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警世通言有聲小說

警世通言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2-05-17 03:14:59

❶ 《警世通言》有關俞伯牙 鍾子期的故事 在線等!

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人氏,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雖楚人,官星卻落於晉國,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晉主之命,來楚國修聘。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當時從陸路至於郢都,朝見了楚王,致了晉主之命。楚王設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友。然雖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遲留。公事已畢,拜辭楚王。楚王贈以黃金采緞,高車駟馬。伯牙離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情觀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馬之疾,不勝車馬馳驟。乞假臣舟揖,以便醫葯。」楚王准奏,命水師撥大船二隻,一正一副。正船單坐晉國來使,副船安頓仆從行李。都是蘭橈畫槳,錦帳高帆,甚是齊整。群臣直送至江頭而別。

只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

伯牙是個風流才子,那江山之勝,正投其懷。張一片風帆,凌千層碧浪,看不盡遙山疊翠,遠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漢陽江口。時當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風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進,泊於山崖之下。不多時,風恬浪靜,雨止雲開,現出一輪明月。那雨後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艙中,獨坐無聊,命童子焚香爐內,「待我撫琴一操,以遣情懷。」童子焚香罷,捧琴囊置於案間。伯牙開囊取琴,調弦轉軫,彈出一曲。曲猶末終,指下「刮刺」的一聲響,琴弦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叫童子去問船頭:「這住船所在是甚麼去處?」船頭答道:「偶因風雨,停泊於山腳之下,雖然有些草樹,並無人家。」伯牙驚訝,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莊,或有聰明好學之人,盜聽吾琴,所以琴聲忽變,有弦斷之異。這荒山下,那得有聽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來刺客;不然,或是賊盜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財物。」叫左右:「與我上崖搜檢一番。不在柳陰深處,定在蘆葦叢中!」左右領命,喚齊眾人,正欲搭跳上崖。忽聽岸上有人答應道:「舟中大人,不必見疑。小於並非*盜之流,乃憔夫也。因打柴歸晚,值驟雨狂風,雨具不能遮蔽,潛身岩畔。聞君雅操,少住聽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稱『聽琴』二字!此言未知真偽,我也不計較了。左右的,叫他去罷。」那人不去,在崖上高聲說道:「大人出言謬矣!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之人,這夜靜更深,荒崖下也不該有撫琴之客了。」伯牙見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羅唣,走近艙門,回嗔作喜的問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聽琴,站立多時,可知道我適才所彈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卻也不來聽琴了。方才大人所彈,乃孔仲尼嘆顏回,譜入琴聲。其詞雲:『可惜顏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鬃如霜。只因陋巷簞瓢樂,……』到這一句,就斷了琴弦,不曾撫出第四句來,小子也還記得:『……留得賢名萬古揚。』」

伯牙聞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遙遠,難以問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請那位先生登舟細講。」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個樵夫:頭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擔,腰插板斧,腳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談好歹,見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憔夫下艙去,見我老爺叩頭,問你甚麼言語,小心答應。官尊著哩!」樵夫卻是個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須粗魯,待我解衣相見。」除了斗笠,頭上是青布包巾;脫了蓑衣,身上是藍布衫兒;搭膊拴腰,露出布裩下截。那時不慌不忙,將蓑衣、斗笠、尖擔、板斧,俱安放艙門之外。脫下芒鞋,躧去泥水,重復穿上,步入艙來。官艙內公座上燈燭輝煌。樵夫長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禮了。」俞伯牙是晉國大臣,眼界中那有兩接的布衣。下來還禮,恐失了官體,既請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沒奈何,微微舉手道:「賢友免禮罷。」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張杌坐兒置於下席。伯牙全無客禮,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稱,怠慢可知。那樵夫亦不謙讓,儼然坐下。伯牙見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問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時,怪而問之:「適才崖上聽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言:「不敢。」伯牙道:「我且問你,既來聽琴,必知琴之出處。此琴是何人所造?撫它有什好處?」正問之時,船頭來稟話:「風色順了,月明如晝,可以開船。」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問。小子若講話絮煩,恐擔誤順風行舟。」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講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況行路之遲速乎!」憔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談。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見五星之精,飛墜梧桐,鳳凰來儀。鳳乃百鳥之王,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伏羲以知梧桐乃樹中之良材,奪造化之精氣,堪為雅樂,令人伐之。其樹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數,截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聲太清,以其過輕而廢之。取下一段叩之,其聲太濁,以其過重而廢之,取中一段叩之,其聲清濁相濟,輕重相兼。送長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數,取起陰干,選良時吉日,用高手匠人劉子奇斫成樂器。此乃瑤池之樂,故名瑤琴。長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闊八寸,按八節;後闊四寸,按四時;厚二寸,按兩儀。有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閏月。先是五條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內按五音:宮、商、角、徵、羽。堯舜時操五弦琴,歌『南風』詩,天下大治。後因周文王被囚於羌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謂之文弦。後武王伐紂,前歌後舞,添弦一根,激烈發揚,謂之武弦。先是宮、商、角、徵、羽五弦,後加二弦,稱之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彈,八絕。何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為七不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凈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者不彈。何為八絕?總之: 清奇幽雅,悲壯悠長。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乃雅樂之好處也。」伯牙聽見他對答如流,猶恐是記問之學。又想道:「就是記問之學,也虧他了,我再試他一試。」此時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稱了,又問道:「足下既知樂理,當時孔仲尼鼓琴於室中,顏回自外入,聞琴中有幽沉之聲,疑有貪殺之意,怪而問之。仲尼曰:『吾適鼓琴,見貓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貪殺之意,遂露於絲桐。』始知聖門音樂之理,入於微妙。假如下官撫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聞而知之否?」樵夫道:「《毛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試撫弄一過,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著時,大人休得見罪。」伯牙將斷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於高山,撫琴一弄。樵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會,將琴再鼓,其意在於流水。樵夫又贊道:「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只兩句,道著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驚,推琴而起,與子期施賓主之禮。連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鍾,名徽,*字子期。」伯牙拱手道:「是鍾子期先生。」子期轉問:「大人高姓?榮任何所?」伯牙道:「下官俞瑞,仕於晉朝,因修聘上國而來。」子期道:「原來是伯牙大人。」伯牙推子期坐於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點茶。茶罷,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牙道:「藉此攀話,休嫌簡褻。」子期稱:「不敢。」童子取過瑤琴,二人入席飲酒。伯牙開言又問:「先生聲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處?」子期道:「離此不遠,地名馬安山集賢村,便是荒居。」伯牙點頭道:「好個集賢村。」又問:「道藝何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該僭言,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卻乃齎志林泉,混跡樵牧,與草木同朽,竊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實不相瞞,舍間上有年邁二親,下無手足相輔。采樵度日,以盡父母之餘年。雖位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養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發難得。」二人杯酒酬酢一會。子期寵辱無驚,伯牙愈加愛重。又問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虛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長一旬。子期若不見棄,結為兄弟相稱,不負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國名公,鍾徽乃窮鄉*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下官碌碌風塵,得與高賢結契,實乃生平之萬幸。若以富貴貧*為嫌,覷俞瑞為何等人乎!」遂命童子重添爐火,再爇名香,就船艙中與子期頂禮八拜。伯牙年長為兄,子期為弟。今後兄弟相稱,生死不負。拜罷,復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讓伯牙上坐,伯牙從其言。換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稱,彼此談心敘話。正是:

合意客來心不厭,知音人聽話偏長。

談論正濃,不覺月淡星稀,東方發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備開船。子期起身告辭,伯牙捧一杯酒遞與子期,把子期之手,嘆道:「賢弟,我與你相見何太遲,相別何太早!」子期聞言,不覺淚珠滴於杯中。子期一飲而盡,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戀不舍之意。伯牙道:「愚兄余情不盡,意欲曲延賢弟同行數日,未知可否?」子期道:「小弟非不欲相從。怎奈二親年老,『父母在,不遠游。』」伯牙道:「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過二親,到晉陽來看愚兄一看,這就是『遊必有方』了。」子期道:「小弟不敢輕諾而寡信。許了賢兄,就當踐約。萬一稟命於二親,二親不允,使仁兄懸望於數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伯牙道:「賢弟真所謂至誠君子。也罷,明年還是我來看賢弟。」子期道:「仁兄明歲何時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駕。」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節,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日了。賢弟,我來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訪。若過了中旬,遲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為君子。」叫童子:「分付記室將鍾賢弟所居地名及相會的日期,登寫在日記簿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來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邊侍立拱候,不敢有誤。天色已明,小弟告辭了。」伯牙道:「賢弟且住。」命童子取黃金二笏,不用封帖,雙手棒定道:「賢弟,些須薄禮,權為二位尊人甘旨之費。斯文骨肉,勿得嫌輕。」子期不敢謙讓,即時收下。再拜告別,含淚出艙,取尖擔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於腰間,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頭,各各灑淚而別。

