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高啟明現在在哪更新
臨高啟明現在騰訊視頻更新。
1、臨高啟明穿越人數多、支線故事多,精彩(缺點就是更新慢)。
2、技術版塊資料詳細,絕非普通穿越小說可比,主角自帶光環,一到不管什麼時代,要工廠有工廠、要飛機坦克什麼都有。會釀酒、會做化妝品等,這么厲害這個時空就是人生贏家了。
臨高啟明劇情:
有人想稱王制霸,有人想解民於倒懸,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後一次野蠻對文明的征服,從而改寫中華民族的歷史。 當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過現世過不上的極度腐敗的生活。一部由吹牛者編著,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小說。 講述了500餘名現代人穿越到明末,改變歷史,開啟一個新時代的故事。
2. 臨高啟明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臨高啟明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上班到現在,寫得最多的是各式各樣的報告,第一次寫網路小說,有點底氣不足。包括它是否會太監,自己也沒有很大的把握。盡量努力有始有終吧。
這本書的由來,不多說了,知道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某個論壇里的跑團活動的副產品。當年對這個活動很有興趣,但是參與度不高,屬於沉默的旁觀者。
活動中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當大家的理想一致的時候,爆發出來的熱情和力量是驚人的,當彼此的理念出現分歧,而矛盾又沒有得到及時調和的時候,活動就開始慢慢的沉寂下去。
難怪有人說過,團穿是穿越文的大忌,屬於仆街的類別。
不過,我依然想嘗試一下。
PS:
這本書,前後准備了差不多半年,包括搜集各種歷史和技術資料。很幸運,手邊有一些有利的條件,包括圖書館、學術網路,這些東西都大大豐富了我的資料。
歷史細節上,盡量做到可靠,不過因為資料來源廣泛,自相矛盾之處很多,有時候為了情節需要或者無法查詢具體資料,選擇的史料難……
有問題再找我
3. 如何評價《臨高啟明》這本書
老實講,如果讓我在如今浩如煙海也垃圾遍地的網路小說界選一本書來推薦的話,我大概首選這本《臨高啟明》。若把范圍再擴大一些,把當代文學跟古典文學全包括進去,那,私以為這本書雖然還不至於能跟那些名著並列,但其獨一無二的特性不說後無來者,但至少也是前無古人。
《臨高啟明》是一本由各行各業幾百號人一起寫成的書,這種程度的「共同創作」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當然說「寫成」也不大對,雖然這本書從2009年開始寫至今也8年了,也是煌煌七百萬字的巨著,但我猜距離它真正寫完至少還需要四個七百萬字——排在後面待「轉正」的同人文字數都業已超過七百萬了。
看書名也猜得到,這是一本穿越小說,講五百來號人從現代穿越回明末去開創新世界的故事。故事選定的穿越地點是在海南省的臨高縣,於是就有了這個雙關含義的標題。
而在現實世界中,故事是這樣發生的:在2006年的一個論壇上,有人提出這么一個想法:
「如果我們攜帶大量現代物資穿越到了明末,會怎麼活下去並改變歷史?」
基於這個前提,這個論壇里的一票人馬各自展開想像,基於自己的知識與所處行業提出見解。最終,這些見解被整理吸收,形成了現在這一本《臨高啟明》。其實在此之前還有其他一些小說得到過論壇里這批人的技術支持,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有這一本活了下來,並且越活越好。
先不談內容,就寫作結構上來說,《臨高啟明》可以在「女僕革命」事件處被切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中本書作者進行主要創作,在劇情主體方向與技術細節處征詢群眾意見。而在後半部分,作者基本不進行創作了,而是將同人文章拆拆縫縫整理納入到正文中。這被稱之為「轉正」。
《臨高啟明》里穿越過去的五百多人在書中被稱為「元老」,其中有名有姓能報上名號的目前有近三百人。這三百人背後都是有真人在扮演的,並且人數仍然在增加——如果你也想在這小說里出場,納上幾萬字的投名狀,當元老不是夢。這種寫作形式也使得這本小說完全「去主角化」,並且總有濃郁的嘲弄感。道理很簡單,所有人都喜歡增加自己出場的份額,也都討厭其他人的角色看起來太過偉大光明正確。作者們在現實中的博弈也會影響到小說內的世界。比如網名盜泉子的這位元老當年因為與馬前卒在國內某事件上產生了極大的觀念分歧,導致盜泉子退出《臨高啟明》的創作,於是書中關於新道教的理論基礎、發展方向等內容就被擱置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有另外的相關專業元老跑出來補足了這一部分。
