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老舍有聲小說全集

老舍有聲小說全集

發布時間:2022-07-30 00:54:29

⑴ 老舍被譽為什麼代表作品有那些

【著作書目】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當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代表作之一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兒》(短篇小說集)l948,晨光 代表作之一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代表作之一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代表作之一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代表作之一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遺著,未完)
《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 代表作之一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經典作品選》2002,當代世界
《草原》 小學語文課本
《第一堂課 》1983年,文集
《貓》未知 小學語文課本

⑵ 《有聲電影》出自老舍的哪部作品

《有聲電影》是老舍的一篇短篇小說。
這篇小說呈現了老舍先生作品的突出特點:一是用犀利睿智的目光觀察世界,談社會、談人物往往有所喻指,有獨特而深刻的社會映射,令人深思;二是筆觸幽默,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不同於趙樹理的農民式幽默,也不同於錢鍾書的文人式幽默.老舍不願意聲色俱厲地教訓人,總是喜歡旁敲側擊,在生動形象的逼真描寫中,給人以歡笑,又引人深思,甚至令人臉紅.

⑶ 求老舍的《正紅旗下》有聲小說,最好不要網址,直接發可以在手機上聽的格式

你直接下一個愛聽txt聽書,所以本地的txt小說都可以聽啊。

⑷ 老舍資料,急急急!