不題子期回家之事。再說俞伯牙點鼓開船,一路江山之勝,無心觀覽,心心念念,只想著知音之人。又行了幾日,舍舟登岸。經過之地,知是晉國上大夫,不敢輕慢,安排車馬相送。直至晉陽,回復了晉主,不在話下。

光陰迅速,過了秋冬,不覺春去夏來。伯牙心懷子期,無日忘之。想著中秋節近,奏過晉主,給假還鄉,晉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裝,仍打大寬轉,從水路而行。下船之後,分付水手,但是灣泊所在,就來通報地名。事有偶然,剛剛八月十五夜,水手稟復,此去馬安山不遠。伯牙依稀還認得去年泊船相會子期之處。分付水手,將船灣泊,水底拋錨,崖邊釘橛。其夜晴明,船艙內一線月光,射進朱簾。伯牙命童子將簾捲起,步出艙門,立於船頭之上,仰觀斗柄。水底天心,萬頃茫然,照如白晝。思想去歲與知己相逢,雨止月明。今夜重來,又值良夜。他約定江邊相候,如何全無蹤影,莫非爽信?又等了一會,想道:「我理會得了。江邊來往船隻頗多。我今日所駕的,不是去年之船了。吾弟急切如何認得?去歲我原為撫琴驚動知音。今夜仍將瑤琴撫弄一曲,吾弟聞之,必來相見。」命童子取琴桌安放船頭,焚香設座。伯牙開囊,調弦轉軫,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之聲。伯牙停琴不操:「呀!商弦哀聲凄切,吾弟必遭憂在家。去歲曾言父母年高。若非父喪,必是母亡。他為人至孝,事有輕重,寧失信於我,不肯失禮於親,所以不來也。來日天明,我親上崖探望。」叫童子收拾琴桌,下艙就寢。

伯牙一夜不睡,真個巴明不明,盼曉不曉。看看月移簾影,日出山頭。伯牙起來梳洗整衣,命童子攜琴相隨,又取黃金十鎰帶去:「儻吾弟居喪,可為賻禮。」端跳登崖,行於樵徑,約莫十數里,出一谷口,伯牙站住。童子稟道:「老爺為何不行?」伯牙道:「山分南北,路列東西。從山谷出來,兩頭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那一路往集賢村去?等個識路之人,問明了他,方才可行。」伯牙就石上少憩,童兒退立於後。不多時,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線,發挽銀絲,箬冠野服,左手舉藤杖,右手攜竹籃,徐步而來。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禮。那老者不慌不忙,將右手竹籃輕輕放下,雙手舉藤杖還禮,道:「先生有何見教?」伯牙道:「請問兩頭路,那一條路,往集賢村去的?」老者道:「那兩頭路,就是兩個集賢村。左手是上集賢村,右手是下集賢村,通衢三十里官道。先生從谷出來,正當其半。東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五里。不知先生要往那一個集賢村?」伯牙默默無言,暗想道:「吾弟是個聰明人,怎麼說話這等糊塗!相會之日,你知道此間有兩個集賢村,或上或下,就該說個明白了。」伯牙卻才沈吟,那老者道:「先生這等吟想,一定那說路的,不曾分上下,總說了個集賢村,教先生沒處抓尋了。」伯牙道:「便是。」老者道:「兩個集賢村中,有一二十家莊戶,大抵都是隱遁避世之輩。老夫在這山裡,多住了幾年,正是『土居三十載,無有不親人』。這些庄戶,不是舍親,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賢村必是訪友,只說先生所訪之友,姓甚名誰,老夫就知他住處了。」伯牙道:「學生要往鍾家莊去。」老者聞「鍾家莊」三字,一雙昏花眼內。撲簌簌掉下淚來,道:「先生別家可去,若說鍾家莊,不必去了。」伯牙驚問:「卻是為何?」老者道:「先生到鍾家莊,要訪何人?」伯牙道:「要訪子期。」老者聞言,放聲大哭道:「子期鍾徽,乃吾兒也。去年八月十五采樵歸晚,遇晉國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講論之間,意氣相投。臨行贈黃金二笏。吾兒買書攻讀,老拙無才,不曾禁止。旦則采樵負重,暮則誦讀辛勤,心力耗廢,染成怯疾,數月之間,已亡故了。」伯牙聞言,五內崩裂,淚如湧泉,大叫一聲,傍山崖跌倒,昏絕於地。鍾公用手攙扶,回顧小童道:「此位先生是誰?」小童低低附耳道:「就是俞伯牙老爺。」鍾公道:「元來是吾兒好友。」扶起伯牙蘇醒。伯牙坐於地下,口吐痰涎,雙手捶胸,慟哭不已。道:「賢弟呵,我昨夜泊舟,還說你爽信,豈知已為泉下之鬼!你有才無壽了!」鍾公拭淚相勸。伯牙哭罷起來,重與鍾公施禮。不敢呼老丈,稱為老伯,以見通家兄弟之意。伯牙道:「老伯,令郎還是停柩在家,還是出瘞郊外了?」鍾公道:「一言難盡!亡兒臨終,老夫與拙荊坐於卧榻之前。亡兒遺語囑付道:『修短由天,兒生前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死後乞葬於馬安山江邊。與晉大夫俞伯牙有約,欲踐前言耳。」老夫不負亡兒臨終之言。適才先生來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兒鍾徽之冢。今日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紙錢,往墳前燒化,何期與先生相遇!」伯牙道:「既如此,奉陪老伯,就墳前一拜。」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籃。鍾公策杖引路,伯牙隨後,小童跟定,復進谷口。果見一丘新土,在於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賢弟在世為人聰明,死後為神靈應。愚兄此一拜,誠永別矣!」拜罷,放聲又哭。驚動山前山後,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問行的住的,遠的近的,聞得朝中大臣來祭鍾子期,回繞墳前,爭先觀看。伯牙卻不曾擺得祭禮,無以為情。命童子把瑤琴取出囊來,放於祭石台上,盤膝坐於墳前,揮淚兩行,撫琴一操。那些看者,聞琴韻鏗鏘,鼓掌大笑而散。伯牙問:「老伯,下宮撫琴,吊令郎賢弟,悲不能已,眾人為何而笑?」鍾公道:「鄉野之人,不知音律。聞琴聲以為取樂之具,故此長笑。」伯牙道:「原來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鍾公道:「老夫幼年也頗習。如今年邁,五官半廢,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這就是下官隨心應手—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誦於老伯聽之。」鍾公道:「老夫願聞。」伯牙誦雲:

「億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伯牙於衣夾間取出解手刀,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殘,金徽零亂。鍾公大驚,問道:「先生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鍾公道:「原來如此,可憐!可憐!」伯牙道:「老伯高居,端的在上集賢村,還是下集賢村?」鍾公道:「荒居在上集賢村第八家就是。先生如今又問他怎的?」伯牙道:「下官傷感在心,不敢隨老伯登堂了。隨身帶得有黃金二鎰,一半代令郎甘旨之奉,一半買幾畝祭田,為令郎春秋掃墓之費。待下官回本朝時,上表告歸林下。那時卻到上集賢村,迎接老伯與老伯母,同到寒家,以盡天年。吾即子期,子期即吾也。老伯勿以下官為外人相嫌。」說罷,命小僮取出黃金,親手遞與鍾公,哭拜於地。鍾公答拜,盤桓半晌而別。

題作《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後人有詩贊雲: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鍾期逝,千古今人說破琴

