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兩位少年與一位母親》文學評論短文範文600字
首先兩位少年都是這位母親的的孩子?
② 對老人與海的評論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斗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盡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範文二:
桑提亞哥(Santiago)是個可憐的老頭——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Hemingway)以自己精煉的語言塑造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海明威並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壓力下優雅而堅韌的形象。
老漁夫在海上一無所獲地漂流了84天後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馬林魚(marlin),這是一條比他的漁船還長2英尺的魚,是在拖著漁船整整兩天兩夜之後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運似乎並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鯊魚,經過殊死的搏鬥,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沒有讓老人桑提亞哥成功,卻以光禿禿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
「我和你奉陪到死」——這個硬漢面對挑戰如是說。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義所在,還有他趨向堅韌的力量。故事的頭尾,都出現了名叫明諾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繼承老人的事業。何止捕魚的事業要被傳承,這副錚錚鐵骨又何嘗不為我們所崇敬、所供奉、所學習呢。在老人的故事裡為什麼有這個孩子的出現?年輕,象徵著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內心同樣是年輕的。文中多次描寫到獅子,阿非利加海灘上,獅子在笑鬧嬉戲,它們浮現在老人的夢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樣揭示了老人永遠不會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這部小說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這個骨頭里留有幾百塊彈片的硬漢作家,恰當地寫出了生命的強度,告訴我們怎麼去面對生、老、病、死,告訴我們心該有多寬,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獨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獨的,因為他的意志是那樣的堅強。
不妨將鯊魚看作打擊,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說的:「它沒有打敗你,它沒有。」 ("He didn't beat you. Not the fish.")
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永不言敗,這就是《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範文三:
「 老人與海 」 讀後感 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評論,並不完全因為怯懦,更多的是一種尊敬的心理;因為作為名著其實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書寫里,透出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傳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說居多的原因,詩歌和評論就因為其鮮明地個性和觀點,使其成為時勢英雄,最後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為時間的推移成為花瓶式的擺設。 看榕樹下作者 「 遠處飄來一朵雲 」 的評論, 「 一朵雲 」 的年輕(我只是說思想),使她 / 他看到 「 冰山在海上移動之所以顯得庄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 , 「 一朵雲 」 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寫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還有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亞哥出海挑戰大海的時候,那是人類都會引為自豪的象徵,勇於挑戰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條真正的鯊魚面對面的挑戰;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鯊魚出現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鯊魚出現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來的小小的鯊魚,老人是人類的代表,老人眼裡是條真正的鯊魚;於是,老人抖擻精神,和鯊魚進行著殊死搏鬥,一場征服和反征服的搏鬥, 「 大塊的魚肉 」 和後來的爭奪,局部的勝利之後,當老人感覺勝利在握的時候, 「 鯊魚忽然 ……」 ,老人最後是空著雙手,幸運地 「 凱旋 」 。 我最初看 「 老人與海 」 之後,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征服了什麼;依然還是這樣的感嘆,在 9.11 之後和之前,布希也許從來沒看過他故鄉的老人,給他的忠告;老人與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饒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製造問題,然後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後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後做什麼,為什麼要征服而不是 ……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後的他,開始思考徵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越戰里的結果,海明威是越戰里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佔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 「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 」 , 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③ 兩篇中短篇小說的文學評論
《邊城》
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從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來的湘西苗族幕的「本質」。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在水邊玩耍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是「優美、健康、自然」。不過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隱痛:「黃麂一樣……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隱喻苗族先人在漢族的壓力下,從中原地區向洞庭湖地區遷徙,並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裡。深山是他們最後的庇護所和自由天地,在這里他們是「在家的」。翠翠的形象取材於瀘溪絨線鋪的女孩、青島嶗山的鄉村女子和「身邊的新婦」沈夫人。《邊城》里的愛情故事,討論的是文化問題,性的話語和文化的話語交織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從文的文化戀母情結,銘刻下沈從文對湘西苗族文化的無盡傷逝和眷戀。
翠翠的身世是個悲劇,翠翠的父親是個綠營屯戊軍人,嚴格地說,對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種異質(heterogeneity)。翠翠本身是漢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產物。從翠翠父母的愛情悲劇里,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關系,以及這種權力關系在苗/漢文化關繫上的歷史沖突和歷史悲劇(如乾嘉苗民起義)。
翠翠這個無所歸依的孤雛無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徵。