但這種寫作方式也正是《臨高啟明》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因為你再也找不出一本書,能匯聚到如此之多不同領域的專業內容了。現代社會的分工體系要求所有人都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深耕細作,於是在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人們對除本專業外的其他專業幾乎沒有任何深入了解。全才再也不可能出現了。而現代社會本質上又是一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細小的專業都有其意義所在,都是不可或缺的。舉個例子,這五百人在臨行前專門列了個單子去采購那些只有行業內的人才知道的、對行業很重要的、短期內無法自產的物資。但有一樣就被所有人忽視了——USB介面。這東西在華強北批發起來一個不到一塊錢,但穿越後,即便等上六七十年、等到這五百人死干凈了,他們也造不出來。而驅動傳送帶所需的金屬鏈條,現在七百萬字了,他們仍然造不出合格的,只能進口皮革用皮帶代替。於是,即使《臨高》在某些技術細節上還是有很多疏漏的——如果不是這個行業的專家根本看不出來,但這本書仍然會讓99%人覺得涉及面廣到難以致信。就我個人來說,我除了能在涉及到管理學相關知識時進行評判之外,讀其他學科相關內容我只能驚嘆然後閉嘴。而我敢打賭,對於管理學沒有涉獵的人在書中看到像魚骨圖、運籌學、鑽石模型、PDCA循環這樣的玩意兒時,除了閉嘴感嘆也最好不要有其他判斷。做金融的不會懂車床,搞化工的不明白刑偵,做農業的也當不了醫生,而這些又都是現代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而另一方面,這五百人並非是上下一條心穿越回去改造社會的。這些人心思各異,有想回去當皇帝的、有想養蘿莉的、有想全收秦淮八艷、還有皇漢們要扶明滅清殺韃子的、德棍們想玩線列槍陣排隊槍斃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幼兒園老師想好好組織幾十個孩子春遊都不是個簡單事情,更何況這幾百各懷鬼胎的現代人?他們內部間的組織形式又是相當重要的點。
如果我們回到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上來,那主旨就是:如何從無到有地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社會。一般評價《臨高啟明》時的評語都是:穿越說明書。因為它的技術細節實在太多了,多到讓人覺得按這個步驟去穿越沒准真就能成。
五百人穿越,在哪裡登陸?一堆人各種比較周邊資源與地緣優勢,最終選定了海南臨高。那明末時期的臨高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狀況呢?當地當時的縣太爺姓甚名誰?本地有頭有臉的縉紳都有哪些人?於是就各種考證,最終確定了具體情況,這就有賴於歷史專業——還得具體是明史專業——的人來進行考證。登陸後的初期發展,在修好簡單的水電站前,作為臨時動力使用的鍋駝機就不是一般人可能知道的東西。修水電要確定合適電機的具體型號,這又是一門學問。物資的運送需要運籌學,而運送之前還要修路。簡易公路也不是鏟平土地就可以的,要保證其排水性抗壓性與相對平整,都是技術活。除此之外,修好的路要在防止被破壞的同時保證行人安全,崗哨的設置與軍事條例又是必須品……這個單子簡直可以無限列下去。
在這里我們可以提一個「工業母機」的概念。工業母機就是製造機器的機器,工業母機的精度直接決定這個工業體系所能達到的最高精度。元老們帶去了21世紀的各種設備,按理說技術水平應該直接跨越好幾個世代才對。但這不可能。想要造機器,首先要有鋼鐵。前期因為技術與鐵礦石進口的問題,造不了高爐,只能用平爐、轉爐,鋼鐵的量就不夠用。而在金相學實驗室建不起來的情況下,連分析鋼鐵的各成份含量都成問題,別說煉硅鋼、不銹鋼了,連馬口鐵都造不出來。金相學儀器只有帶來的那些,壞了就完蛋。如何研製當下生產力與科技水平能造的儀器就又是一個課題。而鋼鐵方面,沒有硅鋼就幾乎永遠告別了電氣工業,而沒有不銹鋼就不可能開展化學工業。化學工業需要三酸兩鹼,即鹽酸硫酸硝酸跟純鹼燒鹼。即便這五百人帶了一整套聯合氨生產線,他們仍然花了一年半時間才初步解決了三酸兩鹼生產的有無問題。而有了化學工業就意味著有了:化肥、農葯、醫葯、炸葯。這個發展的進程幾乎可以一直列下去。
這些具體的發展問題貫穿了這本書的脈絡,在此先不細談了。
