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內容牽涉改革

短篇小說內容牽涉改革

發布時間:2022-05-23 20:26:40

❶ 改革文學的特徵

掀起新時期小說創作第一個熱潮的,是一批深刻地控訴十年動亂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和心靈創傷的作品的涌現,這批小說被稱為「傷痕文學」。「傷痕文學」的主體是短篇小說,包括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陳國凱的《我該怎麼辦》、王蒙的《最可寶貴的》等。以葉辛的《蹉跎歲月》、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為數不多的長篇小說,也是「傷痕文學」中的成績突出者。「傷痕文學」中還有一類作品,它們以謳歌革命戰士堅持斗爭、不屈不撓的高風亮節為主題;從維熙的被人稱為「大牆文學」,取材於監獄生活的系列作品,是這部分小說的代表。《大牆下的紅玉蘭》是從維熙的代表作。張潔的《森林裡來的孩子》、張賢亮的《土牢情話》、葉蔚林的《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等作品,是以贊美人民美好情操為主題的「傷痕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傷痕文學」亮出「傷痕」後,接下來自然就是對歷史悲劇根源的探尋。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首先反思了極「左」思想的危害。此外,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劉真的《黑旗》、張弦的《記憶》、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王蒙的《蝴蝶》、古華的《芙蓉鎮》等等,都是對歷史事實的深入回顧思考,因此它們被稱為「反思文學」。
1979年,正當「反思文學」方興未艾之際,蔣子龍以他特有的敏銳感覺和出色才識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嶄新的領域。他的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以振聾發聵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為新時期文學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棗「改革文學」。很快,「改革文學」的大旗下便聚集了一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蔣子龍除《喬廠長上任記》之外,又陸續發表了《開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燕趙悲歌》等。此外,還有柯雲路的《三千萬》、《新星》、《夜與晝》,水運憲的《禍起蕭牆》,張賢亮的《龍種》、《男人的風格》,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5號》,陳沖的《無反饋快速跟蹤》,張契的《改革者》,賈平凹的《雞窩窪人家》和《浮躁》等。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各條戰線的人們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建國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青年作家,修復好「文革」中折斷的文學翅膀,在新時期再次振翅高飛。鄧友梅在新時期伊始就創作了《我們的軍長》和被譽為中篇「開路先鋒」的《追趕隊伍的女兵們》。80年代後,他的創作轉向對市民生活的描寫,創作了《尋訪「畫兒韓」》、《那五》、《煙壺》等充滿地方色彩和民俗風情的作品,表現了他獨特的美學追求。
汪曾祺以短篇小說《大淖記事》、《受戒》從逝去的年代裡發掘蘊藏於各種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愫,表達他對歷史文化的見解。
劉紹棠對「鄉土文學」的倡導與實踐,為新時期小說創作做出了獨特貢獻,代表作有《蒲柳人家》、《漁火》、《蛾眉》、《瓜棚柳巷》、《魚菱風景》、《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陸文夫的「小巷文學」在讓人們欣賞蘇州小巷中人物的表演的同時,細細地體味人生的真諦。
馮驥才的「文化小說」《神鞭》、《三寸金蓮》等,以通俗的形式表達了鮮活的當代意識。
何士光以清澈的憂郁細膩地刻畫了普通知識分子的心理。代表作為《草青青》、《似水流年》。
改革開放後,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啟發了許多人回過頭去追尋自己的文化傳統,80年代中,一度出現了一股尋根熱,這就是所謂的「尋根文學」,代表人物有:賈平凹、韓少功、李杭育、鄭萬隆等。其中雖不泛象鄭義的《老井》這樣的優秀之作,但仍有許多內容雜蕪、手法怪異,令人費解的作品。
軍旅題材小說在新時期,題材相對獨立而自身發展又始終持續不斷並有所突破。80年代,徐懷中的《西線軼事》首先突破以往注意戰爭過程與場面的寫法,通過主人公劉毛妹矛盾、憂怨、苦悶的內心世界,展示了歷史傷痕與當代軍人職責之間對立而統一的思想與情操。很快,新時期的「軍旅文學」便擁集有:朱蘇進的《射天狼》,朱春雨的《沙海的綠蔭》、《亞細亞瀑布》,簡嘉的《女飲事班長》,李斌奎的《天山深處的大兵》,劉兆林的《雪國熱鬧鎮》,李存葆的《山中那十九座墳塋》,韓靜霆的《凱旋在子夜》等大批優秀作品。新時期的「軍旅文學」較之傳統的軍事文學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思想內涵豐富多樣,人物形象與情感復雜深刻,敘事方法新穎獨特。