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歲,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滿族正紅旗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它筆名還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
老舍一生勤奮筆耕,創作甚豐。20世紀30年代就成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集《趕集》等。其《駱駝祥子》問世後蜚聲文壇,寫了在底層生活者的悲慘生活,標志著老舍現實主義風格的形成,達到了他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曾先後被譯成十幾種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長篇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貧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藝作品集《三四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正紅旗下》,長篇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散文雜文集《福星集》,劇本《龍須溝》、《茶館》等。老舍文學創作歷時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人物性格鮮明,細節刻畫真實。能純熟地駕馭語言,善於准確地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以諷刺幽默和詼諧輕松的風格,贏得了人民的喜愛,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編 回國不久,老舍開始寫作短篇小說,作品大多收入《趕集》(1934)、《櫻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幾篇,留有"隨便寫笑話"(《我怎樣寫短篇小說》)的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嚴肅、富有社會意義的篇章。他為林語堂主編的《論語》撰寫幽默詩文,是該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報?自由談》上發表雜文。這些詩文,以輕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對於日本侵略陰謀下祖國命運的關切和焦慮,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從1935年起,還著文回顧總結自己的創作經歷,後來將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車》(1937)一書。30年代中期,老舍寫了大量多種體裁的作品,風格也日趨成熟。這些作品發表在不同傾向的報刊上,他成為文壇上一位活躍的作家。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風》上連載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小說敘述了一名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希望以個人的奮斗改變自己卑賤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幾經掙扎,得到的卻是失敗和打擊。隨著幻想的破滅,他對於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喪失殆盡。作家以嚴峻的現實主義方法,寫出了他從自重自信到自甘墮落,也就是他為生活所毀滅的過程——祥子個人的不幸命運,是個意義深廣的社會悲劇。小說突出地表現了作家對於城市貧民的真摯同情和深刻理解,成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駱駝祥子》是3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現代中國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譯成英文以後,也贏得了外國讀者的喜愛。
抗日戰爭把老舍卷進了時代的漩渦。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齊魯大學任教的老舍,在濟南行將淪陷的前夕,隻身奔赴武漢。1938年 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管協會的日常事務,成為這個團體實際上的主要負責人。1939年6月,他參加全國慰勞總會北路慰問團,慰問抗戰軍民。近半年之中,行程兩萬余里,歷經川、鄂、豫、陝、寧、青、甘、綏八省,包括延安和陝甘寧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都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生活。過去由於與革命力量革命運動有些隔膜,產生過誤解,這時通過接觸和共同工作,增進了了解,他的政治態度明顯地激進起來。1944年,茅盾曾經指出:"如果沒有老舍先生的任勞任怨,這一件大事——抗戰的文藝家的大團結,恐怕不能那樣順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艱難困苦地支撐到今天了。"(《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為了在文藝界貫徹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排除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干擾,為了保障作家的正當權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戰後期,他又投身日漸高漲的民主運動之中。1944年 4月,重慶等地的各界人士舉行老舍創作生活20周年的紀念活動,從不同的方面對他作出了高度評價。老舍不再是一個單純埋頭寫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藝界的組織者和社會活動家,成了抗日和爭取民主的戰士。抗戰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動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以上變化也鮮明地反映在他的創作中。戰爭一爆發,他立刻放棄已經寫了幾萬字的兩部長篇小說,而成為通俗文藝最熱心的鼓吹者和實踐者。他先後在濟南、武漢、重慶等地,與演唱曲藝的藝人討論編寫抗戰鼓詞的問題,自己也利用各種舊形式寫了不少宣傳抗戰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劇、鼓詞、相聲、數來寶、墜子等,供藝人演出。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藝界關於"民族形式"的討論中,他寫作了"新舊相融"(《我怎樣寫〈劍北篇〉》)的長詩《劍北篇》(1940~1942,未完)。隨後,又開始創作話劇,或者個人編寫或者與別人合作,連續寫了《殘霧》(1939)、《國家至上》(1940)等十幾個劇本:有的號召民族團結,有的歌頌愛國將領,有的揭露"大後方"的霉爛墮落,抗戰救國是這些作品的共同主題。他後來總結說:"我不明白舞台的訣竅,所以總耍不來那些戲劇的花樣","我老是以小說的方法去述說"(《閑話我的七個話劇》),這些劇本在話劇藝術上確實存在明顯的弱點。但通過這些努力,為他50年代的劇作作了很好的准備。1944年初,老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全書分《惶惑》、《偷生》、《飢荒》三部,共百萬言,描寫北平淪陷後各階層人民的苦難和抗爭。老舍熟悉故都卻缺少這段生活的體驗。剛從北平來到重慶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敵偽統治下故鄉人民的苦難和抗爭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陷。雖然書中抗日斗爭的線索仍然顯得有些單薄和比較模糊,但以濃烈的油彩塗抹出在民族存亡關頭這座古老城市的眾生相,細致刻畫了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中下層居民的內心沖突和由此萌發的覺醒,蘊含著對於他們的鞭撻和期待,在他關於北京市民的眾多描繪中增添了不少豐富多彩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畫幅。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 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老舍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後,繼續旅居美國,寫完《四世同堂》,創作了另一部長篇《鼓書藝人》,還協助別人將這兩部小說譯成英文。《鼓書藝人》敘述的是抗戰風暴中舊式藝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現了革命者的真實形象,呼喚新中國的到來。1949年10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3日,老舍即啟程回國,途經日本、菲律賓等地,於12月 9日抵達天津。"離開華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與河岸上的黃土地,我的淚就不能不在眼中轉了"(《從三藩市到天津》)。這個出生於北京、一向以描繪北京著稱的作家,從1924年離家以後,一直到這時,才在自己熱愛的故鄉重新定居下來。
