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意識流短篇小說

意識流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2020-12-26 10:25:04

❶ 誰能提供一些經典的意識流小說

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
原文如下:
大約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頭來,第一次看見了牆上的那個斑點。為了要確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憶當時我看見了些什麼。現在我記起了爐子里的火,一片黃色的火光一動不動地照射在我的書頁上;壁爐上圓形玻璃缸里插著三朵菊花。對啦,一定是冬天,我們剛喝完茶,因為我記得當時我正在吸煙,我抬起頭來,第一次看見了牆上那個斑點。我透過香煙的煙霧望過去,眼光在火紅的炭塊上停留了一下,過去關於在城堡塔樓上飄揚著一面鮮紅的旗幟的幻覺又浮現在我腦際,我想到無數紅色騎士潮水般地騎馬躍上黑色岩壁的側坡。這個斑點打斷了我這個幻覺,使我覺得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是過去的幻覺,是一種無意識的幻覺,可能是在孩童時期產生的。牆上的斑點是一塊圓形的小跡印,在雪白的牆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爐上方大約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們的思緒是多麼容易一哄而上,簇擁著一件新鮮事物,像一群螞蟻狂熱地抬一根稻草一樣,抬了一會,又把它扔在那裡……如果這個斑點是一隻釘子留下的痕跡,那一定不是為了掛一幅油畫,而是為了掛一幅小肖像畫——一幅卷發上撲著白粉、臉上抹著脂粉、嘴唇像紅石竹花的貴婦人肖像。它當然是一件贗品,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會選那一類的畫——老房子得有老式畫像來配它。他們就是這種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們,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為誰都不會再見到他們,也不會知道他們後來的遭遇了。據他說,那家人搬出這所房子是因為他們想換一套別種式樣的傢具,他正在說,按他的想法,藝術品背後應該包含著思想的時候,我們兩人就一下子分了手,這種情形就像坐火車一樣,我們在火車里看見路旁郊外別墅里有個老太太正准備倒茶,有個年輕人正舉起球拍打網球,火車一晃而過,我們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輕人分了手,把他們拋在火車後面。

但是,我還是弄不清那個斑點到底是什麼;我又想,它不像是釘子留下的痕跡。它太大、太圓了。我本來可以站起來,但是,即使我站起身來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說不出它到底是什麼;因為一旦一件事發生以後,就沒有人能知道它是怎麼發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麼神秘;思想是多麼不準確!人類是多麼無知!為了證明我們對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麼無法加以控制——和我們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帶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舉少數幾件我們一生中遺失的物件就夠了。就從三隻裝著訂書工具的淺藍色罐子說起吧,這永遠是遺失的東西當中丟失得最神秘的幾件——哪只貓會去咬它們,哪只老鼠會去啃它們呢?再數下去,還有那幾個鳥籠子、鐵裙箍、鋼滑冰鞋、安女王時代的煤斗子、彈子戲球台、手搖風琴——全都丟失了,還有一些珠寶,也遺失了。有乳白寶石、綠寶石,它們都散失在蕪菁的根部旁邊。它們是花了多少心血節衣縮食積蓄起來的啊!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分量的傢具,身上還穿著幾件衣服,簡直是奇跡。要是拿什麼來和生活相比的話,就只能比做一個人以一小時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鐵道,從地道口出來的時候頭發上一根發針也不剩。光著身子被射到上帝腳下!頭朝下腳朝天地摔倒在開滿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紙袋被扔進郵局的輸物管道一樣!頭發飛揚,就像一匹賽馬會上跑馬的尾巴。對了,這些比擬可以表達生活的飛快速度,表達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麼偶然,那麼碰巧。

那麼來世呢?粗大的綠色莖條慢慢地被拉得彎曲下來,杯盞形的花傾覆了,它那紫色和紅色的光芒籠罩著人們。到底為什麼人要投生在這里,而不投生到那裡,不會行動、不會說話、無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腳下,在巨人的腳趾間摸索呢?至於什麼是樹,什麼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這樣的東西,人們再過五十年也是無法說清楚的。別的什麼都不會有,只有充塞著光亮和黑暗的空間,中間隔著一條條粗大的莖干,也許在更高處還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紅色或藍色的——玫瑰花形狀的斑塊,隨著時光的流逝,它會越來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樣……

可是牆上的斑點不是一個小孔。它很可能是什麼暗黑色的圓形物體,比如說,一片夏天殘留下來的玫瑰花瓣造成的,因為我不是一個警惕心很高的管家——只要瞧瞧壁爐上的塵土就知道了,據說就是這樣的塵土把特洛伊城嚴嚴地埋了三層,只有一些罐子的碎片是它們沒法毀滅的,這一點完全能叫人相信。

窗外樹枝輕柔地敲打著玻璃……我希望能靜靜地、安穩地、從容不迫地思考,沒有誰來打擾,一點也用不著從椅子里站起來,可以輕松地從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覺敵意,也不覺得有阻礙。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離開表面,離開表面上的生硬的個別事實。讓我穩住自己,抓住第一個一瞬即逝的念頭……莎士比亞……對啦,不管是他還是別人,都行。這個人穩穩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視著爐火,就這樣——一陣驟雨似的念頭源源不斷地從某個非常高的天國傾瀉而下,進入他的頭腦。他把前額倚在自己的手上,於是人們站在敞開的大門外面向里張望——我們假設這個景象發生在夏天的傍晚——可是,所有這一切歷史的虛構是多麼沉悶啊!它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我希望能碰上一條使人愉快的思路,同時這條思路也能間接地給我增添幾分光彩,這樣的想法是最令人愉快的了。連那些真誠地相信自己不愛聽別人贊揚的謙虛而灰色的人們頭腦里,也經常會產生這種想法。它們不是直接恭維自己,妙就妙在這里。這些想法是這樣的:

