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典短篇小說 名家
我最近在看《醜陋的中國》 柏楊的 是柏楊的雜文集 他寫的不錯 你可以去看下
《讀者》《格言》上的很多文章也都不錯 短篇的 你可以去買本來看看
㈡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點
1、朱自清《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5、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㈢ 求名家經典短篇小說
強烈推薦你看魯迅的小說。說實話,除了魯迅的《野草》,他的其他雜文我是素來不喜內的,但是他的小說真容的是寫得非常好,內行可以看門道,外行可以看熱鬧,總之是老少咸宜。魯迅先生本身寫的小說不多,但是我覺得質量很高。後人多說魯迅的雜文針貶時弊,因為他的雜文之故,後人多不說起他的小說了,但是實際上他的小說在文筆,思想上都是很高超的,也是可以跨越了歷史的,他的雜文有許多內容你要是不知道時代背景便不可讀,但是小說不同,都是些內心之詞,穿越了時空。
《故鄉》《社戲》《狂人日記》《祝福》《葯》這都是初高中時學過的。
另外我本人最喜歡的是《傷逝》,很好看。
《吶喊》《彷徨》兩個小說集,你卻自己找來看看吧。
㈣ 著名短篇小說
中國的外國的?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
三個人的短篇小說頗負盛名,對世界有很大的影響,他們三人出生的年月相似,皆是二十世紀末的資本主義露出許多破綻的時期。三人寫作風格也極為相似,但在相似中亦不乏他們三人特殊的風格,都是以諧謔的話語諷刺了資本主義的黑暗與腐朽,還有人們那些趨炎附勢與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1)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出生於沒落的貴族世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訶夫 (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5)
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是俄國最後一個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 O.Henry 1862.9.11-1910 )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一生經歷豐富,從事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㈤ 中外名家作品,短篇小說,加賞析1000字左右
---《駱駝祥子》
老舍—一個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一個讓後人永遠敬仰的文學巨匠,一座永恆的豐碑。他一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作品,比如:長篇小說《離婚》,《老張的哲學》;戲劇《龍須溝》,《茶館》,《春花秋實》;短篇小說集《火車集》,《櫻海集》等等。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駱駝祥子》了。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舊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車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車,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於是,他省吃儉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後終於得償所願,但是那時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里糊塗地被抓去打雜,更痛苦的是他的寄託—車,也被奪走了。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回到「仁和廠子」繼續拉車。但是痛苦還沒結束:廠主劉四爺的女兒虎妞看上了祥子,並誘惑他,祥子上了當,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於難產。
從此以後祥子就墮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見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車也不去了,吃喝嫖賭的惡習也染上了,他可以為金錢出賣朋友,徹底淪為了行屍走肉。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如果不是他們的迫害,祥子也不會從充滿希望走向墮落,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嗎?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
雖然這只是一本小說,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但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慢慢改變。畢竟明天會怎樣?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
㈥ 給我4篇有意義的著名短篇小說
這3位是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說家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我已經收集了他們的三篇小說,有簡介和全文,這里放不下,留下QQ或郵箱我給你發過去。
㈦ 求20篇名家短篇散文題目
古文:《師說》《捕蛇者說》《祭十二郎文》《項脊軒志》《六國論》《阿房宮賦》《勸回學》
現代:《背影》《答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故都的秋》《我的天才夢》《秋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濟南的冬天》《一日的春光》《藕與蒓菜》《烏篷船》《月下小景》《陶然亭的雪》《西湖六月十八夜》《吃茶》《談酒》《故鄉的野菜》
當代:《丑石》《廢墟》《我們仨》《秦腔》(別和小說混了)
好像都說多了,就沒說外國的,因為是翻譯的,字數也不好算,古代經典散文比較多,現代的比較出名,到了當代就不太好說,因為還在發展,不好定論,所以林清玄、周國平、劉墉什麼的到底能不能上文學史也說不好,但是余秋雨的《廢墟》是朱棟霖的文學史里提到的,《我們仨》作者是楊絳,這是大家,還有賈平凹也算名氣大的了,他的《秦腔》我很喜歡。
要是這些不合適,你直接網路這么幾個人,查他們作品就行了:周作人,朱自清,郁達夫,汪曾祺,梁實秋,余秋雨,足夠了
㈧ 名人的著名短篇小說或代表作品
美國歐.亨利<最後一片藤葉><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
法國莫泊桑<項鏈><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有以上有三篇語文課本都學過.