新時期小說創作的另一支生力軍,是在新時期步入文壇的青年作家,他們中間有鐵凝、張抗抗、梁曉聲、王安憶、孔捷生、史鐵生、張承志等。王安憶以《雨,沙沙沙》為文壇所矚目,它以抒情詩般的輕柔訴說著對理解和溝通的渴望;張抗抗的《夏》、《北極光》等對當代青年的追求、理想、個性進行了深入地觸及;張承志的《黑駿馬》、《北方的河》等充滿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感與社會人生意蘊;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讓讀者感到逝去的歲月並非一片空白;梁曉生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講述著英雄毀滅後庄嚴升騰的價值觀;孔捷生的《南方的岸》以對城市空虛的極度厭倦表達對人生真正道路與真實價值的追尋……

❷ 新時期第一篇恢復現實主義傳統的短篇小說是 A<傷痕>B《班主任》C剪輯錯了的故事D喬廠長上任記

B《班主任》 以下為原因:1980年前後,傷痕小說、反思小說和改革小說接踵而至,以其浩大的聲勢,構成了新時期小說創作的第一個波峰。傷痕小說是描寫文革十年政治斗爭給黨和國家造成的損失,給社會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的小說。發端於劉心武的《班主任》,得名於盧新華的《傷痕》。傷痕小說主要有葉辛的《蹉跎歲月》、老鬼的《血色黃昏》、竹林的《生活的路》、莫應豐的《將軍吟》、叢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傷痕小說的特點是政治批判意識強烈、悲劇風格鮮明和宣洩感情色彩濃厚。反思小說是審視建國三十年來的重大事件,將筆觸及到文革以前,反思文革是偶然還是必然?中國當代的這場浩劫是極左思潮的必然結果,也是國民性根深蒂固的必然結果。反思小說主要有諶容的《人到中年》、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高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李順大造屋》、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鍾的故事》、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王蒙的《蝴蝶》、《布禮》、張賢亮的《綠化樹》、《靈與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反思小說的特點是內容豐厚,具有理性色彩、進行了藝術探索。改革小說是揭示改革矛盾、塑造理想人物、具有二元對立模式的小說。改革小說主要有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三千萬》、張賢亮的《男人的風格》、水運憲《禍起蕭牆》、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十年文革造成的文化荒漠,讀者渴望的心靈共鳴,是傷痕小說、反思小說和改革小說受關注的主要原因。

❸ 魯迅的短篇小說《風波》是以( )事件為社會歷史背景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奠基人。中國現代小說的文體,是吸收外國小說的文體藝術而對傳統的擬話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魯迅先生是這一改革的偉大旗手。
魯迅先生的《風波》是這方面的經典之作。「剪辮子」多少人經歷過了,也寫過了,但沒有產生廣泛影響,而《風波》卻成功了,是因為魯迅把握住了剪辮子這一具有歷史特徵的細節,並寫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實沒辮子還怎麼生活?怎麼見人?留辮子時代的社會心理秩序被打亂了,剪了辮子,心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這就推動了新的社會秩序、道德、審美標準的誕生。
同是偉大的作品,有一些長篇巨制是正面面對(或描述)時代的寫作,如《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百年孤獨》;也有的是用短篇來反映時代背景的。魯迅的《風波》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張勛復辟那個階段的事情。且看魯迅是如何用短篇來反映時代特徵的:

七斤因經常往返城裡,消息靈通,因此頗受魯鎮人尊敬。他被革命黨剃了光頭,剛開始還覺得沒什麼不好,可過不久,又惶惶不安起來,因為聽說皇帝又坐了龍庭。

接著便是小說中最經典的人物出場了: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30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

這一筆可謂光彩照人。趙七爺的一條辮子,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時代的變革和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象;趙七爺的一條辮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無奈:變革是上頭的事情,小人物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個不小心還要人頭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實在現實社會,我們很多人依然是「趙七爺」,或多或少有趙七爺的因子。

小說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從城裡回來了,而且氣色不錯。七斤嫂問他,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咸亨酒店有人說什麼沒有?七斤說他沒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因為他經過趙七爺的店前時,看到他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
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❹ 超短篇小說,急需,內容不限,500-600字,幫出個題材,以及提綱,入選文學社要用。