❷ 今天讀《警世通言》裡面有一章是宋太祖千里送京娘,史上真有此事嗎

杜撰的成分更多一些,這個故事出自小說三言,正史里好像沒有記載,當然,即使有這回事,正史一般也不會記載的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講的就是「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其大意如下: 民女趙京娘隨父去北嶽還鄉願,不料路遇響馬,被扣押於趙匡胤叔父趙景清所在的道觀。趙匡胤閑逛道觀時聽得聲音,便救下了京娘。又怕她還會遭難,便護送她返家。為了行路方便,二人結成兄妹。一路上京娘敬佩趙匡胤的仗義助人,對他表示了愛慕之情。 趙卻沒有反應,堅守了兄妹之禮。返家之後,京娘之父欲將京娘許配給趙匡胤, 趙匡胤不欲蒙上不義之名拒絕而去。在家人的冷言冷語下,京娘為表貞節自縊身亡。趙匡胤即位,得知此事後,甚是嗟嘆,並專門為其進行了敕封立祠。

❸ 警世通言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警世通言》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hfRbWjKNuxd_dy43MLEJzg

提取碼:cgjv

《警世通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白話短篇小說集。該書完成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民間宗教寶卷和小說。故事描述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❹ 推薦幾本好看的小說

├<華夏出版社-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
│ │ ├0101水滸全傳
│ │ ├0102《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 │ ├0103《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 │ ├0104《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 │ ├0105《封神演義》作者:陳仲琳
│ │ ├0106《東周列國志》作者:清·蔡元放
│ │ ├0107《說唐》作者:清·佚名
│ │ ├0108《說岳全傳》作者:清·錢彩
│ │ ├0109《鏡花緣》作者:李汝珍
│ │ ├0110《儒林外史》作者:清·吳敬梓
│ │ ├0201《警世通言》作者:[明]馮夢龍
│ │ ├0205 二刻拍案驚奇
│ │ ├0207《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
│ │ ├0208《七劍十三俠》作者:唐芸洲
│ │ ├0209《濟公全傳》作者:郭小亭
│ │ ├0210《四游記》作者:[明]吳元泰等
│ │ ├0303《三刻拍案驚奇》作者:明.夢覺道人
│ │ ├0308《醒世因緣傳》作者:西周生
│ │ ├0401《粉妝樓全傳》作者:羅貫中
│ │ ├0403 綠野仙蹤 清 李百川
│ │ ├0405《反唐演義全傳》作者:清.如蓮居士
│ │ ├0503 小五義
│ │ ├0505a《雙鳳奇緣》作者:清.雪樵主人編
│ │ ├0505b《木蘭奇女傳》作者:清.不題撰人
│ │ ├0507a《蜃樓志》作者:清.愚山老人編
│ │ ├0508a《二度梅全傳》作者:清.惜陰堂主人
│ │ ├0508b《金雲翹傳》作者:清.青心才人
│ │ ├0509a《鍾馗全傳》作者:清.煙霞散人
│ │ ├0509b《韓湘子全傳》作者:明.錢塘雉衡山人編次
│ │ ├0601《東度記》作者:明.方汝浩
│ │ ├0603《禪真逸史》作者:明.清溪道人
│ │ ├0605a《五虎平西》作者:清.不題撰人
│ │ ├0605b《五虎平南》作者:清.不提撰人
│ │ ├0606《花月痕》作者:清.魏秀仁
│ │ ├0607a 混唐後傳
│ │ ├0607b《五代殘唐》作者:明.羅貫中
│ │ ├0703《萬花樓》作者:清.李雨堂
│ │ ├0704《林蘭香》作者:清.隨緣下士
│ │ ├0705a《三遂平妖傳》作者:明.羅貫中
│ │ ├0705b《鐵冠圖》作者:松滋山人
│ │ ├0705c《歸蓮夢》作者:清.蘇庵主人
│ │ ├0707a《西湖佳話》作者:清.古吳墨浪子
│ │ ├0707b《豆棚閑話》作者:聖水艾衲居士編
│ │ ├0707c《照世杯》作者:清.酌元亭主人
│ │ ├0708a《醉醒石》作者:明.東魯古狂生
│ │ ├0708b《石點頭》作者:明.天然痴叟
│ │ ├0807a《好逑傳》作者:清.不署撰人
│ │ ├0807b《定情人》作者:
│ │ ├0808a《廿載繁華夢》作者:黃世仲
│ │ ├0810a《比目魚》作者:清.不署撰人
│ │ ├0810b《桃花扇》作者:清.不題撰人
│ │ ├0810c《浮生六記》作者:清.沈復
│ │ ├0810d《錦香亭》作者:清.古吳素庵主人
│ │ ├0905a《西遊補》明.董說
│ │ ├0905b《續西遊記》作者:明末.無名氏
│ │ ├0906b《於少保萃忠全傳》作者:明.孫高亮
│ │ ├<0908 《觀音·達磨·羅漢全傳》>
│ │ ├0909a《雷峰塔奇傳》作者:清.玉花堂主人
│ │ ├0909b《狐狸緣全傳》作者:清.醉月山人
│ │ ├0909c《何典》作者:張南庄
│ │ ├1005《官場現行記》作者:李寶嘉
│ │ ├1009a《銀瓶梅》作者:清.不題撰人
│ │ ├1009b《爭春園》作者:清.春越溪外史
│ │ ├1009c《世無匹》作者:娥川主人編次
│ │ ├1010a《海角遺編》作者:清.佚名
│ │ ├1010b《海外扶余》作者:清.陳墨峰
│ │ ├1010c 海上魂作者:清.陳墨濤
│ │ ├list
│ │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華夏出版社.doc
│ │ ├三寶太監西洋記1
│ │ ├三寶太監西洋記2
│ │ ├東西晉演義
│ │ ├東西漢演義
│ │ ├乾隆游江南
│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 ├五鼠鬧東京
│ │ ├仙俠五花劍
│ │ ├兒女英雄傳
│ │ ├蘭花夢奇傳
│ │ ├劉公案
│ │ ├劉公案·劉墉傳奇
│ │ ├初刻拍案驚奇
│ │ ├前後七國志
│ │ ├包公案 序
│ │ ├包公案之百家公案
│ │ ├十二樓 清 李漁
│ │ ├南北史演義 杜綱
│ │ ├吳三桂演義
│ │ ├<唐宋傳奇>
│ │ ├喻世明言(《古今小說》)作者:[明]馮夢龍
│ │ ├大明奇俠傳
│ │ ├大明正德游江南
│ │ ├女仙外史
│ │ ├孽海花 清. 曾樸
│ │ ├市聲
│ │ ├平山冷燕
│ │ ├開辟演義
│ │ ├彭公案
│ │ ├怡情佚史
│ │ ├文明小史
│ │ ├施公案
│ │ ├楊家將傳
│ │ ├樵史演義 清陸應暘
│ │ ├歡喜冤家(明)西湖漁隱
│ │ ├歧路燈
│ │ ├水滸後傳
│ │ ├永慶昇平前傳
│ │ ├永慶昇平後傳
│ │ ├洪秀全演義清.黃小配
│ │ ├海公大小紅袍全傳
│ │ ├清平山堂話本
│ │ ├熱血痕
│ │ ├熊龍峰四種小說
│ │ ├燕子箋
│ │ ├狄公案
│ │ ├玉嬌梨
│ │ ├痛史 清 吳趼人
│ │ ├秦始皇傳等六種平話
│ │ ├紅樓夢補
│ │ ├續小五義
│ │ ├續英烈傳
│ │ ├老殘游記清.劉鶚
│ │ ├聊齋志異 蒲松齡著
│ │ ├英烈傳
│ │ ├盪寇志
│ │ ├西湖二集明. 周楫
│ │ ├說呼全傳清.佚名
│ │ ├說唐三傳
│ │ ├說唐後傳
│ │ ├負曝閑談作者:清.遽園
│ │ ├趙太祖三下南唐
│ │ ├遼海丹忠錄
│ │ ├連城壁
│ │ ├連城璧外編
│ │ ├醒世恆言
│ │ ├閱微草堂筆記
│ │ ├隋唐演義
│ │ ├雪月梅
│ │ ├青樓寶鑒
│ │ ├飛跎全傳
│ │ ├飛龍全傳 吳璿著
│ │ ├魏閹全傳
│ │ ├鼓掌絕塵
│ │ └龍圖公案

