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紅旗譜有聲小說

紅旗譜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9-06 16:52:24

⑴ 有沒有本叫紅旗譜的武俠小說,知道的告下哪裡能看上

我就知道一本叫《紅旗譜》的紅色小說,描寫革命的,沒看過叫這名字的武俠小說。

⑵ 紅旗譜的作者是誰

目前,央視正在熱播電視劇《紅旗譜》,這讓人想上世紀50年代的長篇小說《紅旗譜》的作者梁斌。
梁斌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保定蠡縣梁庄,11歲離開家鄉就讀縣立高小,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考入保定二師。1932年春,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保定二師學生宣傳抗日活動踴躍。國民黨當局7月6日清晨,突下毒手,沖入學校向學生開槍。12名黨員、1名團員慘遭殺害,40名學生被捕,史稱「七·六」慘案。梁斌曾說:「自入團以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一個荊棘。二師『七·六』慘案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二棵荊棘。『高蠡暴動』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三棵荊棘。自此以後,我下定決心,揮動筆桿做刀槍,同敵人戰斗!」
梁斌從1935年開始醞釀《紅旗譜》。頭十年中,他寫了大量文章,《紅旗譜》中很多人物、情節在這些作品中初具雛形,如《夜之交流》《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等。梁斌隨軍南下時,從束鹿到衡水、石家莊、邯鄲等地,參加、領導剿匪反霸、減租減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來,梁斌隨身帶著個小本子,將百姓的故事一一記錄下來,有些寫進了《紅旗譜》。
1953年6月,梁斌正式開筆《紅旗譜》,一年後完成《紅旗譜》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創作狀態異乎尋常,他完全沉醉在《紅旗譜》中,不諳生活世事,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梁斌曾這樣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開始寫作。早餐時間已到,我還沒有寫完一個節目,當我寫完一個段落,飯時已過。午餐晚餐無不如此。有時寫著寫著,想起我還未吃飯,其實兩頓飯已經過去了……」
梁斌夫人散幗英回憶丈夫創作《紅旗譜》時的日子說:「他就像傻了一樣,送飯就吃,不送就餓著。不跟人說話,別人說話也不聽,但談起《紅旗譜》中的人物時,他馬上眉飛色舞起來。寫作之後,他腦子仍處在亢奮狀態靜不下來,除了失眠還是失眠。」
那時候,他腦子里除了《紅旗譜》,什麼都沒有。夏天和人聊完天,總忘拿扇子,一個夏天丟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漢黏稠的空氣令人燥熱,梁斌寫作的地方沒有避暑降溫的設施,低頭寫作,汗滴常會打濕稿紙。為此,梁斌想出了一個「濕被單降溫法」。他把被單沾上涼水,掛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塊毛巾,實在熱了,就用冷毛巾擦頭、擦洗身上;還熱,索性把冷水盆擱到桌下,把兩腳放在涼水裡。
為寫《紅旗譜》,梁斌曾「三辭官」:第一次是辭新武漢日報社長之職;第二次是辭中央文學研究所機關支部書記之職;第三次是辭天津市副市長之位。梁斌辭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話:不寫好《紅旗譜》,無顏見江東父老!終於,共計120萬字的《紅旗譜》三部曲長篇畫卷,即《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問鼎文壇。
梁斌的脾氣很倔,倔得硬氣、剛烈。「文革」期間,他被造反派批鬥。有人問他《紅旗譜》是不是大毒草,是不是「王明左傾」路線。梁斌堅決回答:不是。一次,有個造反派叫他站在高凳上,一腳踹倒凳子,將他重重摔在水泥地上,問他承不承認,梁斌爬起來依然堅決回答:不是。

⑶ 梁斌的「《紅旗譜》三部曲」是:

1953年開始創作三卷本長篇小說《紅旗譜》,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譽為反映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式作品,引起強烈反響,並被改編為話劇、電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記》,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煙圖》。

⑷ 《紅旗譜》txt全集下載

紅旗譜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卷【分卷閱讀】 第一節
紅旗譜最新章節TXT----- 平地一聲雷,震動了鎖井鎮一帶四十八村:「狠心的惡霸馮蘭池,他要砸掉這古鍾了!」
那時,小虎子才十五歲,聽得鎮上人們為這座古鍾議論紛紛,從家裡走出來。宅院後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廟,廟台上有兩棵古柏樹。這座銅鍾就在柏樹底下,戳在地上有兩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響,伸開臂膀一撞,紋絲不動。
根據老人們傳說,這座鍾是一個有名的工匠鑄造的。鍾上鑄滿了細致的花紋:有獅子滾綉球,有二龍戲珠,有五鳳朝陽,有捐錢人家的姓名住址,還有一幅「大禹治水圖」。鄉村裡人們喜歡這座古鍾,從大堤上走過,總愛站在鍾前仔細看看,伸手摸摸。年代遠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鋥明徹亮,如同一面銅鏡,照得見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霧露,雨後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長了一層綠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聽得說,要為這座古鍾掀起……

⑸ 紅旗譜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紅旗譜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平地一聲雷,震動了鎖井鎮一帶四十八村:「狠心的惡霸馮蘭池,他要砸掉這古鍾了!」
那時,小虎子才十五歲,聽得鎮上人們為這座古鍾議論紛紛,從家裡走出來。宅院後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廟,廟台上有兩棵古柏樹。這座銅鍾就在柏樹底下,戳在地上有兩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響,伸開臂膀一撞,紋絲不動。
根據老人們傳說,這座鍾是一個有名的工匠鑄造的。鍾上鑄滿了細致的花紋:有獅子滾綉球,有二龍戲珠,有五鳳朝陽,有捐錢人家的姓名住址,還有一幅「大禹治水圖」。鄉村裡人們喜歡這座古鍾,從大堤上走過,總愛站在鍾前仔細看看,伸手摸摸。年代遠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鋥明徹亮,如同一面銅鏡,照得見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霧露,雨後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長了一層綠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聽得說,要為這座古鍾掀起驚天動地的大事變,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