四十惑矣——by 本人

她說她四十了。她不信。說,你發照片過來看看。她不上當,嘻嘻笑著說,小孩子就是好奇心重。但是老阿姨是不會上當的。她不屑,在電腦前撇撇嘴,掩藏被看出心思的小小黯然。她接著說,你這么小,盡量不要走這條路,如果你還不確定,就再認真考慮清楚。她不服了,把鍵盤敲得聲聲響:我怎麼就不確定了,我自己我還不清楚嗎。我好歹談過呢,你連談都沒有,哼!她的口不擇言在最後關口,好歹是收住了。她似被觸動痛處,那一句「你連談都沒有」,鮮明、刺目。四十歲,七十年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而來時,她已經背著書包上小學了。一切都剛剛開始,存在不可避免的爭論,一邊是破壞,一邊是建立。在矛盾的推擠中,她逐漸成長;在生活的掙紮下,她畢業、工作,走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亭亭玉立地姑娘家,在九十年代,首當其沖的,仍舊是談婚論嫁。她似乎還不懂婚姻是什麼,也不懂跟眼前這個男人過日子是怎麼一回事,也不懂這樣嫁到遠方去,是否適應……一切都是不懂、未知。但是大家都在勸:不要緊,現在不懂不要緊。結婚了,就都懂了。於是她就嫁了。她潮濕的綻放,從姑娘變成女人;從女兒變成職業女性。她不懂為什麼,但有個意志非常堅定:不要孩子。結婚的前兩年,大家詢問何時生孩子時,她還笑著解釋,不要不要,忙不過來。到近三十時,兩邊家長都著急了,連朋友也關注起來,是身體原因嗎,怎麼還沒有孩子呢?丈夫也在詢問,甚至想要推翻結婚前的約定,要個孩子。她憤怒了。她成夜地不歸家,喝酒、玩樂。在夜店裡,她看到了大膽的姑娘互相摟抱、親吻,她目不轉睛,帶著羞臊,卻又好奇的心態,她起了沖動,很想摟過眼前的女性朋友,也嘗試嘗試。可,畢竟是不敢。她病了。請假一周,她把自己困在家裡,成夜和丈夫歡愉,仍舊擺脫不掉眼前的幻影。霓虹燈閃爍不停,紅男綠女的身影綽綽約約,唯獨她們緊貼著,黑發飄散下來,她的唇蹭著她的頰,一手搭著肩,一手隱在背後看不真切。音樂高潮迭起,震耳欲聾,倆人越貼越近,她分明看到有人伸出粉嫩的舌頭,開始舔舐,女人柔軟的脖子、性感的鎖骨,接下來是雪白的胸脯,突然乳房受到重力的抓握,一陣疼痛,她驚醒地看到丈夫在滿頭大汗,臉上有夜店裡那個女人的面龐。她竟然錯覺自己是被擁抱在另一個女人懷里!她徹底的放棄了。她認清了自己。而,又能如何呢?她開始疏遠與丈夫的親密,甚至找了個借口搬出卧室,擠在客房。她開始搜尋相關信息,開始看最淺陋的圖片、電影,開始打開這個世界。她變得著迷於上網,變得鬼鬼祟祟,變得神情恍惚。這是她的丈夫、同事、朋友對她的共同評價。她覺得痛苦。她想過拋棄一切,做自己,去追尋心底里的自己,去找最真的自己。然而她還生活在現實里,生活在生活面前。她有丈夫,這個丈夫還對她很好。她有家長,雙方的家長,都在殷切地盼望著雖不能實現卻仍舊盼望著的事——有個孫兒輩。她有朋友,有工作。她是體面的職業女性,她是單位里的大姐,她有社會地位,是有身份的人。這些,纏繞著她,將她拱上令人艷羨的地位,卻也將她捆綁的深沉。她無力動彈。眼前這個小女生每次都對她嗤之以鼻:不做自己,難受是活該。她忍著這些傷痛,仍舊和這個小女孩聊天,保持聯系,接受她的傾訴,也接納她的咄咄逼人。偶爾幾次,喝高了,也會打電話給她,聽她在電話里斥責她酒鬼,命令她不許再喝高。也會在第二天接到她的電話,審問昨晚的情況,然後像下通牒似的要逼迫她答應不再喝高,不再夜夜笙歌。她笑哈哈,哪裡有夜夜笙歌這么嚴重,最多喝兩瓶酒,而已。她著急了,而已!每天都喝還而已!有什麼好喝的,紅酒難喝死了。小女生是個不愛喝酒的女生,卻也會在難受時抽煙、喝酒。她無力招架時就回答:心裡難受啊,還不能讓我老人家喝一點,澆下愁啊。她卻有一百句等著:酒入愁腸愁更愁!喝酒傷胃、喝酒長胖、喝酒變老,喝酒降低智商……忘了她是語文老師了。生活一往無前,如履平地,絲毫沒有改變。不因為認識這個女生而變得更活潑,也不因認識了自己而變得絕望。只是會在某些時刻,望著街上手牽手的女生,出神好久好久。

