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雙線結構

短篇小說雙線結構

發布時間:2022-06-23 05:41:56

⑴ 老舍的作品《趕集》主要內容是什麼

1、《趕集》是老舍寫的十幾篇短篇小說的合集。
2、《趕集》主要內容:
《五九》
描寫一個懦弱的中國人不斷地重復著國家要滅亡了,但他卻沒有勇氣起來斗爭。
《熱包子》
寫了一個發生在舊社會,即使妻子出軌,只要她再回來也可以面不改色並歡天喜地地接受她的小邱。對於小邱,最重要的只要他老婆在身邊.在他的心裡,小邱嫂是否愛他並不重要的一個小故事。
《愛的小鬼》
敘述了一個讓人莞爾的小故事:我因聽了妻子與小姨子關於見一曾相識男子的談話而起了誤會,在街上將那男子騙走,卻在回家後得知其實那男子是她們逃亡多年方才回家的哥哥。
《同盟》
兩個被拒絕了的求愛者回顧他們受挫的往事。
《大悲寺外》
是其中比較傑出的一篇,故事雖建立在敘述者的回憶之上,但事件的過程不再由敘述者簡單地講述出來,而是很小心地進行了處理。黃學監是一個好好先生,在學潮中被一個學生失手打死。敘述者每年回到北平都要到他的墓前祭掃。然而,直到小說的末尾,敘述者才在墓前邂逅那個傷害黃先生的學生,作品很精彩地描寫了後者的變態心理。
《馬褲先生》
一個旅行者自負而且毫無顧忌,好像火車上只有他一個人。
《微神》
寫的是主人公「我」和「她」的初戀,一段讓人落淚的初戀。但是好景不長,他們最後終於天各一方。
《開市大吉》
描寫三個江湖騙子開醫院的故事。
《歪毛兒》
老舍的短篇小說《歪毛兒》模仿了英國作家貝爾斯弗德的奇幻小說《恨世者》,但在命意和表現手法進行了若干改造。貝爾斯弗德《恨世者》的主題是「恨世」,但老舍《歪毛兒》的主題卻具有多義性。
《柳家大院》
是老舍著作的短篇小說,其中主要寫到了三個女性,一個是受苦受難的王家媳婦,另外一個就是她的小姑子,還有一個是她們的鄰居張家屋裡的。這三個女性,無可避免地將流入同樣的命運悲劇中。
《抱孫》
描述了一個虔誠的老祖母,她的全部希望只是得到一個孫子,由此導致了她的媳婦和嬰兒的死亡。
《黑白李》
老舍的短篇小說一般採用單線結構,但《黑白李》卻採用了類似魯迅《葯》的雙線結構,在傳奇故事的外殼下,隱藏著革命文學的內容,構思非常獨特。
《眼鏡》
採用了這種方法,就是一副老式的近視眼鏡居於中間位置,聯結起三個完全不同的人物:那個淺薄的學生以為不需要整天戴眼鏡也可以處理好所有的事情,那個貪財的洋車夫撿到了眼鏡以為能賣個好價錢;那個愚蠢的商人兒子以為戴上這副並不合適的眼鏡可以很體面,結果遭遇了交通事故,故事就這樣自然地展開。
《鐵牛和病鴨》
是老舍的短片小說,老舍小說充滿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反思、批判,以北京市民社會和底層人民為描寫中心,作品中充滿了濃烈的「京味兒」。
《也是三角》寫的是兩個士兵湊錢娶同一個老婆。
3、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⑵ 短篇小說如何寫好

短篇小說是以局部把握整體、反映整體,截取生活橫斷面的語言藝術形式,富於變化、活躍和豐富多彩的文體特點決定了它的創作需要調動藝術的才能和運用技巧。本篇分別從以人物為本位、組織故事情節;結構的安排;運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人物;自然描寫與社會描寫;細節的描寫和敘述視角等方面較為全面地概括了傳統意義上小說的寫作要點。小說習作者可以從中具體地掌握一些短篇小說的創作技巧。本文分上、下兩部分刊發。

