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中心思想是蘊含中國思潮的短篇小說

中心思想是蘊含中國思潮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2022-04-14 15:21:17

❶ 《散步》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散步》的中心思想

以「我」為人物中心,以「我」和母親的關系為主系,漸次展開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互敬互愛、融合的關系,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滲透著肩負重任的中年人對於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內容概要

《散步》選自1985年8月2日《中國青年報》,已選入七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書目第1課第1頁和六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書目第4課13頁。

作者

莫懷戚,1951年出生,男,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副主席。重慶人。1966年初中畢業,到四川內江插隊。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其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經典關系》、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中篇小說《透支時代》、中篇小說《陪都舊事》、中篇小說《花樣年月》、中篇小說《六弦的大聖堂》、中篇小說《詩禮人家》、中篇小說《隱身代理》等。

❷ 歐亨利短篇小說10篇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愛的犧牲

〔美〕歐.亨利/著

王仲年/譯

當你愛好你的藝術時,就覺得沒有什麼犧牲是難以忍受的。

那是我們的前提。這篇故事將從它那裡得出一個結論,同時證明那個前
提的不正確。從邏輯學的觀點來說,這固然是一件新鮮事,可是從文學的觀
點來說,卻是一件比中國的萬里長城還要古老的藝術。

喬·拉雷畢來自中西部槲樹參天的平原,渾身散發著繪畫藝術的天才。
他還只六歲的時候就畫了一幅鎮上抽水機的風景,抽水機旁邊畫了一個匆匆
走過去的、有聲望的居民。這件作品給配上架子,掛在葯房的櫥窗里,挨著
一隻留有幾排參差不齊的玉米的穗軸。二十歲的時候,他背井離鄉到了紐約,
束著一條飄垂的領帶,帶著一個更為飄垂的荷包。

德麗雅·加魯塞斯生長在南方一個松林小村裡,她把六音階之類的玩意
兒搞得那樣出色,以致她的親戚們給她湊了一筆數目很小的款子,讓她到北
方去「深造」。他們沒有看到她成——,那就是我們要講的故事。
麥琪的禮物

〔美〕歐.亨利/著

潘明元/譯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這兒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銅板。這些分分錢
是雜貨店老闆、菜販子和肉店老闆那兒軟硬兼施地一分兩分地扣下來,直弄
得自己羞愧難當,深感這種掂斤播兩的交易實在丟人現眼。德拉反復數了三
次,還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聖誕節了。

除了撲倒在那破舊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顯然別無他途。

德拉這樣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
尤以抽噎占統治地位。

當這位家庭主婦逐漸平靜下來之際,讓我們看看這個家吧。一套帶傢具
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盡管難以用筆墨形容,可它真真夠得上乞丐
幫這個詞兒。

樓下的門道里有個信箱,可從來沒有裝過信,還有一個電鈕,也從沒有
人的手指按響過電鈴。而且,那兒還有一張名片,上寫著「詹姆斯·迪林厄
姆·楊先生」。

「迪林厄姆」這個名號是主人先前春風得意之際,一時興起加上去的,
那時候他每星期掙三十美元。現在,他的收入縮減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
的字母也顯得模糊不清,似乎它們正嚴肅地思忖著是否縮寫成謙遜而又講
求實際的字母D。不過,每當詹姆斯·迪林厄姆·楊回家,走進樓上的房間
時,詹姆斯·迪林厄姆·楊太太,就是剛介紹給諸位的德拉,總是把他稱作
「吉姆」,而且熱烈地擁抱他。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德拉哭完之後,往面頰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著灰濛蒙的
後院里一隻灰白色的貓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籬笆上。明天就是聖誕節,她只有
一元八角七給吉姆買一份禮物。她花去好幾個月的時間,用了最大的努力一
分一分地攢積下來,才得了這樣一個結果。一周二十美元實在經不起花,支
出大於預算,總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給吉姆買禮物,她的吉姆啊。她花
費了多少幸福的時日籌劃著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禮物,一件精緻、珍奇、貴重
的禮物——至少應有點兒配得上吉姆所有的東西才成啊。

房間的兩扇窗子之間有一面壁鏡。也許你見過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
鏡吧。一個非常瘦小而靈巧的人,從觀察自己在一連串的縱條影象中,可能
會對自己的容貌得到一個大致精確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條,已精通了這門子
藝術。

警察與贊美詩

〔美〕歐.亨利/著

潘明元/譯

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麥迪遜廣場的長凳上,輾轉反側。每當雁群在夜空
中引頸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對丈夫加倍的溫存親熱,索比在街心公園
的長凳上焦躁不安、翻來復去的時候,人們就明白,冬天已近在咫尺了。

一片枯葉落在索比的大腿上,那是傑克·弗洛斯特①的卡片。傑克對麥
迪遜廣場的常住居民非常客氣,每年來臨之先,總要打一聲招呼。在十字街
頭,他把名片交給「戶外大廈」的信使「北風」,好讓住戶們有個准備。

索比意識到,該是自己下決心的時候了,馬上組織單人財務委員會,以
便抵禦即將臨近的嚴寒,因此,他急躁不安地在長凳上輾轉反側。

索比越冬的抱負並不算最高,他不想在地中海巡遊,也不想到南方去曬
令人昏睡的太陽,更沒想過到維蘇威海灣漂泊。他夢寐以求的只要在島上待
三個月就足夠了。整整三個月,有飯吃,有床睡,還有志趣相投的夥伴,而
且不受「北風」和警察的侵擾。對索比而言,這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願望
咖啡館里的世界公民

〔美〕歐.亨利/著

潘明元/譯

半夜,咖啡館擁擠不通。我隨意間選坐的一張小桌恰好不為人們所注目,
還剩下兩把空椅以誘人的殷勤,伸開雙臂歡迎新擁進的顧客。

當時,一位世界公民和我同一張小桌,坐在另一張椅子上。我真高興,
因為我持這種理論,自亞當以來,還沒有過一位真正的屬於整個世界的居民。
我們聽說過世界公民,也在許多包裹上見過異國標簽,但那是旅遊者,不
是世界公民。

我提到下面的情景定會引起你的思考——大理石桌面的桌子,一排排靠
牆的皮革椅座,愉快的侶伴,稍加打扮的女士們正以微妙而又明顯可見的情
趣爭相談論著經濟、繁盛和藝術,小心周到喜歡慷慨的侍者,使作曲家慌忙
不迭的音樂機靈地滿足一切人的口味,還有雜七雜八的談話聲、歡笑聲——
假如你樂意的話,高高的玻璃錐體維爾茨堡酒①將躬身到你的唇邊,就像那
枝頭上的熟櫻桃搖晃進強盜樫鳥的嘴殼一樣。一位來自英奇·丘恩克的雕塑
家告訴我,這景象真真是巴黎式的。