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氣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創作熱情。1950年 1月,回國不到一個月,就發表了第一篇歌頌新中國的作品——大鼓書《過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熱誠,從事傳統藝術的改革,包括改造舊式藝人的工作。話劇《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後的藝人經歷為題材,前半部分內容與《鼓書藝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後,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劇本取材於解放初期,百廢待興,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貧民窟生活條件的真實事跡。老舍把對於北京和城市貧民的熟悉和熱愛,同對於他們獲得新生的興奮和喜悅結合在一起,寫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這是獻給新北京新中國的一曲頌歌。一個來自舊中國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時間里,寫出這樣一部歌頌新中國的優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贊嘆,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從50年代初起,老舍陸續擔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理事長(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和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兼管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注意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輔導;多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先後訪問過朝鮮、蘇聯、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國家。他以較之抗戰時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他也更加勤奮地寫作,不斷有新作問世。正如他說的,"我注視著社會,時刻想叫我的筆追上眼前的奔流"(《十年筆墨》),他努力了解、體驗新的生活,並且反映在作品中。自然,並不是每個嘗試都取得成功。象描寫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斗業績的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1954),歌頌建築工人勞動競賽的話劇《青年突擊隊》(1955)等,由於生活實感不足而缺少藝術力量。寫得好的,是表現北京市民生活悲歡離合的作品,如話劇《女店員》(1958)、《全家福》(1959)等。它們都可以看作是《龍須溝》的續編:描繪了古老的北京和經受過苦難的、守舊的市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作家熟悉這些人物及其變化,他含著淚與笑,通過解放前後的對比,寫出了歷史的躍進,使人在歡笑之中悟出一點生活的真諦。話劇《西望長安》(1956),根據震動全國的李萬銘案件寫成。李萬銘能夠到處招搖撞騙,暴露出某些幹部嚴重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劇作對此作了揭露和嘲諷。如何寫好新社會的諷刺作品,是個議論不少、實踐不多的課題。以幽默諷刺著稱的老舍的這個嘗試,也就分外引人注目。
在後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是話劇《茶館》(1957)和小說《正紅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館作為舞台,利用"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特點,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踞時期和國民黨政府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前後半個世紀。上場人物60多個,全劇沒有中心的故事線索,各幕之間缺少前後呼應的情節聯系,卻能結構嚴密,一氣呵成,再現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並且通過舊中國的日趨衰微,窮途末路,揭示出必須尋找別的出路的真理。後者帶有自傳的性質,卻寫出了大清帝國行將滅亡時五光十色的社會風貌,特別是作為清朝統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會在大動盪中的分化和沒落。兩部作品都充分發揮了老舍作為北京風俗世態畫家的特長。《正紅旗下》涉筆成趣,再次顯示出幽默的風格,嬉笑怒罵,都能耐人咀嚼,說明他的幽默變得深沉和含蓄了。它們描寫的雖然都是舊中國,《茶館》還有濃厚的悲劇意味,卻都跳躍著時代的脈搏,顯示出人民的力量和歷史前進的趨勢,具有一種內在的歷史樂觀主義精神。這標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又有了重要發展。《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台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見彩圖老舍劇作《茶館》劇照(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
30年代中期是老舍創作的第一個高峰,50至60年代是第二個高峰,作品眾多,思想上藝術上也都有新的進展。20、30年代開始寫作的作家,到了50、60年代依然保持旺盛的藝術創造力,並且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的,老舍是突出的一個。唯其如此,1966年8月24日,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幸去世,格外令人感到惋惜。
文學業績 老舍先以長篇小說著稱。當他開始創作時,新文學作家中還很少有人撰寫長篇,他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最早的作者之一,為開拓這種體裁作出了貢獻。後來,他又以劇作聞名,作品數量眾多,而且成為50、60年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說為數不多,卻也不乏綽約多姿、意味深長的優秀之作,如《斷魂槍》、《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寫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藝術構思的精緻和題材的寬廣方面,往往勝過長篇作品。他寫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機智的散文小品,還有一些新舊體詩歌。老舍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說,還有童話、寓言體作品。在戲劇創作中,除了話劇,另有兒童劇、童話劇、歌劇、話劇歌舞混合劇等。和"五四"以後的絕大部分作家不同,他還利用多種傳統形式,寫下了大量體裁各異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傳統劇種之間移植改編的戲曲。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
這除了作家的勤奮和善於同時從中國傳統的和外國的文學汲取營養以外,還有思想上藝術上更為深刻的原因。抗戰爆發時,老舍已經是著名的小說家了,鑒於迫切需要以人民群眾理解和喜愛的文藝形式進行抗戰鼓動,他中斷小說創作,全力探索通俗文藝的利用改造,並且身體力行地"大膽去試驗(通俗)文藝的多種體裁"(《三年寫作自述》)。隨後,又出於"抗戰需要戲劇,戲劇必須抗戰"的考慮(《抗戰戲劇的發展與困難》),轉向戲劇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自己又剛剛回國,寫作《龍須溝》時,他深知從舊中國的批判者到新中國的歌頌者,意味著多麼艱巨的變化:"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須溝》是個最大的冒險";"我的感激政府的熱誠使我敢去冒險"(《〈龍須溝〉寫作經過》)。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回答了時代提出的嶄新課題。在他取得話劇創作的成功以後,仍然繼續進行"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向強調時間、地點、人物線索和情節都需要高度集中的傳統的戲劇規律挑戰,寫出了別具一格、被人稱為"畫卷戲"的《茶館》。在老捨身上,"不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政治熱情,而且也表現了同樣可寶貴的藝術家的真正的勇氣"(周揚《從〈龍須溝〉學習什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也使他永不滿足已經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能夠不斷取得重要的進展和突破。