一、要善於以人物為本位,精心組織故事情節
任何小說,情節都是不可缺少的。當代作家王蒙曾指出:"所謂沒有情節的小說,實際上是用一些小的情節代替了總的情節,絕對沒有情節的小說是不可能的"。有的評論家說他的小說"無人物、無沖突、無情節",他回答說:"那豈不是同畫符差不多了?其實我沒有寫過什麼'三無'小說,我寫的都是有人物、有沖突、有情節的","所謂無人物、無沖突、無情節的小說我是不相信的,我也從來沒有那麼做過。"
為什麼說情節不可缺少呢?情節在小說中,至少起了以下四個方面的重要作用:①小說的各種材料,往往要通過情節發展的線索來組織,"合適的情節能把那些雜亂無章的一大堆想法,觀察到的東西以及獲得的知識都編織起來","它可以作為一個起組織作用的酵母"。(阿·托爾斯泰語)②人物的性格,要通過情節來表現。只有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的性格才能獲得體現和發展。③小說的情節,往往負載著一定社會歷史的內容,小說的主題常常要通過情節來表現。④小說情節能引起讀者共鳴性情感和評價性情感,增強小說的藝術感染力、吸引讀者。
19世紀以前,小說的情節,即小說敘述的故事。那時候的小說,往往依據人物經歷,順序鋪述一個一個事件,其順序鋪述的事件,也就構成了小說的情節。十九世紀以來,小說有了很大發展,已不同於傳統的"故事體"。"故事""情節"這兩個概念,便有了新的界定。"故事"一般指按時間順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而"情節"一般指依據因果關系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曾指出:"我們對故事下定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事件敘述。情節也是事件的敘述,但重點在因果關繫上。'國王死了,然後王後也死了'是故事,'國王死了,王後也傷心而死'則是情節。在情節中,時間順序依然保存,但已為因果關系所掩蓋"。這也就是說,故事強調的是時序性,情節強調的是因果性。按這樣的界定,一個故事,它有可能構成一篇小說的情節框架,但情節已不同於故事了。以魯迅的《風波》為例,作品圍繞剪辮子的風波安排情節,始述七斤的煩惱,繼寫七斤夫婦的恐慌,爾後描寫一切復歸原狀,這是故事;小說同時又隱約始終地貫穿著九斤老太的感嘆。九斤老太反復嘮叨"一代不如一代"的事件,是很難納剪辮子的故事之中的,但它卻是小說情節有機構成部分,說明她對風波乍起與復歸平復未聞未見,無動於衷,毫不關心。這一情節與七斤夫婦的情節天衣無縫地交融在一起,揭示了張勛復辟只是一場鬧劇,辛亥革命後的中國農村依然衰落,農民依然愚昧落後。
近現代小說,較多地摒棄了由敘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單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節的順序結構。但各種技巧的運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時序的連貫性和情節的完整性。即算是表現"意識流"為主的心理小說,表面上時空顛倒,過去、現在、未來交雜無序,時代氛圍、人物場所、具體環境穿插疊映。但根據小說人物的意識流向和事件的因果關系,情節在變化中依然是完整一體的。
作家們寫小說,情節設置上一般呈兩種傾向:"強化"或"淡化"。情節"強化"的小說,作者常常利用尖銳的、驚險離奇的情節來表現人物性格,作者往往將人物放在尖銳、嚴酷的矛盾斗爭中加以磨煉和考驗,造成緊張、激烈、大起大落的氣氛和戲劇性的高潮。這類小說,其好處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點是過分強調巧合,多少喪失了一些真實感,讓人一看就是"戲",太戲劇性了,往往喪失了生活的開闊感和高瞻遠矚的距離感。有時候,過分強調情節,也會使人物在情節的安排下無所作為,使人物性格難以表現。情節"淡化"的小說,不寫那麼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懸念,而是力求寫生活本身的豐富多彩、平凡朴實,寫平凡中的意義。如孫犁的《荷花澱》,幾個農村婦女以送衣為借口,想去淀里部隊上探看丈夫,小船劃到半路,遇到鬼子兵,她們躲進荷花澱,鬼子船追上來了,男人們正埋伏在淀里,把鬼子船炸沉。作者寫打仗,只用一百來個字,卻把注意力放在白洋淀水鄉美麗自然景物和水鄉婦女的美的描寫上。情節淡化的小說,其好處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處理不好,極容易寫得鬆散乏味。嚴格說來,所謂"強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學追求,並不決定作品本身的質量。好的情節,無論"淡化"或"強化",都應作到真實、生動、寫出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會生活內容。虛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膚淺的,脫離人物實際、不能反映社會生活內容的情節,也是誰也不願意看的。
寫作短篇小說,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從特定的生活感受出發的。作者在現實生活中,被某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動了,覺得這些感觸,能夠寫成一篇短篇小說,於是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比較完整的情節。
寫作中,常見的提煉情節的方法有:
(一)依據主幹、充實血肉
作者在生活中發現某一事件,這事件比較完整,又有一定意義。作者對這樣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動,而是充分調動自己的積累,來充實、豐富這一事件。如王蒙談到《說客盈門》時,曾指出,這篇小說的故事梗概就是聽來的,"為了解僱一個工人,或是為了處分一個工人,在短短幾天內就有二百多人來當說客",作者寫作時,只把說客的人數改為199個,故事梗概並沒有作什麼改動,而是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將這個故事情節充實,豐滿,使它灌注血肉。
(二)改頭換面、更置關鍵
作者在生活中見到或聽到某個故事,覺得這故事很有意思,但某個具體環節還不夠理想,於是把這個故事稍加改動。如果戈理《外套》的創作。有一次,果戈理和一些朋友閑談,聽到一個笑話,一個窮苦的小官吏,酷愛打鳥,他節衣縮食,積蓄二百個盧布,買了一支很好的獵槍。可他第一次坐船出去打獵時,獵槍被蘆葦擋入了水裡。小官吏十分痛心,回家便病倒在床,再也爬不起,後來幸虧同僚們湊錢買了一枝獵槍送給他,才算救了他一命。果戈理後來寫《外套》,利用這個笑話,把獵槍改為外套這一生活必需品,將蘆葦把槍擋入水中改為行劫,將小官吏的命運改為一個悲劇,從而使故事情節更真實、更典型、更具思想意義。
(三)移花接木、揉和綜合
作者將聽到或見到的許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人物、事件,通過加工、改造,將它們綜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如短篇小說《賣驢》:孫三老漢誤入火葬場,這不吉祥的兆頭與他怕政策變化的疑惑一拍即合。他決定把毛驢賣掉,不想到市場後,遇到老獸醫老尚,他不但用"神鬼鞭"給孫三老漢治好了驢的病,也給孫三老漢治好了頭腦中的病,終於決定不賣驢了。據作者介紹,這個故事是兩個生活素材綜合而成的。一個是八、九年前,在閑聊中聽到一個故事,說某地一個老漢在拉腳回來的路上,因睏倦在平板車上睡著了,毛驢拉著他往回走,半路上恰遇一輛驢車拉死人去火化,拉老漢的毛驢也一路尾隨入了火葬場。老漢驚醒後十分氣惱,把毛驢暴打了一頓。當他重新收拾韁脫准備回家時,不提防被驚懼的毛驢一腳踢在前額上,當場死去,結果真的被火化了。另一個生活素材,是作者蹲點時得來的。他認識了一位老獸醫,這位老獸醫出身富農,解放前家裡養過不少騾馬。牲畜病了,他喜歡細細觀察,向懂行的人請教,然後自己摸索治療,久而久之,積累了許多醫術。解放後,他專門行醫
,以後在公社獸醫站任站長,頗有名望,性格也很開朗。他的醫術有許多獨到之處,治牲畜脫胯即是一例,他既不用針葯,也不用推拿,而是站在斜對面突然一鞭,使牲畜重心後壓,藉助本身的力量使胯骨自行復位。這兩個故事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作者將兩個故事加以改造、綜合,便形成了小說的情節。
(四)依據情感,連綴片斷
作者在生活,積累了許多生動的細節,片斷;但這些細節、片斷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系。這時,作者往往通過自己思想、感情的線索,將它聯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就是這樣寫的。從小說的局部看,一個一個片斷好像是不連貫的、分散的,但總起來看,又有著整體感。據作者介紹,他寫這篇小說時,沒有著意去編故事,而是依據情感,讓細節一個一個從心裡流出來。
(五)依據因果,環環推導
作者在生活中,獲得某個片斷、某個場面、某個細節,覺得很有意思,又覺得缺乏相對的獨立性,還不夠豐滿。於是,依據這個片斷本身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規定性,回溯、鋪墊它發展至今的過程,猜測它發展的結果。如高曉聲寫《陳奐生上城》,據他介紹,最初引起他創作動機的,是他本人住進了高級招待所看到高級招待所與農民暫時貧困的差別,住一晚就要花掉一個農民近十天的工資。他感到這太懸殊了,於是想讓一個農民到高級招待所去住一晚,讓他在沙發上、高級床上和地毯上盡情體驗一番、表演一番、比較一番。於是他決定讓"漏斗戶主"陳奐生住進去。但是,陳奐生一般情況下是進不了城的,於是作者讓他在政策開放以後進城賣油繩;賣油繩與高級招待所仍掛不起鉤來,非要一個有地位的人介紹不可,於是引出了吳書記;那麼吳書記為什麼會介紹陳奐生住高級賓館呢?這里一定有特殊原因,於是設法讓陳奐生生病;而且這場病必須來勢重,好得快,所以就安排他患重感冒。陳奐生為什麼會患重感冒呢?因為他沒有買帽子。陳奐生住進了高級招待所,吳書記又急於去開會,於是,陳奐生就能夠單純在招待所並且有充裕的時間去體驗"高級"生活了。從作者構思的過程看,採用的就是因果推導法。
(六)依據性格,推導揣測
作者心中有比較成熟的人物形象,構思中將這個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際關系和環境中,依據人物本身的性格,去推測猜想人物會怎麼做、做什麼,從而構思出作品的情節。如契訶夫的《小官員之死》,寫的是一個小官員在看戲時,不小心給前排座位上將軍的脖子上濺了點噴嚏沫,他為此膽顫心驚,一再向將軍道歉,最後竟為此事被嚇死。這篇小說的情節,就完全依據人物的性格推導出來的。換一個人物,如果是張飛或李逵,定會把將軍嚇死;換了阿Q,恐怕挨了將軍一頓呵斥後,他會在里暗罵"兒子打老子",而且尋解脫。可是,在19世紀充滿奴性的俄羅斯社會里生長出來的小官吏,他的命運,不僅是怕,賠情,而且是死。小說情節的發展,安全是人物性格發展的結果。一般說來,依據人物性格推導,與依據因果推導是有區別的。我們平時說的因果推導,指的是由原因到結果或由結果到原因的比較明顯、直接的因果鏈條,它往往是單純的、單線的,由一定原因,往往能推導出明確的結果,這裡面並不包含著很多復雜的原因與變化。而人的性格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體,始終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斗爭,往往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瞬息萬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與程序,比起單純的因果邏輯更具有人物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無論用何種方法提煉、編織情節,都應該處理好人物與情節的關系。通常的教科書,把情節定義為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其實又對又不對。倘若"事緣人起","事以顯人",情節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倘若編置情節時,見事不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趣味性、傳奇性上,也就陷入了"為情節而情節"的惡障,很難成為"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很難登大雅之堂給人以深刻的美感。因此,好的情節,應該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
二、要善於安排小說的結構
短篇小說是一種以小見大,以局部反映整體的語言藝術,它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雖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會題材,但必須反映重大的社會意義。同時,它在結構安排上,也應見出匠心,一絲不苟。