❸ 鏡花緣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還有主要內容,詳細一點

《鏡花緣》這部小說,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這是第一部分。這個部分所敘述的:武則天奪取了唐帝國的政權,改國號為周,廢了她的兒子唐中宗,自己做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個女皇帝。唐室舊臣徐敬業、駱賓王等起兵,企圖恢復唐帝國,但全部失敗。一天,在殘冬大雪嚴寒的氣候里,武則天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總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遊,不在渭府。眾花神無從請示,只好開花。上帝因百花仙子並未奏聞,竟然「任昕部下,呈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於是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貶降凡塵。百花仙子降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進京應試,中了探花,誰知卻因當初曾和徐敬業等結拜為異姓弟兄,經人告發,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為秀才。唐敖受了這個打擊,對世事感到消極。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經商,恰好這時又要跑一趟。於是唐敖就和他結伴同行,想借游覽來抒散郁悶。一路上,經過了許多國家,見識了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和神怪的草木蟲魚鳥獸。後來唐敖吃到了「仙草」,「入聖超凡」,進入小蓬萊山上,再沒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親失蹤的消息,就逼著林之洋帶領她到海外去尋訪,按照上次路線,遍歷艱險,終於未見。走到小蓬萊,從一個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閨臣」,約她中過才女,再行相聚。山上有泣紅亭,亭中有碑,上鐫一百名花神所主管的花名和降生人世後名姓,從「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書蟲史幽探」起,到「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書畢全貞」止。其中有「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夢中夢唐閨臣」。每人名下,都注有事跡。唐閨臣就把碑文全部抄下,上船回國。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這個部分敘述的: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恰如泣紅亭中碑文所載。才女們舉行了多次慶祝的宴會,在宴會中,表演了「書、畫、琴、棋,醫、卜、星相,音韻、演算法,……還有各樣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吊,射鵠、蹴球,鬥草、投壺,各種百戲之類」。後來分別散去。唐閨臣再去小蓬萊尋父,也入山不返。這時候,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和劍南節度文芸聯合一起,起兵反對武則天。才女中章蘭英等數十人,因夫妻、姻親關系,參加軍中,有殉難而死者。終於大軍打破了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座關,武則天失敗,唐中宗復辟,仍尊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又復下詔,宣布明年仍開女試,並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全書到此結束。

《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鏡花緣》一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像,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進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閥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說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北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經商。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國」商人收低價討好貨,國王嚴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並治罪;「大人國」的腳下有雲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女兒國」里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他被穿耳纏足;在「兩面國」里的人前後都長著臉,每個人都有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後面浩然巾里藏著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無腸國」里的人都沒有心肝膽肺,他們都貪婪刻薄;「豕喙國」中的人都撒謊成性,只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國」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游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鏡花緣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燦、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寫成這本「鏡花緣」。
鏡花緣共一百回,它的背景故事,交錯著唐代武則天女皇的事跡,百花仙子的譴降人間,及秀才唐敖在海外遇的奇人怪事……種種經歷寫成。
小說中,不得志的主角——唐敖——隨著大舅子遍游海外諸國,其中到處所見都是奇風異俗,甚有勸世意義又富奇想,讀來輕松風趣,使人能領略作者的用心。
其中夾雜忠君、孝親、友情等思想。最值得一提的是能在舊式男性中心社會中,宣揚女子才學,伸張女權,提出女性問題。他批評社會的丑惡面,也以描寫游歷諸國的見聞,呈現了人性的詼諧及諷刺,甚具社會及教育價值。
······································

說行天下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好東西你值得擁有。

❹ 魯迅小說集、散文集所要表達的主要中心思想是什麼

找到時代的脈動,尋求自我的覺醒 。

❺ 簡述魯迅的小說集 彷徨 和 吶喊 中各篇小說的中心思想

從這兩本集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魯迅思想的變化發展。先說《吶喊》。誰來「吶喊」?我。為什麼要「吶喊」?我們不妨看看魯迅那個著名的「鐵屋子」譬喻——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這個雖然悲觀沉鬱的描述卻暗含了一個信息,也可以說是一種自信:我是清醒的個體,我是站在啟蒙的立場上的,所以我要吶喊,即便聲音微弱、個人前途暗淡也在所不惜。以《阿Q正傳》為例,這篇小說固然帶著作者強烈的自省色彩,但毫無疑問的,作者的精神是高於阿Q的,是在無情自剖基礎上的俯瞰。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語境後面便包含著一種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一自信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表現得很鮮明:「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盡管經歷了種種寂寞困苦,盡管有上述那段近乎絕望的「鐵屋子」譬喻,內心深處的這一自信並沒有改變。
但魯迅的這一信念的紮根之處與普通作家是不一樣的,正體現了他的豐厚與深刻。魯迅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中間物」,只是進化鏈中的一個過渡。他「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一點光明出去,自己則甘願滅亡。這一孤獨者的本質,這一自我犧牲的精神力量,非但不會導致頹廢消極,反而能激起一股悲壯的、自覺的贖罪感——替所有人去贖罪,而這一贖罪感蘊含著主體的自信與優越。
就拿《葯》來說,通過解讀我們發現,除了夏瑜,小說中的人物都具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雙重身份,而革命者夏瑜則是單一身份——人血饅頭——「被吃者」。這一身份本身就帶有一種強烈的殉道意味,精神境界和直面人生的勇氣遠遠高於其他人。或者還可以這樣說,像狂人那樣,夏瑜以前也是「吃人者」。如果說狂人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後,終於「痊癒」,自省的道路走了一半,那麼後面的一半就由夏瑜用他的鮮血來完成了。
然而到了《彷徨》那裡,這種自信忽然遭受了強烈質疑。誰在彷徨?我。作者逐漸進入到對主體內在的燭照和自省,於是主體的立場發生了松動;啟蒙者已不能確定麻木的群眾究竟有沒有可能被喚醒,甚至開始懷疑其實啟蒙對象不是不能清醒,而是他們不願意清醒,管自生活賺錢麻木,倒是啟蒙者多事,妄想改變些什麼。
我覺得到《彷徨》這里,魯迅的思想經歷了一次轉變。這個轉變是深刻而持久的,絕非如教科書上說的是偶爾的精神苦悶。《祝福》中「我」面對祥林嫂詢問地獄有無表現地手足無措,這令人看到了魯迅逝世前不久所作的《我要騙人》的某種源頭。在那篇文章里魯迅寫道:「倘使我那八十歲的老母親,問我天國是否真有,我大約是會毫不躊躇,答道真有的罷。」這中間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難真切體會的。
從《吶喊》到《彷徨》的變化當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發生斷裂的。
《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為只有小學生的水平,這不過證明了他的無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篇小說當然沒有特別之處,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確也被小學生用濫了。但是,在那個時代寫出這一作品是不容易的。胡適、沈尹默、舍我乃至後來的郁達夫都寫過人力車夫,但是他們的角度都是同情憐惜,也就是說高於人力車夫。唯獨魯迅,是用一顆真心,真誠體會出了自身的渺小。這一知識分子的自省,是難能可貴的。
再拿《葯》來說,小說結局讓兩位母親相遇。兩位母親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她們的相遇突出了雙重悲劇。夏瑜為了千千萬萬的華小栓而死,華小栓的母親卻希冀用他的血來換回兒子的生命。夏瑜的母親則念念不忘兒子是被「冤枉的」,可見在她的意識中革命者的確是該殺的,但瑜兒並非革命者。母愛在這里體現的不是終極的關懷與壯美,而是深深地、寒徹骨髓的悲哀——連母親都無法理解革命者,這是多麼深廣的哀痛啊!革命者又是多麼的孤獨啊!
革命者的孤獨走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孤獨者》中的冷峻與絕望。主人公簡直就是魯迅的自況,而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我」,彷彿時時要阻礙著主人公,則可以理解為魯迅對自己的矛盾心態。小說以葬禮始、又以葬禮終是大有深意的。舊時代的帷幕落下了,舊時代的陰影卻依舊籠罩,新時代的帷幕便在這籠罩中一道殉了葬。
王暉說過,魯迅的小說在深刻地批判了國民性的同時,「又把否定的鋒芒指向知識者自身。」我想,這便是魯迅令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吧!

