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份「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原文。
相傳佛祖在靈鷲山為眾弟子說法,有大梵天王獻金色波羅花表示敬意。佛祖拈花示眾,眾弟子不知何意,只有迦南尊者當下破顏微笑。於是佛祖高興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於摩訶迦葉。
拈花一笑者,至凈至純。在迦葉的眼中,佛祖的拈花動作如畫般美麗,迦葉的眼裡純凈沒有攙雜任何邪念,眾人皆不知佛祖拈花為何,只有迦葉以純心對待,單純的只看到拈花的美,所以只為美而微笑。
凡事都追求從簡單的表象得到其背後的復雜,是愚蠢的。不論事,物的授者還是受者。
另一篇: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眾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2. 如來拈花
佛祖在靈山說法會上,大梵天王獻上一朵金色波羅蜜花,佛祖拈花示眾,默不作聲,眾人不解其意,唯摩訶迦葉破顏歡笑,佛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今咐矚摩訶迦葉。
這就是佛祖拈花示眾的故事。佛祖拈花,默不作聲,其實在向大眾傳心印,但是只有迦葉得到心印,所以迦葉破顏歡笑,佛祖於是將袈裟與缽傳給迦葉,使得迦葉成為西天禪宗的初祖。歷代禪宗的祖師都要傳心印,只是方法不一樣,只有接到心印的才能充當禪宗的祖師。
3. 佛祖拈花 迦葉 笑 追加50分
佛祖,拈花,想說,這朵花是世界的縮影,包含了所有的道理。就象一滴露水,卻能折射太陽的所有光輝。
而迦葉領悟到了這個道理。
----------------------------------
這個道理究竟是什麼道理呢?簡單地說是宇宙的真理,佛教的教義,佛法的內涵。
詳細的說呢……這個,不用術語就沒辦法了,即使用術語,也說了幾千卷大藏經呢。
4. 誰知道佛祖拈花微笑的故事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 2006-1-22 2:19:32 | By: 深水 ]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這就是「世尊(即佛祖釋迦牟尼)拈花,迦葉微笑」的故事,也是「撣」及「撣宗」的起源。其實,同一時代的中國哲人老子,也發現了這樣的真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的「道」與「名」,都是「所指」,而不是「真諦」(不是所指的對像本身)。語言是一種工具,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若不認識這種局限,就不可能妙悟至理。
閱讀全文 | 回復(1) | 引用通告 | 編輯
上一篇:沼澤----異鄉行跡01
下一篇:[深海貝殼]秋天的童話
5. 求佛祖拈花的故事~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並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言為笑。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迦葉尊者,通常稱大迦葉,一名飲光,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衣是袈裟,缽是食具,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
6. 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他拿著一朵花,面對大家,不發一語,這時聽眾們面面相睹,不知所以。只有迦葉會心的一笑。於是釋迦牟尼便高興的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實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因此禪便在一朵花和一個微笑之間誕生了。你也許以為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卻認為正因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禪的生命並不依靠歷史的事實。無論是誰創造了這個故事,顯然他已把握住禪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開。
7. 如來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並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言為笑。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像這樣一言不發,只是帶在和他那不動生色的微笑,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實,釋迦牟尼這里所傳示的,正是一中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呢國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凈無染,無欲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迦葉尊者,通常稱大迦葉,一名飲光,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衣是袈裟,缽是食具,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
8. 如來佛拈花一笑的故事
一、這個詞來源於佛教故事,可以說拈花的是釋迦牟尼,微笑的是佛祖如來的弟子迦葉,具體故事詳情如下:
「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望著他,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伸手從講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好像在暗示著什麼。弟子們誰也不懂老師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這就是「釋迦拈花」。
釋迦有個大弟子,叫迦葉。佛經記載,看見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宗教堂會,戒律極嚴。可就在這鴉雀無聲中,迦葉尊者竟然「噗嗤」一笑,盡管不是開懷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規的。這就是「迦葉微笑」。
這師徒兩人神神怪怪的行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緊接著,釋迦牟尼講話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意思是說:徒兒們聽好了,我有絕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剛才已經傳授給迦葉同學了。你們要學,就問他去吧!
據說,這也就是禪宗的起始。
二、深入解析:
佛祖所傳的其實是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凈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不著形跡、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是一種「無相」、「涅盤」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領會,不能用言語表達。而迦葉的微微一笑,正是因為他領悟到了這種境界,所以佛祖把衣缽傳給了他。
9. 誰能告訴我:如來佛「拈花一笑」的故事
拈花一笑是
佛教禪宗
里的
一個故事
,說是有一天迦牟尼佛在一座山上召集眾
弟子
講
佛法
。他拈起一枝金婆羅花(好象是這樣寫的吧。。。還有一個說法是大梵天王獻給佛的)。佛不語轉看他
手下
的弟子們,
五百羅漢
竟然全然不知其中
真意
,全都低頭不語,只有迦葉尊者一臉恍然做會心微笑狀。
這是佛教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
公案
。後以喻心心相印,會心。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一天,在
靈山
會上
,大梵天王以
金色菠蘿花
獻佛,並請佛說法。可是,
釋迦牟尼
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
意態
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微笑(估計別的都在默思)。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
法門
,不立文字,
教外
別轉之旨,以
心印心
之法
傳給你。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像這樣一言不發,只是帶在和他那不動生色的微笑,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實,釋迦牟尼這里所傳示的,正是一中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能用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凈無染,無欲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
形跡
,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無聲勝有聲
。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