「於是我走進屋子。他們在談植物學。我說我曾經看見金斯威一座老房子地基上的塵土堆里開了一朵花。我說那粒花籽多半是查理一世在位的時候種下的。查理一世在位的時候人們種些什麼花呢?」我問道——(但是我不記得回答是什麼)也許是高大的、帶著紫色花穗的花吧。於是就這樣想下去。同時,我一直在頭腦里把自己的形象打扮起來,是愛撫地,偷偷地,而不是公開地崇拜自己的形象。因為,我如果當真公開地這么幹了,就會馬上被自己抓住,我就會馬上伸出手去拿過一本書來掩蓋自己。說來也真奇怪,人們總是本能地保護自己的形象,不讓偶像崇拜或是什麼別的處理方式使它顯得可笑,或者使它變得和原型太不相像以至於人們不相信它。但是,這個事實也可能並不那麼奇怪?這個問題極其重要。假定鏡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個浪漫的形象和周圍一片綠色的茂密森林也不復存在,只有其他的人看見的那個人的外殼——世界會變得多麼悶人、多麼浮淺、多麼光禿、多麼凸出啊!在這樣的世界裡是不能生活的。當我們面對面坐在公共汽車和地下鐵道里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照鏡子;這就說明為什麼我們的眼神都那麼呆滯而朦朧。未來的小說家們會越來越認識到這些想法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只是一個想法,而是無限多的想法;它們探索深處,追逐幻影,越來越把現實的描繪排除在他們的故事之外,認為這類知識是天生具有的,希臘人就是這樣想的,或許莎士比亞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這種概括毫無價值。只要聽聽概括這個詞的音調就夠了。它使人想起社論,想起內閣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們在兒童時期就認為這些事物是正統,是標準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須遵循,否則就得冒打人十八層地獄的危險。提起概括,不知怎麼使人想起倫敦的星期日,星期日午後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也使人想起已經去世的人的說話方式,衣著打扮、習慣——例如大家一起坐在一間屋子裡直到某一個鍾點的習慣,盡管誰都不喜歡這么做。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規矩。在那個特定時期,桌布的規矩就是一定要用花毯做成,上面印著黃色的小方格子,就像你在照片里看見的皇宮走廊里鋪的地毯那樣。另外一種花樣的桌布就不能算真正的桌布。當我們發現這些真實的事物、星期天的午餐、星期天的散步、庄園宅第和桌布等並不全是真實的,確實帶著些幻影的味道,而不相信它們的人所得到的處罰只不過是一種非法的自由感時,事情是多麼使人驚奇,又是多麼奇妙啊!我奇怪現在到底是什麼代替了它們,代替了那些真正的、標準的東西?也許是男人,如果你是個女人的話;男性的觀點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標准,訂出惠特克①(注釋:①[惠特克(1820--1895)]英國出版商,創辦過《書商》雜志,於1868年開始編纂惠特克年鑒。)的尊卑序列表;據我猜想,大戰後它對於許多男人和女人已經帶上幻影的味道,並且我們希望很快它就會像幻影、紅木碗櫥、蘭西爾版畫、上帝、魔鬼和地獄之類東西一樣遭到譏笑,被送進垃圾箱,給我們大家留下一種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話……

在某種光線下面看牆上那個斑點,它竟像是凸出在牆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圓形的。我不敢肯定,不過它似乎投下一點淡淡的影子,使我覺得如果我用手指順著牆壁摸過去,在某一點上會摸著一個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個平滑的古冢,就像南部丘陵草原地帶的那些古冢,據說,它們要不是墳墓,就是宿營地。在兩者之中,我倒寧願它們是墳墓,我像多數英國人一樣偏愛憂傷,並且認為在散步結束時想到草地下埋著白骨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定有一部書寫到過它。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這些白骨發掘出來,給它們起了名字……我想知道古物收藏家會是什麼樣的人?多半準是些退役的上校,領著一夥上了年紀的工人爬到這兒的頂上,檢查泥塊和石頭,和附近的牧師互相通信。牧師在早餐的時候拆開信件來看,覺得自己頗為重要。為了比較不同的箭鏃,還需要作多次鄉間旅行,到本州的首府去,這種旅行對於牧師和他們的老伴都是一種愉快的職責,他們的老伴正想做櫻桃醬,或者正想收拾一下書房。他們完全有理由希望那個關於營地或者墳墓的重大問題長期懸而不決。而上校本人對於就這個問題的兩方面能否搜集到證據則感到愉快而達觀。的確,他最後終於傾向於營地說。由於受到反對,他便寫了一篇文章,准備拿到當地會社的季度例會上宣讀,恰好在這時他中風病倒,他的最後一個清醒的念頭不是想到妻子和兒女,而是想到營地和箭鏃,這個箭鏃已經被收藏進當地博物館的展櫃,和一隻中國女殺人犯的腳、一把伊利莎白時代的鐵釘、一大堆都鐸王朝時代的土製煙斗、一件羅馬時代的陶器,以及納爾遜用來喝酒的酒杯放在一起——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證明了什麼。

不,不,什麼也沒有證明,什麼也沒有發現。假如我在此時此刻站起身來,弄明白牆上的斑點果真是——我們怎麼說不好呢?——一枚巨大的舊釘子的釘頭,釘進牆里已經有兩百年,直到現在,由於一代又一代女僕耐心的擦拭,釘子的頂端得以露出到油漆外面,正在一間牆壁雪白、爐火熊熊的房間里第一次看見現代的生活,我這樣做又能得到些什麼呢?知識嗎?還是可供進一步思考的題材?不論是靜坐著還是站起來我都一樣能思考。什麼是知識?我們的學者不過是那些蹲在洞穴和森林裡熬葯草、盤問地老鼠或記載星辰的語言的巫婆和隱士們的後代,要不,他們還能是什麼呢?我們的迷信逐漸消失,我們對美和健康的思想越來越尊重,我們也就不那麼崇敬他們了……是的,人們能夠想像出一個十分可愛的世界。這個世界安寧而廣闊,曠野里盛開著鮮紅的和湛藍的花朵。這個世界裡沒有教授,沒有專家,沒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這里人們可以像魚兒用鰭翅劃開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劃開世界,輕輕地掠過荷花的梗條,在裝滿白色海鳥卵的鳥窠上空盤旋……在世界的中心紮下根,透過灰黯的海水和水裡瞬間的閃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這里是多麼寧靜啊——假如沒有惠特克年鑒——假如沒有尊卑序列表!