❻ 我國現代作家王朔的代表作品及其中心思想是什麼

王朔早期致力於寫作「言情」及「犯罪」題材的小說,包括《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玩得就是心跳》在內的一系列作品,均成為80年代以來最暢銷的文學讀物,其後他發展了極有個性化的「調侃風格」,在《頑主》、《千萬別把我當人》、《一點正經沒有》等小說中十分成功地觸動了讀者的閱讀興奮點,他的文學創作的商業傾向愈加明顯,並促使他最終放棄小說,轉入純粹商業性的影視劇創作,經他策劃和編劇的作品有《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等,都曾經轟動一時,成為開拓中國當代商業影視創作的先鋒。

❼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儒家思想,忠義仁孝悌為中心

❽ 拜託幫忙找一篇短篇小說1000字左右,不要電視劇的,要有寓意的。 加上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

原來愛情這么傷
聽說,這就是愛情

不顧嚴寒,我獨自一人來到他的身邊,
可他卻早有佳人在懷,
在我陷入失戀的悲痛之時,
所以的人卻說我幸福。
生命中,我遇上了兩個男人,
一個我深愛著,卻命在旦夕,
一個我傷害著,卻依舊相守。
——

第一節苦澀的青春(1)

聽說,這就是愛情,微微的甜,濃濃地苦,看著屋裡相依在一起的兩人,眼睛一熱,我竟流下了由生以來的第一滴淚。
轉身,回頭,我把手中沉甸甸地禮物放到他家門口,不知道他是否還能像過去那樣期待里邊裝得是什麼呢?或許不會了吧。
記得前天我對他說我會喜歡他一輩子,而他亦說會喜歡我一輩子,然而此刻他讓別的女人入駐他的心,原來愛情也會傷人,我的心門正被一刀一刀切割著……
曾經我想過我們再次相遇的許多可能畫面,有他依然在不顧嚴寒地等待我乘坐的火車,有他給我遞來溫暖的熱水袋,有他對著我送的禮物千般珍惜的樣子,可是我就沒有想到,想要給他來一個驚喜時,卻讓自己受到無比驚嚇。
他叫米凱軒,一次無意度假,讓我認識他,一個讓我視為生命般疼愛的男人,一次無意的邂逅,我們許諾今生,為了他,我可以不顧寒假寒風刺骨,坐上火車,只為能陪他一起度過假期。
誓言變離言,我們終轉身,相背而去。
我知道米凱軒猶如我的指汁沙,我稍有放鬆,他便隨風而去,也終離我遠去,他是一個花一樣的男人,擁著神賜的佳容,我知道他是神話中的白馬,而並非能與白馬匹配的灰姑娘,只是如今,想到他的離去,我的心卻疼痛不已。
痛止不住,淚流不停,我最終沒有回頭,因為傷口已經扯開了,我不想在上面撒鹽。
兩年的感情,走到了最後一步,我沒有聽到他說分手二句,而我卻在上面加上了句號。
拎著小小的行李箱我在寒風中站了足足一個小時,我不知道該去哪裡,難道我該回家嗎?然後把我的遭遇告知那些所謂的朋友,然後等代著她們來嘲笑我嗎?
我不要!
在此我舉目無親,卻又無顏回家,看來現在擺在眼睛的只有一條路了。
僅有的路,是我從米凱軒那裡認識的唯一一個人,可我與他命格相沖,每次見面都會鬧得不歡而散,然而他現在是我唯一的希望了,哼,原來我也有走到窮途末路之時啊。
正在我想著見到他時該有的開場白時,然而他卻出現在我的眼前,而且似乎知道我的目的般,一來便拿起我的行李往他的家走去。
「莫言海,你都知道了?」我好奇地問他。
難道他知道米凱軒有了新歡吧,不然怎麼會知道我無處可去吧。
可是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轉身的時候輕輕地說了句話,雖然很小聲,但我卻聽到了,他說我真幸福。
幸福?我冷笑,今天我失戀了,然而有人卻說我幸福。

第二節苦澀的青春(2)
因為春節尚未到來,所以莫言海的家裡只有他與他的妹妹莫言朵在家裡,莫言朵看到我,眼神里有著濃濃的羨慕。
我苦笑,難道我的遭遇在別人的眼裡是這么值得歡喜的事情嗎?
我還以為來到這里,我可以向莫言朵訴苦的,只是沒有想到她會如此羨慕著我失去米凱軒的遭遇,嘆了口氣,我進了房裡,這一刻我堅強的臉皮終於撕破,倒在床上大哭起來。
一段感情,還以為可以愛到天荒地老,現在才知道,愛情也不過是一根嫩芽,是那般的脆弱,風一吹,便夭折了。
不知道哭了多久,等我走出房間的時候,莫言海與莫言朵已經不在那裡了,聽到陽台上傳來聲響,我慢慢地移步,看到莫言海正在接電話。
我知道偷聽別人講電話是很不好的,但看到莫言海神秘的樣子,我把耳朵貼在牆上,聽到她莫言海刻意壓底的聲音,我幾乎可以肯定有問題。
「她現在還在房裡哭呢。」莫言海對著電話說著。
我在想,他口中的她是我嗎?
不知道對方說了什麼,莫言海回了一句:她真幸福。
這個她又是我嗎?為何他會認為我幸福呢?電話的另一邊又是誰呢?為何如此的關心我?
不管是誰,都不重要了,現在我好累,好累,不想再想誰關心誰,誰又傷害了誰,我敲了一下門,莫言海回過頭,看到我,慌亂地掛斷電話,我告訴他,我出去轉轉。
一個人走在大街上,天氣很冷,但沒有人流減少,我讓淚輕彈,身邊人群來來往往,沒有人回頭看我一眼,彷彿就只是一粒塵埃,讓所有的人忽略了我的存在。
清楚地記得我和米凱軒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況,那時的我就像迷失了方向的人,不斷地用渴求的目光看著過路人,在無數次回頭後,我終於發現了他,是他把我帶到了他家。
可如今,他伊人在懷,又怎麼會想到我的存在呢?不管我多少次回頭,依然見不到他的身影。
無意地經過一家精品店,看著上面的招牌,那是我和米凱軒常光顧的店,輕輕地走了進去,依然還是以前的老闆,這里的貨品依然是最時尚的,然而唯一不一樣的是這次我的身邊就沒有米凱軒。
老闆見到我,馬上停下手邊的工作,熱情地對我打招呼,我笑笑,問他有什麼新產品,我隨意地挑了樣自己喜歡的東西買了下來。
在我結賬離開的時候,老闆卻突然叫住了我,把一個水晶球放到我的手裡,我看了看水晶球,很精緻,上面還有我愛你三個字閃閃發光,我以為那是老闆向我推介的產品,搖動搖頭,我退還給他。
我告訴他,那水晶球很貴,我買不起,這也是我的實話。
然而他卻告訴我,這是有人給我訂做的,說是送給心愛的女人。
我依然沒有拿,我想應該是米凱軒訂的吧,這個水晶球是送給那天的那個女人的吧,那水晶球真美,可我卻沒有資格擁有它。
在我走出精品店大門時候,我聽到了老闆發出羨慕的聲音: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第三節苦澀的青春(3)
回莫言海那裡的時候,在路上我看到了和米凱軒在一起的女人,而她的身邊陪著一個男人,但那不是米凱軒,看到我,他們兩人放開彼此。
看到他們的動作,我很好奇,照理他們是不認識我的,那為何看到我後,他們會如此的慌張呢?他們似乎在隱藏著什麼?
會是什麼呢?與我有關嗎?
沒有任何的交談,我們在人海中擦肩而過,而這是我聽到的那女人對男人說我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又是一個說我幸福的人,這一刻我多想沖過去對她說,是啊,曾經我是最幸福的人,然而我的幸福都被你搶走了,如今幸福來對我來說,也不過是片刻雲煙,隨風而散了。
原本是要回莫言海那裡的,然而雙腳卻走進了公園,坐在冰冷的石板凳上面,我看著沒有星星的天空,彷彿看到了絕望,想靠著石板凳而眠,這時我看到了木柱上一行深紅色的大字,我好奇,是因為上面有我的名字。
「蘇可歌,我愛你一生一世。」這知道這不是米凱軒寫的,因為我認得出他的字跡,那這會是誰寫的,在這里我還認識誰?剛才和莫言海通電話,關心我的人又是誰?
「原來你在這啊,天冷,回去吧。」在我沉思的當頭,耳邊傳來莫言海的聲音。
很低沉,卻很溫柔,以前他不曾這般對待我,我知道他變了,他不再對我冷若冰霜,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問他,剛才的電話里是誰,他說是我不想提起的人。
我沒有再問,轉身要離去,卻看到他看著那塊刻著我名字的木柱,目光是那麼的溫柔。

