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題目 要求:不能寫大家都寫爛的小說。最好是英文短篇小說。只要一個題目,角度新穎些許
皇帝的新衣
快樂王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
競選市長
小王子
Ⅱ 5篇外國散文加鑒賞 散文最好短一點的
《雪夜》
作者:(法)莫泊桑
黃昏時分,紛紛揚揚地下了一天的雪,終於漸下漸止。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彷彿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進入了夢鄉。或近或遠的山谷、平川、樹林、村落……在雪光映照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雪後初霽的夜晚,萬籟俱寂,了無生氣。
驀地里,從遠處傳來一陣凄厲的叫聲,沖破這寒夜的寂靜。那叫聲,如泣如訴,若怒若怨,聽來令人毛骨悚然!喔,是那條被主人放逐的老狗,在前村的籬畔哀鳴:是在哀嘆自己的身世,還是在傾訴人類的寡情?
漫無涯際的曠野平疇,在白雪的覆壓下蜷縮起身子,好像連掙扎一下都不情願的樣子。那遍地的萋萋芳草,匆匆來去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無跡可尋,只有那幾棵百年老樹,依舊伸展著槎牙的禿枝,像是鬼影憧憧,又像那白骨森森,給雪後的夜色平添上幾分悲涼、凄清。
茫茫太空,黯然無語地注視著下界,越發顯出它的莫測高深。雪層背後,月亮露出了灰白色的臉龐,把冷冷的光灑向人間,使人更感到寒氣襲人;和她做伴的,惟有寥寥的幾點寒星,致使她也不免感嘆這寒夜的落寞和凄冷。看,她的眼神是那樣憂傷,她的步履又是那樣遲緩!
漸漸地,月兒終於到達她行程的終點,悄然隱沒在曠野的邊緣,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回光在天際盪漾。少頃,又見那神秘的魚白色開始從東方蔓延,像撒開一幅輕柔的紗幕籠罩住整個大地。寒意更濃了。枝頭的積雪都已在不知不覺間凝成了水晶般的冰凌。
啊,美景如畫的夜晚,卻是小鳥們恐怖顫栗、備受煎熬的時光!它們的羽毛沾濕了,小腳凍僵了;刺骨的寒風在林間往來馳突,肆虐逞威,把它們可憐的窩巢颳得左搖右晃;睏倦的雙眼剛剛合上,一陣陣寒冷又把它們驚醒;……只是瑟瑟索索地顫著身子,打著寒噤,憂郁地注視著漫天潔白的原野,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長夜早到盡頭,換來一個充滿希望之光的黎明。(最美的散文:世界卷)
賞析∶這是一幅19世紀法國農村雪後初霧的雪景圖,也是一幅當時法國死一般沉寂的社會風景畫。文章寫得形神畢肖,令人拍案叫絕。之所以如此感人至深,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觀察細致入微,抓住了事物特徵。文章極力渲染「萬籟俱寂,了無生氣」的凄涼氣氛。大千世界,「彷彿凝固了」。曠野平疇,芳草和浪蜂蝶陣,都已無跡可尋,連星星也感嘆這寒夜的落寞,小鳥也恐怖顫栗,備受煎熬。2、寫景逐層深入,烘托渲染。作者從黃昏落筆,寫到月亮升空,達到終點,東方露出魚肚白。景色越來越深,景緻越來越奇。用狗吠和像「鬼影」、「白骨」的老樹,像「水晶』認似的冰凌,小鳥的感覺等來烘托渲染,突出了寒夜的悲涼、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3、巧用修辭,描寫出神入化。文章運用象徵和比喻,突出了雪夜的凄冷。用擬人賦予景物以人的情感、知覺和情緒。正如詩人王國維所雲:「一切景語皆情語。」文章正是這樣生動寫景,巧妙而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悲涼、肅殺、毫無生氣的社會的強烈憤慈。4、結尾奇瑰,畫龍點睛。作者借小鳥的希望點明主旨,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對社會變革的殷切企盼,對新生活的強烈渴望。給凄涼的寒夜點亮溫暖的火光,盼望漫漫未央的長夜早到
《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
作者:(法)盧梭
為了到花園里看日出,我比太陽起得更早;如果這是一個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來訪擾亂這一天的清寧。我用上午的時間做各種雜事。每件事都是我樂意完成的,因為這都不是非立即處理不可的急事,然後我匆忙用膳,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歡迎的來訪者,並且使自己有一個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熱的日子,在中午一時前我就頂著烈日帶著芳夏特〔芳夏特〕盧梭養的一條狗的名字出發了。由於擔心不速之客會使我不能脫身,我加緊了步伐。可是,一旦繞過一個拐角,我覺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動而愉快地鬆了口氣,自言自語說:「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從此,我邁著平靜的步伐,到樹林中去尋覓一個荒野的角落,一個人跡不至因而沒有任何奴役和統治印記的荒野的角落,一個我相信在我之前從未有人到過的幽靜的角落,那兒不會有令人厭惡的第三者跑來橫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間。那兒,大自然在我眼前展開一幅永遠清新的華麗的圖景。金色的燃料木、紫紅的歐石南非常繁茂,給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悅;我頭上樹木的宏偉、我四周灌木的纖麗、我腳下花草的驚人的紛繁使我目不暇接,不知道應該觀賞還是贊嘆;這么多美好的東西爭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眼花繚亂,使我在每件東西面前留連,從而助長我懶惰和愛空想的習氣,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輝煌的所羅門也無法同它們當中任何一個相比。」