├<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100卷>
│ │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中國戲劇出版社
│ │ ├七劍十三俠
│ │ ├三俠五義
│ │ ├三刻拍案驚奇
│ │ ├三國演義
│ │ ├三遂平妖傳
│ │ ├東周列國志
│ │ ├九尾龜
│ │ ├二刻拍案驚奇
│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 ├二續金瓶梅( 隔簾花影)
│ │ ├五鳳吟
│ │ ├五美緣全傳
│ │ ├五色石
│ │ ├五色石[繁體]
│ │ ├五鳳吟[繁體]
│ │ ├儒林外史
│ │ ├兒女英雄傳
│ │ ├八段錦
│ │ ├八洞天
│ │ ├初刻拍案驚奇
│ │ ├前後七國志-前七國志
│ │ ├前後七國志-後七國志
│ │ ├包公案之百家公案
│ │ ├北史演義
│ │ ├十尾龜
│ │ ├南史演義
│ │ ├雙鳳奇緣
│ │ ├雙和歡
│ │ ├反唐演義傳
│ │ ├喻世明言
│ │ ├國色天香
│ │ ├型世言
│ │ ├大八義
│ │ ├天豹圖
│ │ ├女仙外史
│ │ ├好逑傳
│ │ ├子不語
│ │ ├孽海花
│ │ ├官場現行記
│ │ ├封神演義
│ │ ├小五義-三俠五義續
│ │ ├小八義
│ │ ├豈有此理
│ │ ├平山冷燕
│ │ ├情史
│ │ ├情夢柝
│ │ ├驚夢啼
│ │ ├所缺書目
│ │ ├新民公案
│ │ ├施公案
│ │ ├無聲戲
│ │ ├林公案
│ │ ├梅蘭佳話
│ │ ├檮杌閑評
│ │ ├歡喜冤家
│ │ ├武則天外史
│ │ ├歧路燈
│ │ ├洪憲宮闈艷史演義
│ │ ├海上繁華夢
│ │ ├海上花列傳
│ │ ├海公案 [清] 李春芳
│ │ ├淞隱漫錄
│ │ ├石點頭
│ │ ├禪真後史《禪真逸史》續書
│ │ ├禪真逸史
│ │ ├空空幻
│ │ ├笑林廣記
│ │ ├紅樓夢
│ │ ├綉屏緣
│ │ ├續子不語
│ │ ├綠牡丹
│ │ ├老殘游記
│ │ ├聊齋志異
│ │ ├花月痕
│ │ ├西遊記
│ │ ├西湖二集
│ │ ├警世通言
│ │ ├貪欣誤
│ │ ├醋葫蘆
│ │ ├醒世姻緣傳
│ │ ├醒世恆言
│ │ ├野叟曝言
│ │ ├金石緣
│ │ ├錦綉衣
│ │ ├鏡花緣
│ │ ├閱微草堂筆記
│ │ ├隋煬帝艷史
│ │ ├隔簾花影
│ │ ├青樓夢
│ │ ├風月鑒
│ │ ├風流和尚
│ │ ├飛花艷想
│ │ ├騙經
│ │ └鴛鴦配

文章引用自:

❺ 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原文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
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鍾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❻ 馮夢龍三言

「三言」即明代馮夢龍所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與同時代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 都是中國話本小說的頂峰之作。

姓名: 馮夢龍
又名: 別號龍子猶 又字子猶 字猶龍
性別: 男
生卒年: 1574—1646
所屬朝代: 明代
所屬文學時期: 明代文學
代表作品: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
同時期作家: 凌濛初 夏完淳
作家生平:
明代通俗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詞奴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並稱"吳下三馮"。

馮夢龍少年時即有才情。博學多識,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治學不拘一格,行動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縛。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結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讀書時,與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過從,文章往還。熊廷弼督學南京時,曾把馮夢龍視為雋才宿學,予以甄拔。但他自早年進學之後,屢考科舉不中,久困諸生間,落魄奔走,曾以坐館教書為生。萬曆末,馮夢龍應麻城田姓邀請,去講授《春秋》。天啟元年(1621),馮夢龍宦遊在外,次年因言論得罪上司,歸居鄉里。天啟六年,閹黨逮捕周順昌,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就在緹騎橫行時,馮夢龍發憤著書,完成《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編纂工作和《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評纂工作。崇禎三年(1630)取得貢生資格,任丹徒縣訓導,七年升福建壽寧知縣。任職期間,"政簡刑清,首尚文學"(康熙《壽寧縣志·循吏傳》),曾編修《壽寧待志》。十一年秩滿離任,歸隱鄉里。晚年仍孜孜不倦,繼續從事小說創作和戲曲整理研究工作。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馮夢龍站在封建正統立場悲痛欲絕,他懷著中興希望編了《甲申紀事》一書。清兵南下,他懷念故國,輾轉於浙閩之間,刊行《中興偉略》諸書,宣傳抗清。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又有說是被清兵所殺。

"早歲才華眾所驚,名場若個不稱兄。一時名士推盟主,千古風流引後生。桃李兼栽花露濕,宓琴流響訟堂清。歸來結束□東隱,翰□機專手自烹。"文並簡所作這首《馮猶龍》詩,是對馮夢龍一生的最好概括。

文學思想:馮夢龍生平酷愛李卓吾文學主張,奉為蓍蔡,深受其影響。他明確地指出:"世儒但知理為情之范,孰知情為理之維乎?"(《情史》卷一《總評》)凡事從道理上去做的必勉強,只有出自至情者才真切。於是公開主張"鄉國天下,藹然以情相與"(《情史序》),反對用存天理、去人慾的理學傳統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文學上,馮夢龍認為,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學:一種是出自田夫野□之口的真文學,一種是薦紳學士樂道的假文學。只有自然地發於中情的文學,才算真文學,才能表達人的性情。《詩經》是善達性情者,而自六朝以來,詩被用以"見才"、"取士"和"講學",便流於陳腐,不能再很好地表達人的性情了,於是演變為詞,詞增損為曲,套數,曲浸淫而為雜劇、傳奇戲曲。文學的發展,文體的變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聲序》)。如曲不足以表達人的性情時,也"勢必再變而是《粉紅蓮》、《打棗竿》矣"(《太霞新奏序》)。在馮夢龍看來,文學應該發於人的中情,表達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為活躍,是推動文學發展變化的力量,某種文學一旦成了說教工具,它就會僵化,而被另一種足以表達性情的文學所取代。這種崇尚自然,提倡表達人的性情的文學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統為衡量品評文學的原則,對御用、消遣和幫閑文學,無疑是一種批判和否定。至於認為文學有真假兩種,提倡真文學,反對假文學,認為文學更迭過程就是田夫野□不斷創新、新興的活文學取代陳腐的死文學的過程,更是發前人之所未發的卓見。馮夢龍就是在這種進步的文學思想指導下從事各項文學活動的。

民歌和通俗小說的提倡整理馮夢龍在萬曆四十年(1612)前後曾編印過兩部民間歌曲集《掛枝兒》和《山歌》,收錄了盛行於吳中的民間歌曲800多首。這些作品,多半是田夫野□矢口寄興所為、薦紳學士不道、詩壇不刊的"私情之譜"。馮夢龍之所以喜愛,並冒著被攻訐的危險將它們編印成冊,使之廣泛流傳,就在於他認為,這些作品均為"民間性情之響","天地間自然之文","若夫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葯,其功於《掛枝兒》等"(《山歌序》)。如《掛枝兒》中的《泥人》和《萬離》等,寫男女堅貞相愛,朴實自然,有情有理,表達了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這無疑具有沖破虛偽而殘酷的封建禮教束縛,去爭取自由、幸福和強調人的價值的意義。刊行之後,風行一時,"舉世傳誦,沁人心腑","真可駭嘆"(沈德符《野獲編·時尚小令》)。不過,其中也有一些色情和庸俗趣味的描寫,格調不高。