「在一種近於奇跡中,這遺孤居然長大成人,一轉眼便十三歲了。」爺爺這個閱盡人事、飽經風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歷史的象徵。「爺爺和翠翠」是苗族「民族古老,文化年輕」的形象的說明。爺爺目睹了翠翠父母的悲劇,「口中不怨天,心卻不能完全同意這不幸的安排」。「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人,他的事才算完結!交給誰?必需什麼樣的人方不委屈她?」年邁衰老的爺爺是翠翠唯一的依靠,「假若爺爺死了」,翠翠這個歷史的孤兒能否加入到新的歷史的腳步中去呢?
《項鏈》
《項鏈》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丟失項鏈的前前後後構成。小說以「項鏈」為線索,將瑪蒂爾德為參加晚會而借項鏈,戴著項鏈在晚會上出盡風頭,回來時丟失項鏈沿途尋找未得而焦急萬分,四處借錢買了項鏈歸還,用10年的光陰償還所借款項,直到得知那項鏈原來是條贗品為止貫穿情節,使讀者對小說中的項鏈有了至深至透的感受。而女主人公的性格也就在這一失一得中盡顯風采,使其成為外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獨具特性的
作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的《項鏈》在藝術上也是韻味無窮的。首先他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在小說中,項鏈與瑪蒂爾德的關系分為「強烈地被項鏈吸引」「戴上項鏈的風采 」「丟失項鏈的恐慌」「賠償項鏈的代價」「得知是假項鏈的真相」等環節,一環扣一環,從不游移,從不松動,用項鏈這一物品刻畫出了瑪蒂爾德動態的變化過程。其次,莫泊桑巧妙地處理了幾組對應的關系,使多種關系在相輔相成中既是真實可信的情理之中,又是突如其來的意料之外,給讀者以思考的空間。例如偶然與必然的關系,項鏈對改變瑪蒂爾德生活的作用,就在種種偶然中孕育了必然:因舞會而借項鏈、用項鏈和丟項鏈是偶然,但實質上正是瑪蒂爾德的愛慕虛榮和炫耀姿色使她在舞會上忘乎所以,為不使別人發現她的真實身份和丈夫的寒酸相,舞會結束時她倉皇逃離,才忽略了項鏈而丟失,而這一切都恰恰來自於她性格的必然。在處理虛幻與現實的關繫上,小說也自然妥帖,將瑪蒂爾德舞會前對物質生活的嚮往虛寫,將項鏈丟失後她生活的窘況實寫,一虛一實恰到好處。小說中真與假的關系也轉換得很微妙:瑪蒂爾德參加舞會戴的是別人的項鏈,作為項鏈的主人她是假的;項鏈丟了她當做真的賠上,而10年後才得知原來那項鏈根本就是假的。這其中的真真假假是對普遍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和欺騙的最好諷刺。小說結尾處,作者以隱喻的方式對全篇作了總結:瑪蒂爾德最初嚮往而不得的那些東西,就如同那掛項鏈,原來每一顆粒都是假的;而她用了10年艱辛換來的這一掛,就像她真真切切領悟到的人生一樣,每一顆粒都是真實的,只不過她付出的代價多了一些而已。
④ 小小說作文
小小說寫作指導一、教學目標1、了解小小說的特點、要求和寫作方法。2、學會選擇好的素材,運用一定的的技巧。3、運用小小說的特殊功能貶惡揚善,啟人思考。二、教學設計1、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2、閱讀提供的補充例文。3、朗讀範文。4、課外創作小小說一篇或多篇。三、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2、學生自讀「寫作指導」。3、講解常識:(一)、文體的特點 有人戲稱小小說為「迷你小說」,這是說它的特點不僅僅是短,還要能使讀者入迷。也有人嚴肅地稱小說為「微型小說」。這是說它的特點不僅僅是小,還要能夠妙,是一種使讀者產生微妙感覺的小說。小小說要寫得短小而又微妙,是很見功底的。因為短小,所以立意要深刻,獨具慧眼;因為短小,所以結構要精巧,匠心獨運;因為短小,所以文字要精練,文約意豐。總之,小小說要做到精巧入微,需要的是「微雕」的功夫。小小說具有如下特點:○小小說篇幅極短。要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形象、畫面中,傳達深刻的思想內涵,揭示生活的本質意義,引起人們心靈的共振,這就需要由小見大,從微知著。○小小說取材,要選准社會生活的「穴位」,用敏銳的目光,透過紛繁的生活,去發現極富典型意義、概括力強的瞬間鏡頭。小小說的取材應從側面、反面入筆,從細微處著手,睹影如竿,避實就虛。○小小說不能象中短篇小說那樣,對人物作冗長、靜止的描寫,也不能顯示人物的全貌,但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外在特徵,用寥寥數筆,給讀者以輪廓般的印象,作為嵌入讀者心中定型形象,十分必要。○通過對人物富有典型意義的行為、對話或心理活動的展現,揭示人物在某一特定環境的性格側面,是小小說人物描寫的重要手段。○小小說的情節與中短篇的相比,並不存在質的區別,但明顯地具有量的差異和處理方法的不同。○錯落有致的配置和「巧」事的運用,使小小說的情節線形成規則的起伏和波折。構思情節時要不斷思考:以什麼方法才能增加這條情節線的波折,加大其起伏的差度?○小小說是「點」的藝術。要把生活中的一個鏡頭、一個瞬間寫細,寫透,寫活,就尤其不能缺少准確、生動的細節描寫。運用得好,一個絕妙的細節甚至可以構成一篇小小說的靈魂。○結局的精妙是小小說有別於其它小說形式的獨具要素。為揚長避短,就要在結局處著力開發,使有限的容量產生超限的藝術功能。小小說的結局體式應由作品內容而定,隨筆勢所成,力求別開生面。○意外奇筆式的結局,要隨情節的發展層層深入地誘使讀者產生錯誤預測;要讓讀者既覺得「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否則就不能調動思維和想像。○開篇的作用,往往不是單一的。精彩的開篇,一箭多雕,以一當十。開門見山,第一句話就要入題,入境,切進所描繪的畫面,還要具有誘使讀者閱讀下去的藝術魅力,則是最基本的要求。○標題也需發揮一定的作用。好的標題,或是文意的深化,或是文意的補充,或是文意恰當的概括,或是文意餘音繚繞的雋永,又能體現出小小說的風格特色。○不能把所要映現的生活鏡頭寫得太細太滿,要虛實相生,濃淡有致,造成一種空靈感。讀者在實寫內容的誘發下,經過入乎情、合乎理的想像,去豐富、去補充,用欣賞的再創造,於實寫間的空白處建起使之完整化的橋梁。○小小說忌直忌露,講求含蓄。留下空白,就是含蓄。這空白,除了內容上的虛化外,也指主題和思想意義的隱蔽。含蓄是小小說應該刻意追求的藝術特色。(二)、寫作要求1、要有創造性的立意成功的小小說應有創造性和獨特性的內涵,應見他人之所未見,道他人之所未道。例如:鴨 趣 有一天,膳食科朱科長的夫人把鄉下親戚送的兩只鴨提到大夥房,請炊事員老趙宰殺。老趙說:「這只公鴨太瘦,毛多肉少;這只母鴨就要下蛋了,殺了可惜。我看用這兒的殘羮剩飯養起來吧。我可以順便幫你照看著。」「對對對。」科長夫人欣然道,「那就拜託啦!」此後不久,老趙就按月給朱科長家中送去30個鴨蛋。一月又一月,月月如此。一天,科長夫人對丈夫說:「老趙這人不錯。按說,一隻鴨剛開始下蛋,他每月送10個或20個來,誰也不能說少。可他不——他總是一個不留地全送來。這樣的老實人,真是少見。你不是曾說伙房要換采購員么?把老趙換上去吧。」不久,老趙果然就當上了采購員。老趙從伙房後院宿舍搬走後,「順便照看」這兩只鴨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被接替他的小丁擔到了肩上。小丁清晨打開鴨籠餵食,拾蛋。可是不見有蛋。把鴨翻了個個也不見有蛋。一天又一天,天天如此。於是小丁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他忿忿然,恨不得立即就去戳穿老趙那套無中生有的把戲。可是後來他改變了主意。到了月底,小丁依舊給朱科長家中送鴨蛋。不過他送去的不是30個,而是60個!科長夫人大惑不解:「怎麼能有60個蛋?」小丁說:「本來就下了60個嘛。」「老趙不是說有一隻公鴨么?」「不不不。兩只都是母鴨!」是夜,科長夫人對丈夫講起這事時說:「唉,咱倆都被老趙給騙了。看來,小丁才是真正的老實人哩。」朱科長感到夫人言之有理。次日就讓小丁接替了老趙的采購工作。自此,「順便照看」這兩只鴨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被接替小丁的小艾擔到了肩上。小艾清晨打開鴨籠餵食,拾蛋。可就是不見有蛋,把鴨糞翻了個遍也不見有蛋。一天又一天,天天如此。小艾不得不去朱科長家說出實情。奇怪!同是那兩只鴨,有時下蛋30個,有時下蛋60個,有時一個蛋也不下。這到底是咋回事?朱科長索性把兩只鴨都提回家中觀察。次日,正當科長夫人捉住一隻鴨摸屁股時,碰巧她那鄉下親戚又上門來。鄉下親戚見狀,問道:「這鴨怎麼啦?」「我摸摸看它有蛋沒有。」「你真會開玩笑。這不就是我近來讓殺了吃肉的兩只公鴨么?它怎麼會下蛋呢?」「它下蛋呢。不下蛋是最近的事。前幾個月它已經下過好幾百個蛋了哩。」「唉,咱鄉下的公鴨,到了你們城裡就能下蛋。真沒想到這城鄉差別會這么大!」分析《鴨趣》通過一對公鴨也會下蛋的趣味故事反映了制假欺騙奉迎討好的人往往會撈得更大的好處,揭示了官僚主義最容易上當受騙的事實。由此引出的思考是:我們的社會一定要杜絕指鹿為馬的現象,提倡實話實說,幹部更要注重調查研究,公事公辦。鄉下人說的話揭示出一種社會反常現象:公鴨為什麼會下蛋?這是作者有意提示讀者思考:社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這不禁使我們想起「楚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的封建社會畸形現象來。討好上司撈得實惠是投機者的慣用手法,應引起我們的警惕!其立意是深刻的,也是有創造性的。2、選材要「小中見大」。成功的小小說應是「一種對生活中的某個場景、某個瞬間、某個側面的忽然抓住」、(王蒙語),應能從很小的事情中概括豐富、深刻的社會內容。例如:發 票某官攜五歲小兒逛於街市,小兒忽大叫尿急!遂帶至一廁,見廁外掛牌:收費五角。乃問:「開發票否?」 答曰:「否!」轉身急走。復至一廁,仍收費。 又問:「開發票否?」答曰:「否!」 復急走。如是幾回,小兒尿急難忍,終尿於褲內,褲盡濕。某官長嘆:「愚子甚無出息也!」例如:回 扣單位有權者某,尤擅長吃回扣,凡與之有業務者,必以索取回扣為前。久之,其八歲兒耳濡目染,竟時刻銘記於心。一日數學課,師出一題:「學校到商店買粉筆60盒,每盒平價0.5元,問學校應付多少錢?」遂令某兒回答。某兒沉思片刻,乃答:「應付27元。」師搖頭:「錯也!應付30元。」某兒復答:「未錯,還有3元做了回扣。」學生鬨堂大笑。