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鍾理和的短篇小說雨

鍾理和的短篇小說雨

發布時間:2021-09-29 11:05:29

⑴ 求文檔: 《英子的鄉戀》

林海音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灣省苗栗縣,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21年隨父母回到台灣;1923年又隨全家遷居北京,並在北京城南定居下來。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鄉台灣。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讀書,長大後曾就讀於女師,後進北京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即進北京《世界日報》當記者,還曾當過編輯、圖書館館員。這些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使她能較深入地了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為後來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說《城南舊事》即取材於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灣後,即被剛創刊不久的《國語日報》聘為編輯。1951年《聯合日報》創刊,她被任為《聯合日報》副刊主編,她的丈夫為主筆。這一時期,她特別注意扶植和支持台灣的本土作家。如當時鍾理和的稿子經常被退,林海音卻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見天日。鍾理和死後,林海音還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雨》,接著他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也在《聯合日報》副刊上連載了。在主編《聯合日報》副刊時,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詩,內容是敘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飄了很久,最後飄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了,於是陷在困苦之中。台灣當局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到台灣後的生活狀況,把作者抓了起來,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編副刊了。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

1957午《文星雜志》創刊,林海音任編輯,同時又擔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她創辦和主編了《純文學》月刊,直到1972年《純文學》停刊後,她又獨立負責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純文學叢書》。

1976年11月4日,中文報業協會第九屆年會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林海音以台灣代表團團員的身份出席,並發表演講。她後期從事兒童文學。

林海音的文學生涯發端甚早,始於北京,而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關系。林海音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林煥文是優秀的愛國知識分子,早年受漢學的熏陶,後來又在「國語學校」師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於台灣新埔公學,著名的日據時期的台灣作家吳濁流做過他的學生。後來林煥文遠渡重洋到日本經商,在那裡生下長女英子——林海音。以後又遷居北京,任郵政局課長。林煥文人緣好,又慷慨仗義,這對童年的林海音影響很大。

長大後林海音生活情趣廣泛,不計犧牲,勇挑重擔,慷慨助人,這些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承襲於父輩而發展於自身。由於父親早逝,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壓,林海音對社會的認識較之同齡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創作小說的動力和源泉。在北京時,林海音已開始了文學創作。1948年回到台灣後初期的一段時間,她撰寫了一些雜文和散文,大約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豐富,包括小說、散文、雜文、評論、兒童讀物等多種體裁,而以小說創作為主。

林海音作為台灣老一代的作家,對台灣文學事業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小說創作、培育新人和興辦刊物三個方面。關於興辦刊物,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她除了擔任新創辦刊物的編輯外,還親自創辦《純文學》月刊達五年之久,並以選擇作品質量高而享譽文壇,推薦並發表了許多優秀作家的作品。後來又創辦純文學出版社,其宗旨與《純文學》月刊相似,選書認真,注意質量,頗受讀者歡迎,至今仍是台灣有影響的文學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謂為培育台灣文壇的一代新人傾注了心血,功績卓著。60年代以來台灣涌現出的許多文壇新秀,多受她的提攜和影響。這固然與她長期擔任報刊編輯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對文學事業的熱愛和對造就新人的熱情。台灣知名作家鍾理和的一生可概括為「生前筆耕,死後成名」,他默默筆耕一輩子,生前不為人們所知,而他的死後成名卻應歸功於包括林海音在內的幾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憶》一文中曾說起這件事。鍾理和死後,其長子寫信給林海音,請求她能幫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擔下來,然後用募捐來的錢出版了鍾理和的作品《雨》,這時距死者祭日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書《笠山農場》也在其周年祭時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終遺願。林海音還如同當年扶植鍾理和那樣,以其在文學界的影響來提攜鍾鐵民,使鍾鐵民逐漸成長為台灣小說界的後起之秀。鍾氏父子從林海音那裡受益良多,而身受這種恩澤的又何止鍾氏父子呢?林海音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時代的最美好時光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因此,她對北京很熟悉,對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灣也常稱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發生在北京,作者通過這些故事背景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風俗畫和風景畫,從中流露出作者對昔日生活的眷戀和緬懷,以及熱愛國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灣後,台灣的社會生活和鄉土習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積累當中,她也因此寫了一些發生在台灣的人和事。總之,林海音的生活積累有兩個來源:一個來自舊北京,一個來自台灣。