第四節苦澀的青春(4)
米凱軒的生日到了,我和莫言海都去了,見到米凱軒的時候,我控制不住地抱緊了他,當他看到莫言海的時候,卻輕輕地把我推開,當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生日晚會的氣氛很古怪,在場每個人都怪怪的,我坐在那裡,看到米凱軒和那個女人坐在那裡,他沒有給我介紹她是誰,也沒有提到我們的事情,似乎我們的過去,只是我的一個夢。
來到頂樓,看到莫言海在那裡抽煙,他看到我,把煙蒂丟進垃圾桶里,走到我的身邊,把我的頭按到他的胸前,他說想哭就哭出來。
「為什麼他到了最後,也不說他不愛我之類的話,為何他的懷抱變得如此冰冷。」
莫言海不說話,只是站在那裡,靜靜地聽著我說。
「為何你們變得那麼的陌生,你以前是不會對我那麼好的,你以前看到我這樣你會嘲笑我的。」抬頭,用淚眼看著莫言海,感覺得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楚,我很好奇,他在想些什麼。
「我從來就沒有變,依然還是那個人。」莫言海這般回答著我的話。
莫言海的手機響了,是一條信息,正要打開的時候,看到我在身邊,他把手機放進褲袋裡,我很想知道那信息是什麼,為何他不願讓我看到。
手快速地伸進他的褲袋,把手機拿出來,翻開剛才那條信息,是莫言朵發來的,她說:你的心一定很痛吧。看著莫言海,我問他會心痛什麼,他卻沒有說話,把手機收好。
深夜,我們都留在米凱軒的家裡,在我睡得正香時,一陣的的咳嗽傳進我的耳朵,我聽得出是由米凱軒的房裡傳出來的,我下了床,向他的房裡走去。
走進米凱軒的房間,我看到他倒在地板上,手不斷地按著胸口,眼神中充滿了痛苦,我把他扶到床上,拿起櫃台上的一瓶葯,葯瓶底下壓著一張紙條,條紙上寫著:切記,每次只能吃兩顆。
那字跡,和那木柱上的是一樣的,我問米凱軒,那字條是誰留的,他卻沒有回答我,只是用著羨慕的眼神看著我,他說有個人比他更愛我。
隨後我看著他就要入睡了,我只好離開。

第五節苦澀的青春(5)
第二天正要回莫言海那裡的時候,卻沒有看到米凱軒送我們,我的心裡有些傷感,難道兩年的感情對他來說是這般的不值一談嗎?就連最後的送別也這般牽強嗎?
米凱軒可以放下,但我不能,我在那裡等,直到中午,依然沒有見到他下樓,我等不及了,沖到他的房裡,卻看到他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蒼白的臉色,活像一具屍體,不,他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米凱軒死了,在他的手裡緊緊地握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蘇可歌,他愛你。
我根本就理不清是為什麼,我不知道他口中的他是誰,我只知道我不想他離開,我抱著他,淚輕彈。
莫言海隨後進來,看到已經死去的米凱軒,嘆了口氣,深深地說:「還以為他可以活過今年。」
我回過頭,看著莫言海問著:「你都知道,你為什麼不告訴我,為什麼不告訴他會死。」
那天莫言海告訴我,米凱軒自八歲的時候成了孤兒,他的父母不是死於意外,而是自殺,因為他米凱軒的父親有遺傳性心臟病,到了晚期的時候,他母親殉情而死,也就在那個時候,米凱軒得知自己也有心臟病。
「那麼說,他不是移情別戀,他只是不想我和他的媽媽一樣,選擇自殺陪他下葬是嗎?他是愛我的,是不是。」我大聲的喊著。
莫言海把我的頭壓到他的胸前,不斷地撫摸著我的亂發,而我卻不停地哭。
「米凱軒說,有個人比他更愛我,你知道他是誰嗎?」我問。
「知道,但你恨他。」
最終他並沒有告訴我,那個人是誰。
米凱軒死了,我已經沒有留在這里的必要了,我提出了回家。
莫言朵把我叫到了她的房間,她說:「你真的記不起來了嗎?」
我疑惑地看著她,不懂她的意思,或許是不明白她為何會知道,沒錯,兩年前,我失過憶,並不是完全的忘記,只是忘記了某些記憶罷了,可這個莫言朵是怎麼知道的呢?
看著我的反應,莫言朵苦笑,她說:「如果不是因為他愛你,我真想一刀殺死你。」那表情很真,而我也看到她的眼睛露出對我的恨意。
「他是誰?」我問。
「他是誰?你恨他,可你知道嗎,最可恨的人是你。」
不管我怎麼問,她始終沒有告訴我那個人是誰,我唯一知道的是那個人比米凱軒更愛我,而我卻恨他。
在我陷入沉默的時候,莫言朵告訴我,我懷過孕,我再一次愣然,是的,媽媽說我在兩年前懷過孕,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孩子沒了,那年我18歲。
「孩子是莫言海的。」這是我聽到最不敢相信的話。

