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老舍茶館有聲小說

老舍茶館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2-06-08 16:33:57

⑴ 老舍的小說【茶館】第一幕講述了哪些事快點

查看文章
茶館 第一幕 老舍2009-10-21 12:44第一幕
時間 一九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維新運動失敗了。早半天。

地點 北京,裕泰大茶館。

人物 王利發 劉麻子
龐太監 唐鐵嘴 康 六小牛兒
松二爺 黃胖子

宋恩子 常四爺
秦仲義
吳祥子
李 三 老 人 康順子二德子

鄉 婦 茶客甲、乙、丙、丁馬五爺
小 妞 茶房一二人

「幕起」這種大茶館現在已經不見了。在幾十年前,每城都起碼有一處。這里賣茶,也賣簡單的點心與飯菜。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等之後,要到這里歇歇腿,喝喝茶,並使鳥兒表演歌唱。商議事情的,說媒拉纖的,也到這里來。那年月,時常有打群架的,但是總會有朋友出頭給雙方調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經調人東說西說,便都喝碗茶,吃碗爛肉面(大茶館特殊的食品,價錢便宜,作起來快當),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了。總之,這是當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無事都可以來坐半天。
在這里,可以聽到最荒唐的新聞,如某處的大蜘蛛怎麼成了精,受到雷擊。奇怪的意見也在這里可以聽到,像把海邊上都修上大牆,就足以擋住洋兵上岸。這里還可以聽到某京戲演員新近創造了什麼腔兒,和煎熬鴉片煙的最好的方法。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個出土的玉扇墜兒,或三彩的鼻煙壺。這真是個重要的地方,簡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們現在就要看見這樣的一座茶館。
一進門是櫃台與爐灶——為省點事,我們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爐灶;後面有些鍋勺的響聲也就夠了。屋子非常高大,擺著長桌與方桌,長凳與小凳,都是茶座兒。隔窗可見後院,高搭著涼棚,棚下也有茶座兒。屋裡和涼棚下都有掛鳥籠的地方。各處都貼著「莫談國事」的紙條。
有兩位茶客,不知姓名,正眯著眼,搖著頭,拍板低唱。有兩三位茶客,也不知姓名,正入神地欣賞瓦罐里的蟋蟀。兩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與吳祥子,正低聲地談話,看樣子他們是北衙門的辦案的(偵緝)。
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據說是為了爭一隻家鴿,惹起非用武力解決不可的糾紛。假若真打起來,非出人命不可,因為被約的打手中包括著善撲營的哥兒們和庫兵,身手都十分厲害。好在,不能真打起來,因為在雙方還沒把打手約齊,已有人出面調停了——現在雙方在這里會面。三三兩兩的打手,都橫眉立目,短打扮,隨時進來,往後院去。
馬五爺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獨自坐著喝茶。
王利發高高地坐在櫃台里。
唐鐵嘴踏拉著鞋,身穿一件極長極臟的大布衫,耳上夾著幾張小紙片,進來。