唯師驚愕,滿臉悲戚!3、構思應精巧小小說不是靠情節的復雜取勝,而是要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小小說結構的巧妙,突出地表現在結尾上,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是小小說的靈魂。例如:相 逢我挺著胸,昂著頭,從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走過。不時有人向我投過羨慕的目光。我知道,這是我的校徽吸引著他們——要知道,是全國名牌大學哩。天真熱,口渴了,買根冰棍。「同志,買根冰棍。」我走到一個冰棍箱前,遞上錢。「是你,劉健!」賣冰棍的女青年居然喊出我的名字。啊,原來是她,我中學時的同學王敏。十年未見,今日相逢,很有感慨。「怎麼,你考上大學了?」這問話,既驚喜,又羨慕。「七七年考上的。」我並不掩飾內心的得意。記得在中學時,在班級,她總是考第一名,我怎麼用功,也只是第二名,一直不服氣。可如今——我感到了倆人間的距離。「你現在做什麼?」好像是明知故問,話一出口,我自己也覺得不妥。「待業青年,賣冰棍。」她不卑不亢,卻微笑著。「呃,為啥沒考大學?」「准備考了,偏趕上考試那幾天,病倒了。」不幸。一件偶然的小事,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我沉吟了一下,說:「機會還是有的,你基礎很好,自學也可以成才嘛!」是安慰,是憐憫,還是鼓勵?我也說不清。「你學什麼專業?」她一面給人付冰棍,一面漫不經心地問。是滿不在乎,還是故作鎮靜?真猜不透。「中文系,現代漢語專業。」「哎呀,太巧了!有個楊天民教授,他在校嗎?」她突然興奮地問。「怎麼,你認識楊天民教授?」楊天民是全校師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聽起他來,真讓我驚惑不解。「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她平靜地說。我愕然了,剎時間,看到了我同她之間真正的距離……講析:十年動亂,使多少有才華的青年中斷了學業,荒廢了青春。恢復高考,終使「我」圓了大學夢。而當年中學的佼佼者王敏竟成了賣冰棍的待業青年。十年未見的同學相逢,該有多少話可說,有多少事可寫。作者避開了冗長的敘述和瑣細的描寫,通過人物對話巧妙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小說的構思看似平常,實則巧妙。小說的結尾也頗具匠心,意味深長。當劉健得知王敏已是中文系的研究生時,他躊躇滿志的神氣不見了,剩下的只有沉默,難堪的沉默喲。作者寫道:「我愕然了,剎時間,看到了我同她之間真正的距離……」這算是努力、追求、競爭呢,還是見不得人的嫉妒?這一切,作者有意要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回味,而這也正是小說高明的地方——意近旨遠,耐人尋味。三、寫作的方法1、「深挖細掘,領異標新」法有的小小說讀完就完了,有的卻能深深地打動我們,啟迪我們,短短的篇幅卻能表現出很大的容量。這中間的關鍵就是它的立意。立意要如鄭板橋之詩句所言:「領異標新二月花」。要新異,要深刻,就需要深挖細掘。因為生活中的每個事件,每種現象都蘊含著多種意義,挖掘它是要把它蘊含的多種意義中人所未見、人所未發的那一個找出來。所以在寫作中,選擇角度很重要。創新無非是在合乎情理的范圍內將切入的角度稍稍偏開人們思維習慣的方向而已。例如:戀 愛某男,學者,某地的名人。平日少出門,剋制社交。曾不得已應邀參加過一次盛大活動,結識一年輕女子,甚是難忘,跌情感深谷中,一度不可自拔。他出身寒苦,崇尚傳統美德,雖已擠入上流社會,也飽見世面,卻不能接受當代女性之種種新潮特性,甚至反感所有化妝品廣告。但一見此女,便頓生好感,只見她:正值妙齡卻全無當今時髦小姐的輕狂,靜立如玉,儲滿古典含蓄;面目難以「漂亮」形容,卻是生動靈慧,內涵豐富;短發素裝,不施粉黛,無意打扮卻又是精心推出自然之潔雅品格,使其在裙裾閃爍濃妝艷抹的眾佳麗中如出水芙蓉。使他感動之處,是她說她讀過他的某某論著。時下妙齡靚女,有眾多瀟灑去處,她竟能閉門拒絕五彩誘惑,來啃他的「破爛」文章,可謂是奇跡也。於是激動,悅悅與之交談,果出語不俗,分寸適度,輕言軟語,從容鎮定,其高雅氣質,使學者嘆服。辭別此女,心難平抑,尋來電話號簿,撥通與之對話。因有身份的障礙,只得藏了愛慕鋒芒,說些無邊際的廢話,只怕久談使那女子反感,便匆匆道安再見。後每隔三五日,便撥電話,成為一件心事,非聽那聲音不可平息心裡躁動。他平生不愛寫信,但樂於給她寫去一些深藏了情意的妙趣句子,在他看來,此舉實是丟了架子,熱情之至了。他渴望對方也給他一個電話或幾個字的回信,然沒有。時光一逝是一年,仍沒有。他無怨,認定被動和羞澀,恰是傳統女性的優秀處。他夢過和她在一起了。醒來,頓感寂寥無邊,便勸慰自己:貴重的東西,得來需要時間。一日,於某繁華的享樂處,見她挽了手持大哥大滿頭滿臉滿身港味的男子招搖過市,男子將濃痰和臟話,炫耀般射在街上,滿口濃煙,吹進她的秀發,她則將仙界的銀鈴,柔情地搖落在一身錢臭的俗土裡。他緊閉了眼,飛身逃進靜謐的書齋,嘆曰:原來是這樣。又曰:這樣又有何不對?面對現實比什麼都重要啊!後又懷疑那一幕是夢境。想想要真是虛幻就好了。但熱情已退。那個曾為之振奮的電話號碼也忘了。 講析:作者採用欲抑先揚的手法構思,到結尾處突轉筆鋒,揭開「年輕女子」高傲美麗外表背後的庸俗,致使情節突變,這一藝術手法,收到了平中出奇的藝術效果。小說的語言寓庄於諧,帶著幾分滑稽,幾分諷刺。諷刺什麼呢?是「學者」迂得可笑,還是「女子「的俗得可鄙?作品以「戀愛」為題,實際寫的是假愛,如今水貨流行,戀愛也不例外,其含義中早已疏遠了純真。值得提示的是,這次假愛不僅給女子也給學者帶來了實惠:因為他從期望和想像中已得到愛的美感,又從失望和現實中獲得了愛的智慧。他會發現:金錢對人的美化和污染有時竟是同步的。這就是小說的深刻立意。2、「盒中藏月,以小見大」法大海能容下皎潔的明月,一盆水也能容下皎潔的明月,如何以小見大,一葉報春,這是需要與選材、用材上處理好「藏」和「顯」辯證關系。寫小小說,最重要的是要尋求:「顯」什麼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藏」。這就是「深山藏古寺」的古畫,僅畫一小僧在山腳河邊挑水,一條小徑隱入山林深處,未對古寺著筆,卻引入想像曲徑通幽處的古寺。這幅的古寺藏得妙,它留下的「空白」給讀者以更大的想像餘地,以補充「空白」,進行藝術創造。小小說也要以有限表達無限,做到言短而意長。例如:鞋一天,兩天,一個多月過去了,每當日落西山的時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張望,希望能從落日的余輝中看到那個高大的身影出現。但是,他沒有看到。又是一個傍晚,一位瘦瘦的軍人來到修鞋攤旁邊:「一個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個子軍人來這兒修過一雙皮鞋?」「啊……對呀。」「要付多少錢?」小鞋匠略一沉思,說:「修鞋費一塊五,外加一個月的保管費五角,你給兩塊錢得了。」軍人把兩塊錢遞給他,小鞋匠收好錢後,問:「怎麼大個子沒有來?」「他……上前線去了。」說完,軍人轉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隻鞋,趕忙喊道,「鞋子,鞋!」軍人止住腳,用低沉的聲音對小鞋匠說:「用不著了,他的雙腿,已經在前線醫院里……他特意來信囑咐我把錢送給你,謝謝你了!」說完,軍人邁著大步走了。 講析:這篇小小說中,作者歌頌的重點對象大個子軍人並沒有出場,而是「藏」了起來,僅在最後的對話中約略地交代。大個子是什麼樣的軍人?他是如何失去雙腿的?如何對他進行搶救?這些都給了讀者留下了「空白」,引讀者反復思考,並從這一「補鞋送錢」的小事中,折射出當代軍人崇高的思想境界。3、「縮龍成蟲,抑揚揚抑」法小小說不能多側面地刻畫人物,只能用幾個富有典型的言語動作來表現人物某一個側面,所以用細節描寫表明人物在小說中很重要,用欲抑先揚或欲揚先抑都是小小說塑造人物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先給讀者以假象,把讀者的判斷引向相反方向,到一定時候再來揭示真象,使讀者猛烈醒悟,可收到加深印象,形成波瀾的效果。例如:多餘的牽掛父母親大人:久未聯系,只因工作太忙。近來家中一切都好嗎?前幾天,上級宣布了一項任職決定,任命我擔任XX協會的副秘書長(副科級)。這是上級對我的信任。順此敬告父母。此致敬禮!兒 寶林上X月X日寶林吾兒:X月X日來信收悉,全家都非常高興。家中一切均好,你在外不必遠念。如今你大小是個「官」了,要以身作則,體恤部下,切切不可當了「官」忘記了以實干為本的工作。祝安!父母字X月X日父母親大人:X月X日家書收悉,家書抵萬金。兒反復默讀,一股親情通暖全身。父母大人要孩兒以身作則,體恤部下,兒定當謹記,但是,只要我將單位情況說明,父母便會覺得這擔心是多餘的了。我單位有名譽會長8人,會長3人,執行會長1人,副會長7人,執行副會長3人,秘書長3人(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副秘書長1人(即我),下面再無兵矣。事忙不贅。祝全家安好。兒 寶林上X月X日4、「陡轉驟折,念料之外」法小說難寫的是開頭,可寫絕的是結尾,所謂「絕」,常常是當一個故事在接近收場的時候,再寫出幾筆絕的,使事從頭道來的故事臨近尾聲卻又兀然地山迴路轉,預示出別一番情景,彷彿還有新的故事可講述,可想像,可回味,但又確確實實地結束了,所以結局常常要求出於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結局越意外,排除了可能性結局越多,就越能把讀者推向想像空間,使單一的情節產生巨大的功能。例如:來 世男人無眼,女人無腿。男人背著女人挨家挨戶的乞討。男人是女人的腿,女人是男人的眼。走過一村又一村,越過一庄又一庄,引來多少憐憫嘆息,惹來多少同情淚水。張家送一碗飯,李家贈兩個饅頭,日子更富裕的,或五元或十元也舍施給予。還有羨慕人家恩恩愛愛的娘們兒,一戳爺們的的鼻子半嗔半怪地說:「我還不如人家沒腿呢?」爺們兒就一樂說:「來,我也背背你。」於是院門「咚」地一閉,飄出「格格」的笑。八千里路雲和月,男人居然背出了三間大新屋,缸里有餘糧, 下有餘錢。女人幸福地對男人說:「來世咱還做夫妻,你有眼,我有腿,有模有樣的做回人。」男人「呸」地一口說:「去你的,來世俺還背你,你沒瞧見,俺哥俺嫂,有腿有眼,整日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過得多緊巴。」