我一定要跳起來親眼看看牆上的斑點到底是什麼——是一枚釘子?一片玫瑰花瓣?還是木塊上的裂紋?

大自然又在這里玩弄她保存自己的老把戲了。她認為這條思路至多不過白白浪費一些精力,或許會和現實發生一點沖突,因為誰又能對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議呢?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後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後面又是約克大主教。每一個人都必須排在某人的後面,這是惠特克的哲學。最要緊的是知道誰該排在誰的後面。惠特克是知道的。大自然忠告你說,不要為此感到惱怒,而要從中得到安慰;假如你無法得到安慰,假如你一定要破壞這一小時的平靜,那就去想想牆上的斑點吧。

我懂得大自然耍的是什麼把戲——她在暗中慫恿我們採取行動以便結束那些容易令人興奮或痛苦的思想。我想,正因如此,我們對實幹家總不免稍有一點輕視——我們認為這類人不愛思索。不過,我們也不妨注視牆上的斑點,來打斷那些不愉快的思想。

真的,現在我越加仔細地看著它,就越發覺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塊木板。我體會到一種令人心滿意足的現實感,把那兩位大主教和那位大法官統統逐人了虛無的幻境。這里,是一件具體的東西,是一件真實的東西。我們半夜從一場噩夢中驚醒,也往往這樣,急忙扭亮電燈,靜靜地躺一會兒,贊賞著衣櫃,贊賞著實在的物體,贊賞著現實,贊賞著身外的世界,它證明除了我們自身以外還存在著其他的事物。我們想弄清楚的也就是這個問題。木頭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快的事物。它產生於一棵樹,樹木會生長,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怎樣生長起來的。它們長在草地上、森林裡、小河邊——這些全是我們喜歡去想的事物——它們長著、長著,長了許多年,一點也沒有注意到我們。炎熱的午後,母牛在樹下揮動著尾巴;樹木把小河點染得這樣翠綠一片,讓你覺得那隻一頭扎進水裡去的雌紅松雞,應該帶著綠色的羽毛冒出水面來。我喜歡去想那些像被風吹得鼓起來的旗幟一樣逆流而上的魚群;我還喜歡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點點地壘起一座座圓頂土堆的水甲蟲。我喜歡想像那棵樹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身木質的細密乾燥的感覺,然後想像它感受到雷雨的摧殘;接下去就感到樹液緩慢地、舒暢地一滴滴流出來。我還喜歡去想這棵樹怎樣在冬天的夜晚獨自屹立在空曠的田野上,樹葉緊緊地合攏起來,對著月亮射出的鐵彈,什麼弱點也不暴露,像一根空盪盪的桅桿豎立在整夜不停地滾動著的大地上。六月里鳥兒的鳴囀聽起來一定很震耳,很不習慣;小昆蟲在樹皮的拆皺上吃力地爬過去,或者在樹葉搭成的薄薄的綠色天篷上面曬太陽,它們紅寶石般的眼睛直盯著前方,這時候它們的腳會感覺到多麼寒冷啊……大地的寒氣凜冽逼人,壓得樹木的纖維一根根地斷裂開來。最後的一場暴風雨襲來,樹倒了下去,樹梢的枝條重新深深地陷進泥土。即使到了這種地步,生命也並沒有結束。這棵樹還有一百萬條堅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還有的變成了房間的護壁板,男人和女人們在喝過茶以後就坐在這間屋裡抽煙。這棵樹勾起了許許多多平靜的、幸福的聯想。我很願意挨個兒去思索它們——可是遇到了阻礙……我想到什麼地方啦?是怎麼樣想到這里的呢?一棵樹?一條河?丘陵草原地帶?惠特克年鑒?盛開水仙花的原野?我什麼也記不起來啦。一切在轉動、在下沉、在滑開去、在消失……事物陷進了大動盪之中。有人正在俯身對我說:

「我要出去買份報紙。」

「是嗎?」

「不過買報紙也沒有什麼意思……什麼新聞都沒有。該死的戰爭,讓這次戰爭見鬼去吧!……然而不論怎麼說,我認為我們也不應該讓一隻蝸牛趴在牆壁上。」

哦,牆上的斑點!那是一隻蝸牛。

卡夫卡的《變形記》
原文可到這里看:
http://www.shulu.net/wg/bsj.txt

比較經典的長篇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原文可在這里看到:
http://www.xiaoshuo.com/readbook/0019033_556_1.html

至於其他的,樓主可參看網路http://ke..com/view/1411.htm 自行選擇搜索。

❷ 莫言的代表作是什麼

1、《透明的紅蘿卜》

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 、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2、《 紅高粱家族》

《紅高粱》以抗日戰爭及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

《紅高粱》主線是"爺爺"余占敖率領的武裝壓擊日軍,輔線是"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從民間的角度給讀者再現了抗日戰爭的年代,展現的是一種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對時代背景進行塑造時,莫言通過狂歡式的語言形式給讀者展現了抗日戰爭初期的時代情緒,既有壓抑、荒涼、凄楚、沉悶,又有歡樂、抗爭、激憤,在這種復雜的情緒下奏響時代的旋律,在沖突與糾結之間表達一種憂郁的悲劇感,

有動盪不安的社會給人民造成的禍患,有因為列強入侵帶給人民的毀滅性傷害。莫言竭盡全力的對幾乎所有的戰爭場面都進行了精心的雕刻,無論戰爭場面的大小,甚至人與野狗在吞噬屍體時的較量也用了極多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幅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