王利發:唐先生,你外邊遛遛吧!
唐鐵嘴:(慘笑)王掌櫃,捧捧唐鐵嘴吧!送給我碗茶喝,我就先給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說,拉過王利發的手來)今年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您貴庚是……
王利發:(奪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賣那套生意口啦!用不著相面,咱們既在江湖內,都是苦命人!(由櫃台內走出,讓唐鐵嘴坐下)坐下!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煙,就永遠交不了好運!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靈驗!
松二爺和常四爺都提著鳥籠進來,王利發向他們打招呼。他們先把鳥籠子掛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爺文縐縐的,提著小黃鳥籠;常四爺雄赳赳的,提著大而高的畫眉籠。茶房李三趕緊過來,沏上蓋碗茶。他們自帶茶葉。茶沏好,松二爺、常四爺向臨近的茶座讓了讓。
松二爺、常四爺:您喝這個!(然後,往後院看了看)
松二爺:好象又有事兒?
常四爺: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到茶館來干嗎?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進來,聽見了常四爺的話。
二德子:(湊過去)你這是對誰甩閑話呢?
常四爺:(不肯示弱)你問我哪?花錢喝茶,難道還教誰管著嗎?
松二爺:(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說這位爺,您是營里當差的吧?來,坐下喝一碗,我們也都是外場人。
二德子:你管我當差不當差呢!
常四爺:要抖威風,跟洋人干去,洋人厲害!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您去沖鋒打仗!
二德子:甭說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動手)
別的茶客依舊進行他們自己的事。王利發急忙跑過來。
王利發:哥兒們,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話好說。德爺,您後邊坐!
二德子不聽王利發的話,一下子把一個蓋碗摟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爺的脖領。
常四爺:(閃過)你要怎麼著?
二德子:怎麼著?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
馬五爺:(並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風啊!
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你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過去請安)
馬五爺:有什麼事好好地說,干嗎動不動地就講打?
二德子:嗻!您說得對!我到後頭坐坐去。李三,這兒的茶錢我候啦!(往後面走去)
常四爺:(湊過來,要對馬五爺發牢騷)這位爺,您聖明,您給評評理!
馬五爺:(立起來)我還有事,再見!(走出去)
常四爺:(對王利發)邪!這倒是個怪人!
王利發:您不知道這是馬五爺呀!怪不得你也得罪了他!
常四爺: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門沒挑好日子!
王利發:(低聲地)剛才您說洋人怎樣,他就是吃洋飯的。信洋教,說洋話,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縣的縣太爺去,要不怎麼連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常四爺:(往原處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飯的!
王利發:(向宋恩子、吳祥子那邊稍一歪頭,低聲地)說話請留點神!(大聲地)李三,再給這兒沏一碗來!(拾起地上的碎瓷片)
松二爺:蓋碗多少錢?我賠!外場人不作老娘們事!
王利發:不忙,待會兒再算吧!(走開)
纖手劉麻子領著康六進來。劉麻子先向松二爺、常四爺打招呼。
劉麻子:您二位真早班兒!(掏出鼻煙壺,倒煙)您試試這個!剛裝來的,地道的英國造,又細又純!
常四爺:唉!連鼻煙也得從外洋來!這得往外流多少銀子啊!
劉麻子:咱們大清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花不完!您坐著,我辦點小事!(領康六找了個座兒)
李三拿過一碗茶來。
劉麻子:說說吧,十兩銀子行不行?你說乾脆的!我忙,沒工夫專伺候你!
康六:劉爺!十五歲的大姑娘,就值十兩銀子嗎?
劉麻子:賣到窯子去,也許多拿一兩八錢的,可是你又不肯!
康六:那是我的親女兒!我能夠……
劉麻子:有女兒,你可養活不起,這怪誰呢?
康六:那不是因為鄉下種地的都沒法子混了嗎?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頓粥,我要還想賣女兒,我就不是人!
劉麻子:那是你們鄉下的事,我管不著。我受你之託,教你不吃虧,又教你女兒有個吃飽飯的地方,這還不好嗎?
康六:到底給誰呢?
劉麻子:我一說,你必定從心眼裡樂意!一位在宮里當差的!
康六:宮里當差的誰要個鄉下丫頭呢?
劉麻子:那不是你女兒的命好嗎?
康六:誰呢?
劉麻子:龐總管!你也聽說過龐總管吧?伺候著太後,紅的不得了,連家裡打醋的瓶子都是瑪瑙的!
康六:劉大爺,把女兒給太監作老婆,我怎麼對得起人呢?
劉麻子:賣女兒,無論怎麼賣,也對不起女兒!你糊塗!你看,姑娘一過門,吃的是珍饈美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這不是造化嗎?怎樣,搖頭不算點頭算,來個乾脆的!
康六:自古以來,哪有……他就給十兩銀子?
劉麻子:找遍了你們全村兒,找得出十兩銀子找不出?在鄉下,五斤白面就換個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康六: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劉麻子:告訴你,過了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耽誤了事可別怨我!快去快來!
康六:唉!我一會兒就回來!
劉麻子:我在這兒等著你!
康六:(慢慢地走出去)
劉麻子:(湊到松二爺、常四爺這邊來)鄉下人真難辦事,永遠沒有個痛痛快快!
松二爺:這號生意又不小吧?
劉麻子:也甜不到哪兒去,弄好了,賺個元寶!
常四爺:鄉下是怎麼了?會弄得這么賣兒賣女的!
劉麻子:誰知道!要不怎麼說,就是條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裡嘛!
常四爺:劉爺,您可真有個狠勁兒,給拉攏這路事!
劉麻子:我要不分心,他們還許找不到買主呢!(忙岔話)松二爺(掏出個小時表來),您看這個!
松二爺:(接表)好體面的小表!
劉麻子:您聽聽,嘎登嘎登地響!
松二爺:(聽)這得多少錢?
劉麻子:您愛嗎?就讓給您!一句話,五兩銀子!您玩夠了,不愛再要了,我還照數退錢!東西真地道,傳家的玩藝!
常四爺:我這兒正咂摸這個味兒:咱們一個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藝兒啊!老劉,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煙,洋表,洋緞大衫,洋布褲褂……
劉麻子:洋東西可真是漂亮呢!我要是穿一身土布,像個鄉下腦殼,誰還理我呀!
常四爺:我老覺乎著咱們的大緞子,川綢,更體面!
劉麻子:松二爺,留下這個表吧,這年月,帶著這么好的洋表,會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這么說,您哪?
松二爺:(真愛表,但又嫌貴)我……
劉麻子:您先戴幾天,改日再給錢!
黃胖子進來。
黃胖子:(嚴重的砂眼,看不清楚,進門就請安)哥兒們,都瞧我啦!我請安了!都是自家兄弟,別傷了和氣呀!
王利發:這不是他們,他們在後院哪!
黃胖子:我看不大清楚啊!掌櫃的,預備爛肉面,有我黃胖子,誰也打不起來!(往裡走)
二德子:(出來迎接)兩邊已經見了面,您快來吧!
二德子同黃胖子入內。
茶房們一趟又一趟地往後面送茶水。老人進來,拿著些牙簽、胡梳、耳挖勺之類的小東西,低著頭慢慢地挨著茶座兒走;沒人買他的東西。他要往後院去,被李三截住。
李三:老大爺,您外邊[足留][足留]吧!後院里,人家正說和事呢,沒人買您的東西!(順手兒把剩茶遞給老人一碗)
松二爺:(低聲地)李三!(指後院)他們到底為了什麼事,要這么拿刀動杖的?
李三:(低聲地)聽說是為一隻鴿子。張宅的鴿子飛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還……唉,咱們還是少說話好,(問老人)老大爺您高壽啦?
老人:(喝了茶)多謝!八十二了,沒人管!這年月呀,人還不如一隻鴿子呢!唉!(慢慢走出去)
秦仲義,穿得很講究,滿面春風,走進來。