老舍開始創作時,抱有"不管是誰與什麼吧,反正要寫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樣寫<趙子曰>》)的態度。他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幽默諷刺的筆調。他是現代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還有"幽默大師"、"笑匠"之稱。他的早期作品中夾雜一些純粹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義的穿插。他那"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的性格,使他的諷刺,缺乏魯迅的冷峻和鋒利,更多一些溫情和輕松,由此形成他的獨特的幽默風格。從30年代中期起隨著對於國家的災難和生活的嚴酷有了更多的體驗,老舍的筆調變得激憤嚴肅起來,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調,為人稱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絕大多數作品中,仍然經常出現機智俏皮的語言,將嬉笑怒罵融合在一起的筆墨,使人發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時還會催人淚下,或者發人深思。後期作品中,作家讓不少人物笑著向昨天告別。所有這些,都具有一種內在的妙趣——升華了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傑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來整個新文學的基本主題。但除了特定時期(比如五卅運動期間,"九?一八"事變以後、抗日戰爭時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創作中,反帝的主題和內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則常有明顯表現。他的第一篇習作《小鈴兒》,通過小學生帶有稚氣的行動,表達了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民族意識。茅盾從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對於祖國的摯愛和熱望"(《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這以後,老舍寫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作品,還有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的作品。他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為虎作倀的洋奴漢□。寫於60年代初的話劇《神拳》(又名《義和團》),再現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軍的壯烈情景。後期作品強烈地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自立自強於世界的喜悅和自豪。對於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使他的愛國主義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光彩,達到新的思想高度。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熾熱的愛國主義,是老舍的高貴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寶貴的精神遺產。
"五四"以後的新文學作家,廢棄了封建士大夫筆下的文言,也沒有採用話本小說、戲曲說白中的近代白話,而是從現代口語中創造便於反映現代生活、表達現代人心理活動的現代白話,作為新的文學語言——老舍對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績。他是北京人,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更重要的是努力從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中汲取和提煉文學語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湊合過於歐化的學生腔的毛病;講究提煉,能夠脫離粗糙的自然形態,克服照搬濫用方言土語的弱點。他所使用的是一種真正藝術化了的活的語言。老舍的小說和散文,都可以琅琅上口,話劇的對白,更是活潑傳神;作品中許多人物的語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點。他很好地解決了語文脫節的問題。在語言的准確生動,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性方面,在創造新的文學語言方面,他在現代作家中,是十分突出的。老舍認為作家的風格首先體現在語言上,他的語言的確成為表現藝術風格的重要手段。連他的理論文章的語言都是很有個性特徵的。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還超出了文學創作的范圍。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張以他的作品作為"宣傳純正國語的教本"(《老舍致趙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現代漢語教科書中經常引用的範例。
老舍的創作,帶有英國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的、主要是流行於民間的文藝更有深切的聯系。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從形式到內容都能夠雅俗共賞。因此較早地突破了新文學只在學生和知識青年中間流傳的狹小圈子,為廣泛的讀者所喜愛。後來又以真實生動地描繪了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再加上規范的現代漢語,而受到國外的重視。這些,都擴大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他取材於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嫻熟地運用"京味"十足的文學語言等特點,受到一些後起者的仿效。
著作的出版和版本 老舍是位多產作家,一生寫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數達700萬至800萬。除了前面提到的,生前出版的作品主要還有長篇小說《文博士》(又名《選民》,1936~1937)、《火葬》(1943~1944),短篇小說集《火車集》(1939)、《貧血集》(1944)等;戲劇《張自忠》(1941)、《面子問題》(1941)、《大地龍蛇》(1942)、 《歸去來兮》(1942)、 《誰先到了重慶》(1942)、《柳樹井》(曲劇,1952)、《春華秋實》(1953)、《十五貫》(根據十五貫傳奇改編的京劇,1956)、《紅大院》(1958)等;雜文和文藝短論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從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選的和別人編選的選集多種,主要收錄短篇、中篇小說和劇作。他翻譯的蕭伯納的劇作《蘋果車》,收入《蕭伯納戲劇集》(1956)。
老捨生前沒有隨時將作品結集出版。散佚的篇章為數較多。30、40年代,出現過不少未經作家本人同意的盜版書,內中錯誤頗多,間或夾雜別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對有些作品(如《駱駝祥子》、《離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從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陸續出版了《老舍詩選》(1980)、《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老舍論創作》(1980)、《老舍論劇》(1981)、《老舍曲藝文選》(1982)以及《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見於報刊的篇什。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80年開始編輯出版的《老舍文集》,收錄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學著述,按文學體裁分類和寫作年代編次,並且根據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簡單的注釋,是迄今為止老舍著作比較完整准確的匯編。
關於老舍及其作品的評論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30年代中期起逐漸增多,到了50至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問世,都立即引起評論界的廣泛討論。李長之、朱自清、王淑明、趙少侯、葉聖陶、巴人、常風、許傑、以群、田仲濟、吳組緗、周揚、焦菊隱、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張庚、鳳子等人,都先後寫過評論。從70年代末期開始,報刊發表許多回憶老舍的文章,系統全面的研究也日益開展,除了繼續分析評價老舍的代表作品,對於他的創作道路、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別作了綜合的探討。
國外關於老舍作品的翻譯出版和研究,都較活躍。日本的伊藤敬一、法國的保爾、巴迪、波蘭的日比格涅夫、斯烏普斯基、美國的蘭比爾、沃勒等,都寫有老舍研究的論文或著作。

