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喬伊斯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喬伊斯,1882年2月2日生於都柏林一個窮公務員的家庭。1898年進入都柏林大學專攻現代語言。1902年畢業後赴巴黎學醫。1903年,由於母親病危暫時回鄉,開始寫短篇小說。1904年結婚後到義大利和瑞士旅行,並宣布「自願流亡」,與天主教會統治的愛爾蘭徹底決裂。他先後在羅馬、的里雅斯特、蘇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語為生,同時從事創作。1920年定居巴黎,專門寫作小說。
喬伊斯認為,只有徹底擺脫愛爾蘭宗教、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他才能完全客觀地描繪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通過描寫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層市民日常生活中平凡瑣碎的事物,揭示了社會環境給人們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帶來的幻滅與悲哀,對愛爾蘭的社會風尚表現了蔑視與反感。
《青年藝術家的肖像》(1916)是喬伊斯的一部自傳體中篇小說,客觀反應了當代西方文學對生活所產生的深刻的影響。
喬伊斯用了7年時間寫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這部長篇小說的主人公利厄波爾·布盧姆是都柏林一家報紙的廣告推銷員,小說用許多逼真的細節描寫故事情節,實質上是現代西方社會中人的孤獨與絕望的寫照。喬伊斯把小說的主人公和荷馬史詩《奧德修紀》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奧德修斯)相比擬,把他在都柏林的游盪和尤利西斯的10年飄泊相比擬,而且全書18章一一和荷馬史詩中的情節相對應,通過全面的對比渲染了現代西方社會的腐朽與墮落,突出了人的渺小與悲哀。
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廣泛運用了「意識流」的創作手法,形成一種嶄新的風格,成為現代派小說的先驅。小說出版後,其中某些詞句被認為「淫穢」而受到指責,因此長期被禁止在英美發行。直到美國法官沃爾西在1933年12月6日作出了解除禁令的決定後,這部巨著才公開與英美的讀者見面。
喬伊斯在晚年幾乎雙目失明,但仍然埋頭寫作,經過十幾年的艱巨勞動完成了最後1部長篇小說《為芬尼根守靈》(1939)。作者自稱這是他的一部傑作。小說圍繞著人類歷史上死亡與復活的循環往復這個中心主題,描寫了都柏林一家小酒館老闆伊爾威克(他代表一切人)夢中的經歷,表現當代世界已進入死亡期的最後混亂。作品以多種方式使用多種語言,綜合構成復雜的意義群,因而這部小說比《尤利西斯》更加隱晦。
喬伊斯的其他作品還有抒情詩集《室內樂集》(1907)和《一分錢一首的詩》(1927),劇本《流亡者》(1918)。
喬伊斯於1941年1月13日病逝。
2. 英國小說家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集中的第三篇<<阿拉比>>,求英文原文
http://www.docin.com/p-379165869.html
3. 喬伊斯創作出了哪些作品
一些作家和評論家在談論喬伊斯時卻猶豫得多。他們認為,閱讀者每說出一句關於喬伊斯作品的話,都會像強迫症患者一樣自問:「他是這個意思嗎?」也必然會面對別人的疑問:「你讀懂了嗎?」讀不懂,是喬伊斯面臨的最大指責。晦澀,不是喬伊斯的特質。但只有喬伊斯的晦澀,會讓人惱怒。更何況,迄今對於喬伊斯的評價與爭議,都還只是建立在幾乎不觸及他最後一部作品《芬尼根守靈夜》的基礎上。這部被博爾赫斯稱為「沒有生氣的同形異義文字游戲的編織物」的作品,其意義與價值早在寫作過程中,就受到龐德等喬伊斯同代人的懷疑,他們曾對作者進行規勸,認為他不應該不負責任地浪費自己的天賦與才華。喬伊斯的妻子諾拉則乾脆惱火地斥責道:「你就不能寫一點別人看得懂的東西?」
4. 哪裡有下短篇小說集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都柏林人》(翻譯版本)
搜一下:哪裡有下短篇小說集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都柏林人》(翻譯版本)
5. 幫我寫一篇 詹姆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死者》的讀後感 1000字 就行 不要復制黏貼的
詹姆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死者》的讀後感 1500字:
詹姆斯•喬伊斯,以其細膩的富有現實主義的筆觸寫下了十五個短篇,十五種不同的人生,他們又都互不認識獨自生存於二十世紀初的愛爾蘭 。喬伊斯的這些在某個片段聚集起來的人們,他們的生命沒有開始,我們也無從知曉他們的結局,留給我們的只有冷眼旁觀者的寫實和嘲諷。寥寥幾段文字,喬伊斯就能把一個環境,一個人物本該有的情緒展現在我們面前,他筆下一個故事有時總讓我覺得結束的那麼突然,也許,正是這份突然給閱讀留下了最深遠的回味,每一片段里的生命都應該穿越現實的存在下去,重生,抑或墮落,那是生命的選擇,作者沒有這個權力。