⑹ 梁斌的《紅旗譜》,共有幾部,分別於哪年出版,曾得過什麼獎

梁斌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保定蠡縣梁庄,11歲離開家鄉就讀縣立高小,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考入保定二師。1932年春,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保定二師學生宣傳抗日活動踴躍。國民黨當局7月6日清晨,突下毒手,沖入學校向學生開槍。12名黨員、1名團員慘遭殺害,40名學生被捕,史稱「七·六」慘案。梁斌曾說:「自入團以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一個荊棘。二師『七·六』慘案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二棵荊棘。『高蠡暴動』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三棵荊棘。自此以後,我下定決心,揮動筆桿做刀槍,同敵人戰斗!」

梁斌從1935年開始醞釀《紅旗譜》。頭十年中,他寫了大量文章,《紅旗譜》中很多人物、情節在這些作品中初具雛形,如《夜之交流》《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等。梁斌隨軍南下時,從束鹿到衡水、石家莊、邯鄲等地,參加、領導剿匪反霸、減租減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來,梁斌隨身帶著個小本子,將百姓的故事一一記錄下來,有些寫進了《紅旗譜》。

1953年6月,梁斌正式開筆《紅旗譜》,一年後完成《紅旗譜》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創作狀態異乎尋常,他完全沉醉在《紅旗譜》中,不諳生活世事,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梁斌曾這樣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開始寫作。早餐時間已到,我還沒有寫完一個節目,當我寫完一個段落,飯時已過。午餐晚餐無不如此。有時寫著寫著,想起我還未吃飯,其實兩頓飯已經過去了……」

梁斌夫人散幗英回憶丈夫創作《紅旗譜》時的日子說:「他就像傻了一樣,送飯就吃,不送就餓著。不跟人說話,別人說話也不聽,但談起《紅旗譜》中的人物時,他馬上眉飛色舞起來。寫作之後,他腦子仍處在亢奮狀態靜不下來,除了失眠還是失眠。」

那時候,他腦子里除了《紅旗譜》,什麼都沒有。夏天和人聊完天,總忘拿扇子,一個夏天丟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漢黏稠的空氣令人燥熱,梁斌寫作的地方沒有避暑降溫的設施,低頭寫作,汗滴常會打濕稿紙。為此,梁斌想出了一個「濕被單降溫法」。他把被單沾上涼水,掛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塊毛巾,實在熱了,就用冷毛巾擦頭、擦洗身上;還熱,索性把冷水盆擱到桌下,把兩腳放在涼水裡。

為寫《紅旗譜》,梁斌曾「三辭官」:第一次是辭新武漢日報社長之職;第二次是辭中央文學研究所機關支部書記之職;第三次是辭天津市副市長之位。梁斌辭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話:不寫好《紅旗譜》,無顏見江東父老!終於,共計120萬字的《紅旗譜》三部曲長篇畫卷,即《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問鼎文壇。

梁斌的脾氣很倔,倔得硬氣、剛烈。「文革」期間,他被造反派批鬥。有人問他《紅旗譜》是不是大毒草,是不是「王明左傾」路線。梁斌堅決回答:不是。一次,有個造反派叫他站在高凳上,一腳踹倒凳子,將他重重摔在水泥地上,問他承不承認,梁斌爬起來依然堅決回答:不是。

平時沒事梁斌就愛和老百姓聊天,門口賣菜、修鞋、拉煤的無不說「梁老是個大好人」。遇到不平事,梁斌定要管。有位革命老同志的遺孀

生活比較困難,有關部門說,老同志去世了,以後不會常來了。老太太找到梁斌哭訴。梁斌火了,馬上質詢那個部門負責人,事情很快便解決了。

梁斌一生最珍視的莫過於他的手稿。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們紛紛逃跑,梁斌卻沖向書房,「我的手稿!我的手稿!」他不顧一切地喊著,將手稿緊緊摟在懷中。當時書櫃里還有他多年收藏的近300幅珍貴名畫,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惟有手稿。

梁斌寫了《紅旗譜》,《紅旗譜》中也寫著梁斌的一生。

⑺ 《紅旗譜》故事簡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7)紅旗譜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⑻ 《紅旗譜》,是反映我國什麼時期,什麼內容的長篇小說

《紅旗譜》,是反映我國什麼時期、什麼內容的長篇小說

⑼ 紅旗譜的有聲小說

語言: 中文(普通話)
集數: 56集
總時長:1590分鍾
作品類別:熱播劇場
作品來源:閱耳聽書 /閱耳(有聲書城)
主播:關山
出品方:央廣之聲

閱讀全文

與紅旗譜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
小說推薦九庫閱讀 瀏覽:499
寫刺客信條的無限小說 瀏覽: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說 瀏覽:695
神豪奶爸系統小說 瀏覽:420
qq閱讀小說推薦 瀏覽:46
穿越重生女強架空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388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ppt 瀏覽:741
不敗戰神小說閱讀 瀏覽:205
烏桓小說主角 瀏覽:195
破案刑偵小說排行榜 瀏覽:319
中考小說閱讀訓練解析 瀏覽:250
巨肉的都市小說 瀏覽:885
大隱隱於婚小說好看嗎 瀏覽:937
潛水的烏賊推薦的小說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