王利發:哎喲!秦二爺,您怎麼這樣閑在,會想起下茶館來了?也沒帶個底下人?
秦仲義:來看看,看看你這年輕小夥子會作生意不會!
王利發:唉,一邊作一邊學吧,指著這個吃飯嘛。誰叫我爸爸死的早,我不幹不行啊!好在照顧主兒都是我父親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閉閉眼就過去了。在街面上混飯吃,人緣兒頂要緊。我按著我父親遺留下的老辦法,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給您沏碗小葉茶去!
秦仲義:我不喝!也不坐著!
王利發:坐一坐!有您在我這兒坐坐,我臉上有光!
秦仲義:也好吧!(坐)可是,用不著奉承我!
王利發:李三,沏一碗高的來!二爺,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順心吧?
秦仲義:不怎麼太好!
王利發:您怕什麼呢?那麼多的買賣,您的小手指頭都比我的腰還粗!
唐鐵嘴:(湊過來)這位爺好相貌,真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雖無宰相之權,而有陶朱之富!
秦仲義:躲開我!去!
王利發:先生,你喝夠了茶,該外邊活動活動去!(把唐鐵嘴輕輕推開)
唐鐵嘴:唉!(垂頭走出去)
秦仲義:小王,這兒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麼一提呢?當年你爸爸給我的那點租錢,還不夠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發:二爺,您說的對,太對了!可是,這點小事用不著您分心,您派管事的來一趟,我跟他商量,該長多少租錢,我一定照辦!是!嗻!
秦仲義:你這小子,比你爸爸還滑!哼,等著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發:您甭嚇唬著我玩,我知道您多麼照應我,心疼我,決不會叫我挑著大茶壺,到街上買熱茶去!
秦仲義:你等著瞧吧!
鄉婦拉著個十來歲的小妞進來。小妞的頭上插著一根草標。李三本想不許她們往前走,可是心中一難過,沒管。她們倆慢慢地往裡走。茶客們忽然都停止說笑,看著她們。
小妞:(走到屋子中間,立住)媽,我餓!我餓!
鄉婦呆視著小妞,忽然腿一軟,坐在地上,掩面低泣。
秦仲義:(對王利發)轟出去!
王利發:是!出去吧,這里坐不住!
鄉婦:哪位行行好?要這個孩子,二兩銀子!
常四爺:李三,要兩個爛肉面,帶她們到門外吃去!
李三:是啦!(過去對鄉婦)起來,門口等著去,我給你們端面來!
鄉婦:(立起,抹淚往外走,好像忘了孩子;走了兩步,又轉回身來,摟住小妞吻她)寶貝!寶貝!
王利發:快著點吧!
鄉婦、小妞走出去。李三隨後端出兩碗面去。
王利發:(過來)常四爺,您是積德行好,賞給她們面吃!可是,我告訴您:這路事兒太多了,太對了!誰也管不了!(對秦仲義)二爺,您看我說的對不對?
常四爺:(對松二爺)二爺,我看哪,大清國要完!
秦仲義:(老氣橫秋地)完不完,並不在乎有人給窮人們一碗面吃沒有。小王,說真的,我真想收回這里的房子!
王利發:您別那麼辦哪,二爺!
秦仲義: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鄉下的地,城裡的買賣也都賣了!
王利發:那為什麼呢?
秦仲義:把本錢攏到一塊兒,開工廠!
王利發:開工廠?
秦仲義:嗯,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對王利發說而眼看著常四爺)唉,我跟你說這些干什麼,你不懂!
王利發:您就專為別人,把財產都出手,不顧自己了嗎?
秦仲義:你不懂!只有那麼辦,國家才能富強!好啦,我該走啦。我親眼看見了,你的生意不錯,你甭在耍無賴,不長房錢!
王利發:您等等,我給您叫車去!
秦仲義:用不著,我願意蹓躂,蹓躂!
秦仲義往外走,王利發送。
小牛兒攙著龐太監走進來。小牛兒提著水煙袋。
龐太監:喲!秦二爺!
秦仲義:龐老爺!這兩天您心裡安頓了吧?
龐太監:那還用說嗎?天下太平了:聖旨下來,譚嗣同問斬!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
秦仲義:我早就知道!
茶客們忽然全靜寂起來,幾乎是閉住呼吸地聽著。
龐太監:您聰明,二爺,要不然您怎麼發財呢!
秦仲義:我那點財產,不值一提!
龐太監:太客氣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誰不知道秦二爺!您比作官的還厲害呢!聽說呀,好些財主都講維新!
秦仲義:不能這么說,我那點威風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來了!哈哈哈!
龐太監:說得好,咱們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吧!哈哈哈!
秦仲義:改天過去給您請安,再見!(下)
龐太監:(自言自語)哼,憑這么個小財主也敢跟我鬥嘴皮子,年頭真是改了!(問王利發)劉麻子在這兒哪?
王利發:總管,您里邊歇著吧!
劉麻子早已看見龐太監,但不敢靠近,怕打攪了龐太監、秦仲義的談話。
劉麻子:喝,我的老爺子!您吉祥!我等您好大半天了!(攙龐太監往裡面走)
宋恩子、吳祥子過來請安,龐太監對他們耳語。
眾茶客靜默一陣之後,開始議論紛紛。
茶客甲:譚嗣同是誰?
茶客乙:好象聽說過!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麼會問斬呀!
茶客丙:這兩三個月了,有些作官的,念書的,亂折騰亂鬧,咱們怎能知道他們搗的什麼鬼呀!
茶客丁:得!不管怎麼說,我的鐵桿莊稼又保住了!姓譚的,還有那個康有為,不是說叫旗兵不關錢糧,去自謀生計嗎?心眼多毒!
茶客丙:一份錢糧倒叫上頭剋扣去一大半,咱們也不好過!
茶客丁:那總比沒有強啊!好死不如賴活著,叫我去自己謀生,非死不可!
王利發:諸位主顧,咱們還是莫談國事吧!
大家安靜下來,都又各談各的事。
龐太監:(已坐下)怎麼說?一個鄉下丫頭,要二百銀子?
劉麻子:(侍立)鄉下人,可長得俊呀!帶進城來,好好地一打扮、調教,準保是又好看又有規矩!我給您辦事,比給我親爸爸作事都更盡心,一絲一毫不能馬虎!
唐鐵嘴又回來了。
王利發:鐵嘴,你怎麼又回來了?
唐鐵嘴:街上兵荒馬亂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龐太監:還能不搜查搜查譚嗣同的余黨嗎?唐鐵嘴,你放心,沒人抓你!
唐鐵嘴:嗻,總管,您要能賞給我幾個煙泡兒,我可就更有出息了!
有幾個茶客好像預感到什麼災禍,一個個往外溜。
松二爺:咱們也該走啦吧!天不早啦!
常四爺:嗻!走吧!
二灰衣人——宋恩子和吳祥子走過來。
宋恩子:等等!
常四爺:怎麼啦?
宋恩子:剛才你說「大清國要完」?
常四爺:我,我愛大清國,怕它完了!
吳祥子:(對松二爺)你聽見了?他是這么說的嗎?
松二爺:哥兒們,我們天天在這兒喝茶。王掌櫃知道:我們都是地道老好人!
吳祥子:問你聽見了沒有?
松二爺:那,有話好說,二位請坐!
宋恩子:你不說,連你也鎖了走!他說「大清國要完」,就是跟譚嗣同一黨!
松二爺:我,我聽見了,他是說……
宋恩子:(對常四爺)走!
常四爺:上哪兒?事情要交代明白了啊!
宋恩子:你還想拒捕嗎?我這兒可帶著「王法」呢!(掏出腰中帶著的鐵鏈子)
常四爺:告訴你們,我可是旗人!
吳祥子:旗人當漢奸,罪加一等!鎖上他!
常四爺:甭鎖,我跑不了!
宋恩子:量你也跑不了!(對松二爺)你也走一趟,到堂上實話實說,沒你的事!
黃胖子同三五個人由後院過來。
黃胖子:得啦,一天雲霧散,算我沒白跑腿!
松二爺:黃爺!黃爺!
黃胖子:(揉揉眼)誰呀?
松二爺:我!松二!您過來,給說句好話!
黃胖子:(看清)喲,宋爺,吳爺,二位爺辦案哪?請吧!
松二爺:黃爺,幫幫忙,給美言兩句!
黃胖子:官廳兒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廳兒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問大家)是不是?
眾:嗻!對!
宋恩子、吳祥子帶著常四爺、松二爺往外走。
松二爺:(對王利發)看著點我們的鳥籠子!
王利發:您放心,我給送到家裡去!
常四爺、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同下。
黃胖子:(唐鐵嘴告以龐太監在此)喲,老爺在這兒哪?聽說要安份兒家,我先給您道喜!
龐太監:等吃喜酒吧!
黃胖子:您賞臉!您賞臉!(下)
鄉婦端著空碗進來,往櫃上放。小妞跟進來。
小妞:媽!我還餓!
王利發:唉!出去吧!
鄉婦:走吧,乖!
小妞:不賣妞妞啦?媽!不賣了?媽!
鄉婦:乖!(哭著,攜小妞下)
康六帶著康順子進來,立在櫃台前。
康六:姑娘!順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辦呢?你不找個吃飯的地方,你餓死!我弄不到手幾兩銀子,就得叫東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順子,認命吧,積德吧!
康順子:我,我……(說不出話來)
劉麻子:(跑過來)你們回來啦?點頭啦?好!來見總管!給總管磕頭!
康順子:我……(要暈倒)
康六:(扶住女兒)順子!順子!
劉麻子:怎麼啦?
康六:又餓又氣,昏過去了!順子!順子!
龐太監: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靜場。
茶客甲:(正與茶客乙下象棋)將!你完啦!