⑵ 鍾理和生平簡介

鍾理和,著名小說家,因為一生至死至終對文學創作的堅持,人們稱呼他為「倒在血泊里的筆耕者」。 1915年生於屏東郡高樹庄的新大路關(今屏東高樹),1960年肺疾病逝,得年46歲。父親鍾蕃薯名聞六堆客家地區,是地主也是農村企業家,家境不錯,母親劉水妹是偏房,劉水妹育有三子一女,鍾理和排行第二。童年的他甚得父親疼愛,因為性格木訥老實,被家人稱做「阿誠」,意謂憨直忠厚。直到去世,附近熟人還是稱呼他阿誠哥或阿誠伯。 八歲入鹽埔公學校畢業後,因體檢不合格,未能繼續升學,故轉讀私塾學習漢文,引發對文學之興趣。之後繼續到長治公學校上高等科,其後再受漢文教育兩年,受老師光達興秀才的古文學影響甚深,曾撰寫〈台灣歷史故事〉〈考證鴨母王朱一貴事跡〉等,並開始閱讀中國古體及新體小說,當時曾寫短文〈由一個叫花子得到的啟示〉,還有章回體的長篇通俗白話小說〈雨夜花〉,完成的原稿據說有枕頭厚。隱隱中已有從事文學創作,當一個作家的憧憬。 鍾理和成年後人才出眾,容貌英俊氣質幽雅。據長輩傳述,當時他同年的夥伴相親時,往往不讓他同行,因為他會吸引女方注意。十八歲結束私塾課業,當時鍾家正好與人合資買下美濃尖山一帶的山林,號稱為三公司。鍾理和被派到農場督工時,與同姓女工鍾平妹相戀。「同姓結婚」在傳統的客家村莊受到壓抑,於是他們的愛情遭到家庭和社會的強烈反對。除此之外,學業上的失敗給他很大的打擊,特別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鍾和鳴到日本明治大學深造,相形之下,鍾理和對文學的熱愛卻無法持續,也逐漸成為其心頭之憂。 天生的浪漫氣質和對文藝的愛好,讓鍾理和內心感覺到,追求文學似乎是唯一可以另創新路,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的方式。於是他決定向背後代表的封建意識,展開反抗與挑戰。1940年8月3日與鍾平妹由高雄啟程,經基隆,到日本門司。再從下關搭船抵釜山、沈陽。,「奔逃」到滿洲奉天後的他們,主要是為了擺脫封建社會對婚姻的桎梏。然而當時「滿洲國」,卻不是鍾理和心目中憧憬的祖國。他越觀察清楚越感覺這和他當初懷想的祖國有極大的差異,所接觸的祖國同胞與他所期待的也完全相反,讓滿腔熱情的鍾理和感到幻滅的痛苦。 彭瑞金《鍾理和傳》曾如此說到:「這時期留有作品〈都市的黃昏〉,後改寫為<柳陰>,此外尚有一篇未完成的作品〈友情〉。他們在1940年8月10日左右抵達奉天,先暫住同鄉林國良家,不久即賃屋而居。未完成的〈泰東旅館〉,就是這段生活經驗寫成的作品;旅居北京期間寫的日記體小說〈門〉,也記錄了奉天生活的點點滴滴;〈門〉,原題為〈絕望〉,一度又有人建議用〈落葉〉,從命名的經過,暴露出作者這段生活經驗的不順利;另外〈地球之霉〉也是奉天經驗。」 1941年,舉家遷往北京,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被迫遷回台灣為止。小時候養尊處優的鍾理和,因堅持與鍾平妹的同姓之婚與家裡鬧翻,孤讀無援地處中國的北方生活著,又因為不肯為日人機構做事,鍾身心都面臨極大的困難和挑戰,然而鍾理和卻因此更堅定了走寫作之路的決心。 旅居北京的六年間,他到山西、河南、山東等各地,同時大量的閱讀、寫作,還參與台灣旅平同鄉會各種活動。並以「江流」筆名投稿、出書,翻譯介紹日本文學作品。1945年,在北京馬德增書店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夾竹桃》,書中收有「夾竹桃」「新生」「游絲」「薄芒」等中短篇小說,這本薄薄僅有一百六十三頁的小說集,也成為鍾理和生前唯一親手出版的作品集。此外,有留下日記詳述戰後初期的見聞與感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投降,旅居北京的台灣人間,立刻引起了騷動。戰爭結束,旅平台灣人不但內部產生了錯綜復雜的變化,台灣人在北京也陷入不安的處境中,戰後的北平難有台灣人容身之處。之後寫下〈白薯的悲哀〉及〈祖國歸來〉兩篇文章,可以說是鍾理和對居住北京期間的省思之作。 1946年三月底鍾理和帶領家人返台,並於屏東縣內埔初中找到代用教師的差事,不幸的是八月就因肺疾病倒任所。此後,辭去教職,進入松山療養院長期療養。直到1950年10月底,動過兩次大型胸腔整型手術剪去六根肋骨之後,才退院回家。1954年正月,又逢次子立民因病去世,鍾理和可說身心俱疲。鍾理和將自己內心的懺悔與痛苦,都寫進了〈野茫茫〉里。這篇以立民的死為主題的作品,刊載在《野風》雜志,是他病癒返家後,第一篇被文壇接受的作品。出院後的十年間,鍾理和已經無法出外從事需要耗費體力的工作,絕大部分的時間只能在家養病,這期間,上天對他的意志試驗從未中斷,不僅入貧病交迫,而且災難連連。弟弟鍾和鳴在他從手術病床醒來的同一天清晨,因「基隆中學案」被槍斃。回到家時,父親留給他的田產已經因治病變賣殆盡。長子鐵民也得了脊椎結核,因無法同時籌搭兩個人的醫葯費,錯過適切的醫療而駝背。 此段期間鍾理和仍未斷絕寫作,甚至交出更令人激賞的作品來,1955年完成唯一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1956年11月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第二獎。獲獎不只是他文學生涯的突破,更因此使他得以和廖清秀、鍾肇政、陳火泉等散處各地的台灣作家,彼此相濡以沫互相鼓勵,並發行《文友通訊》,閱讀探討彼此作品。又有林海音編輯聯合報副刊,啟用本土作家作品,鍾理和的小說散文終於有較多的發表機會,是鍾理和在文學創作生涯中最快慰的時光。不過因為生活困苦,身心都受到很嚴重的創傷,終於在1960年8月去逝,享年僅四十六歲。 鍾理和在有生之年的文學創作成績,並未得到當時文壇的肯定,甚至在死前要求家人把手稿全部燒掉。去世後,經由林海音等友人的努力奔走,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終於出版,了卻了鍾理和死前的心願。七○年代,台灣文學研究者張良澤先生不畏困難,將鍾理和的作品整理編輯,於遠景出版社出版全集,鍾理和一身的文學成果才得以顯現在世人面前,更引起評論者對鍾理和文學成就的注意,形成了一股研究「鍾理和的研究風潮」久久不退。 關於鍾理和在台灣文學上重要的地位,應鳳凰在〈鍾理和文學發展歷史及其後殖民論述〉如此說到:「如果說鍾理和是台灣文學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作家,最突出的部份,應該是他身上這些與台灣殖民地歷史無法分開的,所謂的殖民地作家性格。台灣文學的獨特性其實也在這里:不論相對於第一世界,或相對於中國大陸文學,這漫長的,繁復多變的殖民歷史,在在使台灣文學有其獨一無二的風格特性,無法成為「中國文學的一環」。」鍾理和的作品和經驗代表的是一個無可抹滅的「台灣人的歷史」。