我的想像不會讓如此美好的土地長久渺無人煙。我按自己的意願在那兒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輿論、偏見和所有虛假的感情遠遠驅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遷進這大自然的樂園。我將把他們組成一個親切的社會,而我相信自己並非其中不相稱的成員。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個黃金的世紀,並用那些我經歷過的給我留下甜美記憶的情景和我的心靈還在憧憬的情境充實這美好的生活,我多麼神往人類真正的快樂,如此甜美、如此純潔,但如今已經遠離人類的快樂。甚至每當念及此,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啊!這個時刻,如果有關巴黎、我的世紀、我這個作家的卑微的虛榮心的念頭來擾亂我的遐想,我就懷著無比的輕蔑立即將它們趕走,使我能夠專心陶醉於這些充溢我心靈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認,我幻想的虛無有時會突然使我的心靈感到痛苦。甚至即使我所有的夢想變成現實,我也不會感到滿足:我還會有新的夢想、新的期望、新的憧憬。我覺得我身上有一種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填滿的無法解釋的空虛,有一種雖然我無法闡明、但我感到需要的對某種其他快樂的嚮往。然而,先生,甚至這種嚮往也是一種快樂,因為我從而充滿一種強烈的感情和一種迷人的感傷──而這都是我不願意舍棄的東西。
我立即將我的思想從低處升高,轉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轉向事物普遍的體系,轉向主宰一切的不可思議的上帝。此刻我的心靈迷失在大千世界裡,我停止思維,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學的推理;我懷著快感,感到肩負著宇宙的重壓,我陶醉於這些偉大觀念的混雜,我喜歡任由我的想像在空間馳騁;我禁錮在生命的疆界內的心靈感到這兒過分狹窄,我在天地間感到窒息,我希望投身到一個無限的世界中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夠洞悉大自然所有的奧秘,我也許不會體會這種令人驚異的心醉神迷,而處在一種沒有那麼甜美的狀態里;我的心靈所沉湎的這種出神入化的佳境使我在亢奮激動中有時高聲呼喚:「啊,偉大的上帝呀!啊,偉大的上帝呀!」但除此之外,我不能講出也不能思考任何別的東西。遺忘,但他們肯定不會把我忘卻;不過,這又有什麼關系?反正他們沒有任何辦法來攪亂我的安寧。擺脫了紛繁的社會生活所形成的種種塵世的情慾,我的靈魂就經常神遊於這一氛圍之上,提前跟天使們親切交談,並希望不久就將進入這一行列。我知道,人們將竭力避免把這樣一處甘美的退隱之所交還給我,他們早就不願讓我呆在那裡。但是他們卻阻止不了我每天振想像之翼飛到那裡,一連幾個小時重嘗我住在那裡時的喜悅。我還可以做一件更美妙的事,那就是我可以盡情想像。假如我設想我現在就在島上,我不是同樣可以遐想嗎?我甚至還可以更進一步,在抽象的單調的遐想的魅力之外,再添上一些可愛的形象,使得這一遐想更為生動活潑。在我心醉神迷時這些形象所代表的究竟是什麼,連我的感官也時常是不甚清楚的;現在遐想越來越深入,它們也就被勾畫得越來越清晰了。跟我當年真在那裡時相比,我現在時常是更融洽地生活在這些形象之中,心情也更加舒暢。不幸的是,隨著想像力的衰退,這些形象越來越難以映入腦際,而且也不能長時間的停留。唉!正在一個人開始擺脫他的軀殼時,他的視線卻被他的軀殼阻擋的最厲害! (最美的散文:世界卷)
賞析∶ 《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文章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崇尚個性、蔑視世俗觀念的思想。文章一開始就用簡潔的語調自己在一天里如何擺脫來訪者,接著又飽含激情的描述了他所看到的自然極其清新華麗、生機無限。甚於自然這個甜美、純潔的世外桃源,盧梭陶醉了,忘卻了塵世的紛繁、虛偽、偽善、偏見,充滿了夢想、憧憬。
《無知的樂趣》
作者:(英國)羅伯特
編輯:山間溪流
同一個普通城裏人在鄉下散步,而不對他的無知的領域象海洋那樣寬闊感到驚訝是不可能的。成千上萬的男女活著然後死去,一輩子也不知道山毛櫸和榆樹之間有什麽區別,不知道烏鶇和畫眉的啼鳴有什麽不同。我們整整一生都有鳥生活在我們的周圍,然而我們的觀察力是如此微弱,以致我們中間許多人弄不清楚蒼頭燕雀是否會唱歌,說不出布穀鳥是什麽顏色。我們象孩子似地爭論布穀鳥是否飛的時候總是唱歌還是僅僅有時候在樹枝上唱歌,爭論查普曼(英國作家和翻譯家)的下面兩行詩是根據他的想像呢,還是根據他對大自然的認識寫的:
當布穀鳥在翠綠的橡樹懷中歌唱,
初次使人們在明媚春天心花怒放。
然而,這種無知並不完全是可悲的。從這種無知我們可以得到有所發現的樂趣。這種樂趣是經常的,只要我們足夠無知。
博物學家的幸福在某種程度上也依靠他的無知,無知給他留下這類新天地讓他去征服。他可能在書本上已經達到了知識的頂峰本身,但,在他用自己的眼睛證實每一個光輝的細節之前,他仍然感到是半無知的。他希望親眼看見雌布穀鳥一種罕見的情景——在地上下蛋然後用嘴把蛋叼到窩裏(在這窩裏註定要發生殺害幼鳥的事件)去。他將一天又一天地坐在那裏,望遠鏡緊貼著眼睛,為的是親自確認或駁斥這樣的說法,說布穀鳥確實是在地上而不是在窩裏下蛋的。如果他是十分有幸竟然發現了這種最遮遮掩掩的鳥在下蛋,那麽也仍然有其它領域在等待他去征服,有一大堆有爭論的問題等待他去解答。無疑,科學家們迄今沒有理由為他們錯過的無知而哭泣。要是他們似乎什麽都懂,那麽這僅僅是因為你我幾乎什麽都不懂。在他們發掘出的每一個事實下面總是有一筆無知的財富在等待著他們。
我曾經有一次聽到一位聰明的太太問,新月是否總是在相同的星期幾出現。她補充說也許最好是不知道,因為,如果人們事先不知道什麽時候、在天上的哪個地方能夠看見新月,那麽它的出現總會給人帶來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對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動時間表的人們,新月也總是出乎意料地來到的。我們並不會因為我們對一年四季的職司有足夠的知識,知道要在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裏,去找報春花,而在發現一株早開的報春花時就不那麽高興。我們也知道蘋果樹是在結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結果子之後開花的,但當五月份我們到一家果園去度假日時,這並不會減少我們對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驚訝。
