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伯牙絕弦有聲小說

伯牙絕弦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1-30 18:51:55

Ⅰ 伯牙絕弦誰做的出自哪個朝代出自哪本書

《伯牙絕弦》是一個歷史典故,出自《列子》、《呂氏春秋·本昧篇》,作者是呂不韋。

典故原文: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翻譯: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江河,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鍾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1)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1、《伯牙絕弦》也叫做伯牙鼓弦。寫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故事。

2、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伯牙絕弦》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3、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兮志在高山」(高山)和「洋洋兮志在流水」(流水)的畫面。而後為《伯牙絕弦》的典故所感,後人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曾被帶上太空,放在一張鍍金唱片里。

Ⅱ 《伯牙絕弦》的作者介紹

《伯牙絕弦》的作者是呂不韋。

作者簡介: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公元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

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

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2)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呂不韋人物軼事:

1、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散盡千金,把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異人立為秦國國君。

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裡卻很不服氣。

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留傳至今。

2、邯鄲獻姬

呂不韋有一個絕美而善舞的姬妾,異人在呂不韋家中筵席上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異人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十月後,此女生下兒子名政,異人就立此姬為夫人。

3、奇貨可居

呂不韋到趙國的京城邯鄲做生意。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路上他發現一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有人告訴他說:「這個年輕人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名叫異人,正在趙國當人質。」

當時,秦趙兩國經常交戰,趙國有意降低異人的生活標准,弄得他非常貧苦,甚至天冷時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

呂不韋知道這個情況,馬上想到,在異人的身上投資會換來難以計算的利潤。他不禁自言自語說:「此奇貨可居也。」意思是把異人當作珍奇的物品貯藏起來,等候機會,賣個大價錢。

呂不韋回到寓所,問他父親:「種地能獲多少利?」 他父親回答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運珠寶呢?」 他父親又答說:「百倍。」 呂不韋接著問:「那麼把一個失意的人扶植成國君,掌管天下錢財,會獲利多少呢?」 他父親吃驚地搖搖頭,說:「那可沒辦法計算了。」

異人又驚又喜地說:「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報答你。」 呂不韋立即到秦國,用重金賄賂安國君左右的親信,把異人贖回秦國。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

呂不韋給華陽夫人送去大量奇珍異寶,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嗣子。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即位,史稱孝文王,立異人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異人即位為王,即庄襄王。

庄襄王非常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並把河南洛陽一代的十二個縣作為封地,以十萬戶的租稅作為俸祿。庄襄王死後,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稱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權傾天下。

Ⅲ 《伯牙絕弦》這作者是誰

作者是呂不韋。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人。 戰國末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

前249年,呂不韋為相國,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事務。

呂不韋主持編纂的有《呂氏春秋》,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個門派的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

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由於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居住在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殺,於是飲鴆而死。

伯牙絕弦,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伯牙非常難過,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3)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伯牙、鍾子期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

伯牙和鍾子期的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故事,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到現在,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古琴台文化內涵豐富,僅碑廊內就存有《漢上琴台之銘並序》碑刻,其中存清代書法家宋湘束竹葉蘸墨書寫《琴台題壁詩》,不僅有文學價值,還是難得的書法珍品。古琴台佔地1公頃,掩映在湖光山色、疏林繁花之中,瑰麗燦爛。

俞伯牙與鍾子期知音的故事,二人知音的傳奇色彩給中國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頁。知音,已升華為對友情之間的忠誠不渝,也成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技藝高超。

Ⅳ 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版"善哉,峨峨兮權/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俞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說:"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准確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後,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他把琴摔碎,弦斷了,終身不再彈琴了。

Ⅳ 白話文《伯牙絕弦》

白話文: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鍾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出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書版本: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5)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簡析: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並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准。

故事盪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

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鍾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准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

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高山流水》和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

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相關介紹: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

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

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

Ⅵ 《伯牙絕弦》的作品出處,主人公的資料

伯牙絕弦,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伯牙絕弦》寫出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象
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相關歌曲:《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Ⅶ 關於伯牙絕弦的故事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鍾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7)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歷代史書資料關於俞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所著的《列子·湯問》篇。列禦寇在這篇文章中,不僅提到了俞伯牙的簡介,還提到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除此之外,荀子在《勸學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書中寫到「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由此可見,俞伯牙的琴藝非常高超。話說,俞伯牙自幼聰慧靈敏,並且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

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的老師是當時名氣頗大的琴師成連。和俞伯牙相比,史書對鍾子期的簡介少之又少。只知鍾子期和俞伯牙一樣,是楚國人。

以今天的地名來說,鍾子期是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俞伯牙與鍾子期能遇見,得益於俞伯牙出使楚國一事。

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

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高山流水》和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

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明代朱權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 一曲。初志在 乎高山,言仁者樂 山之意。後志在乎 流水,言智者 樂水之意。」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

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鍾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

人物介紹: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漢陽知縣華某並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1980年修復。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環以石垣。碑高1.5米,寬0.7米,上刻「楚隱賢鍾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

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桿。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Ⅷ 伯牙絕弦主要內容50字

伯牙絕弦主要內容: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

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鍾子期的打柴人。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

鍾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8)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伯牙絕弦》寫出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象。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

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古時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鍾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鍾子期,他們約好第二年中秋再見面,可是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鍾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鍾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

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本文通過講述了楚國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可以體會到朋友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告訴我們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

Ⅸ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伯牙絕弦》的傳說創作了《 》,收在《 》里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伯牙絕弦》的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伯牙絕弦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

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挑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伯牙絕弦》寫出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象。


(9)伯牙絕弦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伯牙學琴》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伯牙,隨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老師想把他培養成一位真正的藝術家。

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我帶你前去,讓他給你講講,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藝術水平。」於是師徒兩人備了干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成連先生對伯牙說:「你留在這里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

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餘,舉目四眺。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遠望山林,鬱郁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

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產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於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弦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沒多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現在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終於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閱讀全文

與伯牙絕弦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求主角下山闖都市小說 瀏覽:126
海賊死神同人完結小說 瀏覽:888
古風穿越言情完結小說推薦 瀏覽:772
系統要我當白蓮小說 瀏覽:347
女主小說辦公室漂亮大便 瀏覽:787
重生之嫡女庶嫁小說txt下載 瀏覽:561
修真類的完結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762
穿越重生男生小說排行榜完本 瀏覽:539
寫傳統小說有 瀏覽:7
女主大胸被男主摸的古言小說 瀏覽:763
重生之千王之王小說 瀏覽:977
主角得到敗家系統穿越小說 瀏覽:608
冷憶馨總裁小說 瀏覽:603
重生空間女強修真小說推薦 瀏覽:228
求像都市奇緣一樣的小說 瀏覽:672
被禁的起點經典小說閱讀網 瀏覽:500
小說女主名字叫顧晴天 瀏覽:12
男館女愛小說閱讀全文 瀏覽:166
莫言哪個小說好看 瀏覽:158
校園風雲邪神小說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