在通俗小說方面,馮夢龍也是積極倡導者。他認為:"大抵唐人選言,入於文心;宋人通俗,諧於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則小說之資於選言者少,而資於通俗者多。試今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決□,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下。雖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說序》)這說明馮夢龍已意識到通俗文學在廣大沒有文化的市民和農民中間具有廣泛而深刻的藝術影響,他提倡通俗文學,就是為使小說從單純地供少數"文心"者思辨、閱讀和消閑中解脫出來,而去適應廣大"里耳"者的審美趣味。馮夢龍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說。在天啟年間,擇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百二十篇,分三次刊行。此即為人們所共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三言"及其他小說"三言",所收錄的作品,有宋元舊篇,也有明代新作和馮夢龍擬作,但已難以一一分辨清楚。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經過馮夢龍增刪和潤飾。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有對封建官僚丑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贊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如《施潤澤灘闕遇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占花魁》等。在這些作品裡,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所宣揚的道德標准、婚姻原則,與封建名教、傳統觀念是相違悖的。象賣油郎秦重之所以博得花魁莘瑤琴的歡心,就在於他的忠厚老實,知情識趣,尊重人的尊嚴;莘瑤琴決心委身於秦重,表示"布衣蔬食,死而無怨",就在於她看清楚那些衣冠子弟均是酒色之徒,無憐香惜玉的真心,這就在婚姻和愛情問題上提出了新標准: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愛情。而門第、權勢、富貴和等級被唾棄了。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識的一種表現,在當時具有沖破封建禮俗去爭取純真愛情的意義。"三言"里也有一些描寫神仙道化,宣揚封建倫理綱常的作品。所以"三言"即表現了資本主義萌牙時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極、腐朽、庸俗的舊意識。這種進步和落後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正是新興市民文學的基本特徵。在藝術表現方面,"三言"中的那些優秀作品,既重視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和細節豐富,又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刻畫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觀序》中所稱:"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洞心□目。"這標志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三言"是一個時代的文學,它的刊行,不僅使許多宋元舊篇免於湮沒,而且推動了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影響深遠。明代天許齋刻本《古今小說》插圖

馮夢龍尚有長篇小說兩種:《平妖傳》和《新列國志》。《平妖傳》是增補羅貫中《平妖傳》而成,回數增加了一倍,它完成於萬曆四十年前後。馮夢龍在這部長篇小說里,提供了"妖由人興"這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描寫上也有特色,但敵視農民起義的情緒強烈,因果報應的污垢濃厚,其社會價值和意義,遠不及"三言"。《新列國志》是據余邵魚《列國志傳》"重加輯演"為一百八回,完成於晚年。它本於《左傳》《史記》,旁及諸書,搜羅極富。考核甚詳,凡列國的廢興存亡,行事的是非成敗,人品的好醜忠□,一一備載,聯絡成章,但文采不足,少藝術魅力,難以與《三國志演義》相埒,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也不能與"三言"並論。

戲曲整理及其他馮夢龍作為戲曲家,主要活動是更定傳奇,修訂詞譜,以及在戲曲創作和表演上提出主張。至於馮夢龍創作的傳奇作品,傳世的只有《雙雄記》和《萬事足》兩種,雖能守曲律,時出俊語,宜於演出,但所寫之事,缺少現實意義。馮夢龍之所以重視更定和修譜工作,在於他看到當時傳奇之作,"人翻窠臼,家畫葫蘆,傳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的現象嚴重。為了糾正這種弊端,使之振興,於是主張修訂詞譜,制訂曲律,以期"懸完譜以俟當代之真才"(同前)。同時提出"詞學三法",強調調、韻、詞三者不應偏廢。在馮夢龍看來,一部優秀劇作,應該情真意新,韻嚴調協,詞藻明白,文采斐然,案頭場上,兩擅其美。馮夢龍正是在這種主張驅使之下,從事傳奇更定工作的。馮夢龍更定的作品達數十種之多,現可考者有17種,其中頗有不少名作,如湯顯祖的《牡丹亭》、《邯鄲夢》,袁晉的《西樓記》,李玉的《一捧雪》、《人獸關》和《永團圓》,《占花魁》,以及《精忠旗》等。在更定過程中,馮夢龍強調關目的真實自然,合乎情理,突出中心,反對枝蔓。更定的《精忠旗》,便是以慷慨大節為主腦,突出岳飛忠君愛國和將士人民對他的愛戴。他還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側面刻畫,使之生動鮮明。以更好地發揮"傳奇之袞鉞"的作用。在他更定的《酒家□》中,就曾給各種人物以不同的個性特徵,"雖婦人女子,胸中好醜,亦自了了"(《酒家□序》)。對於音律,見原作落調失韻處,馮夢龍也總是按譜加以修改,以便於演唱。他要更定湯顯祖《牡丹亭》的原因,便是認為這部具有無限才情的傑作,只是"案頭之書,非當場之譜"(《風流夢小引》),馮夢龍更定的《牡丹亭》,與湯顯祖原著的意趣,雖有所差異,但也的確使之便於用崑腔演唱。《春香鬧學》、《游園驚夢》、《拾畫叫畫》等著名崑曲劇目,便有採用馮夢龍定本的地方。馮夢龍更定傳奇的工作,對於糾正創作脫離舞台的案頭化偏向,繁榮明末戲曲,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戲曲表演藝術方面,馮夢龍也有不少精湛之論。他在《雙雄記序》中提出,"歌者"必須識別調的宮商,音的清濁,不能"弄聲隨意"、"唇舌齒喉之無辨"。在更定傳奇的眉評中,也時時"提示"演員,何處是"精神結穴"處,戲要做足;何曲演時不宜刪略。要求演員應認真領會角色的思想感情,氣質風度,以及其所處的藝術環境,演出神情和個性來。這表明馮夢龍在有意地探討表演藝術的規律,並從理論上作了一些總結。

馮夢龍的散曲集《宛轉歌》和詩集《七樂齋稿》,均已失傳。從殘存的數十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散曲多"極摹別恨"之作。他的詩以通俗平易見長,雖不成詩家,但亦有可觀之作。如在知縣任上寫的《催科》,其中便有"帶青□早稻,垂白鬻孤孫"之句。正如鍾惺所評:"下句更慘。二語出催科吏之口中,亦無可奈何之極矣。"(《明詩歸》卷七)

此外,馮夢龍還曾參與校對精刻《水滸全傳》,評纂《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並有笑話集、政論文等十餘種傳世,還撰有研究《春秋》的著作《麟經指月》。

明代文學是以小說,戲曲和民間歌曲的繁榮為特色的。小說、戲曲方面,頗有一些大作家,但在小說、戲曲、民間歌曲三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的,有明一代唯馮夢龍一人而已。

❼ 警事通言主要內容是什麼

首先解釋下是《警世通言》,而不是《警事通言》。

《警世通言》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

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警世通言》構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我國古代白話小說,是在「說話」、「話本」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加工、提高而來的。「說話人」的故事底本稱為「話本」,現代學者稱「三言」「二拍」為「擬話本」。

與早期的「話本」相比較,《警世通言》在語言、文體和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首先是語言,改變了過去書面語與口頭語分離的狀況,完全採用通俗、曉暢的白話,力避文白間雜,風格趨於統一。

總體而言,《警世通言》的題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從各個角度呈現了當時生活中的社會百態。

(7)警世通言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安石當朝為相,聲名遠播,蘇軾年少成名,才華出眾。一次蘇軾與王安石討論漢字,王安石說「波乃水之皮」,蘇東坡聽後不以為然,譏諷道「如此說來,滑不就是水之骨了嗎」。

王安石聽後不以為意,又與他討論「駟」「蠶」二字,王安石認為古人造字必有緣由。蘇東坡拱手進言道「鳩字,丞相可知其義」。王安石不知,於是側耳傾聽,蘇東坡說道「『鳴鳩在桑,其子七兮。』連娘帶爹,共是九個。」

蘇東坡對王安石的嘲諷讓王安石感到生氣,並將他降職。

鄭板橋有詩雲「難得糊塗」,陳繼儒在《警世通言》中也曾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巧甚麼?」我們常說「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失敗的往往都是聰明人。

太過聰明,說話做事不考慮他人感受,不給別人留餘地,智商高情商低,這樣的人要做出一番成就是很難的。

「水至清則無魚」,說話辦事不需太過清楚,給別人提意見建議要婉轉注意表達,不要恃才傲物要保持謙虛之心,別耍小聰明,人最重要的不過一個「真」。

❽ 急需!!!!!名著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教父》 作者:馬里奧·普佐

《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陳忠實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達萊