⑶ 《城南舊事》里的主人公是誰

林海音

林海音簡介
林海音 (lin hai yin)
(1918—2001)林海音,台灣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灣省苗栗縣,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21年隨父母回到台灣;1923年又隨全家遷居北京,並在北京城南定居下來。後畢業於北京新聞專科學校,並擔任《世界日報》記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鄉台灣。 2001年因患突發心肌梗塞、腦中風被送醫急救,最終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林海音生平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讀書,長大後曾就讀於女師,後進北京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即進北京《世界日報》當記者,還曾當過編輯、圖書館館員。這些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使她能較深入地了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為後來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說《城南舊事》即取材於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灣後,即被剛創刊不久的《國語日報》聘為編輯。1951年《聯合日報》創刊,她被任為《聯合日報》副刊主編,她的丈夫為主筆。這一時期,她特別注意扶植和支持台灣的本土作家。如當時鍾理和的稿子經常被退,林海音卻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見天日。鍾理和死後,林海音還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雨》,接著他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也在《聯合日報》副刊上連載了。在主編《聯合日報》副刊時,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詩,內容是敘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飄了很久,最後飄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了,於是陷在困苦之中。台灣當局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到台灣後的生活狀況,把作者抓了起來,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編副刊了。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
1957午《文星雜志》創刊,林海音任編輯,同時又擔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她創辦和主編了《純文學》月刊,直到1972年《純文學》停刊後,她又獨立負責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純文學叢書》。