安排短篇小說的結構,總的說來,頭緒不能過繁,過程不能拉得太長,人物不能過多,鋪述不宜過詳,表達不宜和盤托出,高潮不能一個接一個。它應該凝練集中,以少顯多。否則,極易寫成壓縮的中篇。短篇小說常見的結構形態有下面幾種:
(一)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以事件的發生發展為結構線,小說的展開完全依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的發生往往表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鏈,承上起下,環環相扣,關系緊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將情節搓擰、顛倒,使讀者產生陌生感、驚奇感,但小說仍建築在一個相當完整的故事結構上。情節結構的展開一般有開頭、發展、高潮與結尾,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依據情節展開的線索,又可分為單線結構、雙線結構、三線結構。單線結構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線貫穿到底,情節單純,其間間或有轉折、曲折、升降等,但無論怎樣地變化、反復,情節線索總是單一的。雙線結構的特點是情節交叉或平行,前者如魯迅的《葯》,後者如《麥客》。《麥客》寫父子倆一同去打短工,到了不同的人家,父親在艱難的境遇中失掉自尊,偷手錶被發現,內疚而歸;兒子則被新生活攪起愛情、自由的渴望,最後就範於傳統道德。作者把兩個本來可以各自獨立的故事交互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兩個空間,兩組人物、兩組不同的人際關系和不同的情感追求,構成雙重現實內容。這種結構,減弱了作者有頭有尾講述一個故事的封閉性,使小說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具有現代人的時空感。短篇小說還有三條或三條以上情節線索的。有時候,作者將三條以上情節線索交織在一起,大故事裡套小故事,如《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有時,則將幾條情節線交織平行推進,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如王安憶的《小院瑣記》。一般說來,三條情節線索以上的結構,初學者不易把握。