(四)、寫作練習訓練一:片斷作文1、若干年前,一家美國雜志以3000美元懸賞,徵求文字最簡短、情節最曲折的小說。結果,下邊一篇小小說獲得頭獎:伊莉微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不久,她在家裡接獲弟弟的電報:「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伊莉薇娜不勝悲哀,回電給弟弟:「運其屍回家。」三星期後,從非洲運來一個大包裹,裡面是一個獅屍。她又趕發了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屍。」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電:「無誤,巴布在獅腹內。——佛萊特。」 這篇小說在我國一家雜志轉載後,讀者議論紛紛。大致有以下四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文章寫得很簡短,僅用150餘字講述了一件復雜的事件,這是獲獎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具體描寫,不能算作一篇小說。第二種意見認為,文章寫得失真。佛萊特從非洲運回獅屍,經過三星期還未腐爛,不太可信。再說那個故事也沒有什麼意義,只不過說明資本主義社會中一些人在苦惱之時尋求刺激罷了。第三種意見認為,這篇小說文字最短,情節生動曲折,以電報和運屍為線索,人物關系交代得一清二楚,獲獎是當之無愧的。第四種意見認為,①這是一篇幽默的情節小說;②這是一篇富有潛台詞而又沒有暗示出主題趨向的小說;③它像是一個長篇的提綱,它引起了讀者更多的猜測和聯想。總之,它的機智多於深刻的思想。討論一下,這四種意見,哪一種更正確些?理由是什麼?也可以提出新的意見,並說明理由。通過對這篇小說的討論,有助於我們把握小小說的特點。2、英國一家報紙曾經主辦一次小小說比賽,奪魁者是僅三個字的小說:「神垂死!」評獎者譽為:「主題憂郁,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種種憂慮……」也有人認為不值得提倡。無限的深廣與有限的凝練構成和諧的統一,這才是小小說的特徵和路子。試談談你的認識。[審題導引]●題型指要☆題1這道題目不是要寫小小說,而是提供一篇「獲得頭獎」的小小說和對這篇小小說的四種評價意見,要針對「這四種意見」分析,指出「哪一種意見更正確些?理由是什麼?也可以提出新的意見,並說明理由。」這實際上是寫文藝評論片段。但要寫好這個片段,必須根據小小說的特點去分析,所以通過這道題的訓練,可以提高我們對小小說特點的把握。☆題2這道題的命題意圖與題1是相同的,也是要根據小小說的特點去談認識。不過評論的小小說有較大差異,題1提供的是150餘字的情節曲折的小小說,本題提供的是只有三個字的小小說。●立意指津☆題1可以肯定第四種意見更正確些。因為它的三點看法,都符合這篇小小說的特點。☆題2「認為不值得提倡」的觀點是對的。以此作為立意。●構思點陣☆題1首先肯定第四種意見,然後針對提供的小小說的特點進行分析。☆題2首先肯定「不值得提供」的意見,以此作為文章的觀點,然後闡述理由,即指出三個字的小小說的不足之處。●病點警示☆題1▲立意不當。取選第一或第二或第三種意見作為立意。因為這三種意見都是不夠全面的。▲說理不充分。肯定某種觀點,但說不出充分的理由令人信服,只是把小說情節復述一遍。▲對四種意見都否定,卻提不出一種令人信服的新觀點,或提出的新觀點明顯帶有片面性。☆題2▲對「神垂死!」這樣的小小說予以提倡,但又說不出充足的理由。▲肯定「不值得提供」的觀點,卻又缺乏理由。[靈思引發]●課文觸發認真閱讀本單元的「寫作指導」,體會小小說的特點。●課外發散課外閱讀《小小說選刊》上的小小說和有關小小說的評論文章,把握小小說的特點。[作文示例及探源]●示例1(題1) 第四種意見更正確第一種意見認為「缺乏具體的描寫,不能算作一篇小說」的說法欠穩妥,因為小小說篇幅短小,並不要求對情節或人物作具體描寫,而應採用白描式寫法,才能精簡文字,以少勝多。第二種意見認為「文章寫得失真」,「佛萊特從非洲運回獅屍,經過三個星期還未腐爛,不太可信」,這種意見是偏頗的。因為小小說的情節是虛構的,小小說所反映的生活不一定要是真實的現實生活。這篇小小說的故事情節整體是合理的。第三種意見所說的這篇小小說的幾個優點都是對的,但還沒有從整體上看出它的情節特點、主題特點、結構特點、語言特點等。第四種意見更正確些,因為它指出了:形式特點——是篇幽默情節小說;主題特點——沒有暗示主題趨向;結構特點——像一個長篇小說的提綱;語言特點——幽默、有潛台詞;總體特點——機智多於深刻的思想。而這些特點是符合這篇小小說的實際的。講析:這篇習作對四種意見逐一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比較肯定了第四種意見。根據小小說的特點分析,言之有理,令人信服。●示例2(題2)這樣的小小說不值得提倡英國一家報紙曾經主辦一次小小說比賽,僅三個字的小說——「神垂死!」,受到評獎者的稱贊,認為「主題憂郁,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種種憂慮……」結果奪魁。但也有人認為不值得提倡,他們的理由是:「無限的深廣與有限的凝練構成和諧的統一,這才是小小說的特徵和路子。」我同意後一種觀點:「神垂死!」這樣的小小說是不值得提倡的。作為小小說,它是小說家族中的一員,它應該具有小說的共性——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當然由於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不必要對人物作全方位的刻畫;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情節作充分的展開,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情節作充分的展開,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可能也不必要對環境作細致生動的描繪,只能用精煉的語言進行交代。但一篇小小說這三個要素還是應該具備的。事實上像《德軍剩下來的東西》《「書法家」》等成功的小小說都具有「三要素」。而「神垂死!」這樣的小小說,並不具備小說的「三要素」。「無限的深廣與有限的凝練構成和諧的統一,這才是小小說的特徵和路子」,這種觀點是很有見地的,否則無限的凝練,便可寫出許多「無限深廣」的一個字小說:如「愛」、「網」、「生」、「死」等等,這樣便將小小說引向了極端。講析:作者從小說的共性——「三要素」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觀點,否定了對「神垂死!」這樣的小小說的贊賞和提倡,肯定了「不值得提倡」的意見,觀點鮮明,言之有理。訓練二課外練筆:分別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取材,試各寫一篇小小說,力求做到題材富於現實意義,以小見大,能表達一個較深刻的主題;精心構思,情節結構做到單純明快而有波折,結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⑤ 求300字左右短篇文學評論範例
寫作短評時我們可分三步走:一定調二摘要三整合。定調即確立觀點,提出對作品的看法。摘要就是從作品中摘錄相關語句作論據來分析和證明觀點,摘要既可以是原文的摘抄,也可以將原文內容進行概括性轉述,如果是摘抄,一般要求將這些字句用引號標明,如果是轉述,則不須用引號。整合則包括擬定標題,對觀點加以分析,將論點論據整理成符合要求的短文。由於學生平常的文學作品閱讀停留在意會的層次較多,言傳的機會相對較少,加上平時這方面的積累也不足,所以,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鑒賞術語和一些典範的示例,以幫助學生熟悉文學評論的模式和寫法。且看以下範例:
想哭不一定有淚———評《鄉愁》中的借代《鄉愁》的一大特色是運用借代修辭手法,表現濃郁的鄉愁。詩人獨具匠心,用「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灣」來借代「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等不同時期的鄉愁,使之實物化。乍看起來很有些「揮手自茲去」的灑脫,但多讀幾遍,你會感覺到詩人的哭腔,你定然會被母子深情、夫妻戀情和遊子對祖國統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動。正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表明詩人無時不顛沛在離愁之中。欲哭無淚,借代使之然也。
這是一則比較典型的微型文學評論,副標題已經明確界定了文章內容。術語的運用,語句的風格,均體現了評論的特點。短文開門見山,緊扣標題的限定內容,提出了「《鄉愁》的一大特色是運用借代修辭手法,表現濃郁的鄉愁」的觀點,接著指出詩中什麼地方使用了借代這種手法,並且分析了這種手法的內涵及其藝術效果,全文觀點鮮明,點評中肯,對學生寫作微型文學評論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再來看學生熟悉的《春》一文的評論。下面的評論是就其語言特色來談的,閱讀時注意其邊節錄邊評析的方法。
清新、雋永、警策———評《春》的語言特色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動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於運用朴實、雋永的語句,把讀者引進特定的自然環境之中,與作者共享春天的樂趣,同賞山川的風姿。朱自清善於提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他的散文語言具有清新朴實的特點。如寫草「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些短句淺語都是從口語中來。從達意上說,平易好懂,從修辭上說,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之後,節奏明快,有濃厚的抒情味。作者還善於運用奇妙的比喻,增強語言的情味。如寫春風拂面,說「象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等。這些比喻新穎、貼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現力,蘊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實清新中有雋永的特點。
