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汪曾祺認為短篇小說可以說是空白藝術 能不說的話就不說,熟藕如何體現汪曾祺的小說觀
摘要 熟藕並未過多描寫劉小紅和王老的交集,是在描寫東街人家之間親密而淳樸的聯系的記述中緩緩展開。小說情節結構從容舒緩,看似隨意實則精緻,淡化情節與沖突
❷ 汪曾祺的文字藝術有什麼特點
20世紀30年代,北京涌現出一批嚮往純文學的作家,他們不在意宏大敘事,也不想在文章中討論政治問題,只想描述一種自然、淳樸和淡然的人生狀態,這群文學家後來被稱為“京派”作家。
老年汪曾祺
樸素、真實、大度、寬厚,是“京派”文學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汪曾祺字里行間散發著的氣質,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文學用令人驚異的力量沖擊我們的世界觀時,穩住中國文學陣腳的卻是“京派”文學,汪曾祺用自己的樸素文字,給“京派”文學留下了一道悠遠綿長的余韻,同時,也給中國文學帶來了自信和自豪。
❸ 汪曾祺的所有作品
1、短篇小說
《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2、小說集
《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3、散文集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3)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藝術擴展閱讀:
汪曾祺的文學特點: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
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誇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誇、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
最後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❹ 汪曾祺的作品有那些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作品有《受戒》《大淖記事》《晚飯花集》《逝水》《異秉》《晚翠文談》《雞鴨名家》等。
1、《受戒》
《受戒》 是一部由劉睿理執導,李昊宇、丹紅、張樟主演的愛情片,改編自汪曾祺同名代表作《受戒》。該片講述了南方小鎮中,和尚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懵懂愛情。
2、《大淖記事》
《大淖記事》是著名作家汪曾祺以故鄉高郵為背景創作的鄉土系列小說代表作之一,展示出一個似水若雲、如詩似畫的純美世界。
大淖邊上,挑夫的女兒巧雲和小錫匠十一子彼此有意,卻不想巧雲被玷污,接著小錫匠被打得垂死。因為這件事,鄉鄰之中發生一系列與世俗特異的行為,顯示出寬容和祝福,仗義和關愛等人性之美。本文是對世俗的無視,還是人性的贊美?這一切是寓言,還是一場烏托邦幻夢?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3、《逝水》
《逝水》不同於其他名人作者的散文集,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文如其名,逝水!平淡似水,暖暖地浸入讀者的心靈深處。他的文風優美而淡雅,用詞講究,小小「熟悉」和「熟習」的使用,便「泄露」了汪老先生深厚的寫作功底。
4、《雞鴨名家》
《雞鴨名家》是現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主要寫了余老五和陸長庚兩個風俗人物,表現了作者對大千世界萬物的欣賞,以及對普通人的關心與尊重之情。
5、《異秉》
《異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創作而在新時期又重新修改發表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簡潔恬靜的筆調描繪 了蘇中小鎮高郵的風土人情,世事雲煙。
❺ 汪曾祺的《大淖記事》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大淖記事》是汪曾祺的一部短篇小說。 該書描寫小錫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兒巧雲的愛情故事,挺拔廝稱的十一子和心靈手巧的巧雲在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了感情,作品同時以散文的筆調,細膩的描寫了大淖的風光、世俗和人情。 小說《大淖紀事》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大淖記事》給人的教益,主要不在它的題材本身。作者不是誘惑讀者去獵取特異的世態風俗,也不只是讓人陶醉於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透過題材的表皮,讀者獲得了一種啟示:應該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它觸及到一個雖不是永恆,卻決不是一個短時期就消逝的問題。《大淖記事》里的故事早成過去了。它所涉及的問題卻仍在困擾著現代人的心。作者從一種特殊的生活形態里,看到了某種閃亮的東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淖記事》對生活矛盾的回答,不是悲泣,不是絕望,它具有一種向上的自信,一種健康的力。這種對生活的態度,也許逾越了題材本身的范圍,散射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面對現實世界的一切矛盾。 這種向上的自信和健康的力從作品描寫的生活里透射出來。但作品在風格上,卻不以粗獷見長,秀麗才是它的本色。剛健的靈魂裝在秀美的軀殼里。外柔內剛,剛柔相濟,是《大淖記事》的獨特格調。 通篇是風俗畫的連綴。作者對社會風俗的熟悉、了解,寫來如探囊取物,不見任何杜撰的痕跡。娓娓敘來,如數家珍。三教九流,人情世態,觀察得細致入微,毫發畢現。保安隊捕匪過街,錫匠們唱「香火戲」與挑擔遊行、頂香請願,媳婦們在大淖里洗澡……,使人應接不暇。作者寫風俗,並非全般實錄,他有選擇。雖不是美化,卻是詩化了。作者從民風民俗里,別具隻眼地提取出「詩」來。一切都那麼情趣濃郁,詩意盎然。 大淖記事》調子輕快,但不輕佻。在現代文學中,也有類似的題材,類似的寫法。但那些作品大都帶有一種感傷。《大淖記事》洗去了這種感傷。感傷並非一定不好。那時的作者,身處那個時代,沒法不感傷。黑暗的壓力太重,他們看不到足以使人自信的東西。這種秀麗的格調,取決於作者詩人的眼力,也取決於作者運用語言的功力。讀作者的小說,你會為他的文字的魔力所傾倒。句子短峭,很朴實,象在水裡洗過,新鮮、純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每句拆開來看,實在很平常,沒有華美詞藻的堆砌,也沒有格言的鍛煉。但合起來,卻神氣全出。一句句向前推移,意象一層層盪漾開去,構成形象鮮明神氣凸現的意境。
❻ 汪曾祺小說特點
汪曾祺的文風很優美、淡雅,他的文章大多清新自然,少有世俗之氣。
在《汪曾祺小說選》的自序中,汪曾祺發表了一些對於小說的獨特看法:「我曾想打破小說、散文和詩的界線。後來在形式上排除了詩,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顯地存在著的。……不直接寫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動。有時只是一點氣氛……氣氛即人物……作品的風格就是人物性格。」