十五個故事以死亡開始,同樣以死亡結束。他們之間本沒有聯系,但是作者運用相同的結構模式,又讓我們隱隱地覺得他們之間某種屬於一個時代,一個名族的特性。閱讀《都柏林人》,彷彿是在看一部分集電影,由十五個片段組成,他們的主色調永遠是黑白,偶爾有一些特別扎眼的亮色被插入,黑白與亮色調視覺效果的沖擊,光影的運用,要是拍成電影,《罪惡都市》的色彩、格調應該是適合的。
詹姆斯.喬伊斯是二十世紀里一位偉大的愛爾蘭小說家,也是西方現代主義小說的傑出代表。他的創作對西方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和狄更斯一起被譽為莎士比亞之後兩位最偉大的用英語創作的作家。 《死者》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中的壓卷之作,是該集的高潮與總結,歷來被譽為英語文學中的名著佳作。綜觀小說《死者》的敘事脈絡,喬伊斯通過晚會以及晚會後的幾個場景描述了主人公加布里埃爾在不同場景中,相繼與三個女人交鋒屢屢受挫之後,心態發生的種種變化,揭示了他逐步走向自我,認識自我,以及最後「頓悟」的心路歷程,但是,從《死者》結尾有關「頓悟」和「漫天飄舞的大雪」描述中,讀者並不能直接感受到主人公此刻究竟「悟」出了什麼。故事的結尾和加布里埃爾的未來隱沒在充滿著象徵意義的文字之中。一切不在是明白和清晰可辯的。它的寓意需要閱讀主體去解讀和闡釋。事實上,喬伊斯作品中所表現的意義含糊就是對傳統解讀的有力質疑。 興起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解構主義批評方法旨在消解文本中意義的確定性和單一性,因而為文學作品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方式。本文試圖運用解構批評方法,尤其是雅克·德里達的「異延」解構觀點對《死者》進行具體分析。「異延」是德里達解構主義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產生差異的差異」。德里達通過異延消解了西方傳統中形而上學的「邏格斯中心主義」和「語音中心主義」,從而說明了任何一種追尋單一本原的活動都是徒勞的。 全文由四章構成。 第一章分三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簡要介紹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第二部分簡要介紹小說《死者》及其主題並從中選取兩個最具爭議性的互相矛盾的主題「死亡」和「新生」作為本文的論述對象;第三部分介紹迄今為止在文學評論上對《死者》所形成的一些觀點。 第二章介紹解構主義的主要觀點,尤其是德里達「異延」觀點,旨在為後面的文本分析提供理論准備;第三章主要用「異延」觀點分析文本中出現的關鍵詞彙「死者」、「西部」,說明由於語言及意義的含糊,導致了作為意義歸宿的「在場」已經不復存在,符號的確定意義被層層延異下來,又向四面八方指涉開去,猶如種子一樣到處播撒,因而它根本沒有中心可言。從而從文本中一句話「該是他動身去西方旅行的時候了(孫粱等譯:263)」著手(這句話是理解整個文本主題的關鍵),來探討兩個最富爭議的互相對立的主題:死亡和新生,指出導致這兩種互相對立的主題能在同一文本中合理存在的原因,是由於該文本自身存在的矛盾因素導致了文本意義的含糊,從而造成了文本意義的不確定,即文本中心意義(主題)的缺失。是文本自己消解了自己。同時,主題意義的不確定也體現了對傳統解讀的顛覆。 第四章的結語部分對上述章節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最後的結論是:由於文本中互相矛盾的、不確定的因素及語言和意義的含糊性而導致了中心意義的缺失,從而說明文本具有意義含混和自我消解的特徵。同時,小說《死者》主題意義的開放性,給讀者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闡釋空間,這也正是它被讀者廣泛關注的魅力所在。
6. 怎麼評論詹姆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阿拉比>啊
這不是我寫的,是格非寫的,比較權威了……當然,第一個問題不能完全回答
——————————
如果讓我從世界范圍內挑選10篇最好的短篇小說,我想我一定會選《阿拉比》。
記得有一年在廣州,我和蘇童在賓館里聊天,說起彼此珍視的短篇小說,我們不約而同第一個想到的,竟然就是《阿拉比》。我認為蘇童喜歡《阿拉比》是有道理的,因為他自己的寫作中,曾有一時期寫出了不少可愛的鄉村少年形象,我覺得那些形象是真實而令人難忘的,和喬伊斯一樣,它復活了我們自己對於少年生活的許多記憶,或者說記憶、情感和想像的片斷,而且我也覺得,蘇童的文筆與寫《阿拉比》的喬伊斯也有幾分相似,有點漫不經心,大大咧咧,但卻充滿了詩意。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另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有一位學生在聽過我的課後,回去讀了《阿拉比》,但有一個問
題始終在折磨她:喬伊斯為什麼在《阿拉比》的開頭要寫「教士」,這個「教士」與整個故事一點關系也沒有。而且,作者多次寫到街上的房屋,寫到各種各樣的氣味,寫到燈火、雨、玻璃窗和花壇,在我的這個學生看來,作者沒有必要這么嘮嘮叨叨,完全可以更簡潔一點。她的另一個問題是,她一點也沒覺得這篇小說有什麼了不起,或者說有什麼感人的地方。我記得那天她說了很多意見,但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文筆為何那樣瑣碎(為何東拉西扯),他那樣做是否有必要。第二,這篇小說有何意義,我們閱讀這樣的故事究竟能獲得怎樣的愉悅或教益?
