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跛足道人的影視形象
在《紅樓夢》原著中,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的戲份不多但地位頗重。作為外表癩頭跣腳的神異人物,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小說中實在在的「神仙」,更是被曹雪芹寓以了既能令人富貴、又能一朝回貧的深刻含義。和癩頭和尚是貫穿整個紅樓夢的人物。他們在關鍵時刻出現指點迷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鬃又成霜?昨日黃土壠頭送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 ,保不定日後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 為他人做嫁衣裳。
跛足道人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87版《紅樓夢》 王輝(飾) 跛足道人 (配音韓廷琦) 新《紅樓夢》 劉威(飾) 跛足道人

② 好了歌是跛足道人寫的吧
《好了歌》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是一首七言古詩。
一、全文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二、譯文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
古往今來的文臣武將如今都在哪裡?只剩下一堆被荒草湮沒的墳墓。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戀著那金銀財寶忘不了!
一天到晚抱怨聚斂的還不夠多,等到聚斂多的時候自己卻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
你活著的時候她天天對你說如何恩愛,你一死她就立刻跟隨了別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那兒孫後代忘不了!
自古以來痴心的父母不計其數,可是孝順的子孫又有誰真看見了?

(2)跛道人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在《紅樓夢》里第一回出現的。當時,晚年落泊的甄士隱拄著拐杖,到街前來散散心,聽一位跛足道人唱的。跛足道人對這首《好了歌》的詮釋是:「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須是了。」
曹雪芹在此回中借跛足道人寫《好了歌》是為隱射小說情節,藉此表達他的現實主義思想,傳遞其對現實的憤怒和失望。
③ 標題 閱讀《好了歌》,曹雪芹為何在作品中安排一個跛足道人不停吟誦這首詩
和《好了歌注》一樣,這是點明整本書主旨的一首歌謠。
④ 跛腳道人送給賈瑞正反兩面可照人的鏡子,鏡面的四個字是什麼
風月寶鑒。
第十二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那賈瑞此時要命心甚切,無葯不吃,只是白花錢,不見效。忽然這日有個跛足道人來化齋,口稱專治冤業之症。賈瑞偏生在內就聽見了,直著聲叫喊說:「快請進那位菩薩來救我!」一面叫,一面在枕上叩首。眾人只得帶了那道士進來。賈瑞一把拉住,連叫「菩薩救我!」那道士嘆道:「你這病非葯可醫。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說畢,從褡褳中取出一面鏡子來----兩面皆可照人,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鑒」四字----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照。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後吾來收取,管叫你好了。」說畢,佯常而去,眾人苦留不住。古
賈瑞收了鏡子,想道:「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試試。」想畢,拿起「風月鑒」來,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立在裡面,唬得賈瑞連忙掩了,罵:「道士混帳,如何嚇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麼。」想著,又將正面一照,只見鳳姐站在裡面招手叫他。賈瑞心中一喜,盪悠悠的覺得進了鏡子,與鳳姐雲雨一番,鳳姐仍送他出來。到了床上,哎喲了一聲,一睜眼,鏡子從手裡掉過來,仍是反面立著一個骷髏。賈瑞自覺汗津津的,底下已遺了一灘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過正面來,只見鳳姐還招手叫他,他又進去。如此三四次。到了這次,剛要出鏡子來,只見兩個人走來,拿鐵鎖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賈瑞叫道:「讓我拿了鏡子再走。」----只說了這句,就再不能說話了。
小說開頭說所,《石頭記》曾名《風月寶鑒》,霍氏姐弟認為,賈瑞臨終手中所持的「風月寶鑒」,正好是對這本書既形象又具體的一部比喻。風月寶鑒的正面,描寫的是風月繁華、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風月小說,而風月寶鑒的背面,則是白骨粼粼、血淚斑斑的歷史——一部隱於小說中的歷史。
書中寫到,賈瑞因為調戲鳳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幾十斤葯也不見效。此時來了一個跛足道人,取出一面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風月寶鑒——給賈瑞,並告訴賈瑞,這鏡子專給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的,並且告誡他,「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這個賈瑞不聽勸告,照了正面,結果一命嗚乎。賈代儒夫婦卻大罵道士,「是何妖鏡!若不早毀此物,遺害於世不小。」代儒正命人打算把這鏡子燒了時,鏡內哭到:「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結果跛足道人到來,搶了寶鏡,飄然離去。
現在再看這一回,才漸漸體會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說此鏡「兩面皆可照人」,即指此書表裡皆有喻也,寶鏡的兩面即指此書的表裡。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說「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其時是告訴讀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是風月小說甚至是色情小說,而要看這本書的另一面——也就是它所隱藏的血淚斑斑、白骨粼粼的歷史。否則,就會像賈瑞一樣陷入風月故事而無法自拔,那樣將是十分危險的。在小說中賈瑞會因此而送命,那麼對於此書的讀者,如果只看了這本書的表面,沉迷於書中的兒女情長,那麼,將永遠也看不到這本書所隱藏的歷史了——這當然是曹雪芹所不希望的。至於賈代儒對於風月寶鑒的態度,說它是「妖鏡」,並要「燒毀」它,作者則認為這是對本書的誹謗,並且借跛足道人之口反駁到「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曾幾何時,我也是那種「以假為真」的人呢!我忽然想起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句子來,看來作者時時在提醒我們要如何看這本書,可是我們卻一直執迷不悟,沉湎於小說中表面的風月情濃,無法自拔。雖然書中的賈瑞是個可憐蟲,作為讀者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⑤ 跛足道人三言兩語度化了甄士隱和柳湘蓮,為何拿「風月寶鑒」也救不了賈瑞
《紅樓夢》有說不完的話題,跛足道人三言兩語度化了甄士隱和柳湘蓮,卻在賈瑞身上折戟沉沙,哪怕拿出太虛幻境至寶「風月寶鑒」也阻止不了失敗。堪稱《紅樓夢》寓意最深刻的情節設計,曹雪芹的最大、最慈悲手筆。

