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京劇大師張君秋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啊越全越好
《狀元媒》中飾柴郡主、《望江亭》中飾譚記兒、《趙氏孤兒》中飾庄姬、《西廂記》中飾崔鶯鶯、《秦香蓮》中飾秦香蓮,<甘露寺>飾孫尚香
<拜壽算糧>飾王寶釧
<緹縈救父>飾淳於緹縈
<清風亭>飾周桂英
<四進士>飾楊素貞
『貳』 當代京劇名家有哪些
京劇藝術國粹是中國的國劇,他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承認非文化物質遺產保護,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承認和贊揚,京劇藝術的偉大,是博大精深,是愧寶。古老京劇傳統文化已有百年歷史,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和贊美。京劇人才培養是從小科班出身,每天勤學苦練基本功,他們花了多少心血汗水,成長成為一名京劇人才,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他們是國家的寶貝。然而今天的社會為什麼觀眾對京劇看的人少了,而不是多了。歸根到底沒有普及,人們對京劇行當一巧不通。生,旦,凈,丑,對唱腔和念白,更加聽不懂,京劇老師嚴重缺乏。老師缺乏怎麼叫學生,再加上學京劇開蒙教育一般懂得也要5年以上,你看看普及難,那麼觀眾就少了,京劇人才出角兒相當難。
『叄』 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是誰
1、梅蘭芳,被譽為京劇的代名詞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2、李勝素,京劇界領軍當紅名角
李勝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工青衣、花衫。現任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京劇界領軍當紅名角,該團領銜主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她作為中國京劇第一人,首次將美妙的京劇旋律唱響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開歷史之先河,她那清亮含蓄、華麗溫婉的嗓音,征服了海內外觀眾,為京劇藝術的傳播與弘揚做出了卓越貢獻。2017年12月29日,李勝素以《交響京劇——楊門女將》獲得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最佳演員獎。
3、王吟秋,程硯秋嫡傳弟子
王吟秋(1925年一2001年10月20日)京劇表演藝術家 ,男,京劇演員,程派青衣,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的嫡傳弟子(1945年拜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1955年後,他歷任中國京劇院四團、寧夏京劇團、北京青年京劇團、北京京劇院的主要演員。
4、李佩紅,程派藝術佼佼者
李佩紅,生於1964年,1981年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工刀馬、花衫,1984年進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先後求教於劉秀榮、馬祥麟、李金鴻、冀韻蘭、閻世善、崔榮英、陶漢祥、朱寶義、吳祥珍等名家,1988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為師,是一位優秀的青年刀馬旦演員。
5、杜近芳,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杜近芳(1932年,農歷壬申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演員,女,1932年生於北京。她曾獲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平聯歡節金質獎章。京劇演員,工旦行,師承梅蘭芳,王瑤卿。從1951年起成為國家演員,在中國文化部中國戲曲研究院的實驗京劇團工作。
與李少春、葉盛蘭等固定合作,曾隨團到多國演出。與李少春共同主演的新編歷史(古裝)京劇《野豬林》(飾演林沖妻子張氏)在1962年由崔嵬、陳懷皚合作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肆』 現代京劇大師有哪些
1、於魁智
於魁智,回族 ,1961年12月15日出生於遼寧沈陽,京劇表演藝術家,老生演員,研究生學歷,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
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正局級),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黨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90年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3年獲梅蘭芳金獎、2003獲中國金唱片獎。