情節結構是短篇小說最基本的一種結構方式,它的優點是行動、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審美習慣,但又有它的局限性:①以事件為結構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節本身的生動有趣上,處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畫。②人物性格的展開或作者感情的抒發,需要足夠的空間,但情節結構重視事件的縱向連綴,不能給人物發展在橫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盤,更不允許脫離情節規定的具體時空規定,作者必須時時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並把它推進,這樣就限制了作者創作的才華。③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將許多代情節的過場戲塞進作品,這樣的過場戲往往失去精彩,不利於人物的塑造。④情節結構將萬花筒一般十分豐富的生活提煉為一個首尾完整的生活過程,讓小說的一切因素都服從情節發展的因果鏈條,不能有絲毫的游離,這樣做,很容易損失生活的真實性、豐富性,給人以編造、失真的感覺。以上這些局限,是安排情節結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結構
有人覺得情節小說太顯編造失真了,極力迴避那種奇妙的、戲劇性情節,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態來描寫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散文似的小說。散文式的結構摒棄了那種由發端、發展而推向高潮,然後下降到解決的情節模式,它沒有常見的緊張集中的情節,也不講懸念、扣人心弦的戲劇效果,看來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斷,彷彿與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明顯地表現"起"、"承"、"轉"、"合"。它像一棵樹,枝枝椏椏向各個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間,時空關系的設置很散。但仔細體會,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很有點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如孫犁的《荷花澱》、汪曾琪的《受戒》、《大淖紀事》,日本作家志賀直哉的《到網走去》,都屬這類作品。
散文結構往往給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於它有意放棄了戲劇性的情節,有意淡化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直接的、明顯的因果關系,寫作的難度也就大一些。它放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需要寫得深、寫得美、寫得可信,寫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動聽。它雖然寫得開放、隨意,但不能失之混亂、鬆散,要有一種整體的有機性。

(三)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又稱"意識流結構"、"情緒結構"、"心態結構"、"心理分析結構",是現代小說一種新興的結構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時空關系來安排結構。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動的流程來組織材料,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閃念、內心獨白、幻覺、夢境等內心活動連綴生活片斷。在這種結構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看不到了,內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時空代替了物理時空,生活場景、片斷、細節將主要地通過人物心靈屏幕展現。而這種展現,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躍,有時間的顛倒與空間的重疊,有時空的分解與重新組合。心理結構是心理小說所採用的主要結構方式,但又不同於心理小說。心理小說以人物心理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心理結構,有的側重於人物心理表現,有的側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如王蒙的《春之聲》與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同屬心理結構,其表現的側重點就有區別。

中國當代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與西方現代派"意識流"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技巧,也是有區別的。
從整體看,他們都以人物意識流動為小說的結構框架;現實場景的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意識流動的支撐點;時序的顛倒與溶合、自由聯想情節的跳躍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識獨白等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法。但現代派作家強調人物意識流動是非邏輯的、非理性的、瞬息萬變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意識流動是閃念性的,雜亂無章,互不關聯,像散布的彩點隱隱約約地閃爍,畫面感不強,讀來晦澀難解。中國作家描寫的意識流動,常常是回憶性的,情理性的,畫面相對完整,無數心理片斷的連綴往往構成完整的情節,反映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心理結構的優點是:①以心理流程來結構作品,讓作品的一切從主人公的心靈屏幕上放映出來,摒棄了由敘述人敘事、評價、描寫、議論的手法,具有了傳統小說沒有的新質。②心理結構不受客觀時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鋪敘、交錯穿插,或放射擴展,加大了小說表現的容量。③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框架,在場面與場面之間,人物動作與動作之間,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氣氛沉悶拖泥帶水的過渡描寫,擺脫了追求故事情節表面連貫完整的某種束縛,取材靈活。有利於人物精神世界內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當充分地揭示人物心靈的真實。但心理結構的局限也是明顯的。首先,依據心理流程結構作品,極易寫得拖沓、瑣屑、冗長、晦澀,往往要讀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這類作品,人物想什麼往往很細膩,做什麼卻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內向、模糊。採用心理結構,要特別注意克服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結構
蒙太奇是從電影里學來的手法,它和情節結構有相似之處,往往有一定的情節線索,但表現情節的手法不同。它的情節,常常以畫面感很強的"分鏡頭"似的片斷,跳躍性的向前推進。片斷與片斷之間,干凈利索地省掉了過程性的交代。同時,它往往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錯地敘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生活片斷,通過一組一組"鏡頭"的組接,顯示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情節的連貫、推進。採用這種結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閃現主要情節,省略繁瑣的過程性交代,節奏明快,視覺形象感強,穿插自然,變而不亂。但要掌握這種結構,必須熟悉電影藝術才行。