1976年11月4日,中文報業協會第九屆年會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林海音以台灣代表團團員的身份出席,並發表演講。她後期從事兒童文學。

林海音的文學生涯發端甚早,始於北京,而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關系。林海音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林煥文是優秀的愛國知識分子,早年受漢學的熏陶,後來又在「國語學校」師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於台灣新埔公學,著名的日據時期的台灣作家吳濁流做過他的學生。後來林煥文遠渡重洋到日本經商,在那裡生下長女英子——林海音。以後又遷居北京,任郵政局課長。林煥文人緣好,又慷慨仗義,這對童年的林海音影響很大。

長大後林海音生活情趣廣泛,不計犧牲,勇挑重擔,慷慨助人,這些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承襲於父輩而發展於自身。由於父親早逝,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壓,林海音對社會的認識較之同齡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創作小說的動力和源泉。在北京時,林海音已開始了文學創作。1948年回到台灣後初期的一段時間,她撰寫了一些雜文和散文,大約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豐富,包括小說、散文、雜文、評論、兒童讀物等多種體裁,而以小說創作為主。

林海音作為台灣老一代的作家,對台灣文學事業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小說創作、培育新人和興辦刊物三個方面。關於興辦刊物,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她除了擔任新創辦刊物的編輯外,還親自創辦《純文學》月刊達五年之久,並以選擇作品質量高而享譽文壇,推薦並發表了許多優秀作家的作品。後來又創辦純文學出版社,其宗旨與《純文學》月刊相似,選書認真,注意質量,頗受讀者歡迎,至今仍是台灣有影響的文學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謂為培育台灣文壇的一代新人傾注了心血,功績卓著。60年代以來台灣涌現出的許多文壇新秀,多受她的提攜和影響。這固然與她長期擔任報刊編輯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對文學事業的熱愛和對造就新人的熱情。台灣知名作家鍾理和的一生可概括為「生前筆耕,死後成名」,他默默筆耕一輩子,生前不為人們所知,而他的死後成名卻應歸功於包括林海音在內的幾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憶》一文中曾說起這件事。鍾理和死後,其長子寫信給林海音,請求她能幫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擔下來,然後用募捐來的錢出版了鍾理和的作品《雨》,這時距死者祭日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書《笠山農場》也在其周年祭時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終遺願。林海音還如同當年扶植鍾理和那樣,以其在文學界的影響來提攜鍾鐵民,使鍾鐵民逐漸成長為台灣小說界的後起之秀。鍾氏父子從林海音那裡受益良多,而身受這種恩澤的又何止鍾氏父子呢?林海音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時代的最美好時光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因此,她對北京很熟悉,對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灣也常稱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發生在北京,作者通過這些故事背景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風俗畫和風景畫,從中流露出作者對昔日生活的眷戀和緬懷,以及熱愛國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灣後,台灣的社會生活和鄉土習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積累當中,她也因此寫了一些發生在台灣的人和事。總之,林海音的生活積累有兩個來源:一個來自舊北京,一個來自台灣。
代表作:《城南舊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說《城南舊事》,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後記」里說:「這幾年來,我陸續的完成了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著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涌現在我的眼前,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胡同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僅從這個簡單的人物羅列里就不難看出,作者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的知識分子,但她小說里的人物卻不局限於這個狹小的范圍之內。她關心廣大的社會,擅長描寫形形色色的社會眾生相。她小說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階層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則是各種各樣的婦女。她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更擅於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誇張一點說,她的每一篇小說都離不開婦女的悲劇。有人對此評價說:「她的寫作大都是針對婦女問題。但她往往能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症結,來思考今日台灣婦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達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輩女作家的靈魂性人物,那麼可以說,由於時代潮流的限制,她們較少反叛性,她們的控訴和抗議是溫和與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說內容大抵是童年回憶中的「城南舊事」,小說中或深或淺含有自傳的痕跡。但是它的境地並不是窄狹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樣,她的小說是以小見大,從《城南舊事》可以窺見時代風雲。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對台灣文壇也有一定的影響。
她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刊登在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並且她的《城南舊事》節選——《冬陽*童年*駱駝隊》被選入小學教材
參考資料:國家數字文化網