第六節記憶有點傷(1)
離開之前,我去了一趟精品店,我問老闆,那水晶球是不是還在,老闆說剛才被取走了,我奇怪的問他,這不是米凱軒訂的嗎,可米凱軒已經死了,又怎麼會來拿呢?老闆告訴我不是米凱軒訂的,當他看到我的手鏈時,他說是訂這條手鏈的人訂的。
可我明明記得這手鏈是米凱軒送我的。
離開那天,是莫言海送我去車站,那天我很想問他,是不是曾經我懷過他的孩子,可最終我沒有說過口,提著小小的行李箱,手裡握著莫言海寫給我的信,走上了大巴。
大巴開走的那一刻,我看向窗外,竟然看到莫言海的眼睛閃爍的淚光,而他的手裡卻捧著一個水晶球。
我拆開他給我的信,內容不多,只要幾個字:記得要快樂。只是那字跡讓我發抖,因為和木柱刻的一模一樣。
我突然明白米凱軒口中的人是誰了,原來是莫言海。
可我依然理不清我和莫言海有什麼往事,為何我曾經懷過的小孩會是他的,我與他的相識不是通過米凱軒嗎?還是說我和莫言海早已認識,可為何莫言朵又說我恨莫言海呢?
大巴穿過隧道,撞上了一排護欄,頓時我陷入了黑暗之中。
我的頭撕裂般疼痛,腦海里不斷地闖進莫言海的身影,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和我長得很像,她微隆著腹部,手裡拿著一把尖長的水果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莫言海,再把水果刀刺進莫言海的身體。
莫言海沒有痛呼,只是深深地看著她,眼裡帶著淚,聲聲地說著:「蘇可歌,我愛你……」
在莫言海的暈迷的時候,她不斷地向自己的腹部揮拳,直到小孩流產。
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我終於知道夢中那個和我長得很像的女人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原來我曾經想過我殺死莫言海。
在我的記憶中沉睡了兩年的記憶,我終於知道了答案。

第七節記憶有點傷(2)
兩年前
我和好友陳非非到城裡買書,在書店裡我認識了莫言海,他手裡拿著一本我找了很久的書,我問過店長,這里只剩下一本了,而我知道來城裡的機會不多。
我小心地拉拉莫言海的衣袖,問他能否把那書給我,他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後拿著書到櫃台結賬走人了。
「這什麼人啊。」我指著他,真想臭罵。
「算了吧,城裡的人都比較驕傲,下次出來再買吧。」陳非非了拉我。
沒辦法,人都走了,我氣也沒用,只有隨手挑了幾本書便到櫃台結賬。
出了書店,我與陳非非兩人想要去找一家店面吃點東西,這時卻發現莫言海靠在石柱上,正有一瞬沒一瞬地看著我。
「原來這書是言情的啊,看來我是用不上場了,反正你喜歡,那我送你吧。」說完後,他把書給放到我的手上,隨後離開。
在我翻開書的時候,我看到書上留下了一個名字,和一個電話號碼。
就是這樣,我認識了他,一個和我完全不同世界的男人。
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我們居然相戀起來了,並很快地,我發現我懷孕了。
自我和莫言海相戀以後,陳非非變了,她對我不再像以前那麼好,每次見到就像見到敵人一樣,也說不上為什麼,自那以後,她做什麼事情都特別的針對我。
一日,我媽媽來看我,面對媽媽的到來,我很好奇,也很害怕,因為我怕她知道我懷孕的事情,可我沒有想到的是她正是為了這事而來的。
「你這個不要臉的,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媽媽一見到我便大喊著。
「媽,我做錯什麼了。」我在掩飾著。
「這么小就懷孕了,這就對了嗎?」媽媽罵著,一個耳光落到我的臉上。
媽媽是怎麼知道我懷孕的?我沒有告訴她啊,而且這事除了莫言海和陳非非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的,媽媽是怎麼知道的呢?
看著我那微微隆起的腹部,媽媽氣極敗壞地回家了。

第八節記憶有點傷(3)
有一個晚上,很冷,陳非非來敲我的房門,我看到她衣服凌亂,嚇個半死,連忙把她帶進房間,不斷地問著她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她卻只是哭。
我天生不會安慰人,看到陳非非哭了,我只能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她哭完,她告訴我:「莫言海他不是人。」
她說莫言海不想我懷他的孩子,把消息告訴我媽媽,讓我媽媽逼我打胎,可他沒有想到我媽媽卻沒有這么做,然後他便威脅陳非非,叫她陪他睡覺,便讓我生下這個小孩。
聽了陳非非的話,我整個人不受控制的站了起來,拿著水果刀,奔向莫言海的家裡。
我怎麼也沒有想到莫言海會這么對待我們的感情,既然做了就要認,為何還在如此的傷我?還要把我的朋友拖下水。
那時我腦子一片空白,只想到要替陳非非討回一個公道,更要替我的感情申冤。
看到我的出現,莫言海有點驚訝,卻還算熱情,看到我那微微隆起的腹部,他臉上露出了歡喜,可當時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點。
「你愛我嗎?」輕輕地我問了一句。
那時我沒有等莫言海回答,便用刀捅進他的身邊,他沒有痛呼,只是深深地看著我,重復著一句話:「蘇可歌,我愛你……」
等我再次醒來的時候,我已經沒有小孩了,而那段記憶也沒有了,唯一有的是那張火車票,我不知道在我的身上為何會有那張火車票,似乎為了找回些什麼,我一個人再次來到城裡,也就是這時我遇到了米凱軒。

第九節原來這叫愛情(1)
我終於知道我為何會懷上莫言海的孩子了,而我也終於明白他為何會說我恨他了,原來我真的很恨他,可為什麼別人都說他愛我呢?
傷得不重,我申請了出院,等我走到車站的時候,我卻買了返城的車票,或許我該去問個明白。
來到莫言海的家,感覺到他家的氣氛不太好,他的眼眶紅紅的,而莫言朵旁邊的垃圾桶里卻裝滿了擦過眼淚的紙巾,看到我的出現,兩人錯愣地站起來。
我走到莫言海的身邊,我問:「我是不是懷過你的孩子?」
「是。」莫言海雖然疑惑我的問題,卻老實的回答。
「那我問你,我懷了你的孩子是不是讓你很生氣?」
「不。」
我看著莫言海,把陳非非的話重復地告訴了他。
「陳非非,就是那個不要臉的女人,哼,那天我剛回到家,我看到她脫光衣服求莫言海要她,現在倒好,居然說莫言海威脅她。」莫言朵冷笑著。
我看著莫言朵,再看看莫言海,他的眼中只有真情。
我終於明白了一串的事情,原來一切都是陳非非步的局,而我卻走了進去。
笑了笑,我轉身,想要離去,我知道這坐城市不再屬於我了,曾經這里有一個深愛著我的男人,而我卻往他的胸口桶上了一刀。
我知道,我已無顏面對莫言海,我無法想像,這兩年來,我當著他的面與米凱軒親熱時,他會怎麼想,我不知道當我帶著他托米凱軒轉送的禮物向他炫耀那是米凱軒送我的禮物時,他的心會不會痛。
我明白他們所說的幸福是什麼含意了。
米凱軒說我幸福是因為了他愛我,在他死後卻有一個比他更愛我的人繼續著愛我。
精品店老闆說我幸福是因為有兩個男孩在他的店裡給同一個女孩買禮物。
那天和米凱軒在一起的女人說我幸福是因為了她知道米凱軒為了不讓我為他的病而難過,找她演了一出戲。
……
「這么晚了,你要去哪裡?」見我要走,莫言海拉住了我。
我回過頭,看著他,眼淚奪眶而出,原來想要掙脫的,而我卻沖進了他的懷抱。