一位當代的英國小說家曾經有一次被外國人問到:在英國,最重要的莊稼是什麽。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黑麥。」象這樣的完全的無知,在我看來似乎帶有豪言壯語的味道;但是,即使是不識字的人的無知也是巨大的。使用電話機的普通人解釋不了電話機是怎樣工作的。他把電話、火車、鑄造排字機、飛機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正象我們的祖先把福音書中的奇跡視作理所當然的東西一樣。對這些東西,他既不懷疑也不理解。我們每一個人好象只是調查了一個小圈子裡面的事實並把這些事實變成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外的知識被大多數人看作是華而不實的東西。然而我們還是經常對我們的無知作出反應,加以反對的。我們不時地喚起自己並思考。我們喜歡對什麽事情都思考——思考死後的生活或思考那些象據說曾經使亞裏士多德感到困惑的問題——「為什麽從中午到子夜打噴嚏是好的,但從半夜到中午打噴嚏則是不吉利的」——人類感受過的最大歡樂之一是:迅速逃到無知中去追求知識。無知的巨大樂趣,歸根結蒂,是提問題的樂趣。已經失去了這種樂趣的人或已經用這種樂趣去換取教條的樂趣(這就是回答問題的樂趣)的人,已經在開始僵化。人們羨慕象喬伊特(本傑明,1817—1893,英國古典學者。—譯者)那樣愛一問到底的人,他在六十歲之後還坐下來學習生理學。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在到達他這個年齡以前很久就已經失去了無知感。我們甚至對我們象松鼠那樣積攢的一點知識感到自負,並把不斷增長的年齡本身看作是無所不知的源泉。我們忘記了蘇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聞名於世並不是因為他無所不知而是因為他在七十歲的時候認識到他還什麽都不知道。 (來源:網路)
《貝多芬百年祭》
作者:﹝英國﹞蕭伯納
編輯:山間溪流
一百年前,一位雖聽得見雷聲但已聾得聽不見大型交響樂隊演奏自己的樂曲的五十七歲的倔強的單身老人最後一次舉拳向著咆哮的天空,然後逝去了,還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樣地唐突神靈,蔑視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隨從時也總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緊緊的,然後從他們正中間大踏步地直穿而過。他有一架不聽話的蒸汽軋路機的風度(大多數軋路機還恭順地聽使喚和不那麼調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講究尤甚於田間的稻草人:事實上有一次他竟被當做流浪漢給抓了起來,因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這樣破破爛爛的人竟會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這副軀體竟能容得下純音響世界最奔騰澎湃的靈魂。他的靈魂是偉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偉大的這種字眼,那就是說比韓德爾②的靈魂還要偉大,貝多芬自己就會責怪我;而且誰又能自許為靈魂比巴赫③的還偉大呢?但是說貝多芬的靈魂是最奔騰澎湃的那可沒有一點問題。他的狂風怒濤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並不願去控制,這個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詼諧之處是在別的作曲家作品裡都找不到的。毛頭小夥子們現在一提起切分音④就好像是一種使音樂節奏成為最強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聽過貝多芬的第三里昂諾拉前奏曲之後,最狂熱的爵士樂聽起來也像「少女的祈禱」那樣溫和了,可以肯定地說,我聽過的任何黑人的集體狂歡,都不會像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最後的樂章那樣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也沒有另外哪一個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樂曲的陰柔之美使得聽眾完全溶化在纏綿悱惻的境界里,而後突然以銅號的猛烈聲音吹向他們,帶著嘲諷似地使他們覺得自己是真傻。除了貝多芬之外誰也管不住貝多芬;而瘋勁上來之後,他總有意不去管住自己,於是也就成為管不住的了。
這樣奔騰澎湃,這種有意的散亂無章,這種嘲諷,這樣無顧忌的嬌縱的不理睬傳統的風尚——這些就是使得貝多芬不同於十七和十八世紀謹守法度的其他音樂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國革命的精神風暴中的一個巨浪。他不認任何人為師,他同行里的先輩莫扎特從小起就是梳洗干凈,穿著華麗,在王公貴族面前舉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時候曾為了蓬巴杜夫人⑤發脾氣說:「這個女人是誰,也不來親親我,連皇後都親我呢」,這種事在貝多芬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頭蒼熊時,他仍然是一隻未經馴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與當時的傳統和社會很合拍,但也有靈魂的孤獨。莫扎特和格魯克⑥之文雅就猶如路易十四宮廷之文雅。海頓⑦之文雅就猶如他同時的最有教養的鄉紳之文雅。和他們比起來,從社會地位上說貝多芬就是個不羈的藝術家,一個不穿緊腿褲的激進共和主義者。海頓從不知道什麼是嫉妒,曾稱呼比他年輕的莫扎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遠見的,他聽了貝多芬的演奏後說:「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長些,這兩個人恐也難以相處下去。貝多芬對莫扎特有一種出於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樂中給貴族中的浪子唐璜⑧加上了一圈迷人的聖光,然後像一個天生的戲劇家那樣運用道德的靈活性又回過來給莎拉斯特羅⑨加上了神人的光輝,給他口中的歌詞譜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會顯得不相稱的樂調。