⑸ 求老舍的生平簡介和主要作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主要作品:

1、《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現代文學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2、《櫻海集》裡面的短篇小說大部分虛構故事,有湊字之拼,但仍能從容應付當時對短篇小說很不客氣的文壇,實也是了不起之作。

3、《月牙集》是老舍先生的自選集,由老舍先生作於1935-1944年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一個病態社會,病態社會造出許多病態的人和事,罪惡的舊社會不讓人們有出路,引起人們的深思。

4、《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

5、《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5)老舍有聲小說全集擴展閱讀:

老舍的一生: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在中國現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個能夠身體力行地將文學與曲藝進行結合,長時間地關注曲藝發展,並且在新中國成立後親自參與了曲藝,尤其是主要曲種(相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作家。

⑹ 老舍的資料

老舍(l899.2.3—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著作書目: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
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樣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
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
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選》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
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選》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選》
1984,百花
老舍(1899.2.3.——1966.8.24)
老舍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老舍是滿族正紅旗人。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西城小楊家胡同一個困苦的貧民家庭,老舍的父親是一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舍在大雜院里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生活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於市井巷裡的傳統藝術(如曲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啟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並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1906年,在別人的資助下,老舍進私塾讀書;三年後,轉入新式學堂。1913年,考入學雜膳宿費用都由國家供給的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老舍以優異成績在北京師范學校畢業,畢業後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並兼任國民學校校長。當「五四」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呼聲,把他從「兢兢業業地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條中驚醒(《「五四」給了我什麼》),他作出了新的抉擇。1922年9月,老舍辭去所有職務,到以開明新派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在那裡寫下了第一篇新文學習作《小鈴兒》。「五四」推動他進一步掙脫了封建的、世俗的羈絆,去尋求一種比他已經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捨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語講師。多彩的世界和濃烈的鄉思,將他拉入文學的天堂。他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業余開始小說創作。寫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老舍在文學事業中找到了值得為之獻身的工作和充實的生活。他的創作從一開始就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點,並且從語言、筆調到內容、主題,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1929年夏,老舍取道法、德、意、新加坡等國回國。次年7月,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1934年,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課余繼續長篇小說的創作。《貓城記》(1932)、《離婚》(1933)、《牛天賜傳》(1934)、《月牙兒》(1935)、《駱駝祥子》(1936)、《我這一輩子》(1937),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特別是小說《駱駝祥子》突出地表現了作家對於城市貧民的真摯同情和深刻理解,成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駱駝祥子》是3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現代中國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譯成英文以後,也贏得了外國讀者的喜愛。