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

3、 《蛙》

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4、《豐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並且在這一幅生命的流程圖中,彌漫著歷史與戰爭的硝煙,真實,不帶任何偏見,再現了一段時期內的歷史。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

5、《天堂蒜薹之歌》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創作的一部體現中國作家良知、反映弱勢群體生存狀態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以農民發起的"蒜薹事件"展開的一系列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政府和農民之間糾纏的故事。這是莫言的一部長篇小說力作,一部為民請命的傑作。

小說以「蒜薹事件」為經,以高羊、高馬、金菊、方四叔、方四嬸的生活經歷為緯,深刻地、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了農民當時當下的生存狀態,以及由此引發的悲劇故事。

並剖析了農村文化的落後、思想的貧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導致「方四叔車輪下慘死」、「金菊上吊自殺」種種悲劇發生的原因。

❸ 《童年》 選擇題,填空題共20題

1.阿遼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親密的人是( ) A.外祖父. B.兩個舅舅. C.外祖母. D.茨岡 2.在<<童年>>中,阿遼沙的表哥 米哈伊爾的薩沙 的性格是( ) A.順受,麻木. B.沉默,憂郁. C.正直本分. 3.高爾基幾歲開始自食其力的.( ) A.14. B.15 C.10. D.16. 4.兩個舅舅互相鬥爭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親的財產. B.為了照顧阿遼沙. C.格里高里的挑唆. D.為了阿遼沙的舅媽 5.是( )使阿遼沙的外祖父變得吝嗇,專橫,殘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為了傳到錢. C.他性格就是這樣. D.父親教他變成了這樣. 11、下列人物形象中屬於高爾基作品中的自傳性形象的是( ) A.薩姆金 B.切爾卡什 C.巴維爾 D.阿遼沙 12、我國大部分高校外國文學史教材對高爾基創作道路的劃分法,基本上是蘇聯( )觀點的照搬。 A.米爾斯基 B.季莫菲耶夫 C.亞.米亞斯尼科夫 D.沃羅夫斯基 13、高爾基的短篇小說《水泡》是一部借鑒( )方法寫成的作品。 A.自然主義 B.表現主義 C.象徵主義 D.「意識流」 14、高爾基晚期創作的基本思想指向是( ) A.歌頌革命 B.回眸歷史 探索未來 C.社會批判 D.民族文化心態批判 15、《切爾卡什》、《瑪莉娃》等,是高爾基( )的代表作。 A.浪漫主義小說 B.現實主義小說 C.流浪漢小說 D.哲理小說 16、長篇小說( )集中反映了高爾基對19、20世紀之交—代青年的生活與命運的思考。 A.《母親》 B.《三人》C.《福馬.高爾傑耶夫》 D.《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17、長篇小說《母親》是以主人公( )的心理變化和精神發展為情節主線的。 A.巴維爾 B.米哈依爾 C.娜馨卡D.尼洛夫娜 18、《沒用人的一生》、《懺悔》和( ),標志著高爾基的創作從早期向中期的過渡。 A.《母親》 B.《三人》 C.《夏天》 D.《福馬.高爾傑耶夫》 19、高爾基的《懺悔》所宣揚的「造神論」之「神」 指的是( ) A.革命英雄B.人民大眾 C.群眾領袖 D.進步力量 20.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間》和( )A.《我的大學》 B.《母親》 C.《羅斯記游》 D.《懺悔》 21、高爾基於( )年最後從義大利回蘇聯定居。 A.1925 B.1928 C.1930 D.1933 22、1929年,高爾基在《消息報》發表《論精力的耗費》一文,為受到不公正對待的作家( )辯護。 A.葉賽寧 B.帕斯捷爾納克 C.左琴科 D.皮里尼亞克 23、在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中,首先佔據讀者視野中心的,是這個家族「事業」的創始人( ) A.彼得 B.伊利亞 C.尼基塔 D.阿列克謝 24、在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中,( )這一人物形象的人生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特徵和生活情趣,都烙下了俄國農奴制的深深印痕。 A.彼得 B.伊利亞 C.尼基塔 D.阿列克謝 25、作品( )中的魯卡和沙金的沖突體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的對立。A.《切爾卡什》 B.《馬卡爾.楚德拉》C.《底層》 D.《伊則吉爾老婆子》 26、在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中,( )這一人物形象充分顯露了俄國資產階級的一部分不同於西歐資產階級的獨特面貌。 A.彼得 B.伊利亞 C.米龍 D.阿列克謝 27、在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中,尼基塔這一人物形象的悲劇,是深受( )觀念影響的俄國農民無法理解和接受資本主義現實的悲劇。 A.宗法制 B.東正教 C.封建專制 D.農奴制 28、高爾基認為,文學是( ),是「時代的生活和情緒的歷史」。 A.心理學B.人學 C.社會學 D.倫理學 29、高爾基的長篇小說( )展示了十月革命前40年間俄羅斯生活的廣闊圖景,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復雜變動。 A.《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B.《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C.《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D.《福馬.高爾傑耶夫》 30、《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所著重表現的是主人公的( )和他所觀察到的社會精神生活史。 A.靈魂史 B.生活經歷 C.情感歷程 D.命運遭遇 31、高爾基的創作起步於( ) 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自然主義 D.象徵主義 32、高爾基認為普希金「是一個將( )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奠基人」。 A.民間藝術 B.民族傳統 C.浪漫主義 D.現代主義 33、高爾基的早期作品如《伊則吉爾老婆子》、《鷹之歌》、《海燕之歌》等,在形象塑造方面的主要特徵是( )A.象徵性 B.誇張 C.變形 D.荒誕 34、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 )、社會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現實主義。 A.抒情現實主義B.批判現實主義 C.魔幻現實主義 D.心理現實主義 35、契訶夫對高爾基說:「就天性來說,您是一個( )。您靈魂的音質是柔和的。」 A.抒情詩人 B.理想主義者 C.理性主義者 D.浪漫主義者 36、散文詩( )可以說是高爾基早期創作的一篇總序。 A.《海燕之歌》 B.《鷹之歌》 C.《少女與死神》 D.《人》 37、象徵派詩人( )曾經說過:俄羅斯的表達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認為是高爾基。 A.勃洛克 B.別雷 C.巴爾蒙特D.波德萊爾 38、十月革命前後,高爾基寫過一組政論文,總題為( ) A.《不合時宜的思想》 B.《革命與文化》 C.《革命與文化憂思錄》 D.《革命與文化備忘錄》 39、高爾基認為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是「它那鋒利的唯理主義和( )」 A.諷刺手法 B.忠實的細節描寫C.豐富的人物形象刻畫 D.批判精神 40、高爾基的《筏上 復活節故事 》、《奧爾洛夫夫婦》等作品,以接近( )的手法,揭示了人物的本能和慾望在尋求滿足的過程中所引起的沖突。 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唯美主義 D.自然主義