已出版書
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

《城南舊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說《城南舊事》,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後記」里說:「這幾年來,我陸續的完成了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著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涌現在我的眼前,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胡同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僅從這個簡單的人物羅列里就不難看出,作者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的知識分子,但她小說里的人物卻不局限於這個狹小的范圍之內。她關心廣大的社會,擅長描寫形形色色的社會眾生相。她小說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階層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則是各種各樣的婦女。她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更擅於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誇張一點說,她的每一篇小說都離不開婦女的悲劇。有人對此評價說:「她的寫作大都是針對婦女問題。但她往往能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症結,來思考今日台灣婦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達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輩女作家的靈魂性人物,那麼可以說,由於時代潮流的限制,她們較少反叛性,她們的控訴和抗議是溫和與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說內容大抵是童年回憶中的「城南舊事」,小說中或深或淺含有自傳的痕跡。但是它的境地並不是窄狹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樣,她的小說是以小見大,從《城南舊事》可以窺見時代風雲。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對台灣文壇也有一定的影響。
她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刊登在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
冬陽 童年 駱駝隊——《城南舊事》出版後記(林海音)
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干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乾冷的大氣中。
爸爸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裡面是「南山高末」呢?還是「烏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牆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系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們帶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們,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了,太陽特別的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嗎?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夏天它們到哪裡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⑷ 《遲到》作者林海音簡介

【林海音簡介】
林海音,女,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灣,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因林海音的父親林煥文不甘在日寇的鐵蹄下生活,所以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 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在北京,她完成了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為人妻母的轉變,北京是她文學之路的起點。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濃厚的老北京味兒。林海音的創作非常豐富,她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深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語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 城南舊事,最初版本
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年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並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她在台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 台灣的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迄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做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其中,《竊讀記》被選為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和魯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一課,《冬陽· 童年· 駱駝隊》被選為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課。《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為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課文,《遲到》被選為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課。

⑸ 《城南舊事》作者的名字和資料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灣作家。 生於日本大阪,原籍台灣苗栗縣頭份鎮。

1948年舉家遷往台灣,在台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台灣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台灣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台灣文學的祖母級人物」,1998年榮獲「終身成就獎」。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書。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

(5)鍾理和的短篇小說雨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在台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作者心頭。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於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作品賞析

《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來看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後都離小英子而去,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