❺ 舉例說明改革文學的題材內容以及創作局限。

中國自1978底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便開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經濟體制改革。與此同時,許多作家開始把創作目光由歷史拉到現實,一邊關注著現實中的改革發展,一邊在文學中發表自己關於祖國發展的種種思考和設想。這就是風騷一時的'改革文學',其開篇之作,是蔣子龍的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
改革文學在它的發展初期,側重揭示舊體制的種種弊端,強調改革的歷史必然性。感應著時代的節奏,改革的每一步進展都在文學中得到了及時的反映。叱吒風雲、大刀闊斧的「開拓者」與保守勢力的尖銳沖突,構成了這一時期改革文學作品的基本框架。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作家們反映改革的視野更加闊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會政治經濟變革的同時,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顯露出來的國民身上的落後的文化因襲,表現改革對人的傳統價值尺度的沖擊,揭示商品經濟沖擊下舊有生活方式的逐漸瓦解,以及所有這些在人的心靈上產生的強烈震動。這既是改革文學的深化、也是文學使自己不再附庸於政治的一種努力。張潔的《沉重的翅膀》 ,賈平凹的《臘月·正月》 、 《浮躁》 ,蔣子龍的《開拓者》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學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眾所周知,中國自1978底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便開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經濟體制改革。與此同時,許多作家開始把創作目光由歷史拉到現實,一邊關注著現實中的改革發展,一邊在文學中發表自己關於祖國發展的種種思考和設想。這就是風騷一時的'改革文學',其開篇之作,是蔣子龍的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
改革文學
對於農民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土地」,因而1979年後,土地承包和生產責任制的實行在農村掀起了一次經濟和精神上的巨大變革。許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擁有土地支配權後農民的新狀態進行了大量的創作。 在這期間,農村改革小說的代表作如:高曉聲的「陳奐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說《鄉場上》 、張一弓的短篇小說《黑娃照像》 、張煒的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 、蔣子龍的中篇小說《燕趙悲歌》 、賈平凹的中篇小說《臘月.正月》 、《雞窩窪的人家》等。 縱觀農村題材的改革小說,可以發現初期作品往往是簡單的「一片光明」,隨後一些作家開始致力於揭示農村改革中所受阻力並剖析其產生的原因,一些優秀之作甚至觸及到在改革中發生變異的中國農民的'傳統文化心理'層面。這一過程,是不斷深化的。 如早期出現的短篇小說《鄉場上》(1980,8)講述不再靠借貸度日的農民馮幺爸,終於挺直了彎了多年的脊樑、《黑娃照像》(1981,7)表現有了一定經濟能力的農民對精神地位的追求;其後出現的一些作品則開始展現改革的阻力,如《秋天的憤怒》塑造了儼然一方宗主的農村幹部肖萬昌的形象、《燕趙悲歌》在農民改革家武耕新頭頂上設置了重重關卡;在賈平凹的小說中,改革的阻力則不僅來自於國家政體的一些弊端,農民在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淀下自身形成的頑固惰性也是阻礙改革的重要原因,如《臘月正月》中描述了鄉儒韓玄子對「致富「後的王才不可理喻的百般刁難--前者與後者從前並無任何矛盾,他之刁難後者表面上看來只是出於對「奸商」發財的不滿與嫉妒,對自己地位受到侵犯的擔憂而已,但實際上則反映出中國長期以來宗法制社會殘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心理,在面對新的社會體制時因感受到強烈的沖擊。編輯本段思想困局
所謂「改革文學」,堪稱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比之「傷痕文學」、「知青文學」、「朦朧詩」、「先鋒文學」等,它或許不是最顯眼的,但它同改革的關系是最直接的。之所以稱其為紀念碑,是因為就文學創作而言,它已成為歷史———使命與野心達成,意義歸於歷史。 1979年前後,得意識形態的長期倚重,文字的分量一直很重(或者叫文學的分量),在那個時候,它意味著能「說話」,它是政治生活中的一員。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敏感的作家們站出來發言了。 以1979年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為先聲,一般文學史上稱之為「改革文學」的寫作拉開了序幕。之後,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 、高曉聲的《陳奐生上城》 、張潔《沉重的翅膀》 、賈平凹的《雞窩窪人家》 ,柯雲路的《新星》等小說發表,影視再發力,「改革文學」引起鬨動,自不待言。 「改革文學」的路數基本一致:雖然官僚主義問題很大,但是英明的主
《平凡的世界》
人公基本上能克服重重困難,並取得階段性勝利,即使要面臨更大的風雨,也要強調主人公那種打不倒的頑強精神。小說對「勝利」基本上充滿了不屈不撓的熱情。這與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會情緒,基本吻合。 應前文所說,文學也充當了判斷責任的角色,它認定官僚主義應該對社會挫敗負上主要責任,它熱烈擁護行政資源的再分配。當然,也可以理解,狂喜與謹慎是政策解凍下的本能反應。 「改革文學」在創作手法上,無疑也受這種基本判斷的左右,仍然是大眾文學的路子,比如打造喬廠長、李向南等典型人物時,注意插科打諢,並突出了他們的英明果斷,處理不合作、搗蛋人士時,仍然有臉譜化的毛病。他們小心地不脫離群眾,謹守「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訓令,有選擇地批判過去。由整體用詞布局來看,「改革文學」的寫作者仍然偏愛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有些文史家稱之為現實主義創作手法。 應該說,「改革文學」,其思維方式是陳舊的,但其所含的「希望」是新鮮大膽的,盡管這種希望仍然由樂觀歷史進化論所催生,但它至少表明了與過去決裂的勇氣與決心,它能安慰那些劫後餘生的心靈,它對官僚制度的批判也不無道理,它為打破體制僵局營造了強大而積極的輿論。「改革文學」的作者與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他們仍然當得起勇士的稱號。 三十年過去了,中國的體制改革仍就需要探索,但最起碼,它已不再需要由文學來引路或突圍。情緒讓步、理性登場———這對社會文明的進程來講,無疑是一種進步。