《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圍城》 作者:錢鍾書

《湯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塵埃落定》 作者:阿來

《根》 作者:亞歷克·黑爾

《生命從明天開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著》 作者: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 作者:余華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崙全傳》 作者:劉樂土

《曹禺劇本選》 作者:曹禺

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銅城除過河南人之外,從北方黃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區貧困縣漫流來的鄉民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有了煤炭業,這里就成了中國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來無數尋找生活出路的人。在這個口音五花八門的「聯合國」里,由於河南人最多,因此公眾交際語言一般都用河南話。在銅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幾句河南腔,哼幾句嗯嗯啊啊的豫劇。 這城市四周全是山樑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農業人口遠比不上黃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說和擁擠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為事農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這些山山峁峁竟然長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還有一些樹木梢林,顯得比黃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風光。每當入秋之時,有些山上紅葉如火,花團錦簇般奪人眼目…… 山樑土峁間,由於地層深處挖掘過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時有下陷,令人觸目驚心的大裂縫往往撕破了幾架山樑,甚至大冒頂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圍里氏三級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華里處就是黃河,它帶著成千上萬噸泥沙沉重地喘息著淌向東方…… 城市在這條狹長的山溝里只能擺下一條主街。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著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沿著鐵路兩側,沿著那條平時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密集如蜂房蟻巢,由南到北鋪排了足有十華里長。 火車站位於城市中心。一幢長方形的候車室塗成黃色,在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裡顯得富麗堂皇。除過南郊軍民兩用的飛機場,火車站不大的廣場也許是市內最為開闊的地方了。 火車從這里向南,穿越綠色的中部平原,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抵達省城。而向西,向東,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鄰近幾個省份。這個火車站每天上下午分別和省城對開兩趟快慢客車,其餘就全都是運煤車了。 從隴海鐵路岔出來的這條支線,它的最後一節鐵軌並沒有在這個車站終止。這鋼鐵階梯又在這里岔出兩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東西兩面二十多個礦區。 外地人提起銅城,都知道這是個出煤的地方,因此想像這城市大概到處都堆滿了煤。其實,銅城邊上只有一兩個產量很小的煤礦,其餘的大礦都在東西兩面那些山溝里。 當你沿著鐵路支線拐進這些山溝,便會知道那裡有著多麼龐大的世界。這些相距只有十來里路的煤礦,每個礦區都有上萬名工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幾乎都超過了一個山區縣城的規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聳的井架,隆隆的機聲,喧囂的聲浪,簡直使人難以置信這些小小的山溝山灣,怎麼能承載了如此大的負荷?

2.《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一個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展現了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垂涎。作品清新流暢、質朴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盪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

3.《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一本風靡全亞洲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曾高居日本文學史上的「超級暢銷書」。
這當然要被算成是村上春樹的代表作。許多人認識這位日本人就是從這本書開始。全書以回憶為線索,表達了青少年面對青春期的孤獨困惑以及面對成長的無奈、無聊。村上通過年輕人在社會壓力下無法擺脫的生存痛苦,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強調了他在以後書中不斷反復強調的主題:生命的悲哀與無力感。

這是一部傷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於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我本人認為,內容錯綜復雜,不仔細看,容易弄不明白

4.《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法老號大副唐泰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獄友法里亞神甫向他傳授了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本書充滿浪漫的傳奇色彩,章章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故事性很強, 很耐讀!

5.《教父》 作者:馬里奧·普佐

這是是1969年美國出版的長篇小說,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曾連續70周排名暢銷榜,37年銷量達2000萬冊。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電影,發行世界各國,受到普遍歡迎,據小說改編的三部電影有兩部獲奧斯卡獎。《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種根植於美國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悅因素,使讀者近距離觀察到一個令人震顫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階層,獻給讀者一場凶險生活方式的饗宴。 黑幫故事的經典~!

6《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風靡全球、超級暢銷的哲學奇書
全世界最易讀懂的哲學書
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
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1994年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與"最優秀作品獎"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7.《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雖然只有十幾萬字,它卻在美國社會上和文學界產生過巨大影響。1951年,這部小說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經過30多年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不愧為美國當代文學中的「現代經典小說」之一。現在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它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正如有的評論家說的那樣,它「幾乎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

8.《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明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該年前後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涉取的經驗和教訓。作者以其「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本書中這一觀念初露頭角,「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本書自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出版以來,好評如潮,在學術界和文化界有廣泛的影響。...
《萬曆十五年》由黃仁宇先生於1976年在美國所著,在國內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大眾的注意。其實這一年大明王朝並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不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但在這一年發生的許多瑣細小事,卻如青萍之末成為帝國走向崩潰的前兆。

元輔張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將戚繼光也在年底歿了,時年29歲的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了:始建宮室,布教令於部中,禁暴亂,戢盜竊,立法制……然而朝廷卻未予注意;西班牙無敵艦隊即將出征英吉利,揭開世界歷史新的一頁……


9.《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美的歷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之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的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此書於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理印達幾十萬冊。已有英文、德文、日文、韓文等多種譯本問世。這篇文章真的很好。

10.《圍城》 作者:錢鍾書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作者錢鍾書1910—,江蘇無錫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留學英、法,是位學貫中西而富才情的學者。《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兩年裡憂世傷生」《圍城·序》,同時又堅韌地「錙銖積累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先後完成了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

就憑這部唯一的長篇小說,錢鍾書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小說大師級人物。本書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來,有多少人為它哭,為它笑,為它深深長嘆,為它久久思索。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錢鍾書的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

11.《活著》 作者:余華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 在我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自來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分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那句老話: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而活著。

12.《許三觀賣血記》 作者: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是余華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精神卻崩潰了.法國《讀書》雜志在評論《許三觀賣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朴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余華目前正在創作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愛情故事,從文學風格上說,這將是一部與《許三觀賣血記》迥然不同的作品,這部小說將於明年初完成. 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長度的迷戀,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這一切尤如盤起來的一捆繩子,被敘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盡頭. 在這里,作者有時候會無所事事.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發現虛構的人物同樣有自己的聲音,他認為應該尊重這些聲音,讓它們自己去風中尋找答案.於是,作者不再是一位敘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聽者,一位耐心,仔細,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聽者.他努力這樣去做,在敘述的時候,他試圖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覺得自己應該是一位讀者.事實也是如此,當這本書完成之後,他發現自己知道的並不比別人多. 書中的人物經常自己開口說話,有時候會讓作者嚇一跳,當那些恰如其分又十分美妙的話在虛構的嘴裡脫口而出時,作者會突然自卑起來,心裡暗想:"我可說不出這樣的話."然而,當他成為一位真正的讀者,當他閱讀別人的作品時,他又時常暗自得意:"我也說過這樣的話." 這似乎就是文學的樂趣,我們需要它的影響,來糾正我們的思想和態度.有趣的是,當眾多偉大的作品影響著一位作者時,他會發現自己虛構的人物也正以同樣的方式影響著他. 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作者在這里虛構的只是兩個人的歷史,而試圖喚起的是更多人的記憶. 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寫作和閱讀其實都是在敲響回憶之門,或者說都是為了再活一次.