——幕落

⑵ 老舍有哪些作品

1、小說作品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文學概論講義》《小坡的生日》《貓城記》 《離婚》《老舍幽默詩文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老牛破車》《三團一》《火車集》《殘霧》《文博士》

《張自忠》《大地龍蛇》《劍北篇》《歸去來兮》《國家至上》《誰先到了重慶》《桃李春風》《貧血集》《火葬》《東海巴山集》《微神集》《月牙兒》《方珍珠》《老舍選集》《春華秋實》《老舍短篇小說》《福星集》《上任》《正紅旗下》(中途被迫停筆)《我這一輩子》。

2、劇本作品 《茶館》《龍須溝》

(2)老舍茶館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

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

⑶ 老舍的其他作品有哪些

·1923年短篇習作《小鈴兒》發表於《南開季刊》2、3合期。
·1928年1月《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28年4月《趙子曰》(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30年《文學概論講義》(理論)由齊魯大學出版。
·1931年4月《二馬》(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32年1月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日軍炮火擊中,《大明湖》原稿被焚,未能出版。
·1933年8月《貓城記》(長篇小說)由現代書局初版印行。
·1933年8月《離婚》(長篇小說)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初版印行。
·1934年7月《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由生活書店初版印行。
·1934年9月《趕集》(短篇小說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初版印行。
·1935年8月《櫻海集》(短篇小說集)由人間書屋初版印行。
·1936年11月《蛤藻集》(短篇小說集)由開明書店初版印行。
·1937年4月《老牛破車》(創作經驗)由人間書屋出版印行。
·1938年8月《三四一》(通俗文藝集)由藝文研究會出版,獨立出版社發行。
·1939年3月《駱駝樣子》(長篇小說)由上海人間書屋出版;1955年修改本由人文出版社出版。
·1939年8月《火車集》(短篇小說集)由上海雜志出版社出版。
·1940年4月《殘霧》(話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1年1月《張自忠》(劇本)發表於《中蘇文化》文藝特刊,並由中華圖書公司出版。
·1941年4月《面子問題》(話劇)由正中書局出版。
·1941年11月《大地龍蛇》(劇本)由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
·1942年《劍北篇》(詩集)出版。
·1942年6月10日《歸去來兮》(話劇)開始在《新蜀報》連載至29日續完。
·1943年2月《誰先到了重慶》(話劇)由聯友出版社出版。
·1943年10月《桃李春風》(話劇)與趙清閣合著,發表於《文藝先鋒》3卷4期。
·1944年3月《貧血集》(短篇小說集)由重慶文聿出版社出版,收入《戀》、《八太爺》等五篇作品。
·1944年5月《火葬》(長篇小說)由晨光出版社出版。
·1944年11月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第1部《惶惑》在《掃盪報》開始連載,至1945年9月2日續載完。
·1946年1月《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由新豐出版社出版。
·1946年11月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第2部《偷生》由晨光出版社出版。
·1947年1月《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由上海惠群出版社出版。
·1947年4月《微神集》(短篇小說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上任》、《犧牲》等十七篇小說。
·1948年9月《月牙集》(中篇小說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月牙》、《我這一輩子》等五篇作品。
·1948年12月《老舍戲劇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話劇《殘霧》,新京劇《忠烈圖》等五篇作品。
·1949年1-9月旅美期間,創作完成了《四世同堂》第3部《飢荒》和長篇小說《鼓書藝人》,並協助兩位美國朋友將《四世同堂》和《鼓書藝人》譯為英文(《四世同堂》的英譯本為縮寫本)。
·1950年8月《方珍珠》(話劇)《光明日報》開始連載,至9月14日續載完。
·1950年9月《龍須溝》(話劇)在《北京文藝》1卷1期開始連載至1卷3期續載完。
·1951年8月《老舍選集》由開明書店出版,收入《黑白李》、《斷魂槍》、《月牙》、《上任》及《駱駝祥子》節選。
·1952年3月獨幕話劇《生日》發表於《劇本》2、3月合刊
·1953年5月《春華秋實》(話劇)發表於《劇本》5月號。
·1955年5月《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56年3月《西望長安》(話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6年10月《老舍短篇小說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收入《柳屯的》、《善人》等十三篇作品。
·1958年5月《福星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老舍建國後所寫的散文、小品38篇。
·1958年6月《茶館》(話劇)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
·1959年5月《紅大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9年8月《全家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9年9月《老舍劇作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龍須溝》、《茶館》、《女店員》、《全家福》四個話劇劇本。
·1961年12月《寶船》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1962年4月《荷珠配》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63年3月《小花朵集》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文藝隨筆、短論30篇。
·1964年2月《出口成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論文學語言、作家修養等方面的文章22篇。
·1965年1月《多寫些小戲》發表於《戲劇報》第1期。
·1966年4月《陳各莊上養豬多》發表於《北京文藝》4月號。
·1979年初《正紅旗下》(長篇小說,為老舍先生未完成的遺作)首次發表於《人民文學》雜志,作者於1961年底開始動筆撰寫。

⑷ 求老舍茶館的內容簡介

茶館的內容簡介:《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

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北京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於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中國的必然滅亡和新中國誕生的必然性。

第一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掌櫃王利發興致勃勃地坐在櫃台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著京戲,另外幾個圍著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著「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

第二幕: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主要上場人物:王利發、常四爺、王淑芬、劉麻子、唐鐵嘴、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李三、康順子等。

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康媽媽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劉麻子介紹來當女招待的小丁寶,也走進茶館與老掌櫃攀談。他們互訴不幸,含著眼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茶館里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

(4)老舍茶館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茶館》這出三幕話劇中,共有70多個人物,其中50個是有姓名或綽號的,這些人物的身份差異特大,有曾經做過國會議員的,有憲兵司令部里的處長,有清朝遺老,有地方惡勢力的頭頭,也有說評書的藝人、看相算命及農民鄉婦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層次。

《茶館》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一新式一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

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著一種壓抑的氣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暗示著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

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著更大的危機。

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人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系。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

作者簡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師等職;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此間創作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長篇小說。

1930年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並寫出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和短篇小說《月牙兒》等。抗戰期間,曾主持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

1946年赴美講學,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等。新中國成立後應召回國,創作了《龍須溝》、《茶館》等23部話劇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盡。

⑸ 老舍的有聲電影出自哪本書

老舍的有聲電影出自《我這一輩子》這本書。

《我這一輩子》講述了北平城裡一個舊警察的一生。作品以清末至解放前近五十年的歷史為線索,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舊中國近半個世紀的變遷,呈現了一幅幅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社會廣闊度的、飽含世態炎涼的風情畫。有聲電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

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語言講師,同時進行文學創作。1937年,其代表作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1944年開始創作以淪陷了的北平為背景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新中國建立後,他創作了話劇《方珍珠》、《龍須溝》、《茶館》、《春華秋實》、《西望長安》、《女店員》、《紅大院》、《全家福》、《神拳》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

老舍代表作共分《駱駝祥子》和《我這一輩子》兩部。《駱駝祥子》敘述了一名年輕好強、充滿理想的人力車夫希望通過個人的奮斗改變自民政局卑微的地位,幾經挫折,幾番掙扎,終於滄為都市混混兒的故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老舍代表作

⑹ 老舍<茶館>

老舍茶館是以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劇命名的茶館,始建於1988年。在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環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賞到來自曲藝、戲劇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時可以品用各類名茶、宮廷細點和應季北京風味小吃。自開業以來,老舍茶館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在世界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2005年4月28日,連戰夫婦率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曾在老舍茶館品茶賞戲。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原姓舒舒覺羅氏,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文革期間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於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終年67歲。夫人胡絜青(1905-2001)。

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他自己說:「我終年是在拚命地寫,發表也好,不發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筆。」正因為如此,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二馬》《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創作的短篇小說《月牙兒》、《斷魂槍》 贏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受到人們的喜愛。

⑺ 老舍 茶館

一,「葬送三個時代」的寫作目的

3幕話劇《茶館》是老舍1956至1957年間的作品。它是作家一生中最優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說,它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共和國建立之後的17年裡,老舍寫小說很少,卻寫了不少的戲。寫《茶館》之前,1955年他寫了話劇《春華秋實》,1956年寫了話劇《西望長安》,在《茶館》之後,1958年寫了《紅大院》、1959年寫了《女店員》和《全家福》……《茶館》跟這些配合時事政治的作品,在題材、風格以及創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樣,他重新寫起了解放前寫慣了的「陳年往事」。