群星閃耀貝多芬百年祭貝多芬不是戲劇家;賦予道德以靈活性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可厭惡的玩世不恭。他仍然認為莫扎特是大師中的大師(這不是一頂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確確就是說莫扎特是個為作曲家們欣賞的作曲家,而遠遠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緊腿褲的宮廷侍從,而貝多芬卻是個穿散腿褲的激進共和主義者;同樣的海頓也是穿傳統制服的侍從。在貝多芬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場法國大革命,劃分開了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但對貝多芬來說,莫扎特可不如海頓,因為他把道德當兒戲,用迷人的音樂把罪惡譜成了像德行那樣奇妙。如同每一個真正激進共和主義者都具有的,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對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啟示了十九世紀音樂的各種創新的可能。因此貝多芬上溯到韓德爾,一位和貝多芬同樣倔強的老單身漢,把他作為英雄。韓德爾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魯克,雖然在韓德爾的《彌賽亞》⑩里的田園樂是極為接近格魯克在他的歌劇《奧菲阿》⑾里那些向我們展示出天堂的原野的各個場面的。
因為有無線電廣播,成百萬對音樂還接觸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將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的音樂。充滿著照例不加選擇地加在大音樂家身上頌揚話的成百篇紀念文章將使人們抱有通常少有的期望。象貝多芬同時的人一樣,雖然他們可以懂得格魯克和海頓和莫扎特,但從貝多芬那裡得到的不但是一種使他們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樂,而且有時候簡直是聽不出音樂的由管弦樂器發出來的雜亂音響。要解釋這也不難。十八世紀的音樂都是舞蹈音樂。舞蹈是由動作起來令人愉快的步子組成的對稱樣式;舞蹈音樂是不跳舞也聽起來令人愉快的由聲音組成的對稱的樣式。因此這些樂式雖然起初不過是象棋盤那樣簡單,但被展開了,復雜化了,用和聲豐富起來了,最後變得類似波斯地毯,而設計象波斯地毯那種樂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們跟著這種音樂跳舞了。要有神巫打旋子的本領才能跟著莫扎特的交響樂跳舞。有一回我還真請了兩位訓練有素的青年舞蹈家跟著莫扎特的一闋前奏曲跳了一次,結果差點沒把他們累垮了。就是音樂上原來使用的有關舞蹈的名詞也慢慢地不用了,人們不再使用包括薩拉班德舞,巴萬宮庭舞,加伏特舞和快步舞等等在內的組曲形式,而把自己的音樂創作表現為奏鳴曲和交響樂,裡面各部分乾脆叫做樂章,每一章都用義大利文記上速度,如快板、柔板、諧謔曲板、急板等等。但在任何時候,從巴赫的序曲到莫扎特的《天神交響樂》,音樂總是現出一種對稱的音響樂樣給我們一種舞蹈的樂趣作為樂曲的形式和基礎。
可是音樂的作用並不止於創造悅耳的樂式。它還能表達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賞一張波斯地毯或者聽一曲巴赫的序曲,但樂趣只止於此;可是你聽了《唐璜》前奏曲之後卻不可能不發生一種復雜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準備去面對將淹沒那種精緻但又是魔鬼式的歡樂一場可怖的末日的悲劇,聽莫扎特的《天神交響樂》最後一章時你會覺得那和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的最後樂章一樣,都是狂歡的音樂,它用響亮的鼓聲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從頭到尾又交織著一開始就有的具有一種不尋常的悲傷之美的樂調,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這一樂章又自始至終是樂式設計的傑作。
但是貝多芬所做到了的一點,也是使得某些與他同時的偉人不得不把他當做一個瘋人,有時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顯示出格調不高的一點,在於他把音樂完全用作了表現心情的手段,並且完全不把設計樂式本身作為目的。不錯,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順便說一句,這也是激進共和主義者的特點)使用著舊的樂式;但是他加給它們以驚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產生於思想高度的那種最高的激情,使得產生於感覺的激情顯得僅僅是感官上的享受,於是他不僅打亂了舊樂式的對稱,而且常常使人聽不出在感情的風暴之下竟還有什麼樣式存在著了。他的《英雄交響樂》一開始使用了一個樂式(這是從莫扎特幼年時的一個前奏曲借來的),跟著又用了另外幾個很漂亮的樂式;這些樂式被賦予了巨大的內在力量,所以到了樂章的中段,這些樂式就全被不客氣地打散了;於是,從只追求樂式的音樂家看來,貝多芬是發了瘋了,他拋出了同時使用音階上所有單音的可怖的和弦。他這么做只是因為他覺得非如此不可,而且還要求你也覺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貝多芬之謎的全部。他有能力設計最好的樂式;他能寫出使你終身享受不盡的美麗的樂曲;他能挑出那些最乾燥無味的旋律,把它們展開得那樣引人,使你聽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發現新東西:一句話,你可以拿所有用來形容以樂式見長的作曲家的話來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於別人之處在於他那激動人心的本質,他能使我們激動,並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籠罩著我們。當貝里奧滋聽到一位法國作曲家因為貝多芬的音樂使他聽了很不舒服而說「我聽了能使我入睡的音樂」,他非常生氣。貝多芬的音樂是使你清醒的音樂;而當你想獨自一個靜一會兒的時候,你就怕聽他的音樂。
懂了這個,你就從十八世紀前進了一步,也從舊式的跳舞樂隊前進了一步(爵士樂,附帶說一句,就是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樂隊),不但能懂得貝多芬的音樂而且也能懂得貝多芬以後的最有深度的音樂了