❹ 請大家推薦我一些意識流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抄啊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都柏林人》是長篇弗吉尼亞·伍爾夫.比如她的代表作<牆上的斑點>. 高中的語文讀本上有

詹姆斯·喬伊斯他的短篇當然是虛無縹緲可以看哭的<阿拉比>不到5000字,建議看英文原版

王小波的也可以看,如果你年齡大的話

海邊的卡夫卡
也可以說是意識流
可惜是長篇
中國的建議看徐坤,和簡迷離的BLOG

❺ 有沒有經典的意識流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啊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都柏林人》是長篇弗回吉尼亞·伍爾夫答.比如她的代表作<牆上的斑點>. 高中的語文讀本上有

詹姆斯·喬伊斯他的短篇當然是虛無縹緲可以看哭的<阿拉比>不到5000字,建議看英文原版

卡夫卡《變形記》

❻ 高二外國小說欣賞文學常識

1、課文(橋邊的老人)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由於小說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橋邊的老人)運用了有限視角敘述,語言簡潔而有張力,留給讀者挖掘、玩味的空間。他的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2、課文《牆上的斑點》的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是英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評論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是引導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

一篇典型的意識流小說是《牆上的斑點》。意識流小說是典型的心理小說,人物的心理活動成為小說的絕對主體。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作品還有:愛爾蘭的詹姆士·喬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國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及其《追憶逝水年華》,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及其(喧嘩與騷動)。

3、諜文《炮獸》的作者維克多·雨果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和小說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合計作品七十九部之多。貫穿他的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有:《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海上勞工》、《笑面人》和《九三年》。《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是一個人格高尚的思想人物。《巴黎聖母院》是美醜對比的經典之作。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4、課文《安東諾夫卡蘋果》的作者是俄國作家蒲寧。193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俄羅斯文學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在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了大批傑出的作家,他們寫出了眾多影響世界的作品。19世紀有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契訶夫的(變色龍)等大量作品,是俄羅斯文學的顛峰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安東諾夫卡蘋果》的作者蒲寧等人的小說創作基本上沿著19世紀現實主義的道路前進,同時流露出較多的感傷情調。蘇維埃俄國初期,寫有(青年近衛軍)的法捷耶夫和寫有(一個人的遭遇)的肖洛霍夫很快轉向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5、課文(丹柯)作者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浪漫主義作品有《馬卡來·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鷹之歌》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有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6、課文(煉金術士)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羅·戈埃羅。(煉金術士)又譯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負聖名的小說。這部象徵色彩極強的寓言故事被譽為「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在18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

7、課文(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著,一直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小說」。還有作品《安娜·卡列寧娜》《復活》。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魯迅稱他為「19世紀的俄國巨人。」《西方正典》的作者稱他為「從文藝復興以來,唯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

*8、課文(素芭)的作者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著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膾炙人口的小說《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他的「愛的哲學」對冰心、王統照、許地山的文學創作有影響。冰心更把「母愛、童心、大自然」當作自己創作的主題。

9、課文(清兵衛與葫蘆)的作者志賀直哉(1883年—1971年),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著名的「白樺派」的主要代表,有「日本短篇小說之神」的稱號。他的作品追求個性解放,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嚴和意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暗夜行路>。

*10、課文(在橋邊)是作者泊爾(1917—1985),德國小說家,197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正點到達》、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裡》和短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名作《正點到達》已成為聯邦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作。1971年發表的《與一位女士的合影》是泊爾全部創作的結晶,被諾貝爾獎評委譽為「臻於頂峰」之作。

11、課文<牲畜林>的作者卡爾維諾(1923-1985)是義大利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等。

*12、課文(半張紙)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

13、課文《山羊茲拉特》的作者辛格(1904—1991),美國猶太裔小說家,被譽為20世紀「最會講故事」的短篇小說作家。《傻瓜吉姆佩爾》與他的另一篇短篇傑作《市場街的斯賓諾莎》堪稱雙璧。1978年,辛格「因為他的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不僅紮根於猶太血統的波蘭人的文化傳統中,而且反映和描繪了人類的普遍處境」而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14、課文(禮拜二午睡時刻)作者是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15、課文(沙之書)的作者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被視為「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50年獲阿根延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其作品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情節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16、課文(騎桶者)的作者卡夫卡(1883—1924)是奧地利作家,西方現代派文學奠基人之一,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代表作有〈變形記〉〈審判〉〈城堡〉。

1、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橋邊的老人》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冰山理論」

美國大詩人弗羅斯特在海明威用獵槍自殺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堅韌,不吝惜人生;他堅韌,不吝惜自己。……值得我們慶幸的是,他給了自己足夠的時間顯示了他的偉大。他的風格主宰了我們講述長長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記得我想對碰上的每一個人大聲朗誦《殺人者》的那股痴迷勁。他是我將永遠懷念的朋友。舉國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後,他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0)。