其實,老舍寫《茶館》,本來也是想要配合時政宣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撫今追昔感慨不少,覺得該寫個說明新憲法得來不易的戲,用來教育青少年。於是,1956年他動筆寫了一個4幕6場的話劇,戲里人物眾多,由光緒年間一直寫到解放前夕北平學生「反飢餓、反迫害」運動,戲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藝,讀給院長曹禺、總導演焦菊隱等人,徵求意見。曹禺他們感覺,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場發生在一家舊茶館里的戲,覺得應當以這場戲作基礎,另起爐灶,寫個描繪舊時代社會面貌的戲。老舍挺痛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當即表示:3個月後交劇本!期限一到,《茶館》新作果然有了。經過跟導演、演員們的切磋磨合,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劇本的最終完成稿,徹底放棄了正面展現革命斗爭的場景,成了一部由往昔歲月市井生活畫面組合起來的社會風情大戲。

劇本發表後,老舍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他寫道:「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描寫他們的促進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嗎?」

這段話證實,老舍寫這個戲,拿定了「躲開政治問題」的主意,他想用這個戲專門來寫中國社會「五十來年的變遷」;作家說,「躲開政治問題」,是因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達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變遷」,「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寫《茶館》,老舍把寫作題材重新轉向他熟悉的舊時代,他說,這出戲只可能「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這點兒設想,如果放在文藝路線很「左」的時候,恐怕是要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不過,社會發展恰好在這時候給了老舍一個機會:1956年,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由發動疾風驟雨式的大規模階級斗爭轉向相對穩定的經濟文化建設,為促進科學、文化、藝術事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藝界也出現了一段時間比較寬松的創作環境。《茶館》就是在這種氣候下面問世的。之前和之後,社會條件都不行,他也就只能寫一些《春華秋實》、《西望長安》、《紅大院》、《女店員》類的作品。

《茶館》共3幕,每幕戲都取用同一個場景——都發生在舊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里。從時間上看,3幕戲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長的時間:第1幕發生在晚清光緒朝的戊戌年;第2幕戲,發生在第1幕十幾年後的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第3幕戲,發生在距第2幕三十多年、抗戰結束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作者調動了自己對舊中國社會生活的極厚實的觀察和積累,利用「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巧妙構思,把三個時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招之而來揮之而去,不但高度提煉而且活靈活現地演示了舊中國的基本國情,活畫出那個時代的病態現實。

寫作《茶館》的時候,老舍對舊時代已經有了足夠的思考,他提高了運用唯物史觀來反思舊中國大千世相和社會演變的能力,對深埋在歷史過程中的社會發展規律,也有了精深的體會。這就保障了他能以大氣魄大手筆,縱橫捭闔地掃描舊中國社會變遷的全息圖像,一針見血地擊中歷史本質。

不過,寫好這個戲,不僅需要有一種穿透歷史的眼光,還得找准社會生活的恰當部位,開鑿一個便於形象展示歷史畫面的藝術窗口。這個窗口,也被老舍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那就是戲里的「大茶館」。社會上不分身份、地位、行當的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老式茶館,是個最能叫人號准社會脈搏的敏感點;茶館好比五行八作的精神紐帶,自然而然地就能顯示出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況。老舍依仗著茶館在濃縮社會生活焦點方面的關鍵位置,把這個不可多得的人生舞台,藝術地疊印到話劇舞台上,讓它從容地承載歷史再現歷史,這樣的創意謀劃,真可謂是超凡脫俗、空山足音。

要用短短3幕戲精到地表現3個歷史時期,對作者是個嚴峻的挑戰。惜墨如金的老舍,使出一般作家不具備的看家絕活兒,僅用了大約 3萬字,就把這出戲寫得神完氣足。處在3個歷史過程社會橫斷面上的一個個人物和一樁樁事件,經過過細的篩選,都極富典型意義,這些人和事營造出一種合力,闡釋著一個統一的答案,也就是:那個不堪回首的舊制度,早已腐朽、荒唐和骯臟到了極點,那樣的世道,是絕不能容忍它再回來的。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總性質下面,曾經交織著紛紜復雜的多種矛盾。而這么多的矛盾,在老舍這里,卻游刃有餘地被提煉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素描。

3幕戲的歷史側重面各有不同。第1幕,重點描繪 「大清帝國」壽終正寢前夜病入膏肓的社會場景,稍帶著,也交代了在急劇下滑的社會面前,有志革新者和愛國者,以及一些本能地懷著生活期待的小市民,心間尚存的一絲追求;到了第2幕,清王朝已經瓦解,虎狼般作惡的封建軍閥,卻用洋人給的槍炮,造成了連年戰爭和社會動盪,但求過幾天安生日子的老百姓,都備感恐懼,盡管時代更迭了,所有醜陋、反動的力量,照舊像清末一樣,肆無忌憚地橫行,也讓大眾躲之不及;到了第3幕,場面最凄涼,人們好不容易擺脫了「亡國奴」的生活,反倒一頭栽進了空前黑暗的現實,一向都懷著良好期待、一刻都不敢放鬆苦苦掙扎的中國人,竟然都走到了命運的盡頭,連優秀的傳統文化也難逃被斷送的危機。——整部《茶館》就這樣,忠實地描繪出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半個世紀間每況愈下的社會現狀。

在歷史大脈絡的下面,這出戲的全部情節,都以人物和事件的剪影形式出現。就以第1幕來說吧,前後包括著這樣一些相對獨立的情節單元:第一段,「鴿子」之爭——京城大宅門為爭一隻鴿子,差點打起群架來,旗人常四爺發了幾句感慨,招來善撲營打手二德子挑釁,反倒被「吃洋教的」馬五爺一句話就給壓下去了;這段戲,表現了清末豪門驕奢、流氓狂妄,而頂有勢力的卻得數跟洋人勾結的「二毛子」。第二段,農民賣女兒——飢荒年景,破產農民康六無奈要賣15歲的女兒,人販子劉麻子趁機牟取暴利,一旁賣小物件的貧民老者偶然得見,一語說中要害:「這年月呀,人還不如一隻鴿子呢!」是用對比手法,反襯出貧富分化的嚴重程度。第三段,秦常異見——茶館房東秦二爺來了,他躊躇滿志地要攏起本錢辦實業、救國難,可是他對眼前討飯的窮人態度很冷淡,古道熱腸的常四爺慷慨施捨,二人於是對是不是該周濟窮人一碗爛肉面,表達了不同意見;這段戲寫了國難當頭,還有些中國人良心未泯,要力所能及地救助黎民,可是秦二爺和常四爺的兩種熱誠,都歷史局限性。第四段,秦龐鬥嘴——朝廷上頑固派的代言人、大內總管龐太監來到茶館買農家女兒,正撞上有維新傾向的秦二爺,二人唇槍舌劍,各不示弱,說到被鎮壓下去的戊戌變法,引起茶客們一通議論,這些人對改良變法要嗎麻木不仁,要嗎痛恨詆毀;這段戲寫出了頑固派囂張的氣焰,也讓人看到維新運動脫離民眾,底氣不足。第五段,常四爺被捕——常四爺目睹賣兒賣女的慘狀,長嘆一聲:「我看哪,大清國要完!」被暗探盯上了,兩個暗探借龐太監到場,把常四爺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爺抓走了,理由是「旗人當漢奸,罪加一等!」這個情節勾畫出黑暗世道下邊特務密布、善良人稍有不慎就要遭殃。第六段,太監買妻——老邁昏聵、心理變態的龐太監來相看劉麻子替他買下的農家女,他又老又丑,當場把農家女康順子嚇昏過去,這時候,耳邊突然響起正在下棋的茶客一聲斷喝:「將!你完了!」這是這一幕的結尾,意思是,封建末世雖然還挺唬人,卻早就枯朽到家了。第1幕大致就是由這么6個環環相扣的情節組成,中間穿插了王掌櫃對眼前這些事兒的微妙態度,穿插了唐鐵嘴、黃胖子等社會渣滓的丑惡表現。整幕戲,內容充實,故事此消彼長,生活氣息非常濃重,每一步劇情都見出深刻的歷史內涵,戲雖然簡短卻含意無限,整個清末社會的矛盾、黑暗、荒唐、無奈,都被一股腦兒地體現出來。