朱自清散文的詩意還表現在語言富有表現力,有些話簡直就是一篇之警策,自然地點上幾筆,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他的語言沒有斧鑿痕跡,不是刻求「語不驚人死不休」,而是具有一種樸素美,平常之中顯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傳達出自己的心境,甚至還含有某種生活哲理。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後,作者禁不住對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象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個結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製作了春天的畫卷之後,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贊美,進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從而開拓意境,揭示題旨。
這篇短評的標題以三個術語來概括《春》一文的語言特色,中心一目瞭然。全文從兩個方面對其語言特色進行分析。第一段著重分析其清新、自然、質朴、雋永的語言風格,後面則著重評析其富有生活哲理的警策意味,其寫法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⑥ 求考研 文學評論範文
題目:認真閱讀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寫一篇微型文學評論,題目自擬,不超過200字。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例文一:悠悠海峽情--評《鄉愁》所蘊含的深義---評內容《鄉愁》這首詩涵義豐富、深刻,以特有的筆調傾述了海峽彼岸的人們思念大陸故土的悠悠情懷。詩的開頭三節,作者就已渲染了濃濃的思鄉情調。到了詩的末節,作者筆鋒一轉,巧妙、恰當地把鄉愁比作與大陸相隔離的海峽,從而寄託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陸故上和親人的悠悠的鄉愁。由於前三節詩的渲染鋪墊,這種"鄉愁"的味兒就更濃烈了,而且我們不難品味出其中帶著幾分苦澀的味兒,即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以嘗的失望的情緒,從而深化了詩的主題,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黃亨燦)
例文二:跳躍的鄉愁---評藝術特色--評《鄉愁》的藝術感染力鄉愁是一抹心頭上的陰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詩《鄉愁》於質朴中蘊真情,輾轉中現永恆,給人以頗深的藝術感染力。詩中的鄉愁是跳躍、輾轉的,從"小小的郵票"到"窄窄的船票",進而變成"矮矮的墳墓",直至"淺淺的海灣",但鄉愁卻是永恆在作者的心中。為體現"現在的鄉愁",全詩著眼於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勢而引起末段的迸發,這不僅僅以濃烈的色彩渲染了鄉愁,也使鄉愁得到升華和涵沉。讀者從這首極富憂愁的小詩中極易摳取它的藝術精粹,這是以情感人的結果。(趙斯儀)
例文三:想哭不一定有淚--評《鄉愁》中的借代---評寫作手法《鄉愁》的一大特色是運用借代修辭手法,表現濃郁的鄉愁。詩人獨具匠心,用"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灣"來借代"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等不同時期的鄉愁,使之實物化。乍看起來很有些"揮手自茲去"的灑脫,但多讀幾遍,你會感覺到詩人的哭腔,你定然會被母子深情、夫妻戀情和遊子對祖國統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動。正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表明詩人無時不顛沛在離愁之中;在哭,無淚,借代使之然也。(游舫)總評:這三篇微型文學評論,有的評《鄉愁》的思想內容,有的評其藝術特色,頗合法度。它們都只抓住一點來寫,角度不大,評價中肯,筆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簡意賅。至於結構明快,一目瞭然,自不必說;層次清晰,語言流暢,也是共同的特點。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學評論的術語,更具文學評論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標題都擬得相當藝術,也給微型評論增添風采。
⑦ 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學評論
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學評論?感謝你的敵人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每當我聽到這首個心裡暖暖的,總會想起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長的並不漂亮,沒有一個好身材,也沒有一個好工作。但我總覺得她是最美的。
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會埋怨母親。因為她會花很多時間跟我在一起,時間長了覺得平淡無奇,沒有什麼大事,也就沒什麼可寫的。現在回憶往事,突然發現我是多麼的幸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有母親的愛。
媽媽,您還記得三年前嗎?那時我已10歲,在讀5年級。那天我正玩的開心。您走過來用非常低沉的語氣叫我去房間,給我說一些事。當時我一下子緊張了起來。我有什麼事沒做好嗎?好像沒有吧。那會是什麼事呢?我一路邊走邊想,低著頭進了房間。您坐在書桌旁,我一下子瞄到書桌上。啊!口算本?!那可是被我藏得很好的。您怎麼會找到。我都忘了有這事了。當時身體打了一個寒噤。不好的感覺在我的身上蔓延。您拿著口算本心平氣和的對我說:「期中都過了,你才做幾頁。你為什麼不做?很難嗎?做不來嗎?」我小聲嘟囔了一聲:「同學們都沒有做。為什麼我要做?」您當時站了起來怒氣沖天的對我說:「同學們。他們父母有錢花幾十萬給他們讀書,而我們沒有錢給你讀書,我們家跟他們家不一樣。你覺得哪家好你去給他們當女兒。」頓時我的眼淚簌簌地流下。滿是委屈。我瞪了你一眼。拿起「武器」在「敵人」口算本前「戰斗」。我邊做邊想:哼!我一定要做完。讓您「刮目相看」。中途有好幾次都想放棄,但一想到不能讓您「瞧不起」就繼續奮斗。在我4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斗下終於把「敵人」打敗了。我拿著口算本丟在您面前,毫不在乎得說了一句做完了,便出去玩了。過了一段時間後,您有把我叫還來改錯。改完錯後你就叫我去買東西吃,讓我去玩。期末將至,數學老師說期末考試完就檢查口算本。同學們三五成群得做而我一個人在復習。當時我很高興。
⑧ 書評怎麼寫
一篇好的書評應包括以下方面:
1.一個生動的開場白:用一兩個簡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書名,以及有關作者的簡要信息,如過去的作品、曾獲得的榮譽。
2.如果是小說,對情節做簡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說,寫明寫作目的和主題。
3.書評作者對此書優缺點的評論。
4.用一個總結性的語句式段落使讀者對此書有一個總體印象。
開篇
寫好開篇段落對書評來說非常有挑戰性,其目的是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讀這篇文章的熱切願望。
開篇之前,先做一下筆記,問自己一些問題:
貫穿此書的主題是什麼?
與同類書相比,這本書的特色是什麼?
這本書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
通過回答上述問題,你可能就知道該如何入手了。
⑨ 求李進祥的<<換水>> 文學評論範文
原發於《回族文學》|選載於《小說選刊》2006第6期|【短篇小說】
□李進祥
作者簡歷 :
李進祥 回族,寧夏同心縣人,1968年生,大學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98年開始業余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孤獨成雙》,系列短篇小說《清水河人物》等,寧夏作家協會會員。
--------------------------------------------------------------------------------
清水河一帶回民習俗是出遠門要換水。
換水是方言,就是沐浴洗大凈,其意接近洗澡,但從內容到形式都與洗澡有很大不同。洗澡要隨意些,可以是泡,也可以是淋,先洗頭還是先洗腳都無所謂,洗凈為目的。換水就嚴肅得多了,須是活水,先洗哪後洗哪,哪個部位洗幾次,用哪只手,都是有嚴格規定的。按規矩,七天須換一次水,上寺禮拜、過乜貼要換水,出遠門也須換水。
起來換個水,咱們一早兒就動身,馬清說。馬清說這話時,絲毫沒有平日里做過那事兒之後的慵懶,倒是楊潔沒有動。以前,每次天亮前都是楊潔催馬清起來換水,馬清要麼賴在被窩里不動,要麼勉強起來和楊潔一起洗,洗著洗著有時還犯病,抱住楊潔再做一回,楊潔惱惱笑笑地也就依了。
楊潔是馬清的媳婦,結婚剛三個月,最是如膠似漆的時候。
咋話,還想做一回?馬清邊問邊動手。
啥呀!楊潔甩開了馬清的手。
真走?
你不是都答應了嗎?咋又沒主意了?