為了回答她的第二個問題,我記得我給她講了一個小故事,我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男孩老愛往金沙江路的百貨商店跑,常常買回來一些牙刷、牙膏和香皂,他並不缺少這些用品,可他總是不斷地購買這些無用的東西,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獲知了他的一個小小的秘密,他喜歡那個櫃台的女售貨員。
說「喜歡」也許不確切,說「愛情」又有點過分,他是只滿足看她一眼,最好,能夠與她說上一兩句話。當他和我成了好朋友之後,我常常看見他吃著飯,兩眼就發直,嘴裡還不住地喃喃自語:「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和她說上一兩句話。」後來,知道他秘密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同學們遇見他,往往第一句話就問:「怎麼樣,金沙江路的百貨商店去過了嗎?」他也並不怎麼生氣,往往紅了臉,不聲不響地走開了。當然他最終也沒有和她說上話,直到畢業,他還是想著這個售貨員。
在我看來,這個小男孩就是喬伊斯筆下的那個「我」,女售貨員就是曼根的姐姐,而這個真實的故事就是《阿拉比》。我常常想,假如我的這個朋友猶猶豫豫地來到櫃台餞,從牛仔褲里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幣,心懷鬼胎地對那個漂亮的女售貨員說:買一塊肥皂,而售貨員說,「你要買什麼牌子的肥皂?」,只消這一句話,我的朋友就得救了,他會不會象《阿拉比》中的那個少年一樣,淚水奪眶而出?
現在我試著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喬伊斯在這篇小說中也使用了他自己稱之為「卑瑣」的文體,東拉西扯,漫不經心,我覺得他這樣處理語言,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必須的。因為在這個故事中,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尚未發生,小說中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戲劇沖突,有的只是少年人憂郁而狂亂的想像或幻想。小男孩為什麼喜歡曼根的姐姐?因為他想跟她說話,喜歡她走起路來左右搖晃的辮子,喜歡她站在欄桿前被月光照亮的身影,她的棕色有碎花的裙子,身體的曲線,擱在欄桿上的手以及裙子的鑲邊。當他看不見她的時候,她的名字就是秘密的快樂的中心;他捧著聖餐杯,在做禱告或唱贊美詩的時候,她的名字也會脫口而出,繼而熱淚盈。小男孩為什麼要去阿拉比市場?是因為她第一次跟她說話時,無意中提到了這個詞,Araby,這個詞從此具有了魔力,它的音節在靜謐中隱隱回響。
喬伊斯在敘事中的漫不經心,恰好迎合了小男孩內心的憂郁和空,他「愛上」了曼根的姐姐,並沒有十分具體的理由,這種愛之所以產生,是與少年的游戲,街道的目光,雨,這些物象和環境分不開的。作者為什麼要寫到死去的教士?因為教士居住過的後客廳註定了要與曼根的姐姐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是記憶和想像的策源地,是
觀察戀人的理想場所。簡潔而瑣碎,這是喬伊斯的敘事的特點,在本篇中,卻是恰到好處,少年的青春沖突就是那麼簡單、美妙、漫無邊際,充滿了憂傷。
7. 說一說你覺得最值得推薦的短篇小說集
劉慶邦的短篇都很贊
8. 尋喬伊斯代表作品與簡介
詹姆斯·奧古斯汀·艾洛依休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愛爾蘭作家和內詩人,20世紀最重要容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長篇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的蘇醒》(1939)。
9. 小雲朵(A Little Cloud),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短篇小說
不知道。。。。。。。。。。。。。。。。。。。。。。。。。。。。。。。。。。。。。。。。。。。。。。。。。。。。。。。。。。。。。。。。。。。。。。。。。。。。。。。。。。。。。。。。。。。。。。。。
10. 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代表作是什麼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後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
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描寫下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顯示社會環境對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毀滅。自傳體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1916)以大量內心獨白描述人物心理及其周圍世界。代表作長篇小說《尤利西斯》(1922)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悲觀。後期作品長篇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1939)借用夢境表達對人類的存在和命運的終極思考,語言極為晦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