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國藩冰鑒有聲小說
這個好像沒有呢,我在聽果FM里聽過曾國藩家訓,音質很不錯呢
Ⅱ 歷史人物,急用!
商周之際:姜子牙
春秋:孫叔敖(楚國)、孫武(吳國)、伍子胥(吳國)、先軫(晉國)、里克(晉國)、百里孟明視(秦國)
戰國:孫臏、田忌(齊國)、龐涓(魏國)、吳起(魏國)、魏無忌(魏國)、白起、王翦(秦國)、廉頗、李牧(趙國)、李信(秦國)、樂毅(燕國)、田單(齊國)
秦朝:蒙恬、章邯
楚漢之際:項羽、韓信、英布、彭越、夏侯嬰、灌嬰、樊噲、周勃、田榮、田橫、李左車、張耳
西漢:衛青、霍去病、李廣、陳湯、李廣利、常惠、傅介子、李陵、趙破奴
東漢:馬援,馮異、祭遵、吳漢、賈復、耿弇、鄧禹、岑彭等雲台二十八將,班超、班勇
三國:周瑜、陸遜、張遼、呂蒙、甘寧、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鄧艾、鍾會、魏延等
西晉:嵇紹
東晉:劉琨、祖逖、慕容垂、石勒、石虎
南北朝:劉裕、侯景、獨孤信、宇文泰
隋朝:韓擒虎
隋唐之際: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
唐朝:李靖、徐世績、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李世民、張仕貴、薛仁貴、李道宗、封常清、高仙芝、郭子儀、李光弼、李朔
唐末:李克用、李嗣源、李嗣昭、周克威
五代:李存勖、趙匡胤
北宋:楊業、狄青
南宋:岳飛、文天祥
元:木華黎、哲別
明:徐達、常遇春、湯和、沐英、於謙、袁崇煥、李定國、史可法、左良玉
清:多鐸、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關天培、馮子材、左宗棠、曾國荃
民國:吳佩孚、白崇禧、王耀武、張靈甫、李彌
天朝:十大元帥、十大上將
Ⅲ 歷史上姓曾的有那些大人物
1、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shēn),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縣)。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
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
2、曾元裕
曾元裕,唐朝後期軍事人物。歷官左散騎常侍。黃巢之亂時,任招討副使,鎮守洛陽。黃巢掠蘄黃,被曾元裕擊敗,斬首四千餘人,黃巢遁逃濮州。
乾符五年(878年)正月初五在申州(今河南信陽)以東大破王仙芝的部隊,擊殺萬餘人。招討使宋威老病貪功,朝廷遂以元裕取代宋威為招討使(「諸道行營招討使」)。
潁州刺史張自勉為招討副使。宋威還駐青州。至此,王仙芝一路敗退。乾符五年(878年)二月又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擊破王仙芝。王仙芝被俘斬。以功任平盧節度使,鎮守青州。
3、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
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
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
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
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4、曾秉忠
曾秉忠(1816—1863),字允堂,今吳川市塘尾街道院村曾屋人,生於清嘉慶丙子(1816年)十月十二日,行伍出身,先後任把總、參將、總兵。
咸豐年(1860年)為江南水師提督,在兩廣、湖南、福建等地攻打太平天國隊伍,於江南洙涇一戰為太平天國所敗,受滸職發往兩江總督曾國藩軍營差遣。
後卒於軍伍,著加恩開復革職。由於積勞成病,同治二年(1863年)在營身病故,終年47歲,歸葬本鄉。聖上開恩,收回革職處分成命,按照提督軍營病逝撫恤。
5、曾國荃
曾國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咸豐二年(1852)取優貢生。
咸豐六年(1856),攻打太平軍「有功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間,與郭嵩燾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後歷任陝西巡撫、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光緒十年( 1884)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銜。翌年,卒於位,謚「忠襄」。
Ⅳ 曾國藩感動歷史人物
曾國藩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可見他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
曾國藩28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之後,他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著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一躍而為二品大員,