(五)板塊結構
結構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情節板塊"構成。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作者描寫一個人物或景物後,往往把它放置在一邊,又去描寫另一個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統,有對相獨立的情節內容,形成了獨立的"情節板塊"。"板塊"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甚至舍棄了過渡性的語句,好像把完全不相乾的"板塊"前言不搭後語地直接組合在一起了。但讀完全篇,讀者可以由作品內在的無形的思想線索,把各個"單元"的內容聯接起來。如張石山的《互不關聯的四個故事》。這種結構也突破了由敘述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情節模式,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但處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長。寫作時要特別注意"情節板塊"之間的關系,既不要有直接的關聯,又不要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要處理好"情節板塊"的繁簡,不能把它寫成頭緒繁多的中篇。
短篇小說結構多姿多彩,學寫短篇小說,最好先從"橫斷式"和"縱向式"的情節結構入手。掌握了這兩種基本形式,就有了進一步提高的基礎。

⑶ 魯迅小說《吶喊》《彷徨》小說的結構模式

魯迅把各種不同的趨勢和傾向結合在一起。……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種更為完善的現實主義。」(1)
——斯維塔·卡基奇


魯迅在小說創作上給我們留下了思想和藝術都達到相當高度的兩本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他的小說正如他同時代的許多作家的作品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歐洲文學的強烈影響,特別是俄羅斯文學。而先生的獨到之處則在於他一向和封建主義的、官僚資本主義的鎖國政策作堅決的斗爭,他要求大家「收納新潮,脫離舊套」(2),認為「要進步或不退步,總須時時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異域」(3)。在《340328致陳煙橋》(4)的信中,他鮮明地表達了他的文化態度:「至於手法和構圖,我的意見,認為不必問西洋風和中國風,只要看觀者能否看懂,而採用其合宜者。」由此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正是從自己的民族情況出發,期待著中國文化的崛起。而他的「不必問西洋風和中國風」正顯示了他的中國文化精神。
早年的魯迅,「為著吸引世界的文化思潮,也是為著從各國的優秀作品中採取各種形式和風格」(5),他在日本曾孜孜以求文學「新聲」,介紹異域文藝思潮和流派,寫下了著名的《摩羅詩力說》等研究論文。二十年代,他提倡我國歷史上的「漢唐氣魄」(6),敢於吸收外來的文化,認為「不敢吸收外來的東西」,「這實在是沒有力量的表示」(7)。一九二七年後,他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潮,並且繼續不厭其煩地介紹西歐、日本諸國的文藝現象,對外來文化提出了著名的「拿來主義」的觀點。根據不完全統計,魯迅「一共翻譯了十四個國家將近一百位作家的兩百多種作品,總數超過兩百五十萬字」(8)。從魯迅一貫的行動來看,他不但注意吸收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學,而且很注意吸收外國一切有用的東西,或者說他把兩者有意識地置於同等的地位。