劇中所有烏煙瘴氣、令人窒息的社會現狀,全都依賴暗無天日的舊制度而存在,這是《茶館》的觀眾一看就明白的事理。老舍寫《茶館》,尊重觀眾的頭腦,他丟棄政治說教,專靠活生生的藝術形象說話,把想要表達的政治見解,輕而易舉地就送到了觀眾心裡。第2幕開頭,茶館老伙計李三,在清朝滅亡了十幾年之後,還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辮子,他有自個兒的「說道兒」:「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涼!……哼!我還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呢!」這就是社會最底層一無文化、二無政治覺悟的小人物嘴裡道出來的「政治消息」,眼瞧著皇上是沒了,可世道比前清還糟糕,當權的越是高喊「社會改良」,也就是平頭百姓遭殃的時候又快到了,他以樸素的經驗判斷,沒准兒哪一天就把個舊朝廷給改回來了呢,自己不如護著這點兒「先見之明」的好!這三兩句不能再平常的平民閑聊,叫人越咂摸越有味兒,中間「側面透露」的「政治消息」,不是既沉重、深刻,也很有說服力么?第1幕,被暗探宋恩子、吳祥子抓走的常四爺,在第2幕又跟這倆人撞上了,他發現這兩個傢伙居然又給軍閥當了特務,有點兒意外,特務們可是大言不慚:「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現而今……」「誰給飯吃,咱們給誰效力!」常四爺逼問了一句:「要是洋人給飯吃呢?」特務們也不含糊:「告訴你,常四爺,要我們效力的都仗著洋人撐腰!沒有洋槍洋炮,怎能打起仗來呢?」這一番對話,也「側面透露」了相當重要的「政治消息」:封建王朝倒是沒了,封建勢力卻照舊主宰一切,洋人的槍炮照舊派著大用場——這不就等於是告訴觀眾,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一點兒都沒變嗎!話劇《茶館》里類似如此這般從「側面透露」政治信息的地方,比比皆是。老舍把政治學家寫到教科書里的理論,化成社會下層小人物們脫口而出的街談巷議,化成戲里頭一個個信手拈來的細節,潛移默化地注入到觀眾的欣賞活動中間,收到的效果假如跟政治教科書相比,起碼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

與一般戲劇作品兩樣,《茶館》不是要講具體故事的戲,它要表現的,是由3個歷史時代代表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總體形象。用老舍的話說,寫這出戲的目的,就是要「葬送三個時代」。3幕戲里,扎扎實實地寫進去了老舍對歷史深刻的回眸和反思,這讓與作家同時代的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比他晚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們,看看戲,心靈就會受到震撼。一部作品能達到這樣的作用,它的思想價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茶館》剛上演的時候,有人認為它的故事性不強,建議用康順子的遭遇和她兒子康大力參加革命,去發展劇情。老舍謝絕了這個建議,說:「這樣一來,我的葬送三個時代的目的就難達到了。抱住一件事去發展,恐怕茶館不等被人霸佔就已垮台了。」(《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50年代,中國的作者和讀者和觀眾,幾乎無一例外地覺得,凡是寫舊時代,惟一任務就應當是表現尖銳的階級斗爭,歌頌革命的勝利,不這樣可不成。老舍委婉地解釋,舊茶館假使都成了革命堡壘,它的日子就延續不了幾天了,又何談讓它來見證3個黑暗時代呢。至於為什麼可以不以反映革命斗爭作為藝術作品的主題,老舍在當時不願意深談,也不可能深談。

話劇《茶館》因為創意上別出心裁,還沒到「文革」開始,已經引來了一些指責。有人寫文章,認為《茶館》「懷舊」,宣揚了「今不如昔」,「沒有揭示出驚天動地的時代巨浪,」「沒有指出人民的必然勝利和遠大的理想」,「歸根結底還是跟作家的世界觀、階級立場和創作方法密切聯系著的。」到了「文革」期間,《茶館》更成了老舍被誣陷成「反動作家」的「罪證」。現在,我們沒有必要再去一一反駁對《茶館》的指責。讓人們不禁想起來的倒是,《茶館》第3幕,王利發莫名其妙地問了句:「『罷課』改了名兒,叫『暴動』啦?」特務小宋恩子馬上揪住這句話,劈頭蓋臉地,說王利發跟罷課的學生們「是一路貨!」久經人生陣仗的茶館老掌櫃,沒讓他唬住,只是嘀嘀咕咕地對付他:「我?您太高抬我啦!」看來,靠指鹿為馬來陷害人,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歷來就不難遇到。

幾十年後的今天再想想,許多和《茶館》同時問世的所謂好作品,早已經灰飛煙滅。《茶館》卻像是一枝傲霜的臘梅,歷盡考驗,越開越茂盛。70年代末到現在,北京人藝多次重排《茶館》,這出戲演出已有500場之多,創造了中國話劇史上最受觀眾喜愛的許多記錄;《茶館》還代表中國的話劇藝術,去德、法、瑞士、日本以及香港、台灣演出,為不同人種、不同經歷、不同價值觀的觀眾所贊賞,被稱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

二,用寫文化來寫社會

《茶館》要把舊中國的社會變遷演給觀眾看。可是,老舍對政治不大熟悉,這限制了他直接寫社會政治變遷的能力。於是,作家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會文化變遷,來折射社會政治變遷的幽微。我們都清楚,一個時代的文化和政治,都從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社會的政治性質總會或明或暗地作用於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著的種種政治信息,傳遞給人們。所以,通過寫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來反映這個時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藝術作品反映社會可行的途徑。《茶館》恰恰體現了老舍選擇了這一創作途徑所獲取的藝術優勢。

《茶館》要表現舊中國的黑暗,表現身處黑暗社會中的大眾,為了求生存、求正義、求發展而無法逃避的痛苦掙扎和悲慘結局。老舍沒有把這個沉重的主題,放到某一個具體故事裡頭,他決定用社會上「小人物怎麼活著和怎麼死的,來說明那個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談〈茶館〉》),來表達自己厭惡和唾棄整個舊時代的思想傾向。病態的社會,畸形的文化,怪異的人生……組成了《茶館》裡面光怪陸離的社會畫面。老舍的筆,就好像外科大夫手裡的一根探針,每挑破腐朽社會的一塊瘡痂,都教人們看到一股污濁的膿血湧出來,社會從外到內的潰瘍到了這樣可怕的地步,用大變革來教它脫胎換骨,當然是最合理不過的了。