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2、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被譽為「20世紀最佳女作家」。

《牆上的斑點》意識流短篇小說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主要作品為劇本37部,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合稱「四大悲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3、維克多?雨果19世紀法國偉大作家,浪漫主義文學最卓越代表。

《炮獸》浪漫主義長篇《九三年》節選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主要作品為《人間喜劇》網路全書(包括《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學中規模最宏偉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馬克思稱它「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4、馬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義象徵性寓言體短篇小說《伊則吉爾老婆子》

主要作品: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散文詩《海燕》等。列寧稱他「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稱《母親》是部「非常及時的書」。

5、列夫托爾斯泰

《娜塔莎》長篇《戰爭與和平》節選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有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長篇小說《復活》、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主要作品為抒情詩《自由頌》、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貴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獵人筆記》描寫農奴的悲慘生活,抨擊農奴制度,被譽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劇本《海鷗》《萬尼亞舅舅。他是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說創作登上世界文壇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紀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欽差大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死魂靈》吝嗇鬼形象(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奧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紀前蘇聯作家,代表作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6、泰戈爾 19-20世紀印度偉大詩人

《素芭》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代表作《吉檀迦利》《園丁集》 《飛鳥集》和小說《沉船》。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亞洲第一人。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

7、其他

《清兵衛與葫蘆》現實主義短篇小說【日本】志賀直哉

《在橋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德國】海因里希?伯爾,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牲畜林》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義大利】卡爾維諾

《半張紙》短篇小說【瑞典】斯特林堡

《山羊茲拉特》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美】艾薩克?什維斯?辛格,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禮拜二午睡時刻》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長篇:《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沙之書》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阿根廷】博爾赫斯,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

《騎桶者》荒誕派短篇小說【奧地利】弗蘭茨?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鼻祖。長篇:《城堡》《審判》;短篇:《變形記》。
第一單元 敘述

《橋邊的老人》(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刻畫了二戰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過他疲憊不堪的艱難逃難的遭遇,反映了法西斯發動戰爭的罪惡,表達了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海明威(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獲得過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喪鍾為誰而鳴》《老人與海》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英勇戰斗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塑造了「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聖地亞哥《老人與海》);「冰山原理」(把東西藏起來,讓讀者去想)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人物形象;側面表現戰爭。

《牆上的斑點》描寫了主人公看到牆上有一個斑點而引發了一連串漫無邊際的遐想,後來卻發現,那個斑點不過是爬在牆上一隻蝸牛。弗吉尼亞•伍爾芙(英國意識流小說代表作家)(第一個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海浪》《到燈塔去》《雅各布的房間》《達洛衛夫人》其「小說就象一張蜘蛛網。也許只是極其輕微黏附著,然而它還是四隻腳都黏在生活之上。」在無拘無束的意識流動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真實內在的看法。

第二單元 場景

《炮獸》(選自長篇小說《九三年》)通過描寫一尊大炮滑脫的可怕場面,營造了陰慘、神秘、悲壯的氛圍,塑造了失職後勇敢地挺身而出的炮隊隊長形象和嚴厲、冷峻、果斷、對下屬賞罰分明的將軍朗特納克的形象。作者雨果,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作品的主題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在雨果的作品中常常運用美醜對比原則(對比在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中的作用)和浪漫主義手法。學習《炮獸》主要掌握人物及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重點是放在場景的安排上。

《安東諾夫卡蘋果》以時間為順序巧妙地安排四個生活場景:庄園興盛時期、中等貴族生活、地主精神日趨衰落、小地主時代開始,揭示出俄國中等貴族階級的日益衰落,他們的精神日趨頹廢的現狀,為地主階級的沒落唱了一首輓歌。蒲寧,俄國作家,出身貴族,曾獲得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是《米佳的愛情》《三個盧布》《幽蟬小徑》《巴黎》。蒲寧繼承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其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於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以課文為例展開分析)

第三單元 主題

《丹柯》(選自《伊則吉爾老婆子》)用浪漫主義手法,刻畫丹柯這一光輝形象。為了讓族人走出黑暗,他獻出自己的心,用那顆燃燒的心照亮了人們的前程,帶領人們走出黑暗。高度贊揚了丹柯勇敢、堅定、無私無畏、敢為理想獻身的精神。借丹柯這一形象表達了俄羅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代表作《海燕之歌》《母親》《在人間》《我的大學》(自傳體三部曲)《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俄羅斯精神生活的編年史)。《丹柯》抑彼揚此,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運用想像、虛構現實中沒有的人物、情節和環境,其實隱含了一種象徵意義,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本文:人物的象徵意義,挖心的意義,作者的寫作風格。

《煉金術士》少年尋寶的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每個人的財富都在自己身邊,但要敢於去追求,這需要勇氣、智慧、執著和經受艱難的考驗。即使最終沒能實現,而追求的過程也是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它使你遠離平庸和無為。保羅•戈埃羅,巴西作家。代表作《朝聖》以理解自己為出發點,長於用樸素的語言,象徵的手法來講述富於意味的哲理。

第四單元 人物

《娜塔莎》(選自《戰爭與和平》)通過描寫娜塔莎在參加舞會前的興奮、激動與焦急的心情,舞會上相遇安德來公爵並雙雙埋下愛情的種子以及已經許配給安德來的娜塔莎因為孤獨與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爾的誘惑而背叛安德來的心理狀況,塑造了一位純真善良、渴望愛情與幸福,但又過於輕信、充滿浪漫與幻想的貴族女孩形象。列夫•托爾斯泰,俄國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復活》(世界文學不朽名著)對貴族生活的批判,主張道德的自我修養,擅長於心理分析。