一個民族,由於其自身的條件(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形態,並形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而這種心理反過來會無條件地肯定這種文化結構的優越,有時甚至面對外來文化思潮的沖擊,仍墨守成規而無動於衷,拒外來文化於國門之外。具有「漢唐氣魄」的魯迅,卻「不必問西洋風和中國風」,提出了「拿來主義」的主張,寫下了震盪文壇的兩本小說集。在此,我想就小說《吶喊》《彷徨》的結構形態作一粗略的分析,以管窺這位文學巨匠的文化精神。
在長期的歷史行程中,中國古典小說和西洋小說在結構形態上形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格局。中國傳統小說重敘述,雖亦有描寫,但它不大段大段地鋪敘,往往比較簡練,又總是設法把描寫納入敘述的形式管道,以講故事為主要線索,串起某些段落的描寫。如果說「中國風」小說像連環畫一樣,不受時空限制,用一幅幅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畫面連綴成完全整一之圖景的話,那麼「西洋風」的小說則類似歷史或現實題材的壁畫和油畫,包含著一段故事或經歷,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常常是一幅發生在片刻間而被拉長了的生活畫面。這類西洋小說重描寫,雖也用不少筆墨來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但作品往往脫離故事情節去寫場景和心理活動,把情節的發展寓於描寫之中,情節完全受制於描寫的總體形態。對這兩種迥異的結構形態,我們應當選用哪個呢?一個作家最怕的是對形式的依戀、膜拜和因保守而形成的心理定勢,而作家本身卻時常自我感覺到這樣創作的得心應手和無比優越。在創作中不管什麼內容,只管往已有的形式管道里輸送,而不是量體裁衣,根據主題和題材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形式。通俗文學迎合了特殊層次的欣賞心理而擁有大量的讀者,所以作家便偏愛於這種固有的模式,並挖空心思地使這種模式臻於完善,而究其實,則往往是思想情感與表現形式,創作理想與審美效果顯示出一種反比例的格局。可見,這種得心應手的形式在內容所不需要的時候就成了令人討厭的東西。與此相反,那些現代派技法的獵奇者,卻總滿足不了獵奇的心理,取法必為西洋,從不因題制宜,採用更為合適,更具有表現力的方法。正當趙樹理的評書體小說日臻完善之時,有人問他今後的努力方向,他開明地說:「我對這種形式稍為熟悉……但也並不是非這樣做不可。如果這種形式與後來選定的題材不相適應,那也只好割愛。」(9)可惜他不能忍受痛割愛的痛苦,仍有保守的一面。但是對於魯迅先生來說則沒有這樣的心理定勢,「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10)使其小說不拘一格,千姿百態。
美國評論家帕士利卡·哈南曾談到魯迅的小說:「相對其他作家來說,他的每篇短篇小說在藝術技巧上都堪稱是一種冒險的事業,一種主題與形式完美結合的新鮮嘗試。」(11)確實,魯迅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以極大的影響」(12)。魯迅創作形式之多,是否意味著他的極大的隨意性呢?當然不是。「手法與構圖」,惟「其合宜者」才用。藝術技巧必須服從於生活規律,故「火中無魚,泥里無鳥也」(13)。從主題出發,從人物的性格出發,這是魯迅選擇小說結構形態的基本特色。
魯迅小說的結構形態雖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葯》《肥皂》《幸福的家庭》《明天》《離婚》《風波》和《白光》為代表,受「西洋風」的影響較大,約佔三分之二,它們在主人公一生中攝取一個獨立的鏡頭,在單一的時間、場景和事件中去展示人物的性格,描繪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沖突,從而展示了一個深刻而獨立的主題;另一類,如《故鄉》《孔乙己》《祝福》《在酒樓上》《阿Q正傳》《端午節》《孤獨者》《傷逝》等,是「中國風」的小說,不到三分之一,它們選取人物悲劇經歷中的幾個關鍵環節,組成幾個在縱向上緩慢發展的橫斷面,而橫斷面間的時間跨度較大,非一朝一夕,情節在縱向伸展的長度上和在橫向擴展上雖都很大,但從二者的比例上看來,縱向伸展較橫向擴展更大一些,亦即描寫包含於敘述的總體形態之中。

⑷ 談談小說【葯】的雙線結構及作品的主題思想。

《葯》的明線是華老栓一家,暗線是夏瑜一家。《葯》的明線為主線,主要是為了表現「群眾的愚昧」。夏瑜的英勇獻身表現了「革命者的悲哀」,這不是全文內容的重點,所以這條暗線是次線。明暗雙線交織、融合,說明因群眾的愚昧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其次,《葯》暗線中的人物夏瑜是虛寫,而《智取生辰綱》暗線中的人物晁蓋等人是實寫。革命者夏瑜在小說一直沒有出場,關於夏瑜的一切情況都是間接或側面描寫出來的。如夏瑜的英勇就義是通過華老栓到刑場買葯告訴讀者的。最後,《葯》的暗線自始至終為暗線,沒有發生變化。而《智取生辰綱》的暗線在文末轉為明線了。

最佳答案首先從作品本身來看。作品的明線也是主線,突出地描寫了群眾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華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癆病,居然讓孩子把革命者的鮮血當「葯」吃,而且對革命者這樣冷漠無情,對劊子手康大叔反倒畢恭畢敬。茶館里的一夥人對革命者宣傳革命,「感到氣憤」;對革命者挨牢頭的打,幸災樂禍;對革命者嘆息牢頭不覺悟,紛紛胡說「瘋了」。革命者被殺害,人們「潮水一般」地去看熱鬧。這些都充分說明群眾毫無覺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線突出地描寫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在獄中仍然宣傳革命,卻招來一陣毒打;在刑場被殺,只招來一幫「看客」;鮮血還被別人當「葯」吃。他的母親上墳,還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為之犧牲的革命大業。可見他是多麼寂寞,多麼悲哀。 魯迅與友人談到《葯》時說:「《葯》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孫伏園《魯迅先生二三事·〈葯〉》) 魯迅先生自己的說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實際,又符合當時他的思想,是對《葯》的主題的精當的概括。《葯》的題目含義深刻。主要包含以下三層意思: 1.全文以華老栓買葯為兒子治病為故事的開頭,題中的「葯」即蘸著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 2.這篇文章是魯迅寫給麻木不仁的人民群眾的一帖葯,意在拯救他們的靈魂,醫治他們的精神。 3.文章同樣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葯,指出革命不能脫離群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葯》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明線是華老栓一家,暗線是夏瑜一家。明線:一個秋天的後半夜,華老栓到刑場買「葯」—→當天早上,小栓在茶館吃「葯」—→當天上午,茶客在華家茶館談「葯」—→第二年清明,華大媽為小栓上墳。暗線:夏瑜在刑場就義—→夏瑜的血在茶館被吃—→茶客在茶館談夏瑜—→夏四奶奶上墳。 明線是主線,突出群眾的愚昧麻木;暗線是次線,揭示革命者的悲哀。兩條線從並行到融合,突出因群眾的冷漠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 對《葯》的線索也有不同意見。有人說「暗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葯》的主線,夏瑜的主人公的地位是「擺好了的,確定了的」。也有人說,《葯》描寫了「兩個主人公」,又有人說《葯》「是一篇沒有主人公的小說」,明暗兩條線也就沒有主次之分了。 57