《茶館》的觀眾,不得不隨時睜大了眼睛,來直視舞台上的荒誕世道:那位據說是「侍候著太後,紅的不得了,連家裡打醋的瓶子都是瑪瑙作的」龐太監,老態龍鍾女聲女氣,卻面對大庭廣眾不知羞恥地宣布自己就要完「婚」的消息;人販子劉麻子,心狠手辣,又不怕人們看穿他倒賣一個農家女就賺190兩昧心銀子的劣跡,他大言不慚,宣傳自個兒的邏輯:「我要是不分心,他們還許找不到買主呢」;兩個逃兵,錢不夠,又想滿足生理需求,不得不湊錢託人販子買個合用的老婆,組成不可想像的「三個人的交情」;戰火連天,軍閥割據,市民們人人自危、怨聲載道,卻會有人「感謝這個年月」,對專靠賣卜騙人為生的唐鐵嘴說來,「年頭越亂,我的生意越好!這年月,誰活誰死都碰運氣,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這一樁樁一件件帶著反常滋味,也帶有幾分滑稽色彩的小情節,全都是荒唐年頭生出來的稀奇景緻,被劇作家陳列到一起,就證實了一個全沒有社會公正的年代,必然要把正常社會無法理喻的咄咄怪事,層出不窮地變幻出來。這就像《紅樓夢》所說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樣,《茶館》裡面這些教人「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讓觀眾每一想起,都免不了要慨嘆再三。

《茶館》表現了世風敗壞,江河日下。作品採取讓丑類人物在職業上大多父子間「世襲罔替」的身份安排,在3幕戲里,人口販子劉麻子和小劉麻子,賣卜裝神的騙子唐鐵嘴和小唐鐵嘴,干偵探的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吳祥子和小吳祥子,地痞打手二德子和小二德子,都是父一輩、子一輩地連續著,透過這伙社會渣滓不但無恥而且又略微有所變化的言行,觀眾可以看出一些社會變化來。第1幕,劉麻子利用社會貧富差異,倒賣人口,混得挺得意;可到了第2幕,他神氣不起來了,不是貧富分化的社會有了好轉,倒是更糟糕的現實叫他倒了運,他發牢騷:「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現在,人家總長次長,團長師長,要娶姨太太講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戲班裡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現大洋!我干瞧著,摸不著門!」做老式昧心生意的劉麻子,眼光、魄力,都攆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亂世梟雄們成了社會新貴,惡行遠遠超出了前清的權貴們,他們選姨太太的標准和一擲千金的氣度,讓劉麻子這路纖場老手只剩下干瞧著的份了,世風日下於此可見一斑矣。到了第3幕,輪到小劉麻子這個纖場新人露臉了,他總結父親「一輩子混得並不怎樣」的教訓,迎時代濁流而上,勾結橫行霸道的國民黨官僚,要創辦把北平全城的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都組織起來的「包圓兒」公司,為美國兵和官僚們服務。小劉麻子的野心和狡詐,真可以叫他那死去的父親小巫見大巫了,人販子行當花樣翻新、登峰造極,更證實什麼樣的歲月,自然就有什麼樣的世風。再看看唐鐵嘴父子:前兩幕,唐鐵嘴招搖過市,雖說有兵荒馬亂的年頭幫襯著他賣卜行騙,他終歸沒能發跡,白喝了一輩子茶館里的殘茶,連王掌櫃都敢擠對他;可是,到繼承騙子衣缽的小唐鐵嘴這一輩,被封成了邪教「三皇道」的「天師」,小唐鐵嘴說:「我跟小劉麻子……我們是應運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如魚得水!」在丑惡透頂的濁世,除去小劉麻子、小唐鐵嘴這伙兒市井無賴、社會渣滓,肯定再也不會有什麼正經人「如魚得水」,一個社會是個什麼社會,只要瞧瞧其中凈是些何等樣人「如魚得水」便可以瞭然,這也是所謂「適者生存」吧。劉麻子爺兒倆和唐鐵嘴爺兒倆,其實都是時代的一種「文化符號」,他們代表著最見不得人的哪種「文化」,只有在最見不得人的社會里才能吃得開。

一方面,醜陋的東西四處滋生蔓延。另一方面,民族傳統文化里頭有價值的東西,在那樣的年頭當中卻活不出來,甚至要走向毀滅。第3幕,評書名角兒鄒福遠、京劇演員衛福喜和飯庄名廚明師傅,各自述說自己如同性命般珍惜的藝術和技藝,都是朝不飽夕,岌岌可危。明師傅是一個人能「辦一、二百桌滿漢全席的手兒」,到頭來,為生計所迫,變賣了所有的廚具家什,給監獄里犯人蒸窩窩頭去了,因為「現而今就是獄里的人多呀!」鄒福遠道出了這些藝人和手藝人的極度苦悶:「這年頭就是邪年頭,正經東西全得連根兒爛!」

人的精神危機是時代文化危機的一部分。《茶館》對舊社會民眾精神危機的刻畫,主要是藉助劇中三個關鍵人物——王利發、秦仲義和常四爺來完成的。

「裕泰大茶館」的掌櫃王利發貫穿全劇。他父親死得早,二十多歲就獨立應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飯吃,人緣頂要緊」,所以按著老輩兒留下來的老辦法,以為「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岔子」。他每天滿臉堆笑逢迎來自官僚權貴、外國勢力、惡霸、地痞、特務、警察多方面的敲詐滋擾,他心地不壞,卻因為地位比赤貧階層高出一截,對世間的苦難早已熟視無睹。他是個本分買賣人,希望社會安定,自個兒的生意也順心點兒,可社會總跟他擰著勁兒來,他不敢跟社會較勁,只能俯首當「順民」,常勸茶客們「莫談國事」。世間兵荒馬亂,城區別的大茶館都破產歇業了,他還苦撐著,時不時第想出些個小招數,抵擋街頭商業全走背字兒的潮流,晚年,眼瞅著茶館撐不下去了,他不嫌丟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會的魔掌越來越緊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國民黨黨棍創辦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館,特務們也來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來的金條換老命,流氓們開辦新式妓院,在當局慫恿下要霸佔他的鋪面……王利發一籌莫展,走到了人生盡頭,這才明白,幾十年來的小心謹慎苦撐苦熬,全算白饒,面對死的誘惑,他到底喊出了從來沒敢喊出口的話:「人總得活著吧?我變盡了方法,不過是為了活下去!是呀,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王利發的這點兒心理危機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來順受、沒有過高的生活要求,是當時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態。身份地位稍稍高於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發,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後結局這樣凄涼,生活在那個世道下面的貧苦市民,就更沒指望了。王利發走到人生最後一站喊出來的幾句話,也正是縈繞在社會底層小人物們心頭的一致的困惑和憤懣。

秦仲義是個民族資本家。第1幕登場的時候,只有二十幾歲,戊戌變法失敗後國勢衰落,他憑著一顆報國之心,變賣祖業創建工廠,想實業救國。他耗盡40年的心血辦起不小的企業,覺得這樣就足可以「富國裕民」。他錯了,抗戰剛結束,他的產業就被政府沒收了,當局不但沒有接著好好辦廠,還把機器當成碎銅爛鐵給賣掉了。眼看著工廠的廢墟,秦二爺痛心疾首,怨氣沖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這樣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結論比王利發的還慘:「……應當勸告大家,有錢哪,就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干好事!」秦仲義有過比王利發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變革中國現實,可是,他的人生也沒能逃脫世道的鉗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國主義、封建寡頭和官僚買辦共同控制的國家經濟形勢,沒給他留下一丁點兒施展的空間。何況,他自視高人一頭,跟大眾無法溝通感情。他在黑暗歲月里單挑獨鬥了一輩子,終於慘敗下來,也是必然的。