關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爾斯泰筆下一個經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通過刻畫啞女素芭永恆孤寂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與自然的和諧融合。長大後,由於自身的殘疾,素芭被迫遠嫁到加爾戈達,遠離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麗、聰穎、內心豐富,充滿愛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讓人同情。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小說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因《吉檀迦利》抒情詩集獲獎)。《摩哈摩耶》(短篇小說)、詩集《吉檀迦利》《沉船》《戈拉》《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詩歌——冥思閑適,抒情氣氛濃郁,哲理意味深刻,韻律優美而富有變化,美學風格質朴、自然、超逸。

作品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族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

第五單元 情節

《清兵衛與葫蘆》通過記敘清兵衛喜歡葫蘆,可此愛好卻被扼殺,反又熱衷上繪畫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清兵衛的同情,批判那種粗暴扼殺少年個性的做法,呼籲人們尊重個性,讓個性自由發展。志賀直哉,日本「小說之神」,近代「白樺派代表作家」。長篇小說《暗夜行路》。志賀直哉的小說特點:1、追求個性解放,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尊嚴和意志。2、作品大多從身邊取材,以觀察細膩、描寫精確為特色。3、本文:倒敘的作用、對比的意義、情節的跌宕對表現主題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在橋邊》通過對「我」在橋邊數過橋人的記敘和細膩的心理刻畫,生動地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戀故事,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復雜感情及對美好情感的執著追求。海因里希·伯爾,德國作家,1972年《與一位女士的合影》獲諾貝爾文學獎,戰後文學即「廢墟文學」的代表。代表作《與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時代廣闊的視野和敏銳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逼真細膩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節的運行和細膩的心理描寫。

第六單元 結構

《牲畜林》(選自《卡爾維諾文集》以平實但又調侃幽默的語言描寫了義大利農民同入侵的德國納粹士兵抗爭的心態,表現了人們戰勝法西斯的樂觀精神。卡爾維諾,義大利作家。代表作《看不見的城市》。《義大利童話》既似現實中的童話,又像童話中的現實,把西方世界中人喪失自我本質的境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本文:掌握文章的情節和「延誤」的作用;分析朱阿的形象和他出場的典型背景。

《半張紙》以幾乎白描的手法介紹一位年輕房客兩年間的生活經歷(幸福美滿—孤獨不幸悲傷—微笑)揭示主人公樂觀積極、充滿朝氣的人生態度,同時告訴我們,對過去的一切,美好的,應該珍惜;不幸的,任其隨時光流逝,應把握現在,開拓美好未來。斯特林堡,瑞典作家,代表作《夢的戲劇》(歐洲表現主義的先鋒)《紅房間》《朱麗小姐》以獨特的表現方式,表達深刻的內涵,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實的語言寫生動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張紙的意義;理解小說的主題。

第七單元 情感

《山羊茲拉特》通過賣羊未成的經歷的敘述,不僅將悲憫的目光投向困難中的人,更把關懷的溫情給了絕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純潔的山羊,體現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和精煉概述。艾薩克·什維·辛格,美國作家,1978年憑長篇小說《盧布的魔術師》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既紮根於波蘭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本文:景物描寫的作用;擬人敘述的作用;理解主題。

《禮拜二午睡時刻》通過一對母女去祭拜被當作小偷打死的親人的經過,向我們展示出了母愛的執著以及神父的寬容,進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愛。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作家,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在拉丁美洲引起一場文學地震)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揉混著魔幻與現實,反映出整個南美大陸的生命矛盾。

第八單元 虛構

《沙之書》通過一本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的聖書對「我」的影響,闡述了一種無限可能和無限延續的感覺,表明作者對世界的迷茫和未知世界的一種惶恐心理。博爾赫斯,阿根廷作家,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作家們的作家,知識型作家。代表作《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詩集,此地為奧運聖火傳遞地)《虛構集》(短篇小說集)作品文體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書的象徵意義;故事情節的淡化;內心的描寫。

《騎桶者》用一種虛幻的手法寫出了一個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鏟煤而遭到驅趕的事實,向我們展示了現實社會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艱難,表達作者對社會的控訴和批判。卡夫卡,奧地利作家,歐洲著名表現主義作家。代表作《地洞》《變形記》《城堡》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本文:理解為什麼要騎?騎桶者的象徵意義?理解課文主題。

❼ 什麼是冰山文學

《外國小說欣賞》文學常識備考
1、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橋邊的老人》——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冰山理論」
海明威早期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後,他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0)。
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長篇:《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乞力馬扎羅的雪》
中篇:《老人與海》
短篇:《白象似的群山》

2、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被譽為「20世紀最佳女作家」。
意識流短篇小說:《牆上的斑點》;長篇意識流小說《達洛威夫人》《到燈塔去》和《海浪》等。
意識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英)喬伊斯《尤利西斯》和伍爾夫;(美)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
補充: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主要作品為劇本37部,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合稱「四大悲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3、維克多.雨果——19世紀法國偉大作家,浪漫主義文學最卓越代表。
《炮獸》——浪漫主義長篇《九三年》節選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以上稱人道主義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
補充
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主要作品為《人間喜劇》網路全書(包括《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學中規模最宏偉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馬克思稱它「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4 蒲寧
《安東諾夫卡蘋果》 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長篇:《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1933年,「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蒲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5、馬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義象徵性寓言體短篇小說——《伊則吉爾老婆子》
《伊則吉爾老婆子》是高爾基早期浪漫主義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散文詩《海燕》等。列寧稱他「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稱《母親》是部「非常及時的書」。

6保羅•戈埃羅巴西作家,被認為是繼馬爾克斯之後最受世人歡迎的拉美作家。《煉金術士》又名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評論家把這本書譽作是「一部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戈埃羅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
此後,保羅・戈埃羅又陸續出版了《籠頭》、《主神的使女們》《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鬥士手冊》和《韋羅妮卡決定去死》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風靡一時,使保羅・戈埃羅成為當今巴西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作家。

