫你克服所有怨恨,讓你有走向幸福的可能。
家族企業第三代
勞倫斯·洛克菲勒:「風險投資之父」財富不過是他的平台,給他更多的便利來愛自然;家族是他的榮耀,國家公園才是他心靈的歸宿。
華爾街天才
勞倫斯洛克菲勒於1910年5月26日生於紐約,他是小約翰D洛克菲勒6個孩子當中的老四。
70年前,勞倫斯洛克菲勒在華爾街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成為現代風險投資的開拓者,也把從洛克菲勒家族繼承來的財富成功翻了數倍。在紐約證券(相關:理財財經)交易所數10年供職期間,他經常用他與生俱來的商業本能作出下一個重要決定。他不滿足於單純賺更多錢,而是希望能讓金錢生產出具有長久意義的東西。小約翰D洛克菲勒現在唯一健在的兒子大衛洛克菲勒這樣評價他的哥哥:「我很佩服他在生意場上表現出來的非凡才能,在風險資本領域我總是跟著他做事。他在這一領域確實是真正的先鋒。」
風險投資之父
勞倫斯從祖父那裡繼承了賺錢的天賦,他的名下擁有15億美元的資產,曾在《福布斯》全球587位億萬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勞倫斯繼承了祖父買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從華爾街踏上創業之路,開了美國風險投資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購入更多的藍籌股,而是開始投資並協助新成立的企業創業。他的第一次嘗試非常偶然。當時,他和新婚妻子預備定製幾件傢具。當他看到芬蘭設計師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曲木傢具照片時,預感到這些傢具會成為現代家居的理想選擇,於是訂下訂單購買了一批,在紐約開了一家專賣店。盡管許多人曾對生意前景表示懷疑,但結果傢具十分搶手,直到1940年貨源因芬蘭冬季戰爭受到影響,生意才被迫中斷。勞倫斯的第二樁買賣則更有影響力。他結識了一戰飛行員埃迪瑞肯貝克,認為瑞肯貝克關於商業空運即將興起的看法很有見地。於是,1938年,他資助瑞肯貝克成立了東方航空,並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而東方航空也成為戰後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資的麥道航空公司也成為軍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貨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凍結生意,進入海軍服役,軍階至少校。戰爭結束後,他重返商場,繼續尋找新創立的企業進行投資。1959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特別指出勞倫斯在「風險資本」這一新領域所作的貢獻,從而確立了他「風險投資之父」的地位。勞倫斯聯合洛克菲勒家族其他成員以及包括現代藝術館在內的一些機構成立了專事風險投資的凡洛克風險投資公司。截至1996年,他們共投資221家處於起步階段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得到投資後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數十年的從商經驗,令他相信保持頭腦靈活、與時俱進的重要性,因此他很樂於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動創業投資基金,發展高科技和其他新興行業,包括投資蘋果電腦和全美最大的晶元公司英特爾集團。
2004年7月11日,坐擁億萬家財、在美國叱吒風雲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傳人,盡管含著金鑰匙出生,卻絕不是一位紈絝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僅開了風險投資的先河,還為美國的環保及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經濟帝國第三代掌門人
大衛·洛克菲勒,1915年6月12日出生於一個具有兩個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家——洛克菲勒家族。他是這個經濟帝國的第三代掌門人。
政經大腕
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大衛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他在冷戰時期造訪前蘇聯,跟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都有過直接而鋒利的面對面交流,他也是第一批在中美關系開始解凍後的1973年到訪中國的資本家,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跟中國密切接觸,並成功開展商務活動的國際金融家。
作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學生,並與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同學,他對經濟學,對企業經營和政府影響都有著深刻的見地,這些見地也廣泛地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重新定義了企業家的身份,認為「企業家身份本身代表著一種機會,用於滿足人的發明創新、追求權利和賭博的本性……事實上,對成就過程的追求,其本身對於許多人來說就是一個目標,而在那些人眼裡,利潤只是一種值得付出努力的副產品」,這也許更能解釋他在使用和創造財富上做的一切。
富翁的社會責任
大衛長大成人後,當上了蔡斯曼哈頓銀行的行長,具體負責監管該銀行的國際業務。同時,他還對從事慈善事業和藝術事業懷有濃厚興趣。他還幫助掌管一處家族遺產,這筆遺產至今仍影響著美國人的生活。
除了把自家公司經營得穩穩當當,大衛還做了許多祖父輩沒有嘗試過的事。例如,他寫了一本名為《論文集》的書,講述他在美國實力最雄厚家族中的個人生活。還寫了一本傳記——《回憶錄》,把家族史囊括其中,好給子孫輩借鑒。不論是在他的書中,還是在生活里,大衛總是念念不忘地強調說,一個擁有巨大社會財富的人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有錢人應該對社會負有一種責任感,做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每當有人給他寫信或當面請他施捨金錢時,大衛都會按照父親的做法去做。看來,如果沒有家業的負擔,大衛應該會成為文學家、史學家什麼的。大衛洛克菲勒表示,他希望自己的家族會以「助人家族」的形象名載史冊:「擁有財富,也就擁有了他人所沒有的機遇,抓往這些機遇,同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洛克菲勒家族的事業已傳接了3代之久,可到了第四、第五代子女,一脈相傳的習慣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在大衛的子孫中,有不少極端分子甚至舍棄了洛克菲勒這個招牌姓,隱姓埋名闖盪世界。據統計,有80%的家族企業未能順利傳到第2代人的手裡,剩餘的13%則未能傳到第3代手裡。不知洛克菲勒家族能否靠大衛的那本《回憶錄》家史,繼續保持這倖存的7%呢?