2004年推出專輯《於魁智老生唱腔》。2004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國粹之聲,開創了中國京劇藝術的先河。2015年11月10日至26日,於魁智攜《楊門女將》和全本《霸王別姬》兩部經典劇作赴英國的利物浦和倫敦進行了9場演出。
2、梅葆玖
梅葆玖,祖籍江蘇泰州,出生於上海思南路,京劇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梅葆玖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梅派藝術傳人,原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
梅葆玖的代表作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洛神》、《西施》等。2016年4月25日上午11時許,京劇大師梅葆玖病逝,享年82歲。
3、孟廣祿
孟廣祿,天津人,當代著名京劇藝術家,中共黨員,現任中國劇協副主席,天津青年京劇團團長 。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全國文化系統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七大代表。在2013年2月1日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通過為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5年7月16日,當選第八屆中國劇協副主席。2018年10月12日,當選為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第二屆副主席。
4、王佩瑜
王佩瑜,女,1978年3月4日出生於江蘇蘇州,京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就職於上海京劇院。1992年王佩瑜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專攻老生行當。1999年考入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2001年畢業後進入上海京劇院工作,同年獲得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
2011年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2017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角兒來了》節目。2018年9月24日受邀參加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秋晚會,同年獲得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同年當選為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5、程硯秋
程硯秋,男,原名承麟,滿族索綽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北京人,後改為漢姓程,初名程菊儂,後改艷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
『伍』 京劇大師尚長雲
尚小雲、尚長榮。
『陸』 京劇大師的內容簡介
「走進京劇」叢書(共4冊)是專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及對京劇藝術感興趣的青少年讀者精心打造的融京劇知識、名劇故事、京劇欣賞於一爐的系列叢書,文圖並茂,美不勝收。
譚鑫培、馬連良、楊小樓、梅蘭芳、金少山、裘盛戎,他們或為不同流派的開創者。或為某行當最知名的表演藝術家。但都在京劇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為人稱道。這本《京劇大師》由劉連群主著,《京劇大師》主要介紹了這些最知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展現出他們對京劇藝術的熱愛、追求,以及對京劇藝術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柒』 歷代京劇大師都有誰
清光緒年間,畫師沈蓉圃以彩色繪制同治、光緒時期的十三名崑曲、京劇著名演員的劇裝畫像,傳世以後,稱為「同光十三絕」。畫中繪老生4人:程長庚飾《群英會》之魯肅,盧勝奎飾《戰北原》之諸葛亮,張勝奎飾《一捧雪》之莫成,楊月樓飾《四郎探母》之楊延輝。武生1人:譚鑫培飾《惡虎村》之黃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飾《群英會》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飾《雁門關》之蕭太後,時小福飾《桑園會》之羅敷,余紫雲飾《綵樓配》之王寶釧,朱蓮芬飾《玉簪記》之陳妙常。老旦1人:郝蘭田飾《行路訓子》之康氏。丑角2人:劉趕三飾《探親家》之鄉下媽媽,楊鳴玉飾《思志誠》之閔天亮。 京劇三鼎甲
即京劇三傑、京劇老三傑、京劇前三傑、京劇老三鼎甲、京劇前三鼎甲。指的是京劇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 京劇小三鼎甲
即京劇新三傑、京劇後三傑、京劇新三鼎甲、京劇後三鼎甲。指的是京劇第二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四大須生