Ⅲ 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
美國歐.亨利<最後一片藤葉><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
歐·亨利
(. Henry, 1862-1910)
作者簡介: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
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宏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
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葯劑師。他在銀行工作時,曾有過寫作的經歷,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葯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歐·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他的創作緊隨莫泊桑和契柯夫之後,而又獨樹一幟。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9月11日出生於北卡來納州中部小城格林斯勃羅。他的父親是地方醫生。他幼年喪母,家境貧寒,從小由祖母撫養。15歲到一個遠房叔叔的葯店裡當學徒。20歲上來到得克薩斯州,先當牧牛人,後到州首府奧斯丁。從1884年起先後當過葯劑師、繪圖員、第一國民銀行的出納員。這一時期他的生活極不安定,但卻為日後寫作積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
1887年7月,他與亞瑟爾·阿斯特斯結婚,1894年10月,銀行發現他的帳目短缺了現金,法院審訊後宣布不予追究,於是他辭職離開了奧斯丁,來到休斯敦的幽默刊物《滾石》當美術編輯,第二年又成為《休斯敦郵報》的專欄作者。這段平靜生活並不長久。1896年聯邦銀行檢察機關又對他開始刑事追究,再次傳訊他。他拋下妻小,流亡到宏都拉斯等地躲避。不久,他得知妻子病危,趕回家探望而被捕。1897年7月,他的妻子因肺病去世。1898年2月,他以貪污銀行公款罪被判5年徒刑,關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
在獄中,他忍受了極大的精神折磨,他的名字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犯人編號。幸虧不久監獄醫務室需要一個葯劑員,他得以重操舊業,還有閑暇時間。1899年歲末,他想到要給女兒一份聖誕禮物。他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寫成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聖誕禮物》。他以一本法國葯典書作者的名字為筆名,投給了《麥克呂爾》雜志,在聖誕節前夕刊登了出來。由此他一發而不可收拾,作品接二連三地發表,歐·亨利的名字隨之聲譽鵲起。1901年7月,他由於「表現良好」,被提前釋放。3年半前他是貪污犯波特,出來時則成了小說家歐·亨利。
歐·亨利定居紐約。他以創作為業。1903年12月,他負責《星期日世界》周刊。從1904年起,他一年要出版一兩本短篇小說集,較著名的有《四百萬》(1906)、《剪亮的燈盞》(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聲》(1908)、《善良的騙子》(1908)、《命運之路》(1909)、《選擇》(1909)、《毫不通融》(1910)、《亂七八糟》、《滾石集》、《流浪兒》和唯一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國王》(1904)等。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歐·亨利除了跟雜志社老闆和出版商打交道外,很少交朋友。1907年,他與薩拉·克里曼結婚。他酗酒的習慣未能改掉,加上早年生活顛沛流離,身體狀況日見衰竭。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紐約逝世,年僅48歲。
走近歐·亨利
——寫在美國作家《歐·亨利全集》出版之際
郭俊峰
距華盛頓州不遠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名叫格林斯波羅的小鎮。1862年9月11日,小鎮里一位不得志的醫生和他美麗纖弱的妻子生了一個大眼睛、不大強壯的孩子。誰也不曾想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孩子以歐·亨利的筆名平步文壇,成為一個深受美國和世界讀者喜歡的偉大小說家,並且在百年之後仍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和魅力。
歐·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他三歲喪母,15歲就走向社會,從事過牧童、葯劑師、
Ⅳ 米歇爾·圖尼埃《少女和死亡》這部短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主要從人性的孤獨和形而上學角度分析要怎麼入手
她在收集死亡.比如:一條絞索,一把左輪手槍,幾只劇毒的蘑菇,一座斷頭台. 她從小熱衷死亡,最大的樂趣是滔滔不絕地背誦歷史上著名人物的死亡方式.比如:聖女貞德,路易十六,查理一世,瑪麗*斯圖亞特. 她對死亡的哲學層面並無興趣,她是完全感性的,且無比敏銳. 她出生於一個公證人的家庭,父親很大歲數才有了她,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她完全信任自己.她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都很獨特.試舉一例:她認為礦泉水和牛奶各自代表了善惡兩極.味酸的食物令人心情愉快,甜膩食物只能令人聯想到罪惡.以上觀之,你大概就能明白,為何美國人如此混蛋. 她死於過度興奮引發的心臟病.當時她已准備去死,從以上介紹的幾種方式當中任選(斷頭台還沒到位)一種或者全用上.她太高興了,竟然在無意當中又為自己的收藏增光添采.在此之前,她已將自己即將離別人世的消息用信件方式告知了她的愛人家人和朋友,他們根本來不及阻止. 米歇爾*圖尼埃是位半路出家的小說家.他學的是哲學,對黑格爾和榮格的思想深有體會,畢生最大的夢想不是把飯碗端穩或者說把小說寫好,而是為十歲左右的孩子寫一部哲學概論.他是法國人.