傑克.倫敦<一塊牛排>學過
都德<最後一課>學過
㈨ 高分懸賞2篇短篇小說..800-2000字.要是名家的.出名的
羊脂球
一連好幾天,許多潰軍的殘余部分就在盧昂的市區里穿過。那簡直不是隊伍了,只算是好些散亂的游牧部落。弟兄們臉上全是又臟又長的鬍子,身上全是破爛不堪的軍服,並且沒有團的旗幟也沒有團的番號,他們帶著疲憊的姿態向前走。全體都像是壓傷了的,折斷了腰的,頭腦遲鈍得想不起一點什麼,打不定一點什麼主意,只由於習慣性而向前走,並且設若停步就立刻會因為沒有氣力而倒下來。我們所看見的,主要的是一些因動員令而應征的人和好些素以機警出名而這次出隊作戰的國民防護隊:前者都是性愛和平的人,依靠固定利息過活的安分守己的人,他們都扛著步槍彎著身體;後者都是易於受驚和易於沖動的人,既預備隨時沖鋒也預備隨時開小差。並且在這兩類人的中間有幾個紅褲子步兵都是某一師在一場惡戰當中受過殲滅以後的孑遺;好些垂頭喪氣的炮兵同著這些種類不同的步兵混在一處;偶爾也有一個頭戴發亮的銅盔的龍騎兵拖著笨重的腳跟在步兵的輕快步兒後面吃力地走。
好些義勇隊用種種壯烈的名稱成立了,他們的名稱是:失敗復仇隊——墟墓公民隊——死亡分享隊,也都帶著土匪的神氣走過。
他們的首領,有些本是呢絨商人或者糧食商人,有些本是歇業的牛羊油販子或者肥皂販子,戰事發生以後,他們都成了應時而起的戰士,並且由於他們有銀元或者有長鬍子都做軍官,滿身全是武器,紅絨絛子和金線,他們高談闊論,討論作戰計劃,用誇大的口吻聲言垂危的法國全靠他們那種自吹自擂的人的肩膀去支撐,不過有時候,他們害怕他們的部下,那些常常過於勇猛喜歡搶劫和胡鬧的強徒。
普魯士人快要進盧昂市區了,據人說。
自從兩個月以來,本市的國民防護隊已經很小心地在附近各處森林中間做過好些偵察工作,偶爾還放槍誤傷了自己的哨兵,有時候遇著一隻小兔子在荊棘叢里動彈,他們就預備作戰,現在他們都回家了。器械和服裝,以及從前一切被他們拿著在市外周圍三法里一帶的國道邊上去嚇唬人的凶器,現在都忽然通通不見了。
法國最後的那些士兵終於渡過了塞納河,從汕塞韋和布爾阿沙轉到俄德枚橋去;走在最後的是位師長,他拿著這些亂糟糟的殘兵敗將固然想不出一點辦法,望著一個徒負盛名的善戰民族竟至於因為慘敗而崩潰,他也萬念俱灰,只有兩個副官陪著他徒步走著。
隨後,市區籠罩著一種深沉的寧靜氣氛和一種使人恐怖的寂寞等候狀態。很多被商業弄昏了頭腦的大肚子富翁都愁悶地等候戰勝者,想起自己廚房裡的烤肉鐵叉和斬肉大刀設若被人當做武器看待,都不免渾身發抖。
生活像是停頓了,店鋪全關了門,街道全是沒有聲息的。偶爾有一個因為這社會的沉寂樣子而膽怯的居民沿著牆邊迅速地溜過。
由於等候而生的煩悶反而使人指望敵人快點兒來。
在法國軍隊完全撤退的第二天下午,三五個不知從哪兒出來的普魯士騎兵匆促地在市區里穿過。隨後略為遲一點,就有一堆烏黑的人馬從汕喀德鄰的山坡兒上開下來,同時另外兩股人寇也在達爾內答勒的大路上和祁倭姆森林裡的大路上出現了。這三個部隊的前哨恰巧同時在市政府廣場上面會師;末後,日耳曼人的主力從附近那些街道過來了,一個營接著一個營,用著強硬而帶拍子的腳步踏得街面上的石塊橐橐地響。
好些口令用一陣陌生的和出自硬顎的聲音被人喊出來,沿著那些像是死了一般的空房子向天空升上去,房子的百葉窗雖然全是閉了的,裡面卻有無數的眼睛正在窺視這些勝利的人,這些根據「戰爭法律」取得全市生命財產的主人地位的人。居民們在他們的晦暗屋子裡都嚇糊塗了,正同遇著了洪水橫流,遇著了大地崩陷,若是想對抗那類災害,那麼任何聰明和氣力都是沒有用的。因為每逢一切事物的秩序受到了顛覆,每逢安全不復存在,每逢一切素來享受人為的或者自然的法律所保護的事物聽憑一種無意識的殘忍的暴力來擺布,這種同樣的感覺必然也跟著顯出來。無論是地震能使坍塌的房子去覆滅整個的民族,無論是江河決口能使落水的農人同著牛的屍體和沖散的棟梁一塊兒漂流,無論是打了勝仗的軍隊屠殺並且俘虜那些自衛的人,又用刀神的名義實行搶劫並且用炮聲向神靈表示謝意,同樣是使人恐怖的天災,同樣破壞任何對於永恆公理的信仰,破壞我們那種通過教育對於上蒼的保護和人類的理智而起的信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