第十節原來這叫愛情(2)
原來這叫愛情,有點刺痛,有點傷感,卻依然幸福著。
春天來了,城市裡顯得非常的熱鬧,莫言海拉著我手,漫步在廣場上,他說,晚上會有煙花,我說我喜歡看,然後他便坐在冰冷的石板上,再讓我坐在他的腿上。
春暖會花開,只是今年的春天格外熱鬧,因為我成為了莫言海的新娘。
我想起了陳非非,打了個電話向朋友打探,朋友說陳非非坐牢了,是因為她看上了她的老闆,她老闆早已有妻在身,感情也不錯,為了拆散他們,陳非非在老闆娘的茶里下了葯,隨後老闆娘和她家司機發生了關系。
醫院檢查出老闆娘是受了葯物的控制,才會情迷意亂,最後警方在陳非非的包里查到了剩餘的葯。
在莫言海的陪同下,我們到了當地的派出所,看到我和莫言海一同出現,我看到陳非非的眼裡帶著恨。
「朋友不是用來傷害的,如果朋友是建立在利用的立場上,我想我們已經不再是朋友了。」輕輕地,我對陳非非說。
「你們為什麼還在一起,為什麼你們都可以得到幸福,而我卻不能。」陳非非就像發了狂一樣。
「幸福是建立在感情上面的,你對待愛情,只付出心機,卻不曾付出感情,又怎麼會得到幸福呢?順便再送你一句話吧,我和蘇可歌已經結婚了。」
陳非非還要對我說什麼,莫言海卻在丟下話後,拉著我離去了。
愛是神聖的,不是真心的人是永遠也不能走在一起的。

❾ 《風箏》的中心思想

文章以風箏為引線,對"我"粗暴對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小弟深受虐殺,不僅認為我是對的,且無任何怨恨而深沉感慨。同時也對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的罪惡進行控訴。

《風箏》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

(9)中心思想是蘊含中國思潮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一、社會背景

1925年,中國北方各省正處於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之下,在意識形態上極力強化封建教育。1925年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過了學校「讀經」的決議,規定自初小四年級起必須讀經。

一些封建文人和買辦知識分子緊相配合,高唱「尊孔讀經",竭力推行奴化教育。作者魯迅的這篇文章,正是對這種不合理狀況的揭露和批判。

二、藝術特色

此文的主要內容是抨擊和批判封建倫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對兒童身心的摧殘。但是這種抨擊和批判不是憑說理,而是靠細致的描寫,在描寫中融匯著敘述與抒情。文章開頭,作者從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見一二風箏浮動,引起了一種驚異和悲哀。

「驚異和悲哀」的是什麼,全文自始至終沒有一句直接說明,但緊接著插入了一段對故鄉風箏時節的回憶。這段回憶凝聚著對故鄉的深切熱愛,而更主要的還是使作者想起幼時欺凌小兄弟一事,現在仍感到心情沉重。

這就回答了「驚異和悲哀」的原因,實際上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和悔恨心情是交織在一起的。再是把作者欺凌小兄弟,不準他放風箏的具體過程描繪得細致詳盡,襯託了作者悔恨難過欲求補過的心情。

❿ 《春水》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24 詩兩首

課文研討

金色花

一、整體把握

這一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昵,那麼一種親熱。為什麼孩子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因為他沐浴著母愛。愛是交流的。小孩子領受著母愛,也想著怎麼回報母愛?他想到變成一朵金色花,讓媽媽嗅到花香,讓媽媽看書不傷眼睛。從孩子對母親的愛,可以想到母親對孩子的愛。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麼,就可以理解他的心願。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3.為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紙船寄母親

一、整體感知

這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

海浪濤濤,天風吹卷,郵輪在顛簸中駛向陌生的國度。此去遠涉重洋,相去萬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親懷中?盡管船外是美麗壯觀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獨、惆悵的詩人,無心欣賞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熱淚,在專心、執著地疊著一隻只紙船,然後一個一個拋放在海里。盡管風高浪急,紙船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疊著,希望總會有一隻能飄流到日夜想念的母親身邊。

古今中外表達母愛的詩作很多,這首詩卻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詩人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託對母親無限戀念的中介物——紙船,並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詩歌第一、二節便寫疊紙船、拋紙船:「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表明詩人並非這一次的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思念與深情由來已久;「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表明所疊紙船的數量之多,也表明對母親的思念之深;詩人把紙船「從舟上拋下在海里」後,「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寫出了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後瞬間令人心碎的結果,它暗示讀者,紙船漂過大海到母親身邊實際上不可能,給人一種悲觀絕望的情緒;但詩人仍「不灰心的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親那兒!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詩人的願望能夠實現嗎?其實,這一問題已經並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託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詩人才能排解心頭的憂傷,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第三節詩,詩人思念至極,展開想像:「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的無端入夢。」紙船漂不到母親的身邊,就進入母親的夢中吧!「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點明題旨,感情達到最強烈的狀態,令人悵然不已。這是全詩最為精彩的一筆。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含淚,為什麼悲哀?

一個人如果有初次離開母親遠走他鄉的感情體驗,就能深切地理解這首小詩的感情。一直在母親身邊,習以為常,感受鈍化了。一旦遠走,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想念媽媽的滋味,最是難受。有這樣的體驗,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淚。

2.借紙船來抒情有什麼好處?

詩歌抒情總要藉助某種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無法與母親通音信,惟有幻想紙船能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紙船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

練習說明

一 熟讀這兩首詩,直到能背誦下來。然後進行朗誦比賽,評出優勝者。

朗讀要反復細致地加以指導,例如「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這樣的對話要朗讀得好並不容易,需要一遍一遍地教,像教唱歌曲一樣的教。

二 體會下列詩句蘊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2.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

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本題就兩首詩中比較含蓄的詩句要求學生體會思想感情。指導解題,應該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形象與意境、情感與意義。

1.媽媽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著急擔憂,一見孩子,又驚又喜,嗔怪孩子不說一聲就走了,叫媽媽急死了。

「我」呢,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2.這幾句詩表達女兒對母親深情的愛,表達女兒思念母親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喚母親,但願母親想到女兒離家後的心情。

三△這兩首詩都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對父母的愛。

要讓學生明確此次練筆的要求,必須藉助形象來抒情。藉助什麼形象才好呢?這要注意揣摩兩首詩中的想像。泰戈爾想像「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像紙船飄洋過海送深情,都想像通過一種辦法來表達對母親的愛。我們也可以想像另一種辦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四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誦其中表現母愛的詩篇。

可以先看「文學名著導讀」,再找書來看。

教學建議

一、引導學生自讀《金色花》,抓住孩子小小的心願

啟發思考的問題可以設計為:

——為什麼「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願,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看著你工作」「你會嗅到這花香」「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都是為了什麼?