但更重要的,在具體的技術說明之下,我們能看到血淋淋的資本積累是如何進行的,整個社會是如何變化的。這種由技術進步帶來的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社會整體的崩塌與重構,在真實歷史的映襯下顯得尤為可信。其中揭示的規律,大概只有在那一卷《資本論》里才能找得到了。
所以我更喜歡那個評價:《臨高啟明》既是進步小說,又是反動小說。
「在資本的推動之下,羊是會吃人的。」
英國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資本主義剛剛萌芽。當時的羊毛紡織技術開始發展,使得羊毛製品價格變得低廉,市場上對羊毛製品的需求就開始變得旺盛。而這些商人們為了得到更多的羊毛以滿足市場,就需要更多的綿羊跟放牧的土地。於是圈地運動就開始了。
剛開始時這些商人還比較溫和,他們更多的是佔用英國傳統敞田制里的公有地——雖然這些公有地的使用權一般都是歸農民的。但資本的貪婪永無止境。我們都知道規模效應,大規模規范化生產能夠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美國的農業就是最典型的規模效應農業,幾萬公頃的土地一起種,於是在買種子的時候就可以跟種子提供商議價,把價格壓到極低;可以用上最先進的機械化農具,將農具的購買維護成本推薄到極低;可以請最好的農學家來因地制宜。於是人家的農業,播種用播種機收割用收割機乾旱就人工降雨施肥撒農葯直接用飛機,種出來的東西又多又好,價格還比你低。至今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英國圈地運動就是這種現代農業革命的先導,他們為了將土地集中起來運用各種農業技術,在掠奪土地的過程中漸漸無所不用其極。強行買斷、通過立法來保證利益、暴力手段等等,是「明擺著的階級掠奪」。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又被強行驅散,生活無著。而在他們發動的各種農民叛亂被鎮壓後,他們唯一的生路就只剩下去城市裡給那些資本家們開的羊毛工廠當工人了,每天只能掙到將將餓不死的錢,被資本各種剝削,直到死——這就是「羊吃人」。
《臨高啟明》里對這種由技術進步與資本貪婪引發的殘酷剝削有著更為深入的描述,典型例子就是在江南地區發展絲綢產業的趙引弓元老引發的「蠶吃人」。
因為這五百穿越眾有著更好的軍隊組織形式、武器裝備與航海技術,他們打敗了在明末稱霸海上而後被崇禎招安的鄭芝龍勢力——就是後來國姓爺鄭成功的父親,清朝割據台灣的鄭家。鄭芝龍在當時把持著對西班牙與日本的貿易,他覆滅後元老院就接管了這個貿易路線。明末時的航海技術比元朝還有退化,海上航行都只能靠海道針經——就是針路圖,即以陸地路標為主要參照物的航海圖。依靠這種技術,他們的航線長而繁復,貿易的生絲只能是泛黃的陳絲。元老院有更先進的羅盤,有六分儀,有最細致的地圖,還有精確的航海鍾——勉強能用的航海鍾要在近一百二十年後的1761年才被發明,但元老們的航海鍾就是批發幾塊錢一塊的石英錶。再加上更好的船,於是他們可以不依靠陸地參照物直接在大海中航行,從上海港口直達日本。
這種貿易極大地刺激了商人們對生絲的需求,為了獲得更多生絲,趙引弓元老就從臨高找機械廠設計生產了一種專門用來繅絲的機器。按書中說法,這種機器的技術水平只到十八世紀而已,連機械化動力都用不了,只能用大量的人工。但即便如此,其產出生絲的質量與數量都能直接打垮小農經濟。但工廠的運轉需要蠶蛹做原料和人力來做工。而當時的農民並不會直接賣蠶蛹——繅絲之後賣生絲比直接賣蠶蛹得利要多。於是趙引弓就通過向官府捐錢,以賑災的名義向賑災局支付銀兩用以購買蠶蛹。此外,因為有更好的蠶種與先進的養蠶技術,趙引弓用自己養的蠶直接沖擊了市場。而通過對蠶農的放貸與技術支持,他得以成功控制了蠶農們的全部身家和生產資料——貸款可是需要抵押的。而即便沒有抵押,利滾利之下遲早背上不可能還清的債務。在蠶熟之後,官府以賑災名義出面直接壓低了生絲的收購價格,使桑農血本無歸。無法以高價賣出生絲,而賣蠶蛹又不可能回收成本。於是趙引弓直接讓無數桑農破產,家破人亡成為難民。而後,他又通過難民營將這些人收容起來,訓練之後派入工廠做工。工廠每天兩班倒,一做12個小時。因為繅絲要使用滾水,車間里永遠酷熱難耐氣味刺鼻。即便如此,工人們也對其感恩戴德,畢竟比起當難民,現在至少有飯吃。趙元老一手引發了蠶吃人,末了還能得到難民的感激。
如同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這個世上,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會看到,這種情形的產生幾乎是必然的、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趙引弓老爺至少會給難民吃飽飯,給工錢,給治病,在同時代里已經算是溫情默默了。如果讓明代本土人來做,這種剝削只會更嚴酷。在英美俄等國很多描寫資本工業時代的小說里,這種殘酷剝削工人的描寫比比皆是。一家四五口人住在面積狹小的貧民窟中,家裡的壯年每天去工廠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然而賺的錢仍不夠溫飽。家裡的孩子小時候總會在垃圾堆里撿沒燒干凈的煤渣,總有幾個孩子會因營養不良夭折,等到他們長到十一二歲,就會被送到工廠或商店做學徒,忍受各種打罵,直到不堪重負死去。這就是社會大變革下資本的工業時代。