改革小說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真正全面鋪開後,逐漸減掉了它的銳氣,作家們開始比較平和地反映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的生活狀況,改革文學作為一種文學思潮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由於社會變革並未從此停止,因而這類題材的創作仍然不時出現,如遠山、純輝合作的中篇小說《反水》就是是一部反映九十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作品。
改革文學--《沉重的翅膀》
小說通過原附屬「海峽集團」的「卓越公司」董事長凌銳在接管整個集團,出任總經理職務後,為了考慮集團的全局利益而損及自己一手建立的「卓越公司」,並因此與原來配合默契、親如兄弟的助手歐陽凱及其他夥伴之間開始出現裂痕,最後雙方分崩離析的過程,反映出當前改革問題的尖銳性與復雜性。在小說最後,經過艱難的整合,原來機構臃腫的「海峽集團」終於上了軌道,凌銳也如願以償步入政界,升任團省委書記;歐陽凱則在「反水」(脫離集團)後,成為「二十一世紀電腦公司」的總經理,帶領一班弟兄使事業蒸蒸日上。所有人似乎都萬事如意,但凌銳與歐陽凱之間的友誼卻就此終結,而且兩個人似乎也並無遺憾。新的經濟組合使他們各自有了新的「朋友」,但讀者卻不禁為這種友誼的變遷而感到失落。另外,結尾交待了一個新的消息:歐陽的公司也有人「反水」了!離開的人正是當年堅決擁護歐陽與他並肩作戰的夥伴。這看似無意的一筆,卻顯然暗示出在新的經濟關系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經無法用「信譽」、「友誼」等傳統道德約束,「利益」的比重才是決定一切關系的法碼。 在這篇小說中,改革主要阻力已經不再來自傳統的保守派,而是同樣積極參加這場改革的新人物們,因從不同角度考慮利益問題而產生了種種矛盾。這里已經很難簡單地判別善與惡、正義與卑下,而只能在紛繁的快節奏中,見出人們復雜多樣的思考與心態。 另外,陸天明發表於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蒼天在上》也是一部反映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作品,小說因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而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這一方面說明「反腐倡廉」口號的深入民心,另一方面也證明高科技媒體在當下社會的強大魅力。

發展史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改革文學」曾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種文學現象。隨著農村實行聯產計酬、承包責任制,城市開始經濟改革,「改革文學」也應運而生。1983至1984年間,描寫社會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現,形成了一個創作高峰,在社會上頗為轟動。 1979年蔣子龍的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是「改革文學」的發端,著力塑造了改革家喬光朴的英雄形象,「喬廠長」也成了改革者的代名詞。之後的改革小說中,出現了類似「喬廠長」的「開拓者系列」,如《改革者》(張鍥)、《跋涉者》 (焦祖堯)、 《禍起蕭牆》 (水運憲)、 《三千萬》 (柯雲路)等等。還有一些作家對種種社會弊端予以批判和揭露,劇作家沙葉新與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戲劇《假如我是真的》就是這一類的代表。高曉聲的視角比較獨特,他一直關注著普通農民在新時代的變化。他筆下的李順大、陳奐生都是農村的小人物,作者為他們生活上的改善而欣慰,也對他們思想上因襲的落後的東西給予溫情的嘲諷。 1981年底張潔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問世,標志著「改革文學」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關注改革對整個社會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倫理觀念帶來的變化。影響較大的有長篇小說《故土》 (蘇叔陽)、《花園街五號》(李國文)、《男人的風格》 (張賢亮)、《新星》(柯雲路)及中篇小說《老人倉》 (矯健)、 《魯班的子孫》 (王潤滋)、《秋天的憤怒》 (張煒)、《臘月·正月》(賈平凹)等。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以農村青年高加林的悲劇,深刻地寫出了商品經濟對傳統農村文化的沖擊。 1985年以後,「改革文學」在題材、視角上更加多元化,初期的理想主義色彩逐漸淡化,作為一種新思潮、新現象的「改革文學」已經結束。但是,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仍層出不窮。