抗日戰爭爆發後,老舍隻身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管協會的日常事務。在創作上,以抗戰救國為主題,寫了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有話劇《殘霧》,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1939年6月,他參加全國慰勞總會北路慰問團,慰問抗戰軍民。近半年之中,行程兩萬余里,歷經川、鄂、豫、陝、寧、青、甘、綏八省,包括延安和陝甘寧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都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生活,他的政治態度明顯地激進起來。抗戰後期,他又投身日漸高漲的民主運動之中。以上變化也鮮明地反映在他的創作中。他先後在濟南、武漢、重慶等地,與演唱曲藝的藝人討論編寫抗戰鼓詞的問題,自己也利用各種舊形式寫了不少宣傳抗戰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劇、鼓詞、相聲、數來寶、墜子、話劇等,供藝人演出。1944年初,老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以濃烈的油彩塗抹出在民族存亡關頭這座古老城市的眾生相,細致刻畫了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中下層居民的內心沖突和由此萌發的覺醒,蘊含著對於他們的鞭撻和期待,在他關於北京市民的眾多描繪中增添了不少豐富多彩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畫幅。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老舍赴美講學。期滿後旅居美國從事創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3日,老舍立即啟程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他以巨大的熱誠,參加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從事傳統藝術的改革、注意對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和輔導,同時創作了《茶館》、《龍須溝》等著名話劇。1951年,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一個來自舊中國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時間里,寫出這樣一部歌頌新中國的優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贊嘆,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他努力了解、體驗新的生活,反映在作品中,寫出歷史的躍進。

在後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是話劇《茶館》(1957)和小說《正紅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館作為舞台,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據時期和國民黨政府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結構嚴密,一氣呵成,再現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雖有濃厚的悲劇意味,卻都跳躍著時代的脈搏,顯示出人民的力量和歷史前進的趨勢,具有一種內在的歷史樂觀主義精神。這標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又有了重要發展。《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台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 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在老捨身上,「不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政治熱情,而且也表現了同樣可寶貴的藝術家的真正的勇氣」(周揚《從〈龍須溝〉學習什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也使他永不滿足已經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能夠不斷取得重要的進展和突破。

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傑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他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這樣一個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的迫害,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凌辱而含冤棄世。

作品介紹:

老舍戲劇集

《殘霧》 《張自忠》《面子問題》 《神拳》《荷珠配》 《 歸去來兮》 《秦氏三兄弟》 《方珍珠》 《龍須溝》 《春華秋實》 《茶館》 《女店員》 《大地龍蛇》 《柳樹井》 《青霞丹雪 》《青蛙騎手》 《全家福》 《西望長安》 《誰先到了重慶》。

老舍長篇小說集

《蛻》 《老張的哲學》 《 鼓書藝人》 《 文博士》《 火葬》 《無名高地有了名 》《小坡的生日 》《正紅旗下》 《牛天賜傳》 《趙子曰》 《二馬》《 離婚》 《駱駝祥子》《 貓城記》