13.《牛虻》 作者:伏尼契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個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願被命運折磨的人。他深愛過兩個人——父親蒙坦里尼和高潔的女人瓊瑪,但後來的他一生都沒有再給機會讓他們來愛他。他的內
既是慷慨動人的革命書籍,又是高雅純正的文學名著,本書充滿深刻描寫人情人性的藝術感染力。在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土地最寬的前蘇聯,《牛虻》擁有著無數的、幾代人的崇拜者。 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會的叛逆。年輕時經歷過幾番刻骨銘心的感情苦難。他曾因無知而鑄成大錯。他最熱愛的姑娘,給予他慘痛的心靈傷害;他尊敬的生父,卻是兇殘的政敵!然而他義無反顧地追真理,拋棄了愛情與生命――為義大利的獨立與自由。牛虻,成為青年人心中「堅強」的化身! 小說圍繞牛虻,戀人瓊瑪以及性格復雜的蒙泰尼里主教展開,線條簡明而又寫得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顯示了作者激越的感情世界和濃厚的藝術功力。

14.《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說」,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畢生的唯一力作。棄兒希刺克厲夫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蕭收養,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與他從小友愛,產生了熾烈的愛情。而莊主的兒子辛德雷卻仇恨他,老恩蕭死後,把他降為奴僕,百般凌辱。凱瑟琳為了得到「畫眉山莊」主人林頓的財產資助希刺克厲夫而嫁給了林頓。希刺克厲夫得知後憤然出走。幾年後,希刺克厲夫致富歸來,使辛德雷傾家盪產,並誘騙林頓之妹與他成婚,恣意虐待。凱瑟琳終因不能同希刺克厲夫結合而凄然病逝。

15.《塵埃落定》 作者:阿來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該小說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當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統治著,麥其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塵埃落定》講述的是康巴藏族的故事,這當然是一個很民族化的題材。因為作家的族別,他的生活經歷,這個看似獨特的題材的選擇其實是一種必然,但小說並不囿不於民族題材,小說中涉及到的權力、英雄、宗教、信用、仇殺、愛情等話題都具有現代意義。這使《塵埃落定》在題材上不僅有特殊性,更具有普遍意義。《塵埃落定》寫的是歷史,但歷史也是一種現實,而這種現實得到更為充分的表達,它的面貌會更加文闊,更加深遠。同一種空間,也就是具有演繹多種故事的可能。關於這段歷史,阿來說「史是寫出了它的一種狀態,或者說是我對它某一方面的理解。」

16.《拿破崙全傳》 作者:劉樂土

1804年,在一個盛大無比的典禮中,拿破崙?波拿巴為自己加冕,成為法國的皇帝。他的法語帶著濃厚的科西嘉口音,看起來好像不大適宜做法國的領導人。可是他卻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 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鐵蹄踏遍了整個歐洲大陸和埃及……1815年,英國和普魯士聯軍在滑鐵盧戰役里使他一敗塗地。拿破崙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一個英國的小島上,6年之後與世長辭。 拿破崙還是一位既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大丈夫。其一生風流情債無數……他獵取美女芳心的招法,與他天才的軍事才幹一樣出類拔萃…… 本書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公正、最生動、最細膩展示拿破崙軍旅生涯和情感世界的著作!

17.《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達萊
喬戈的哥哥被仇家殺死,從那一刻起,喬戈的生活便離他而去。根據統治阿爾巴尼亞北部高原地區的卡努法典:如果一個人被殺死,他的家人必須為他報仇。喬戈無法擺脫宿命,三月十七日,他成功地射殺了那個兇手。在被死者家屬追殺之前,他被允許了三十天的休戰協定,於是他的四月破碎成了兩部分:在四月十七日之前,是「白色」的,安全的;之後便是「黑色」白,亡命的。
與喬戈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的是一對新婚夫婦。他們來自都市,對高原文化充滿嚮往。新娘迪安娜對被死亡威脅著的喬戈一見鍾情,與此同時,喬戈也想在四月轉成黑色之前再次邂逅迪安娜。
當人一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就陷入一場追殺或者殺人的宿命中,生命只能如破碎的四月般短暫和倉煌。《破碎的四月》以簡潔、詩一般的筆調講述了一個人一個月的故事,卻反映了一個民族幾百年的固擾和悲劇性。..........*///*/\\.*/.*./*./*

❾ 醒世恆言20卷講的什麼

一、第二十卷題目:《張廷秀逃生救父》內容概要如下。
有一人姓張、名權,因連年災荒就帶著兩個兒子到王員外家做木工活。王員外雖富甲一方,可膝下除了兩個千金外並無男丁。原本想寄希望於招贅入門的大姑爺趙昂,可惜趙昂游手好閑,難堪大任。張老漢父子三人沒來幾天,知書達理、氣宇軒揚的張廷秀就引起了王夫人的注意和好感。在王夫人的提議下,把張廷秀收為養子,供其繼續讀書。張廷在遭到趙昂夫婦排斥和嫉妒的同時,也撥動了二姑娘玉姐的芳心。王夫人於是說服王員外資助張老漢蓋起新房、開起了布店,以此抬高門第。這一切雖然都把張廷秀蒙在鼓裡,但趙昂卻都看在眼裡。自己獨霸王家家產,趙昂夫婦讓在蘇州府做捕頭的遠房親戚楊洪栽贓於張老漢。張老漢年歲已高,又不能說出蓋房、開店都是王員外資助的事,結果屈打成招,被投進了死牢。
趙昂夫婦又趁王員外不在家,在王夫人面前說盡張廷秀和玉姐的壞話,並在王員外回家後煽風點火將張廷秀趕出了王家大門。在牢頭仲義大哥的幫助下,掌握了趙昂和楊洪合謀使壞的證據後,張廷秀前往鎮江向按察使邵大人告狀。剛上路就遭到楊洪手下的跟蹤和暗算,幸虧廷秀大難不死。得知按察使邵大人要親審此案的楊洪為了保全自己,楊洪先後將趙昂和自己的手下殺害。就在楊洪准備對張廷秀下毒手時,按察使邵大人趕到。張老漢得救了,張廷秀和玉姐這一對有情人也喜結良緣。
二、擴展知識:
1、原著簡介:《醒世恆言 》,白話短篇筆記集。明末馮夢龍纂輯。始刊於1627年(明天啟七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和唐、宋故事。除少數宋元舊作外,絕大多數是明人作品,部分是馮氏擬作。形象鮮明,結構充實完整,描寫細膩,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帶有封建說教、因果報應宣傳和色情渲染。《醒世恆言》同作者之前刊行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稱《三言》,是最重要的中國古代白話短篇筆記集之一。通常亦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並稱,稱為「三言二拍」。
2、作者簡介: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書。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並稱「吳下三馮」。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三言與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

❿ 警世通言秀秀的性格表現,悲劇原因,急啊,謝謝

《碾玉觀音》寫的是下層人民的美好思想不能實現的社會悲劇。但進一步看,這篇小說實際是敘述了一個雙重悲劇:一個被迫送進王府的女奴,出賣自己勞動的悲劇;和一對在奇特的情境中相愛的情侶,最後仍然未能白頭偕老的悲劇。如果說後一重意義上的悲劇還有一點通常愛情小說所常有的那種色調的話,那麼,前一重意義上的悲劇,則直接接觸到了作者生活的封建時代黑暗的社會現實。

應當看到,小說作者並未把全部筆力用於秀秀與崔寧的愛情生活上去,更沒有誇大性愛在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而是著力敘述秀秀力爭和保衛這種生活所進行的斗爭,展示這個家庭奴隸對獨立、自由的追求。實際上,他寫的是一場嚴峻、殘酷的社會沖突。因為,秀秀敢於觸犯咸安郡王的尊嚴,破壞封建的人身佔有制度,和崔寧雙雙遠走高飛,擺脫封建壓迫,這行為本身就有反封建的意義。統治者之所以殘酷迫害秀秀,歸根結底,也還是由於秀秀要擺脫那封建的人身依附關系。前面已經提到,秀秀是自覺地站在社會對立面,對那個封建專制主義的道德規范表示公開的挑戰,並且以觸犯它為樂事。她是一個社會的叛逆者,又是一個不願受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束縛的獨立不羈性格的典型。她身上突出的特點是熱愛自由和忠於自己。這種精神使她在死亡的威脅面前始終不肯退讓一步,終於為此付出了整個生命。這種甘冒犧牲生命危險的"潛逃"行動,對一個年輕的養娘來說不能不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秀秀的存在是為說話藝人打開了一扇窗子,提供了一個最方便的視角去觀察那個黑暗王國--中世紀封建專制主義的社會現實。因為秀秀的悲劇命運反映了卑鄙齷齪的社會現實對於真正的愛、天真的追求和溫馨的柔情的敵對,在很大程度上是統治者利用人身依附關系去踐踏、損害被壓迫的人民。所以,在這篇小說里,對男女主人公之間種種痛苦的描繪,都是用來控訴封建專制主義的殘酷無情,向造成這一對青年人悲慘命運的封建特權和暴力提出抗議的。說話藝人正是以這篇社會性小說為文學史提供了一篇充滿反封建主義激情的愛情題材的代表作。是他們把市民階層向壓迫者進行直接反抗的歷史時期中反封建人身依附關系這一重大社會課題與愛情題材結合了起來,從而為愛情小說做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貢獻。同時,他們對個性自由的贊賞和尊重,幾乎可以說在小說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成為後來《牡丹亭》、《紅樓夢》等反封建主義文學的先聲。