⑸ 小說情節發展是雙線結構。這兩條線(明線和暗線)怎麼找。

一般小說都是有的,明線一般就事論事,暗線喻深層含意。如小說《飄》的明線是郝思嘉(也有譯作斯佳麗)和生活、愛情故事,暗線則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況。

⑹ 小說常見的結構有哪些類型

(一)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以事件的發生發展為結構線,免費小說的展開完全依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的發生往往表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鏈,承上起下,環環相扣,關系緊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將情節搓擰、顛倒,使讀者產生陌生感、驚奇感,但小說仍建築在一個相當完整的故事結構上。情節結構的展開一般有開頭、發展、高潮與結尾,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依據情節展開的線索,又可分為單線結構、雙線結構、三線結構。單線結構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線貫穿到底,情節單純,其間間或有轉折、曲折、升降等,但無論怎樣地變化、反復,情節線索總是單一的。雙線結構的特點是情節交叉或平行,一般說來,三條情節線索以上的結構,初學者不易把握。
情節結構是短篇小說最基本的一種結構方式,它的優點是行動、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審美習慣,但又有它的局限性:
①以事件為結構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節本身的生動有趣上,處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畫。
②人物性格的展開或作者感情的抒發,需要足夠的空間,但情節結構重視事件的縱向連綴,不能給人物發展在橫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盤,更不允許脫離情節規定的具體時空規定,作者必須時時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並把它推進,這樣就限制了作者創作的才華。
③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將許多代情節的過場戲塞進作品,這樣的過場戲往往失去精彩,不利於人物的塑造。
④情節結構將萬花筒一般十分豐富的生活提煉為一個首尾完整的生活過程,讓小說的一切因素都服從情節發展的因果鏈條,不能有絲毫的游離,這樣做,很容易損失生活的真實性、豐富性,給人以編造、失真的感覺。以上這些局限,是安排情節結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結構
有人覺得情節網路文學小說太顯編造失真了,極力迴避那種奇妙的、戲劇性情節,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態來描寫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散文似的小說。散文式的結構摒棄了那種由發端、發展而推向 高潮,然後下降到解決的情節模式,它沒有常見的緊張集中的情節,也不講懸念、扣人心弦的戲劇效果,看來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斷,彷彿與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明顯地表現'起'、'承'、'轉'、'合'。它像一棵樹,枝枝椏椏向各個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間,時空關系的設置很散。但仔細體會,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很有點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結構往往給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於它有意放棄了戲劇性的情節,有意淡化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直接的、明顯的因果關系,寫作的難度也就大一些。它放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需要寫得深、寫得美、寫得可信,寫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動聽。它雖然寫得開放、隨意,但不能失之混亂、鬆散,要有一種整體的有機性。
(三)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又稱'意識流結構'、'情緒結構'、'心態結構'、'心理分析結構',是現代小說一種新興的結構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時空關系來安排結構。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動的流程來組織材料,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閃念、內心獨白、幻覺、夢境等內心活動連綴生活片斷。在這種結構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看不到了,內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時空代替了物理時空,生活場景、片斷、細節將主要地通過人物心靈屏幕展現。而這種展現,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躍,有時間的顛倒與空間的重疊,有時空的分解與重新組合。心理結構是心理小說所採用的主要結構方式,但又不同於心理小說。心理小說以人物心理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心理結構,有的側重於人物心理表現,有的側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
中國當代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與西方現代派'意識流'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技巧,也是有區別的。
從整體看,他們都以人物意識流動為小說的結構框架;現實場景的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意識流動的支撐點;時序的顛倒與溶合、自由聯想情節的跳躍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識獨白等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法。但現代派作家強調人物意識流動是非邏輯的、非理性的、瞬息萬變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意識流動是閃念性的,雜亂無章,互不關聯,像散布的彩點隱隱約約地閃爍,畫面感不強,讀來晦澀難解。中國作家描寫的意識流動,常常是回憶性的,情理性的,畫面相對完整,無數心理片斷的連綴往往構成完整的情節,反映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心理結構的優點是:
①以心理流程來結構作品,讓作品的一切從主人公的心靈屏幕上放映出來,摒棄了由敘述人敘事、評價、描寫、議論的手法,具有了傳統小說沒有的新質。
②心理結構不受客觀時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鋪敘、交錯穿插,或放射擴展,加大了小說表現的容量。
③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框架,在場面與場面之間,人物動作與動作之間,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氣氛沉悶拖泥帶水的過渡描寫,擺脫了追求故事情節表面連貫完整的某種束縛,取材靈活。有利於人物精神世界內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當充分地揭示人物心靈的真實。但心理結構的局限也是明顯的。
首先,依據心理流程結構作品,極易寫得拖沓、瑣屑、冗長、晦澀,往往要讀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這類作品,人物想什麼往往很細膩,做什麼卻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內向、模糊。採用心理結構,要特別注意克服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結構
小說閱讀網小編提醒蒙太奇是從電影里學來的手法,它和情節結構有相似之處,往往有一定的情節線索,但表現情節的手法不同。它的情節,常常以畫面感很強的'分鏡頭'似的片斷,跳躍性的向前推進。片斷與片斷之間,干凈利索地省掉了過程性的交代。同時,它往往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錯地敘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生活片斷,通過一組一組'鏡頭'的組接,顯示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情節的連貫、推進。採用這種結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閃現主要情節,省略繁瑣的過程交代,節奏明快,視覺形象感強,穿插自然,變而不亂。但要掌握這種結構,必須熟悉電影藝術才行。
(五)板塊結構
結構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情節板塊'構成。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作者描寫一個人物或景物後,往往把它放置在一邊,又去描寫另一個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統,有對相獨立的情節內容,形成了獨立的'情節板塊'。'板塊'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甚至舍棄了過渡性的語句,好像把完全不相乾的'板塊'前言不搭後語地直接組合在一起了。但讀完全篇,讀者可以由作品內在的無形的思想線索,把各個'單元'的內容聯接起來。如張石山的小說寫作《互不關聯的四個故事》。這種結構也突破了由敘述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情節模式,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但處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長。寫作時要特別注意'情節板塊'之間的關系,既不要有直接的關聯,又不要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要處理好'情節板塊'的繁簡,不能把它寫成頭緒繁多的中篇。
長篇小說結構多姿多彩,學寫長篇小說,最好先從'橫斷式'和'縱向式'的情節結構入手。掌握了這兩種基本形式,就有了進一步提高的基礎。藝術感染力、吸引讀者。