京劇第三代的老生演員。隨著時間 推移,"四大須生"的說法也有所變化。
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須生"是指:余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簡稱為余、馬、言、高。其後高因嗓敗,退出舞台。譚富英崛起,"四大須生"又演變為:余、馬、言、譚(富英)。至40與50年代之交,余叔岩、言菊朋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具有全國影響,"四大須生"即為馬、譚、楊、奚,直迄今日。 南麒、北馬、關東唐
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馬連良,東北三省的唐韻笙,都是以做工老生聞名全國的京劇演員。其表演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社會上習稱"南麒、北馬、關東唐",以表示對他們表演藝術的贊譽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
梅蘭芳(1894—1961),江蘇人,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擅長青衣,兼演刀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實踐中,梅蘭芳對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都有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長;台風優美,扮相極佳;嗓音圓潤,唱腔婉轉嫵媚,創造了為數眾多、姿態各異的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鋒》、《貴妃醉酒》、《斷橋》、《奇雙會》、《霸王別姬》和《穆桂英掛帥》等。梅蘭芳曾率京劇團多次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是把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享有國際聲譽的戲曲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學戲,演青衣,受師於梅蘭芳。他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創造,講究音韻,注重四聲,追求「聲、情、美、水」的高度結合,並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一種幽咽婉轉、起伏跌宕、若斷若續、節奏多變的唱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程派」。程硯秋擅長演悲劇,編演過《鴛鴦冢》、《荒山淚》、《青霜劍》、《英台抗婚》、《竇娥冤》等戲,大多表演封建社會婦女的悲慘命運。
尚小雲(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學藝,14歲時被評為「第一童伶」。初習武生,後改正旦,兼演刀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寬亮,唱腔以剛勁著稱,世稱「尚派」。代表作有《二進宮》、《祭塔》、《昭君出塞》、《梁紅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幗英雄和俠女烈婦。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學藝,19歲改演京劇,扮演花旦、刀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戲旦角藝術之長,熔京劇花旦的表演於一爐,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荀派」。擅長扮演天真、活潑、溫柔一類婦女角色,以演《紅娘》、《金玉奴》、《紅樓二尤》、《釵頭鳳》、《荀灌娘》等劇著名。京劇四小名旦
張君秋(1920-1997)
祖籍江蘇丹徒。父滕聯芳,母張秀琴(河北梆子青衣演員),在母親的熏陶之下,自幼喜歡上了戲曲藝術。由於家境窘迫,張君秋只讀了幾年私塾,便輟學學藝。他天生聰伶,經李多奎介紹,拜李凌楓為師,學習京劇青衣(李凌楓,字緝之,江蘇嘉定人,原學醫,私淑程派,後拜王瑤卿),拜師後他刻苦學藝,靠著他的天賦和對藝術的靈感,進步很快。1935年,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次登台,以一出《女起解》唱紅。1936年,北京《立言報》舉行公開投票選舉,推選「四大童伶」,張君秋與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被選中,成為「四大名旦」後的「四小名旦」之一。報界對他高度評價「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婉轉多音,似程;做工,穩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嬌、媚、脆、水」,甜潤清新,高低隨意,舒展自如,梅派的華麗,尚派的剛勁,程派的輕柔,荀派的婉約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藝術風格之中。他最初同雷喜福合作,相繼又同王又宸、孟小冬、譚富英、馬連良合作,其中與馬連良合作時間最長,演出最多的劇目有,《四郎探母》飾鐵鏡公主,《龍鳳呈祥》飾孫尚香,《紅鬃烈馬》飾王寶釧,《打漁殺家》飾肖桂英、《大、探、二》飾李艷妃、《法門寺》飾宋巧姣及《審頭刺湯》、《四進士》、《三娘教子》、《蘇武牧羊》等。張君秋善於吸收多門類藝術為我所用,不斷創新,通過他的再創作,使老戲唱出了新韻。