❻ 短篇小說由幾個部分構成

中心:確立結構體。

將結構核通過橫向、縱向的立體展開,便形成結構體。它是小說內容具體體現的藝術框架,也是短篇小說表現階段最關鍵的一環。古今中外的作家均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如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當被人問及寫作哪一方面最困難時,答道:"故事結構。我認為這最困難。怎樣構成一個故事使它有興趣。最容易的則是實際寫作。一旦結構定了,寫作本身--描寫和對話--就隨流而下了。"
對短篇小說結構體的設計與展現,必須體現六個字:簡潔,形象,興味。而這六字,則主要落實在場面(或稱描述單元)與情節(或稱事情轉折點)的設置、把握上。只有將兩者適當地結合起來,才能成為好的小說結構體。
對短篇小說來說,一般由一兩個描述單元(很少超過三個)為重心,加以必要、合理的情節轉換來組成。如何士光《鄉場上》,全篇只有一個場面:鄉場上糾紛;魯迅的《葯》,只有兩個主要場面:買葯與祭子。
描述單元猶如情節線的橫切面。而在短篇小說總篇幅為定量的前提下,則這切面與切點的關系自然成反比。即是:切點多,則切面小:切點少,則切面大。
因此,在設計結構體時,橫向的切面展開與縱向的情節進展要有精心設計。切面展開形成場面(描述單元),有助於細致形象地表現生活與塑造性格;情節進展則有助於引人讀興,搖曳生姿。
除場面與情節的設計外,短篇小說尤重開頭的技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短篇小說來說,尤其如此。短篇小說的開頭,一般向讀者展示一個特殊的有興味的形象小場面。然後,用簡潔筆墨介紹背景或問題,下面緊接著進入"主體",即主要的場面中人事矛盾沖突的展現。因此,盡量用一個精彩的小場面作為開頭,是短篇小說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短篇小說開頭部分很自然地和不可避免地要向讀者交代背景、介紹人物,極容易由"說明性材料"構成。所以,形象化的描述在消除枯燥乏味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以形象吸引讀者,並以形象的矛盾沖突或問題引起讀者懸念)。
如李銳的《厚土》系列小說《眼石》:
開頭是一個形象逼真的具體場面呈現:一輛滿載石灰的馬車行進在陡峭山路上。副手憤怒、悲痛、無地自容的心中、眼內,世界上一切景物人事均是變形、變態之後的一個狂暴、混亂的世界!加以女人失魂落魄的驚呼,車把式驕橫兇狠的咒罵,牲口的掙扎……逼真的形象直迫讀者眼底,頓時引人入勝。
之後,簡潔交代背景:昨天夜裡,因被迫借了車把式的救命錢,副手無可奈何地將老婆讓車把式睡了。……
於是,緊接進入中心場面:丈夫滿臉陰森森的殺機;女人驚恐萬狀,忐忑不安的神色;車把式旁若無人、自信威嚴的姿態……終於發生戲劇性變化:車載過重,將墜深淵。副手以死相拼,搶救了人、馬、車。甚至在關鍵時刻挺身救了車把式馬上要粉碎的生命!車把式於是與副手"禮尚往來":當天晚上,將女人讓副手睡,達到小說高潮。
結尾:副手與女人恢復了心理上的平靜與生理上的往常;車把式品嘗了昨天副手的滋味。
這是一篇典型的短篇小說:簡潔、凝煉、形象、引人。描述單元與情節轉折達到精巧結合,產生很高藝術價值。
由於結構體是生活場面與故事情節的有機組合,因此,除上述介紹的結構體自身的技術性處理外,結構體的設計、把握還包括結構布局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問題,即結構體反映生活的角度問題。
短篇小說的結構角度常有以下幾種:
方面--正面;側面;反面。
視野--以小現大;全景式素描。
焦點--外在世界為主;內在世界為主。
以下,分而述之:
正面表現:一般而言,若有可能,並有特色,採用正面表現可直截了當、清晰自然地將要體現的事物及意旨呈於讀者面前。如柯雲路的《三千萬》,契訶夫的《變色龍》,莫泊桑的《米隆老爹》等。
側面表現:這種角度選擇,可使小說新穎獨特、精巧含蓄。如莫泊桑的《在一個春天的晚上》契訶夫的《苦惱》,劉心武的《白牙》,張抗抗的《流行病》等。
反面表現:要反映正義的強盛,偏從邪惡方面的驚惶寫起;歌頌光明之可愛,卻極寫黑暗可憎。如契訶夫的《一個小官吏之死》,從反面揭露沙俄統治的殘酷與等級的森嚴;如莫泊桑的《一個兒子》,用道貌岸然的主人公對過去骯臟行徑大言不慚的炫耀來揭露他的丑惡靈魂;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以恬靜自然的場景來突出"文革"時畸型、狂亂的罪惡事情等。
以小現大:以小場景、小故事、小沖突,表現大內涵。如古華的《爬滿青藤的木屋》,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等。可以說,短篇小說從廣義上說,都是以小現大的篇章,不過上述作品場景與寓意之比,更為懸殊而已。
全景素描:指"生活流"式作品。似無剪裁地、全面鋪開式表現日常生活的場景、過程,給人一種真實朴質、無絲毫文人刀斧痕的感覺。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方方的《風景》,劉震雲的《單位》等。外在世界為主:即以描述事物、人物的外部形態、動作、過程為主,以形象來再現生活。我國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多如是。
內在世界為主:將描述的重心放在人物的思緒、情感、意念的演進、飄動上,可以深入、直接地表現人物心態。如"意識流"小說。