大慈善家
約翰和父親一樣努力工作、勤勤懇懇,有強烈的責任感,但是「情緒緊張」,在「社交場合很靦腆、很笨拙」,甚至「會為自己說過的話或一閃而過的念頭痛苦好些天」。但是,靦腆的約翰也有另一面,因為反對弟弟納爾遜一手控制家族事務,他發起了一場激烈的斗爭,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作為家族中的慈善家,約翰把畢生精力都放在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上,他對生活的失敗者有一種同情感。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社會的動盪使得約翰對反戰潮流有一種天然的認同,並對那個時代那些留長發、愛喝酒的被認為是非正統的年輕人偏愛有加。大衛贊揚約翰在慈善事業上的成績「是洛克菲勒家族成員能夠引以為豪的」。
納爾遜·洛克菲勒:出色的政治家
納爾遜的性格更像母親奧爾德里奇家族的人,而不是洛克菲勒家族。他擁有無數財富,卻從未想過呆坐等待成功扣門,他勇於克服一切障礙,包括他患有的嚴重的閱讀障礙症。他曾經成功創下4次連任紐約州州長的驚人紀錄,成為自羅斯福、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以來最受矚目的一位政治家。
2. 歷史上唯一的洛克菲勒家族自傳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歷史上唯一的洛克菲勒家族自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 筆下文學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歷史上唯一的洛克菲勒家族自傳【選載】》
一張相片的故事
這里有一張照片:家裡所有的男子都等候在塔里敦火車站,迎接火車把祖父的棺柩從他在佛羅里達州奧蒙德比奇的冬季住家運來。1937年5月23日,他在自己的床上悄然過世,享年97歲。雖然官方宣布的死因是鞏膜心肌炎,簡單地說,他就是老死的。在我的記憶中,他一直是「祖父」,而不是歷史書上的「強盜男爵」或者偉大的慈善家。他的身影經常出現在我的孩提時期:慈祥而寬厚,深受我父親—小約翰·D·洛克菲勒和全家人的敬重。如今回想起那個畫面,我發現那是一個絕好的寫照,「捕捉」住了我們彼此之間的關系、我們當時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以及我們也許會一起走向何方。約翰以其一貫的性格,站在人群的邊上。31歲的他是家裡的長子,家族的繼承人。他從普林斯頓畢業後,父親就讓他加入了家族中許多機構的董事會,其中有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洛克菲勒醫學研究院(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殖民風格威廉斯堡修復協會(Colonial Williamsburg),培養他成為家族的領袖。但是,他羞澀靦腆,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內爾森—同樣符合其一貫性格—努力讓自己站在了這幅相片的正中央位置,傲然地看著鏡頭。他29歲,不久即將成為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的總裁。27歲的勞倫斯是個哲學家、商人,目光凝望著不……
3. 有關洛克菲勒家族的書籍有哪些呢
洛克菲勒日記,洛克菲勒傳。
4. 洛克菲勒家族後代為什麼不爭遺產呀
洛克菲勒家族後代不爭遺產的原因是:洛克菲勒家族把財富託管在信託基金里。
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4)洛克菲勒家族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信託財產依信託法規則,信託財產須為特定化的和現實存在的財產;它可由不動產、股票、公債、抵押契據、保險單、銀行存款等構成,但非財產性合同權利不能作為信託財產。
信託財產具有物上代位性,它不因財產形態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同一性;受託人基於對信託財產的管理、改良、處分或毀損而取得的財產也屬於信託財產。信託財產具有法律獨立性;受託人對信託財產與其自有財產須分別管理,受託人死亡時,其信託財產不得作為遺產繼承。
5. 洛克菲勒家族和羅斯柴爾德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的一個家族,創始人是約翰·洛克菲勒,該家族曾創辦洛克菲勒基金會,芝加哥大學等。洛克菲勒家族總部在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縣境內,位於哈德遜河上游。這個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財富標記」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義大利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
(5)洛克菲勒家族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洛克菲勒家族歷史:
洛克菲勒家族總部在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縣境內,位於哈德遜河上游,距紐約曼哈頓島有一小時車程,佔地3400英畝,規模可比一座小城鎮。這個庄園的主體部分,是19至20世紀之交時,由家族創辦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環繞著花園、噴泉、跑馬場和藝術雕塑作品,風景怡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在被認為是家族創始人的梅耶·羅斯柴爾德,最早從事貨幣買賣業務。
由於18世紀後期德國公國遍地(350個),每個公國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梅耶的職業幾乎可以等同於外幣兌換。從德國漢諾威一家有名的家族銀行學成歸來後,他在法蘭克福開啟自己的事業,不僅從事古錢幣和古玩交易,還從事黃金白銀與紙幣的兌換,儼然成了一個銀行家。
6. 主角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主人,他母親還是女王的那本小說叫什麼名字
不是特種教官就是遠東帝國
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
7.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 (Rockefeller)
提及近現代乃至當代美國史,人們難以避開洛克菲勒這個家族的姓氏:標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大通銀行、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還有令美利堅合眾國悲傷的在「9"11」中傾倒的雙塔。
在商業界,提起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盛名,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絕不為過。這個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財富標記」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編輯本段創業的老一代
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1839-1937)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干貨店幹活,每周掙5美元。後來他創建了標准石油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