曾國藩的一生是和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分不開的。1852年,曾國藩因母喪在家。這時太平天國的起義已席捲半個中國,盡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不堪一擊。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製革命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1853年藉著清政府給予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用刑苛酷,史稱「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不僅他自己直接殺人,他的父親和四弟也殺人,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稱呼為「曾剃頭」、「曾屠戶」。據說,南京小孩夜哭,媽媽說「曾剃頭來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軍作戰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封官賞爵的辦法來鼓舞士氣,養成湘軍兇悍領殘的本性。湘軍在軍事素質落後的清朝武裝力量中成為中國南方地區與太平天國軍事力量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
曾國藩一生著述頗多,但以《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879年,也就是曾國藩死後7年,傳忠書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鴻章編校的《曾文正公家書》。
曾國藩本人也善於運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系。左宗棠、李鴻章等稱呼曾國藩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拚命著書」。
太平天國失敗後,太平軍在江北的余部與捻軍匯合,清廷命曾國藩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曾國藩帶領湘軍二萬,淮軍六萬,配備洋槍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針是「重迎剿,不重尾追」,並提出「重點設防」等計劃,妄圖把捻軍阻擊在運河、沙河地區,使捻軍無處可逃,然後加以消滅。但是捻軍突破了曾國藩的防線,進入山東,使曾國藩的戰略計劃全部破產。曾國藩被免職,由李鴻章接代。
1870年,正在直隸總督任上的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天津數千名群眾因懷疑天主教堂以育嬰堂為晃子拐騙人口、虐殺嬰兒,群集在法國天主教堂前面。法國領事豐大業認為官方沒有認真彈壓,持槍在街上碰到天津知縣劉傑,因發生爭執開槍射擊,當場擊死劉傑僕人一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國聯合提出抗議,並出動軍艦逞威。曾國藩到天津後,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引起全國朝野的垂罵,連他的湖南同鄉,也把他在湖廣會館誇耀其功名的匾額砸爛焚毀。
Ⅳ 曾國荃的人物生平
曾國荃早年隨兄曾國藩籌建湘軍,清咸豐六年起獨領一軍,因攻打太平軍「有功」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同治三年(1864年)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間與郭嵩燾等修篡《湖南通志》。1856年(咸豐六年)率湘軍赴援江西省吉安,對太平軍作戰,稱吉字營,為曾國藩的嫡系部隊。
1860年5月圍攻安慶。1861年9月攻陷。1862年(同治元年)授浙江按察使、江蘇布政使,5月圍天京(今南京市)。
1863年擢浙江巡撫。1864年7月攻陷天京,縱兵焚燒搶掠7天7夜,血洗全城。1866年調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1867年稱病退職。
1866年春調湖北巡撫,8月奉命幫辦軍務,鎮壓新捻軍,成為捻軍最危險的敵人,次年5月復稱病退職。
1875年(光緒元年)後歷任陝西、山西巡撫,陝甘總督,繼署兩廣總督。光緒十年(1884年)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
1875(光緒元年)授陝西巡撫遷河東河道總督。翌年調山西巡撫。
1881年升陝甘總督,旋乞病開缺。
1882年5月調署兩廣總督。
1884年2月署禮部尚書。8月授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中法戰爭起,受命督南洋水師赴援閩、台,陽奉陰違,敷衍搪塞,11月被革職留任。翌年開復。整頓海防,增添兵船、水雷等新式武器。可謂防邊有策,助戰有功,使沿江軍民六年相安無事,撐起東南半壁河山。
1889年(光緒十五年)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銜。《清史稿》、《清史列傳》等文獻中收入《曾國荃傳》等幾種主要傳記資料和梁小進編撰的曾氏年表。