第三,「風月寶鑒」既可救命,又可傷人。賈瑞若真能勘破鏡子里的「枯骨紅顏」,何嘗不解脫。可惜別說賈瑞,就算聖人又能如何?神瑛侍者為何下凡?還不是絳珠仙子出現後對他造成了堪不破的迷惑!賈瑞一介凡人,又如何能解脫?
賈瑞對王熙鳳有情,痴迷在幻想深處,任憑王熙鳳如何捉弄不知悔改。背後所代表的正是芸芸眾生的七情六慾。
⑥ 天書奇談跛道人
靈昌廣場,有個亭子的裡面
⑦ 《紅樓夢》甄士隱解讀的「好了歌」,跛足道人為何很滿意
甄士隱這個人算是紅樓夢中遭遇劫難最多的一個,他出場次數不多,卻是紅樓夢中很重要的配角。他在遭遇家庭的三重劫難後,遇到了引導他的跛足道人。

二、甄士隱解讀了賈府的眾生相,讓跛足道人滿意。
首先,寶釵和史湘雲的命運雖然難逃紅樓夢萬艷同悲的大悲劇結局,但也都活到了兩鬢成霜的年紀,說明寶釵沒有像黛玉那樣早逝,她在寶玉出家後,獨自守寡,孤獨終老,更加重了那種悲劇的氣氛。史湘雲的結局,雖不像寶釵那樣,但也經歷大半生磨難,最終熬到了兩鬢成霜的年齡,只是那份原本應該有的幸福,她沒有等到,或者是被突然發生的事情改變了。她與寶釵一樣,都活到了兩鬢成霜的年紀,都成了孤苦無依的寡婦。
其次,黛玉和晴雯的結局都是早逝。而寶玉在黛玉死後,卻娶了別人,這個別人正是薛寶釵。所以甄士隱解讀這一段的時候,用了「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寫出了舊人故去新人來,逢場作戲到頭一夢的荒唐事。
⑧ 跛足道人的介紹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觀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個慾望無窮、沽名釣譽、巧取豪奪的泥濁世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說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誕歌。甄士隱為《好了歌》作了註解。他的解,是對泥濁世界和荒誕人生的「解構」。原來,這個金玉其外的人群舞台,演的不過是一幕幕荒誕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跛足道人別稱應為渺渺真人,而空空道人則為書中另一形象。)

⑨ 在<紅樓夢>的整本書里,反復出現的那個跛足道士到底是何許人也
那個跛足道人,在整本書中出現不多,但出現的地方都是比較關鍵的,像開始的時候,介紹通靈寶玉時。然後寶玉患病時,最後寶玉離開的哪幾節也有提到。其實他是《紅樓夢》的一條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