老舍短篇小說集

《趕集》 《熱包子》 《愛的小鬼》 《同 盟》 《大悲寺外》 《馬褲先生》 《開市大吉》《歪毛兒》 《柳家大院》 《抱 孫》 《黑白李》 《眼 鏡》 《鐵牛和病鴨》 《也是三角》 《蛤藻集》 《上任》 《犧牲》 《柳屯的》 《末一塊錢》 《老年的浪漫》 《毛毛蟲》 《善人》 《鄰居們》 《月牙兒》 《陽光》 《櫻海集》 《老字型大小》 《斷魂槍》《聽來的故事》 《新時代的舊悲劇》 《且說屋裡》 《新韓穆烈德》 《哀 啟》 《火車集》 《「火」車》 《東西》 《人同此心》 《殺 狗》 《我這一輩子》 《一封家信》 《一塊豬肝》 《浴奴》 《貧血集》 《八太爺》 《不成問題的問題》 《小木頭人》(童話) 《一筒炮台煙》 《集外》 《不說謊的人》 《創造病》 《敵與友》 《電話》 《狗之晨》 《記懶人》 《民主世界》 《牛老爺的痰盂》 《 沈二哥加了薪水》 《生滅》 《小鈴兒》《新愛彌耳》 《裕興池裡》 《抓葯》。

老舍曲藝作品

《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 《她記得》《抗戰民歌二首》《空城計》 《控訴摟包的》-大鼓書詞 《禮物》《戀歌》《流離》《亂形容》《說明白話》《覃本秀自述》《痰迷新格》《童謠二則》 《微笑》《為和平而戰》《為小朋友們作歌》《維生素》 《小相聲一則》《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詩》《雪中行軍》《音樂的生活》《英雄贊《元旦銘》《慈母》《打刀曲》《讀書》《二期抗戰》《附錄-致友人函》《歌唱偉大的黨》《歌聲》《鬼曲》《國葬》《過新年》《海外新聲》 《和平解放西藏》《紅售貨員》《紅葉》《鴻興飯館紅旗飄》 《八九十枝花》《保民殺寇》《保我河山》《壁報詩》《別迷信》《長期抵抗》《陳各莊上養豬多》《 成渝路上》《蒙古青年進行曲》《女兒經》 《陪都贊》《 青年》《 青年突擊隊員》《 清明》 《日本撤兵了》《 掃盪五氣》 《山高擋不住太陽》《 神仙辭職》 《生產就業》《柿子豐收》《蜀江船歌》《雙反》 《札蘭屯的夏天》《戰》《丈夫去當兵》《致富神咒 》《中秋月餅》 《祝賀北京解放十年》《祝賀兒童節1》《祝賀兒童節2》 《作詩》。
(1899年~1966年),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予,字舍予,滿族人。老捨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當過中小學教員。"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講學,並進行文學創作。1930年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1946年赴美國講學並進行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問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國,先後寫了《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 京劇《十五貫》等23個劇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草原》這篇課文摘自老舍寫的訪問記《內蒙風光》。

⑺ 哪裡可以找到,老舍先生《草原》的有聲讀物范讀課文用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並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閱讀全文

與老舍有聲小說全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親愛的方糖先生小說好看嗎 瀏覽:299
歡喜冤家的現代言情小說 瀏覽:946
經典師生戀言情類小說 瀏覽:312
枕中記小說的主要人物是 瀏覽:76
平凡的世界小說有聲軟體下載 瀏覽:598
姜慧敏花之國小說TXT百度雲 瀏覽:504
小說鬼王的冠世獨寵免費閱讀 瀏覽:111
男主被女友拋棄後得到神豪系統的小說 瀏覽:716
刀劍神域小說5在線閱讀 瀏覽:191
柳殘陽為主角的小說全集 瀏覽:869
女主明星男主總裁肉多的小說 瀏覽:321
男主在一女的屁股上留字的小說 瀏覽:645
小說邪王輕輕愛免費 瀏覽:543
魔獸世界小說對應時間 瀏覽:77
小說赤衛隊txt 瀏覽:122
校園小說念念不忘 瀏覽:750
極品村嫂小說免費閱讀全文耳朵 瀏覽:690
有肉有sm的小說推薦 瀏覽:356
辦公室謀心記小說結局 瀏覽:762
寫四爺重生的小說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