⑹ 城南舊事作者及介紹

作者和寫作背景
林海音原籍台灣省苗栗縣,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和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當過記者、編輯、圖書館館員等,這些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使她能較深入地了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
林海音因影片《城南舊事》而家喻戶曉,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都記得她並且有更多的人在認識、了解、閱讀她,因為她的作品中蘊涵著她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那種淡淡的哀愁與濃濃的思鄉情懷可以感動任何一個閱讀她的作品的人。
林海英 林海英:著名作家,出生於日本橫濱,後在中國北京長大。小名英子。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灣省苗栗縣,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1921年隨父母回到台灣;1923年又隨全家遷居北京,並在北京城南定居下來。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鄉台灣。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讀書,長大後曾就讀於女師,後進北京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即進北京《世界日報》當記者,還曾當過編輯、圖書館館員。這些職業提供了廣泛的機會,使她能較深入地了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為後來的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說《城南舊事》即取材於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灣後,即被剛創刊不久的《國語日報》聘為編輯。1951年《聯合日報》創刊,她被任為《聯合日報》副刊主編,她的丈夫為主筆。這一時期,她特別注意扶植和支持台灣的本土作家。如當時鍾理和的稿子經常被退,林海音卻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見天日。鍾理和死後,林海音還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雨》,接著他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也在《聯合日報》副刊上連載了。在主編《聯合日報》副刊時,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詩,內容是敘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飄了很久,最後飄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了,於是陷在困苦之中。台灣當局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到台灣後的生活狀況,把作者抓了起來,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編副刊了。
1957午《文星雜志》創刊,林海音任編輯,同時又擔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她創辦和主編了《純文學》月刊,直到1972年《純文學》停刊後,她又獨立負責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純文學叢書》。
1976年11月4日,中文報業協會第九屆年會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林海音以台灣代表團團員的身份出席,並發表演講。她後期從事兒童文學。
林海音的文學生涯發端甚早,始於北京,而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關系。林海音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林煥文是優秀的愛國知識分子,早年受漢學的熏陶,後來又在「國語學校」師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於台灣新埔公學,著名的日據時期的台灣作家吳濁流做過他的學生。後來林煥文遠渡重洋到日本經商,在那裡生下長女英子——林海音。以後又遷居北京,任郵政局課長。林煥文人緣好,又慷慨仗義,這對童年的林海音影響很大。
長大後林海音生活情趣廣泛,不計犧牲,勇挑重擔,慷慨助人,這些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承襲於父輩而發展於自身。由於父親早逝,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壓,林海音對社會的認識較之同齡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創作小說的動力和源泉。在北京時,林海音已開始了文學創作。1948年回到台灣後初期的一段時間,她撰寫了一些雜文和散文,大約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豐富,包括小說、散文、雜文、評論、兒童讀物等多種體裁,而以小說創作為主。
林海音作為台灣老一代的作家,對台灣文學事業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小說創作、培育新人和興辦刊物三個方面。關於興辦刊物,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她除了擔任新創辦刊物的編輯外,還親自創辦《純文學》月刊達五年之久,並以選擇作品質量高而享譽文壇,推薦並發表了許多優秀作家的作品。後來又創辦純文學出版社,其宗旨與《純文學》月刊相似,選書認真,注意質量,頗受讀者歡迎,至今仍是台灣有影響的文學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謂為培育台灣文壇的一代新人傾注了心血,功績卓著。60年代以來台灣涌現出的許多文壇新秀,多受她的提攜和影響。這固然與她長期擔任報刊編輯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對文學事業的熱愛和對造就新人的熱情。台灣知名作家鍾理和的一生可概括為「生前筆耕,死後成名」,他默默筆耕一輩子,生前不為人們所知,而他的死後成名卻應歸功於包括林海音在內的幾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憶》一文中曾說起這件事。鍾理和死後,其長子寫信給林海音,請求她能幫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擔下來,然後用募捐來的錢出版了鍾理和的作品《雨》,這時距死者祭日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書《笠山農場》也在其周年祭時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終遺願。林海音還如同當年扶植鍾理和那樣,以其在文學界的影響來提攜鍾鐵民,使鍾鐵民逐漸成長為台灣小說界的後起之秀。鍾氏父子從林海音那裡受益良多,而身受這種恩澤的又何止鍾氏父子呢?林海音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時代的最美好時光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因此,她對北京很熟悉,對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灣也常稱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發生在北京,作者通過這些故事背景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風俗畫和風景畫,從中流露出作者對昔日生活的眷戀和緬懷,以及熱愛國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灣後,台灣的社會生活和鄉土習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積累當中,她也因此寫了一些發生在台灣的人和事。總之,林海音的生活積累有兩個來源:一個來自舊北京,一個來自台灣。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說《城南舊事》,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後記」里說:「這幾年來,我陸續的完成了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著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涌現在我的眼前,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胡同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僅從這個簡單的人物羅列里就不難看出,作者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的知識分子,但她小說里的人物卻不局限於這個狹小的范圍之內。她關心廣大的社會,擅長描寫形形色色的社會眾生相。她小說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階層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則是各種各樣的婦女。她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更擅於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誇張一點說,她的每一篇小說都離不開婦女的悲劇。有人對此評價說:「她的寫作大都是針對婦女問題。但她往往能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症結,來思考今日台灣婦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達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輩女作家的靈魂性人物,那麼可以說,由於時代潮流的限制,她們較少反叛性,她們的控訴和抗議是溫和與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說內容大抵是童年回憶中的「城南舊事」,小說中或深或淺含有自傳的痕跡。但是它的境地並不是窄狹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樣,她的小說是以小見大,從《城南舊事》可以窺見時代風雲。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對台灣文壇也有一定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鍾理和的短篇小說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鳴陸川陸川為主人公的小說 瀏覽:48
都市融合3千年魔法師靈魂的小說 瀏覽:979
現代霸道殺手互攻小說 瀏覽:742
求虐到哭的小說現代 瀏覽:528
適合初三學生看的短篇小說名篇 瀏覽:396
夜夜擼有聲小說 瀏覽:354
小說神秘總裁的蜜戀情人 瀏覽:582
女主全能小說推薦貼吧 瀏覽:163
在線免費閱讀小說金庸百度 瀏覽:980
有女主角懷孕小說全集 瀏覽:193
重生之我是趙雲txt小說下載 瀏覽:681
王虎小說主角 瀏覽:160
農村言情穿越小說 瀏覽:301
養鬼力禍有聲小說 瀏覽:716
河神小說完結了么 瀏覽:69
極品公子起點小說網 瀏覽:615
用手機寫小說怎麼發布 瀏覽:521
都市小說主人公叫秦天修煉混沌仙氣6 瀏覽:389
5度網盤免費全本小說網全文閱讀 瀏覽:750
重生在覺華島的小說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