張君秋的藝術成就在於他幾十年不懈的朝夕研磨,博採眾長,大膽對京劇唱腔進行改革創新,努力探索,創立了風靡海內外的張派藝術。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張派藝術已初見端倪。至1956年,一出《望江亭》,標志著張派藝術的正式形成,為內外行所公認。他的《狀元媒》、《金山寺·斷橋·雷峰塔》、《劉蘭芝》、《西廂記》、《詩文會》、《楚宮恨》、《綵樓記》、《憐香伴》、《春秋配》、《女起解·玉堂春》和《珍妃》、《秋瑾》等,都在唱腔藝術上達到了完美的程度。他講求科學運用演唱技巧,保持共鳴位置的准確和氣息的暢通,音域十分寬廣,京劇的十三道轍口經他演唱均應付自如。他的表演端莊含蓄,自然率真,化妝服飾講求人物和處境的協調達到藝術完美。張君秋先生在我國京劇藝術領域中尤其是旦角行當創作的表演藝術家中,是一位承前啟後、勇於探索、大膽革新、不懈追求的優秀戲曲表演藝術家。
1956年張君秋的北京市京劇三團和馬連良京劇團,譚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劇二團合並,組成了陣容強大的北京京劇團。此名家合作,流派紛呈,百花爭艷。在劇目設置、唱腔創作、表演技巧、舞台美術以及服裝道具等各個方面做了較為全面的革新創造,成為當時菊壇一大盛事。同時,張君秋的藝術創作,此時也到達了顛峰階段。張君秋的學生遍及全國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薛亞萍、李炳淑、楊春霞、楊淑蕊、王婉華、雷英、張靜琳、王蓉蓉、趙秀君等。
宋德珠(1918-1984)
名寶祿,字穎之,原籍天津,生於北京。12歲人中華戲曲職業專科學校,從閻嵐秋、朱桂芳學武旦,又從余玉琴、郭際湘、諸如香、王瑤卿諸名家學花旦及青衣。畢業後又得程硯秋、於連泉指點。他扮相英武秀麗,身段矯健秀美,「打出手」迅捷穩准,有深厚的武功與蹺功,以擅演武旦和刀馬旦戲稱著,劇目有《楊排風》、《扈家莊》、《小放牛》、《金山寺》、《戰金山》、《泗州城》等。新排劇目有《蝶戀花》、《花貓戲翠屏》、《碧血桃花》、《冰玉胭脂》等,表演頗具乃師閻派風范,與李世芳、毛世芳、張君秋共稱「四小名旦」。
新中國建立後,曾任教於河北省藝術學校。
李世芳(1921-1947)
生於1921年,卒於1947年,其父是山西梆子名旦李子健。他幼入富連成科班,專工青衣、花旦,受教於尚小雲、蕭長華、魏蓮芳等名師,因嗓音明亮甜潤,扮相雍容華貴,未出科即以「小梅蘭芳」享名。做為「世」字班高材生,《霸王別姬》、《碧游宮》、《盤絲洞》等戲均由其主演。1936年正式拜梅蘭芳為師,出科後即以梅派傳人組班演唱,與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並列「四小名旦」。
令人痛心的是:1946年底,他赴上海演出完畢後於1947年1月5日乘機返京,途經青島上空時,因飛機遇霧撞山而罹難,時年僅26歲。
毛世來(1921-不詳)
山東掖縣人。9歲入富連成科班,工花旦,兼演武旦。原籍山東掖縣,久居北京。7歲入富年成科班學藝,受業於蕭長華、於連泉、王連平。曾拜師梅蘭芳。在科班學習時期即己享名,曾被選為」四大童旦」之一。
19歲滿師,組班「和平社」,轉演於上海、天津、北京、山東等地,此期間又拜尚小雲、荀慧生、趙桐珊為師。尚小雲倍加提攜,如在《乾坤福壽鏡》中讓其配演壽春,在觀眾中印象日深。先後與周信芳、蓋叫天、李少春、李萬春、葉盛章、葉盛蘭合作演出。
毛世來嗓音清亮,白口清麗乾脆。扮相俊俏,蹺工極佳,以能唱擅做、文武兼備名重一時。善於刻畫各種性格的人物,花旦、閨門旦、潑辣旦、武旦演來均能惟妙惟肖。尤擅長演花旦戲,潑辣雖不及筱翠花,但嬌小玲瓏,嫵媚動人,有「小筱翠花」之號。擅長劇目有《鐵弓緣》、《英傑烈》、《紅娘》。 新「四小名旦」。 1947年因李世芳在青島罹難,宋得珠又一時息影舞台,是年北京《紀事報》倡議再進行新「四小名旦」選舉。8月1日開始投票,9月15日揭曉,歷時45天。張君秋名列榜首,陳永玲、許翰英當選。名次為張君秋35730票、毛世來27256票、陳永玲24309票、許翰英23578票。選舉後他們又在華樂劇院同台合作演出〈四白蛇傳〉。許翰英演《游湖借傘》、陳永玲演《水漫金山》、毛世來演《斷橋.合缽》、張君秋演《狀元祭塔》。連演三天,場場爆滿,一時傳為梨園美談。張君秋也由此獲得「祭塔旦」的美稱。但為了和前"四小名旦"相區別,陳永玲、許翰英被稱為後「四小名旦」或新「四小名旦」。 唐 另外還有王瑤卿、陳德霖、金少山、李多奎、郝壽臣、楊小樓、蕭長華、孟小冬、候喜瑞、雷喜福、於連泉、徐碧雲、馬富祿、裘盛戎、葉盛章、葉盛蘭、高盛麟、李盛澡、孫盛武、楊盛春、厲慧良、袁世海、趙燕俠、關肅霜、杜近芳等,這都是50年代之前的著名演員。
『捌』 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是誰
梅蘭芳(1894.10.22-1961.8.8),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出身於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腳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玖』 我國最有名的京劇大師是誰
梅蘭芳
『拾』 著名京劇大師
梅尚程荀 余言高馬 馬譚楊奚 毛張李宋 馬譚張裘 南麒北馬關外唐 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