這五百元老在穿越後迅速的道德滑坡也是很有意思的看點。在穿越後很短的時間內,現代社會深入人心的那套「人權」道德體系就崩解了。為了開採煤礦和鐵礦,他們可以強行派自己控制下的民眾在缺少醫葯的情況下去熱帶瘧疾頻發的地方開礦,然後在鎮壓了礦工暴動後懲戒性地使用什一政策殺人——暴亂人群全體排隊,隨機每十人處死一人。他們還與英國人進行奴隸貿易,直接用人命來進行台灣的開發。他們建造的工廠,因為技術不穩定以及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各種死傷無數。大工業里死人跟農業社會可不一樣,不要說全屍了,掉在轉爐鐵水裡連骨灰都找不到,高爆炸葯下也找不著幾個人體部件,而硫酸造成的燒傷更是痛苦可怖到形如地獄。為了獲得工業人口,元老們可以強行推進並延長明末登州之變的發生,坐視孔有德將山東和直隸掠奪得十室九空,從而攫取幾十萬人口回海南。這就是血淋淋的資本主義發展史。
其實回頭看中國的發展,也是深有感觸。在二戰後崛起的國家沒有幾個,除了歐洲那堆完成了資本積累還接受了美國馬歇爾計劃援助的老牌帝國之外,日本因為朝鮮戰爭美國對其的大量訂單扶持而開始發展,亞洲四小龍里韓國同樣有美國扶持,台灣有從整個大陸帶去的資源,香港背靠大陸的巨大窗口,而新加坡又小得無話可說。只有中國完成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還是在沒有海外殖民地進行資本積累的情況下。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毛時代中國到底完成了怎樣的發展。從溫鐵軍教授的理論來看,中國的工業積累幾乎完全是通過剪刀差從農業上得來的,國家從農業上直接拿走了大部分成果用以補貼工業。民國時期,農民吃到三分飽,剩下的地主階級拿走拿到城市裡用以消費西洋產品。現在新中國到來,農民想我自己吃到七分飽才是正事,那中國的城市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工業的發展就是妄想。土地革命之後進行的一系列政策從這個方面看,都是想要從農民手裡把糧食再拿出來,用以發展工業。中國人終於能夠吃飽是到70年代末,因為中國的工業體系終於可以大量製造化肥了。閑話不提。但這五百穿越元老至今不進行土地革命,仍然容忍地主階層進行大量的土地兼並。就我個人看來,這也是他們道德滑坡的具體表現。
但即便這小說描寫的事情如此反動,如此黑暗,但《臨高啟明》仍是一本不折不扣的進步小說。它直接打破了對小農經濟下幸福田園生活的幻想,什麼你耕田來我織布,都是假的,騙人的。無數的佃農吃不飽飯;皇權不下鄉的情況下當地縉紳階層對當地權力的把控;小吏對官員的桎梏;社會上升渠道的缺失;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軍隊本質等等。那是一個比爛的世界,即便以現在的眼光看,五百穿越眾搞出來的社會黑暗得不見天日,但在當時的世界情形下,那就是天堂。就拿蠶吃人的趙引弓說,他的鳳凰山莊工廠即便如此壓榨勞工,這也是唯一能穩定提供三餐飽飯和一定的衛生條件的地方——當時可是普遍兩餐和衛生觀念接近於無的時代。這是工廠本身生產的需要,因為熟練工是很難培養的。除此之外,這個工廠雖然摧毀了小農桑蠶產業,但它畢竟讓更多的人能用上絲綢了,這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像元老院用價低質優的紙、火柴、針、鐵器等等直接摧毀了無數人賴以活命的工坊,但也確實客觀上提高了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至少更多的人能看得起書。除此之外,對於元老院政權內部的描寫也極盡諷刺,大政府下的各種問題一個不少。陸軍與海軍的爭端,地方財政與中央的矛盾,「跑部錢進」的項目批准,從沒斷過的或明或暗的政治斗爭,不同政治觀念的博弈等等等等,有些諷刺深刻到我生怕哪天這書再被禁了……
按工業黨的看法,現代的人權與道德觀念本身都是由工業化帶來的。在工業化之前,小農經濟下一切人的生活都是現代人所不可想像的。人,並非天生就有權生存下去的。而現代社會帶來的這一切物質與精神文化全都建立在生產力的發展上,簡單來說就是倉稟富而知禮節。從這一點上講,真正擁有最先進生產力和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元老院勢必得到統治地位。雖然在八年七百萬字之後元老院才剛剛佔領廣州打到肇慶……