7、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羅斯文學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娜塔莎》——長篇《戰爭與和平》節選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有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長篇小說《復活》、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
補充: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主要作品為抒情詩《自由頌》、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貴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獵人筆記》描寫農奴的悲慘生活,抨擊農奴制度,被譽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劇本《海鷗》《萬尼亞舅舅》他是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說創作登上世界文壇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紀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欽差大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死魂靈》吝嗇鬼形象(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奧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紀前蘇聯作家,代表作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8、泰戈爾 ——19-20世紀印度偉大詩人
《素芭》——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代表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
小說有長篇《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
中篇《四個人》
短篇《還債》、《棄絕》、《素芭》、《人是活著,還是死了?》、《摩訶摩耶》、《太陽與烏雲》。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亞洲第一人。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

9、志賀直哉
《清兵衛與葫蘆》——現實主義短篇小說——【日本】志賀直哉
志賀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說家,被日本評論家譽為「小說之神」。1904年發表處女作《菜花與少女》。1910年,與有島武郎、有島生馬等共同創辦《白樺》雜志,圍繞於這個刊物的一些年輕作家與美術家,對當時主張純客觀主義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不滿,要求肯定積極的人性,主張尊重個性,發揮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文學,形成「白樺」一派。志賀直哉為「白樺」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樺」派成為日本現代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流派。

10.海因利希•伯爾
《在橋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德國】海因利希•伯爾,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主要作品有《正點到達》(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作)、《小丑之見》(德國「不順從文學」的重要作品)和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發表的《與一位女士的合影》(《以一個婦女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創作的結晶,獲次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11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是義大利當代最具世界影響的作家之一。
《牲畜林》——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義大利】卡爾維諾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就是根據這段經歷寫成的。不久這部作品得了獎,他就此步入文壇。卡爾維諾當過新聞記者,後來從事兒童文學編輯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一個分成兩半的子爵》、《阿根廷螞蟻》、《不存在的騎士》等等。他的作品獨具一格,擅長用童話的方式來寫小說。所以他的小說也可以說是童話。除了寫小說,卡爾維諾還像德國的格林兄弟一樣,收集編寫民間故事。卡爾維諾走遍義大利,付出了兩年時間的辛勤勞動,終於編寫出一部《義大利童話》,這部《義大利童話》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話媲美。

12斯特林堡
《半張紙》——短篇小說——【瑞典】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小說家和戲劇家,被譽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國內被視為寶貴的民族遺產,在其它國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歐洲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先驅。代表作有戲劇《到大馬士革去》、小說《紅房子》等,他還曾創作了瑞典文學史上優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女僕的兒子》(4卷),以描寫群島風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說《海姆斯島上的居民》,被認為是「歐洲自然主義劇作的典範」的《朱麗小姐》和《債主》,以及中篇小說《在海邊》等。

13艾薩克.什維斯.辛格,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山羊茲拉特》——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美】艾薩克.什維斯.辛格
艾薩克•什維斯•辛格,美國著名猶太作家,1904年,辛格生於當時在沙俄統治下的波蘭。1935年,辛格追隨哥哥來到美國。辛格在美國以當編輯和寫作為生,1943年他加入了美國國籍。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長篇小說、十部短篇小說集、兩部劇本、十六本兒童故事集。曾先後兩次榮獲美國圖書獎,其中一次是獎給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的。辛格被稱為當代最會講故事的作家。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91年,辛格去世。
主要作品: 《傻瓜吉姆佩爾》《盧布林的魔法師》《庄園》《冤家,一個愛情故事》《蕭莎》
獲諾貝爾獎理由:因為他有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既紮根於波蘭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普遍處境。

14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禮拜二午睡時刻》——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以此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審視人生和世界。這種把現實與幻景溶為一體的創作方法,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
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代表作《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家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中篇小說《枯枝敗葉》《惡時辰》等,短篇小說集《藍寶石般的眼睛》《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等,電影文學劇本《綁架》等。

15博爾赫斯
《沙之書》——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阿根廷】博爾赫斯,20世紀短篇
小說大師
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被稱為是「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成名作:《小徑分岔的花園》(短篇小說)。小說特色:敘述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重要作品有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聖馬丁牌練習簿》《陰影頌》《老虎的金黃》《深沉的玫瑰》,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死亡與羅盤》《布羅迫埃的報告》等。還譯有卡夫卡、福克納等人的作品。

16弗蘭茨•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
《騎桶者》——【奧地利】弗蘭茨.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鼻祖。1904年(21歲)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寫作,他不以發表、成名為目的,只是想用寫作來解除內心的苦悶。主要作品為三部長篇小說《城堡》《審判》《美國》和短篇小說《變形記》《判決》《地洞》《飢餓的藝術家》等,且生前大多未發表,卡夫卡被公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奠基人),是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
《變形記》通過寫小職員格里高爾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
《城堡》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秘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卻永遠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斃。
《審判》借銀行職員約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的本質。
《地洞》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意識流短篇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娘母乳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653
有關丹道的小說完結 瀏覽:15
鳳輕歌是哪個小說里的女主 瀏覽:623
單身女主小說下載 瀏覽:264
古言小說女主養著婆婆小姑 瀏覽:310
都市之無限刷錢的小說 瀏覽:513
現代男男小說已完結 瀏覽:176
重生到古代王朝爭霸的小說 瀏覽:246
女主胸大獃萌的言情小說微肉 瀏覽:556
完結穿越斗羅大陸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43
神鵰俠侶小說結局截圖 瀏覽:156
仙俠言情系列好看的小說 瀏覽:771
灌籃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46
大主宰有聲小說原野 瀏覽:931
都市重生辦實業的小說 瀏覽:720
蘿莉的校園生活小說 瀏覽:650
主配角的總裁小說 瀏覽:122
小說都市風流狂醫下載 瀏覽:224
鐵血穿越古代小說種馬排行榜 瀏覽:944
好看的風水傳承小說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