對任何小說來說,結構布局的本質均是對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的有機藝術組合。但在這基質上,不同小說的結構又有各自特點及要求:
1、情節小說。
它主要通過曲折跌宕、引人入勝的戲劇性情節轉換來實現其藝術價值。一般而言,在開頭必須用精彩引人的場面展示出矛盾沖突,給讀者提出一個閱讀問題,迫使他們急切地要了解下面發生了什麼?如何發生?然後,要想盡方法保持住讀者的懸念,使他們隨著作者的誘引,沉溺於一個又一個變化起伏、難以預料的情境之中。直到最後,才使懸念釋放,讓讀者明曉最終答案。
2、性格小說。
它以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為中心。好的性格小說往往比情節小說具有更大、更長久的藝術魅力:因為它不是提供聽一遍即可的故事,而是展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般小說作者都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極力將筆下人物寫得個性突出、不同凡響。於是,在肖像描寫、行動描畫、語言描述、心理描摹上大下功夫,果然也就有了聲色俱備的某種獨特人物形體出來。有的作者更進一步,通過逼真的細節--比如嚴監生臨死不能閉眼,只為多點一根蠟燭之類,將人物神態活畫了出來。應該承認,他們的努力不無效果。但若說因此已塑造出了人物性格,則未免淺顯了些。因為,在塑造人物性格時不能為性格而性格,而應寫出性格的內在依據,讓人物在矛盾沖突的碰撞中表現出鮮明的性格來。
這些矛盾沖突是:
第一,性格與環境的沖突,通過外在環境與人物性格的特定沖撞,表現出鮮明確切的性格。例如《內當家》中農婦李秋蘭面對改革開放後以前殘酷欺壓過自己的地主以愛國華僑身份重新回來的局面;面對縣委要員以強迫命令方式要求她奴顏卑膝、裝假奉迎的場面,大義凜然、不卑不亢又自然實在地體現出新時期農民的情懷。這性格便扎實、深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性格與性格的沖突。通過彼此對立或不同層次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對比方式或襯托方式表現人物性格。例如梅里美的《瑪特渥·法爾高納》中,父親正直、仗義、嫉惡如仇的性格與兒子貪圖錢物、出賣他人而背叛諾言的性格的沖突;例如《祝福》中祥林嫂性格與魯四老爺、柳媽及其他人的性格的沖突;《月牙兒》中女兒與母親微妙復雜的性格沖突等。
第三,性格自身內部的沖突。通過人物性格中兩種品質或兩種思想情感的自相矛盾及矛盾的定向解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主導方面。比如魯迅《肥皂》中四銘老爺一方面懷流氓淫邪心理調戲女乞丐,一方面又正襟危坐,以道學家口吻訓拆兒女;比如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真摯、深沉地相愛又受社會輿論、文化習俗束縛而自我剋制、痛苦煎熬的內心沖突等。
性格小說在結構設計上,情節的轉折、變化不宜過多。若轉折點過多,勢必造成切點多、切面小的局面,這樣,人物性格就缺乏必要的橫向展示,而被淹沒在情節過程之中,性格小說便蛻化為情節小說了。
3、氛圍小說。
氛圍小說重在用氣氛、意趣感染讀者,因此,如何用生動傳神的氛圍、境界描述來吸引讀者,便是重心所在。
氛圍小說引人入勝的方式大體有兩類:其一,逼真具體的形象描述;其二,細膩傳神的意趣傳達。
前者又可細分:
第一,利用同感。直接表現讀者及熟悉的場景、人事。使讀者倍覺親切,進而獲得感染。比如魯迅的《社戲》:小兒女純情爛漫,鄉間生活質朴真淳,讀罷令人陶醉。
第二,利用陌生感。展現一般讀者所不熟悉的生活畫面,使人讀罷產生因新鮮感所派生出來的欣悅或激動之情。例如鄭萬隆《異鄉異聞》中的一些篇章,即以特定的奇異場景來喚起讀者的感動,喬良的《靈旗》,似乎寫了不少人物、事件,以求再現一段歷史,但就其總體藝術魅力來講,還是由於它創造出了一種現代讀者所陌生的沉重、悲涼、苦澀的藝術氛圍。
第三,利用距離感。將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人生畫面推到遠處以鳥瞰,或擺到"別處"以重視,利用拉開距離、換變角度的方式,吸引讀者情感。比如賈平凹的《夏屋婆悼文》,使讀者如置身冥冥高天之上,用俯視螻蟻般的超脫宏闊眼光掃描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一生,於是,自然有種幽遠情思與透徹的悟性潛生出來。
後者的意趣傳達也常見兩種情況:
第一,通過心理情緒的藝術傳達,與讀者發生心理交流。比如王蒙的《春之聲》,將岳之峰的心理流動直接向讀者展示出來,引起共鳴。
第二,通過提出新的哲理觀念,引起讀者驚動,陷入新的思考,從而產生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特殊的"理性氛圍"。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通過狂人的眼、口與心,向讀者傳達出一種社會氛圍,進而提出新的大膽直截的指控: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只寫著兩個字:"吃人"!
4、抽象小說。
抽象小說具有將藝術形象符號化的特點。但盡管如此,它也不能沒有人物、情節、環境的有機組合與配置。因此,抽象小說的結構體設計也應遵循上述三類小說所要求的規則。
而抽象小說還要多一項要求:必須將抽象的哲理與具象的呈示結合起來。