4. 臨高啟明的內容簡介
廣州人文總在馬桶里發現了一個穿越時空的蟲洞,蟲洞對面是明代天啟年間。他聯絡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經過周密的准備工作,經歷了諸多波折,終於攜帶大量准備物資抵達明代的海南省臨高縣。穿越者們建立工業,發展海貿,組建軍隊,改造社會,穩扎穩打,在明末建立起和諧社會。穿越到亂世不是被雷劈,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有人想稱王制霸,有人想解民於倒懸,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後一次野蠻對文明的征服,從而改寫中華民族的歷史。
當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過現世過不上的極度腐敗的生活。
這群三心二意,各懷抱負的普通人,沒有虎軀、沒有王八之氣更沒有弱智光環道具。亂哄哄的擠在一艘舊船上,有的只是現代機器、科技還有各式各樣的理論。穿越者們懷著現世無法達成的野心、夢想和理想,向著明末的亂世進發。
目標:海南。 《臨高啟明》是起點群體歷史穿越小說的一件精品。本書原來是音速論壇(後改名為上班族論壇)的一場討論——如果群體穿越,哪裡最適合作為穿越者的基地?本書衍生於陸雙鶴的《迷失在一六二九》,與同樣衍生的《一六二二》,被圈內人事戲稱為「臨高三屠」,但是因為作者創作理念與論壇壇友三觀相沖突、小說停止更新、論壇壇友大轉移等原因,至今仍然受到論壇技術支持的僅有《臨高啟明》。
《臨高啟明》的特點用一位書友的評價可以窺得一斑:起點的歷史穿越小說千千萬,但是起點的穿越說明書卻只有《臨高啟明》。雖然把《臨高啟明》稱為穿越說明書是有點對這小說有點不公平——畢竟《臨高啟明》的劇情依然算得上優秀。但是這也確實概括出了《臨高啟明》的特點——在技術方面,當今的穿越網路小說無人能出其右。這本書沒有一些三流「種田」小說那樣「主角嘴皮子一碰,工廠就出現了,馬克沁機槍就到軍隊了,汽車就滿街跑了」對工業建設的天真看法。《臨高啟明》背後是整整一個論壇的、來自於全國各行各業壇友的技術支持。通過觀賞《臨高啟明》,讀者可以認識到白手建立起大工業生產的艱辛和困難。即使是被稱為「穿越神器」的玻璃、紙張、白糖。在《臨高啟明》之中也提出了許多作者以前都沒有發現的在手工作坊條件下難以克服的技術困難。對這些困難的描寫和克服,大大地提高了《臨高啟明》中工業建設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5. 《臨高啟明》txt全集下載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6. 臨高啟明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鏈接:
提取碼:cddh
7. 求《臨高啟明》TXT
《臨高啟明》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臨高啟明》是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穿越歷史小說,作者是吹牛者。主要講述了一群三心二意,各懷抱負的普通人穿越到明代的海南省臨高縣發生的故事。
8. 臨高啟明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臨高啟明》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kOXyCx5pOa3QQTwl9AVA0A
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一,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通人:家庭普通,相貌普通,天資很普通,而且不是個肯努力上進的人,所以讀書很一般,受惠於大學的擴招,他也成了一名大學生。
9. 臨高啟明的介紹
《臨高啟明》是首1發於起點中文網的穿越歷史小說,作者是吹牛者。主要講述了一群三心二意,各懷抱負的普通人穿越到明代的海南省臨高縣發生的故事。
10. 有聲小說臨高啟明誰的好
都有各自的優點。
臨高啟明,這是一部穿越小說,居然是集體創作,裡面全是硬科學,不像其它穿越小說都是想當然,比如罐頭沒那麼容易保存,肥皂需求沒有那麼廣泛。
小說的價值觀。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有價值觀的輸出,小說特別能顯示出作者自身的格局。這部小說雖然是集體創作,但大概整體屬於所謂的_絲宅男。知識有,沒文化,還有點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