我只是……
你又來了!城裡也是人待的地方,城裡人也沒長著紅毛綠鬍子,我們又不偷又不搶,城裡人能把咱們吃了?我在城裡打工這些年,不也好好的?蓋房子、娶你,還不都是從城裡掙來的錢?靠土裡刨,再等八輩子吧……馬清一口氣倒出了一大堆,這些天反復說給楊潔,說得很順溜也似乎很有說服力。
楊潔披了衣服起來捅火熱水。雖說春天了,糧食都種到地里,凌晨寒氣還是很重。
馬清也很快起床了。
壺里的水嵫嵫地響,屋裡幾個月來,很少有過的安靜,楊潔心裡有些莫名的虛。
到城裡也能換水嗎?話一出口,連楊潔自己也覺得問得可笑。馬清果然笑起來,你以為城裡人都跟臟狗娃子一樣?大大小小到處是澡堂子,還有桑那浴,洗頭、洗腳都是專門的店。家家都有熱水器,開關一按,熱水就來。水都是甜水,不像清水河水是鹹的,你以為城裡人臉蛋子咋那麼白凈,全是甜水洗出來的。你要是到城裡,用甜水洗上一段,準保比城裡女人還白。
聽你一說,城裡啥都好,那你咋不找個城裡女人,過城裡生活去,又跑回來幹啥呢?楊潔有些嬌嗔地說,藉此掩飾自己問題的愚蠢。這些天,楊潔老問這樣蠢的問題。看到桃樹開花了,她就問,城裡有桃樹嗎?開花嗎?馬清就說,別說桃樹,一年四季啥時候都有桃子,只要掏錢,啥時候都能買上。我是說桃花!楊潔反駁一句。馬清就說,桃花當然也有,花店裡啥花都有,還有玫瑰花,二十塊錢一朵。城裡人過情人節的時候,男人都給女人送玫瑰花。你也給城裡的小姐送過吧?楊潔嗆了馬清一句。哪能呢?我以後掙上錢了專給你送,馬清說。我才不稀罕呢!我又不是你情人,愛送誰送誰去,楊潔說。
也有楊潔問住馬清的時候。城裡有月亮、有星星嗎?楊潔問。當然有了,應該有的,不過,我在城裡真的一次都沒見過,馬清說,城裡燈光太亮了,把星星、月亮都遮住了。楊潔這時候就得意了。看,城裡也有看不到的東西吧!說得城裡真像天堂一樣。話雖這么說,楊潔還是決定隨馬清到城裡去。實際上,她也嚮往城裡人的生活,雖然她最遠只到過縣城,但從電視上,她還是看到城裡人的生活。她只是有些心虛,才一遍又一遍地問馬清。好像馬清的話是榔頭,一下一下把楊潔心中的那個信念夯實了。
水壺的嵫嵫聲變成了混濁的大響,水熱了。兩人就依次換水。照例是楊潔先洗,她洗得比平日還要認真,漱口、嗆鼻、抹頭……每個動作都很到位,很莊重,把馬清都感染了,他把吊罐掛到屋頂垂下的鉤須上,退出了水房。他聽到水聲流得也很莊重、悠長,像他第一次出門打工經過清水河時聽到的水聲。他心裡起了一層層的波,這些年打工的經歷突然像一條河一樣在他心裡活泛泛地淌出來。他突然明白了楊潔這會兒的心情,覺得第一次與她有了心意相通的感覺。這些天,雖然兩人很纏綿,但沒有這種感覺。他忽然生出一種憐惜,一種骨肉水乳般的親情。我一定要保護好她,不讓她受傷害,我一定要讓她過上好日子……他在心裡給自己說。
換過水,收拾好東西,辭了家人,兩人就上路了。三輪車,班車,火車,一天一夜,才到了要去的城市。馬清似乎輕車熟路,又有些想在媳婦面前表現,啥都懂。楊潔只緊隨馬清,上車、落座、下車,又上車、落座、下車,她比結婚那天更顯得興奮和慌亂。但事情比馬清想像的容易得多,他的工作很快就找好了,還是去年乾的那家建築公司。住處也沒費多少勁,建築工地附近有許多待拆的平房,人都搬空了,房租也不高。楊潔只隨馬清在工棚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搬到新租的家裡。楊潔把租到的房子叫家,馬清也這樣叫。新家上下水都還沒停,有床,有幾樣舊櫃子,還有一個舊煤爐。馬清領著楊潔在附近小店置辦了幾樣簡單的鍋碗,新家居然真有了家的味道。一切都比想像的還順利,楊潔真有做夢的感覺。
新家離馬清幹活的工地不遠,站在院子里甚至能看到工地上的腳手架。馬清開始上工了,他是瓦工,站在腳手架上砌磚、抹灰時,也能看到新家小院。他第一次有了歸屬感,感覺自己成了這座城市的一份子,連幹活都有勁兒了,有責任心了;甚至感覺在給自己幹活,給自己蓋樓房。最初一段,他甚至連老家都沒想起。以前幹活間隙,他會不由自主地向老家方向看幾眼。明知看不見啥,但看幾眼心裡也就踏實了。現在,他的眼裡只有新家小院。中午下了工,他迅速地收拾好抹子和瓦刀,就往自己的新家裡奔。每次回到家,楊潔總是打好了洗臉水,准備好了飯菜。飯菜很簡單,一是要節儉,還有個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哪裡賣清真牛羊肉。蔬菜是地里長出來的,回民漢民都能吃,肉可不能隨便吃。盡管是素菜,兩人還是吃得很有味兒。
每天睡覺前,楊潔都讓馬清洗個頭,還幫他擦擦身子。楊潔說,水泥蝕性大,看蝕出病來,馬清就隨她擦洗。馬清想買個熱水器,楊潔擋著不讓買,說,你燒的?這房子又不是我們自個兒的,裝上了到時候再拆?等我們有了自個兒的房子再裝也不遲。楊潔一句話就像一股氣,一下子吹脹了馬清的一個夢想:要在這座城裡弄套自己的房子。馬清知道這個夢想很遙遠,但他有決心,他有的是力氣,也不缺智慧,他相信那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但是眼前他只想買個熱水器,他知道楊潔愛干凈,愛洗。在家裡的時候,楊潔就給他講到清水河裡挑水的事,還講起看沒人在清水河裡偷著洗澡的事。馬清也是在清水河裡泡大的,一提到清水河,他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兩人講著講著就樂了,現在沒電視看,兩人又一遍一遍地講那些事,照樣樂。馬清講起在河裡比賽撒尿的事,楊潔就鬧了,罵他,你這壞小子!往河裡撒尿,下游的人還擔水呢!楊潔就在下游。馬清也笑,我尿的尿你都洗了澡了,難怪你成了我媳婦。楊潔就捶他。楊潔說,水流百步自凈呢,還是活水好,楊潔的話有些幽情。她有些想家了,馬清想。楊潔的確有些想家,她自個兒以為主要是沒啥事兒可干,每天除了洗衣做飯就是等馬清回來,她是個干慣了活的人,這樣的日子還真有些不習慣。
你們工地上要小工嗎?楊潔有一回問馬清。
要呀!咋話?
我去吧?
一個女人家,咋能幹那些活呢?馬清明顯不答應。楊潔好說歹說,馬清始終反對她跟著打工。他想讓楊潔過城裡女人的日子,不想讓她受苦受累。他知道眼下自己還沒能力讓她過好日子,但至少能做到不讓她受苦受累。馬清疼惜楊潔。
天氣慢慢地熱了,馬清蓋的樓也越來越高,新家在他的視線中越來越小,但他能真切地體會到楊潔的存在,他也努力地想辦法讓她過得愉快些。他從舊電器鋪子里花一百元錢買了台舊電視機,用易拉罐自製了天線,雖然收的台不多,又冒雪花,但楊潔沒那麼心慌了;他還從工地上揀了條攪拌機的里胎,自製了個太陽能熱水器,通上自來水,曬上一天,下午就有熱水洗澡了。馬清的每一項創造總能得到楊潔的誇獎,也能讓她高興一陣子,他就很滿足。
總有一天,我要讓你住上大房子,看上大彩電,用上真正的太陽能熱水器!馬清給楊潔說。
楊潔就笑著點頭,她相信他能,他也相信自己能。
我們回家吧!楊潔說。楊潔說這話時剛在家換了最後一次水,頭發還濕漉漉的,水珠順著發梢流到臉上,似乎是一臉淚。他們租住的新家明天就要拆了,住了半年,忽然搬走,有些感傷,楊潔就說要搬家了,得換個水。實際上,楊潔是想回家了,馬清沒應聲,也沒動。
回家吧,家裡有房子,有土地,別人能過,我們也能過。回家,啊?楊潔又說。
現在這個樣子,咋能回去?馬清有些惱怒,又有些無奈地說。
馬清的一條胳膊殘了。