二、引導學生自讀《金色花》,著重研討篇末含蓄的詩句

可以討論:媽媽為什麼反而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麼口吻?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三、引導學生自讀《紙船》,著重探究「淚」與「悲哀」

母親至愛女兒,女兒至愛母親,容易理解,「淚」與「悲哀」則是難點,探究明白了,可以理解思念之情,思念之苦。由此可以悟到,詩人為什麼異想天開,要放紙船在太平洋,「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四、教學設計

(一)識字與寫字

匿(nì)隱藏:不讓人知道。

禱(dǎ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二)《金色花》

1.朗讀。

2.談整體感受。

3.內容研討。

(1)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什麼向媽媽保密?

(3)媽媽見到孩子,為什麼說「你這壞孩子」?這是什麼口吻?

4.再朗讀。

(三)《紙船》

1.朗讀。

2.談整體感受。

3.內容研討。

(1)疊紙船為什麼含著淚?為什麼除了愛還有悲哀?

(2)為什麼借紙船來抒情?

(四)朗誦比賽

(五)作業

「研討與練習」(二)、(三)選做。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生於地主家庭。曾留學英國。1921年在桑蒂尼蓋登創辦國際大學。用孟加拉文寫作,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王後》等。1903年起陸續發表長篇小說《小沙子》《沉船》《戈拉》,劇本《摩吉多塔拉》《郵局》《紅夾竹桃》,詩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對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婦女的痛苦處境表示同情,譴責封建主義和種姓制度,描寫帝國主義者和官僚的專橫,同時也反映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正統的印度教的抵觸。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但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選自《辭海》,1999年修訂版)

二、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1900年10月5日生於福州。

冰心的父親是一個思想開明的海軍軍官。童年,她在山東煙台度過了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大海給冰心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早期作品,常常親切地寫到大海。幼年的冰心廣泛閱讀了中國古典小說和漢譯外國作品,七八歲時還動手試寫過白話和文言小說。1911年,全家南歸福州;次年,考入福州女子師范預科。1913年,隨家到北京,翌年秋進入教會學校貝滿女子中學。在這里學到了一些新知識,「同時因著基督教義的影響,潛隱地形成了我自己的『愛』的哲學」(《〈冰心全集〉自序》)。1918年,冰心抱著學醫的目的考入協和女子大學(次年該校並入燕京大學)預科;後來改變初衷,轉學文學,192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

冰心屬於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涌現出的第一批現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為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

五四運動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她參加罷課、遊行、開會和街頭宣傳等活動,熱心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雜志,並發表了一些宣傳性的文章。在新思潮的激盪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筆名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小說用對比手法描繪兩個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為著事業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此後,她又發表了《斯人獨憔悴》《去國》《庄鴻的姊姊》等揭示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這些小說,表現了冰心對封建勢力和社會現狀的不滿,但作品的主人公大多顯得軟弱、憔悴。眼前的問題寫完了,冰心又抓住活躍在回憶中的事物,寫出了《魚兒》《一個不重要的兵丁》等描寫下級官兵生活的小說。五四高潮以後,冰心「退縮逃避到狹仄的家庭圈子裡,去描寫歌頌那些在階級社會里不可能實行的『人類之愛』」(《〈冰心小說散文選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愛」的哲學認識生活的作品。

與此同時,她寫作散文。1921年發表的《笑》,委婉地抒寫了洋溢在心中的對於生活的愛,被認為是新文學運動初期一篇具有典範意義的「美文」。1922年,發表《往事》。這組散文敘寫了童年時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從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將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時用三言兩語記錄下來。後來在《晨報》的「新文藝」欄發表,並結集為《繁星》和《春水》於1923年先後出版。這300餘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以自然和諧的音調,抒寫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頌母愛、人類之愛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筆清麗,意蘊雋永,顯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意識,在五四新詩壇上別具一格,很有影響。1923年秋,冰心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學習英國文學。

(李存光文,《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文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三、《金色花》的兩重解讀(劉真福)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發想像—— 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一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我」天真稚氣,卻藏著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裡去了」,他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為深藏著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品讀至此,我們已經領略了該詩的豐富、有趣的詩味。然而,泰戈爾創設詩意若僅限於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爾了;泰戈爾高於普通詩人之處,正在於他能在普通詩人的感覺和思路止步的地方還向前、向深處更進一步,進入妙悟的境地,進入「入神」的境界。「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嚴羽《滄浪詩話》)。如果我們對《金色花》往更深更遠處探究,我們會有更驚奇的發現。

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原來又是一幅神靈顯形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動意念,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著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另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著一種沉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隨意搖擺,隨意跳舞,隨意開花,隨意散發芬芳。最後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擬。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這後一幅畫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視。一般人只能實實在在地寫兒童對母親的嬉鬧和親熱;只有泰戈爾才能寫出人格化的神靈的行跡與心理,而且寫得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地輕靈、巧妙、自然。他寫出了東方詩、東方文化的神秘與蘊藉。在這點上,他的詩也與西方詩大不一樣。西方詩壇盡管在歷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響,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思想感情已經逐漸淡化、疏遠了,還沒有見到哪位著名詩人像泰戈爾這種痴迷地信神,並以頌神作為詩歌創作的一個主題的。因為泰戈爾生活在一個佛教為國教的國度中,他是東方文化培養出來的詩人。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詩中經常出現神靈的「一鱗半爪」,雖然不點明神靈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詞通常明示或暗示著被敬頌的神靈。因此可以說,頌神是泰戈爾詩歌創作的基本母題,也是《金色花》的深層主題。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這首詩,但那樣畢竟流於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們藉助對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體認來解讀(盡管我們不是藉此宣傳宗教),作品的意義將變得深宏,庶幾能把捉詩人的情感與理念。

(選自《中小學教材教學》2001年第9期)

四、冰心《紙船——寄母親》創作背景(范伯群、曾華鵬)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獲得了金鑰匙——「斐托斐」名譽學位的獎賞。並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學校——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准備赴美留學。這位茹苦勤勉的學子、探索人生的作家,現在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程的起點上了。她說:「為著人生,我曾自願不住的揮著別淚,作此『弱游』!……我要從此走上遠大的生命的道途!……所以不須傷感,我至愛的母親!憑著血與淚,我已推開了生命神秘的宮門。因著巨大的代價,我從此要領受人生,享樂人生。」冰心這次長途跋涉,背井離鄉,去國「弱游」的目的是想以手執的金鑰匙去更深地探掘文學的寶庫,開啟人生奧秘的宮門。但是,對這位女作家說來,她為這次游學所支付的代價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她的女性的纖柔敏銳的神經上要負荷不堪沉沉的重擔——忍受著使她的靈魂為之顫栗的離別之苦。因此,在當時的冰心的散文和詩歌作品中抒寫的離情別緒,為我們留下了描繪別離之苦的最細致真切、凄美情深的篇章。這個融樂和美的家庭,在這段時間里,父母姊弟之間,當面都作出「最自然」的強顏歡笑,個個都這般「自欺自慰,相欺相慰,無數的忍淚吞聲……」只在偶然間聽到弟弟和小朋友的悄悄對話:「我姊姊走了,我們家裡,如同丟了一顆明珠一般!」父親背後的嘆息,母親強忍的淚光,自己又借話別為名,與友人在外挨延時間,因為入門就感凄切,姊弟之間不敢默坐廝守,有時竟環著大蓮花缸奔跑,彼此潑水為戲,以這種與年齡並不相稱的狂歡,掩蔽內心的痛苦。總之,離別使這個家庭一切反常。「幾個月來,我們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軟心酸,不敢揭破這一層紙。」但臨到離別時,竟反常地裝作無事人似的:「我竟微笑了!我說:『走了!』向空中發言似的,這語聲又似是從空中來,入耳使我驚懾,我不看著任一個人,便掀開簾子出去。」「只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別,既不纏綿,又不悲壯,白擔了這許多日子的心了!」冰心就是在久久過著這種「言不由衷」的日子境況下離別了家庭。那是1923年8月3日,她乘京浦車南下。直到火車慢慢開行,在車上翻閱《國語文學史》時,看見書頁的空白處寫著幾個大字:「別忘了小小」,是她最小的弟弟冰季的筆跡,這才揭破了那一層薄紙,使她沉沉如死的心感到十分酸楚。