Ⅳ 外國文學名著欣賞
外國文學名著鑒賞分析《紅與黑》的人物形象塑造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小說,他講述的主人公於連的一生經歷為線索向我們講述了法國19世紀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新的勢力與舊勢力的交鋒,《紅與黑》起初的標題為《於連》,1830年定名為《紅與黑》,並有副標題「1830年紀事」。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作,是因為它最早體現了這一流派的基本特徵。首先,小說直接吸取現實題材,反映現實斗爭。1827年的《法院公報》上登載一個27歲的青年家庭教師槍殺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啟發了司湯達,但小說的故事已與生活中的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用他長期以來對復辟王朝時期生活的觀察,聯系當時的實際,注入他對社會矛盾的認識,使《紅與黑》成為一部反映復辟與反復辟斗爭的形象歷史。作品中的「紅」代表了充滿英雄業績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特別是拿破崙帝國;「黑」代表了教會惡勢力猖獗的復辟時期,作品對社會的種種罪惡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時,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尤其強調環境對人物的影響,也使這部作品成為典範。。沿著於連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和事情。本書的作者司湯達使用了多種手法對人物進行了塑造,使今天的我們讀起來使我們感覺到人物栩栩如生,歷歷在目。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多角度塑造人物,並且使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那麼我們以於連為例子進行分析:一個出身卑微、到處受人歧視的鋸木廠工人,如何在階級意識濃厚的社會里力爭上游?從小城市長家的家庭教師,做到巴黎侯爵的秘書,由於他的神學造詣與謹言慎行,漸漸得到別人的重視;甚至獲得市長夫人與侯爵千金的愛情……然而在拘謹的表象下,年輕人的心卻充滿對英雄的崇拜,對貴族的憎恨,以及想出人頭地的野心。他一步步走向名利之路,也不時和自己內心的矛盾交戰…… <<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曾經參加拿破崙的幾次戰役,離開軍隊後便投身外交界,被派往義大利當領事官。由於他的經歷,司湯達觀察到社會種種不平的現象,特別是貴族階級與教會連手所形成的黑暗勢力,以及新興資產階級人心的反動;促使他開始寫作,完成了這部批判時代社會,剖析人性的<<紅與黑>>。<<紅與黑>>其實是一個象徵性的書名,有人說「紅」是指書中靈魂人物於連,代表小資產階級的叛逆者;「黑」則是指他所反抗的教會、貴族階級及復辟王朝所結合的強大勢力。又有人說「紅」與「黑」代表了當時最熱門的「軍隊」與「教會」。你也可以說「紅」指的是主角於連心中善良、誠實的那一部分,而「黑」則是他內心偽善、憤恨的那一部分。「紅」與「黑」的交戰,主宰了於連的思考與行為;「紅」與「黑」的抗爭,註定了於連悲劇性的下場。而在時代大環境的籠罩下,於連身旁的諸多人物角色,難道不也這樣徘徊在「紅」與「黑」的矛盾掙扎里嗎?像天真單純的雷納爾夫人,初嘗愛情滋味,幸福的狂喜與衷心的悔恨不斷在內心交戰;而高傲的貴族千金拉穆爾小姐則在英雄崇拜的愛情與身分地位、自尊之間猶疑…… 他細膩地描寫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分析他們感情與慾望的細微變化,使讀者得以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你將不僅僅知道故事表層的結果,更洞察造成此一切結果背後的原因,因而獲得更深的沖擊與感動。作者正是用了這種手法讓我們感覺到人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其實作者在無意之中也開啟了現在的一種文學的題材即現在所說的意識流文體。
作者並且通過多方面的展示人物性格向我們展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們還是以於連為代表來分析一下:於連的出生在一個下層的人物為了得到一些東西他要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首先他和雷那爾夫人的愛情就是一種逢場作戲的感覺。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拿破崙式的征服的慾望,他對夫人的激情絕對是一種逢場作戲。當然著只是他的性格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大的側面,比如說:他在神學院的時候為了自己的晉升不惜放棄了自己的很大東西。甚至將一些很是枯燥的東西背誦下來。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這種能力。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於連出於同樣的目的還是佔有了自己侯爵的女兒。當然他的性格中也有一部分是出在自己的原來的階級,這是為統治階級說不可以容忍的所以於連的是也就是順理成章的東西了。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了。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的塑造達到了相同的目的讓我們感覺於連舊在我們的身邊。他就是我們中的一個人是不存在距離的。
作者通過了這種形象的寫做手法向我們描寫了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是作者的書成為了小說中的精品。我們在以後的創做中也應該使用這種創做手法多個側面,多個角度的去描寫一個人物,將這個人物寫的鮮活而生動,讓讀者與作者之間形成一種共鳴。這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才是能吸引讀者的好書。
Ⅵ 求歐亨利短篇小說2篇賞析 每篇300字就好 謝謝啦~~
1《麥琪的禮物》賞析
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在《麥琪的禮物》這篇小說中,用他筆調幽默又帶有淡淡哀傷的藝術語言講述了一個「沒有曲折、不足為奇的故事」。以聖誕前夜饋贈禮物如此平常的題材創構的小說,在西方文壇並非罕見,其中也不乏精心之作,而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獨自絕響,成為這類題材的傑作,確實是令人深思的。
從內容上看。全篇以饋贈聖誕禮物為中心線,寫了美國一對貧窮而恩愛的夫婦。這個家庭的主婦為了節省每個銅子兒,不得不「每次一個、兩個向雜貨鋪、菜販和肉店老闆那兒死乞白賴地硬扣下來。
歐•亨利的短篇常以他獨具風格的感傷筆調和詼諧輕快的筆鋒,去刻畫人物和鋪展情節,使筆下的形象富有立體感,並給人以不盡的余韻。《麥琪的禮物》正是這個藝術特色的代表作。裁剪精到的構思,對話般親切的語言,微帶憂郁的情調,使這個短篇在縷縷情感的光束中顯露出豐厚的內涵,激發讀者對愛情、金錢的價值的思考。作家細致地寫德拉無錢為丈夫買禮物的焦灼心情,寫德拉的美發,甚至寫德拉上街賣發和買表鏈的全過程,卻惜墨如金地避開了吉姆賣金錶買發梳的經過。作家可以細致地描寫吉姆回家後德拉擔心失去美發會傷害吉姆的愛所作的一連串解釋,卻在吉姆講完賣金錶事之後戛然然止住全文。時而細致入微,時而寥寥數筆,讀者仍能從那些不著文字之處領悟作家的弦外之音。這種寄實於虛,並兼用暗示和略寫的手法,是《麥琪的禮物》所獨具的。
2 《愛的犧牲》賞析
《愛的犧牲》是典型的歐.亨利式的小說,講述了一對追逐藝術的年青藝術家夫婦,離鄉背井到紐約去深造,卻因家境貧困難以伸展抱復。於是妻子為了生計寧願犧牲自己,中斷學琴去教音樂,「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學一些」,而且仍然和音樂在一起。同時展現了19世紀美國草根階層生活的無奈與艱辛。
作者運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數位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讀完這篇小說,我認為喬□拉雷畢失去了兩樣值得自豪的東西,換來的卻是不再對對方有用的裝飾品,他們美好的願望就這樣落空了,命運對於這對恩愛夫妻是這樣苛刻。這一結局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因為作者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最緊要的東西包藏著,引而不發,到結束時,才和盤托出,不僅出奇制勝,令人拍案,還使前面的情節翻出新穎的意義,給人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回味。嚴酷的生活使他們都放棄了藝術,但他們相互的愛卻感人至深。歐.亨利以輕松、幽默的語言和沉甸甸的故事,揭示了「愛」的偉大力量。
Ⅶ <<The Story of an Hour>>中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是什麼熟悉的朋友請幫幫解答一下!