⑺ 對趙樹理《登記》的賞析

《登記》是趙樹理建國後寫得最精彩、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之一。發表於1950年。是為了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趕寫的一篇評書體短篇小說。

反映的是解放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矛盾,它的主人公爭取婚姻自由的主要阻力,不是來自混進村政權的惡霸勢力,而是幾千年來把婦女看作男子附屬品的封建傳統思想。

描寫的是一個全新的解放了的農村,新政權頒布的婚姻法保護著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艾艾與小晚的戀愛,獲得了美滿的結局。

作品通過敘述艾艾和她的母親「小飛娥」兩代人愛情、婚姻的經歷,揭露了封建習俗、傳統的婚姻道德對農民人格、心理、愛情、家庭生活的束縛;批判了農村包辦婚姻封建思想的危害。

同時,也通過描寫基層幹部王助理員的不良行為,尖銳地揭露了建國初期某些幹部身上以權謀私的不正之風。因此,這是一篇極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反封建的色彩更為濃厚。

作者特別關注了新的社會條件下的反封建任務,較早地觸及了農村新的現實矛盾,揭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性和曲折性。

(7)短篇小說雙線結構擴展閱讀:

《登記》作者簡介: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葯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

⑻ 談談小說葯的雙線結構及作品的主題思想『

《葯》的明線是華老栓一家,暗線是夏瑜一家。《葯》的明線為主線,主要是為了表現「群眾的愚昧」。夏瑜的英勇獻身表現了「革命者的悲哀」,這不是全文內容的重點,所以這條暗線是次線。明暗雙線交織、融合,說明因群眾的愚昧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其次,《葯》暗線中的人物夏瑜是虛寫,而《智取生辰綱》暗線中的人物晁蓋等人是實寫。革命者夏瑜在小說一直沒有出場,關於夏瑜的一切情況都是間接或側面描寫出來的。如夏瑜的英勇就義

⑼ 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的雙線結構是怎樣的

1、一條線索是「花」
2、二條線索是畢業典禮。
作用是雙線並行,映映生輝,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生動,具體。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一篇小說,是《城南舊事》的最後一章。小說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間的北平。小說主要講述了父親與孩子的故事,體現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崇敬之情。作者以參加小學畢業典禮為主線,以夾竹桃花為副線,雙線穿插,通過寫主人公的爸爸對她嚴中有愛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時她的人生體驗,表現了父愛的偉大,抒發了對父親的深切感激,崇敬和懷念。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雙線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裡面有總裁的小說 瀏覽:192
小說吸血鬼校園排行榜 瀏覽:400
77小說網醫 瀏覽:332
小說鴨霸頭在線閱讀 瀏覽:825
美女玉足的免費小說 瀏覽:54
7年未寫完的玄幻小說 瀏覽:573
薔薇妖嬈類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701
男主角是邪修重生的小說全集 瀏覽:474
小說主人公蘇文 瀏覽:731
重生之悠然田居完結小說 瀏覽:878
校園小說男主佔有欲很強 瀏覽:470
大神總想掰彎我腐爺小說全文txt 瀏覽:361
新人小說寫多少年才能有作為 瀏覽:863
絕世殺手在都市小說百度 瀏覽:702
風水大宗師小說完結了嗎 瀏覽:243
主角冷漠強大專一的都市小說 瀏覽:233
都市神醫的小說廣告 瀏覽:637
國外的小說也不許寫地名嗎 瀏覽:205
耳雅有聲小說 瀏覽:989
親愛的方糖先生小說好看嗎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