冰心於8月5日抵達上海,略事小憩,於8月17日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她在《寄小讀者·通訊七》中這樣告訴親愛的小朋友:

8月17日的下午,約克遜號郵船無數的窗眼裡,飛出五色飄揚的紙帶,遠遠的拋到岸上,任憑送別的人牽住的時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飛揚而凄惻!

痴絕的無數的送別者,在最遠的江岸,僅僅牽著這終於斷絕的紙條兒,放這龐然大物,載著最重的離愁,飄然而去!

8月19日抵日本神戶,8月21日游覽了橫濱。這短暫而又漫長的舟上生活使冰心日夜泛遊在海的女神的懷抱中,她常常佇立欄旁,縱目眺覽:「藍極綠極,凝成一片。斜陽的金光,長蛇般的自天邊直接到欄旁人立處。上自穹蒼,下至船前的水,自淺紅至於深翠,幻成幾十色,一層層,一片片的漾開了來。——小朋友,恨我不能畫,文字竟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寫不出這空靈的妙景!」這粼粼的海波喚起了冰心童年的回憶,海潮聲中,珍愛的童心和昔日的遊伴都活躍在她的腦中心中。所以在船上冰心「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拋沙袋,樂此不疲……」這「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與「自然」巍然屹立於眼前,離鄉背井的生活中獨獨將這三根支柱中的「母愛」給抽去了。缺少了這根重要的支柱,冰心感到整個靈魂發生了不能自製的傾側,為了解脫這種苦惱的境界,哪怕是減輕萬分之一的負荷也好,她在舟中寫下了《惆悵》《紙船》等詩篇。冒雨游覽橫濱,再加上靈魂的無法平衡的傾斜,竟使她小病於舟中。她在《惆悵》中寫道:

夢里的母親

來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溫人的愛語——

幾次醒來,

葯杯兒自不在手裡。

海風壓衾,

明燈依然,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悵——無著!

《惆悵》是根據一個夢境鋪敘寫成:「那夜夢見母親來,摸我的前額,說,『熱得很,——吃幾口葯罷。』她手裡端著葯杯叫我喝。我看那葯是黃色的水,一口氣喝完了,夢中覺得是橘汁的味兒。醒來只聽得圓窗外海風如吼,翻身又睡著了。第二天熱便退盡。」這種思念母親成病,又因夢見母親得愈的境況凝成了詩篇,這些情切意綿的詩篇壘砌成一個臨時的支架,替代這被抽去的樑柱,以保持這靈魂的平衡。《紙船——寄母親》也是在太平洋舟中寫成。詩的構思是將懷念母親的至情寄託於童心復歸的天真行為之中:她疊成許多小小的紙船,拋到海里,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但她還是樂此不疲地折疊丟拋: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在去國的三年中由於遠離母親,常常沉浸在母愛的懷念中,所以她這三年中為母愛放歌,佔了她這一時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為世界文學中抒寫母愛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當然,冰心不僅以凄惻纖美的文字歌頌母愛,她也以一個航海家的愛女的身份,寫她與海中的風浪搏戰,並以勝利者的驕傲自豪地說:「海已證明了我確是父親的女兒。」在這些文字中也閃露出一名技擊者「磨劍赴敵」的豪邁氣概。在去國前,她父親曾對她說:「這番橫渡太平洋,你若暈船,不配作我的女兒!」因此,當她聽到風浪即將降臨時,使她產生出一種「無名的喜悅」,像一位初出茅廬的自信的武士,跳上擂台,躍躍欲試其身手一般。當她看到同伴們在搖晃的海舟中反側欹斜;掩口蹙然,面色無主,紛紛散去時,她的心神飛越,像一仗劍下龍宮赴宴一樣,登上了船的最高層甲板,冰心說:「如同准備著去赴海的女神召請去對酌的一個夜宴;又如同磨劍赴敵,對手是一個聞名的健者,而自己卻有幾分勝利的把握。」這樣的文字在她去國所寫的篇章中雖不多見,卻也別具一格,在女性的嫵媚中透出一派英氣,與抒寫母愛的文采略有差異而風格協和。

(選自《冰心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五、《紙船——寄母親》賞析(潘頌德)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游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游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從吳淞口出發後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和重現,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因而詩人格外懷念母親,甚至因思念母親而得病,又因在夢中得見母親而病癒。這首詩就抒寫了詩人思念母親的深情。

詩的第一節從自己充滿天真童心的行為——折紙作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著它折疊成船,從船上拋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詩,為感情的噴發作了鋪墊。第二節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粘在船頭上。」這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願。她「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可見她這種願望的強烈、誠摯。至於希望那紙船流到什麼地方去,詩人在這一節中沒有明白說出,從而造成懸念,耐人尋味。詩人自然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於是詩的第三節翻出新意。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如果說這一想像還屬一般的話,「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就顯示了詩人設想的奇特。那麼,為什麼要讓母親不要驚訝小船的入夢呢?詩人採用「卒章顯其志」的方法,在詩的結尾點明想像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她含著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著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這一結尾,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於空洞浮泛。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採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選自《新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閱讀全文

與中心思想是蘊含中國思潮的短篇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小說男主和他室友 瀏覽:608
現代重生小說方唯依 瀏覽:502
一本小說有一章名字是關於婚前財產 瀏覽:498
主角智慧武俠小說 瀏覽:882
哪部小說女主角叫男的為夜夜 瀏覽:233
爽點合理的穿越小說 瀏覽:300
末世穿越之異能系統類小說排行榜 瀏覽:695
一部玄幻小說男主被雷劈中左眼 瀏覽:339
最熱穿越小說txt 瀏覽:264
田園福妃童謠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708
昭華劫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577
主角非常nb的網游小說 瀏覽:826
美女和租小說閱讀網 瀏覽:357
容景是哪部小說主角 瀏覽:533
我的女友重生了飛盧小說 瀏覽:998
小說執著全文閱讀 瀏覽:378
古代les小說宮傾 瀏覽:81
主角叫雲不凡小說 瀏覽:158
網游小說主角叫公子川 瀏覽:350
有寓意小說推薦完本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