馬清是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傷殘的。他已經養成砌會兒牆,往家望幾眼的習慣。那裡有他牽掛的人,是他在這座城裡生存、奮斗下去的一個理由,是他努力在這座城裡紮下的一條根。可是樓層一天天地高起來,周圍的樓房也一天天高起來,新家一天比一天小,幾乎要看不見,快被一群大樓吞沒了,有時要使勁伸脖子才能看到一半兒。那一回,他怎麼努力也找不到,就有些著急,似乎他的小院連同楊潔都被群起的高樓擠沒、吃掉了,他努力地聳起身子,伸長脖子,還是看不到。也許高處風大,他突然從腳手架上栽下來,幸好沒有直直地栽下去,要不早就沒命了。外面紗網一擋,他往下只掉了兩層樓的距離,一條胳膊卡在架桿上停住了。幾個工友把他拉下來,看到他只破了些皮,都說說笑笑地散了。他驚魂稍定,只感到右胳膊疼得厲害,一點勁兒也使不上,就給工頭打了招呼,回到家。他沒事人似的盡量輕松地給楊潔說了,她還是嚇白了臉,摸遍了他全身,還是不放心,說到醫院看看。馬清笑著說沒事,明天就可以上工了。可當天晚上,他右胳膊忽然腫得老粗,疼得直吸涼氣。楊潔又說到醫院看看,馬清忍著痛說沒事,睡一夜就好了。楊潔一夜一直用熱毛巾給他敷,到天亮腫還沒消。楊潔就有些急,她不知道大醫院在哪,只在買菜時看到過掛著紅十字門簾的小診所,就跑去把診所的大夫請來了。大夫摸摸捏捏了一會兒,說沒事,骨頭沒折,外傷,葯用上,幾天就好。大夫穿著白大褂,模樣神情都很有醫術的樣子,楊潔就放心了。她跟著大夫又到診所抱回了一大堆葯,洗的,貼的,吃的,按大夫說的,又是洗又是貼又是敷,她的心也踏實了。也許吃了止痛葯的緣故,馬清真感覺沒那麼疼了,就硬掙著去給工頭打了招呼。工頭起初看到馬清胳膊腫成那樣,也有些慌。哪個工頭都怕工人出事。聽馬清說沒事,也連聲說,好!好!好!你先休息幾天,工資照開,早緩好早上工。
過了些天,馬清胳膊腫氣真消了,他和楊潔都長出了一口氣,只是馬清試著舉胳膊還舉不起來,他覺得再過上幾天就會好,沒有給楊潔說,他不想讓她多擔心。幾天來,楊潔給他喂吃喂喝,他感覺很溫馨,想著把楊潔帶來帶對了,要是沒有她,自己不知還咋樣呢。這樣一想,他覺得一定要對楊潔好,要讓她過上好日子,胳膊稍好些就去上工。
腫完全消了,也不覺得痛了,但感到胳膊還是很直,彎一點就再彎不過來,洗臉舉不到臉上,吃飯也喂不到嘴邊。馬清心中有些慌,但努力地掩飾著不讓楊潔發現。不過他想,干幾天活,活動開也許就好了。他就到工地上去上工。工頭看到他沒事,一臉的高興,反復問他,真沒事了!他說真沒事了。工頭就說,停工這些天的工資就頂醫療費,以前的一切都一筆勾銷。還跟他簽了個合同,簽過合同的馬清就又上了腳手架,也許是摔了的緣故,他感到有些緊張,手腳都抖得厲害。重新拿出瓦刀、抹子,心緒才稍穩了些。他幹了兩三年瓦工了,活路很熟練,拿起瓦刀,他就有了自信。可是,他勉強把灰漿抹到磚上,左手把磚按到牆上了,右手卻無法做出敲磚刮灰的動作,努力了幾次都不行,他呆在腳手架上了。他堅持著沒下腳手架,但他只能用左手再敲磚刮灰,這樣一來,速度降了一半多,別人都砌得老高了,只有他這一塊還是個豁口。第三天,工頭就找了他,這回臉色很難看,說,不行就算了,你這樣影響工期呢,你先回去休息,等好了再來,我們隨時都歡迎你。工頭把他領下腳手架,領到辦公地,把工錢算清,客氣地說,先休息吧,不過這回沒工資,你干不下去,合同就自動解除了。說著還把合同書拿出來晃了晃。馬清也沒爭啥,就出來了,他心裡有些犯迷糊,腳步沉沉地走到家裡,重重地倒在床上。楊潔有些怕了,攆過來問他,他說工地上不要他了。為啥?楊潔追問了句。馬清說,我幹不成活兒了。他說出這句話,眼淚忽然就流出來了。楊潔聽過老人傳下的言語,男兒眼淚貴如金,她長這么大也沒見過幾個男人淌眼淚。看到馬清淌眼淚,楊潔慌了,她一把把他的頭摟在懷里,馬清渾身因抽泣而顫抖,像個受了驚嚇的孩子。楊潔這一刻就有母親摟著孩子的感覺,也正是這一刻,她忽然間有了一種責任感,一定要把馬清的胳膊治好,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
楊潔拉著馬清,一路走一路問,終於找到了一家真正的醫院。排隊掛號,找大夫檢查、拍片子,做這一切的都是楊潔,好像她是在城裡混了多少年,而馬清才到城裡一樣。馬清有些膽怯,又有些機械地隨著。
檢查的結果如馬清所擔心的那樣,大夫說,骨卯錯位了,當時沒還上,已經長住了,現在必須手術。楊潔問,能治好嗎?大夫說沒問題,能治好。馬清問,手術費貴嗎?大夫說,不貴,也就五六千塊錢。
大夫的話是一根針,輕輕一刺,馬清和楊潔都泄氣了,上哪弄五六千塊錢去?這幾個月是掙了幾千塊錢,他們只留下生活費,其它的陸續都寄回去了,結婚,蓋房子欠了些債等著還呢。
這樣一檢查,馬清的心倒定了,他每天都出去找活,這些年在外面打工,背過煤,扛過麻袋,啥苦活累活他都干過,都能幹。可這回再找,有些活他知道幹不了;有些活他覺得能幹,可幹上兩天,要麼是工頭,要麼是主人家就嫌他手不靈便,辭了他。他只能三天兩頭找活路、三天兩頭被辭退,掙的錢連兩口之家也養活不了。
楊潔也悄悄地出去找活兒,她不知道能在這座城市幹些啥,城市對她來說還是一團霧。她惟一熟悉的是附近那個小痢市場,那有些擺攤賣菜的,看樣子也是從各地農村來的,女人居多。買了幾個劇菜,有幾個也能點個頭、打個招呼。有個甘肅來的胖張嫂還跟她拉過幾回家常,知道她沒事干,還勸她也去擺菜攤呢。甘肅離她老家不遠,話音也差不多,楊潔覺得親近些,買菜盡量找胖張嫂。可她知道馬清不同意,她自己也怯,就沒去擺菜攤。這回,楊潔就決定試著去擺個菜攤。她沒去找胖張嫂幫忙,她覺得這樣做有搶張嫂飯碗的嫌疑。她摸索著到菜販子那裡批發了幾樣菜,找了個空攤位擺開了,直到這時,她才想到沒有秤,也沒有提袋。她就想,要有人買她的菜,就先借臨近攤子上的秤用一用。她一直低著頭,也一直沒人問她的菜。終於有了個聲音,沖著她的,卻不是要買菜,是要攤位。咋話了?咋隨便占別人的攤位?想耍橫咋的?還沒見過敢搶老子攤位的……是個男的,黑黑壯壯的,面相不善。楊潔紅著臉收拾起自己爐菜,讓出攤位。她又找了個空攤位,剛想再把菜擺開,旁邊一個賣菜的女人過來說,你是新來的吧?這攤位上有人呢,你租的攤位在哪裡就擺在哪裡,不能隨便占別人的。
這攤位還要租?楊潔奇怪地問。
那女人笑了,不租誰還能白給你,除非你是管理員相好的,這城裡寸土寸金,屁大的這點攤位一年要交五千塊錢呢!城裡人真他媽狠!那女人說話很粗魯,很顯然出來混了多年了。楊潔這才知道想擺個菜攤也不是隨便就能擺的。她站在那裡有些不知所措了。就在這時,甘肅胖張嫂過來了,楊潔越慌亂了,低了頭剛想抱著菜捆跑開,被張嫂攔住了。早看到你了,怕你不好意思,才沒跟你招呼,我第一次擺攤也這樣,慣了就好了,張嫂說。楊潔紅了臉沒出聲,不過張嫂畢竟熟些,她心裡這會兒倒有了可以依靠的感覺。
張嫂拉著楊潔問了些情況,還給她出了個主意,要是不想租攤位,就買個三輪車,弄個流動菜攤。末了還把楊潔批來的菜原價轉了去,說放到明天就賣不成了。這世上還是有好心人,楊潔心裡對張嫂充滿了感激。可是買三輪車沒錢,她也不會騎,她又犯難了。忽然,她想起清水河裡挑水的事,眼前一亮。她不知哪裡買扁擔,就找了根木棍,兩頭拴—亡繩子,下面拴兩個竹筐,就成了個菜擔子。第二天,楊潔又到小菜市上批了些菜,擔子挑著,走街串巷。第一天還叫不出聲,過了兩天,就叫出聲了。女人要是放潑了,比男人韌性大得多。楊潔的菜還賣得不錯,馬清這時候也不好反對了。不過,楊潔沒想著長期干這個,更沒想過發財什麼的,她只想掙夠五六千塊錢,把馬清的胳膊治好。
但楊潔並不了解城市。一天,她挑著菜擔子在一個巷子叫賣,幾個穿制服的過來了。在楊潔看來,穿制服的都是警察一類的,都是專抓壞人的,她還沖他們笑了笑。可穿制服的卻一直陰著臉,一個還厲聲向她喝問,誰讓你在這里亂叫賣?沒等楊潔反應過來,另一個上來就奪過她手裡的秤,還有一個兩腳就把她的兩個菜筐都踢翻了,辣子、西紅柿滾得滿地。楊潔突然瘋了一樣沖上去,抓住一個穿制服的手,狠狠地咬住了,痛得那人尖聲大喊。另外兩個費了好半天勁才把她拉開。楊潔事後才知道那些穿制服的是城管,專管亂擺攤設點。她也沒想到自己會那樣潑,敢咬那些人的手。結果是,她被推推搡搡地弄到城管,罰了款,還差點被送到派出所。
菜攤擺不成了,楊潔不知道還能幹些啥,而正在這時,他們租住的房子也要拆了,楊潔真想回去了。
可馬清不回去,不是不想回去,而是不能回去,這樣回去了,他一輩子在村裡人面前抬不起頭,在女人面前也抬不起頭,他有些不甘心。還有一個原因,他弟弟考上大學了,家裡來信說,學費要上萬,要他想辦法先湊五千。他沒敢把胳膊殘了的事告訴家裡人,只說是工資還沒結,要家裡先借上,他一領了工資就寄回去。兄弟上學是大事,他不想兄弟以後也像他一樣打工受苦。他還得在城裡熬下去。
換個水,我們回家吧!