1890年在南京病卒於任上,終年66歲。謚「忠襄」。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刊行《曾忠襄公全集》(全6冊,嶽麓書社2006年11月出版)傳世,包括奏疏、書札、文集、批牘、年譜、榮哀錄共67卷,約175萬字。
Ⅵ 為什麼說曾國藩是一樣成就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原名子城,派名傳豫,清湘鄉縣荷葉塘(今雙峰荷葉鄉)人。23歲取秀才,入縣學;24歲入嶽麓書院,中舉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試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入翰林院,從倭仁等習程朱理學,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後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升禮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兩次上疏,為清廷出「教誨、甄別、保舉、超擢」之策,為朝延賞識。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豐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豐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鄉試正考官,忽報母喪,告假回家守孝。
其時,太平軍從廣西進軍湖南,圍長沙,克武昌,輕取沿江州縣,江南大震,咸豐二年十二月,曾國藩奉命在湖南幫辦團練以抗拒太平軍。曾以羅澤南的鄉勇為基礎,「別樹一幟,改弦更張」。創辦以「忠義之氣為主」的湘勇,將辦團與辦練分開,著重練勇,網羅羅澤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學信徒,以及同鄉、同學、親友為骨幹將領, 知識分子為營官,招募身強力壯的農民為士兵,組成一支地主階級武裝。利用封建宗法關系作為維系湘勇的鏈條,士兵由營官招募。每營士兵只服人營官一人,整個湘勇只服從曾國藩一人,形成嚴格的封建隸屬關系,較綠營兵戰鬥力強。他駐衡州,造戰船,勸捐助餉,大事訓練。咸豐四年(1854),湘勇練成水陸兩軍17000多人,成為鎮壓太平軍、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重要支柱。
曾國藩治學嚴謹,崇尚儒學,其學術思想以程朱理學為主體,把中國封建文化歸納為「義理、詞章、經濟、考據」四門學問,有獨特見解,對當時和以後均有一定影響。他提出「早、掃、考、寶、書、蔬、魚、豬」的「八字家訓」,反映了曾「修身、齊家」的封建道學思想。所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缽,為一時所宗。其家書、日記,人頗稱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計128卷;今輯有《曾國藩全集》。
Ⅶ 歷史上的曾國藩是個怎樣的人物,他有什麼貢獻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雖然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但又因他忠於晚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而褒貶不一。
曾國藩28歲那年到京城會試,賜同進士出身。他的朝考成績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從此開始了他12年的京師為官生涯。從1840年的翰林院檢討,到1849年的禮部右侍郎,十年躍升十級,成為二品大員,是權傾朝野、臭名昭著的權臣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其實曾國藩想做一名忠臣,他看不慣官場的暗流涌動和腐朽,屢次上書想要提醒皇帝改革制度做出改變。但他的建議根本得不到重視,反而使自己在朝堂上越來越失勢。
他算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但也有屠城勾結洋人的歷史污點。曾國藩的好與壞很難去評判,我們只能客觀公正地展現他的功和過來詮釋他的一生。想必他也覺得這種身後事,就教與世人說去吧。
Ⅷ 曾國荃全集的人物成就
曾國荃的著作,在其身後結集為《曾忠襄公遺集》傳世,包括奏疏、書札、文集、批牘、年譜、榮哀錄,共六十七卷,約一百七十五萬字。但由於種種原因,這部《遺集》還很不完備,在編輯上存在體例駁雜、編次淆亂的問題,文字中也有不少錯誤之處。此次整理出版的《曾國荃全集》,即以《曾忠襄公遺集》為底本,並在此基礎上廣泛輯佚、重新編次、細加考訂、認真校勘而成。《全集》共6冊,第一、二冊奏疏;第三冊書札;第四冊書札、電稿;第五冊家書;第六冊公牘、批牘、文集、詩詞、聯語、題銘、附錄。各部分均按寫作時間的循序編次。《全集》中「家書」部分,主要輯自台灣學生書局影印出版的《湘鄉曾氏文獻》;「附錄」部分,除收錄底本中的「榮哀錄」外,又收入《清史稿》、《清史列傳》等文獻中的《曾國荃傳》等幾種主要傳記資料和梁小進編撰的曾氏年表。
Ⅸ 曾國藩傳 有聲小說
在天空自由論壇,有聲小說里有
Ⅹ 想下載單田芳講的《曾國藩》這部評書最好是mp3格式的
到我要評書網或中國千網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