汪曾祺的小說,擺脫了傳統小說觀念里強調情節,注重人物的塑造,鋪設懸念,突出矛盾等結構特點,而是淡化情節,淡化人物,沒有任何的`懸念、沖突和高潮,形成了他散漫舒朗的結構風格。
汪曾祺說自己屬於「一個通俗抒情詩人」的氣質類型,因此他是用詩人的詩性來感受世界,也是用如詩般極美的語言來書寫世界。
汪曾祺小說語言風格的詩化特徵主要表現為小說形式的詩歌化,內容上則是將現代詩歌意象與中國生活圖像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1)濃郁的抒情色彩;
(2)原生狀態下的民俗風情畫卷;
(3)工筆畫般的表達方式;
(4)清水出芙蓉的語言。
在《受戒》與《大淖記事》這類作品裡,汪曾祺不重人物性格,而重氛圍渲染,注重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
溫軟的水,朦朧的月,搖曳的雲影,迷人的沙洲,感應著明海小和尚、小英子、巧雲、十一子們細微神秘的心靈震顫;那混沌的愛,迷離的情,則展示出生命的騰踴,美的精魂的躍動。
汪曾祺曾經小說下過一個定義:「跟一個可以談的來的朋友親切地談一點你所知道的生活。」
讀者閱讀他的小說,彷彿感覺到是一個歲月老人在夕陽下講述些有意思的往事,清淡、飄逸、耐品味,那些濃烈的、激動的、過於悲傷的東西都在他的娓娓敘述中變得淡而又淡。人情世故,舒緩有致,自有一番坐看雲起的淡定。
汪曾祺本人的個性和氣質是傾向於和諧歡娛的,文如其人,其小說也具有相同的風格。
40年代的汪曾祺由於年輕氣盛,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浮躁凌厲」之氣,老年以後汪曾祺參透了許多人世的紛爭,越來越達觀,他不習慣於對現實生活進行嚴格的拷問,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的大部分作品表達的都是愛與美、溫情與風俗,氤氳著世俗人生的歡娛。
汪曾祺的小 說營造了一片沒有權力浸染純然而寧靜的鄉土,一片近乎童年記憶般和諧溫馨的所在。
❼ 汪曾祺散文的特點是什麼
汪曾祺受的散文優美、淡雅、朴實、精煉。
第一個特點,汪曾祺的語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話。有人評價汪曾祺的語言說是「把白話白到了家」。然而,讀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帶有的那種文人雅氣。二者得到了某種平衡和協調之後,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第二個特點,則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於從小處寫起,以小見大。他似乎特別擅長於從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中取材,寓巧於拙,表達真摯的感情
(7)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藝術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良傳統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那裡,不僅得到了全面傳承,且不斷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為了展示二十世紀以來中華散文的創作業績,編者在新世紀之初即編輯出版過「中華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種。時光五載已過,編者又在此基礎上精編出這套「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十六種。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
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還寫了他的父親(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❽ 汪曾祺簡介
汪曾祺來(1920.3.5~1997.5.16),江蘇高自郵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范進中舉》。
(8)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藝術擴展閱讀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傍晚出生於江蘇高郵城鎮的一個舊式地主家庭。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貢」。
父親: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藝。
生母:姓楊,在汪曾祺三歲的時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個繼母:姓張,後也死於肺病;
第二個繼母:姓任,伴隨汪曾祺的父親度過漫長而艱苦的滄桑歲月,汪曾祺對她很尊重。
長子:汪朗
兒子:汪朗,汪明,汪朝
❾ 汪曾祺的簡介
汪曾抄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9)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藝術擴展閱讀:
1950年,北京市文聯成立。汪曾祺從武漢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4]
1954年,汪曾祺創作出京劇劇本《范進中舉》,後獲北京市戲劇調演一等獎。秋,調離北京市文聯,到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任《民間文學》編輯。
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後,他因這篇短文受到批評,但並未劃定為右派。
1958年夏,被補劃為右派,下放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
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結束勞動,暫留農科所協助工作。
1961年春,農科所讓汪曾祺到設在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畫一套馬鈴薯圖譜,可惜畫稿毀於「文革」中。
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
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這是汪曾祺的第二個作品集。
❿ 汪曾祺小說創作具有什麼的藝術特點
讀過受戒。個人很喜歡。汪曾祺小說像一杯淡淡的茶,需要靜下心來品味。
在渾版朴自然權、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嘩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其實最大的特點還是一種古典美學思想吧,力求和諧自然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