❼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有哪些主要內容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內容概述:契訶夫早期的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面上寫俄國社會日常生活中的笑話,實際上卻是在無情的譏刺專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一個文官的死》(《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等;另一類是反映勞動人民的貧困和痛苦生活的,如《苦惱》、《萬卡》、《哀傷》等。

《一個文官的死》寫的是一個小公務員在看戲時打了個噴嚏,把唾沫星濺在前座的一位將軍的禿頭上,他雖三番五次向將軍道歉,但是卻唯恐將軍大人不肯原諒他並怪罪於他,從此心神不寧,戰戰兢兢,不久便撒手西去了。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正是大官們的飛揚跋扈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的畏懼和奴性心裡。作家早期創作的另一個短篇《苦惱》寫一個孤苦伶仃的老馬車夫,在兒子死後整整一個星期幾次想找人傾吐內心的痛苦,但是誰也不理睬他,他只好向他的老馬訴說。這篇小說是對當時冷漠無情的社會的控訴。

到了19世紀90年代,契訶夫的小說創作走向了繁榮和成熟,許多優秀名篇都產生於這個時期,如《第六病室》、《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帶閣樓的房子》、《醋栗》、《套中人》等。

《帶閣樓的房子》批判了錯誤的社會思潮「小事論」。在作者看來,要緊的不是熱衷於「小事」的改革,而是要解決「好幾百年」以來不斷「重演的那套舊故事」。然而由於思想的局限,作家還指不出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這一時期的作品還對知識分子的空虛無為和小市民的庸俗丑惡進行了有力的抨擊。如作品《跳來跳去的女人》、《文學教師》、《約內奇》等。

在契訶夫90年代的創作中,農民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主題。他對農民問題很關心,特別是在1892年遷居離莫斯科不遠的農庄之後,他同農民有了更多的接觸,對農民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創作了一組描寫俄國農村和農民的作品。如《農民》就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俄國農民的貧困生活,《峽谷里》則描寫了90年代資本主義在俄國農村發展的情景。

❽ 短篇小說的要素

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長,它的故事不可能發生於長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說的故事只發生於幾天或幾小時之內),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發展」.短篇小說又稱為小小說。 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紹,可以是具體的描寫,可以寫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既可以人物的行動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議論;既可以正面起筆,也可以側面烘托。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時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環境描寫對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簡單地說,小說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http://ke..com/view/1942.htm 先明確短篇小說的定義,再根據一般的小說的寫法寫

❾ 改革開放初期有哪些相關文學作品

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

❿ 關於革命的短篇小說

《黨費》、《糧食的故事》星火燎原 草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內容牽涉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娘母乳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653
有關丹道的小說完結 瀏覽:15
鳳輕歌是哪個小說里的女主 瀏覽:623
單身女主小說下載 瀏覽:264
古言小說女主養著婆婆小姑 瀏覽:310
都市之無限刷錢的小說 瀏覽:513
現代男男小說已完結 瀏覽:176
重生到古代王朝爭霸的小說 瀏覽:246
女主胸大獃萌的言情小說微肉 瀏覽:556
完結穿越斗羅大陸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43
神鵰俠侶小說結局截圖 瀏覽:156
仙俠言情系列好看的小說 瀏覽:771
灌籃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46
大主宰有聲小說原野 瀏覽:931
都市重生辦實業的小說 瀏覽:720
蘿莉的校園生活小說 瀏覽:650
主配角的總裁小說 瀏覽:122
小說都市風流狂醫下載 瀏覽:224
鐵血穿越古代小說種馬排行榜 瀏覽:944
好看的風水傳承小說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