表達思想:這是一篇宣揚女權主義的小說。大男子主義導致了兩性的不平等,女權主義的倡導也要避免極端的傾向(如小說中超越男性的幻想)。社會的女權主義的終極目標是眾生平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不是任何一方的超越與凌駕。
出處:美國 凱特·肖邦《一小時的故事》
故事梗概:《一小時的故事》闡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題,是凱特·肖邦一系列描寫女性覺醒與反叛作品的序曲。小說講述了瑪拉德夫人在一個小時中歷經兩次震撼,從獲知丈夫因火車事故喪生的消息,到丈夫突然返家,驚愕之中心臟病發作猝死的故事。
(7)英文短篇小說賞析角度擴展閱讀:
作品背景:
《一小時的故事》是美國一篇短篇故事,最初名為The Dream of an Hour,於1894年發表時改為現名。凱特·肖邦作為美國19世紀重要的女性作家,被譽為「美國女權主義文學創作的先驅之一」。
挑戰傳統社會行為的作品,如《一小時的故事》,常常被雜志編輯拒絕。然而半個多世紀後,女權主義評論家卻大力提倡。
Ⅷ 想個外國文學史論文題目和大概主題范圍,要求含作品分析,只一個角度。
你要的是這個嗎?外國文學論文論題
1.重讀《美狄亞》
2.重釋列那狐形象
3.重評希斯克厲夫(《呼嘯山莊》)
4.對《日瓦戈醫生》的再認識
5.解讀凱爾泰斯·伊姆雷的《無命運的人生》
6.解讀君特•格拉斯的《剝洋蔥》
7.解讀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魚》
8.解讀君特•格拉斯的《母鼠》
9.解讀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
10.解讀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的《鋼琴教師》
11.解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象徵內涵
12.解讀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
13.解讀亨利希•伯爾的《萊妮和他們》
14.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形象
15.簡論契訶夫筆下的女性世界
16.屠格涅夫筆下的農民形象
17.狄更斯小說中的兒童形象
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親形象
19.君特·格拉斯小說中的詩歌
21.J.D.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的形象分析
22.探析《欽差大臣》的狂歡化
23.從《小癩子》看流浪漢小說結構模式
24.論《斷頭台》的復調性(艾特瑪托夫)
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敘事技巧
26.如何理解困擾當代西方的「荒誕」觀?
27.關於西方現代派文學中人的異化問題
28.從悲劇《禁閉》看薩特的哲學思想
29.論薩特的《局外人》的現代意識
30.奈保爾的「殖民地文學」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樣復雜的思想?
31.論卡夫卡對現代派文學創作的貢獻。
32.《鋼琴教師》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殘說明了什麼?
33.解讀迪倫馬特的《老婦還鄉》的現實意義。
34.談談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哲學啟示。
35.論君特•格拉斯小說的懺悔情結
36.關於勒·克萊齊奧
①勒·克萊齊奧與中國
②勒·克萊齊奧創作中的烏托邦情結
③勒·克萊齊奧創作的文化解讀
④勒·克萊齊奧作品的敘事藝術
38.布克獎、俄語布克獎
39.果戈理與中國(果戈理誕辰一百周年)
40.從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結構看潛意識的作用41.中世紀文學與基督教的關系42.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形象比較研究。43.試論巴爾扎克的世界觀與創作方法的矛盾。44.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的宗教問題研究。
45.卡夫卡小說中的異化主題
46.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性形象
47.論《俄狄浦斯王》的沖突藝術美
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49.《傲慢與偏見》的戲劇敘述
50.《呼嘯山莊》的敘述技巧與結構藝術
51.勞倫斯小說藝術的現代傾向
52.從《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與基督教文化
53.論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的孤獨意識
54.茨威格小說人物精神世界探幽
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誕意識
56.論福克納短篇小說的鄉土情結
57.薩特存在主義「境遇劇」與自由
58.艾特瑪托夫小說中的神話模式
60.沉默與爆發的魅力——試論苔絲悲劇中的性格因素
61.從海絲特的悲劇看《紅字》對清教思想的批判
62.中西文學中的人文精神
63.探析「雷雨」的審美內涵--奧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與曹禺《雷雨》之比較
64.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比較研究
65.東西方戲劇「棄婦」形象比較研究
66.西方文學與宗教神話原型
67.中國近代戲劇形式與外來文化
68.中國的武俠小說與西方騎士文學比較研究
69.《雷雨》與《娜拉》比較研究
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
71.繁漪和伯莎比較研究
72安娜和娜拉比較研究
73.由簡•愛、娜拉和安娜的命運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74《魯濱遜漂流記》的基督教色彩
75.西方宗教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76.中西長篇小說的結構差異比較研究
77.梁啟超文學創作中的外來文化因素
78.黃遵憲詩文創作中的外來影響
79.徐志摩詩歌中的英國形象
80.朱生豪譯品中的英國形象
81.英國浪漫文學思潮對中國現代詩歌的影響
82.屠格涅夫和沈從文文學創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觀比較研究
83.林黛玉與簡愛形象比較
84.復仇母題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嘯山莊》、《趙氏孤兒》等相關作品比較研究
85.陳白露與茶花女悲劇比較
86.魯迅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心理描寫比較
87.拜倫的《該隱》與魯迅的《狂人日記》比較