1910年,當約翰"D"洛克菲勒在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開始考慮如何運用這筆財富。由於他對購買法國庄園或蘇格蘭城堡沒有興趣,又不屑於購買藝術品、遊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如果約翰"D"洛克菲勒現在還在世,他的身價摺合成今天的美元約有2000億——根據2003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當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身價為407億美元。
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遺產依然支配著世界石油產業,他本人也堪稱今天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業的人格化象徵。
編輯本段富過六代的家族
中國有句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獨「富」天下。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寫著輝煌的歷史,約翰"D"洛克菲勒的後代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里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懷著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在今天的美國,要完全躲避這個家族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毫不誇張地說,洛克菲勒家族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傑出代表,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家族企業第一代〕
洛克菲勒: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
美國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機遇成功,唯有約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並非多才多藝,但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唯利是圖的企業家,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樣,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設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遺傳的商業基因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他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節儉、朴實,家教嚴格;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洛克菲勒作為長子,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父親名叫威廉,人稱「大個子比爾」,是個到處闖盪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推銷雜貨,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一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如何准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然而,約翰對父親血液里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他把這種信念視為「商業訓練」,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准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編輯本段平生最大的決定
約翰"洛克菲勒中學畢業後,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3年後,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
那時,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湧向採油區。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
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洛克菲勒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潛藏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匯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石油開采已經過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才20出頭的洛克菲勒做生意己頗為老練。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在拍賣公司產權時,兩人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洛克菲勒已下定決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標價,直到最後克拉克哭喪著臉說:「我不再抬價了,約翰,這股權是你的了。」26歲的洛克菲勒終於取得了勝利。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過:「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決定。」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業。
編輯本段托拉斯之父
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企業擴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沖擊。後來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准石油公司。
在商戰中,洛克菲勒討厭用價格戰驅逐競爭者。他更願意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准公司的股票(相關:理財財經),買下他們的煉油廠。他是認識兼並價值的一名先驅者。在兼並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並的所有公司。」
1879年底,標准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准石油公司提煉的。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正是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洛克菲勒合並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1886年,標准石油公司又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標准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則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身為壟斷者的洛克菲勒得罪了很多人:商業對手、華爾街、法院、國會。壟斷企業對經濟的控制令社會不安。在老羅斯福總統《反托拉斯法》的大棒之下,美孚被肢解。氣急敗壞的洛克菲勒痛罵老羅斯福為卑鄙小人。而且發誓不再資助共和黨的候選人。