從第一個寫出了具有叛逆性的"逃奴"形象來說,這在中國小說史上畢竟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縱觀中外敘事作品,在人物形象描寫方面大致上不出兩大類:一類是帝王將相、公子小姐,與之相對的是生活在底層的窮苦的勞動人民;一類是不斷做出驚人之舉的具有超群絕倫本領的英雄豪傑,充滿著傳奇色彩,與之相對的是平淡無奇的"小人物"。但是在過去,帝王將相、公子小姐、英雄豪傑總是在文藝作品中佔主要地位,所以恩格斯在談到19世紀上半期歐洲文學時就深刻地指出:"近十年來,在小說的性質方面發生了一個徹底的革命,先前在這類著作中充當主人公的是國王和王子,現在卻是窮人和受輕視的階級了,而構成小說內容的,則是這些人的生活和命運,歡樂和痛苦"同樣,在我國話本小說昌盛時期,小說主人公的重心也開始轉移到下層市民中間來了。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小說領域里的一次革命。因為對市民文藝來說,描寫勞動人民的形象,反映他們的生活和命運,歡樂和痛苦,實在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碾玉觀音》描寫了一個王府中的女奴,一個刺綉養娘,這樣在生活中極不顯眼、甚至為人們所輕視的人物,在封建文人文學作品中是不屑把他們當做生活或歷史中的主人公去進行描寫的。而這篇小說卻把這個女奴的形象寫得非常美,這顯然是作者基於對這些人物美好的心靈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摯愛才有這樣一種精緻的藝術構思。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碾玉觀音》寫了像秀秀這樣一些人物的生活命運,而且是用這樣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色調進行描寫,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值得人們珍視。

《碾玉觀音》在藝術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在精練的篇幅中,作者娓娓動聽地敘述了一個在文學人物史上很富有特點的愛情故事,成功地描繪出一個在文學人物畫廊中極為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並且,其中還回盪著一種爭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激情,而在對事件、場景和人物的現實主義描寫之中又透露出浪漫主義的色澤,難怪它成了宋元話本小說的壓卷之作。

《碾玉觀音》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的情節構思的波譎雲詭,變幻莫測。這篇小說圍繞著秀秀和崔寧愛情婚姻的得與失及主人公的悲劇性遭遇,顯示出異常離奇的情節變化。作者在推進故事發展過程中,刻意盤旋,懸念迭出,最後才點出秀秀鬼魂的活動。而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小說如何使現實性情節自然地向幻想性情節飛躍的藝術手法。《碾玉觀音》在現實性情節中展開了秀秀和崔寧的愛情故事,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的發展,小說寫暴戾的咸安郡王把崔寧和秀秀從潭州抓了回來,郡王把崔寧解去臨安府斷治,後來又要殺掉秀秀,由於夫人的勸說,才把秀秀拉人後花園。作者從現實性情節中設置的隱隱約約的伏筆中,幻想性情節突然顯現:在差人押送崔寧到臨安府的路上,"有一頂轎兒,兩個人抬著,從後面叫:'崔待詔且不得去!'"原來這時的秀秀已經不是生人而是已死的鬼魂了。魂從知己,竟然忘死,很像唐傳奇《離魂記》和元雜劇《倩女離魂》。但是,《離魂記》和《倩女離魂》是離魂後又還魂,是喜劇結局,而秀秀卻終於沒有還魂。直到後來,故事又經一番跌宕,郭排軍告密,咸安郡王又去抓秀秀,這時寫崔寧回家,走進房中,看到秀秀坐在床上,才知道秀秀是鬼。作者在"崔寧也被扯去和父母四個一塊兒做鬼去了"的描寫中,突出了情節的悲劇氣氛,充分表達出主人公無限悲憤的心情,使讀者想到,陷於人身佔有制中的女奴的命運,何其悲慘。在現實性情節中力求其真,在幻想性情節中極寫其奇,兩種極不相同的情節,幾乎是同時出現,形成了水月交輝的意境,它們如樂曲中兩組旋律,互相對比著交織著進行,呈現著異常錯綜復雜的景象。

《碾玉觀音》中的幻想性情節虛幻怪異、想落天外,不可能具備現實性情節的真實性。秀秀突然出現在崔寧發配的路上;又比如郡王二次抓走秀秀,而當秀秀小轎到了王府門前時,掀開轎簾,卻是一頂空轎,這些都是極虛幻的細節。但是,小說尤善於在幻想性情節的極詭譎處,描寫極平實的細節,以取得藝術上的真實感,像小說中寫秀秀變成鬼後仍然和崔寧在建康府開了碾玉作鋪,以及崔寧到臨安府接秀秀一雙父母(已死,變鬼了),都是極真實的。這就說明,幻想性情節雖不受現實生活邏輯的規范,但它也要遵循人物性格的邏輯和幻想世界的邏輯。總之,《碾玉觀音》情節的曲折性和幻想性情節的運用,以及有關的一些藝術技巧,很值得我們借鑒。

「三言」「二拍」中女性人物自我意識的覺醒,體現出表現在對愛情婚姻自主的追求上。不論是聰慧漂亮、知書達理的千金小姐還是市井細民的女子,在婚姻問題上不再被動地接受「父母之命、媒約之言」,而是堅持婚姻一定要以愛情為基礎,大膽地、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心愛的人。無論《碾玉觀音》中的秀秀,還是《鬧樊樓多情周勝仙》《鶯鶯傳》中的周勝仙和鶯鶯,她們為追求自己喜愛的人,和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婚姻不惜背叛禮教、背叛父權,甚至犧牲生命。秀秀的為愛而死,周勝仙的「生者何以死,死者何以生」的對愛情的渴求與執著,證明了人間真愛的力量是封建道德壓抑不住的。在「吃人的禮教」的壓抑下,這些女性形象顯得更光輝了,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這些反抗精神性格的女性所以出現在「三言」中並不是歷史的偶然,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學,必定是當時封建社會現實的反映,必然受當時社會思潮與哲學觀點的影響。

愛情故事中能夠鮮明的反映出女性的反叛精神和追求自由愛情的精神較為明顯的當屬《碾玉觀音》。王府養娘秀秀借王府著火一事,求崔寧帶她到崔寧家去避火,主動向崔寧表白愛慕之情,大膽的慫恿他一起逃循,與秀秀的大膽相反,崔寧則表現出一副退縮不前的態度,最後無奈於秀秀的連求帶嚇,娶她為妻。二人一起離開郡王府,逃到他鄉過起了幸福的夫妻生活。秀秀與崔寧的一席對話,袒露了她掙脫封建人身佔有、爭取愛情婚姻自主的迫切願望。她不滿於「只獻與官員府第」做一名供人役使和玩弄的婢女命運,而要大膽的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愛情和婚姻。她的言行是對咸安郡王威勢的大膽冒犯,也是對封建禮教的勇敢挑戰,也是她性格中光輝閃亮的一面,是她追求個性自由、愛情自主的反抗精神的表現。雖然她的命運以悲劇而告終,但她義無返顧,生死不渝地為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而作的斗爭,是光彩四射、令人嘆服的。

閱讀全文

與警世通言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寓意小說推薦完本 瀏覽:565
寵物小精靈之無限抽獎系統類小說 瀏覽:116
寫夢幻西遊比較好的小說 瀏覽:790
重生小說非人 瀏覽:209
雙性受從古代穿到現代的小說 瀏覽:200
好看的唐朝歷史小說推薦超經典 瀏覽:240
乳娘母乳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653
有關丹道的小說完結 瀏覽:15
鳳輕歌是哪個小說里的女主 瀏覽:623
單身女主小說下載 瀏覽:264
古言小說女主養著婆婆小姑 瀏覽:310
都市之無限刷錢的小說 瀏覽:513
現代男男小說已完結 瀏覽:176
重生到古代王朝爭霸的小說 瀏覽:246
女主胸大獃萌的言情小說微肉 瀏覽:556
完結穿越斗羅大陸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43
神鵰俠侶小說結局截圖 瀏覽:156
仙俠言情系列好看的小說 瀏覽:771
灌籃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46
大主宰有聲小說原野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