馬清主動提出回家是半年以後了。這半年他們又租了一個房子,馬清換了十幾個工作後終於有了份固定的事做。楊潔也是先到一家蘭州人開的清真拉麵館洗盤子端盤子,又到一家理發店給顧客洗頭,最後也似乎是找到了一個固定的工作。楊潔沒說在幹啥,馬清也沒問她在幹啥,也沒告訴她自己在幹啥。
馬清是在一家飯店裡當清潔工,掃地抹地沖廁所。應聘時他主動說出自己右胳膊殘疾,他知道瞞得了一時瞞不了長久,不想被人三天兩頭辭退。沒想到老闆一聽倒高興了,說殘疾怕啥,他剛從農村出來,在一家鑄件廠干,被鐵錠砸折了腿,照樣創出了一番事業。說,小夥子別灰心,好好乾,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說著還捲起褲管,露出了半截假肢。馬清就這樣被錄用了。他沒想著要掙下老闆那樣大的一份產業,這時候,他連在城裡置份家業的妄想也不敢存了,只想著能把蓋房子結婚借的舊賬還了,把兄弟上學借的新賬也還了。一米八的大男人趴在地上擦地板,他最初感到很窩囊,但慢慢地就習慣了,掙錢要緊,面子總有能拉下來的時候。廁所盡管是水沖的,又鑲著白瓷磚,但臭味依然很重,尤其水管堵住的時候,更是一股惡臭,但時間長了,他也聞慣了。他只是沒有告訴,也幾乎是沒有機會告訴她。在他做清潔工的這段,楊潔也換了新工作,每天天黑前出門,第二天早上才回,而馬清恰恰是早上出門,晚上十點後才回,兩個人幾乎沒見過幾次面。
盡管這樣,馬清每次回去都要洗個澡。他租住的地方不遠處有個澡堂子,很簡陋,每次三塊錢。馬清心痛那三塊錢,但他更不想把一身臭味帶回家,不能讓楊潔聞出一點兒。他每次洗澡都嚴格按照換水的程序,渾身每一處都洗得很到位,他覺得只有這樣洗,才能洗干凈。他每次沖洗的時間比較長,城裡的水甜,但水也軟,沒有勁道,總覺得洗不幹凈,不像清水河裡的水,鹹水,卻似乎有股沖力,洗到哪兒,哪兒就干凈了。他把一套衣服也放在澡堂子,渾身洗干凈了,再換上干凈衣服才回家。第二天早上上工的時候,他再順路到澡堂子換上工作服。雖然見不到楊潔,他還是堅持這樣做,一次也沒馬虎過。
楊潔也似乎每次回家前都要洗個澡。馬清沒怎麼見過,他是從楊潔的枕頭上聞出來的。馬清每天睡覺都要摟著楊潔的枕頭,枕頭上有一股洗發水的味道,還有些濕痕,弄不清那是頭發上的水,還是她淌的眼淚。楊潔性格很柔弱,但馬清很少見她流眼淚。結婚那天,送親的人要回家,楊潔都沒流淚。有一次已經半夜了,楊潔回來,淌著眼淚,一遍又一遍地洗澡,沒有熱水,就用冷水洗。馬清問她,她不說,只是流著眼淚洗,他只能由著她。睡下了,馬清想把她摟在懷里再問,一伸手觸到她,楊潔像刺扎了一樣地尖叫起來,捲起被子一個人轉過身去了,渾身一直顫抖著。馬清不知道她是咋了,以為她知道他乾的工作,嫌棄他了,也就有些生氣,又有些無奈地睡了。
馬清還發現楊潔愛打扮了,他也是從放在家裡的衣服和化妝品上看出來的。衣服很新潮,他無法與楊潔聯系起來,她是很樸素的。他曾想過要把楊潔帶到城裡,讓她穿最時髦的衣服,但這會兒他想像不出她穿上那些衣服的樣子。楊潔模樣兒俊,身材也好,穿上這樣的衣服一定很好看,但在馬清的想像中,這樣楊潔就不是楊潔了,成了另外一個女人,一個陌生的女人。他還發現眉筆和一管口紅。他更想不到描了眉毛、塗了口紅的楊潔會是啥樣子。他突然想到了這些年走南闖北,城裡打工,見過的那些女人,塗著紅嘴,抹著厚厚的脂粉,被稱為「雞」,大多數是農村來的。男人賣力氣賣汗水,女人賣身子,農村人就是命賤。打工的男人也有找那些雞的,馬清卻不想把辛苦掙來的錢往她們身上花。
一天晚上,馬清回到家,奇怪的是楊潔也在,似乎專門在等他,還專門給他做了晚飯。等馬清吃過飯,楊潔忽然拿出一沓錢來,興奮地說,明天我們就去醫院給你看胳膊,看好了回家。馬清問哪來那麼多錢,楊潔的臉色就變了,說不是偷的,也不是搶的,是憑苦身子掙的。馬清說,那就先寄出去還賬吧,我的胳膊沒事,也不影響幹活。聽了這話,楊潔的眼光就黯淡了。
又一天馬清回家,屋子很凌亂,楊潔還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她一臉潮紅,散亂的頭發濕漉漉的,好像病了。馬清過去一摸,楊潔的頭燒得燙手。咋話了?馬清問。可能是重感冒,楊潔吃力地說。這一段,兩個不怎麼見面,陌生了許多,也客氣了許多,反倒不像夫妻了。我領你上醫院吧,馬清說。沒事的,楊潔喘著氣說,巷口那兒有個小診所,你去買點感冒葯就行了。一提小診所,馬清的氣就上來了,說,小診所能看個屁,還是上醫院吧。楊潔死活不肯去,馬清只好出去買葯,附近沒有正規葯房,天又晚了,馬清最後還是到小診所買了幾樣感冒葯回來,給楊潔吃了。楊潔還是不見好轉,後半夜越重了,燒得迷迷糊糊的,一會兒尖叫,一會兒胡喊,一會兒大笑。馬清沒聽楊潔那樣笑過,笑聲中有一股浪味兒,這讓他厭惡,但看到她病成這樣,心裡又有一股疼惜。
折騰到天亮,楊潔還不見好轉,馬清著急了,硬把楊潔送到近處一家醫院。他背著她先到內科,大夫看了,說到婦科去。到婦科,大夫看了,又指到性病專科。
楊潔在醫院住了五天,清醒一陣,迷糊一陣。第四天醒過來,她就嚷著要出院,馬清硬怔持著又住了一天,楊潔說啥也不住了。醫生不讓,說這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得住段才行。楊潔說沒錢了,醫生這才給辦了出院手續。
又回到他們租的房子,屋裡又冷又亂,沒一點兒家的味道。馬清把楊潔扶到床上,用被子給她裹好,就趕忙生火。城裡早春寒氣很重。火生起來,寒氣才一點點地被擠出屋外,馬清又灌了壺水搭在爐子上,水壺一會兒嵫嵫地有了響聲。好長時間兩人沒一起這樣待過了,一時間都沒了話。還是楊潔先開口,去年春天來城裡,算起來一年了,這一年真像做了個夢。楊潔自說自話,話音幽幽,馬清沒接話。過了會兒,楊潔又說,我准備再攢幾個錢給你看胳膊呢,我這又花掉了。馬清還是沒接話。
水壺嵫嵫地響著。
換個水,我們回家吧。馬清很突然地冒出一句。
楊潔有些吃驚地瞅著他。你說的是真話?
真話,我們回家,明天就回。
我們這個樣子,還能回去嗎?
啥話都別說,先回家再說。
兩人誰都沒再說話。
水熱了,屋裡也熱了,兩人開始換水,還是楊潔在前,馬清在後。兩人都恍然想起一年前兩人換水進城的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楊潔剛出院,體弱,馬清就給她倒水,水在楊潔的身上流下他看到楊潔渾身青傷紫印,似乎還有煙頭燙燒過的痕跡。馬清的眼淚忽然就出來了,哽咽著說,都是我不好,不該把你帶出來,咱回家,清水河的水好,啥病都能洗好!咱回家!楊潔一臉一身的水珠,看不出是水還是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