惜金如命的生活
洛克菲勒雖然聚斂了巨額財富,但自己的生活非常儉朴,而時時刻刻都在給他的兒女們灌輸他在一貧如洗的兒時形成的價值觀。防止他們揮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讓他們知道父親是個富人。洛克菲勒的幾個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
洛克菲勒在家裡搞了一套虛擬的市場經濟,稱他的妻子為「總經理」,要求孩子們認真記賬。孩子們靠做家務來掙零花錢:打蒼蠅2分錢,削鉛筆1角錢,練琴每小時5分錢,修復花瓶則能掙1元錢,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錢,第二天還不吃獎勵1角錢,每拔出菜地里10根雜草可以掙到1分錢,惟一的男孩小約翰劈柴的報酬是每小時1角5分錢,保持院里小路干凈每天是1角錢,洛克菲勒為自己能把孩子培養成小小的家務勞動力感到很得意,他曾指著13歲的女兒對別人說:「這個小姑娘已經開始掙錢了,你根本想像不到她是怎麼掙的。我聽說煤氣用得仔細,費用就可以降下來,便告訴她,每月從目前的賬單上節約下來的錢都歸她。於是她每天晚上四處轉悠,看到沒有人在用的煤氣燈,就去把它關小一點兒。」
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相互謙讓,他只買一輛自行車給4個孩子。小約翰長大後不好意思地承認說,自己在8歲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為他在家裡最小,前面3個都是女孩。
洛克菲勒惜金如命,16歲就花一毛錢買了個小本子記下每一筆收入和開支,一生都把賬本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
1864年9月8日,洛克菲勒同24歲的高中同學勞拉舉行婚禮。他盡管已積攢了巨大的財富,買結婚戒指卻只花了15.75美元。這筆花銷記在「雜項開支」項下。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錢,朋友讓他不必客氣,而他卻堅持把硬幣放到朋友的口袋裡,鄭重地說:「這可是一美元整整一年的利息啊。」
編輯本段最大的慈善家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像洛克菲勒這樣節儉成性的資本家,竟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家。截止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贊助超過了10億美元。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中國醫學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現代知識的醫學人才。
洛克菲勒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奉獻行為,使人們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參差不一,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聲。他集虔誠和貪婪、同情心和兇殘狡詐於一身;他是美國清教徒先祖們毀譽參半的傳統之化身,鼓勵節儉和勤勞,同時又激發貪婪的本性。
由於擔心有人會破壞墓地,他的棺木被放在一座炸葯無法炸開的墓穴中,上面還鋪著厚厚的石板。而各家報紙登載訃告紛紛把他說成是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隻字不提那個殘忍的托拉斯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無論是持什麼立場的政治家,包括那些同他有過過節的人,無不對他大加贊揚,一位檢察官是這樣稱贊這位他曾經問訊過的、搪塞敷衍的證人的:「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他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舍此更無第二人。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世界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
丘吉爾則這樣評價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貢獻將被公認為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編輯本段家族企業第二代
小約翰"D"洛克菲勒:堅韌的第二代
老洛克菲勒說過,「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出於對家族的責任感,年邁體衰的老洛克菲勒後來把這種人生觀傳遞給了他惟一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他就是大衛的父親。
小洛克菲勒成了家族的掌門人後,不僅接管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時還接管了家族的慈善事業。有時候,小洛克菲勒發現:自己要想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業這兩種祖傳家業之間找到心理平衡非常困難,因此他經常經受著神經失常的煎熬和折磨。小洛克菲勒曾經描述說,他在做生意的時候感覺就像參加一場和自己良心進行比賽的賽跑。大衛表示,父親所受的宗教思想教育經常使他禁不住產生懷疑:自己在生意場上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否正確?
小洛克菲勒在紐約建立了洛克菲勒中心,並設法挽救了美國西部山區的許多古老的紅杉。其實,他在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方面也放棄了許多機會,現在回過頭來審視他的一生,他的大半生時間都花在了把家族財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積聚更多財富上面。大衛指出,在大做慈善事業的過程中,父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看到社會上存在有許多問題,就想辦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小洛克菲勒對保護歷史文物和保護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他的努力,英國對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所創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國的凡爾賽宮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聲,小約翰絕對功不可沒。
小約翰"D. 洛克菲勒的信條——我相信
我相信每個個體的至尊價值,和他對自由、幸福追求的權利。
我相信每個權利是一種責任; 每個機會是一種責任; 每份財產是一種責任。
我相信法律是為人設立的,而不是人任意設置法律;政府是人民的僕人,而不是人民的主人。
我相信勞動才能獲得尊嚴, 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這個世界不會讓人活不下去,但它欠人活得更好的機會。
8. 洛克菲勒家族現在實力怎麼樣
現在不同以前了,現在都是國家說的算,你以為國家是傻逼啊?美國雖然明主但也不可能讓他怎麼狂妄吧?
9. 洛克菲勒家族現在資產多少。能有20萬億美金嗎
不止。根據美國學者保守估計,洛克菲勒家族總資產高達30萬億美元。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10. 重生洛克菲勒家族的打籃球的小說
《NBA之太子》作者:風流的蝙蝠
一名中國北大的天才少年的靈魂跨越了時間的隧道,漂到美國最大財團——洛克菲勒家族中,成就了世界金融界的一個傳奇!人們稱他為「上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