常四爺,在《茶館》這出戲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個形象,這跟他特定的身份、經歷——由老北京旗人中間走出來的自食其力者——有相當的關系。滿族出身的作家老舍,畢生寫了許多帶有滿人性格特徵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頭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氣壯地寫了一個正派、淳樸、剛直、勤懇的滿族人!作者寫常四爺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寫出旗人下層的確有一批忠肝義膽的愛國者,二是要寫出滿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三是要反映出從清末過來的滿族人,並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窩囊廢」。常四爺的身上體現了直到晚清時節八旗將士的多數人仍在堅守的愛國情操,打清朝末年他還吃著錢糧、坐得起茶館的時候,就很瞧不上「吃洋教」的馬五爺,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國人「一個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兒」,看到鼻煙壺也從外洋進口,他心疼「這得往外流多少銀子啊!」尤其是感覺到了國不國民不民的慘狀,他能沖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國要完!」當局的偵探以他說這話為理由要逮捕他,他據實相告:「我愛大清國,怕它完了!」還是沒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獄就趕上了義和團運動,為護衛國權,他跟洋人刀槍相對地打了幾仗。後來大清國到底亡了,他也並不意外,認准了這是歷史的懲罰:「該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說句公道話!」他一生保持著滿族人耿忠、倔強的脾氣,不向惡人低頭,不向命運讓步,在民國初期到處排斥滿人的時候,就像松二爺說的:「誰願意瞪著眼挨餓呢!可是,誰又要咱們旗人呢!」哪怕是靠擔筐販菜、挎籃子賣花生米,照樣活得腰板挺直。那麼,像常四爺這么一條硬漢子,是不是能有好一點的命運呢,不是,他也照樣逃不掉人生悲劇。七十多了,他還是一貧如洗,這才弄清楚:「我愛我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他預感到,這么下去,「不是餓死,就是叫人家殺了」,他「就是有眼淚也流不出來嘍」。常四爺,一個多麼希望依靠奮斗來換取國家和個人好前途的中國人,他的悲劇不是來自膽怯、懶惰,而是來自他的落伍了的觀念,屬於舊時代也屬於滿族傳統的人生觀,叫他總以為憑著一身正氣和不服輸的精神,就可以在鋪天蓋地的社會黑暗間闖開一條生路,這樣天真的願望根本沒法實現,邪惡社會永遠張著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著貧寒的個體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橫再不肯屈服也罷。常四爺的失敗,除了社會的責任之外,也因為他的人生哲學已然不合時宜。就這一點說來,他與終於跌進厄運的王利發、秦仲義,是殊途同歸。

《茶館》作品剛發表,就有劇評家批評過:「這個戲……對舊時代的某些舊人卻有過多的低回憑吊之情。」這部作品融入了老舍相當程度的「低回憑吊之情」,應當說是事實,問題是,這種情感是否就是多餘的或者不健康的呢?劇作家「憑吊」了不為丑惡時代所容的優秀文化,「憑吊」了苦苦掙扎而終於落敗的善良人物,我們只要尊重歷史,是不難體會老舍對這些憑吊對象的價值認定的。優秀的民族傳統被惡劣文化環境無情地剿殺,當然是需要憑吊和鳴不平的;即便是像王利發、秦仲義、常四爺這類舊人物,他們體現的我們民族的善良、質朴、奮發、隱忍、剛強、正直等美好

⑻ 求老舍《茶館》完整劇本。。。。

鏈接:

提取碼:548z

該片改編自老舍所著的同名話劇,以老北京的裕泰茶館的興衰歷程為背景,講述了20世紀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國普通民眾經歷的苦難和生活逐步崩潰的故事。

⑼ 《茶館》這部書很經典,是老舍先生所著,如何評價這本書

全劇三幕戲,分別寫了三個時代

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變失敗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凱死後的軍閥混戰為背景;第三幕則以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加緊黑暗統治為背景;通過裕泰茶館這個「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橫斷面,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從側面反映了近50年社會歷史的風雲變幻,展現出一幅幅社會歷史風俗畫,深刻揭露了三個時代的黑暗腐朽,從而達到了作者「葬送三個時代」的藝術目的。

劇中也出現了一些權勢人物,如龐太監、馬五爺及沈處長,但從處理這些人物的漫畫式、剪影式的手法來看,他們也還是作為小人物來描寫的。這些小人物都是老舍筆下幽默的對象,正是這些小人物形象才提供了這種寓悲於喜,啼笑皆非的題材。

⑽ 老舍的《茶館》內容概括

內容概括:故事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全劇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及各階層人物的不同命運。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館卻依然一派「繁榮」景象,年輕精明的掌櫃王利發,各方照顧,左右逢源,然而,在這個「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太監買老婆、愛國者遭逮捕。
又過了三十年,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又使人民陷入了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沖直撞,愛國人士慘遭鎮壓,流氓特務要霸佔王掌櫃苦心經營了一輩子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這時,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朋友,最後只剩下王利發一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一生的地方。
(10)老舍茶館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賞析:
《茶館》在藝術風格上,把悲劇和喜劇有機地揉合融會起來,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了最為悲切的內容,形成了悲喜結合的特色。反映舊社會人吃人的黑暗現實,埋葬三個舊時代,構成了《茶館》的悲劇基調,但是老舍卻為這出人間的悲劇編織了一套喜劇的外衣。
這喜劇外衣正是舊社會的畸形和病態:吃人者張狂無恥、可憎可笑的嘴臉;弱小者被人吃掉的那一瞬間的奇異的情景,以及一些小人物的「人生零碎」。在階級社會里,人吃人的現象是普遍存在、平平常常的,並沒有什麼可笑之處。但這些平凡普通的社會現象,一經老舍的概括提煉、生發改造,就達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境界,就能使人發出含淚的笑聲,達到對舊社會強烈諷刺的藝術效果。

閱讀全文

與老舍茶館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病嬌囚禁女主的小說 瀏覽:895
bl生存類游戲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365
金庸小說全集txt下載微盤 瀏覽:837
間客有聲小說rar 瀏覽:174
人工學園2的同人小說 瀏覽:901
為什麼說網路小說 瀏覽:815
顧庭深和蘇沫小說名字 瀏覽:667
後宮明星重生小說推薦 瀏覽:469
匿名網路小說維權 瀏覽:298
小說虐心古代前世今生 瀏覽:548
女強都市異能小說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538
求推薦女主是天蠍座的小說 瀏覽:702
重生之溺殺小說網 瀏覽:138
小村性奴小蘭小說全集 瀏覽:413
葉傲天小說全集 瀏覽:151
當廢宅得到系統咸魚上岸小說 瀏覽:214
總裁吃胸的小說 瀏覽:173
萬能的小說閱讀器下載最新版本 瀏覽:16
柳思思小說古代 瀏覽:561
一對一玄幻男主完結小說下載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