88.追求個性解放的女性----安娜與繁漪比較研究
89.安娜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比較研究
90.阿Q與堂吉訶德比較研究
91.郝思嘉與王熙鳳比較研究
92.《俄狄浦斯王》與《雷雨》藝術魅力比較
93.郁達夫的「零餘人」與西方文學的「多餘人」比較
94.中西愛情詩比較研究
95.中西文學中的「負心漢」形象比較
96.中西「風塵女子」形象比較
97.屠格涅夫對沈從文文學創作的影響
98.中西文學中的「異化」母題比較研究
99.中西文學中的「死亡結局」對比研究
100.余華的《活著》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較研究
101.屠格涅夫對中國文學作家的影響
102.尼采對魯迅文學創作的影響
103.中西十四行詩比較研究
104.「戀母情結」母題在中西文學作品中的對比研究
Ⅸ 勞倫斯的短篇小說 菊花的幽香,寫論文從什麼角度切入比較好
如果要原創的,我有的
Ⅹ 英語專業考研: 英語語言文學或者語言學方向下的口譯和筆譯與翻譯學方向有什麼不同,困惑。。
傳統研究方向——傳統研究方向,顧名思義,指的是設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這些研究方向一般學校有開設。
1、文學方向——
(1)開設學校:全國絕大部分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校。據2007年的招生統計,僅有17所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校沒有開設文學方向。
(2)研究內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問題,目的在於提高文學素養、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
(3)就業方向:此方向開設學校多,招生人數較多,就業范圍非常廣泛,一般為教師、研究人員
(4)所學課程:西方文論、美國經典文學、美國現當代文學、英國經典文學、文學批評、英國文學選讀、美國文學選讀、17~19世紀英國文學研究、希臘戲劇研究、英國長篇小說選讀、美國長篇小說選讀、英國詩歌選讀、美國詩歌選讀、英美散文鑒賞、王爾德戲劇欣賞、英國短篇小說欣賞、美國短篇小說鑒賞、英美戲劇鑒賞、中國文學史、中國古典文學選讀等。
2.語言學
(1)開設學校:全國絕大部分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校。據2007年的招生統計,僅有9所招收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校沒有開設語言學方向。
(2)研究內容:語言學是我國高校近年來普遍設置的一個綜合性的語言研究學科。主要學習語言學理論及語言在各種學科中的應用,不同學校側重點有所不同。通過大量閱讀有關文獻、論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使學生對於語言學的形成和發展有進一步的了解,並了解現代語言學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發展。語言學特別強調和重視研究生的廣泛閱讀,包括專業的外語期刊和近幾年的語言學相關論文。
(3)就業方向:該專業理論性較強,主要面向大中專教師及研究人員。
(4) 所學課程:語言學概論、語用學與話語分析、應用語言學、現代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英語語體學與文體學、語篇分析等。
3.英美文化研究(1) 開設學校:南京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
(2) 研究內容:研究英國、美國的傳統及現代文化,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美學、藝術、宗教、社會學等領域。不同學校的名稱和研究重點有所不同,如有的學校該方向名稱為英語國家文化研究,其研究范圍就不僅限於英美兩個國家了。
(3) 就業方向:多進入外事外貿部門、各大新聞媒體等。
(4) 所學課程:美國學導論、美國社會文化史、英國社會文化史、西方文化理論批評、西方宗教文化、東西方文化導論、英美文化概論、歐洲文化要義、美國歷史與文化、英國社會與文化、西方宗教專題研究。
4.翻譯研究、翻譯學
(1)開設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
(2)研究內容:主要研究中西翻譯理論,翻譯史,口、筆譯技巧,對名家名著的翻譯作品進行賞析,並從中、外文化的不同角度進行對比研究。該課程是英語語言學與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主幹課程之一,由翻譯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組成。翻譯理論主要包括翻譯過程中對原文旨意、風格的分析與理解,翻譯的功能,以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為主的各種翻譯方法,翻譯與文化的關系,翻譯的標准等。翻譯理論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系統的翻譯理論學習,對國內外影響較大的翻譯理論、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統的了解,為今後的翻譯實踐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翻譯實踐課的主要內容是進行與翻譯理論同步的翻譯實踐,使學生通過翻譯實踐了解和熟悉各種翻譯技巧,增強中英語言和文化差異對翻譯影響的認識,進而提高實際翻譯能力。
(3)就業方向:多在外事外貿部門、大型企業,大多從事翻譯工作。
(4)所學課程:口譯基礎、筆譯基礎、交替口譯、接續口譯、同聲傳譯、文體翻譯、文學翻譯、應用文翻譯、文獻翻譯研究與實踐、西方翻譯理論概要、翻譯理論與技巧、口譯理論與技巧、語言與翻譯等。
5.英語教學方向
(1)開設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師范類院校。
(2)研究內容:主要進行外語教育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向學生介紹英美國家不同的教學理論流派:語法-翻譯教學法、聽說教學法、直接教學法、沉默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法、交際教學法、意念教學法、功能教學法、平衡教學法、認知教學法,每種方法的介紹包括其主要理論依據、主要內容以及評述。本課程的目的在於指導學生結合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一方面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另一方面在教學研究中加以應用,為提高科研水平服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
就業方向:多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3)所學課程:英語教學法、英語測試、教材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